监控量测专项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49867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监控量测专项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监控量测专项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监控量测专项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监控量测专项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监控量测专项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监控量测专项方案.docx

《监控量测专项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监控量测专项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监控量测专项方案.docx

监控量测专项方案

 

集通五分部监控量测专项方案

集通五分部管段起自K728+372.54先锋大桥桥头,线路沿既有线左侧增建二线,既有线局部改建或线路双线绕行,经刁家段、小兴隆地,至本标段终点查布嘎站站外K762+000。

本段既有线路全长33.626km,扩能改造后全长33.581km,其中双线绕行9.283km,增二线25.198km。

邻近既有线施工内容有接长涵洞27座,桥梁4座、路基帮宽25km、顶进框构桥2座、明挖框构桥2座,站场改造1座、公跨铁3座。

1监控目的

(1)保证既有线行车和设备安全;

(2)提供信息反馈,为各方决策提供依据;

(3)确保周边建筑物安全。

2监控内容

(1)在承台及涵洞基坑开挖过程中既有集通线路基边坡沉降及位移观测;

(2)顶进涵施工过程中既有集通线路基边坡沉降及位移观测;

(2)施工期间地表裂纹及沉降;

(3)施工期间周边建筑物沉降、开裂。

3监控方法

3.1基准点的埋设

基准点采用现场的加密导线点为基准点。

在远离施工区域(60米外)不受施工、振动影响的坚实地方,开挖将φ16钢筋加工而成的标识用混凝土浇筑并捣固密实,并设法保护。

基准点布设3个。

3.2观测点的埋设

观测点采用长度40cm直径为16mm钢筋直接深埋在既有集通线路肩上,上口开挖用混凝土浇淘密实。

观测点在线路施工侧每10米一个断面,观测长度为施工区延长至两侧各10m范围布设。

点统一分类编号,并作初始观测值的测定,做好记录并作备份。

3.3沉降检测方法

沉降观测采用一台DSZ2水准仪进行现场观测。

沉降观测开始后对按既定周期和频率用同一编号的监测仪器进行量测。

沉降观测的初始数据获取:

按同一水准路线逐点连续观测两次,两次数据取其平均值为初始值。

获取初始数据后,由原初数据获取的观测人员按预定周期、频率和路线进行固定观测,并做好每次观测时的气象情况和现场工况,供监测数据分析时参考。

沉陷观测在夜间进行观测时须配备足够的夜间作业电源和必要的防护设备。

Δhi=hi-hi-1 

∑Δhi=(Δh1+Δh2+····+Δhi) 

Δhi  ——本次沉降量

 hi    ——本次测量标高 

hi-1    ——上次测量标高 

∑Δhi——本次累计沉降量

3.4位移变形观测

采用全站仪进行位移观测。

将埋设的沉降观测点上刻上十字丝作为观测点位。

变形观测的初始数据获取:

利用基准点按闭合路线或符合路线观测6个测回,数据进行计算补差,计算出各点相对独立坐标。

原始数据获得后,由原初数据获取的观测人员按预定周期和频率和路线进行固定观测,并做好每次观测时的气象情况和现场工况,供观测数据分析时参考。

3.5地表观测

根据现场地形条件,一般应在路基两侧路堤或路堑坡脚、以及坡脚外(或堑顶外)10m各设一排观测桩,纵向间距20m,其中塌陷明显地段应加密观测断面,若该范围内有建筑物,则须在建筑物的基础顶面设观测标。

如果因为变形产生地表裂纹,在出现5mm以上的裂纹两端设观测标志,施工过程中,按观测频率检查其发展情况,测量裂缝的宽度,采用小钢尺进行观测,精度为±1mm。

3.6周边巡视

对线路侧沟、路肩、边坡、地表及临近的建筑物定时间巡视观察,察看是否有开裂、倾斜、掉块、移动等异常情况。

4监控频率

(1)根据有关规范、规程规定,所有监测内容的监测点在埋设完毕后、投入使用前观测1次,以便确定初始值,跟随工程进展对所有监测点进行全面跟踪监测。

 

(2)现场监测将采用定时观测与跟踪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施工期间观测频次监测频度:

基坑开挖时,每2小时观测一次,基础工程完成后,每12小时观测一次,直至基坑回填完成。

对于接长涵打桩地段或路基变形速率较快或有持续变形时,观测频次不少于1小时/次,并应根据观测结果调整打桩速度,当路基水平位移或垂直位移变化量大于2mm/d,或累计变化量大于10mm时必须停止施工,并及时通知大板工务段等设备管理单位到现场评定处理,并等到路基、轨面稳定后方可继续施工。

5观测数据的处理、分析及结果提交

观测数据获取后,先由监测人员进行计算,然后经技术负责人复核后,当天报给监理及业主。

现场监测人员分析每天的监测数据及累计数据的变化规律,进行综合评价判断,与报警值比较,如果接近报警值时即向施工方、监理方提出告警,提请有关部门关注。

同时一起参与施工进度的制定和研究。

数据采用如下一种方法进行处理和分析:

(1)列表法:

根据观测的预期目的和内容,设计数据的规格和形式,利于数据的填写和比较,重要数据和计算结果表示突出,该方法用于平时的数据积累和报表的填写。

(2)图形表示法:

在选定的坐标系中,根据观测数据画出图形来表示试验结果。

该方法用于各阶段观测数据分析,直观、形象的反映观测项目的变化趋势,为分析报告的主要内容。

6观测人员和仪器设备

为了保证观测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及连续性。

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进行人员配置,由一名经验丰富的技术主管担任现场观测负责人,配置1名熟悉测量业务的技术员和满足观测工作的仪器设备。

操作人员负责观测测点布置、观测数据的收集及初步整理工作。

数据汇总后立即提交上报资料。

主要人员组成、主要观测仪器和精度分别见下表。

观测人员组成表

姓名

职务

分工

张武超

观测负责人

K728+300-K745+200段沉降、位移观测

王自杰

技术员

K728+300-K745+200段沉降、位移观测

李昌风

技术主管

K745+200-K753+000段沉降、位移观测

寇稳

技术员

K745+200-K753+000段沉降、位移观测

连建波

技术主管

K753+000-K762+000段沉降、位移观测

王杰

技术员

K753+000-K762+000段沉降、位移观测

主要观测仪器设备表

序号

名称

数量

型号

精度

备注

1

计算器

3台

卡西欧5800

2

水准仪

3台

DSZ2

±1.0mm

3

全站仪

1台

尼康NIV02.M

1,

4

钢尺

3把

7质量保证措施

(1)工程所需的观测仪器如属强制检定设备,必须经有资质单位检定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使用;如属非强制检定的设备,应根据“非强制性检定仪器检定方法”进行检定。

仪器进场后,检查情况正常下方可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检查。

 

(2) 监测点的安装、埋设,均要按照有关规程、规范要求实施,严格操作步骤,做好各点的标记与编号及测点保护的宣传工作,确保监测点的成活率。

及时做好初始值的施测,确定好零值。

 

(3) 严格做好测量记录。

施测过程中发现突变与异常,要进行复测与检查,及时研究产生的原因,必要时及时向有关方进行通报,以便采取有效的相关措施。

严格按有关规范规定,定期基准点的检测工作,以便了解基准点的稳定性,确保监测资料的可靠性、准确性。

 

(4) 加强监测全过程的质量检查监督,监测资料必须经过自检—互检—自检,确认无误后提交给有关方面。

认真做好施工工况记录,结合施工及监测数据,及时总结与预测周围环境安全性,积极配合信息化施工。

 

沉降观测记录

观测日期

观测时间

测点编号

上次观测标高

(m)

本次观测标高

(m)

沉降

(mm)

累积

沉降

(mm)

结论

有无整道

观测者:

记录者:

技术主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