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溶解单元疑难问题解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48699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上溶解单元疑难问题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四上溶解单元疑难问题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四上溶解单元疑难问题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四上溶解单元疑难问题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四上溶解单元疑难问题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上溶解单元疑难问题解读.docx

《四上溶解单元疑难问题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上溶解单元疑难问题解读.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上溶解单元疑难问题解读.docx

四上溶解单元疑难问题解读

四上“溶解”单元疑难问题

温岭市大溪小学王朝森

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这节课的实验比较多,最大的问题就是时间不够。

如何改进更省时?

2、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进行教学后,仍有一些学生认为面粉有一部分在水中溶解了?

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迅速地看到溶解与不溶解的现象,分清它们的关系?

应该从哪些方面指导学生描述溶解现象?

描述时如果学生只说物质看不见了,能不能说这种物质在水中溶解了?

3、怎样准确描述胶水、洗发液进入水中的状态变化?

4、液体之间的溶解与被溶解关系如何确定?

5、材料是孩子们开展探究活动的基础,但有些内容活动材料的准备非常费时,像《不同物体的溶解能力》有关溶解能力的实验,如果按照书本要求完成老师的工作量非常大,尤其是专职教师,怎么办?

6、第六课时《100ml水能溶解多少克实验》希望学生能获得“溶解度”、“饱和溶液”的前概念。

但教学需要较多的食盐做这个实验,可以使用50毫升水、20克的实验来做这个实验吗?

7、《100ml水能溶解多少克实验》实验数据能否使用一个近似数?

(在小学阶段,是否需要学生得出准确的溶解度?

饱和就是溶质在溶剂中的最大溶解度NaCL在0度时为35.7g

在10度时为35.8g         在20度时为36.0g

在30度时为36.3g         在40度时为36.6g

在50度时为37.0g         在60度时为37.3g

在70度时为37.8g         在80度时为38.4g

在90度时为39.0g         在100度时为39.8g

8、为什么我们自己在实验室里析出的盐和我们市场上的买来的盐会不同?

9、什么是结晶?

怎样跟学生解释?

一些共性的并不限于本单元的问题

1、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是恒定的,但科学探究的过程有时是难以用时间来限定的,是保证学习时间的完整还是保证学习活动的完整,这个问题或曰矛盾解决的落点应该在哪里?

2、小学科学课无疑是学生喜欢的课程,尤其是其中的实验活动,但孩子们的学习沸点往往只停留在在好玩上,而对实验过程中应始终保持的观察及思考却着力不多,因此在热闹的动手操作以后,好多孩子的脑海里仍是一片空白,很困惑。

也就是说,他们虽然参与了实验操作过程,但是忽视了实验过程观察、实验数据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及讨论,这势必影响接下来的交流活动,其实验现象描述、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论析出乃至科学概念的建构活动,势难完成。

学习科学的兴趣与科学有序的学习习惯之间造成了对立,应该如何解决?

有何良方?

一些建议及想法

从单元结构上

第一部分(1-4课):

以水为溶剂,观察一些固体、液体、气体在水中的变化,比较溶解和不溶解的主要区别特征,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

第二部分(5-6课):

围绕学生可能提出的两个有价值的问题——是什么因素影响溶解的快慢、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开展自主研究活动。

第三部分(第7课):

感知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种可逆过程(溶解和结晶)。

从课时内容上

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1)为避免不必要的纠缠,用淘洗干净的沙。

(2)过滤实验,教师要做好讲解和示范。

(3)把握好过滤实验的度——要不要学生都能操作,并把它作为考核内容?

(4)本课目标中:

过程与方法“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情感态度价值观中“严格按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

单元评价建议中:

本单元学生将学习两种有一定难度的操作技能,一是过滤,二是用酒精灯加热蒸发皿中的浓盐水直至析出食盐。

可通过教师观察检查给予评价。

我的理解: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意识到严格按规范利用过滤装置进行实验的必要性;会做,但不用做为考核内容。

2、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1)取放高锰酸钾要规范。

(2)插图中的高锰酸钾颗粒有点多,三四颗高锰酸钾效果就很好。

(3)记录表中的“颗粒大小是怎样变化的”不易填写且与表格中其它项目不统一,建议改为“能否看见在水中的颗粒”。

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1)洗发水要少一点,先装水,再把洗发水倒入,以免产生大量泡沫,影响观察。

(2)有些洗发水会有杂质,要进行选择。

(3)搅拌后,溶液中会有一些小气泡,对光照,类于小颗粒,约一分钟后会消失。

要避免产生混淆。

4、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一定要关注实验器材及其规范使用:

(1)第二部分“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不仅标出了各种仪器的名称,还用整页的篇幅介绍酒精灯的使用:

酒精灯的火焰分层、点燃的方法、熄灭的方法,强调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酒精在灯外燃烧时的应急处理方法等。

酒精灯的使用有严格的规范,这是学生第一次使用,以后还要经常使用,所以很有必要。

(2)石棉网的使用是必须的:

实验的规范;后续有观察活动。

食盐析出的过程,是食盐结晶的过程。

均匀受热才能有好的结晶。

四上“声音”单元疑难解答

天台县教育局教研室鲍于会

1、“音高”是怎样一个物理量?

答:

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物理量。

男声声音雄浑些,表现为音高低,女声声音尖细些,表现为音高高。

对于键盘乐器,右边的琴键发出的音比左边要高。

对于弦乐器,细的、短的、绷紧的弦发出声音比粗的、长的、松驰的要高。

为了调高二胡的音,一般的做法是绞紧弦,使弦绷紧。

拉音高的音,按住弦的手指通常下移。

同种铁钉或者管子,敲击时,短的发出的音高,长的发出的音低。

音高的高低是由振动快慢决定的,振动快慢用频率来表示,是一秒钟的振动次数。

一定时间内振动次数多,频率高,音高就高;次数少,频率低,音高就低。

同一根尺子,同样的力度来拨动,拨动长截尺子和拨动短截尺子,短截尺子更容易拨动,振动的次数就多,于是音就高,长截尺子振动不容易,次数就少,频率就低,音高就低。

2、音量是怎样一种物理量?

答:

音量是描述声音强弱的物理量。

通常我们说的声音响点、大点或者轻点、小点,就是音量的强点弱点。

音量的强弱由振动的幅度(也叫振幅)大小来决定的。

振动幅度大,声音就强;振动幅度小,声音就弱。

3、“用杯子装水来观察声音高低”实验注意点

①同种杯子。

②杯子装水依次减少或者依次增多。

当然为了音高区分明显些,所装水量差别也明显些为好。

③敲击同一部位。

4、第一课‘“听听声音”的第二个活动,“听听音叉发生的声音”的编排,你觉得有点乱吗?

答:

是的。

教学时应该先选取一种音叉,轻轻击打,再重一点击打。

我们能声音的强、弱来描述这个音叉发出的声音吗?

然后,小组实验,完成P46教学内容。

那么,接下我们来比较大、小两种音叉发出的声音,我们能用声音的高、低来描述吗?

设计一张声音高低的表格(大音叉、小音叉、大铁钉、中铁钉、小铁钉)让学生填写。

最后完成P45黑方框里内容。

这样编排能让学生顺序渐进的去观察探究,教师在教学中觉得顺手。

5、第三课:

声音的变化,活动一:

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拨动钢尺实验时,怎样做效果最佳?

答:

小组实验时,一人拨动钢尺其他几人将耳朵贴在桌面上听效果最佳。

6、活动二:

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

四个杯子盛水满浅不同,敲击杯口。

声音高低的排序怎么排列?

答:

从高——低(1号——4号)。

课文最后四组物体在敲击、拨弹时声音高低确确证实了前面的答案。

第一组:

金属圆筒长度相同(大的音低、小的音高)第二组:

金属圆筒大小相同(长的音低、短的音高)第三组:

铁钉的粗细相同(长的音低、短的音高)第四组:

吉他的弦长度相同(粗的音低、细的音高)

7、第四课:

探究尺子的音高变化“振动尺子——我能听到和看到的”表格中有问题存在吗?

答:

有。

表格中两处“音高”应该改成“声音高的程度”,这样,学生在填表时,目的明确些。

四上“天气”单元疑难解答

天台县教育局教研室鲍于会

1、我们关心天气

(1)“城市天气预报图”,教材借此图意在让学生观察图中几个城市的天气预报符号,从而了解天气的特征。

但图中关于“重庆”、“福州”、“广州”等的表示阴、小雨、中雨、大雨等符号极其模糊,学生很难区分。

建议:

A、改变图的色彩或浓度;B、另加天气预报的表格。

(2)仅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中的天气特征与实际的天气特征有一定距离,图中只关注相关云量、气温的符号,而实际天气中的关于风、雾等符号怎么表示,在教与学中会有一定的困难。

建议:

将“教参”中的“常用天气符号”补充到教材中去。

2、单元中关于天气日历的制作

如何制作安排在单元的第2课,而关于气温、风、降水、云量等方面的具体观察是依次安排在第3到第6课中,那么天气日历该从什么时候开始记录?

实际上不管从哪一课开始记录,所记录的天气日历要么不完整,要么不准确,实际操作起来有难度。

3、温度与气温

(1)当遇到阴天时,无法比较室外有阳光处和阴凉通风处的温度。

(2)“为什么要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的温度作为当地的气温?

”如果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学生难以接受。

建议:

引导学生分析室内受人的体温等影响比较大,室外阳光下受太阳光直射影响比较大,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无论人多少,无论天的阴晴,受到影响比较少。

4、风向和风速

制作风向标时,在塑料管的中心点穿大头针有一定的难度(即如何保证风向标平衡问题):

中心点不准,风向标不平衡;中心点不准,箭头和尾翼不在同一个平面上或不会竖起来。

建议:

A、选择侧面有条纹的塑料管(条纹是直的);B、用尺子量出总长度,然后找到中心点,做好记号;C、用尖端较细的钻从记号点开始垂直穿过;D、安装箭头和尾翼时,两端开口要与中心孔方向一致。

5、降水量的测量

(1)要做雨量器,寻找真正直筒透明的杯(筒)有一定的难度。

(2)制作雨量器时,学生贴刻度表有一定的困难,主要在于刻度表上的“0”与杯内侧底部对齐。

建议:

选用稍长的纸条(超过杯的高度),将纸条的一端边沿作为刻度“0”,画好刻度后,先将刻度“0”的一端沿杯壁内侧垂直伸入杯内,直至“0”刻度触及到杯内侧底部,然后将另一端沿杯口折一折,最后取出刻度纸反个方向垂直贴在杯外侧,这样相对准确一些。

(3)关于模拟降水时,提起水壶的高度的把握。

建议:

以壶口洒出的水能同时洒到雨量器的四周外的高度为准。

6、云的观测

本课着重通过对空中云量的分析来描述天气,而课中第2大部分“对云进行分类”,学生在学习时困难较大:

A、只停留在对各类云的字面上的了解,很难应用于实际;B、教学时往往处于某一短时期,而用一地区在某一时期空中出现的不一定出现各种类型的云。

作业本建议:

作业本的题目原则上应该是让教师容易批改,学生容易用文字或者少量图形的形式来表达,尽量反应的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内容,贴合教材和实际。

我相信编写者是有心的,希望能表现学生更多的技能,表现教材的探究活动。

然而有很多不贴合实际的题目给教师的批改和操作,学生的复习带来不少的麻烦。

四上“我们的身体”单元疑难解答

三门县教研室供稿

1、人体营养成分的来源及对人体的作用。

答:

见表:

营养成分

作用

来源

蛋白质

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提供原料,可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瘦肉类、鱼类和蛋类等食物

糖类

构成细胞一种成分;人体主要能源物质。

食糖、谷类等食物。

脂肪

构成细胞一种成分;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

肉类、油类等食物。

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参与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无机盐

构成人体的组织成分;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

肉类、奶类、蛋、鱼类、豆类、蔬菜和海带等食物。

维生素

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动物肝脏、鱼肝油、蔬菜、豆类、谷类等。

2、饭后为什么不能剧烈运动?

答:

饭后不能剧烈运动的原因:

消化器官的活动需要循环功能的配合,饭后不宜进行剧烈活动,以免运动时胃肠道活动受抑制,血液供应少,不利于消化吸收的进行。

3、现代机械上的哪些构造和我们人体相似?

答:

台灯所用的蛇皮管,类似脊柱的结构;高塔能起到类似骨骼的支撑作用;天线的万向节,相当于肩关节与髋关节的结构;门窗上的合页类似身体多个部位的关节;液压动力部分类似肌肉,吊臂相当于手臂上的骨骼。

4、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哪些?

分别有什么作用?

答:

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

食物在人体内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

食物是在口腔中咬碎,通过食道进入胃里的,食物进到胃里面被进一步的磨碎和分解。

食物营养的吸收在小肠,小肠应该足够长,食物的营养才会被充分地吸收;大肠可以较短,以便食物的残渣从这里排出体外。

5、我们平时总说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这话对吗?

答:

严格来说不对。

我们吸进去和呼出来的都是空气,只是经过人体后成分发生了一些变化,吸进去的空气中比呼出来的空气氧气含量多一些,而二氧化碳少些。

至于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氮气几乎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6、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据做事情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

这话对吗?

答: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就有不同的结果。

7、人体的外部特点都可以直接观察到吗?

答:

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到,内部的特点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观察到。

8、人体有几大系统,其作用是什么?

答:

为能够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而组成的多个器官的总和叫系统。

整个人体可以分为八大系统,即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

消化系统由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包括盲肠、阑尾、结肠、直肠)。

呼吸系统由传送气体的呼吸道和进行气体交换的肺两部分组成。

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各级支气管。

呼吸系统的机能主要是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完成气体吐故纳新。

循环系统是封闭的管道系统,它包括心血管系统(血液循环)和淋巴管系统(淋巴循环)两部分。

淋巴循环是血液循环的辅助部分。

循环系统的主要机能是:

(1)把机体从外界摄取的氧气和营养物质送到全身各部,供给组织进行新陈代谢之用,同时把全身各个组织的代谢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分别运送到肺、肾和皮肤等处排出体外,从而维持人体的新陈代谢和内环境的稳定。

(2)它还将为数众多的与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物质(如激素)运送到相应的器官,以调节各器官的活动。

(3)淋巴系统是组织液回收的第二条渠道,它既是静脉的辅助系统,又是免疫系统的一环。

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种器官所组成。

它们占人体体重的大部分,并构成人体的轮廓。

运动系统的首要的功能是运动。

人的运动是很复杂的,包括简单的位置移动和高级活动如语言、书写等,都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由肌肉收缩而实现的。

运动系统第二个功能是支持,包括构成人体体形、支撑体重和内部器官。

第三个功能是保护。

人体内的几个体腔都是由骨骼、骨连接和骨骼肌形成的,它们对人体的重要器官有保护作用。

如颅腔保护和支持着脑髓和感觉器官;胸腔保护和支持着心、大血管、肺等重要脏器;腹腔和盆腔保护和支持着消化、泌尿、生殖系统的众多脏器。

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器官。

肾是泌尿器官,其余为贮尿和排尿器官。

肾脏不断生成尿液,经输尿管运送到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与排泄物一起,达一定容量时就从尿道排出体外。

肾脏在泌尿过程中,根据机体的不同状况改变尿的质和量来调节水、电解质的平衡和酸碱平衡,从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此外肾脏还通过分泌活性物质来调节机体功能,肾能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对机体生理活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如肾内产生的红细胞生成因子,能使血液中的红细胞生成素原转变为红细胞生成素,加速红细胞生成。

肾还有活化维生素D3以及灭活甲状旁腺素、胃泌素和胰岛素等作用。

9、有关人体的骨骼的问题

骨骼是人体的支架结构。

正常人一般有206块骨,儿童的颅骨及骶骨、尾骨没有融合到一起,所以比成人多,有些成年人的骶骨、尾骨,也没有全部融合,所以也多。

从大的方面分,骨骼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部分。

骨的大小不同,形状不一,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和含气骨5种。

全身最长的骨骼是大腿的股骨,它像根木棍,超过身高的1/4。

全身最小的骨骼为耳朵里的听小骨,只有绿豆大。

全身共有骨骼206块,包括头颅骨23块、脊椎骨26块、肋骨64块、下肢骨62块,四肢骨为长骨,背部上方左右各一块的肩胛骨为扁骨,臀部的骨盆为不规则骨,手的腕骨和足的跗骨为短骨。

骨骼的生理功能是维持体形,保护脏器,支持体重,配合肌肉完成各种运动。

健康的体形应是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除有健壮的肌肉外,作为支架的骨骼十分重要。

维持体形的骨骼主要是脊柱和下肢。

脊柱正常情况下也不是笔直而是有弯曲的,称为生理性弯曲。

这样的结构可减轻走路、跳跃时从下面传至脊柱的震动,减轻对头部的冲击。

另外,这种结构也与胸腹腔内的脏器有关,如胸腔内有心、肺、纵膈等,下腹盆腔中有肠及泌尿、生殖器官,所以形成后凸。

正常的下肢特别是小腿有一定程度向内弯曲,也属正常现象。

保护骨骼,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保持正确的坐、立、行姿势。

(2)积极锻炼身体。

(3)多晒太阳,多吃含钙食品。

因为皮肤受到阳光照射时,能够制造出促进钙质吸收的维生素D,从而促进骨骼的发育。

(4)注意安全,避免意外伤害。

10、有关人体关节的结构特点及运动方式的问题

人的骨骼很坚硬,但是人仍能够活动自如,这是由于人拥有关节。

关节是两块或两块以上骨骼相连的部分。

这些关节有的很大,大到足以承担人体的全部重量;有的很小,小到人的肉眼都无法看见。

正是有了关节,我们的身体才能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

骨与骨之间由致密结缔组织直接连结,其间没有腔隙的叫纤维连结,包括韧带连结和缝。

如椎骨棘突之间的韧带、桡骨与尺骨之间的骨间膜与颅盖骨之间的冠状缝、矢状缝等。

韧带连结可有较小的活动性,而缝则几乎不活动。

骨与骨之间借软骨组织直接相连,其间没有腔隙的叫软骨连结。

有些软骨连结可以有较小的活动性,如椎体之间的椎间盘,有些则不能活动。

有些软骨连结是永久性的,有些到一定年龄软骨组织即发生骨化,两骨融合成一块骨,软骨连结则转变成骨性结合,如髂骨、坐骨和耻骨之间在幼年时期为软骨连结,到15岁左右便融合成一块髋骨。

骨与骨之间借内衬滑膜的结缔组织囊相连,囊内有腔隙的称滑膜关节。

滑膜关节一般具有较大的活动性,是关节的主要形式。

通常所说的关节一般是指滑膜关节。

每个滑膜关节有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种基本结构和一些辅助结构,如韧带、关节盘、关节唇等。

这些辅助结构一般可以增加关节的稳固性和灵活性。

滑膜关节的运动一般都是围绕一定的运动轴而运动的,围绕某一运动轴可产生两种方向相反的运动形式。

根据运动轴的方位不同,滑膜关节运动可分为屈和伸、内收和外展、旋转、环转四种形式。

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固性是对立统一的,身体各部分关节的灵活及稳固程度与其功能需要相适应。

上肢的作用主要是从事各种劳动,其关节灵活性大,但稳固性不及下肢。

下肢的作用则主要是负重行走,其关节稳固性大,但灵活性不及上肢。

11、人为什么一刻不停地进行呼吸?

答:

人体组织细胞在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

在这个过程中,细胞不断地产生二氧化碳,如果二氧化碳滞留在体内太多,就会打破体内的酸碱平衡,所以必须将过量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同时,细胞的新陈代谢也需要氧。

氧在体内的贮藏极少,只够人体3~5分钟消耗,所以新陈代谢所耗的氧必须随时从外部环境吸取。

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称为气体交换,完成这种气体交换的是由呼吸道和肺共同组成的呼吸系统。

这就是人要不停地进行呼吸的原因。

氧气最终到身体的什么地方去了?

氧气通过人的呼吸进入肺里,再透过一层很薄的肺泡膜到达血液里,与血液里的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血红蛋白就像是运输氧气的列车,顺着人体血液循环的轨道把氧气送到身体各部分的组织中。

氧气在各部分组织的细胞中与摄取的营养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例如在体内某些酶的催化作用下,所摄取食物中的葡萄糖与氧气进行一系列复杂的、缓和的氧化反应。

这种氧化反应所放出的热量能维护人体的正常体温、供给人体生活的能量。

反应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与血液结合经过静脉回到肺中,并呼出体外。

在细胞内,消耗氧产生能量的地方是细胞中的线粒体。

12、我们呼吸的空气中只有21%的氧气,那么吸入纯氧气对人体是否更有利?

答:

吸入纯氧气对人体有害,吸入纯氧会损害肺的上皮层。

吸入100%的氧气,只需几天就会发生肺氧气中毒。

而吸入高压氧气会更快引起肺的严重损伤,主要是破坏肺泡毛细血管屏障结构,并使纤毛的功能发生障碍。

登山运动员、潜水员、飞行员和病人所用的都不是纯氧气。

医院中所用的是40%~100%的氧,其中纯氧仅用于初生的窒息儿童或休克病人,但时间都不能太长。

13、参与呼吸的器官有哪些?

答:

参与呼吸的器官有鼻、咽、喉、气管、主支气管和肺等器官。

肺主要由主支气管在肺内的各级分支和肺泡组成。

鼻、咽、喉、气管和各级支气管为呼吸道,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临床上常将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将气管、主支气管和肺内各级支气管称为下呼吸道。

14、肺活量的定义及测量方法

肺活量是指人在深吸气后,作一次最大的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这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

肺活量是一次呼吸的最大通气量,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呼吸机能的潜在能力。

一般的说,健康状况愈好的人肺活量愈大。

从年龄上看,壮年人的肺活量最大,幼年和老年人都较小。

在病理情况下,肺组织损害,如肺结核、肺纤维化、肺不张或肺叶切除达一定程度时,都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肺活量减小;脊柱后凸、胸膜增厚、渗出性胸膜炎或气胸等,肺扩张受限,也都可使肺活量减小。

因此,肺活量明显减小是限制性通气障碍的表现。

测量肺活量可判断健康人呼吸机能的强弱、某些呼吸机能减低的性质和程度以及疾病恢复后的劳动能力。

但肺活量有一定的差异,一般降低20%以上才可以认为异常,如一个人的肺活量仅为正常值的60%,则轻微的活动常会引起呼吸困难。

但是,肺活量并不等于肺脏能够容纳的最大气体量,因为即使在用最大力呼气以后,肺仍留有约1500毫升左右呼不出的气体,叫做余气。

这说明,肺内总保存有一定的气体,呼吸运动所造成的肺通气只能更换肺内的一部分气体而已。

肺气肿病人由于肺泡弹性减低、余气增多,因而,每次呼吸所能更换的气体比例减少,使肺的通气功能受到影响,这时,胸廓经常处于一定程度的扩张状态,表现为桶状胸。

肺活量可以用肺活量计测量。

测量前先做1~2次深呼吸,然后尽量吸气再尽量呼气。

在呼气时不能做任何附加动作,要一次呼出。

连测三次,取其中的一次最大值。

成年人的肺活量一般为3500毫升,如经常坚持参加健身运动中的有氧锻炼项目,肺活量可达5000~6000毫升。

肺活量的简易测量法介绍如下。

(1)取一只容积为4000~5000毫升的细口瓶,每倒入100毫升水,用油漆在瓶壁上作一水面高度的记号,直到装满水为止。

(2)将上述细口瓶装满水,盖上玻璃,把瓶倒转来放到一缸水里,使瓶颈浸在水里,然后抽出玻璃。

(3)取一根橡皮管,两端套有两根玻璃管。

把一根玻璃管从水里插入瓶里,直到瓶底,另一根玻璃管露在外面,要高出瓶,并关好活动夹,以防止瓶里的水流出。

(4)用手按住瓶,把露在外面的玻璃管用70%的酒精棉球消毒,然后衔在嘴里,用鼻子尽量吸气,同时一面打开活动夹,一面向管口缓缓呼气,尽量把气呼出。

你会看到,呼出的气体会把水排出,使瓶里的水面下降。

下降水面的数字就是肺活量数。

在肺部氧和二氧化碳是如何进行交换的?

气体分子不论在气体状态或溶解在体液中,都在不断地运动,它具有扩散性。

一种气体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即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

气体的浓度与压力有关,浓度高,压力大;浓度低,压力就小。

因此也可以说,气体是由压力高的地方向压力低的地方扩散的。

气体在肺泡和在组织内的交换都是通过这种扩散作用实现的。

空气由氧、二氧化碳、氮等组成。

各种气体都有一定的压力,空气中各种气体压力的总和就是大气压,其中每种气体的压力,就是该气体的分压。

由于气体总是由压力高的地方向压力低的地方扩散的,因此,某种气体分子也总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