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令人感动的变化.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47924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5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令人感动的变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国令人感动的变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国令人感动的变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国令人感动的变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国令人感动的变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令人感动的变化.docx

《中国令人感动的变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令人感动的变化.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令人感动的变化.docx

中国令人感动的变化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国度,她幅员辽阔,山川秀美。

当国歌奏响时,站在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下,我们热血沸腾,壮志激昂,“东亚病夫”已不再成为中国的称号,中国迎来了新的辉煌。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北京申奥成功,神七升天,华夏儿女无不扬眉吐气,豪情万丈。

改革开放,给人民的生活上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你瞧:

泥泞的小路变成了宽敞的柏油大道,低矮的平房和土窑变成了高楼大厦;自行车也不再成为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私家车却渐渐“奔涌”出来;补丁的旧衣裳已消失的无影无踪,华丽服饰十分普遍;用粮票才能吃上饭已经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一打打的百元钞票;现在家家都装上了太阳能、煤气、电脑,黑白电视机变成了彩色液晶数码电视;……

你听:

唐诗、宋词、元曲都不是“重点”,“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这是现代的流行歌《五星红旗》,“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这是我们的国歌,现在流行歌不管是青年人还是老年人听了都充满激情。

以前的“老土”话,成了现在的文明用语:

“您好”、“请”、“对不起”“没关系”……。

   新中国成立60年的变化,是我们伟大的党领导人民奋斗的60年,如今九十年代的孩子,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温暖阳光中长大,我们这些祖国的幼苗要更多了解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学会感恩。

我们要踩着先辈们的足迹,学好知识,不懈的努力奋斗,祖国必将越发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也必将越来越美好。

孩子上得起学

2004年,我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3年,超过世界平均水平1年。

但教育从业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仅为7.2%,教育投依然严重不足。

2006年,普及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将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财政性教育支增长将高于财政支出的增长,教师工资、生均公用经费等逐步增长,办学条件差、运转困难、教育乱收费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

到2010年,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将接近100%。

看病心里舒畅

过去的5年,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突破了靠政府单一发展的模式,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

但医疗体制、机制还存在着诸多障碍,公立医疗机构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倾向严重,小病“大处方”、“滥检查”,看病难、看病贵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2006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面将扩大到40%,群众因病致贫、返贫现象将得到进一步遏制;国家将落实必要的经费,支持乡卫生院和县医院的建设,为农民提供安全、廉价的基本医疗服务;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将为城市低收入者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保障。

放心喝水吃肉

2005年,为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推进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工作,着力解决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污染,特别是水污染、大气污染等问题,国家关闭了15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小企业,实行工业污染源限期达标排放。

2006年,让百姓喝上洁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已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目标之一。

国家已经明确,到“十一五”末期,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要比“十五”末期降低20%左右,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共识。

支起“保护伞”

2005年前10个月,我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80万人,“十五”期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000万人的目标已提前实现。

但我国已进入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高峰期,今后几年里,每年劳动力供求缺口仍将达到1300万~1400万人。

今后,企业不得集中将富余人员推向社会,国家也将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指标体系。

“十一五”期间,将新增4500万个就业岗位。

一些歧视性就业协议将被禁止。

优化就业环境,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居者有其屋

2005年,在国务院统一部署下,多部门联手出击调控房地产市场,市场秩序得到好转。

但对普通百姓而言,商品房价格仍然“高高在上”。

随着中央稳定住房价格政策的陆续实施,房地产市场将朝着遏制投资、控制投资、引导合理消费、稳定房价的预期目标方向发展,投机性购房行为将得到遏制,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将会得到更多关注,房价将在更大范围与百姓对接。

老有所养

统计显示,全国离退休人员社会保险费19年增长119倍。

但目前我国公共养老覆盖面只占总人口的15%,一部分退休人员生活窘迫,农村老人基本不享受社会保障。

随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以非公有制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工作为重点,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将逐步扩大。

国家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越来越多的人将过上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生活。

共享发展的成果

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目前占全国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的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其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50%。

2006年,政府将从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和国家财政支出结构入手,建立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让公共服务惠及农民;今后,新增财力将重点投向农村、农业和农民,而且增长幅度还会大大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举措,也将加快共同富裕的步伐。

农民工及时拿到工钱

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地陆续掀起清欠农民工工资行动。

截至2005年9月,全国累计清偿2003年以前竣工项目拖欠工程款1410亿元,占拖欠总额的75.82%。

但漠视、侵害农民工利益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务工环境仍待根本改观。

2006年,让农民工按时、足额拿到工钱,成为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随着国家有效加强对企业的监管,业主行为将会得到进一步规范,在建和新建项目拖欠工资的现象将得到遏制;农民进城务工的环境将更加宽松。

生活更有质量

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平均出游率达到84.8%,文化产品也大大丰富。

但和老百姓日益高涨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文化服务网点还很不健全,一些景点高昂的票价依然让百姓“望景却步”。

2006年,让普通百姓看得起风景,享受更有质量的生活,给政府留下了更多思考和努力的空间。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百姓将享受到日益完善的文化服务;在农村,影院、文化馆、图书馆等设施的普及,将把农民的传统日常生活概念大大拓展。

1.从列宁装到吊带裙

  1949年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人的服装服饰生活顿时有了质的转变。

传统的马褂、旗袍被列宁装、中山装所取代,成为当时人们梦寐以求的结婚礼服。

50年代初,因为“老大哥”的影响,布拉吉风靡一时,被誉为青年女性的时尚装扮。

此后的中国,蓝、灰、黑一直是大街上的流行色,人们对绿军装的热衷几乎持续了近10年。

在今天的中国,体现21世纪自由与奔放的露背晚装、露脐短装已不再是奇装异服,它代表着当今社会最前卫的流行时尚。

  2.衣服想买就去买

  在某证券公司工作的林小姐的衣服,已经多到自己都数不清楚了。

她说,记得小时候,妈妈只有过年才给她买一次新衣服。

现在是想买就买。

就算500元一条的裙子,她也可以轻松地每个季度买几条。

  食  

  3.消费从温饱型走向享受型

  对于父辈人而言,吃或许是日常消费中最主要的部分了。

五十年代初,我国职工年均工资仅为400多元,随着收入的提高,而到了2003年,我国职工年均工资已达14040元,此时的人们生活越来越丰富,想的已经不是低层次的吃饱而已了,而是怎样吃得好吃得精。

  恩格尔系数即食物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被称为恩格尔系数。

收入越高,人们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就越低。

1978年,农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67.7%,城市家庭为57.5%,而2003年,这一比例已经降低至45.6%和37.1%。

  4.打包

  过去人们吃饭要“进城”,大摆鸡鸭鱼肉,希望展示自己的排场和阔气,那时不流行“打包”,现在粗粮成了都市人的稀罕物,人们要是能接长不短的去吃点农家饭吃点粗粮野菜都是特高兴的事儿了。

而且现在人们越来越环保,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排场和阔气也不是人们的最大追求了,现在流行“打包”不浪费。

  住

  5.“社区”概念引导新生活

  安居乐业是历代中国人的愿望和共识。

住房紧张曾经是长期困扰城市居民的头号难题。

随着城镇建设发展和住房制度的改革,城市居民逐渐告别住房严重短缺时代,进入了增加住房面积与改善居住质量并重的新阶段。

从过去的公家“单位宿舍”到入住拥有个人产权的“阳光公寓”、“花园广场”。

如今,城里人买房不仅是买空间,更是买“新的生活方式”,人们越来越注重户型结构、环境绿化、家居装修和物业管理。

统一规划、环境优美、服务设施配套的“小区”,在取代“胡同”、“里弄”老平房的同时,也带给市民全新的现代化生活理念。

  6.一家两套房

  广州市民张先生目前共有3套单元住宅房,而还在他18年前上学的时候,仍然和父母、祖父同住在一间只有8平方米的平房,三代人晚上同挤着不到5平方米的睡房。

前年张先生买了自己第一套住房,仅一个阳台就有10平方米,而去年和今年他又连续购买了两套商业黄金地段的住房。

现在广州家庭拥有两套以上的住房已经是很寻常的事。

  行

  7.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

  在中国人眼里,汽车原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甚至根本就不是愿望之中的物品。

而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百姓开上了属于自己的私家车。

而这些私家车的档次极其丰富,小巧便宜如3万元左右的奥拓等小型轿车,高大昂贵如100多万路虎揽胜等大型SUV。

在中国大城市的道路上,你可以见到当今世界上最先进最新款的各种汽车,许多车甚至是刚刚在欧洲上市不久,在欧洲大城市的街头都不多见的高档新车。

  8.中国摩托车产量世界第一

  以前,骑着自行车的中国人可能从未想过,自己能买得起一辆摩托车。

可如今,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国,2002年中国摩托车产量达到1300万辆,占据全球产量的半壁江山,超过50%,位居世界第一。

  9.机票不算贵

  以前,对一般市民来说,出门的路费是一笔很大的费用,坐飞机更是想都不敢想。

但现在坐飞机已经很平常了。

市民王先生这个周末准备飞去海南岛。

他说,自己几乎每月一次,已经成为习惯。

  10.民间资本获准组建航空公司

  将要出台的《国内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为国内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投资民航业创造必要的法规环境。

国内首家民营航空公司鹰联航空公司2004年2月份获准筹建后,两家民营独资航空运输企业春秋航空有限公司和奥凯航空有限公司同时获得民航总局的筹建许可。

紧随其后,民营大众航空公司和华夏航空公司正快速跟进。

  11.中国民航机队全面现代化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航空运输量快速增长,在世界上的排名由1978年的第37位上升到1998年的第11位,使我国迈入了世界航空大国的行列。

中国民航机队全面现代化,至2001年末我国共拥有民用飞机1031架,波音空客两大公司的飞机总量占到了我国民用飞机总量的40%,且更新速度仍然在加快。

  12.北京:

从二环发展到了五环

  55年来,北京城市的发展已经从解放初期的二环发展到了五环。

根据北京市规划委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1949年时,市区道路仅有215公里,铺装路面6条。

解放至今,共修建了公路2529条、12306公里。

其中高速公路144公里、公路1283公里、桥梁2110座,形成了高速公路为龙头、国市级干线公路为骨架、县乡公路为支脉的公路网。

  家电

  13.电视数字化

  因为电视机是高档消费品,一般家根本没有。

到了现在,以大屏幕为特点的“平板电视”正在取代传统电视。

回想80年代初,电视机还是许多家庭的奢侈品,而如今,许多家庭要为如何处理废旧电视伤脑筋了。

今后,电视机不仅仅可以接收电视节目,还可以让观众主动去点播喜爱的节目,这就是数字电视时代带给我们的变革。

  14.空调平民化

  空调,这个昔日的贵族家电如今已成为城市家庭的生活必需品。

数据表明,到2003底,我国城市居民家庭空调器普及率已达48.9%,在拥有空调器的城市居民家庭中,平均每个家庭拥有空调器数量为2.13台。

空调的普及与其价格的大众化是分不开的,过去一台空调要五六千元,让普通家庭望尘莫及。

如今,除了价格已降至一两千元一台,人们对空调还提出了节能、健康的要求,于是变频空调、氧吧空调等应运而生……

  15.洗衣机农村家庭不稀罕

  经过多年的市场推广,洗衣机已经逐步成为城市家庭不可缺少的家电产品。

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家庭洗衣机总体拥有率达到92.8%,即便如此,城市仍然有28.2%的预期购买率。

消费者购买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更新换代。

与此同时,也有更多的农村家庭用上了洗衣机。

  16.家中电影院

  尽管最初是由不道德的“盗版盘”造就了影碟机的普及,但不可否认,影碟机大大改变了我们的居家生活。

看影碟,已成为许多人重要的娱乐方式,也成为许多人不去电影院的理由。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正版盘的价格也很便宜了,而清晰度越来越高的影碟机也对盘片质量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因此,今后影碟机也再不用背什么恶名了……

  通信

  17.固定电话用户

  1991年用户数字为849.8万,到了今年的8月份这个数字到了3.029亿户。

  18.电话初装费

  1979年6月,国务院批准实行电话初装费政策。

全国指导性标准为3000-5000元,具体标准由各省区市政府制定。

上世纪90年代末,电话初装费开始大幅下降,到2000年底,全国初装费实际收取水平已降到500元以下。

如今初装费已经正式取消,安装电话只需要235元的工本费。

  19.移动电话用户

  1991年的统计只有用户4.75万,而截止到今年8月份用户总数达到3.151亿,从用户规模上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手机市场。

从最初的700多用户到1000万用户,经历了10年;从1000万户到2001年的1亿户,用了不到4年。

  20.手机产量

  截止到2004年5月底,手机及小灵通年总产能已经达到5.0352亿支,其中手机年产能为4.7828亿支,小灵通手机年产能为2524万支。

中国大陆手机生产企业(含OEM/ODM企业)从1997年的14家发展到2003年的78家(含小灵通)。

  21.网民:

0到8700万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日前发布的第十四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04年6月30日,我国网民已达8700万,总数居世界第二位。

这个数字相当于1999年底全国网民总数的近10倍。

从1994年互联网进入中国到1999年的6年间,网民数才达到890万;而2003年6月到12月,半年时间内网民数就增长890万。

  22.人人拿手机

  现在换手机像换衣服的年轻人,可能已经难以理解以前街头“传呼站”。

现在的城市家庭,不少都有一部以上的固定电话。

而手机则非常普及,连刚出校门的小伙子也人手一部。

  旅游

  23.各地大力发展旅游经济

  中国现代旅游业兴起于50年代初。

自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旅游业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1999年接待入境旅游者7280万人次,其中外国游客843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41亿美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39倍和53倍。

目前,中国已成为亚洲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同时,各地积极发展旅游业资源,把旅游业作为当地经济支柱,旅游成为国民经济重要增长点。

  24.出境游蓬勃发展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公民对出国旅游产生日益浓厚的兴趣,近年来中国公民出游的国家有东南亚地区和欧洲地区。

外国旅游商社纷纷来中国设立办事机构,采用多种宣传方式,吸引中国公民到国外旅游。

  25.旅游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

  在发展国际旅游业的同时,国内旅游业也在蓬勃兴起,1999年国内接待旅游者达7.19亿人次,收入2832亿元,比1995年分别增长14.3%和105.9%。

随着五一、十一黄金周的实施,国民的旅游意愿更加强烈,国内旅游方兴未艾,同时,各种新兴旅游方式蓬勃兴起,正在由观光游向休闲游过渡。

  26.自驾车出游渐成时尚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有车一族,假日驾车出游成为许多有车族的一大爱好。

要么是单车或者几个朋友组成一个车队一起出游,更常见的干脆是通过在网上发帖子,一大帮并不相识的人组织起来,设计好线路,约好时间一同出游。

自驾车旅游使更多的人欣赏风光、增长见识,也使许多人因此而成为了好朋友。

  27.积极申请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保护文化自然遗产在中国蔚然成风。

我国是世界遗产缔约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1月通过的《世界遗产公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中心具体组织将缔约国在世界上有代表意义的自然、文化遗存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进行保护。

我国共有28处,其中包括21处文化遗产,3处自然遗产以及4处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拥有世界遗产总数仅次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名列世界第3位。

  生活方式

  28.“休闲”时间增加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收入增长和工作时间缩短,人们拥有了更多可自由支配的休闲时间。

自1995年5月起,我国实行了5天工作制,加上近年来“五一”、“十一”、“春节”延长假和其他假日,职工全年法定休息日(不包括带薪休假)已经超过110天,1990年中国城市职工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为7小时19分钟,1997年下降为5小时37分钟。

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开始走出家门加入“周边游”、“跨省游”和“出国游”行列,一个个“旅游黄金周”的涌现,带给人们新的感觉和快乐。

走出家门、走出国门“看世界”,被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列入自己安排的“休闲出行表”。

  29.结婚三大件

  一位叫金代义的撰写文章回忆说,他于1970年结婚。

结婚那会儿都兴三大件:

自行车、手表、缝纫机。

可他只准备了两样,手表和自行车。

自行车是1968年花180元钱买的旧凤凰,手表是当时托人在供销社要的票才买到的。

刚结婚时根本没有房子,都是各住各的家,一周能见几回。

后来好长时间,才从单位争取到一间7.5平方米的平房,虽然才巴掌大,可是比十来口挤在一个炕时强多了,所以还挺知足。

现在的三大件,无疑是商品房、小轿车、电脑。

婚礼的豪华和解放初吹唢呐、坐花轿相比,自然可谓天壤之别。

  30.从“票证”到奢侈品

  日前,一项调查数据表明,2002年头四个月,中国进口钟表产品金额2210万瑞士法郎,而2004年已达8820万瑞士法郎。

短短两年间翻了四倍。

从穿衣吃饭凭票供应到奢侈品消费市场的火速升温,伴随新中国成长的脚步,中国人的生活品质正在大幅提高。

  31.药店开到家门口

  过去有个头疼脑热的一定要去或者应该说是只能去医院,想在家自己吃点药基本没地方去买,而现在大大小小的药店、药房开满了大街小巷,一般出家门就能够买到自己需要的药品,简单的发烧感冒就不用去医院了。

  32.报纸种类繁多

  现在很多人在茶余饭后喜欢看看报纸,而以前老百姓可看的报纸种类很少。

不像现在各种报纸、杂志种类繁多,令人眼花缭乱。

像新闻时政类的、体育类的、文化休闲类的等等使不同的人群得到不同的选择。

  33.药价变化多

  过去药价是国家调控,现在是在国家调控的基础上对市场放开了。

而且近几年,喊了多年的药价虚高问题也正在被监管部门所重视,各种抗生素类、感冒类等药的价格经过多次调价和降价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真正做到医、药分家,价格回归,还需要监管部门和企业、商家共同的努力。

  34.保健品琳琅满目

  过去根本就没有什么保健品可吃,现在各种保健品琳琅满目,老年人的、儿童的、孕妇用的、肥胖人群用的、什么补钙的、美容的、健骨的、减肥的、降压降脂的……简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各种保健品通过广告等形式向老百姓宣传自己的功效。

  35.购物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过去购物只能去“百货商店”,各种商品都摆在一起卖,现在超市、大卖场、便利店、折扣店、购物中心各种业态能够满足您的各种消费需求。

买家电有专门的家电卖场、买手机有专门的通讯卖场、生鲜物品可以去生鲜超市,近两年兴起的名品折扣店可以让您用低廉的价格买到称心的“名牌”。

超市中的货品可以自选、电视购物一个电话就送到家......现在,购物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享受。

  36.百岁老人多

  据老龄委的最近统计,广州已经有百岁老人262名,这些百岁老人每个月都能够享受到不少于200元的长寿保健金。

而现在广州的年轻人家里有七八十岁的爷爷奶奶已经是寻常事。

1949年,广州人平均寿命只有40岁左右,而2002年5月的统计表明,广州市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为75岁,53年内提高了35岁。

  潮流

  37.“独生子女一代 生活观念更新迅速

  年轻人对用“明天的钱买今天的福”的消费理念相当认同并付诸实践。

“轮子上的生活”方式强烈吸引着都市的年轻一代。

据报道,北京大学生开着小车上下课的已算不上新鲜事。

据一家汽车专卖店经理透露,通过分期付款买车的大学生越来越多,最近该店两个月内卖出的车中,约有10%至15%是被大学生买走的。

拥有私车,从某种意义讲,不仅是拥有速度和增加活动半径,更是都市年轻一代呼应新生活的一种行为表达。

  38.开始喜欢“泡酒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的时候,酒吧作为资产阶级的产物被逐渐消灭。

到上个世纪末,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工作后,更喜欢找一个有情调的地方,和朋友一起聊天、喝酒、看演出。

酒吧业越来越红火,北京的三里屯和上海的东方新天地等,均已成为名扬海外的酒吧街。

  39.有钱去充电

  从事媒体工作的何先生说,以前他父亲有钱就拿去银行存。

如今,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考MBA的“大业”中,他计划明年花费接近一辆小车价格的8万元,报考中山大学的MBA课程。

而今年与何先生同样报考中山大学MBA课程的广州青年就有不下700人。

现在的黄金周假期,充电补习已经超过逛街购物而成为广州白领的最主要消费。

  40.“e化生活”实实在在

  手机、呼机、电脑、金融卡的普及应用,直接改变了城市生活的节奏,提高了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效率。

“e化生活”成为实实在在的大众生活,不再是都市少数人的时尚。

  传统的寄信、发电报和电传方式,正被E-mail、手机等现代通信手段代替,人际沟通和信息交流变得更快捷、有效。

过去,一封信跨越太平洋寄达美国要1个月时间,而今电子邮件只需要几秒钟。

现在写信、发电报的人越来越少,导致“电报业务萎缩”,有百年历史的“电报汇款”也已经在我国全面“退休”。

“网络生活”不再神秘,“上网”不再是一种时髦,而是市民生活、工作的现实需要。

电子商务、电子银行、电子货币、网络学校等日益普及,网上订票、购物、咨询等服务项目无所不能,极大方便了市民生活。

  41.健身方式巨变

  近几年来,商业健身俱乐部在国内开始盛行,高档健身中心纷纷跑马圈地。

有人说,这是缘于中国人健康意识的不断突破。

目前,健康的内涵不断被拓展。

从强身健体、抵御疾病,到为了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并已经成为一个人社会地位的象征。

  42.女人爱美变迁

  2002年,一种标榜“创造身体零负担”的养生美容方式———SPA,融合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的“五感情境疗法”,如同一股飓风席卷了全中国。

如今,中国几乎所有的大型美容院都纷纷推出SPA美疗服务。

SPA已成为一种全新的生活、休闲、运动和美容保养形态。

不仅只有SPA,香薰、舍宾、瑜伽、跆拳道、拉丁、芭蕾……中国女人生活方式随着审美情趣的变化而变迁。

建国55年来,中国女人经历了最初对美的麻木期和畏惧期,又从新奇懵懂迈入了理性成熟;从单纯追求外表的美丽无瑕到提升心灵丰足的深刻内涵,中国女性对美的认知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收入

  43.百万也寻常

  相信人们都会对一部在上世纪80年代初的电影《雅马哈鱼档》印象深刻。

待业青年阿龙和“死党”海仔以及女友珠珠,合伙在广州开了一家鱼档,以运货的雅马哈摩托车命名,并成为第一代“万元户”。

电影在全国风靡一时,使“个体户”成为“老广”在全国的代名词。

但如今“个体户”已经彻底过时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