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学概述.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45123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3.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洋科学概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海洋科学概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海洋科学概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海洋科学概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海洋科学概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洋科学概述.docx

《海洋科学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洋科学概述.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洋科学概述.docx

海洋科学概述

海洋科学概述

高抒

在太阳系的行星中,地球由于拥有海洋而与众不同。

海洋在地球环境演化、生命体系形成和气候变化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这个问题对人类的智力是极大的挑战。

现实中,海洋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各种经济活动,如交通运输、渔业、矿产开发、石油工业、旅游等等,无不与海洋相联系。

在我国,海洋是一个大规模的产业。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的一些同学将在毕业后进入海洋领域。

本次讲座的目的,是简要地叙述海洋科学的基本特征,以帮助各位同学尽快地熟悉海洋。

讲座的内容包括:

(1)海洋的环境特征;

(2)海洋资源及其开发潜力;(3)海洋研究的历史;(4)海洋科学的体系和研究方法。

1.海洋的环境特征

海洋覆盖着地球表面面积的71%,平均深度约有4千米。

如果把海洋面积缩小为一张A4大小的纸,那么海洋的平均水深就会小于这张A4纸的厚度。

可见,与其水平尺度相比,海洋的垂向尺度是很小的。

然而,就是这一薄层海水的覆盖,使地球环境有了自己的独特面貌。

海洋水汽向陆地输送,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形成湖泊和河流,养育了种类繁多的植物、动物,一部分淡水又通过河流和地下水回归到大海,完成了水在海洋和陆地之间的一次循环。

地质历史上的水文循环使海水的溶解物浓度得以逐渐提高,现在海水平均盐度达到了35的程度,即每千克海水中含有35克盐类物质(Riley,Chester,1971)。

海陆之间不仅有物质循环,也有能量循环,河水的动能可以携带大量沉积物入海,其全球范围的数量达到了每年20×109吨量级。

这就是说,如果没有陆地的垂向运动等作用,所有的陆地都将在100万年内被河水侵蚀而消失。

海洋的水深在不同的地点很不相同,最深的地方超过了11000米,海底之上耸立着众多的海底山脉,其地形的高低差异甚至比陆地上平原与高原、山脉的差异还大。

地形的宏观特征可用高程-面积曲线来表示,其横坐标为高程,纵坐标为累计的平面面积,从这条曲线上可以获得海盆的平均水深,水体总体积,不同高程的面积分布等参数。

有兴趣的同学不妨利用地形图信息绘制一张某个流域的高程-面积图线图,然后来看你能从中得到什么信息;如果你要研究这个流域,那么高程-面积曲线的获取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整个海洋,深海约占其总面积的88%,而靠近陆地和岛屿的浅海约占12%。

在深海的核心部分存在着一个洋中脊体系,它们是巨大的脊状山脉(Seibold,Berger1982)。

洋中脊的轴心部位火山喷发极为活跃,按照“板块构造理论”所述,洋中脊是新的地壳生成的地方:

岩浆从这里喷发,经海水冷却后固化为岩石,新的岩浆喷发则将凝固的岩块向两侧推挤,不断产生着新的地壳。

海洋地壳在洋中脊喷发物的推挤下向两侧扩张,同时温度降低,海底高度也下降(为了补偿脊区物质上涌的亏空)。

但是,地球表面的面积是一定的,不可能永远扩张下去,而海沟就是海洋地壳消失的地方,西太平洋地区有着最深的海沟,太平洋向西扩张的地壳就在这里向下俯冲,最终熔化于地幔之中。

西太平洋海沟的内侧往往形成洋壳出露的次级海盆,从北到南呈串珠状排列,这就是地质学领域中人们广泛关注的边缘海。

边缘海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定义(Kuenen,1950),前者是指大陆周边的所有海域,而后者特指海沟之后的深海盆(如我国的南海)。

狭义边缘海的海底有海洋地壳形成,这也是岩浆喷发并向两侧扩张的结果,类似于洋中脊的过程。

在我国的东海,其由海向陆的断面上明显地显示出“海沟-岛弧-盆地”体系的特征,是西太平洋边缘海的独特景观。

在洋中脊和边缘海之间的广阔地带,海底相对较为平坦,但也存在着一些岩浆喷发形成的“热点”,它们以火山长期喷发形成的海山为特征,有的海山甚至高出海面,成为大洋中的岛屿。

在热带大洋区域有许多珊瑚礁岛,其基底也往往与火山有关。

占海洋面积12%的浅海水域是陆海相互作用强烈的地带,这里从陆到海依次为内陆架(水深<60米)、外陆架(水深60米至海底坡度的拐点)、陆架外缘。

再向外是大陆坡,这里海底坡度急剧增大,一直延伸到深海底,陆坡区往往有海底峡谷形成。

通常所指的“海岸带”包括受海洋因素强烈影响的陆地到陆架外缘的区域。

陆地河流向海洋输送了大量的淡水、沉积物和营养物质,使邻近的陆架区成为沉积速率高、地貌演化快、生物量大的水域。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太阳能吸收器,来自太阳的热能在大气圈形成了行星风系,在海洋则形成了复杂的洋流体系,而且大气和海洋之间发生的频繁的热能和水汽交换造成了台风、风暴潮和水面波浪等现象。

海气关系是控制全球天气和气候的重要因素(Wells,1996)。

除太阳能之外,天体之间的引潮力造成了海洋的周期性水位涨落和水体的水平流动,称为潮汐现象(Pugh,1987;Boon,2004)。

潮汐对海洋的环境有着深刻的影响,如河口水位的涨落可以影响航道的通航条件,在潮汐能量十分集中的海湾潮差可以很大,甚至形成涌潮,加拿大的芬蒂湾、英国的塞文河口和我国的杭州湾就是有名的强潮海湾。

海洋的水动力条件深受海陆分布的影响,由此可以推论,在更大的时间尺度上,洋流、风暴、潮汐的特征必定由于海陆分布的演化而产生很大的不同。

例如,两亿年前的地球海陆分布完全不同于现在,当时的海洋水动力条件与现今不同,从而使全球的气候特征、生态系统也产生了很大差异(Libes,1992)。

海洋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有很大的差别。

陆地生态系统主要是由大型植物作为初级生产的,这些植物一般固着生长,从土壤中吸取养分,而海洋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主要来自浮游植物,他们通常都是颗粒很小的藻类植物,随水漂荡,而且养分也来自海水,死亡之后则可能沉到海底。

因此,海洋生态系统更多地受到海水运动和营养物质浓度的影响。

营养物质最为丰富的水域是河口附近或上升流区。

例如长江的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千米,它每年携带大量营养物质入海,因此东海就成为世界上海洋初级生产最高的水域之一(郑元甲等,2003);初级生产通过食物网转化为次级生产和高营养级的动物,东海的舟山渔场、长江口渔场和吕四渔场就是这样形成的。

上升流区的高生物生产可以秘鲁海岸为代表,在艾尔尼诺不发生的年份,这里盛行离岸风,造成陆架水域的深部海水涌升,带来了丰富的养分,使这里成为世界有名的鳀鱼生产区。

海洋演化历史的一小部分可以通过仪器观测记录来了解,例如过去100年的潮位记录可显示海平面变化的情况。

还有一部分可以通过文字记载来分析,如我国古代记载了江苏海岸风暴潮发生的情况。

但是,历史长河主要部分的揭示要依靠沉积记录。

地层中保留下来的物质含有丰富的环境演化的信息,通过对其中所含的沉积构造、粒度组成、矿物组分、微体化石组合、地球化学组分等要素的分析,可以复演海洋的历史。

研究的精确程度取决于沉积层序的连续性和分辨率。

深海环境较为稳定,沉积作用较为连续,但那里沉积速率很低,很可能10000年才形成1米厚的沉积,这影响了深海沉积记录的分辨率。

浅海地区水动力强,形成的沉积记录难以完整地保存下来,因此地层的连续性相对较差,然而这里的沉积速率高,在1000年可能形成几米乃至几十米的沉积层,因此分辨率较高。

连续性和分辨率是海洋环境历史研究的核心问题。

在过去的海洋演化中自然过程起了主要的作用,但现在人类活动也能对海洋环境产生显著影响,如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物质排放可以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也与人类活动有关,现今的海洋环境变化受到了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

2.海洋资源及其开发潜力

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旅游资源等各种自然资源。

同时,海洋也是教育和科研活动的重要载体。

海洋的能源有些是不可再生的,有些是可再生的,前者如油气和天然气资源,后者如风能、潮汐能和波浪能。

石油和天然气是现代工业的能源支柱,在自然环境中形成于海洋环境,并富集在沉积盆地中。

沉积盆地是形成巨厚沉积层的地方,一般分布于地球表面的凹陷部位,但也有一些沉积盆地在初始时并无凹陷地形,这样的盆地是与沉积层的形成同步形成的。

在陆地上,发现油气田的地方大多是过去的海洋环境,而在现今的海洋环境中沉积盆地主要分布在浅海水域,例如我国东海的宽广陆架上就有多个大型的沉积盆地。

沉积盆地形成于地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我国目前开采的海洋油气田主要是与新生代沉积盆地相联系的。

新近的证据表明,中生代时期的沉积盆地也有巨大的油气开发潜力。

海洋地层中还有天然气水合物,它主要是甲烷和水的混合物,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甲烷和水一起形成冰状的物质。

在自然界,俄国科学家早年在西伯利亚的地层中发现了这种物质,后来又在实验室合成了这种冰状物质。

后来,美国科学家在海洋中的陆坡地区(水深500-1300米范围)广泛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

据估算,圈闭在天然气水合物中的甲烷作为一种潜在的能源,其储量超过了油气资源的总量。

目前天然气水合物尚未被开采利用,主要是由于开采成本过高。

此外,人们还担心甲烷的环境效应,作为一种温室气体,海洋中的甲烷如果由于自然过程(如海平面下降)和人类活动(如能源开采)而释放出来,有可能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巨大影响。

风能、潮汐能、波浪能等可以用来发电,潮汐发电站在上个世纪就有许多报道,如我国浙江省的江厦电站。

除潮汐发电外,目前,国内外在沿海地区(海岸带陆地和浅海区域)还建成了许多风力发电装置。

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将有快速的发展。

海底地壳的物质大量地来自于地球内部,金属物质占有很高的比重,正因为如此,海洋地壳被称为“铁镁壳”。

自然而然,我们可以推测海底存在着丰富的金属矿产,事实也正是如此,深海底大面积地分布着金属结核、结壳(通常称为“锰结核”),其中含有多种金属,如钴、铜、锰、铁等。

目前,世界上多个国家(包括我国在内)已进行了多年的海底锰结核调查研究。

今后,当陆地上的金属矿产被开采完毕后,海底将提供人类经济、社会所需的矿产资源。

除锰结核外,海底热液矿物也是一种潜在的重要资源,在深海和边缘海区,海底有许多热液喷口,从中喷发出大量的金属硫化物,沉淀于喷口附近,往往可以富集成矿,它们是未来的海底金属矿产的又一来源。

在陆架和海岸地区,来自陆地的砂砾质沉积物可能形成巨大的堆积体。

多年以来,人类用地球物理勘探的方法(如浅地层剖面仪探测)来确定砂砾质堆积体的大小和分布范围。

在欧洲北海,砂砾质物质已被开采了几十年,用作城市和道路的建筑材料。

在我国,砂砾的开采也是一个很大的产业。

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少地方,砂砾的开采改变了海底的环境,甚至对生态系统产生了不良影响,今后的砂砾开采需要规范的管理。

海洋的生物资源十分丰富(Webber,Thurman,1991;Levinton,2001;沈国英,施并章,2002),即便在深海底,也发现了不依赖于阳光的生态系统。

在近海海域,鱼、虾、蟹、贝是普通的捕捞对象,也是民众的重要蛋白质食物来源之一。

在我国,由于多年的过渡捕捞,海洋生物资源遭受了相当程度的破坏,一些物种绝灭了,一些重要的经济鱼类如象大黄鱼、小黄鱼,已不能形成渔汛。

海洋环境污染和营养物质过渡排放也影响了生态环境的健康,赤潮和海水缺氧现象就是显著的生态恶化标志,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的重要工作。

不过,保护海洋并不是要以减少渔生产为代价,可以通过海水养殖业的发展来保证供应。

目前,海水养殖业已成为重要的海洋经济产业之一,每年生产大量的鱼、虾、蟹、贝、藻产品。

为了追求养殖的高产,人们有时过度的使用饵料和药品,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水质污染,今后应通过提高养殖水平、加强管理来解决这个问题。

总的来说,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潜力是很大的。

在地球历史上海平面曾多次波动,目前的海平面位置是在约7000年前达到的。

当时的海平面上升淹没了一大块区域,形成了众多的海湾和河口,之后,经过长期的河流携带入海物质的堆积,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全新世沉积体系,如河流三角洲、潮滩、潮流脊、潮汐汊道、海滩等环境的沉积体系(Davis,1985)。

河流三角洲是河流入海处形成的,我国的长江三角洲就是典型的例子。

河流入海处的口门水域称为河口湾,往往是海港建设的良好地点,如我国的上海港就是部分依托长江河口的水域而建设的。

潮滩是在潮汐作用下细颗粒物质堆积而成的,其潮间带宽度可达数公里至十几公里(Reineck,Singh,1980)。

我国江苏海岸的潮滩就是由于来自长江和黄河(黄河于1128-1855年间在江苏入海)的沉积物堆积的结果,潮滩的淤长为江苏省提供了约三分之一的土地面积。

潮流脊是在强劲潮流作用下由砂质物质堆积而成的,由于流体动力学的缘故,脊会逐渐增高,而脊间区域则会被潮流挖掘而形成深槽,通常,当脊与脊之间的距离达到1~5千米、槽与脊之间的高差达到15~30米时,潮流脊的地貌演化就进入了稳定的均衡态,这时脊间水道就有了通航价值。

在欧洲的北海、我国黄海沿岸都有典型的潮流脊体系形成。

潮汐汊道是一个海岸地貌系统,它是由一个纳潮海湾、一条或数条与外海相通的水道所构成的,随着潮汐水位的涨落,涨潮期间海水从口门进入海湾,落潮期间则从海湾流向外海,在口门附近由于潮流的冲刷而形成较大的水深,其值由纳潮海湾的大小和潮差决定。

在口门的两侧通常可形成潮流三角洲,位于纳潮海湾内的称为涨潮流三角洲,而位于外海一侧的则称为落潮流三角洲。

潮流三角洲的规模以海岸带的沉积物供应状况和潮流、波浪作用的相对强弱而定,潮汐汊道系统有的规模很大,有的则较小,如我国胶州湾的纳潮水域约有300平方千米,海南岛洋浦港有50平方千米,而山东半岛的月湖只有5平方千米。

海滩的环境以沉积物颗粒粗、波浪作用强烈为特征(Komar,1998)。

波浪从外海传来,逐渐波峰的形状就出现了变形,最后发生破碎,其时产生的巨大能量使滩面的物质发生运动,较粗的砂、砾质物质倾向于向岸运动,而细颗粒的物质则被向海输运,久而久之,海滩的砂逐渐变得洁净、大小均一,我国的青岛、海南岛的三亚、广西海岸的北海等地就有这样的海滩。

上述全新世的沉积体系具有十分可观的土地资源和港口资源潜力。

潮滩、河流三角洲和海滩的生长使陆地面积增大,通过围垦可以成为工业、农业和城市建设用地。

潮流脊和潮流三角洲的生长可以形成大片的浅滩,它们可望通过人工岛建设等方法成为土地。

在我国东部的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历史上就是用围垦的方式来扩大土地面积的。

要注意的是,土地潜在资源是动态的,如长江流域建设了48000多个水库,使入海沉积物的数量大为减少,影响了长江三角洲的继续生长,上海市的可围垦土地的面积也随之受到影响。

土地围垦还要考虑其对海洋生态的影响,因此土地资源的开发必须科学地进行。

海港建设对于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要,一个城市要有能够接纳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型船舶的港口,才能真正成为具有经济中心地位的海港城市。

我国的上海、青岛等就是这样的海港城市。

传统上,海港城市都依托一个天然良港而发展,而优良港址是与河口、潮汐汊道等环境相联系的,上海港的建设最初是在长江口的支流黄浦江上开始的,之后又发展到长江口主流水道,河口湾环境为上海的崛起提供了支撑条件。

青岛港的历史很短,是靠胶州湾的开发而建成的,胶州湾的口门水道是优良的航道,而湾内水域则提供了锚地和避风条件。

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有的港口规模逐渐跟不上需求,因此需要开发新的港口资源,在这个方面,岸外的水道系统,尤其是潮流脊体系,成为港口资源发展的后备资源,脊间水道可以作为航道和港口水域,而潮流脊本身可建设成为人工岛屿,作为海港的用地,江苏省的洋口港就是以这种方式建设的。

在有些海区,陆架上的水道是与天然岛屿相联系的,如上海岸外的洋山港。

海洋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海滩是许多海滨城市吸引游人的亮点,如青岛、三亚、北海等地,近岸的生物礁(如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它是一个大型的珊瑚礁系统)和湿地(如江苏的海岸盐沼湿地和海南岛的红树林湿地)是重要的生态旅游资源,同时,这些环境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在开发利用的同时,必须十分注意保护这些资源。

3.海洋研究的历史发展

在地球科学中,海洋学算是比较年轻的,但它有一个遥远的过去,从远古时代起,人们就开始利用海洋资源、开发航海通道,出现了海洋科学的萌芽(Pinet,1992)。

在埃及,公元前4000年之前就有了海上生产活动的纪录。

到了公元前600年,腓尼基人建立了地中海的贸易航路,甚至出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到达了英国海岸,在导航条件极为原始的当时,这样的成就是值得惊叹的。

公元前三世纪,繁盛时期的古希腊文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海洋,Pytheas实现了环绕英伦三岛的航行,他还发现了大西洋海平面有规则的潮汐涨落及其与月相的关系。

在希腊人Herodotus绘制于公元前450年左右的地图上,地中海被置于中央位置,其西面连接广大的大西洋,而北、东、南三面则被欧洲、亚洲和非洲大陆所包围,这反映了当时希腊人的海洋探索成就。

欧洲人对海洋的认识在中世纪基本上是处于停滞状态,但维京人却有不寻常的举动。

这些居住在北欧的人于公元前9至12世纪频频入侵欧洲其他国家,还进入了冰岛、格陵兰、巴芬岛,直至今天加拿大的纽芬兰岛。

他们已经能够利用星座进行导航,依照事先预定的航线航行。

在中国,明代郑和领导的印度洋航行,在世界航海史上占有辉煌的一页。

他在南京建造了庞大的船队,其中最大者长度近百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航海船只。

公元1405至1433年间,郑和的船队七下南洋,最远处到达了非洲南部的莫桑比克海峡,航行活动中绘制的《郑和航海图》和形成的一大批文献(如《西洋藩国志》等)表明当时中国在航海技术上已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继郑和航海之后,欧洲各国的海上探险活动日益增加,在政治、经济和宗教因素驱动下,欧洲人于15、16世纪跨越了大西洋,最终进入了太平洋区域。

葡萄牙人于1487-1488年到达了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

西班牙人的航海成就更为突出,1492年哥伦布跨越大西洋,踏上了美洲的土地。

麦哲伦率领的船队则在1519-1522年间真正完成了环球航行。

随着航海活动的发展,早期的科学调查和研究也开始露出了萌芽,研究的方式既有现场调查资料的总结,也有根据数学、物理学原理而进行的分析。

在一些文明古国,对一些海洋现象早就进行了记载。

例如,窦叔蒙所著的《海涛志》出现于8世纪中叶,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关于潮汐研究的专著;在书中,作者论述了潮汐与月球运动的联系,给出了潮汐的半日周期、大小潮周期和年周期,并提出潮汐循环相位推迟的时间为50分28秒(这在今天来看仍然是准确的)。

在英国,早期的海洋科考活动中最著名的是1831-1836年间进行的考察,它是在R.Fitzroy船长指挥下的“比格尔号”军舰上进行的。

最有亮点的是达尔文作为博物学家参加了这次科考活动,他克服了严重的晕船和疾患,勤奋地收集海岸、海底的各种生物标本和岩石样品,并考察了全球航行中停靠的许多岛屿,根据这些材料的分析,达尔文后来完成了一系列生物学和地质学的学术专著,其中最有名的是1859年问世的《物种起源》,它奠定了生物进化论的基础。

此后,由于皇家学会的推动,英国海洋调查领先于世界各国得到了发展,1768年至1779年,考察船队在J.Cook船长率领下进行了三次远洋考察,在1768年进行的第一次考察中,到达了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测量了新西兰沿岸的水深,发现了澳大利亚东岸的大堡礁。

1772年至1775年,Cook船长率领两艘考察船进行了环球考察,1778-1779年的第三次考察也是针对太平洋区域的,发现了许多太平洋岛屿。

在美国,M.F.Maury从1842年开始组织海洋水文气象条件的调查,以便编制风场和流场图。

1855年,他发表的《海洋自然地理》专著详细刻画了美国海域的海洋条件,为他赢得了“美国物理海洋学之父”的声誉。

除调查研究外,一些物理学家也对海洋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牛顿(I.Newton)在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就研究了潮汐现象,他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提出潮汐是由于天体的引潮力作用而形成的,从而建立了平衡潮理论。

后来,拉普拉斯(DeLaplace)于1776年在《宇宙体系论》一书中进一步提出了潮汐现象形成的动力学理论。

这些研究具有物理学的基础,经过历代学者修改、补充后,形成了完整的潮汐学理论体系。

上述的早期研究具有零星、缺乏计划的特点,虽然也产生了一些成果,但是难以构筑海洋科学的理论大厦,这样的状况在1872-1876年得到了根本的转变,所发生的事件是英国皇家学会组织的大规模多学科环球考察。

考察是在C.W.Thomson船长率领的“挑战者号”考察船进行的,周密的科学考察计划使这次航行大有收获,考察成果后来出版为50卷专著,被认为是现代海洋科学的开端。

此后,直至20世纪中期,主要的海洋研究强国都组织了自己的海上调查,建设了专门的海洋调查船,设计制造了各种观测和分析的仪器。

1925-1927年德国科考船“流星号”在南大西洋25个月的航次中,在众多站位上测量了海水的温度、盐度和溶解氧含量剖面,记录了海底地形,观测数据的质量达到了新的高度。

在20世纪,由于海洋科学研究的需要,多个研究和教学机构被建立起来,美国是这个方面走在前列的国家。

1903年,美国在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成立了Scripps海洋研究所,以海洋生物学研究开始,逐渐发展为一个综合性的大型海洋研究所。

1930年,一部分人员离开该所,到美国东部新建了WoodsHole海洋研究所,目前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洋研究所。

1949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又成立了Lamont-Doherty地球调查所,主要进行海洋地质的调查工作。

同时,美国还在许多所大学开办了海洋学院系,培养了大批海洋科学人才,因此,美国在20世纪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第一的海洋科技强国。

欧洲和其他国家也在美国模式的引领下成立了国家级的海洋机构,如英国成立了国立海洋研究所,1994年成为英国国家海洋中心。

苏联则在“苏联科学院”旗号下成立了大型海洋科学研究所,在冷战时期崛起成为海洋研究大国。

我国的海洋研究机构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先是按照苏联的体制,在中国科学院成立了“海洋研究所”和“南海海洋研究所”,后来又在政府机构中成立了国家海洋局,下辖三个综合性的海洋研究所和若干专业研究所。

此外,还有国土资源部下属的海洋地质调查局。

在高等教育方面,成立了青岛海洋学院(现中国海洋大学),在多所高校成立了海洋科学的院系。

各国科学家在长期的调查研究中认识到,海洋环境的复杂性使任何一个单一的国家都难以承担完整的、大型的研究计划。

因此,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从20世纪中期开始,许多大型项目是以国际合作的方式开展的。

例如,自1968年开始,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组织了深海钻探项目,使用122米长、排水量为10500吨的“GlomarChallenger”号钻探船,取得了深海沉积物岩芯,极大地促进了古海洋学的研究。

到了1975年,该项目扩大为国际合作项目(称为“国际大洋钻探计划”),设备更加先进,所用的钻探船是“JoidesResolution”号,它有300米长,持有10.5千米总长度的钻杆,取芯能力大为提高。

这个计划的实施为板块学说的确立、地球环境的演化和地球系统行为的研究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资料。

参加这个计划的国家最初有法国、英国、前苏联(俄国)、日本和德国,当然还有发起国美国,我国于1996年成为会员国,在南海的钻探项目执行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目前,这个计划又有了进一步扩大,成为“综合大洋钻探计划”,各成员国加大了投入,形成了在任何海区实施钻探的能力。

其他许多国际合作项目,如“国际地球物理年”(1957-1958)、“国际印度洋考察”(1959-1965),“国际海洋调查十年计划”(20世纪70年代后期)等,也对海洋科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目前,国际合作进一步朝着大规模、多学科交叉的方向发展,如“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不仅涉及到海洋科学,还涉及到地球系统研究的其它所有学科,甚至社会科学的学科。

4.海洋科学的体系和研究方法

海洋学的英文名称“Oceanography”是由希腊语的两个词根“Okeanos”和“Graphia”所构成的。

Okeanos是传说中的海洋神,Graphia意为记录和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