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文言知识整理集锦35页.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44229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102.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文言知识整理集锦35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高中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文言知识整理集锦35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高中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文言知识整理集锦35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高中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文言知识整理集锦35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高中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文言知识整理集锦35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文言知识整理集锦35页.docx

《高中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文言知识整理集锦35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文言知识整理集锦35页.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文言知识整理集锦35页.docx

高中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文言知识整理集锦35页

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文言知识整理集锦

进学解

韩愈

一.重点实词解释(是词类活用的,写出活用类型并解释)

1.进学解使……有所进步

2.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实施

3.拔去凶邪,登崇畯良提拔同”俊”

4.孰云多而不扬提拔举用

5.细大不捐舍弃

6.补苴罅漏,张皇幽眇名作动,古时鞋里垫的草,这里指填补.张大

7.暂为御史,遂窜南夷贬谪

8.三年博士,冗不见治闲散同“现”

9.头童齿豁光秃缺损

10.卓荦为杰,校短量长卓越同“较”,比较

11.言虽多而不要其中求

12.乘马从徒使……跟从

13.商财贿之有亡,计班资之崇庳谋算同“卑”,低下

14.障百川而东之使……向东

15.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翻阅

二.

重点虚词解释

业精于勤荒于嬉由于之寻坠绪之茫茫定后标志

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到障百川而东之代词

于公不见信于人表被动,引出对象宰相之方也的

先生之于儒,可谓有劳矣对于

辙环天下,卒老于行在

三.重点句式

1.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宾语前置

2.寻坠绪之茫茫定语后置

3.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被动句

4.荀卿守正,大论是弘宾语前置

四.句子翻译

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学业的精通由于勤勉,而它的荒废是由于嬉戏;德行靠思考才能形成,而它的败坏是由于因循苟且.

2.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

具备很少优点的人都被录用,能治一种经书的人没有不被录用的;搜罗选拔人才并且培养造就人才。

3.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史书类典籍一定总结掌握它的纲要,论说类典籍一定探索出它深奥的道理。

不厌其多,务求有所收获,不论无关紧要的还是意义重大的都不让它漏掉。

夜以继日地学习、研究,一年到头,孜孜不倦地研读。

4.少始知学,勇于敢为。

长通于方,左右即具宜:

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

先生少年就懂得好学,勇于实践。

成年以后,通晓事理,行为得体。

先生的为人,可以说是很完美了。

5.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纡余为妍,卓荦为杰,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

选拔人才既明察又公正,聪敏和拙笨的人都能得到合理进用,委婉随和是一种美德,超然不群则可叫做杰出。

比较衡量各人不同的优缺点,根据他们的才能给予合理的使用,这就是宰相的治国方术了。

6.然而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兹非其幸欤?

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投闲置散,乃分之宜。

然而圣君不加罪责,大臣也不予指斥,这难道不已是我的侥幸了吗?

动不动就受到别人的毁谤,可是名声也随之增大了,被弃置在无关紧要的位置上,这正是理所当然的事。

7.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钻研那些久已失传的古代儒家学说,独自广泛地发掘和继承它们,(阻止异端邪说)像拦截洪水一样,让它们东流入海,把将被狂澜压倒的正气重新挽救回来。

五.文章主旨及表达技巧

作者假托向学生训话,勉励他们在学业、德行方面取得进步,学生提出质问,他进行解释,故名“进学解”。

作者反复强调学子要埋头进德修业,不必考虑有司的明不明、

公不公以及自己今后的遇不遇,从而曲折地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仕途坎坷不得意的牢骚和不满,也暗寓着对当时执政者不以才德取人,用人不公不明的讽刺和愤懑。

文章幽默中见深刻,含蓄中显丰赡。

讽刺和批判是这篇文章的基调。

本文用问答对话的方式写别人嘲讽自己失意,自己就进行解释,借以发泄牢骚。

针锋相对的解释,表面心平气和,字里行间却充满了郁勃的感情,也反映了对社会的批评。

文章中写先生对学生的教诲:

“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畯良”“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以及作者“投闲置散,乃分之宜”的引咎自责,都不过是反话正说。

朋党论

一.实词

1.暂相党引以为朋者结为私党,互相援引

2.则同道而相益互相帮助

3.则反相贼害残害

4.则同心而共济取得成功

5.则天下治矣安定太平

6.更相称美互相

7.而周用以兴因而

8.目为党人看作

9.汉室大乱,后方悔悟才

10.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讥诮,责备

11.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拿

12.善人虽多而不厌也通“餍”,满足

13.治乱兴亡之迹事迹

14.而进元、恺君子之朋进用,任用

15.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比得上

二.虚词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因为

以之修身/以之事国用

以然纣以亡国因为

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因为

然周用此以兴者相当于“而”,连词,不译

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结成

为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表被动

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是

虽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即使

三.特殊句式

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被动句

四.翻译

1.然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

然而后代的人并不讥讽舜被二十二人结成的朋党所欺骗,反倒称赞舜是耳聪目明的圣人,因为他能辨识君子和小人啊。

2.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

当他们利益一致时,暂时互相勾结结为朋党,这种朋党是假的;等到他们见到利益而各自争着想先得到,或者到了无利可图而相互疏远的时候,就反而互相残害,即使他们的兄弟亲戚也不能互相保全。

3.君子则不然。

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

君子就不是这样。

他们所坚守的是道义,所奉行的是忠信,所爱惜的是名誉节操。

用他们来修养品德,那么彼此道义相同又能够互相取长补短;用他们来治理国家,那么能够同心协力,共同取得成功。

4.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自古以来结为朋党的,从人数之多与规模之大都没有赶得上周的;可是周却因此而兴盛,那是贤能的人虽然多也总觉得不满足。

五.文章的主要观点

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六.写作特色

(一)层层对比,事理结合,深入浅出,以理服人

(二)转折句和排比句的交相运用,行文既纡徐有致,又富有气势

名二子说

苏洵

一.实词

1.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作用

2.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除去,去掉

3.吾惧汝之不外饰也掩饰

4.天下之车莫不由辙循着,沿着

5.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参与

6.车仆马毙倾覆仆倒

二.翻译

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

虽然如此,车翻马倒了,灾祸也不会波及车辙,这车辙啊,正好处在灾祸和幸福之间。

三.课后习题

杨慎说作者“深知二子”,从这篇短文你能看出作者两个儿子各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苏轼性格豪放,锋芒毕露,从不知掩饰自己的观点;苏辙性格冲和淡泊,深沉不露。

四.写作特色

引物托喻,字少蕴深

作者从轼、辙这两个字的本义出发,阐述他们对车的功用,进而引申开去,借以预料自己两个儿子一生的命运。

依苏轼、苏辙二人的生平来看,作者对儿子人生的预测相当准确的。

表现了苏洵对两个儿子深切的了解,以及伴之而来的希望和担心。

<<留侯论>>

一、重点实词:

1.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迎接2.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少厚

3.其主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自降身份,屈己尊人4.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带着臣妾名作动5.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让…作王使动用法6.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气相当符合

二、重点虚词

1.天下有大勇者,卒而临之而不惊通猝,突然

2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用,介词

.以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凭借,介词

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而,连词

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来,目的连词

3.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用来,连词

所以观其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的原因

三、重点句式

1.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被动句

2.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判断句

四、句子翻译

1.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人之常情所不能忍受的事情,一般人被侮辱,就会拔出剑来,冲上去搏斗,这算不上真正的勇敢。

2.天下有大勇者,卒而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天下有大智大勇的人,祸难突然降临也不惊慌,无缘无故的对他加以侮辱能够不动怒,这是因为他报负十分宏大,志向特别高远的缘故。

3.夫子房受书于圯上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

张良从圯上老人那儿接受赠送的兵书,这件事实在荒诞不经。

然而怎么能知道不是秦代隐居的君子特地出来考验张良的呢?

4.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哉?

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贵族子弟,不愿死在盗贼手中,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他们懂得珍惜生命,不屑于在同盗贼相斗中死去。

5.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

一个人虽有复仇的大志,却不能屈己尊人,这不过是凡夫俗子的勇猛。

6.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野草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圯上老人与张良平生素不相识,突然在荒野相遇,而命令张良去替他干奴仆所做的事,而张良却十分坦然地去做了,一点也没有惊诧愤怒的情绪,这就是秦始皇不能惊扰他的谋略(而使其盲动)项羽无法使他激怒(而去冒险)的原因。

五。

内容概要

这是作者早年的一篇著名史论,是进献给皇帝以应试求官的。

文章以“忍”字贯穿全篇,层层议论,逐步深化。

文章的中心意思是认为“忍小忿而就大谋”是张良辅佐刘邦灭秦楚、兴汉室的关键所在。

先证以郑伯和勾践的“能忍”而胜,又以刘邦受张良指教“能忍”而胜再证,反复申论,充分体现了苏轼史论汪洋恣肆,雄辩有力的特色。

“忍小忿而就大谋”,这种观点有其正确性,但把刘邦项羽的成败,完全归之于忍与不忍,又说忍是留侯品德节操的主要特点,而这特点也是经过黄石老人一次指教就形成,则是片面的。

六、阅读与探讨2答案

写这些人物,都是为了衬托张良。

第三段写荆轲、聂政是反衬,写出张良当初的鲁莽不忍;第四段写郑伯肉袒牵羊和勾践卧薪尝胆,是引“忍而成事者作衬”,从正面衬托“子房之能忍,见其为天下勇”,是正衬;第四段写秦皇、项籍是反衬张良的能忍;第五段写高祖是正面衬托张良能忍。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一实词

1盖将吊而更以贺也慰问

2今乃有焚炀赫烈之虞忧患

3于是有水火之孽灾难

4有群小之愠怨恨

6而世之多嫌也猜忌

7而为世嫌之所加凌驾

8黔其庐,赭其垣烧黑烧红

9宥而彰之辅助显现

10咸得开其喙嘴

11是祝融回禄之相吾子也辅助

12古者列国有灾,同位者相吊慰问

13乃吾所以尤贺者也的原因

14思以发明足下之郁塞阐发表明

二虚词

1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认为

衔忍而不出诸口,以公道之难明因为

而进不能出群士之上,以取显贵者来连词

自以幸为天子近臣认为

三句式

1惟恬安无事是望也。

宾语前置

2士有好廉名者宾语前置

四翻译

1道远言略,犹未能究知其状。

若果荡焉泯焉,而悉无有,乃吾所以尤贺者也。

因路远,信中的话简略,还不能了解你那里的情况,假使真的烧得干净,而全部没有了,这是我更要向你祝贺的原因。

2足下勤奉养,乐朝夕,惟恬安无事是望也。

您辛勤奉养父母,安宁的过日子,只是盼望平安无事。

3斯道辽阔诞漫,虽圣人不能必是必信,是以中而疑也。

这个道理宽阔无边,即使是圣人不能认为这是可信的,所以到中间又怀疑起来。

4士有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

爱好自己清廉名声的士人,都害怕顾忌不敢称称赞您的高才。

5宥而彰之,使夫蓄于心者,咸得开其喙;发策决科者,授予而不栗。

大火帮助了你,使你的实际情况显现出来,使那些把称赞你的话藏在心里的人,都能张开他们的嘴,主持考试的人,授予你官职也不提心吊胆了。

6黔其庐,赭其垣,以示其无有。

烧黑了房屋,烧红了墙壁,来表示你一无所有。

7今吾之所陈若是,有以异乎古,故将吊而更以贺也。

现在我所说的这样的情况,跟古代有所不同,所以把慰问你改为祝贺你。

五问题

作者写这封信,除了给朋友以精神安慰外,还有其他什么目的?

为了表现当时社会的反常和病态的心理,折射出当时社会贪赃枉法,贿赂公行的黑暗现实。

答司马谏议书

一、重要实词

1.昨日蒙教(承蒙指教)

2.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交游相处)

3.虽欲强聒(勉强作解释)

4.故略上报(写回信)、

5.蒙君实视遇厚(看待)

6.于反复不宜卤莽(往返)(同“鲁莽”,粗疏草率)

7.冀君实或见恕也(希望)(用在动词前表示对我怎么样)

8.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制造事端)(夺取财物)

9.设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修正)

10.以授之于有司(交给)(负有专职之官吏)

11.举先生之政(推举、实行)

12.辟邪说(抨击)

13.难壬人(责难、驳斥)(巧言之人)

14.士大夫多以不恤同事(顾虑)

15.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计划、考虑)(适宜)

16.是而视不见可悔故也(认为正确)

17.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办事)

18.以膏泽斯民(施加恩泽)

19.则非某之所敢知(领教)

20.不任区区向往之至(不胜)(谦辞,用于自称)

二、重要虚词

1.而议事每不合(往往)

2.故今具道所以/今君实所以见教者(原因)(用来…的)

3.虽欲强聒(虽然)

4.以致天下怨(因而),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因为)以膏泽斯民(以便)

5.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认为)

6.上乃欲变此(才)

7.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相互)

8.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不仅)

9.不为侵官(算是)

10.以.....同俗自媚于众为善(当作)

11.盘庚不为怨者故(因为)

12.未能助上大有为(作为)

三、翻译句子

1.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我私下认为与君实您交往相好的日子很久了,可是商讨起政事(意见)常常不一致,(这是因为我们)所持的政治主张在许多方面不同的缘故啊。

2.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又想到君实很看重我,在书信往来上不应该粗疏草率,所以现在详细地说出我之所以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许能够宽恕我吧。

3.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

我却认为从皇帝那里接受命令,议订法令制度,又在朝廷上修正(决定),把它交给负有专责的官吏(去执行),(这)不能算是侵夺官权。

4.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

人们习惯于苟且偷安、得过且过(已)不是一天(的事)了。

士大夫们多数把不顾国家大事、附和世俗(的见解)、向众人献媚讨好当做好事,(因而)皇上才要改变这种(不良)风气。

5.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这是他)考虑到(迁都)合理,然后坚决行动,认为对(就)看不出有什么可以后悔的缘故啊。

四、内容理解

1.王安石此信,没有感情用事,没有讽刺嘲笑,没有出语不恭,没有自我炫耀,也没有面面俱到、在一些细节上饶舌纠缠;而是就几个关键性问题,据理和对方辩论,说理鲜明,辞气盛满,又具有无懈可击的逻辑性。

2.作者说给司马光回信的原因是“重念蒙君实视遇见厚,于反复不宜卤莽”。

有没有其他原因?

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只是一种礼貌性的话,真正的目的是对司马光的指摘进行针锋相对的驳斥.

3.文中说:

“盖儒者所争,尢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从这封信看,作者和司马光之间对哪些“名实”的看法存在分岐?

“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

上枢密韩太尉书

一实词

1气可以养而致:

修养得到

2称其气之小大:

相称

3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

疏放跌宕

4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

乡里

5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

埋没沉沦

6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尽情观览

7非有取于斗升之禄:

微薄的俸禄

二虚词

1以

太尉以才略冠天下:

凭借

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因而

闻一言以自壮:

2为

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

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

句末语气词

三句式

1而辙也未之见焉。

宾语前置

四翻译

1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我认为文章是气的外在体现,然而文章不是单靠学习就能写好的,气却可以通过培养而得到。

2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这是因为他们的气充满在内心而溢露到外貌,发于言语而表现为文章,自己却并没有觉察到。

3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

我担心就此而被埋没,所以断然离开家乡,去寻求天下的奇闻壮观,以便了解天地的广大。

4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

况且一个人的学习,不是有志于大的方面,即使学了很多又有什么用呢?

5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所以希望能够一睹贤人的丰采,就是听到您的一句话也足以使自己心雄志壮,这样就算看遍了天下的壮观而不会再有什么遗憾了。

6然幸得赐归待选,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

然而有幸得到恩赐还乡,等待吏部的选用,使我能够有几年空闲的时间,将用来更好地研习文章,并且学习从政之道。

五主旨

这封书信时一篇出色的论文。

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鲜明的观点:

“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全文围绕这个论点,论证严谨,恭敬而不谄媚,表达了他要求拜见韩太尉的心愿。

丰乐亭记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修既治滁之明年(治理)2、问诸滁人(相当于“之于”)

3、顾而乐之(四下里看)4、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率领)

5、修尝考其山川(考察)6、按其图记(研究)

7、何可胜数(尽)8、四时之景,无不可爱(令人喜爱)

9、因为本其山川(推求)10、道其风俗之美(叙述)

二、区别下列词的不同用法

耸然而特立(表并列)

仰而望山,俯而听泉(表修饰)

掇幽芳而荫乔木(表并列)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表承接)

而孰知上之功德(表转折)

而故老皆无在也(表转折)

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率领)

升高以望清流之关(连词,来)

辟地以为亭(介词,把)

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连词,来)

三、翻译下列句子:

1、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

自从唐朝政治颓败,全国四分五裂,天下豪杰并起,相互争夺,到处都是敌对政权,哪能数得尽呢?

2、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

,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百姓生下来就不知道外面的事情,安心耕田种地,穿衣吃饭,养老送终。

谁能知道皇上的功德,让百姓休养生息,如雨露滋润、阳光普照达百年之久呢!

3、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水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春天采摘幽香的花草,夏天乘阴凉于茂密的乔木,秋迎风霜,冬赏冰雪,秋冬的峭刻裸露,春夏的清幽秀茂,四季的风光,无一不令人喜爱。

4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于是我为他们推求这里的山川形胜,叙述这里的风俗的美好,使民众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快乐,是因为有幸生于这太平无事的时代。

四、问题探讨:

文章第二段从远处落笔写“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有什么作用?

答:

第二段着力续写与之相反的“五代干戈”,正是为了衬托“丰乐太平”,同时为结尾点明“宣上恩德”的主旨伏笔。

五、主旨归纳:

文章先叙述丰乐亭修建的经过,侧重描写了山泉景色之美,突出“乐”情;然后记叙滁州在五代时的历史,包含以古鉴今的意味。

由战乱到治平,由唐、五代到宋,感叹宋朝承受天命,统一海内,百年间山高水清,人民安享太平。

最后叙述自己安闲游乐于山水,欣赏山泉四时景色的乐趣,点明丰乐亭的含义:

宣上恩德,与民同乐。

全文赞美丰衣足食、民享安乐的太平景象,但其中也包含着作者的政治理想和追求。

木假山记

主旨及文章特色

本文从议论时,以议论终,这是宋人以论为记的特点,本文尤其明显。

本文主要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叙述与议论高度结合,使文章变得厚重,耐人寻味。

文章先借助树木生长之艰难、发现木假山之难,形象地比喻了人才成长之艰难,含蓄的表达了对封建社会不重视人才的不满。

然后借对家中那座木假山的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做人应该具有的品德和气节。

全文笔力雄健,感慨深沉,颇耐玩味,联系作者的生平,其中好像也蕴含着苏洵自己的人格个性。

一、实词

1、予见中峰,魁岸踞肆:

魁岸:

强壮高大的样子。

踞肆:

仪态自然得蹲在高处。

2、而岌然决无阿附意:

岌(jí及)然:

高耸的样子。

阿附:

逢迎依附。

3、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服:

佩服,这里用为使动,使……倾服。

虽其势服于中峰:

倾服

4、而荒江之濆:

水边高地。

5、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

野人:

村野之人。

薪:

木柴。

此处用为动词,伐而为薪。

6、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

数(shù术):

指非人力所能及的偶然因素,即命运,气数。

7、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

急流的水。

8、非徒爱之:

二、虚词

1、其可敬也夫!

它们

其最幸者其中

则其最幸者之中那些

2。

且其孽而不殇:

再说

且重得罪:

三、句式

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

被动句

四、翻译

1、木之生,或孽而殇,或拱而夭。

树木的生长,有的才长出嫩芽便死了的,有长到两手合围粗时而死了的。

2、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

我看到中峰,高大雄壮,仪态自然得蹲在高处,意气端正庄重,好像颇有使它旁边二峰倾服的气派。

3、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

侥幸能够没有折断,没有腐烂,那么就会被人当作木料,于是就面临斧头砍伐的灾祸。

五、问答

1、比较第一、二段文字的异同,说说为什么第二段很多内容在第一段已经写过却没有重复之感。

第一段围绕“幸”与“不幸”,叙述亩的生长过程和由木到木山的演变过程。

第二段写“予家有三峰”的木假山,正是经历了上述演变过程,经历了多种磨难,成为苏家的珍爱物。

这一段内容基本上是第一段的反复,但不是简单重复,字句有所改变、更换或节略,产生一种“回环”的美感。

2、作者对木假山“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

说说作者所“爱”所“感”所“敬”的分别是什么?

“爱”字表现作者对木假山的喜爱,是爱木假山本身;“所感”的是由木假山联想到做人;“所敬”的是从木假山身上所看到的值得敬重的“意气端重”“服其旁之二峰”“无阿附意”等可贵的品格。

《墨池记》

一.实词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做官池水尽黑变黑、染黑

而尝极东方穷尽,到达岂其徜徉肆恣纵情游览

教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