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安全手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40690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安全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电气安全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电气安全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电气安全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电气安全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气安全手册.docx

《电气安全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安全手册.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气安全手册.docx

电气安全手册

修订记录

版本号

发行日期

修订内容

制定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第一版

第一次制定

 

电气安全手册

 

审核:

批准:

执行日期:

第一章电气事故的类型与特点

第二章触电安全防护

第三章静电防护

第四章电磁辐射防护

第五章雷电防护

第六章电气防火防爆

第七章机械伤害防护

 

实验室离不开用电,尤其是**实验室,必须重视用电的安全。

因此,掌握电气事故的特点和预防措施,对做好实验室电气安全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手册将简要介绍实验室电气安全技术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关的防护措施。

第一章电气事故的类型与特点

电气事故按产生的源头分类,可分为自然事故和人为事故。

自然事故如雷击、静电等;人为事故主要是各种电气系统和设备产生的。

如电击、电弧、电气火灾等,根据电能的不同作用形式,可将电气事故分为触电事故、静电事故、雷电事故、电磁辐射事故、电气火灾和爆炸事故等。

一、电气事故的类型

按照事故基本原因分类。

电气事故可分为以下几类。

1.1触电事故

触电事故是指电流的能量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伤害。

当人体接触带电体时,电流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即发生触电事故。

触电事故可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类。

1.1.1电击

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时所造成的身体内部伤害。

它会破坏人的心脏、中枢神经系统和肺部的正常工作,使人出现到痉挛、窒息、心颤、心脏骤停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在低压系统通电电流不大、通电时间不长的情况下,电流引起人体的心室颤动是电击致死的主要原因。

触电事故通常是指电击事故,绝大部分触电死亡事故都是由电击造成的。

电击是全身伤害,但一般不在人体表面留下大面积明显的伤痕。

1.1.2电伤

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包括电能转化成热能造成的电弧烧伤、灼伤和电能转化成化学能或机械能造成的电印记、皮肤金属化及机械损伤、电光眼等。

电伤可伤及人体内部,但多见于人体表面。

电伤多数是局部性伤害,在人身表面留有明显的伤痕。

1.2雷电和静电事故

雷电和静电都是局部范围内暂时失去平衡的正电荷和负电荷。

这些电荷的能量释放出来就可能造成事故。

雷电是大气电。

是由人自然的力量分离和积累的电荷。

雷电放电具有电流大、电压高等特点,有极大的破坏力。

雷击除可能毁坏设施和设备外,还可能直接伤及人、畜。

甚至引起火灾和爆炸。

建筑物和构筑物,特别是具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发电厂、电力线路、变电站和实验室,以及个人都必须考虑防雷措施。

静电一般指生产或实验过程中由于某些材料的相对运动、分离和积累起来的正电荷和负电荷。

这些电荷周围的场中储存的能量不大,不会直接使人致死。

但是,静电电压可能高达数万乃至数十万伏,可能在现场发生放电,产生静电火花。

在火灾和爆炸危险场所,尤其是在石油、化工、粉末加工、橡胶、塑料等行业及相关实验室,静电火花是个十分危险的因素,同时,它会破坏很多实验仪器设备,使其失灵或损坏。

造成重大损失。

1.3射频伤害事故

射频即发射频率,泛指100kHz以上的频率。

射频伤害表现为感应放电。

高大金属构架接收电磁波以后,可能发生谐振,产生较高的感应电压,可能给人以明显的电击,还可能与邻近的接地导体之间发生火花放电。

这对于有爆炸性混合物的实验室场所是个十分危险的因素。

除高频伤害外,超高压的高强度工频电磁场对人体也有类似的伤害作用。

1.4电路故障事故

电路故障是由电能的传递、分配、转换失去控制造成的,如断线、短路、接地、漏电、误跳闸、电气设备或电气元件损坏等。

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故障可能影响到人身安全。

异常停电也可能影响到人身安全,如实验室内排放有毒气体的风机停电,可能导致室内有毒气体含量超过最高容许浓度,造成伤亡事故。

以上介绍了四类电气事故,其中触电事故是实验室电气事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应当指出的是,电气事故还会引起电气火灾和爆炸造成更大范围的损失。

二、电气事故的特点

2.1抽象性

由于电具有看不见、听不见、嗅不着的特性。

比较抽象,其潜在危险不易为人们所察觉。

如果电气设备的绝缘被破坏。

当有电压加在设备上时。

凭人的感觉无法判断设备外壳是否带电极易造成触电事故。

2.2广泛性

电气事故可以由多种因素造成,如电击、雷电、静电等。

就电击而言,有因设备而发生的电击,有因带电体接触到电气装置以外的导体(如水管等)而发生的电击,还有因断线造成设备外壳带电而发生的电击,这使得对于电气事故的防护十分困难和复杂。

2.3作用时间长短不一(复杂性)

电气事故短者如雷电过程,持续时间仅为微秒级;长者如导线时间的间歇性电弧短路。

通常要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才会引起火灾,电气设备的轻度过载,持续时间可以达若干年,使绝缘的寿命缩短,最终导致因绝缘损坏而产生漏电,短路或火灾。

对不同持续时间的电气危害,其保护设施的相应速度和方式也应有所不同。

三、电气安全的常识

3.1电压常识

安全电压:

安全电压是为了防止触电事故而采用由特定电源供电的电压系列。

根据环境、人员和使用方式。

我国规定安全电压是42V、36V、24V、12V和6V5种。

常用安全电压是36V、12V。

高压:

凡对地电压在250V及以上的为高压。

在交流系统中。

1kV、3kV、6kV、10kV、30kV等都属于高压,在直流系统中500V即为高压。

低压:

凡对地电压在250V及以下的为低压。

交流系统总的220V、110V和三相四线制的380/220V及220/110V中性点接地系统均为低压。

3.2额定功率与峰值功率

额定功率是指电源在稳定、持续工作状态下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载。

比如。

电源的额定功率是300W,其含义是每天24小时、每年365天持续工作时。

所有负载之和不能超过300W。

额定功率代表了一台电源真正的负载能力。

峰值功率是瞬间或者几分钟能承受的负载,不代表真正的负载能力。

现在很多厂商不标明额定功率,只标明峰值功率(有的也说“最大功率”)。

3.3正确使用插座

在电源插座上均标明有额定电压与额定电流,两者乘积即为额定功率。

假若在使用多联电源插座时,插了多种电器就应仔细计算下所插电器的总功率是否超过了多联插座允许的额定功率,如果计算所得的总功率比插座的额定功率低。

使用就安全;相反。

就不安全。

电流通过金属导体时,金属导体会升温,通过导体的电流愈大,热效应愈高,发热量也愈大。

当多种电器的电流通过多联插座时,电流愈大,其热效应愈高。

超过额定值后就会烧毁电线和插座。

严重时就会引起火灾。

所以。

使用电源插座时切记不要“小马拉大车”。

3.4绝缘与接地

绝缘:

利用不导电的物质将带电体隔离或包裹起来,防止触电的措施,称为绝缘。

绝缘通常分为:

气体绝缘、液体绝缘和固体绝缘。

接地:

就是把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呈现危险的对地电压的金属部分同大地紧密地连接起来,把设备上的故障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内的安全措施。

3.5漏电保护器和空气开关

漏电保护器用于防止因接触而引起的单相触电事故和因电气设备漏电而造成的电气火灾爆炸事故,有的漏电保护器还具有过载保护、过电压和欠电压保护、缺相保护等功能。

空气开关:

也叫断路器,在电路中起接通、分断和承载额定工作电流等作用并能在线路发生过载、短路、欠压的情况下进行可靠地保护。

空气开关的动、静触头及触杆设计成平行状,利用短路产生的电动斥力使动、静触头断开,分断能力强,限流特性可靠。

3.6合理布线

在实验室建设中。

应注意强弱电线系统的合理布线,柑线、零线、保护接地(零)线应选用不同颜色暗线应穿PVC阻燃管。

保护接零线要牢固地接在保护干线上,严禁将单相三孔插座的接地线与零线直接连起来,以防使用中零线开路时造成电器外壳带电伤人。

电气线路敷设及电器安装必须符合安全规定。

不得乱托、乱接电线,不得使用不合格的保险装置等电器产品,不得超负荷用电。

第二章触电安全防护

在电流对人体的伤害中,触电事故最为常见。

事实证明发生触电事故时。

电流比电压对人体的效应更具有直接性。

触电与其他一些伤害不同。

触电伤害往往发生在瞬息之间,人体受到电击后。

防卫能力迅速降低。

自救可能性极小。

一、触电防护

1.1直接触电的防护

直接触电的防护措施主要有绝缘、屏护与间距、电气安全用具等三项措施。

1.1.1绝缘

所谓绝缘,是指用绝缘材料把带电体封闭起来。

借以隔离带电体或不同电位的导体-使电流能按一定的通路流通的技术措施。

良好的绝缘既是保证设备和线路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防止人体触及带电体的基本措施。

1.1.2屏护与间距

所谓屏护,就是采用遮栏、护罩、护盖、箱(匣)等将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的技术措施。

配电线路和电气设备的带电部分如果不便于绝缘材料或者单靠绝缘不足以保证安全时,可采用屏护保护。

此外,对于高压电气设备,无论是否有绝缘,均应采取屏护或其他防止接近的措施。

屏护装置既有永久性装置,如配电鞋、遮栏、电气开关的罩盖等。

也有临时性屏护装置,如实验室检修工作中使用的临时性屏护装置。

为了防止人体接近带电体,必须保持足够的检修间距。

在低压操作中。

人体或其所携带工具等与带电体的距离应不小于0.1米。

1.1.3电气安全用具

电气安全用具是防止触电、坠落、灼伤等工伤事故,保障工作人员安全的各种电工安全用具。

它主要包括绝缘安全用具、电压和电流指示器、登高安全用具、检修工作中的临时接地线、遮栏和标志牌等。

1.2间接触电的保护

1.2.1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就是把在正常情况不带电、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呈现危险的对地电压的金属部分同大地紧密地连接起来,把设备的故障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内的安全内。

保护接地通常简称为接地。

1.2.2保护接零

保护接零是指将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点的金属部分(外壳),用导线与低压电网的零线(中性线)接起来。

与保护接地相比,保护接零在更多情况下保护人身的安全,防止触电事故。

1.3漏电保护器

漏电保护器也叫触电保安装置或残余电流保护装置,它主要用于防止间接接触或者直接接触引起的单相触电事故,它还可以用于防止因电气设备电而造成的电气火灾爆炸事故,有的电保护器还具有过载保护、过电压保护和欠电压保护、缺相保护等功能。

漏电保护装置主要用于1000V以下的低压系统和移动电动设备的保护,也可用于高压系统的电检测。

以防止触电事故为目的的电保护器,应采取高灵敏度、快速型,动作时间为1s以下者,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间的乘积应不大于30mA·s。

这是选择漏电保护器的基本要求。

电保护器动作的最小电压,额定电动作电压一般不超过安全电压。

二、触电急救

学习电气安全的目的是要防止实验室触电事故的发生。

倘若事故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现场急救是十分关键的。

如果处理得及时、正确。

并能迅速而持久地进行抢救,很多触电者虽心脏停止跳动,呼吸中断,但是仍可以获救。

抢救触电者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使其脱离电源后,应立即就近将其移至干燥与通风场所,切勿慌乱和围观。

然后应进行情况判别,再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对症救护。

2.1对症救护

对于需要救治的触电者,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2.1.1对伤势不重、神志清醒,但有点心慌、四肢发麻、全身尤力,或触电过程中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过来的触电者,此时应让其安静休息,并严密观察。

也可请医生前来诊治或必要时送往医院。

2.1.2对伤势较重、已失去知觉。

但依然有心脏跳动和呼吸的触电者,应使其舒适、安静地平卧。

不要围观。

让空气流通,同时解开其衣服包括领口与裤带以利于其呼吸。

2.1.3对于伤势严重。

呼吸或心跳停止,甚至两者都已停止,即处于所谓“假死状态”,则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进行抢救,同时速请医生或速将其送往医院。

2.2现场救护的主要疗法

对触电者进行现场救护的主要疗法是心肺复苏法,包括人工呼吸法与胸外按压法两种急救方法。

这两种急救力法对于抢救触电者生命来说,既至关重要又相辅相成。

所以,一般情况下,上述两种疗法要同时施行。

2.2.1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口对口人工呼吸就是采用人工机械的强制作用维持气体交换。

以使其逐步地恢复正常呼吸。

进行人工呼吸时,首先要保持触电者气道畅通,捏住其鼻翼,深深吸足气,与触电者口对口接合并贴近吹气,然后做松换气,如此反复进行。

开始时可先快速连续而大口吹气4次。

此后,施行速度约l0~16次/min。

对儿童为20次/min。

2.2.2胸外心脏按压法。

胸外心脏按压法就是采用人工机械的强制作用维持血液循环,并使其逐步过渡到正常的心脏跳动。

让触电者仰面躺在平坦硬实的地方,救护人员立或跪在伤员一侧肩旁。

两肩位于伤员胸骨正上方。

两臂伸直,肘关节同定不屈,两手掌根相叠。

此时,贴胸手掌的中指尖刚好抵在触电者两锁骨问的凹陷处,然后再将手指翘起,按压时抢救者的双臂绷直。

双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垂直向下用力按压。

均匀进行,80-100次/min每次按压和放松的时间要相等。

当胸外按压与口对口人工呼吸两法同时进行时,其节奏为单人抢救时,按压15次,吹气2次。

如此反复进行。

双人抢救时,每按压5次。

由另一人吹气1次,可轮流反复进行。

按压救护是否有效的标志。

是在施行按压急救过程中再次测试触电者的颈动脉,看其有无搏动。

第三章静电防护

静电通常是指静止的电荷,但并非绝对静止,它是由物体间的相互摩擦或感应而产生的。

静电放电造成的危害,是在电子、通信、航空、航天以及一切应用现代电子设备、仪器的场合导致设备运转故障,信号丢失的直接原因之一。

此外,静电造成实验室敏感电子元器件的潜在失敏,是降低电子产品工作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静电的产生

任何物体的表面都是不平滑的相互接触只能做到多点接触,当接触距离小于25×10-4cm时。

电子就有转移。

即形成双电层。

如果分离的速度足够迅速,物体即可带电。

如撕裂、剥离、拉伸、撞击、挤爪、过滤及粉碎等。

另外,还有流淌、沉浮、冻结等方式也会产生静电。

二、静电的危害

引起静电危害的根本原因是静电放电的电火花具有点燃能(电火花能量),其次是静电具有一定的静电引力或斥力。

静电的危害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引起爆炸和火灾、静电电击以及引起实验中各种困难而妨碍实验。

2.1静电引起爆炸和火灾。

静电的能量虽然不大,但因其放电而出现静电火花,在有可燃液体或气体、蒸气爆炸性混合物或有粉尘纤维爆炸性混合物(如氧、乙炔等)的实验室作业场所。

可能引起火灾和爆炸。

此外,人体带电同样可以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2.2静电电击。

静电造成的电击,可能发生在人体接近带电物体的时候,也可能发生在带静电电荷的人体接近接地体的时候。

这种电击是由于带电体向人体发生放电,电流流向人体而产生的。

它不是电流持续通过人体的电击。

而是由静电放电造成的瞬间冲击性电击。

电击程度与所储存的静电能量有关,能量愈大,电击愈严重。

2.3静电妨碍实验。

在某些实验过程中,如不消除静电,将会妨碍实验的结果。

静电还可能引起电子元件误动作,使某些电子计算机类精密没备工作失常,致使系统发生误动作而影响实验。

三、静电的防护

消除实验室静电危害的常用措施主要有空气增湿、加抗静电添加剂、静电接地、利用静电中和器及工艺控制等。

3.1空气增湿

带电体在自然环境中放置,其所带有的静电荷会自行逸散。

逸散的快慢与介质的表面电阻率大小和体积电阻率人小有关。

而介质的电阻率又和环境的湿度有关。

提高环境的相对湿度。

不仅可以缩短电荷的半衰期,还能提高爆炸性混台物的最小引燃能量。

存在静电危险的场所,在实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宜采用安装空调设备、地面洒水以及喷放水蒸气等办法,以提高场所环境的相对湿度,消除静电危害,用增湿法消除静电效果显著。

3.2加抗静电添加剂

化学防静电剂也叫抗静电添加剂。

在非导体材料里加入抗静电剂后,能增加材料的吸湿性或离子化倾向。

使用防静电剂是消除静电的有效办法,但是某种产品或物料是否允许加入和加人何种类型的化学防静电剂,要根据物料的工艺状态及最终使用目的来确定。

抗静电剂的种类很多:

有无机盐类,如氯化钾、硝酸钾等;有表面活性剂类,如脂肪族磺酸盐、季铵盐、聚乙二醇等;有无机半导体类,如亚铜、银、铝等的卤化物;有高分子聚合物类等等。

3.3静电接地

静电与大地连接,是消除导体上静电的一种简单而又有效的方法。

是防静电中最基本的措施。

静电接地连接是工业静电接地中的重要一环,其目的是使带电体上的电荷有一条导入大地的通路。

实现的办法是静电跨接、直接接地、间接接地等手段,把设备上的各部分经过接地极与大地作可靠的连接。

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或静电对产品质量、人身安全有影响的地方所使用的金属用具、门把手、窗销、移动式金属车辆、家具、金属梯子等均应接地。

某地特殊的实验场所,不允许采用金属地面(板)。

而必须采用橡胶等制成的地面(板)。

为了消除静电的危害,可以采用导电橡胶或其他用导电性制料制成的导电性地面(板)。

实验室应尽可能地铺设高质量的防静电地板。

防雷、电气保护的接地系统,可与静电接地共用。

3.4防止人体带电的方法

3.4.1人体接地

在特殊危险场所的操作工人,为了避免由于人体带电后对地放电所造成的伤害,一般情况下操作人员应先接触设置在安全区内的金属接地棒,以消除人体电位然后再进行操作。

3.4.2穿防静电鞋

穿防静电鞋必须号虑所穿袜子为薄尼龙袜或导电性袜子,严禁在鞋底上粘贴绝缘胶片。

并应做定期检查。

3.4.3穿防静电工作服,不得在易产生静电的场合梳理头发或使用手机。

3.4.4工作地面导电化

操作人员穿防静电鞋要有效地消除人体静电的先决条件是人必须站在导电性地板上。

为此必须使工作地面导电化。

最简单的方法是洒水,有些不能洒水的场所,则必须采用导电地面。

如导电橡胶扳等。

第四章电磁辐射防护

在现代社会,随着高科技电子产品的日益增多,电磁场分布也日益复杂,由此所造成的电磁波辐射成为了继水源、大气、噪声之后的第四大环境污染源,

一、电磁辐射的产生

任何一种交流电路都会向其周围空间辐射电磁能量,形成有电力与磁力作用的空间,这种电力与磁力同时存在的空间称为电磁场。

变化的电场与磁场交替地产生,并以一定的速度由近及远地在空间内传播,形成电磁波,电磁场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射的过程称为电磁辐射。

二、电磁场危害

电磁辐射会对周围的电子设备装置精密仪表等产生严重干扰。

这干扰会使实验设备工作不正常。

电视图像模糊或不稳定。

从而影响到实验的结果,甚至引起金属器件发热,引起可燃性气体、油类等燃烧与爆炸事故,尤其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由于人体内各器官组织的导电、导磁性能不同。

电磁场对机体各器官、组织的伤害也不同。

三、电磁辐射的防护

造成设备性能降低或失效的电磁干扰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要素:

一是有一个电磁干扰源,二是有一台电磁干扰敏感设备;三是要存在一条电磁干扰的耦合通路,以便把能量从干扰源传递到干扰敏感设备。

实验室电磁辐射的防护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3.1屏蔽

利用磁性材料或者低阻材料(如铝、铜)等制成容器,将需要隔离的设备、装置、电路、元器件全部包起来的防护措施称为屏蔽。

屏蔽是抑制通过空间传播的电磁干扰的有力措施之一,屏蔽的形式可分为静电屏蔽、磁场屏蔽和电磁屏蔽。

3.1.1静电屏蔽

消除两个设备、装置及电路之间由于分布电容耦合所产生的静电场干扰称为静电屏蔽。

静电屏蔽主要防止静电耦合干扰。

屏蔽的机理是利用低阻金属材料制成容器,使其内部的电力线不传到外部,而外部的电力线不传到内部。

利用屏蔽壳体接地来实现电场终止。

3.1.2磁场屏蔽

磁场屏蔽通常是指对直流或甚低频磁场的屏蔽,其屏蔽效果比对电场屏蔽和电磁场屏蔽要差很多。

因此,磁场屏蔽主要防止低频磁场干扰。

磁场屏蔽的机理主要是依赖于高导磁制料所具有的低磁阻特性。

对磁通起着分路的作用,使得屏蔽体内部的磁场大大减弱,而尽量不扩散到外部空间。

3.1.3电磁屏蔽

用金属和磁性材料对电场和磁场即电磁波进行隔离的措施称为电磁屏蔽。

这种屏蔽通常用于防止10kHz以上高频场的干扰。

3.2接地

所谓接地,就是在两点间建立传导通路,以便将电子设备或元件连接到某些通常叫做“地”的参考点上。

理想接地面是指一个零电位阻抗导体,平面上任意两点间的电位差为零,因此,它可以用作所有信号的参考点。

接地的目的主要是防止电磁脉冲干扰。

也是为了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仝。

接地和屏蔽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解决大部分电磁干扰问题。

3.3其他

在实验室及日常生活中。

像手机、电脑等都存在着一定的电磁辐射,须注意使用安全距离和时间。

第五章雷电防护

雷击是一种自燃现象。

它不仅能击毙人畜及各种工业设施,还能产生极高的过电压和极大的电流,破坏电气设备或电力线。

造成大规模停电甚至引起实验室火灾或爆炸。

一、雷电的产生及危害

1.1雷电的产生

雷电是一种大气中的放电现象,雷云是构成雷电的基本条件。

雷云在形成过程中,某些云积聚起正电荷,另一些云积聚起负电荷。

随着电荷的积累,雷云的电位逐渐升高。

当带不同电荷的雷云互相接近到一定程度,或雷云与大地凸出物接近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激烈地放电。

出现强烈的闪光。

由于放电时温度高达20000℃。

空气受热急剧膨胀。

发生爆炸的轰鸣声,这就是闪电和雷鸣。

1.2雷电的危害

雷击时,电流很大,其值可达数十千安培至数百千安培,由于放电时间极短,故放电电流非常大,达50kA/s,同时雷电电压也极高,因此雷电有很大的破坏力。

会造成设备或设施的损坏,造成大面积停电及生命财产损失,

二、雷电的防护

根据不同的保护对象对直击雷、雷电感应、雷电侵入波应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常用的防雷装置主要包括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保护间隙及避雷器。

完整的防雷装置包括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

而上述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及避雷器实际上都是接闪器。

除避雷器外,它们都是利用其高出被保护物的凸出地位。

把雷电引向自身。

然后通过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把雷电流泄入大地,使被保护物免受雷击。

在实验室内应注意雷电侵入波的危险。

人员应离开照明线、动力线、电话线、广播线、收音机电源线、收音机和电视机天线以及与其相连的各种设备,以防止造此线路或设备对人体造成二次放电。

在发生雷电时,人体最好离开可能传来雷电侵入波的线路和设备l5m以上。

应当注意,仅仅关闭开关对于防止雷击是起不了作用的。

雷电活动时,还应注意关闭门窗,防止球形雷侵入室内而造成危害。

第六章电气防火防爆

在实验室的电气设备由于操作不当、绝缘损坏等原因产生电弧或电火花时。

很容易引起火灾或爆炸。

为此,有必要进一步了解电气火灾产生的原因,采取预防措施,并在火灾发生后采用正确的抢救方法。

防止人身触电事故及爆炸等事故。

一、电气火灾的特点

1.1隐蔽性

通常,由于漏电与短路都发生在电器设备及穿线管的内部。

因此在一般情况下,电气起火的最初部位是看不到的,只有当火灾已经形成并发展成大火后才能看到,但此时火势已大。

再扑救已经很困难。

传统的喷雾报警器很难对电气火灾实现早期报警。

1.2燃烧快

电线着火时,火焰沿着电线燃烧得非常迅速。

其原因是处于短路或过流时的电线温度特别高(有时要超过300℃~400℃)。

1.3扑救难

电线或电器设备着火一般是在其内部。

看不到起火点,且不能用水来扑救,所以带电的电线着火不易扑救。

二、电气防火,防爆基本措施

2.1正确选用电气设备。

根据电气设备所使用的场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正确选用相关电气设备。

2.2按规范选择合理的安装位置。

保持必要的安全间距是防火、防爆的一项重要措施。

2.3加强维护、保养、维修,保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

例如。

保持电气设备的电压、电流、温升等参数不超过允许值,保持电气设备足够的绝缘能力。

保持电气连接良好等。

2.4通风。

例如,在爆炸危险场所安装良好的通风设备,可以降低爆炸性混合物的浓度,降低爆炸发生的几率。

2.5采用耐火设施。

例如,为了提高耐火性能。

木质开关箱内的表面衬以白铁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