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外交思想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39607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7.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外交思想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西方外交思想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西方外交思想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西方外交思想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西方外交思想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外交思想史.docx

《西方外交思想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外交思想史.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方外交思想史.docx

西方外交思想史

亚历山大大帝

也叫亚历山大三世(公元前356一前323年),古代马其顿国王、著名军事统帅和战略家。

亚历山大大帝是西方历史第一个被尊称为大帝的人。

也是西方第一位伟大的军事战略家。

拿破仑曾高度评价亚历山大大帝,称他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天才”。

古罗马外交思想

战争的正当理由是:

(1)对罗马领地的侵犯;

(2)对大使的侵犯;(3)违反条约;(4)在战争中先前友好的国家对敌国的援助。

结束战争,罗马也有法律规则:

(1)双方缔结和约终止战争;

(2)敌人投降终止战争。

在这种情况

下,敌人的生命和财产可以保全;(3)征服敌国终止战争。

在这种情况下,可自由处理敌人的生命财产。

万民法是近代国际法的前身,尽管它仍然属于神法的范畴,但已具有世俗法律的性质。

近代国际法之父格劳秀斯曾经把国际习惯法这个部门称为万民法,而万民法和国际法在古代是通用的。

市民法和万民法都是实在法,它们必须服从更高的法律即自然法。

自然法是适用于一切人类的法律。

关于自然法的含义:

通常是指宇宙秩序本身中作为一切指定法制基础的关于正义的基本和终极的原则的集合。

恺撒的外交思想

恺撒或恺撒大帝(公元前100一前44年),古罗马著名的统帅、政治家和演说家。

他带兵打仗几十年,指挥过几十个战役,大都是以少胜多,出奇制胜。

代表作《高卢战记》、《内战记》等著作,其文体简洁,结构清晰,有拉丁文典范之称。

恺撒主要是一个政治家,尤其是一个军事家,但他在外交上并非毫无建树。

在征服高卢、埃及等东方国家的过程中,恺撒也十分重视外交手段的运用,从而为实现他的政治和军事目标扫清道路。

恺撒对于外交使节的特权是十分强调的,他认为大使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奥古斯都的外交思想

奥古斯都(公元前63一公元14年),原名盖约·屋大维,古罗马帝国皇帝,恺撒的养子和继承人。

恺撒去世之后,执政官安东尼、骑兵长官雷必达和恺撒养子屋大维,经过一段纷争后,三人于公元前43年10月结成同盟,史称“后三头同盟”。

在外交政策上,奥古斯都当时已认识到,周边可征服的文明国家已经不多,因此他不欲寻求大规模地扩张领土,而以平定境内未顺服的部族为目标;在帝国的安全政策上,他以寻求天然疆界为目标,用兵旨在巩固帝国的边防;对东方的一些国家,主要是帕提亚人,奥古斯都主张采取外交手段进行笼络,而反对进行危险的征讨。

奥古斯都的和平政策的效果十分明显,在某种意义上它为所谓“罗马治下的和平”奠定了基础。

中世纪初期的外交基本特点:

(1)外交权掌握在国王手中;

(2)外交从属于军事,是军事手段的补充;(3)出现领主外交和私人外交;(4)外交出现欺骗、狡诈的风格。

马基雅维利的外交思想

尼科洛·马基雅维(,1469年5月3日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个没落贵族的家庭,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和诗人,是西方近代政治学说的奠基者。

马基雅维利一生中没有写过外交方面的专门著作,他的外交思想主要散见于他的政治、军事和历史著作中。

主要的著作有《君王论》

马基雅维利的主要外交思想包括以下4个方面:

1.性恶论的外交哲学思想。

马基雅维利从经验论的观点出发,认为人性虽然有善的一面,但更有恶的一面,但就其基本性质而言是恶的。

马基雅维里认为,人类愚不可及,总有填不满的欲望、膨胀的野心;总是受利害关系的左右,趋利避害,自私自利。

2.权力政治观。

从性恶论的观点出发,马基雅维利认为政治包括国际政治实质是一种权力政治,是一种争权夺利的斗争。

同时,在马基雅维利看来,权力主要表现为武力,在国际政治中,则表现为以武力为核心的国家实力,国家实力是最最重要的。

3.扩张主义的外交政策思想。

马基雅维利认为,所有的共和国和君主国都在彼此敌对竞争的状态中生存,人们永远不会满足于靠自己的资源来生活,追求对外扩张是保证国内政治自由的前提。

4.外交权谋论。

马基雅维利认为,君主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是可以不择手段的。

马基雅维利主张,君王为了国家的利益,可以口是心非、内残酷而外仁慈,甚至进行公开的欺骗。

马基雅维里还指出:

受人敬爱不如被人惧怕给人恩惠要一点点地来,让他有盼望;给人打击要一下致其于死地,不让他有报复的可能。

还有,君主为了保持权力的自主性,绝不可相信任何人;不可对别人吐露真心,不可指望别人对你诚实,更不可把命运系于别人身上。

君主要经得起孤独的煎熬,为保住君主的地位,采取一切手段都是允许的。

5.马基雅维利还主张在外交上采取扶弱抑强的均势政策。

马基雅维利外交权谋的核心是实力政策。

马基雅维利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为:

1.马基雅维利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第一次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和研究政治、外交问题

2.马基雅维利第一次严格区分了道德和政治,并对政治权力和国家实力等问题做了研究,为后来国际关系的现实主义学派奠定了基础。

3.马基雅维利主张在意大利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并通过强力手段结束意大利的分裂状态,实现国家的统一,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符合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以及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潮流。

4.马基雅维利从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斗争的需要出发,首次对封建集团内部政治斗争及外交斗争的经验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理论化,这种总结把封建统治阶级为了夺取和维护权力所采用的各种阴谋手段,不加掩饰地暴露在人们面前,因而从反面教育了人民。

让·布丹(1530—1596),是文艺复兴时期法国著名政治思想家,近代西方国家主权理论的创始人。

布丹是一位通今博古的大学者。

他对法学、哲学、政治学、天文、地理、医学等多种学科都有涉猎,并精通希伯莱语、意大利语、德语等多国语言。

布丹在外交思想方面的代表性著作是《国家论六卷》(1575)。

在这本著作中,他首次提出了国家主权的概念及其理论。

布丹的外交思想主要就是国家主权的学说。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主权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布丹在他的著作中第一次提出了国家主权的概念并给它下了一个定义。

他指出:

主权是国家的最本质特征,没有主权就不成其为国家。

布丹的国家主权的定义明确地说明了国家主权的性质和特点。

一是最高性和绝对性,强调了国家主权是高于其他任何社会和政治组织的权力的,是至高无上的,是不受任何限制的。

从对外关系而言,它也是不受其他权力约束和支配的权力。

二是非授予的权力,或者是无限制的或无条件的授权。

三是永久性和不可转移性,

四是不受法律的约束,因为主权是法律的来源。

布丹同时认为,主权和主权者是有区别的。

国家主权是绝对的和不受限制的,但握有主权的君主必须服从先于国家而存在的、并高于国家和国家主权的“神命法和自然法”。

如果君主不遵守神命法和自然法,任意侵害人民的自由和财产,则该君主就是暴君,人民有权推翻暴君,甚至可以杀死暴君。

2.国家主权的来源。

布丹认为,家庭是国家的基础,国家主权来源于家长的权力。

他指出,人类最初建立了家庭等社会团体,这些家庭团体曾因利益冲突而发生战争。

战争中的胜利者自立为王,并把许多小团体联合起来,从而形成有主权的国家。

后来,许许多多的家庭为了摆脱相互争夺的混乱状态,并因共同防卫和共同利害的需要而通过协议形成为国家,国家就是合乎正义和自然法的合法政府。

布丹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为君主专制政体的合法性进行了辩护。

3.国家主权的内容。

布丹认为,国家权力中最重要的是立法权。

因为主权者就是立法者,除主权者以外,一切人均不能拥有立法权,议会也无权立法。

布丹认为,国家主权还包括宣布战争和缔结条约的权力、任免国家官吏的权力。

最高裁判权、赦免权、对臣民提出忠节和服从的权力、货币铸造和度量衡的选定权以及课税权等等。

布丹的国家主权学说,摆脱了宗教神学的影响,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国家主权的由来、发展和本质特征,为当时法国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对近代欧洲民族国家体制的形成起了推动作用。

格劳秀斯的外交思想

格劳秀斯,17世纪荷兰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法学家、外交家和历史学家,近代资产阶级自然法的创始人,国际法的鼻祖。

1、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阐述了国际法的概念;2、他提出了公海自由的经典理论。

格劳秀斯的主要外交思想

1.外交思想的哲学基础。

格劳秀斯的外交思想是以自然法理论作为基础的,而自然法在他看来则源自人的理性,这表明了他对人性的看法是持乐观态度的。

2.国家主权论。

格劳秀斯认为,人们通过社会契约建立国家,主要特征就是拥有主权。

所谓主权,就是说它的行为不受另一种权力的限制,所以它的行为不是其他任何人类意志可以任意视为无效的。

3.国际法思想。

格劳秀斯是西方近代国际法之父,他在历史上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国际法理论。

4.使节权利论。

格劳秀斯指出,使节有两项基本权利,

(1)受他所出使的国家接纳的权利;

(2)使节人身、其随员和财产不受侵犯。

黎塞留的外交思想

黎塞留,枢机主教,法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法国国王路易十三的首相(1624—1642)。

黎塞留的主要外交思想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利益至上的思想。

黎塞留是以政治家的身份接受和提出国家利益概念并付诸实践的第一人,他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将王朝利益和宗教利益排在后面。

黎塞留认为,国家高于一切,国家是一种价值,为了它,一切手段都是好的。

2,追求法国天然疆界的思想。

根据法国在欧洲的地理位置,法国历代统治者都将中、南欧作为自己的扩张目标,限于自然条件,西面是大西洋,东面是莱茵河,南面是阿尔卑斯山脉和地中海。

这就是法国所谓的天然疆界。

黎塞留继承了把追求天然疆界视为其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并通过削弱哈布斯堡王朝,维持欧洲的“政治均势”来实现这一目标。

2.外交谋略思想。

黎塞留对马基雅维利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思想深表赞同。

一方面不惜采取强权政治和武力政策,黎塞留又十分重视谈判的功能和作用。

另外,为了推行其外交政策,黎塞留十分重视新闻舆论的作用

卡利埃尔的外交思想

弗朗西斯·德·卡利埃尔,法国近代著名外交家,《论与君主谈判的方法》一书的作者,并被认为是法国式的外交的奠基人之一。

他具有广博的知识和非凡的政治智慧。

卡利埃尔的外交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代表性著作《论与君主谈判的方法》一书中。

其中心议题是:

外交的目的不是去欺骗对方。

所有外交特别是成功的外交,都是基于外交家是否有能力创造出一种信任的气氛。

卡利埃尔的外交思想可大致归纳如下:

1.谈判的重要性。

卡利埃尔提出,谈判具有很大的用处,首先它是解决冲突、避免战争的基本手段。

其次,卡利埃尔认为,谈判是使国家获得利益的重要途径之一。

2.谈判者的任职资格和条件。

一名优秀的谈判者,应具备机敏的头脑,专心致志、不以物喜的处世心态,洞悉人们想法的能力,能轻易排除障碍的丰富点子,能迅速而胸有成竹的反应,经常保持幽默感加上静若处子的耐性,以及经常保持开放、温和、有礼而恰当的言谈,好相处而讨人喜欢的态度。

此外,他必须审慎、冷静、不好辩,在未经过周详的考虑之前,不随便回答问题,但他也不能过于神秘、小心,对任何事都保密,这样难以获得别人的信任。

一个好的谈判者应知道什么该保密.什么可以透露以获他人的信任。

同时,一个优秀的谈判者应该有一个高贵的灵魂,他不会贪婪地在谈判成功之前便渴求其他的好处,他会一心一意地追求谈判的成功。

为了维护自身的尊严,他必须慷慨,懂得怎样花钱以获取君主、宫廷中宠臣和女士们的欢心。

大使被称为“光荣的间谍”,他的主要任务是发现驻在国宫廷的秘密,如果他不知道怎样花钱,获得那些可向他提供秘密的人,他就不能出色地完成任务。

所以他必须慷慨。

优秀的谈判者必须具有一定的勇气,因为恐惧使他容易动摇和泄密,甚至采取有害的行动。

外交官也必须意志坚定,具有丰富想像力和超人的洞察力和预见力等等。

性情粗暴和容易激动的人不适宜做谈判者,他既容易激怒别人,也容易泄露秘密,一个好谈判者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他应说得少,听得多。

另外还应善变,能根据不同的情境作出不同的反应,必须对自己行为的后果有足够的预见。

有时,显赫的出身和富有的家世对一个人的外交生涯也是有帮助的。

具备了谈判者素质的人还应该了解谈判所涉及的基本知识,诸如欧洲的现状、各国的利益所在、政府的形式和国王、将军、大臣们的性格特点等等,因而他必须精确掌握每个国家的力量、收入、权利、政府建立的方式和他们对不同国家的企图;他应该认真学习各种公约,尤其是法奥王室之间的条约,因为他们是基督教世界的整体框架,许多国家依附于法奥;让他仔细学习欧洲现代历史,阅读政治家的回忆录、指示和外交函件等。

另外,他也应了解王室的家谱及联姻,因为它是许多重要事件的主要渊源。

同样必须了解几个国家的法律和习惯,尤其是与王位继承有关的,必须学习驻在国的统治方式,在一些国家,仅仅与国王和他的大臣达成一致是不够的,因为还有其他的制衡力量存在。

了解驻在国的内部政治结构,甚至可利用相反的力量来达到自身的目的

选择驻在国所能接受的人前往该国是非常重要的。

因而考虑驻在国的政府、倾向以及所信奉的宗教的差别,是十分必要的。

将一个不受欢迎的人送往一个陌生的国家,将会使之对本国君主甚至整个国家产生不利的印象。

因为他们会根据外交使节的行为品质判断他所代表的君主及人民的情况。

相反,—个能干且诚实的外交使节常常会为本国君主及人民赢得信任。

具有伟大品质的人适合使馆工作,因为这会为他们赢得权威、获得尊敬,由于使馆的工作艰辛而复杂,所以外交使节必须具有明辨、博学且富有经验,这比具有伟大的名字更为重要。

派遣品质低微的人出去是不合适的,这会使他在驻在国受到歧视。

3.谈判的方法。

谈判要么通过口头语言、要么通过书面文件来掌握,第一种通常在君主的宫廷里适用,第二种则在与共和国的条约或在君主国的会议小运用。

使用口头语言更具优势,更利于发现对方的观点和计划,而且也容易影响对方。

一个好的外交官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素质是知道怎样专注并带有思考地听,并给一个中肯的回答,而不是急于表达他所知道和所渴望的,他打开谈判的主题,仅仅是必要的重要问题,他根据他所发现的情况控制自己的言行,

应具有灵活的性情。

在与自身的目标不一定相对立的事情上,表示乐于让步,会使对手也做出相对让步。

不管多么令人信服,以完全批判的态度是难以让人接受的,因而为了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必须首先适当肯定他们,然后以强有力的推理去引导他们改变自己的观点。

必须小心避免和谈判对手发生激烈的争论,当我们注意到对方的情绪高涨,情况变得不利时,应谨慎地转变话题。

具有明辨力的外交官知道在最恰当的时刻,以一种坦率的容易为人接受的方式提出自己的建议。

他应让对方相信自己的诚恳、正直,应避免显示自己的过人才能,以免引来嫉妒。

他应谦逊地发表观点,并以强有力的推理来支持,切忌瞧不起别人的意见。

当外交官服务的君主拥有让邻邦嫉妒的权利时,他更应崇尚谦逊而非权力。

威胁往往会激怒对方,使其做出无法想象的事来。

以口头传达君主的意图胜过以书面形式,可以避免授人把柄,而且口头解释也灵活一些。

外交官必须谨慎对待书面条约的条款,使之最大程度上有利于本国的利益,尤其要防止有损于本国的模棱两可的语言。

4.外交使节的职能。

卡利埃尔认为,外交使节的职能主要可归纳为两种:

(1)为本国事务进行协商;

(2)调查发现他国的事务。

在为本国事务进行协商时,外交使节应将自己的成功建立在正直与诚实基础上,如果他试图通过欺骗取胜,那他很可能会被欺骗。

谈判的最大秘密在于发现协商共同的利益,并取得它。

如果想通过武力威胁使对手服从,就必须具备军事上的准备。

因而外交官应努力在本国与驻在国之间形成一个坚固的联盟,在联盟建立之后,小心地培育它。

如果两国之间存在误解,他应努力消除之。

外交使节的第二个功能是发现驻在国宫廷和国会的情况,为此他必须继承前任在该国建立的关系网,并发展自己的关系网。

驻外使节应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但有些国家也可能故意放出错误的信息以麻痹敌人,所以能干的外交使节不应轻信获得的信息,他应审慎地根据各种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然后作出自己的判断。

一个重要的决定要隐瞒一个活跃、有心、具有洞察力的外交使节是很困难的。

总有一些不审慎的人会多嘴多舌。

不满的人以泄露事情的真相以泄愤。

外交使节应将自己所获得的信息详细准确地汇报给国王,同时呈上自己的判断结果。

外外交使节也应与同盟国的使节建立特殊的友谊,为了能从他们手中获得信息,他应向他们提供有用的信息,及其他有益的帮助。

总之,他应充分利用已拥有的声誉,服务于自己的事业。

当他考察自己的行为时,他应使自己有利于本国利益,受驻在国的欢迎,并获得他们的尊敬。

5.外交使节的特权。

卡利埃尔认为,所有驻外使节具有自由使用自己的住所,信仰本国宗教,并保护本国国民的权利。

驻外使节不受驻在国法律的管辖,他们的住所也免于搜查,具有庇护权。

义务:

外交使节不能滥用豁免权来隐藏罪犯,从事非法交易,不能卷入驻在国的政治阴谋。

6.外交礼仪。

用二等车票乘一等车厢,法国优先原则。

在外交这一具有挑战性和错综复杂的领域中,卡利埃尔具有独特的地位:

首先,他是所谓法国外交体系的代表人物。

这种外交体系由黎塞留首创,经卡利埃尔分析,直至1919年以前的300年中,是欧洲各国采纳的国际谈判的理论和实践。

其次,卡利埃尔的《论与君主谈判的方法》是近代西方外交机制的教科书,是在欧洲流行了近三百年的经国之术。

该书将外交视为民族国家体制中一种必要的调节,国家利益的追求应与人类文明社会的行为相适应。

卡利埃尔还强调,外交作为一种以交换常驻使节为方式的交往体系,其核心是对相互利益的承认,从这种意义上讲,外交是国际政治的首要机制,它为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社会提供了秩序和制度。

拿破仑一世的外交思想

法兰西第一帝皇,法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

他的《回忆录》集中体现他的思想。

拿破仑的主要外交思想:

1.扩张主义的外交政策思想。

一方面是反干涉主义的思想,另一方面是扩张主义的思想。

2.对英国实行经济战的思想。

经济战,是对抗诸方以经济手段为主,在经济领域内展开的类战争。

3.外交决策权力应高度集中的思想。

1799年雾月政变以后,他掌握了国家的最高权力,在内政和外交方面均大权独揽。

4.外交权谋思想。

拿破仑在政治和外交方面是马基雅维利的忠实信徒。

塔列朗的外交思想

塔列朗,法国近代著名的外交家和国务活动家,曾任督政府和执政府的外交部长,拿破仑帝国的外交大臣。

外交思想几个方面:

1.力量均衡的思想。

塔列朗曾说过:

权力平衡不应由简单的要素构成,它只能是一种相对平衡的体系。

均衡存在于权力的扩张和抵抗的关系之中。

如果欧洲能由这些密切关联的国家组成,其中最小国家的最低抵抗力能与最大国家的最高扩张力相等,那么这将是真正的均衡”

2.正统(合法)主义思想。

塔列朗在维也纳和会上为了维护法国的国家利益,提出了“正统主义”的原则。

既迎合了君主们内心的需要,也满足了关于欧洲均势的构想

3.关于外交官素质的论述。

塔列朗认为,外交官的素质可以划分为两类:

第一类素质包括谨慎、谦虚、无私和某种崇高感。

这种崇高感使人意识到身在国外代表一个国家并维护这个国家政治权益的重大责任。

第二类素质包括关心和研究政治关系,迅速而准确地抓住问题实质的能力(没有别的事情比外交要求反应更快),以及开阔的思路(外交领域中的所有细节都可归结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至于外交部长的素质,塔列朗说,部长“必须具有一种随时提醒他注意自己言谈举止、在任何谈判开始前都不使他的名誉受到损害的特殊本能。

他必须能够给人以诚恳又含而不露的印象,在不经意中表现出沉稳的本领;甚至在选择嗜好时,也要小心谨慎从事。

然而,在他向谈话对方提一些出人意外的问题时,还要显得自然,有时甚至作出天真的样子。

总之,在24小时内,他应时时刻刻都不失为一位外交部长”

通常塔列朗一生中最引人争议的是他的忠诚问题(一仆四主)。

他历经法国历史上多次政体的变更,但却始终岿然不动,有人说他是惯于见风使舵的变色龙,他自己辩解说:

“在政府自我抛弃之前,我不曾抛弃过任何一个政府。

此外,他在外交上贿赂,敛财的行为在当时和今后的外交家中式不耻的。

霍布斯的外交思想

托马斯·霍布斯,英国著名政治思想家,西方现实主义外交思想的传统的代表者。

1637年,他曾写过一篇《法律的自然性与政治性》的文章,反对国会与国王分权,主张绝对君权,表现出保守的政治倾向

代表作《利维坦》意在用以比喻一个强大的国家,借此论证君权至上,反对“君权神授”,这在客观上为克伦威尔的独裁专政进行了辩护,为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政治统治奠定了理论基础。

霍布斯的主要外交思想有以下三个方面:

1.“自然状态”与国家主权学说。

霍布斯深入考察了人性。

他认为人的每一个行动,不管表面看起来是多么慈善和仁爱,其本质的动机都是利己的。

而且,我们对于人的行为的任何评判,包括道德,都必须与我们的这种利己本性联系起来考察。

同时,霍布斯认为有三种动力促使人们去结束这种战争状态:

对死亡的恐惧,对舒适生活的渴望和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取得舒适生活的愿望。

于是理性便提示给人们一些方便易行的和平条件;这些和平条件就被称为自然法。

它用来限制每个人基于本性与本能的自然权利,以便维护和平与秩序。

自然法的内容概括起来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然而有了自然法人们还不能摆脱自然状态。

在自然状态下虽有自然法起调整作用,但没有一种使人们足以遵从的权威。

人类要摆脱人与人的敌对状况,必须寻求能使大家畏惧并指导其行动以谋求共同利益的公共权力。

社会契约是人类订立一种约定并共同遵守,以共同脱离险恶的战争状态。

最重要的是,它拥有一个人造灵魂——主权。

是国家得到生命和活力的关键所在。

主权是绝对和至高无上的,也是不可分割、不可转让的,它是国内法律和道德的力量源泉。

主权依凭其自身的强制力量,使契约各方都平等地履行义务。

他认为:

国家就是一个外御强敌,内求和平的集中权力。

国家的本质就是某种威慑的力量,是某种武力。

没有这种武力,契约便只是一纸空文,完全没有力量使人们得到安全保障。

2.国际无政府状态与现实主义外交思想。

霍布斯的《利维坦》一直被当作国际关系学或外交学的经典之作。

因为在他的著作中包含了当代国际关系学核心理论之一——国际无政府状态理论的萌芽,包括了现实主义外交思想的理论基础。

他对于西方外交思想的影响主要在于把“自然状态”理论延伸到对国际关系的思考之中。

霍布斯是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视角来看待国际关系的。

就是说,他把主权国家看作是国际层次意义上的个人。

根据霍布斯的理论,在主权国家内部人们以契约和创立政府的形式结束了战争状态,但这就导致在国际社会出现了相互竞争、互相猜疑和争夺荣誉的各个主体,从而使国际社会出现了人类社会初期出现的那种“自然状态”——即“国际无政府状态”。

在这种国际无政府状态下,有限的国际合作无法改变国际关系的普遍冲突性质。

在这种国际无政府状态中,也就不存在任何道义。

国际关系中就充满暴力与欺诈。

因此,国际关系中不会有真正的和平,和平只是战争的间歇,或另一种形式的战争。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霍布斯的国际无政府状态理论与当代现实主义外交思想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

3.霍布斯的外交策略主张。

第一,霍布斯主张,应该把国家间的合作视为一种权宜之计。

国家间最初的合作都是因为安全的目的。

由于受到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支配,在长期的国际合作中,必然是有的国家受益较多,有的国家受益较少。

受益较少的国家从长远来看,安全必然受到威胁。

第二,霍布斯认为,善妒的人类并不具有长期的理性,他们时时注意对手的实力消长,当对手因为合作而变得更强大时,合作的基础就动摇了。

霍布斯的哲学就是,为了安全的需要,一国可以背弃承诺,不择手段。

暴力和欺诈是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国家的生存手段。

第三,霍布斯主张采取均势政策。

他一方面意识到,国家为了自身的安全可以结成同盟,这就如同个人为了自身的安全和权宜利益而遵循自然律一样。

但是,“没有利剑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