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38757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设计.docx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设计.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设计.docx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设计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设计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教学目标:

  1、会运用比较的方法认识常见材料的显著特征;

  2、能按照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开展研究活动;

  3、能根据研究的需要选择相应的研究方法和实验工具;

  4、通过对材料特征的研究,意识到周围的世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5、通过小组的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6、对研究材料特征的活动产生较浓厚的兴趣;

  7、知道周围的材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8、知道周围的物品是由材料构成的,能认识一些常见的材料。

  教学准备:

  在教室或在实验室教学。

分小组进行教学。

  材料:

文具盒、铜片、铁片、铝片、塑料片、玻璃片、陶瓷片、石块、木材、纸片、棉花、橡皮泥(几种片状材料的大小、厚薄基本一致);其他自选材料。

  工具:

放大镜、砂纸、铁钉、电池、小电珠、导线、钢笔、油性笔、粉笔、磁铁,其他自选实验工具。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预期达成目标

  教学后记

  一、引入。

  1、“同学们今天穿的衣服各种各样,这些衣服老师都喜欢看。

你们知道这些衣服是用什么制成的吗?

  2、“制作衣服的布料就是材料,制作纽扣的塑料,制作拉链的金属也是材料。

  3、“桌子是用什么制成的?

树木(铁)也是材料。

  4、“我们用到的各种各样的物品都是由材料制成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材料。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研究材料。

  教师对本课引入一环应长话短说,以节省时间引导对材料特征的观察方法上。

  二、找一找我们周围的材料。

  1、“找我们周围的物品,辨认它们分别是由哪些材料构成的。

可以找自己身上穿的衣服或鞋子,找学习用品,也可以在教室里找各种物品,找你知道的各种物品。

在辨认物品所使用的材料时,要认真分辨。

  2、学生找物品,分辨所使用的材料。

  3、把找到的材料填在书上的表中。

  

  名称

  构成的材料

  我的上衣

  圆珠笔

  教室的窗户

  

  

  4、交流:

我们找到的材料。

  5、小结:

我们身边的材料是丰富多彩的,也可以说是非常复杂的。

  通过让一组孩子开火车的方式快速说出身边的各种各样的材料名称,同时分清材料与物品的不同区别。

  三、我们一起来做研究计划

  1、认识提供的材料:

铜片、铁片、铝片、塑料片、玻璃片、陶瓷片、石块、木材、纸片、棉花、橡皮泥。

  2、你认为它们的哪些特征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学生根据经验提出自己认为有研究价值的特征。

  3、各小组可以从中选择一个特征来研究。

怎样研究材料的这个特征呢?

  4、要考虑用什么方法来研究。

根据所要研究的材料特征分别选用实验法或观察法。

  5、要考虑选用什么工具。

根据所要研究的材料特征来选用合适的方法。

  6、讨论:

制订我们小组的研究计划。

  还可以让孩子根据教师提供的一些观察材料思考可以研究材料的什么特征。

  可让学生先对提供的铜片、铁片、铝片、塑料片、玻璃片、陶瓷片等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控制条件的必要性。

  四、动手研究交流

  1、交待研究中注意的事项:

按研究计划进行研究,也可以对计划进行修改。

要如实记录研究情况。

  2、分小组研究材料的某一特征。

  3、交流:

研究的内容,使用的方法,选用的工具,研究的结果,研究中的新发现或新感受。

  制订研究计划要切实落实到小组内,特别是应考虑到研究方法中的控制条件。

这样研究的特征才有可比性。

  五、课后扩展

  1、还想研究材料的哪些特征?

  2、制订课后研究计划,继续研究材料的有关特征。

  3、讨论课后研究的注意事项。

  在汇报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白课后研究应注意的事项。

  如对滤纸和白纸的课后研究可锁定在吸水性上。

  板

  书

  设

  计

  目标、猜想、控制条件、收集材料、实验记录、结论报告

  教

  后

  反

  思

  让学生自由猜物体有哪些特征可以研究,学生的思维开放度较大,但不利于探究的实实在在进行,因此,在讨论的基础上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研究的特征、引导学生考虑科学研究的方法非常重要。

  1、计划

  研究:

导电性重量浮力易燃性透明度

  软硬牢固性易碎性吸水性

  导热性弹性隔热性反射性

  控制

  特征———2、猜想不控制

  3、实验

  

  教学目标:

  1、会连续观察事物的变化过程;

  2、能进行简单的模拟实验;

  3、能根据研究的需要选择相应的研究方法和实验工具;

  4、能够对物品的细微差异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

  5、通过对布料不同特征的研究,进一步意识到周围的世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6、通过小组的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7、认识到不同的布料在吸水性、渗水性、防水性方面存在着差异;

  8、了解模拟实验是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

  9、能根据布料在吸水性、渗水性、防水性方面存在着的差异,在应用时做出合适的选择。

  教学准备:

  在实验室分小组进行教学,以小组为单位准备材料。

  1、棉布、丝绸、毛料、尼龙(或其他化纤布料),尺寸为15cm×l5㎝。

  2、放大镜、废旧发胶瓶(或其他小型喷雾器)、喷壶、橡皮筋4根,透明塑料杯4个透明水槽1个。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预期达成目标

  教学后记

  一、引入

  创设雨中学生淋雨的情景。

  让学生回忆雨中的情景,说说衣服被淋湿的感受。

  二、观察雨中的布料

  1、看看课文中的插图,结合你们的生活经验,描述这几个穿着不同衣服的同学被雨淋着后,衣服上会出现哪些不同的情况?

  2、同样是衣服,在雨中的状况为什么会不同呢?

可能是制作衣服的布料不同。

这些衣服可能分别是由棉布、丝绸、毛料、尼龙等布料制成的。

  3、假如是由于布料不同而产生的,这些不同的布料有什么不同的特征呢?

  4、我们可以用做模拟实验的方法来研究。

  5、讨论:

要考虑模拟什么,用什么来模拟,怎样模拟。

我们可以模拟下毛毛雨和中雨的情况。

  让学生考虑模拟什么,用什么来模拟,怎样模拟这些问题,事实上是让他们进行布料的防水性和吸水性研究的方案设计,让学生针对实验工具进行实验过程的设计讨论。

  三、模拟实验:

“毛毛雨”下的布料

  1、选择制造毛毛雨的工具。

  2、如何让不同的布料在毛毛雨中均匀淋雨?

  3、观察什么?

怎样观察?

观察布料上的水珠大小、多少,布料吸水、渗水的多少;可以用放大镜看,可以用手摸,还可以用手摸布料的反面。

  4、模拟毛毛雨的实验,让不同的布料均匀地淋“雨”。

不断观察布料淋“雨”后发生的变化。

  5、把观察的情况记人记录表中。

  6、交流实验情况。

  7、对这几种布料的吸水性、渗水性做出小结。

  实验过程中让学生明白研究不同的布料的特性时应注意同时性、同量的水及喷在相同大小的布料上,记录方法可以用眼看、用手摸、正反面对比观察等方法。

  四、模拟实验:

“中雨”下的布料。

  1、选择制造中雨的工具。

  2、如何让不同的布料在中雨中均匀淋雨?

设计让不同的布料在中雨中均匀淋雨的装置。

  3、实验:

模拟中雨中布料的渗水反应。

  4、观察、比较不同布料渗水的多少。

  5、记录实验情况。

  6、对这几种布料的渗水性做出小结。

  7、设计研究不同的布料在大雨中的模拟实验。

  8、根据布料在毛毛雨和中雨中的反应,推测在大雨中几种布料会出现的情况。

  不同的场景模拟可以用滴水法、漏水法、浸水法等。

  五、布料的使用。

  1、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已经知道了不同布料在吸水性、渗水性、防水性方面的差异,同样在透气性上也存在着差异,想一想,我们该怎样使用这几种布料?

  2、在使用这些布料时,要根据生活的需要和布料所具有的特征来选择。

  用几种不同的布料让学生实验后应用。

(如雨伞布、丝袜布、洗碗布等。

  板

  书

  设

  计

  同一块布不同场景的变化不同布同一场景的不同变化

  毛毛雨

  中雨

  大雨

  教

  后

  反

  思

  本堂课的第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观察实验材料的基础上讨论方法及实验过程,以保证第二课时的实验正常进行;为了保证第二课时实验的高效性,还可让学生事先设计好实验记录单;第三课时则请实验成功的、不成功的小组一一汇报后再应用。

  资

  料

  汇

  编

  布料纤维

  布料纤维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天然纤维,包括棉、麻和羊毛、蚕丝等;另一类是化学纤维,包括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

  人造纤维是用一些含有纤维的物质,如木材、棉秆、甘蔗渣等,或含有蛋白质的物质,如大豆、花生、玉米等,经过化学处理和一系列的机械加工制成的。

人造纤维具体指人造棉、人造丝、人造毛等,用它制成的衣服穿着舒服,透气性好,但洗后会缩水,不耐磨也不耐晒。

  合成纤维是把一些本身并不含有纤维或蛋白质的物质,如煤、石油、天然气、水、空气、食盐、石灰石等,经过化学处理制成的纤维。

生活中常见的合成纤维有涤纶、腈纶、尼龙等,合成纤维具有天然纤维所没有的一系列优良性能。

它强度高,耐磨、耐虫蛀、比较轻、保暖性好,还能耐酸碱腐蚀。

  

  教学目标:

  1、经历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能根据已有认识做出大胆的预测;

  2、掌握对比实验的基本规则,会做简单的对比实验;

  3、体验设计科学研究方案的重要性;

  4、意识到预测和实验是有一定差距的,要尊重事实;

  5、认识材料在传热性能方面具有显著的差异;

  6、初步理解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两个概念;

  7、能正确找出生活中的一些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

  教学准备:

  在实验室分小组进行教学。

  材料:

铁片、铝片、塑料片、玻璃片、木材、卡纸片、棉布片、陶瓷片各1片、橡皮泥(里面加1/3的细砂与橡皮泥揉均匀,可较好地防止橡皮泥加热后变软)若干块,边长为15cm的白纸,回形针。

  工具:

酒精灯、三脚架、打火机、小瓶盖、直径为20cm的圆铁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预期达成目标

  教学后记

  一、引入。

  “我们家里都用到锅,锅可以把火焰的热传到锅内,使锅里的物体受热。

能够做锅的材料有哪些特点呢?

  出示家中常用的砂锅、菜锅、微波炉锅等。

  或者让学生事先去家中调查各种锅的特点。

  二、预测:

这些材料能做“锅”吗?

  1、“以下几种常见材料,你能用它们制作可以装水和加热的锅吗?

  2、学生分析铁片、铝片、塑料片、玻璃片、木材、卡纸片、棉布片、陶瓷片等材料。

  3、预测:

哪些材料可以用来做“锅”,哪种材料做的“锅”传热性能可能最好?

把自己的预测和理由填在书上的表格中。

  猜测非常重要,能让学生在对生活经验进行整理的基础上研究“锅”新的特征。

  三、设计研究方案。

  1、讨论:

如何知道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呢?

  2、如何进行实验?

用提供的材料分别制作成同样大小的可以装水加热的“锅”,装上同样多的水,给它们同时加热,看哪个“锅”里的水最先冒泡或烧开。

  3、如何做好可以装水加热的“锅”呢?

用橡皮泥围在铁片、铝片、玻璃片、陶瓷片的四周做成“锅圈”,“锅”的大小要一致,要把橡皮泥紧贴在材料上以防止漏水,橡皮泥的高度不能太高,应不高于1cm。

  “锅”的大小要一致,要把橡皮泥紧贴在材料上以防止漏水,橡皮泥的高度不能太高,应不高于1cm——这些要求可以让学生讨论理解,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实验记录的预先思考很有必要。

  四、完善方案。

  讨论:

我们的实验应该注意些什么?

  1、各种“锅”距铁片中心的距离有什么要求?

  2、怎样给“锅”里加人同样多的水7

  3、让酒精灯的火焰在铁片什么部位加热,这几种锅能受到同样多的热?

  4、给“锅”加热的过程中,我们观察什么?

  5、哪种“锅”里的水会最先冒泡或烧开?

  五、实验研究。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要注意小组内同学的分工合作。

  2、实验中应认真观察。

  3、实验结束后把实验结果填在书上的记录表中。

  4、与预测进行对照,如有不符,看看是预测有误,还是实验有误。

  对实验过程的反思会帮助他们明白预测有误的原因。

  六、交流整理,形成结论。

  1、交流和整理实验结果,得出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的概念。

  2、你还知道哪些材料是热的良导体,哪些材料是热的不良导体?

  实验小组可以有二只酒精灯,也可以有一只酒精灯上用一只铁片作垫底。

  七、扩展实验。

  1、在我们提供的这些材料中,有的很容易燃烧,它们是否肯定不能用来做“锅”呢?

  2、我们如果用卡纸来做一个“纸锅”,然后用酒精灯直接在锅底下加热你认为会怎样?

  3、我们的预测。

  4、怎样做“纸锅”实验。

  5、“纸锅”烧水的实验。

  6、纸锅为什么没有被火烧着?

  可以让某几个小组顺便做一做纸锅实验,以作为全班思考的材料。

———实验过程中有一个小组垫底的材料竟然用光盘(书上的设计),结果光盘材料整个变形燃烧:

也提供了材料的一种特性。

  板

  书

  设

  计

  好:

金属———铝、铁、铜

  “锅”材料能:

纸锅陶瓷

  不能:

塑料橡胶

  教

  后

  反

  思

  没有好好利用学生手中现成的材料——分别由铜、铝、铁制成的小锅,导致学生带来的材料没有可比性,实验趋于“无目的性”的研究状态,如有的学生研究纸锅,有的学生研究碗锅,而带来的实验材料更是参差不齐。

为了让实验步步推进,教师的教学流程尚需重新设计,而不能为了省时间打笼统帐——应注意把实验分解成纵向推进意义的几个小实验,为了节省时间,可规定每个实验的实验时间,让所有的孩子都动起来。

本堂课唯一成功之处就是学生的实验习惯不错。

  资

  料

  汇

  编

  合金

  纯的铜和铝硬度比较低,冶炼时加一些别的金属熔合在一起,能改变它们原来的性质。

如我国古代的青铜器是铜与锡的合金、现在生活中的不锈钢是铁与镍的合金、造飞机的硬铝是铝与镁的合金。

  

  教学目标:

  1、会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影响材料变化的因素;

  2、能对材料发生的变化进行细致的观察;

  3、能根据已有经验和知识对材料的变化做出大胆而合理的预测;

  4、意识到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很大,如果大量使用不易分解的材料,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

  5、事物总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发生变化的;

  6、知道影响材料变化的主要因素;

  7、知道不同的材料在不同的环境中发生的变化是不同的。

  教学准备:

  在教室里或实验室、室外教学。

  材料:

1、铁片、铜片、塑料、棉布、纸巾。

  2、各种土壤或相应的室外空地。

  3、铁锹(铲)、花盆(或空饮料瓶)、刷子、放大镜、旧报纸。

  4、观察记录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种”材料

  

  教学环节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预期达成目标

  教学后记

  一、引入

  “我们把种子种到地下,过一段时间,种子会发芽,长出新苗。

如果我们把材料“种”到地下,材料会发生变化吗?

  同一材料种在不同环境

  不同材料种在同一环境

  材料的可对比性

  图钉、塑料袋、铁钉、纸

  二、制订我们的实验计划。

  讨论:

  1、我们把材料“种”到地里可以研究材料的什么特征?

材料会发生什么变化。

  2、环境中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材料的变化?

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因素:

温度、水分和微生物。

  3、把材料“种”在什么地方才可以分别研究可能使材料发生变化的因素?

  4、采用什么方法来研究?

对比实验。

  5、用什么材料来研究比较好?

较好的材料有铁片、铜片、塑料、棉布、纸巾等。

  6、预测:

在这些环境中的材料过一段时间后可能发生的变化。

  制订小组研究计划。

  三、记录材料的初始状态。

  1、怎样知道材料“种”到地下之后有没有变化?

  2、记录材料在没有被“种”下之前的样子。

学生用文字来描述。

  研究材料的稳定性有什么作用?

请学生思考分析:

保存方法、保护环境。

  四、“种”材料。

  方案一:

在室外实地“种”材料。

  最好用照片来记录。

  对比的地方主要是向阳的地方与背阴的地方,比较潮湿的地方与比较干燥的地方,土壤比较肥沃的地方与比较贫瘠的地方。

这三组地方分别用来研究温度对材料的影响,水分对材料的影响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对材料的影响。

学生在相应的地方挖坑,把材料埋下去,做上记号。

一个组的同学可以只研究一个因素,也可以同时研究几个因素。

  方案二:

在花盆里“种”材料。

  把材料“种”在较大的花盆或空饮料瓶中,每组只研究一个因素,因此每组只需要两个花盆或空饮料瓶。

如果研究温度对材料的影响,盆或瓶里的土都是一样的,只是把它们分别放在向阳的地方和背阴的地方。

如果是研究水分对材料的影响,把两个盆或瓶放在条件相同的地方,一个装干燥的土壤,一个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如果是研究微生物对材料的影响,需要一个盆或瓶里装肥沃的土壤,一个装比较贫瘠的土壤。

  教

  后

  反

  思

  引导学生确定探究的具体目标:

环境对材料的影响的研究、材料本身的特性研究、材料对环境的影响研究等。

  资

  料

  汇

  编

  塑料

  塑料世界好像是大家庭,它由100多个成员组成,塑料是人们对它的统称。

塑料的用途非常广泛,这是因为大多数的塑料具有弹性、轻便、不生锈、耐腐蚀、不导电、比较美观和容易加工等特点。

  

  名称

  特点

  用途

  赛璐璐

  五色透明、弹性大。

  乒乓球、眼镜架等。

  电木

  坚固、耐磨、能承受高电压、110℃~140℃下不变软。

  电器开关能

  密胺

  无毒、耐高温。

  饮食餐具等。

  泡沫塑料

  重量轻、多孔结构。

  救生筏、软底拖鞋、商品护垫等。

  塑料王

  表面光滑、粘合力很小、耐高温、耐酸碱腐蚀。

  不粘锅涂层、人造骨骼等。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