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医学专家说病从寒中来.docx
《日本医学专家说病从寒中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本医学专家说病从寒中来.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日本医学专家说病从寒中来
日本医学专家说:
体温降低是百病之源
体温降低七宗罪
日本医学专家说,体温降低是百病之源,生活中各式各样的麻烦都与体温有关。
“体温”是人体的根本。
不要担心体重、血压、血液检查的结果,请先量一量自己的体温。
抑郁症:
精神紧张阻碍了血液的循环,让身体变冷,导致脏器功能低下,脏器功能一低下,身体就会不适,心情跟着低落,心情的低落又会造成精神紧张,阻碍血液循环……
动脉硬化、高血压:
身体变冷,会造成血管收缩,血液流动受阻,血液中的污垢发生沉淀,还会使血液中的脂肪、糖、废弃物无法燃烧。
这些废弃物极有可能引发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疾病。
血栓:
如果长期的体温低下,血液污染会变得越来越严重。
这样一来,血液中的污染容易聚集在一个地方,形成血栓。
这是身体为了防止血液中的污垢向体内扩散,而做的拼死抵抗,再或者干脆让血管破裂,造成出血,借以舍弃污染了的血液。
癌症:
癌症也是身体为了净化血液,全力抵抗血液中的污垢的结果。
癌细胞在35度的温度下,增殖最为活跃,当温度升高后,癌细胞就无法繁殖。
肥胖、亚健康:
正常体温的降低导致体内血、水、气的循环不畅,脏腑活动能力降低,血液和脏腑内的垃圾不能够排泄或者消耗,引起体内垃圾的堆积,堆积起来的垃圾造成肥胖和亚健康。
《病从寒中来》-向您展示体温和健康的绝妙关系
《病从寒中来》-向您展示体温和健康的绝妙关系
《病从寒中来》 作者:
石原结实(日)
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
常常头疼、失眠?
害怕高血压、抑郁症?
担心发胖、便秘?
爱健康的你是否知道,这都是“体寒”惹的祸。
据相关数据显示,50年来我们的体温下降了近1℃,而降低1℃的体温,免疫力会随之降低30%。
体温降低,妨碍了体内脂肪糖、尿酸等废弃物的燃烧及排泄,引起肥胖、高血脂、糖尿病、痛风等疾病,造成血管收缩,进而成为高血压等常见疾病的发病原因。
日本养生大家石原结实在他的新书《病从寒中来》强调说,人体理想的体温是“36.5~36.8度”。
特别是“36.5度”,可以说是一个分水岭。
在快达到36.5度的时候,身体会发生戏剧性的变化。
如瘦身成功、抑郁症缓解,便秘等症状不医而治,很多威胁生命的疑难杂症得到根除。
而低于36.5度,细胞活性就会降低,免疫力也随之下降,各种病菌也就有可乘之机,进犯你的身体,使小病不断,甚至引发严重疾病!
日本最风靡的健康养生法——体温提高一度夏日席卷中国,从现在开始,要想不生病,一定不做“冷”美人!
身体变“暖”第一步:
从“挑食”开始!
改变你的“冷”体质
请您测试自己的体质是否过低。
如果您的体温已经或者正在开始变低,那么请您慢慢调节,将其转换成中性体质,这能够预防疾病、改善病情。
变“暖”第一步:
从“挑食”开始
根据阳性、阴性、中性区分食品。
阴性食品(水、绿茶、牛奶、啤酒、白砂糖、醋、叶菜类等)的作用是使身体变冷,阳性食品(盐、酱油、肉、蛋、鱼、虾、红茶、根菜类等)则是使体温升高。
也就是说,体温低的人应该吃阳性食品,这样身体就能保持平衡,向中性体质转变。
一提到要判节食品的性质,有的人可能就会认为必须得记住食品的卡路里和营养成分。
其实,用中医的理论判节食品的性质,实际上非常简单——判断阴阳的要点:
“颜色”和“形状”
中医里有“相似理论”,这种理论是指“多吃什么就像什么”。
比如,频繁地吃柔软膨松的面包和蛋糕,体型也会膨胀起来;相反总吃又硬又紧绷的黑面包和糙米,身体也会变得紧绷。
没必要清楚地了解食品的卡路里和营养成分,从食品的颜色和形状就能够轻松地判断出食品是属于阴性食品还是阳性食品。
你只需要记住“颜色深的食品能温暖身体,颜色浅的食品能使身体变冷”就行了。
中国城市出版社《病从寒中来》
樊正伦著《养生的智慧》养生箴言
【樊正伦养生箴言】
● 春天无论男人女人都可以吃乌鸡白凤丸去疲劳,这是百年验方。
● 夏天心慌气短,吃点孙思邈的生脉饮,收敛心气。
● 秋天吃点秋梨膏利于润燥降气,促进气血内走。
● 冬天是进补的好时机,可以吃点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补肾。
● 纤维性食物是中国人特有的饮食习惯,也是我们健康的渊源。
●“蔬”菜有“疏通”作用,“荤”字下面就是一个“晕”
● 要吃新鲜的粮食才有最旺盛的生命力。
● 七情和五脏休戚相关,情绪不好可以调五脏,平肝降逆。
● “勤动脑体不动心”是健康长寿的最佳诀窍。
● 药用在不需要的人的身上就是毒,养生不是滥吃药。
● 元气不能补,养生就是要把生命过程中的元气消耗降到最小。
…………
像落叶树一样学会养生
我有一个观点,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就跟外边落叶树是一样的。
这什么意思呢?
您看一到冬天,所有的落叶树的树叶都落光了。
树叶为什么落?
因为在中医上讲,冬三月是闭藏的时间,在冬天的时候,原来分布在干枝上的营养开始向根部收了,它的枝叶上就处于营养相对不足的状态,所以它的树叶就落了。
到了明年春天的时候,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此时所有的营养是从根部向枝叶走,所以你看那个树,一到春天的时候就发芽。
为什么发芽?
因为里面的营养、气血往外生发,但是外面还没有准备好条件,所以就会出现一个芽尖,你看初春的落叶树的枝条上,都是向外吐着一个含羞待开的尖芽儿。
到了夏天的时候,气温升高,“天地气交,万物华实”所有的营养都到外面来了。
所以,一棵棵大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而此时底下根部却什么营养都没有了。
到秋天,秋风一起,此时树叶又开始落,气血、营养成分又开始从外面向里边收了,转向闭藏的阶段。
这就是外面自然界的落叶树生发凋敝过程。
我们人也一样:
春天的时候,我们的气血是从内脏向外走,从内脏向外调动,到了夏天的时候,气血都到了外面。
等秋天到的时候,秋风一冷,气血就开始从外面向里面走了,到冬天的时候,里面非常的充盈,而外面相对的不足。
人体在四季中的变化规律同树木是一样的,春季生发,夏季生长,秋无收化,冬天避藏,只有遵循了这种自然规律才能保证我们的健康。
大家想一想,我们夏天的时候,为什么容易闹肚子?
这不仅仅是个细菌病毒的问题,因为夏天的时候,你的气血都到外面来了,而里面处在相对不足的状态,所以这时候你吃点什么黄瓜,吃点其他不合脾胃的东西,就要闹肚子了。
而冬天的时候,由于所有的气血都到里面去了,外面是处在相对不足的状态,所以你这时候就容易感冒。
我们知道了这个道理,就可以对我们每个季节的养生有一个原则性上的把握。
从中医学的角度讲,人作为一个整体和自然界是完全一样的。
我说明的这个道理就是在一年四季里面,你的身体状态和自然界的气候变化是休戚相关的,所以,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自然界变化,构建了自然界一切生物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么一个自然的规律。
对我们人来说,在我们的生命过程中,要想很好地完成生、长、壮、老、已的全部,那么在你每一年里面,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规律对你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
选自樊正伦著《养生的智慧》,中国城市出版社
养生的智慧:
养生就是把火门调小
养生就是把火门调小
中医“阴阳平衡”的理论对我们保健、养生很有指导意义。
中医养生的要诀是“顺四时,节饮食,调情志,慎医药”。
所谓“顺四时”,个人理解就是要顺应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自然规律,自然界的动植物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人也要师法自然,做到春捂、夏发(散)、秋养、冬藏。
樊正伦教授建议,老人春天最好吃点乌鸡白凤丸,养肝阴,助生发。
夏天吃一点人参生麦饮。
秋天要用一点秋梨膏。
冬天男同志重在补肾,吃点六味地黄丸、桂附八味丸,女同志冬天可吃些阿胶、大枣、核桃仁等膏滋药。
所谓“节饮食”,就是要管住嘴,吃到八分饱,老人晚上要少吃。
多吃富含纤维的植物类食物,少吃肉类。
所谓“调情志”,就是保持良好的心态。
做到勤动脑手,不动心。
这里所说的“心”即人的欲望、邪念。
中医认为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的七情和五脏是休戚相关的。
适当把握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对养生是至关重要的。
中医说怒与肝相关,喜主心,悲主肺,恐主肾,忧思主,脾和脾胃相关。
中医养生主张“恬淡虚无”,勤动脑体,别动心。
即多运动,心理平衡。
所谓“慎医药”,就是不要滥用药。
是药三分毒,特别是老人与小孩更要慎用医药,更不要乱用抗生素,也不要乱用保健药。
樊正伦教授还用中医学的“元气”,来说明“保元气”对养生的重要性。
所谓“元气”来源于先天,受之于父母。
这个元气在后天要不断补充,不补充七天就饿死了,元气耗尽人就走了。
中医观点看,元气是定数,就像煤气罐里的煤气,有的装得很满,有的是半罐,有的是多半罐。
寿命是什么?
就如像煤气罐上的火门,只要把火门调整好,尽管父母给你半罐,也能如像一个整罐来用。
如你平时不珍惜,24小时都“开”着,即使一个整罐,元气也会很快耗尽。
中医讲治病救不了命,元气耗尽时用人参堆着也救不了。
中医认为,人的“元气”不能补,只能养好,用好。
如果元气可补,古代的皇帝都不会死了。
樊正伦教授还提出,人不完全靠指标活着,首先要凭感觉活着。
对自己要有足够的信任。
当你自己觉得睡不好觉、不舒服、情绪异常变化的时候,口味发生变化的时候,不管大夫是否检查出来,你要找好中医帮你调理。
中医强调防重于治“上工治未病”。
个人理解,对医院检查的各种理化指标,不要太迷信,太绝对化,更要参考个人的感觉。
有时个人只感到精神不好,心里难受,但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此时,人己处于“亚健康”状态,但尚未处于患病的临界点,如找西医看,又无从下手,甚至连挂号也不知该挂哪一科。
不如找中医瞧瞧,也许可以从“阴阳失调”角度瞧出病来。
另外,有些病在西医看来已是无药可治,不妨找中医,也许还可绝处逢生。
也许这就是中医重“现象”,重“整体”的神奇之处。
樊正伦著《养生的智慧》网友书评 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
养生的智慧:
养生就是把火门调小
养生就是把火门调小
中医“阴阳平衡”的理论对我们保健、养生很有指导意义。
中医养生的要诀是“顺四时,节饮食,调情志,慎医药”。
所谓“顺四时”,个人理解就是要顺应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自然规律,自然界的动植物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人也要师法自然,做到春捂、夏发(散)、秋养、冬藏。
樊正伦教授建议,老人春天最好吃点乌鸡白凤丸,养肝阴,助生发。
夏天吃一点人参生麦饮。
秋天要用一点秋梨膏。
冬天男同志重在补肾,吃点六味地黄丸、桂附八味丸,女同志冬天可吃些阿胶、大枣、核桃仁等膏滋药。
所谓“节饮食”,就是要管住嘴,吃到八分饱,老人晚上要少吃。
多吃富含纤维的植物类食物,少吃肉类。
所谓“调情志”,就是保持良好的心态。
做到勤动脑手,不动心。
这里所说的“心”即人的欲望、邪念。
中医认为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的七情和五脏是休戚相关的。
适当把握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对养生是至关重要的。
中医说怒与肝相关,喜主心,悲主肺,恐主肾,忧思主,脾和脾胃相关。
中医养生主张“恬淡虚无”,勤动脑体,别动心。
即多运动,心理平衡。
所谓“慎医药”,就是不要滥用药。
是药三分毒,特别是老人与小孩更要慎用医药,更不要乱用抗生素,也不要乱用保健药。
樊正伦教授还用中医学的“元气”,来说明“保元气”对养生的重要性。
所谓“元气”来源于先天,受之于父母。
这个元气在后天要不断补充,不补充七天就饿死了,元气耗尽人就走了。
中医观点看,元气是定数,就像煤气罐里的煤气,有的装得很满,有的是半罐,有的是多半罐。
寿命是什么?
就如像煤气罐上的火门,只要把火门调整好,尽管父母给你半罐,也能如像一个整罐来用。
如你平时不珍惜,24小时都“开”着,即使一个整罐,元气也会很快耗尽。
中医讲治病救不了命,元气耗尽时用人参堆着也救不了。
中医认为,人的“元气”不能补,只能养好,用好。
如果元气可补,古代的皇帝都不会死了。
樊正伦教授还提出,人不完全靠指标活着,首先要凭感觉活着。
对自己要有足够的信任。
当你自己觉得睡不好觉、不舒服、情绪异常变化的时候,口味发生变化的时候,不管大夫是否检查出来,你要找好中医帮你调理。
中医强调防重于治“上工治未病”。
个人理解,对医院检查的各种理化指标,不要太迷信,太绝对化,更要参考个人的感觉。
有时个人只感到精神不好,心里难受,但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此时,人己处于“亚健康”状态,但尚未处于患病的临界点,如找西医看,又无从下手,甚至连挂号也不知该挂哪一科。
不如找中医瞧瞧,也许可以从“阴阳失调”角度瞧出病来。
另外,有些病在西医看来已是无药可治,不妨找中医,也许还可绝处逢生。
也许这就是中医重“现象”,重“整体”的神奇之处。
樊正伦著《养生的智慧》网友书评 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
病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评《病从寒中来》
在图书市场上有着琳琅满目的健康书,这么多的健康书主要都写的是如何治疗疾病,如何吃能治疗疾病,但是没有一本书是在写病从哪里来的。
没有一本书在探讨病源从哪里来的。
最近出版一本另类健康书,就是探讨病到底从哪里来的,病是从寒中来的。
这本书的理念是身体健康的关键是体温。
人体理想的体温是“36.5-36.8℃”。
“36.5℃”是一个分水岭。
低于这个温度,身体不适将会形影不离你左右;高于这个温度,你的工作效率会跟着提高,家庭生活也随之变得美满,人生势必将会朝着好的方向前进。
病的根源就是人的体温在下降,体温下降近1度。
据研究表明,体温降低1度,免疫力会降低30%以上,相反,如果在正常体温的基础上体温提高1度,免疫力会增强5~6倍。
可以说体温的降低,防碍了体内脂肪糖、尿酸等废弃物的燃烧及排泄,引起高血脂、高血糖(糖尿病)、高尿酸血(痛风)等疾病,造成血管收缩,进而成为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原因。
体温下降,免疫力降低,为自身免疫疾病、哮喘还有特异反应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的发病,埋下了隐患。
在本书中出现的人物实例,都是通过他们的亲身体验,用摄取姜红茶、胡萝卜苹果汁等阳性食品,以步代车,多活动,多走路、多做运动,坚持养成用热水泡澡、泡脚的好习惯等方法让身体暖和起来,减轻并治愈了心脏病、抑郁症、癌症、肥胖症等疾病。
这些顽疾之所以能够被克服,都是因为随着体温的升高,人体免疫力增强的缘故。
找到病因,那用什么办法才能提高体温,避免生病呢?
体温下降1℃,人体免疫力就会降低30%,而如果体温比现在你的正常体温高1℃的话,你的免疫力就会增强3-5倍。
有医学实验表明35.5℃癌细胞大肆繁殖,39.6℃癌细胞就会全部死去。
现代人的体温因工作生活的紧张,压力增大,一直处于焦虑的状态、暴饮暴食、运动不足、听信不准确的健康信息导致不良的生活习惯而导致抑郁症、肥胖症甚至癌症等难易治愈的疾病。
而身体不适却找不到具体病症的亚健康状态也越来越严重地困扰着我们的生活。
但是,更多人认为是以上种种不良习惯才是导致病症发生的直接原因。
实际上真正的原因是这些习惯导致了人体正常体温的下降,很多人的体温已达不到36.5℃的正常体温,甚至幼儿的体温也在下降。
体温的下降直接引发上述疾病和亚健康状态。
人体理想的体温是“36.5-36.8℃”。
“36.5℃”是一个分水岭。
低于这个温度,身体不适将会与你形影不离;高于这个温度,你的身体状况和工作效率会跟着提高,这就是一些健康达人不为人知的健康小秘密哦!
找回失去的体温,轻松拥有健康
邓铁涛教授常用方剂小结
一、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方
〔组成〕 党参18克,白术12克,云苓15克,柴胡9克佛手片5克,乌贼骨(或瓦楞子(煅))15克,甘草5克。
〔功效〕 健脾益气,舒肝和胃。
〔主治〕 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
〔加减法〕 嗳气反酸者加砂仁、元胡或合用乌贝散(乌贼骨85%,浙贝母15%研为极细末),每服2~3克。
肝气郁结者加白芍、枳壳、郁金,或左金丸。
肝郁化火或胃热过盛者合用三黄泻心汤。
脾胃虚寒者加黄芪、桂枝、法夏或附桂理中汤。
兼吐血便血者加侧柏叶、白及、阿胶、田七末(炒)。
胃阴亏虚者加麦冬、石斛、玉竹等。
另一法:
临睡前麦芽糖一汤匙,吞服。
二、治萎缩性胃炎方
〔组成〕 太子参30克,云苓12克,淮山药12克,石斛12克,小环钗12克,麦芽 30 克,丹参12克,鳖甲30克(先煎),甘草5克,田七末3克(冲服)。
〔功效〕 健脾养胃,益阴活络。
〔主治〕 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
〔加减法〕 脾胃气虚较甚者加黄芪或参须(另炖);湿浊偏重者加扁豆、鸡蛋花、苡仁等;肝郁者加素馨花、合欢皮、郁金等。
三、治胆汁返流性胃炎方
〔组成〕 吴茱萸1~3克,川连3~5克,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甘草5克,威灵仙15克,桔梗10克,枳壳5克。
〔功效〕 健脾疏肝,降逆止呕。
〔主治〕 胆汁返流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胃窦炎。
四、治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方
〔组成〕 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甘草5克,白芍15克,台乌12克,威灵仙15克。
〔功效〕 健脾益气,缓急进食。
〔主治〕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五、治慢性结肠炎方
〔组成〕 木香(后下)5克,川连5克,柴胡10克,白芍15克,枳壳6克,甘草5克,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
〔功效〕 健脾舒肝,行气止痛。
〔主治〕 慢性结肠炎。
〔加减法〕 腹痛明显者加砂仁、元胡、救必应;泄泻较甚者加番石榴叶15~30克;纳差者加麦芽、鸡内金、布渣叶;久泻不止者加赤石脂30克,补骨脂10克。
六、治泄泻方
〔组成〕 新鲜番石榴叶30片(干品15~30克)
〔功效〕 消炎止泻。
〔主治〕 肠炎泄泻,细菌性痢疾。
七、治肠套叠方
〔组成〕 旋覆花5克,代赭石15克(先煎),党参9克,炙甘草5克,生姜2片,大枣3枚,法夏9克。
〔用法〕 上药慢煎,服后半小时,继用下法。
另外,用蜂蜜100毫升,加开水200毫升,待温度为37℃时,灌肠,与此同时,用梅花针扣击腹部肿块。
〔功效〕 降逆理肠,调畅气机。
〔主治〕 小儿肠套叠。
八、治急性阑尾炎方
〔组成〕 生大黄15克(后下),蒲公英15克,冬瓜仁30克,桃仁12克,丹皮9克,皂角刺12克,芒硝6克(冲服)。
〔功效〕 清热泻下。
〔主治〕 急性阑尾炎;阑尾脓肿(药物组成中去芒硝)。
针灸疗法:
针刺阑尾穴(双侧),用泻法深刺之,运针一二十分钟,接电针机半小时,再留针1小时。
每天1次,连刺3天。
外敷法:
三黄散外敷。
用蜂蜜适量加水调匀,敷患处,药干即换。
九、治慢性阑尾炎方
〔组成〕 生大黄9克,丹皮9克,冬瓜仁30克,桃仁9克,芒硝6克。
〔功效〕 清热泻下。
〔主治〕 慢性阑尾炎。
〔加减法〕 痛甚加蒲公英或田七末;热甚加地丁、银花、连翘;出现包块(阑尾脓肿)加皂角刺;虚人于后期酌加党参或花旗参以扶正。
注:
此方即大黄牡丹皮汤,可每月服三四剂,持续3个月。
十、治慢性肝炎方
〔组成〕 党参或太子参15~30克,云苓15克,白术12克,甘草5克,川萆薢10克,珍珠草30克。
〔功效〕 健脾化湿浊,扶土抑肝木。
〔主治〕 慢性肝炎。
〔加减法〕 湿重者加法夏10克、砂仁3克、苡仁15克。
肝郁者加素馨花10克、郁金10克。
肝阴不足而见眩晕、失眠、梦多者加桑寄生30克、桑椹子15克、旱莲草12克、女贞子12克。
肾阴虚而见腰膝酸痛、舌嫩红苔少、脉细数者加首乌30克、山萸肉12克、熟地20克、淮山药易白术、太子参易党参。
黄疸者加田基黄30克、溪黄草 30 克,或金钱草25克、土茵陈25克。
血瘀者加丹参15克、茜草根12克、桃仁10克、虫6克。
十一、治早期肝硬化方
〔组成〕 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楮实子12克,川萆薢10克,云苓15克,,菟丝子12克,土鳖虫10克,甘草6克,丹参18克,鳖甲(醋炙)30克。
〔功效〕 健脾护肝,化软坚。
〔主治〕 早期肝硬化。
〔加减法〕 酒精中毒性肝硬化,加葛花12克;肝炎后肝硬化,加珍珠草30克;门脉性肝硬化,若硬化较甚,加炒山甲10克;牙龈出血者,加紫珠草30克;阴虚者去川萆薢,加淮山药15克,石斛12克。
黄疸者加田基黄30克。
十二、治腹水方
〔组成〕 甘草、甘遂等量。
〔用法〕 用等量之甘草煎浓汁浸泡已打碎之甘遂,共泡3天3夜,去甘草汁,将甘遂晒干为细末,每服1~2克,用肠溶胶囊装吞,于清晨用米粥送服。
〔功效〕 攻逐泻水。
〔主治〕 肝硬化腹水。
注:
此方为民间验方,攻逐力强,不宜重用多用,仍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
十三、治低白蛋白症方
〔组成〕 淮山30克,苡米15克,鳖或龟约斤许。
〔用法〕 煲汤或炖服。
每周1~2次。
〔功效〕 健脾填精。
〔主治〕 低白蛋白症或A/G比值倒置者。
十四、治肝吸虫方
〔组成〕 ①党参(或太子参)12克,云苓12克,白术10克,扁豆12克,山药15克,郁金10克,枣子槟榔25克(切),使君子10克,甘草5克。
②郁金10克,苦楝根白皮15克,榧子肉25克,枣子槟榔25克(切)。
〔用法〕 先服①方,每日1剂,复煎当日服,连服3~4天;后服②方,服法同上,连服5~7天为1疗程。
若体质壮实者,则先服②方,后服①方,剂次不变。
感染轻者,一般服1~2疗程可愈;感染重者,一般服3疗程可愈,最多可服至4疗程。
〔功效〕 健脾驱虫疏肝。
〔主治〕 肝吸虫病。
十五、治胆道蛔虫症方(胆蛔汤)
〔组成〕 炒榧子肉15克,使君子(打)12克,枣子槟榔(切)12克,乌梅10克,苦楝根白皮15克。
〔功效〕 驱虫,安蛔,止痛。
〔主治〕 胆道蛔虫,肠道蛔虫,亦可治蛔虫性肠梗阻。
〔加减法〕 腹痛甚者加木香、枳壳、砂仁;热象明显者加黄连、黄柏;大便秘结者加枳实、玄明粉、大黄;脾虚者加四君子汤或参苓白术散;蛔虫性肠梗阻亦可配合针刺四逢穴,或加服生油50毫升,口服或胃管给药。
十六、治胆囊炎与胆石症方
〔组成〕 柴胡10克,太子参15克,金钱草30克,郁金12克,白芍15克,蒲黄6克,五灵脂6克,甘草3克。
〔功效〕 舒肝利胆排石,健脾活血。
〔主治〕 胆囊炎,胆石症。
〔加减法〕 热盛者去太子参加黄芩、栀子;湿盛者去太子参加茵陈、木通;大便秘结者去太子参加元明粉、枳壳或大黄;脾虚较甚者加云苓、白术。
十七、治阿米巴痢疾方
〔组成〕 鸦胆子肉20粒。
〔用法〕 以滑石粉为衣,空腹吞服。
〔功效〕 清热解毒,杀虫止痢。
〔主治〕 阿米巴痢疾。
注:
此方出于张锡纯。
十八、治高血压方
一方 石决牡蛎汤
〔组成〕 石决明30克(先煎),生牡蛎30克(先煎),白芍15克,牛膝15克,钩藤12克(后下),莲子心3克,莲须10克。
〔功效〕 平肝潜阳。
〔主治〕 肝阳上亢之高血压病。
〔加减法〕 苔黄、脉数有力者加黄芩;兼阳明实热便秘者加大黄;苔厚腻者去莲须加茯苓、泽泻;头痛甚者加菊花或龙胆草;头晕甚者加天麻;失眠加夜交藤或酸枣仁。
二方 莲椹汤
〔组成〕 莲须10克,桑椹子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2克,淮山30克,龟板30克(先煎),牛膝15克。
〔功效〕 滋肾养肝。
〔主治〕 肝肾阴虚之高血压病。
〔加减法〕 气虚者加太子参;舌光无苔加麦冬、生地;失眠者加酸枣仁、柏子仁。
血虚者加首乌、黄精。
三方 肝肾双补汤
〔组成〕 桑寄生30克,首乌30克,川芎10克,淫羊藿10克,玉米须30克,杜仲10克,磁石30克(先煎),生龙骨30克(先煎)。
〔功效〕 双补肝肾,兼予潜阳。
〔主治〕 阴阳两虚之高血压病。
〔加减法〕 气虚者加黄芪 30 克;肾阳虚为主者,可用附桂十味汤(肉桂、熟附子、黄精、桑椹子、丹皮、云苓、泽泻、莲须、玉米须、牛膝);肾阳虚甚兼浮肿者,用真武汤加杜仲、黄芪。
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