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教学教案新部编本编写及范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35921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物教学教案新部编本编写及范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学生物教学教案新部编本编写及范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学生物教学教案新部编本编写及范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学生物教学教案新部编本编写及范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学生物教学教案新部编本编写及范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生物教学教案新部编本编写及范例.docx

《中学生物教学教案新部编本编写及范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物教学教案新部编本编写及范例.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生物教学教案新部编本编写及范例.docx

中学生物教学教案新部编本编写及范例

 

教师学科教案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

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教学时间的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1.整体时间分配

新教师在备课时首先应规划好一学期教学时间的总体分配,即制定出教学计划。

学计划在规划教学内容的时间安排时,要特别注意开展活动所需要时间、实验所需要时间的安排,还要考虑需要提前准备的事情。

忽视这一点,就会加大教学时间使用的随意性,势必会造成一学期的教学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甚至完不成教学任务的后果。

2.课时分配

课时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所展开的教学活动单位容量,确定课时主要不是来自于经验或教学参考书的建议,而是要依据备学生、备任务、备目标、备检测得到的信息,保证在各个教学环节的单位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

3.保证学生实际学习时间

实际学习时间是指每个学生实际接受的有效学习时间。

有关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业成绩受出勤天数、旷课和迟到早退等综合因素影响,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加强管理提高全勤率。

4.增加学生专注学习的时间

在课堂教学中,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在始终如一地专注学习,每个学生在一节课的不同阶段专注学习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

备课时可考虑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维持学生的注意力,还可根据学生学习心理、生理的周期性变化合理设计教学时间。

5.防止教学时间的遗失

教学时间的遗失是由于受外界干扰或教师处理不当造成的教学的浪费。

如课堂的偶发事件引起的教学中断、教学中过渡时间过长、教师说许多与教学无关的话、发放任自流地让学生自习等。

 

教案的编写

教案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编写教案的过程是教师备课的最后一个阶段。

优质的教案能事教学活动更加系统、周密、细致,是上好课的重要保证。

一、       关于教案

对于新老师来说,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整个过程是决定教学的整体安排的过程,教案则是做可操作性准备的过程。

所以,教案必须是在深思熟虑之后才撰写的,切不可盲目抄别人的教案。

2.   编写教案需要一个构思谋划—编写提纲—书写详案—试讲修改—完善实用的过程。

3.   教案一般包括教学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活动安排、教学用具、教学方法、课时安排、内容要点(板书设计)、教学进程、教学后记,有的还加上教材特点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设计意图等。

4.   教案并没有统一规定的格式,具体写法和繁简程度因人而异。

常见的形式有文字式、表格式、程序式、图文式等,但通常是以上几种形式穿插使用的综合式。

5.   每位教师的教案具有明显的个性化倾向,这主要取决于个人的经验、习惯做法、学习活动的性质和对教案的管理要求。

6.   教案只能反映出对实际教学的预测,在实际应用中不能固守教案的程式不变,要根据课堂实际发生的教学事件灵活调整使用。

二、       关于教学目标的表述

教学目标规定了学生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能表现出什么样子的学业行为,并限定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的获得和情感态度发展的层次、范围、方式以及变化效果的量度,它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指向、评价和激励的作用。

请比较“植物种子的萌发”一节课的两种教学目标,来了解教学目标表述的四个要素和要求:

①           使学生了解种子的结构,能准确地人出种子结构的主要部分;

②           掌握植物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用所给的材料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③           让学生知道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能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④           熟悉一种常见植物的栽培方法,亲自栽培一种常见的植物,写出详细的观察记录;通过自行设计、完成小实验,体验探究过程。

表述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要素:

1.行为主体

建议教学目标描述的是学生的学习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一般不用来描述教师的教学程序或活动安排,如“使学生……”、“让学生……”以及“提高学生……”“培养学生…….”“等描述。

”“能认出……”、“能描述……”、“能……设计”表明达成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

2.行为动词

教学具体目标应采用可观察、可操作、可检验的行为动词来描述。

而“了解”、“掌握”、“知道”、“熟悉”几个笼统含糊的、难以观察到的、仅表示内部心理过程的动词,往往难以测量,无法检验。

“能认出”、“探究”、“能描述”、“栽培”、“写出”,则是意义明确、易于观察、便于检验的行为动词。

生物课程标准在“学习目标的说明”中提出了一些常用的目标动词,可作为参考:

知识性目标动词:

描述、识别、列出、说出、举例说出、说明、举例说明、概述、区别解释、选出、收集、处理、阐明、分析、得出、设计、拟订、应用、评价、撰写。

技能性目标动词:

尝试、模仿、运用、使用。

情感性目标动词:

体验、参加、参与、交流、关注、认同、拒绝、确立、形成、养成。

3.行为条件

有时需要表明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或什么范围里完成指定的学习活动,如“用所给的材料探究……”、“通过自行设计、完成小实验,体验……”。

4.表现程度

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表现水准,用以测量学生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如“能准确无误的……”,便是对“认出植物种子的结构”的要求程度;“详细的……”便是对“写出观察记录”的要求程度,是对目标水平的限定,便于检测。

目标表述的四要素体现了谁?

(学习者)做什么?

(可观察到的学习行为)在什么条件下?

(支持学习的环境)做到什么程度?

(行为的标准)

三、书写教案的要求

1.格式既规范又灵活,建议新老师最好写详细的文字式教案;

2.能体现出教学方法;

3.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4.要反映出师生的多边活动;

5.体现出能力培养的措施;

6.能反映出创新意识的措施;

7.书写工整;

如何说课?

一、说课的含义

说课是教师用口头语言具体表述课题的课堂教学结构设计及其教育理论根据。

其本质是:

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评委、教师或其他听众,在10至15分钟内,系统地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通过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学生的认知基础、教学方法和教具的选择,说明怎样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以体现整个课堂教学的基本轮廓及理论基础,因此,教师在说课时,要体现一个“说”字,突出一个“课”字。

二、说课的内容包括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设计

说教材包括教材简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分析。

教材简析指简要说明课程标准对该年级的要求及对教材内容的要求。

说清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应先分析本册教材有那些重点,接着分析本章的重点,最后再分析本节内容在本章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前后章节的联系。

教学程序设计:

包括说教学思路、课堂结构、作业布置、板书设计。

 

 

 

 

 

教案范例1:

参考:

《生物学通报》2000年第八期刊登的北京市第四中学陈月艳老师的教案(表格式)。

 

教学课题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任课老师:

XXX任课班级:

高*(*)班上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目标:

1.阅读有关细胞膜的学习材料,根据结构示意图准确描述膜物质分子的排列,根据一定条件下膜形态变化推知其流动性。

2.观察物质通过透析膜的扩散现象,用浓度梯度解释扩散作用。

3.用实验鉴定细胞膜的通透特性,推知细胞膜具有选择透性。

4.区分主动转运与被动转运,叙述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5.体验研究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科学探究过程,体会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教学重点:

细胞膜的结构、细胞膜的选择透性、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教学难点: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活动安排:

细胞膜的通透特性实验

课的类型:

事实、方法及命题性知识

教学模式:

师生共同解决型

课时安排:

60分钟

内容要点:

(板书设计)

 

第二节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一、细胞膜

(一)结构——物质分子的排列

1.以磷脂双分子层为骨架

2.蛋白质分子的覆盖、嵌入或贯穿于脂双层

3.膜物质分子的运动使膜具有流动性

(二)特性

1.通过透析膜的物质扩散及原理分析(演示实验)(附一)

高浓度低浓度

 

2.细胞膜是否是半透膜的实验探究(附二)

3.活细胞的膜具有选择透性

(三)功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方式

运输方式

有无载体

是否需能

扩散作用

顺浓度梯度

被动转运

顺浓度梯度

通道蛋白协助

主动转运

逆浓度梯度

顺浓度梯度

载体蛋白转运

ATP供能

吞吐作用

与浓度无关

细胞膜与囊泡

ATP供能

 

教学程序

教师行为

学生活动及目标

复习旧资料

1.提问:

说出植物细胞大体结构

2.学生根据挂图识别植物细胞结构

再现植物细胞大体结构

引入新课题

请学生说出原生质体的外层结构名称

再现原生质体概念

细胞膜的结构

1.问学生想知道细胞膜的哪些问题

2.学生阅读第83页第2自然段,结合挂图描述细胞膜的组成物质分子排列方式

3.质疑:

研究中发现高温膜变薄、表面积增大,说明组成膜物质分子的特点

4.概述习得的“膜结构模型”

5.质疑:

膜位于原生质体最外层,理应具有什么功能?

与其功能相适合细胞膜应具有的特点?

引入下文

发现提出问题

 

 

确知膜组成物质及其分子排布

 

领悟膜的流动性

膜细胞的特性

1.请将有关同学说明课前所做的透析膜实验的方法、步骤

2.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①碘的离子和分子进入透析袋使其中淀粉变蓝;淀粉不能通过透析袋,量筒中碘液颜色不变蓝

②水分子进入透析袋;葡萄糖出透析袋,量筒中溶液与班氏试剂呈砖红色反应

3.质疑:

碘的离子和分子,葡萄糖和水分子进出透析袋的必须条件

①分析说明透析膜的透性(半透膜)

②分析说明通过透析膜的物质运动放行的决定因素(膜两侧存在该物质浓度差)

4.细胞膜透性的假说和检验

①细胞膜是不是半透性膜?

②假设是半透性膜,是否有实验证据?

引导学生对质壁分离现象作出解释

③组织学生观察生、熟玉米胚乳的染色实验现象,证明活细胞膜具有选择透性

领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表述实验装置中碘分子和离子、淀粉分子的运动方向

 

 

 

 

 

 

 

认识活的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细胞膜的功能

1.提问:

细胞膜有选择透性,其“选择性”表现在哪里(水分子自由通过、所需物质的离子和小分子可以通过、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

2.质疑:

各种物质怎样进出细胞的呢?

让学生阅读课文第88到90页,查找水离子和小分子物质的进出细胞方式

3.让学生识别课文中第91页图5—16,描述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的出入细胞方式

4.让学生以列表形式将物质进出细胞的3种方式加以比较

5.师生共同列表归纳物质进出细胞的4种方式

体会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相适合

 

陈述

 

识图作答

 

信息加工整理的列表

比较学习法

学习巩固

1.       请学生总结本节课主要的学习内容

2.       提出思考题:

①     分析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原因

②     从日常生活中举例说明水的渗透作用

③     从膜功能角度思考细胞体积较小的原因

 

 

应用习得概念分析和解决新问题

课后分析:

1.      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比例。

2.      教学设计是否以启发学生探究为主。

3.      知识体系是否有条理。

4.      是否教学生学会学习和思维。

(附一:

通过透析膜的物质扩散的演示实验)

实验组合

淀粉液的透析装置

葡萄糖液的透析装置

实验处理

将装有淀粉液的透析袋置于盛有150mL水的量筒中,再滴加卢戈氏碘液至黄色

将装有葡萄糖溶液的透析袋置于盛有150mL水的量筒中

实验现象

碘的离子和分子进入透析袋使淀粉变蓝,淀粉不能通过透析膜,量筒中碘液不变蓝

水分子进入透析袋,量筒中水量减少葡萄糖分子出透析袋,量筒中溶液与班氏试剂呈砖红色反应

实验结论

1.析膜是一种半透膜

2.通过半透膜的物质分子顺浓度扩散

注:

透析膜从医药商店购买;在课前12小时,又2位学生完成实验操作过程,每隔4小时做一次观察和记录,以便课上陈述实验现象的变化。

(附二:

观察细胞膜通透性的实验)

实验组合

检验活细胞的膜通透性

检验死细胞的膜通透性

实验处理

将玉米种子浸泡15小时,从中央切开后用稀释红墨水染色

将玉米种子煮熟,从中央切开后用稀释红墨水染色

实验现象

胚体细胞着色深

胚体细胞着色浅

实验结论

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通透性

 

 

教案范例2:

教学进程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教师行为)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及目标)

 

 

 

一、花的结构

1.      花托

2.      萼片

3.      花瓣

4.      雄蕊

5.      雌蕊

小结:

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

 

 

 

 

 

 

 

 

 

组织学生画花、说花,围绕困惑:

与果实和种子形成有关的结构可能是什么?

进行学法指导,利用CAI组织学生探究花的结构,巡视指导,帮助学生得出结论。

利用桃花模型质疑:

假如一朵花的雌蕊被害虫吃掉了,它还能发育成果实吗?

请学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观察模型,认识结构,检验假设,得出结论。

 

 

用优美的诗句带领学生回到那鲜花盛开的季节,充分调动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观察能力,请学生带着疑惑、自学、相互交流,认识花的结构,明确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

 

用花的黏贴图引导学生思考花是怎样结出果实的?

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花的结构。

由于花粉和胚珠的结构不易看到,在探究时要注意联系实际,用挂图或板图进行说明,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方案一:

两人合作,结合书中的插图,按照由下向上、由外向内的顺序,观察解剖桃花(鲜花、冰冻鲜花、浸制标本)或当地常见的典型的一种被子植物的花。

认识花的各部分结构,相互交流,概述出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

 

方案二:

四人合作,根据假设,结合书中的书中的插图,按照由下向上、由外向内的顺序,观察桃花模型,认识花的结构,分析、交流,明确雌蕊与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关系,验证假设,概述出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

 

方案三:

结合生活实际,自主性学习,回忆平时常见的被子植物的花,对照彩图进行联想、观察,认识花的结构,相互交流合作,解答疑惑,概述出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

 

方案四:

两人合作,结合书中的插图,按照由下向上、由外向内的顺序观察花的结构,对照已经解剖开的桃花(鲜花或挂图)黏贴图,根据疑惑,进一步认识花的结构,概述出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

二、传粉和受精

 

1.      传粉:

花粉

从花药落到雌蕊

柱头上的过程

 

 

 

 

 

 

 

 

 

 

 

 

 

 

2.受精:

精子和卵细胞相融合的过程

 

 

 

 

 

 

 

 

 

 

 

 

用优美的语言,创设盛夏蜜蜂在花丛中忙碌的情景,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进行观察和思考,在表述交流中让学生大胆描述传粉过程,教师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

质疑,出示观察提纲,引导学生仔细观看录像(CAI课件),进行环环相扣的探究活动,最后得出结论。

 

课前组织学生预习、排练,课上以小组为单位,请学生模拟表演传粉过程,通过直观表演,让学生加深对传粉的了解。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鼓励学生大胆推测,描述受精的过程。

 

 

 

质疑,出示观察提纲,引导学生认真观看,针对问题进行步步为营的探究,最终得出结论。

组织学生看书自学,针对不易理解,抽象的受精过程,教师提供抽拉式活动教具,指导学生进行演示,加深对受精过程的理解。

方案一:

调动经验储备,运用逻辑思维能力,想像、回忆,用精炼生动的语言,描述(虫媒花和风媒花)传粉的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了解传粉过程,总结出什么是传粉。

 

方案二:

根据问题,仔细观看录像(CAI课件),合作交流,描述(虫媒花和风媒花)传粉的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总结出什么是传粉。

 

方案三:

课前小组合作排练,课上以小组为单位模拟表演(虫媒花和风媒花)传粉过程,在活动中,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出什么是传粉。

 

 

 

 

 

方案一:

运用逻辑思维能力,根据问题,大胆推测、想像,用精炼、生动的语言,描述受精的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总结出什么是受精。

 

方案二:

根据问题,认真观看录像(CAI课件),通过分析推理、合作交流,描述受精的过程,在教师指导下,总结出什么是受精。

 

方案三:

针对书中不解之处,在教师指导下,动手演示被子植物受精的抽拉式活动教具,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最后概括描述出受精的过程。

 

 

 

 

三、果实与

种子的形成

 

 

 

 

 

 

 

 

 

 

 

 

 

创设问题情境:

花落后能结出果实。

激发

学生求知欲望,指导学生模拟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分析推理,得出结论。

 

激情、质疑,指导观察,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典型的案例:

桃花的形成过程,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关系。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看书,针对果实与种子形成的动态过程,提供活动黏贴图,指导学生黏贴,加深对其形成的理解。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用列表的方法,帮助学生分析推理,得出结论。

 

 

方案一:

根据问题,调动经验储备,联系生活实际,大胆推测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最终在合作交流中,进一步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关系。

 

方案二:

根据问题,认真观看录像(CAI课件),以桃花为例说明果实和种子形成的过程,从而进一步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关系。

 

 

方案三:

针对书中的不解之处,在教师指导下,利用活动教具,黏贴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使抽象问题具体化,从而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关系。

 

 

方案四:

在教师的帮助下,列表回顾种子的结构、果实的组成和子房的结构等知识。

运用逻辑思维和推理的方法,大胆推测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从而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关系。

 

 

 

 

人工辅助传粉,爱花习惯教育

 

情感教育贯穿始终

模拟表演人工辅助传粉的方法,认同花、果实、种子对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养成爱护花的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