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跳线设置图解.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34213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4.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硬盘跳线设置图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硬盘跳线设置图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硬盘跳线设置图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硬盘跳线设置图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硬盘跳线设置图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硬盘跳线设置图解.docx

《硬盘跳线设置图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硬盘跳线设置图解.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硬盘跳线设置图解.docx

硬盘跳线设置图解

双硬盘安装指南

( 苏旅、无沿 2003.09.2210:

59:

24  本文选自:

中国电脑教育报 )

为了能容纳如今“体积”越来越大的软件,相信很多朋友都已购置了更高容量的新硬盘,但在你准备将老硬盘打入冷宫之际,是否想到过将两个硬盘一并使用呢,这不但可以免去让老硬盘提前退休,而且还可以让你拥有更大的硬盘空间,既然好处多多,那你还等什么?

赶快加入我们的双硬盘安装之旅吧!

一、安装前的注意事项

安装双硬盘之前首先要查看电脑内部的基本情况,如是否还有安装第二个硬盘的空间,数据线有没有空余的接口,电脑电源功率是否能够支持两块硬盘的稳定运行等。

这些条件对于安装双硬盘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二、跳线设置

接下来是设置两个硬盘的跳线,一个设为主盘(MasterDevice),另一个设置为从盘(SlaveDevice)。

这里有一个问题大家要弄清楚,就是究竟哪个硬盘设置为主盘更合理,许多朋友认为要将容量更高的硬盘设为主盘,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将性能更好的硬盘设为主盘。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本来有一块希捷酷鱼Ⅱ20GB硬盘(7200转),后来又添置了一块60GB的希捷U6硬盘(5400转),那么你就应该把酷鱼Ⅱ20GB设为主盘,因为它的速度更快一些。

图1酷鱼Ⅳ硬盘跳线说明

不同的硬盘间的跳线方法可能会有所区别,但基本上大同小异。

下面我们就以一块希捷酷鱼Ⅳ(7200转)和一块迈拓星钻一代(5400转)为例,讲解一下跳线的设置方法。

图2星钻一代硬盘跳线说明

首先我们要分别看一下两个硬盘的跳线说明,这个说明一般位于硬盘的正面或反面(如图1、图2)。

然后按说明将希捷酷鱼Ⅳ设为主盘(如图3),将星钻一代设为从盘(如图4)(注:

如果两个硬盘各使用一条数据线,则可以不进行跳线设置)。

完成跳线设置后,将两个硬盘分别安装到机箱内相应的位置,并连接好数据线和电源线。

在连接数据线时要注意将蓝色一端与主板的IDE接口相连,但如果你使用的是早期的DMA/33数据线,则无此要求。

完成这一步后,硬件上的安装工作就全部完成了。

接下来我们可以打开计算机的电源,并进入主板的BIOS,可以看到BIOS已自动检测出了两个硬盘的容量及主从关系,这说明双硬盘已安装成功。

三、数据线选择

从图1、2中我们看到,硬盘上除了带有Master和Slave跳线外,还有一个Enablecableselect跳线。

如果用户设置了这个跳线,那么硬盘间的主从关系就会由数据线所决定。

这是一种较为少见的主从盘设置方法。

图4将星钻一代设为从盘

但此时就不能将两块硬盘中的任何一个进行主从盘跳线设定了,而需要两块硬盘都将跳线改动到“EnableCableSelect”的状态。

而接线的时候就必须注意,无论采用40芯的DMA/33线,还是80芯的DMA/66线,远离主板的硬盘接口总是接驳主盘,而靠近主板的接口上的硬盘总是被认做从盘。

其实采用数据线设置的方法来确定主从盘关系,是安装双硬盘时很灵活的手段。

比如,你可以将两块硬盘都做成可引导的启动盘,当主盘出现硬件故障时,只需将硬盘换接到Master接口上,它就成了系统盘。

这个方法特别适合经常来回更换硬盘的用户。

四、盘符交错的解决方法

下面,我们再说一下使用双硬盘时所经常出现的“盘符交错”问题。

所谓“盘符交错”就是当我们安装了双硬盘以后,假设每个硬盘各分了三个区,那么正常的情况应该是主盘的各个驱动器在前,从盘的各驱动器在后[如C(主)、D(主)、E(主)、F(从)、G(从)、H(从)]。

但实际情况往往是,主盘的C、E驱动器之间挤入了从盘的F驱动器,也就是会出现[C(主)、D(从)、E(主)、F(主)、G(从)、H(从)]的情况,它会给用户带来许多使用上的麻烦,如导致单个硬盘内原来安装的软件运行不正常等。

目前有如下几种办法可解决“盘符交错”问题。

1、屏蔽法

对于两块都有主分区的硬盘来说,可在BIOS设置中将主硬盘设置为AUTO,将从硬盘设置为None(如图5)。

这样在开机进入Windows后就可以避免“盘符交错”的问题,同样这个办法对于Linux操作系统也适用

如果双硬盘的主分区分别装有不同的操作系统,那么就可以通过改变BIOS设置中硬盘的状态,从而启动另外一块硬盘上的操作系统。

不过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就是在单一的DOS模式下将无法找到在BIOS中屏蔽掉的硬盘,也就无法对其进行读写操作了。

2、分区法:

这个方法也是比较实用的,其方法是只在主硬盘上建立主分区,而将从硬盘全部划分为扩展分区,然后再在其中划分逻辑分区,这样就可以避免“盘符交错”现象的发生,不过用这种方法很容易删除从硬盘上的数据,因此在操作之前一定要做好备份工作。

图5设置主、从硬盘状态前后的变化

其他避免“盘符交错”问题的办法还有利用PartitionMagic之类的软件进行设置,部分硬盘厂商也推出了专门的设置软件,由于使用比较的简单,在此我们就不过多地介绍了。

(责任编辑:

赵强)

硬盘跳线设置图解

2006年10月04日来源/作者:

互联网/不详

  硬件是有参数作为开关来设置的,硬件的设置开关就称为“跳线”(Jumper)。

  一、了解跳线的类型

  迄今为止,跳线已经发展到了三代,分别是键帽式跳线、DIP式跳线、软跳线。

  1.键帽式跳线

  键帽式跳线是由两部分组成:

底座部分和键帽部分(如图1所示)。

前者是向上直立的两根或三根不连通的针,相邻的两根针决定一种开关功能。

对跳线的操作只有短接和断开两种。

当使用某个跳线时,即短接某个跳线时,就将一个能让两根针连通的键帽给它俩带上,这样两根针就连通了,对应该跳线的功能就有了,否则,可以将键帽只带在一根针上,键帽的另一根管空着,这样,因为两根针没有连通,对应的功能就被禁止了,而且键帽就不会丢失。

因为带键帽只表示接通,所以没有插反的问题。

键帽式的跳线分两针的和三针的,两针的使用比较方便,应用更广泛,短接就表示具有某个功能,断开就表示禁止某个功能;三针的比较复杂些,比如有针1、2、3,那么短接针1、2表示一种功能,而短接2、3表示另外一种功能。

 

 

 

 

 

  图1

  2.DIP式跳线

  DIP式跳线也被称作DIP组合开关,DIP开关不仅可以单独使用一个按钮开关表示一种功能,更可以组合几个DIP开关来表示更多的状态,更多的功能。

如图2所示,DIP开关的一个可以两边扳动的钮就决定了两种开关状态,一面表示开(ON),另外一面表示关(OFF)。

而对于组合状态的使用,有多少DIP开关就能表示2的多少次幂的状态,就有多少个数值可以选择,因此,进入DIP开关时必须对照说明书中的表格设置数值,否则根本搞不清楚这么多的状态。

图2

  3.软跳线

  软跳线并没有实质的跳线,也就是对CPU相关的设置不再使用硬件跳线,而是通过CMOSSetup程序中进行设置(如图3所示),根本不需要再打开机箱,非常方便。

图3

 

二、设置跳线

  在电脑配件中,主板、硬盘、光驱、声卡都存在跳线,以主板跳线最为复杂,硬盘次之。

   1.硬盘跳线

  硬盘上的跳线是比较简单的,其跳线位置多在硬盘后面,如硬盘后面跳线图所示。

其跳线在数据线接口和电源线接口之间,白色的键帽清晰可见。

而硬盘表面和这个“之间”的位置对应的电路板的一面,都有关于跳线设置的说明,如硬盘电路板上跳线说明图。

  虽然不同的品牌的硬盘跳线有所不同,但因为硬盘属于IDE接口设备,所以一般都分为三种跳线设置,它们分别是“Master”、“Slave”、“CableSelect”(简称CS)。

“Master”(主)表示主盘,是一个IDE通道上第一个被系统检测的设备,一个主板通常有两个IDE设备通道,而一个通道上最多能连接两个IDE设备,它们有主从之分。

“Slave”(从)表示从盘,是一个IDE通道上第二个被系统检测的设备。

“CableSelect”(线缆选择)表示使用特殊的硬盘数据线连接主板,跳线就决定了硬盘的主从位置。

真正支持这种功能的数据线市场很少见到。

80针数据线实际上已经不理睬硬盘上的任何跳线设置,其黑色一端必须接主板IDE接口,蓝色端连接主设备,灰色的一端连接从设备,你的硬盘使用什么样的跳线都不起作用。

这样的线适合今天的支持DMA66/100/133接口的硬盘。

  如果硬盘跳线设置错误,会导致一个IDE通道上的两个设备冲突,多不能使电脑正常引导,但不会导致硬件损伤。

一般只有在一个通道上的两个设备的设置相同时才会引起冲突,比如都设置成主盘或都设置成从盘了。

同一个通道上两个设备设置没有冲突,一个为主,一个为从,但不兼容的事情发生的还是不多。

 

 

 

 

 

 

  因为硬盘跳线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看一下主流硬盘的具体跳线说明。

通常可以在硬盘的电路板上、硬盘正面或IDE接口旁边上找到跳线说明图示。

  

(1)Seagate(希捷)硬盘

图4

  Seagate硬盘的跳线设置图示一般可以在盘体的反面找到,短接的跳线被框上长方框,主要有四种设置方式:

“MasterorSingledrive”(表示设置硬盘为主盘或该通道上只单独连接一个硬盘,即该硬盘独占一个IDE通道,这个通道上不能有从盘)、“Driveisslave”(表示当前硬盘为从盘)、“Masterwithanon-ATAcompatibleslave”(表示存在一个主盘,而从盘是不与ATA接口硬盘兼容的硬盘,这包括老式的不支持DMA33的硬盘或SCSI接口硬盘)、“CableSelect”(使用数据线选择硬盘主从)、无跳线(表示当前硬盘为从盘)。

  

(2)WesternDigital(西部数据)硬盘

图5

  WesternDigital硬盘的跳线设置图示一般可以在盘体的正面找到,短接的跳线被框上黑色长方块,主要有三种设置方式:

“Slave”(表示当前硬盘为从盘)、“Masterw/Slavepresent”(表示当前盘为主盘,同时存在从盘)、“SingleorMaster”(表示设置硬盘为主盘或该通道上只单独连接一个硬盘,即该硬盘独占一个IDE通道,这个通道上不能有从盘)。

  (3)Maxtor(迈拓)硬盘

图6

  Maxtor硬盘的跳线设置图示一般可以在盘体的正面找到,短接的跳线被涂上黑色,主要有三种设置方式:

“Master(Factorydefault)”(主盘)、“Slave(JumperParkingPosition)”(从盘)、“CableselectforMaster/Slave”(电缆选择)。

  (4)IBM硬盘

图7

  传统的硬盘上只有Master、Slave、CableSelect三种跳线,个别的硬盘组合更多一点,也还是离不开这几个概念。

但IBM硬盘就是与众不同,它的跳线特别复杂,其跳线设置图示一般可以在接口上方找到,主要有四种设置方式:

“Device0(Master)”(主盘)、“Device1(Slave)”(从盘)、“CableSelect”(电缆选择)、“ForcingDEV1Present”(即设备0强制设备1存在,如果从盘比较旧,不能告之系统总线自己的存在,就应该将主盘设置为本跳线)。

  以上这四种设置方式又可分别设置四种不同的状态:

“15Heads”(个别系统要求系统使用15Heads的设置,硬盘的容量保持不变)、“16Heads”(硬盘的默认设置是16Heads)、“2/32GBCLIP”(对于DJNA模式的硬盘,如果BIOS的LBA模式与柱面数大于4096的硬盘不兼容,本跳线将多余的柱面忽略,让LBA方式只使用4096个柱面,管理2GB空间,也就是将大硬盘当2GB的硬盘使用。

对于容量小于34GB的DTLA或DPTA模式的硬盘,如果BIOS的LBA模式与柱面数大于4096的硬盘不兼容,本跳线将多余的柱面忽略,让LBA方式只使用4096个柱面,管理2GB空间。

也就是将大硬盘当2GB的硬盘使用。

但硬盘在LBA模式中显示的柱面值并不改变。

对于容量大于等于34GB的DTLA或DPTA模式的硬盘,如果BIOS的LBA模式与扇区数大于66055248的硬盘不兼容,本跳线将多余的柱面忽略,让LBA方式只使用66055248个扇区,管理32GB空间。

也就是将大硬盘当32GB的硬盘使用。

)、“AutoSpinDisable”(允许硬盘在等待状态中被唤醒)。

  当电脑不识别新的硬盘时,建议先将默认的16Heads设置修改成“15Heads”设置,不成功再修改成“2/32GBCLIP”设置。

  硬盘的跳线的图示虽然明确,但分清楚哪一边是开始端并不是很容易,解决的方法一个是从助硬盘电路板那边的说明,另外一个是借助开机自检中关于硬盘的检测信息来确定设置是否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