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物理标准格式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33040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89 大小:48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物理标准格式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九年级上物理标准格式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九年级上物理标准格式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九年级上物理标准格式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九年级上物理标准格式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物理标准格式教案.docx

《九年级上物理标准格式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物理标准格式教案.docx(8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上物理标准格式教案.docx

九年级上物理标准格式教案

课题

第1节分子热运动

课时

1

授课时间

月日

教学

目标

1、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和分子热运动。

2、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3、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运动论的观点进行解释。

教材

分析

重点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难点

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教具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1、分子直径数量级10-10m。

2、物质是由很多分子组成的。

二、一切物体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见书P124图)

a.一切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小结得出——扩散速度:

V气﹥V液﹥V固

演示:

红墨水在热水和冷水中的扩散情况

b.物体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1、气体间的扩散:

打开香皂盒闻到香味,说明香气的分子发生了运动。

下面我们再来通过讨论实验来体会分子是运动的。

2、液体间的扩散;往盛有水的烧杯中,滴入红墨水,过一会儿,观察到现象。

上面的实验是一种扩散现象。

即不同的物质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扩散现象很常见。

请举出几个例子,看谁观察得细致。

3、固体间的扩散:

科学家们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mm深。

2.分子热运动,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

三、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演示:

观察弹簧测力计上示数变化

1.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2.分子间的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3.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大小关系。

①引力=斥力d=r0

②引力﹥斥力(斥力、引力都减小,则引力减慢,显示引力)

d﹥r0

③引力﹤斥力(斥力、引力都增大,则引力增大慢,显示斥力)

d﹤r0

小结: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小结,培养总结概括能力。

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1~4题

三、课堂收获:

四、自我检测:

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一切物体里的分子都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SARS病毒可以通过飞沫传播

B、像一杯水中滴入红墨水,过一会儿整杯水都红了

C、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板长久紧压在一起,金板中渗有铅,铅板中渗有金

D、配制过氧乙酸消毒液时,能闻到刺鼻的气味

2、下列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A、沙尘暴来临时,漫天沙尘

B、“八月桂花遍地香”时,到处都能闻到桂花的芳香

C、扫地时,室内尘土飞扬

D、把两块表面平滑干净的铅块压紧,一段时间后不容易把它们拉开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越快,它的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也越快

B、液体凝固成固体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就停止了

C、固体被压缩到分子之间无间隙才不能被压缩

D、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4、下列现象中,支持分子间存在引力的证据是:

A、两块表面平滑干净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黏在一起

B、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C、磁铁能吸引大头针D、破镜不能重圆

批注

板书设计

1、分子运动论主要内容为:

1、物质有分子组成;2、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护散现象

2、

分子间的作用力

作业布置

 

课题

第二节内能

课时

1

授课时间

月日

教学

目标

1.知道内能的初步概念及内能跟温度的关系.

2.知道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教材

分析

重点

内能概念;

难点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教具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引入新课

分子动理论告诉我们,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着。

那么公司也同一切运动物体具有动能一样,也具有动能。

分子动理论还告诉我们:

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这又使分子具有势能。

新课教学

(1)物体的内能: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物体内部的每一个分子都在运动,都受分子作用力,但每单个分子的动能和势能,不是物体的内能。

内能是指物体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内能也不同于机械能。

物体的动能跟物体的速度有关,物体的重力势能跟物体被举起的高度有关。

一个钢球是否运动,是否被举高,这只能影响钢球的机械能,并不是能改变钢球内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

那么物体的内能跟什么有关呢?

(2)内能的变化:

物体内能既然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那么当分子运动加剧时,物体的内能也就增大。

上节课我们曾进过:

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加剧。

科学的论断,必须要有证据,在物理学中,通常是用实验来证实论断的。

今天我们同样用实验来证实上面的论断。

实验演示:

取三只烧杯,分别倒入冷水、温水和热水,然后分别向三只杯内缓慢地滴入几滴墨汁,观察比较三只杯内墨扩散的快慢。

实验结果表明:

温度越高,扩散过程越快。

扩散得快,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大,即分子无规则运动激烈。

因此:

物体的内能跟温度有关。

温度升高时,物体的内能增加。

温度降低时,物体的内能减小。

正是由于内能跟温度有关,人们常常把物体的内能叫做热能,把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3)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这是因为物体内的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着。

炽热的铁水,温度很高,分子运动激烈,它具有内能。

冰冷的冰块,温度虽低,其内部分子仍在做无规则运动,它也具有内能。

(4)内能和机械能

通过机械能和内能的对比,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内能概念。

分析在水平光滑桌上滑动的木块具有什么能。

首先木块有势能,也有动能棗统称为机械能。

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

木块内部的分子做无规则运动,且分子间有作用力,木块有内能。

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势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当堂检测

1、热水和冷水混合时,______水放出热量,一直到热水与冷水的________相同时为止。

2、物体的温度升高,表明物体的内能_________,物体内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__________(填“变”“增大”或“减小”)

3、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__________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______能

4、“八月桂花遍地开”时很远就能闻到桂花的芳香,这是一种______现象,说明____________

5、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

但其实质不同,__________是物体之间内能的转移,而___________是实现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变。

6、火柴可以擦燃,也可以放在火上点燃,前者是用___________的方法使火柴燃烧,后者是用___________的方法使它燃烧。

7、萧敏同学用电饭煲做饭,片刻后听到“噗-噗-噗”的响声,走近一看,发现水蒸气冲动了锅内能转化为锅盖的_____________。

8、关于能量转化说法正确的是()

 A.砂轮磨刀有内能转化为动能

B.陨石进入大气层成为流星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壶中水沸腾时壶盖跳动是水的动能转化为壶的动能

D.给自行车打气气筒发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9、关于物体内能的改变,下列正确的是()A.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少B.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一定减小C.对物体做功时,物体内能一定减少D.物体放热时,物体内能一定增加

10、在下列现象中,通过做机械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利用电炉把水烧开B.冬天里两手互相摩擦使手暖和

C.冬天天气寒冷时要生火取暖D.用电焊机焊接金属使金属熔化

11、下面现象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现象是()

A、两决块相互摩擦,冰块熔化B、水蒸汽推动活塞做功

C、压缩气体,温度升高D、用太阳灶烧水

批注

板书设计

一、物体的内能: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1、内能不同于机械能

2、一切(运动、静止、高温、低温)物体都有内能

3、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二、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1、热传递2、做功

三、热传递:

定义、条件、传递的是能量。

四、热量:

传递内能的多少。

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只能说含有多少能量(热能,内能)

作业布置

 

课题

第三节比热容

课时

1

授课时间

月日

教学

目标

1、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2、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3、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教材

分析

重点

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有关计算。

难点

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

教具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引入:

用电水壶烧水

①烧半壶、满壶开水所需时间?

——所需热量不同,与m有关。

②同样一壶水烧成温水、开水吸热的多少相同吗?

——与升高的温度有关

说明物体吸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质量,升高的温度,物体本身。

一、探究:

物体吸热的多少是否与物质本身有关

1.猜想

2.设计实验

3.进行实验

结论:

物体吸热的多少与物质本身有关。

二、比热容(c)

①定义: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

②单位:

③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

同种物质的比热一定,不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

④比热容表

(1)水的比热容:

C水

物理意义:

1kg的水温度升高(降低)1℃所吸收(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2)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状态有关。

如:

冰和水

(3)常见的金属的比热容大小关系。

C铝﹥C铁﹥C铜﹥C铅

三、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实际意义

1.水升高一定温度时,需吸收的热量较多;降低一定温度时,能放出的热量较多。

应用:

用冷水作冷却剂,用热水取暖。

2.水吸收一定热量后,温度升高较少;放出一定热量后,温度下降较少。

应用:

调节气温(如沿海地区和沙漠地的气温比较)

海风形成:

正午——风从大海吹向海滩

傍晚——风从海滩吹向大海

四、热量的计算

1.

2.

注意:

C与Q、m、

无关,这只是一个计算式。

3.热传递过程中,若不计热损失,则有Q吸=Q放(热平衡方程)

例、把200g的铅块加热到98℃,然后投入到12℃的80g的水中,混和后的温度为18℃,若不计热损失,请求出铅的比热容。

解:

Q放=C铅m铅(t0铅-t)=C铅×200×10-3kg×(98-18)℃

Q吸=C水m水(t-t0水)=4.2×103

×80×10-3kg×(18-12)℃

∵Q吸=Q放

∴C铅=0.126×103J

批注

板书设计

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

2、比热容也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3、Q=Cm

t

作业布置

 

课题

第一节热机

课时

1

授课时间

月日

教学

目标

1、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3、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教材

分析

重点

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及能的转化过程

难点

汽油机与柴油机的不同点

教具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由于燃料在试管外燃烧,热量损失较大,内能的利用率较低。

能不能把燃料移到内部去燃烧,来获得更大的动力?

进行新课

内燃机:

燃料在气缸内燃烧的热机

(1)汽油机

最常见的内燃机,以汽油或柴油为燃料,分别叫做汽油机和柴油机我们首先介绍汽油机

①构造(出示模型或挂图。

边指示边讲解)。

进气门,排气门,火花塞,气缸,活塞,连杆,曲轴。

(介绍名称的同时,介绍各部分的功能)

冲程:

活塞从气缸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

②工作原理。

(边动作边讲解,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活塞、气门、连杆、曲轴的动作情况)

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以一个循环为一个单元,一个循环又分为四个冲程

开始工作前,活塞位于气缸上端,进、排气门均关闭。

工作时,活

塞由上向下运动,进气门打开,排气门仍关闭。

由于缸内体积增大,压强减小,空气和汽油的混合气体被吸入气缸。

这是第一个冲程

活塞运动到最下端,就开始转为向上运动。

这时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混合气体被强行压缩,使气体的温度升高,压强增大。

这是第二个冲程

压缩结束时虽然温度较高,但未能达到燃料的燃点。

在压缩冲程结束的瞬间,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由上向下运动,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

实现了内能向机械能的转化。

这是第三个冲程

做功冲程结束,活塞继续由下向上运动,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燃烧后的废气被活塞推出缸外。

这是最后一个冲程

此后,活塞又由上向下运动,从此进入下一轮循环。

③能的转化。

教师:

汽车在开动前,是如何使内燃机起动的?

学生回答后总结:

通过

外力先使飞轮和曲轴转动起来,由曲轴通过连杆带动活塞运动,消耗机械能来帮助内燃机完成吸气、压缩两个冲程内燃机一旦开始做功,内能就会转化成曲轴的机械能。

这时曲轴获得的机械能一部分通过做功,一部分通过飞轮(与曲轴相连的质量较大的轮子)保存起来。

然后依靠飞轮的惯性再反过来向外输出带动曲轴转动,靠消耗飞轮的机械能完成排气以及下一循环的吸气、压缩。

这样内燃机就可连续工作下去了。

打开flash课件,让学生理解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2)柴油机

柴油机与汽油机有共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

①柴油机与汽油机的相同点:

都是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都要经历四个冲程

②柴油机与汽油机的不同点:

构造方面:

柴油机没有火花塞,而在相应位置上安装的是喷油嘴;

工作过程上:

吸入的气体不同(汽油机吸入的是什么?

柴油机吸入的只是空气);

压缩情况不同(问:

汽油机压缩冲程末温度、压强多大?

柴油机压缩冲程末,气体体积要小得多。

所以压强更大,温度更高,这个温度早已超过了柴油的燃点);

点火方式不同(汽油机靠火花塞点火。

柴油机由于压缩气体温度已超过柴油燃点,从喷油嘴喷入雾状柴油便可立即燃烧。

这种方式称为压燃式);

用途方面:

柴油机比汽油机便宜,但汽油机一般比柴油机轻巧,所以汽油机通常用在飞机、小汽车、摩托车及一些小型农用机械上。

而柴油机一般用在舰船、载重汽车、拖拉机、坦克以及发电机等大型设备上。

小结(略)

课堂练习

1、下列汽油机的四个冲程示意图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2、一汽油机的飞轮转速为2400转/min,那么该汽油机每秒钟工作循环有()

A.5次B.10次C.20次D.40次

批注

板书设计

1、内燃机:

燃料在气缸内燃烧的热机

2、冲程:

活塞从气缸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

3、一个循环又分为四个冲程:

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作业布置

(l)简述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过程。

(2)回答下列问题:

①内燃机的四个冲程顺序能颠倒吗?

为什么?

②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运动几次?

曲轴转动几周?

 

课题

第2节热机的效率

课时

1

授课时间

月日

教学

目标

1、理解并掌握热值的概念、单位、计算公式

2、会运用热值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3、理解并掌握热机效率的概念、热散失的途径、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

4、了解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教材

分析

重点

会运用热值的公式进行计算

难点

教具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炒菜做饭,奔驰的汽车,直入苍穹的火箭等都离不开燃料,燃料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从原始人类开始使用火起,至今人们获得的大部份能量都是通过燃料的燃烧获得的,我们在家煮饭用的燃料是什么?

其利用率如何?

如何提高其利用率?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

(二)探究新知

一.燃料的热值

1.

(1)燃料的种类很多,按照物体状态的不同分为固体燃料、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请说出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固体燃料、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有哪些?

(2)燃料燃烧时会放出能量,那么不同种类的燃料燃烧时释放的能量是否相同?

(3)如何来比较不同种类的燃料燃烧时释放能量的多少呢?

2、为了反映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能量的多少,物理学中引入了的概念。

(1)热值的定义:

某种燃料放出的与其之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在数值上等于某种燃料放出3

(2)热值的单位,符号是。

(3)利用热值计算热量的公式是

气体燃料通常不用质量而用体积,因此计算气体燃料放热时,公式应该

写成单位符号是。

(4)观察小资料常见燃料的热值表,说明热值是燃料的之一,

汽油的热值是,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一桶汽油与半桶汽油相比,哪个热值大?

反馈1.完全燃烧0.5kg的酒精放出的热量?

(酒精热值为3.0×107J/m3)

 

2..完全燃烧0.5m3的沼气放出的热量?

(沼气热值为1.9×107J/kg)

 

3、下列关于热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燃料不燃烧,其热值为零。

  B.燃料不完全燃烧其热值要变小。

  C.燃料的热值与燃烧情况和质量无关,只与燃料种类有关。

  D.燃料燃烧时放出热量多的其热值就大。

(二)热机的效率

阅读23-24页“热机效率”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热机效率定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公式应该写成

2、蒸汽机的效率很低,只有,汽油机的效率为,柴油机的效率为。

3、是热机性能的重要指标。

【典型例题】

1。

与煤炭相比,使用天然气能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天然气的热值是7。

5×107J/m3,若某家庭一个月使用了10m3的天然气,则这些天然气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__J;这些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_________kg烟煤放出的热量。

(设烟煤的热值是3.0×l07J/kg)

2、关于燃料的热值,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系,与燃料的质量和燃烧状况无关

B。

燃烧1千克某种燃料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燃料的热值

C。

燃料燃烧时,质量越大,热值越大

D。

燃料不完全燃烧时的热值比完全燃烧时的热值小

3、甲内燃机比乙内燃机的效率高,表示()

A.甲内燃机的功率比较大B.甲燃烧需要的燃料较少

C.工作时间相同,甲耗油较少D.甲把燃料燃烧时释放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比例较大

4、为了提高热机效率,应尽可能做到()

A。

采用优质燃料B。

降低热机功率

C。

减少热机的各种热损失,保持良好的润滑D。

避免使用热机

5、关于热机的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蒸汽机效率比内燃机高B。

热机的功率越大,它的效率一定越高

C。

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重要指标D。

热机使用的燃料热值越大,热机效率就越高。

批注

板书设计

1、燃料燃烧是化学能转变成内能。

2、热值:

定义(完全)、单位、公式。

3、热机效率:

定义、公式。

4、热损失主要在那几个方面,提高效率的方法。

作业布置

 

课题

第三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课时

1

授课时间

月日

教学

目标

1、知道各种形式的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知道在转化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

3、有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教材

分析

重点

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强调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中最基本定律。

难点

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对具体的自然现象进行分析能是怎样转化的

教具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我们知道物体的动能和热能,是由物体的机械能运动情况决定的能量,内能跟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

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物体的机械运动都是物质运动的形式,由于运动形式不同,与之相联系的能量也不相同。

进行新课

(1)自然界存在着多种形式的能量。

尽管各种能量我们还没有系统地学习,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有所了解,如跟电现象相联系的电能,跟光现象有关的光能,跟原子核的变化有关的核能,跟化学反应有关的化学能等。

(2)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和转移(列举学生所熟悉的事例,说明各种形式的能的转化和转移)。

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的内能转移到低温物体。

运动的甲钢球碰击静止的乙钢球,甲球的机械能转移到乙球。

在这种转移的过程中能量形式没有变。

在自然界中能量的转化也是普遍存在的。

小朋友滑滑梯,由于摩擦而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在气体膨胀做功的现象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水力发电中,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在火力发电厂,燃料燃烧释放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在核电站,核能转化为电能;电流通过电热器时,电能转化为内能;电流通过电动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有关能量转化的事例同学们一定能举出许多,课本图2-17中画出了一些农常用的生活、生产设备。

请同学分析在使用图中设备时能量的转化。

(3)在能量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大量事实证明,在普遍存在的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过程中,消耗多少某种形式的能量,就得到多少其他形式的能量。

如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多少热量(减少多少内能),低温物体就吸收多少热量(增加多少内能);克服摩擦力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机械能转化为能量,但能量的总量不变。

就是说某物体损失的能量等于几个物体得到几个物体得到的能量的总和。

例如,把烧热的金属块,投到冷水中,冷水,盛水的容器以及周围的空气等,都要吸收热量,它们所吸收的热量总和跟金属块放出的热量相等。

再如水电站里,水从高处流下,损失了机械能,一方面由于推动发电机转动而转化为电能,一方面水跟水轮机、管道摩擦而转化为内能。

那么水的机械能的损失等于产生的电能和内能的总和。

以上规律是人类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直到19世纪,才确立了这个自然界最普遍的定律棗能量的转化守恒定律。

通常把它表述为:

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保持不变。

小结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最重要的定律之一。

(1)能量守恒定律普遍适用。

(2)能量守恒定律反映了自然现象的普遍联系。

(3)能量守恒定律是人类认识自然的重要依据。

(4)能量守恒定律是人类利用自然的重要武器。

作业布置:

批注

板书设计

1、自然界存在着多种形式的能量

2、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和转移

3、在能量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4、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保持不变。

作业布置

 

课题

第一节两种电荷

课时

1

授课时间

月日

教学

目标

1、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3、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教材

分析

重点

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难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