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924362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03.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题.docx

《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题.docx

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题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题

考试时间:

2019年3月14日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雨水收集管

下图为我国农村住宅的设计图,收集的雨水经过滤池再利用。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住宅设计雨水花园主要目的是

A.减少洪水威胁B.缓解水资源紧缺C.改善生态环境D.减少风沙危害

2.该农村住宅设计最适宜推广使用的是

A.华南地区B.西南地区C.华北地区D.西北地区

3.在最适宜推广的地区,如在花园中种植果树,宜选择的树种是

A.荔枝树B.桔子树C.椰子树D.枣树

长期以来,在鄱阳湖和长江的交汇处,江水浑浊而湖水清澈。

然而,近年来江水清澈而湖水浑浊的“清浊倒置”现象引进广泛关注,许多专家认为这种现象和水库建设、流域降水、水面风浪、采砂活动等多种因素有关。

下图为2000—2006年鄱阳湖北部和长江水体平均透明度变化图。

读图完成下题。

4.“清浊倒置”现象可能发生于

A.2001年B.2003年C.2004年D.2006年

5.“清浊倒置”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流域内坡地开垦②三峡水库蓄水③鄱阳湖船只采砂④长江船只采砂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6.下列月份中,最可能发生“清浊倒置”现象的是

A.3月B.5月C.7月D.9月

白尼罗河流经尼罗河上游盆地时形成的苏德沼泽,面积季节变化巨大,最小时约3万平方千米,最大时可超过13万平方千米。

沼泽航道较浅,水深变化大,水面布满漂浮植物,给航运造成了巨大的障碍。

为改善航运条件,20世纪80年代修建了琼莱运河(下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苏德沼泽

7.苏德沼泽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蒸发较弱B.地下水位高C.地形平坦D.降水丰富

8.苏德沼泽面积最小的时段是

A.2月—4月B.5月—7月C.8月一10月D.11月一次年1月

9.琼莱运河建成后

A.尼罗河上游盆地可耕地增加B.埃及水资源减少C.尼罗河输沙量减小D.苏德沼泽水质改善

石漠化是指在亚热带湿润的喀斯特地区,因土壤严重侵蚀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下表示意贵州省某典型石漠化地区2006~2010年土壤侵蚀情况。

读下表完成问题。

 

年平均土壤侵蚀程度(t/km2)

高原山地

643.2

高原盆地

190.6

高原峡谷

16.0

10.该地区石漠化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崎岖B.降水丰富C.过度垦殖D.过度放牧

11.高原山地的土地利用方式中,土壤侵蚀量最大的是

A.坡耕地B.置荒地C.经济果木林D.水土保持林

12.目前,高原峡谷区土壤侵蚀程度较低的原因主要是

A.土层薄,已近无土可流B.植被好,水土保持显著C.坡度大,开垦耕作困难D.径流小,土壤侵蚀量小

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

据此完成下题。

13.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14.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印度西南部克拉拉邦有一狭长平缓地带,位于阿拉伯海与西高止山之间。

这里大多数时间河流流速平缓。

在某些时段,海水漫过海堤向河流倾泻,待到河水暴涨,又会逼退海水,形成咸海水和河湖水系交汇的“回水区”。

下图为克拉拉邦局部地区简图。

据此回答问题。

 

15.监测该地区“回水区”面积变化最主要的技术是

A.GPS、RSB.RS、GISC.GIS、GPSD.RS、数字地球

16.该地区“回水区”面积最大的季节及回水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  洋流、西南风B.冬季   洋流、东北风

C.夏季  地形、西南风D.冬季   地形、西南风

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将树干部分涂成白色,是绿化植物养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目的是确保绿化植物安全越冬。

深秋,绿化部门对城区主要道路、景区、游园等地的树木进行了统一涂白,行道树树干刷白高度统一控制在离地面1.5米处,视觉上达到整齐划一、美观大方的效果(如图所示)。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7.绿化部门对城区行道树涂白的目的是

①杀菌、散热防止阳光暴晒

②杀虫、防虫,减少下一年病虫害的发生  

③起到一定美化作用 

④防冻害、增加土壤肥力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

18.关于树木涂白的作用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效减少地面长波辐射,防止地面热量大量流失

B.使得树干白天和夜间的温差不大,减少树皮开裂C.使得树木萌芽和开花提前,以躲过早春低温冻害D.增加树木对阳光的吸收率,减少冻害发生的概率

容许土壤流失量(单位:

吨/km2·年)是指在长时期内能保持土壤肥力和维持土地生产力基本稳定的最大土壤流失量。

下表为2010年我国四个地区,坡面相同状态下的相关数据,据此完成各题。

 

容许土壤流失量

全耕作状态下最大可能流失量

实际土壤流失量

东北黑土区

200

310

251

喀斯特地区

50

420

130

江南丘陵区

320

290

245

黄土坡面区

170

360

264

19.某地容许土壤流失量的确定,主要是依据

A.地形坡度B.降水强度C.成土母质D.成土速度

20.2010年,水土流失对土地造成危害最严重的区域是

A.东北黑土区B.喀斯特地区C.江南丘陵区D.黄土坡面区

奎屯河发源于天山北麓,向北流入艾比湖,全长220公里。

近年来,冰川加速消融对该流域水资源产生重要影响。

图1为奎屯河流域地理位置示意图,图2为1964~2015年奎屯河流域冰川面积与储量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年面积

年面积

年面积

2000年储量

2015年储量

1964年储量

 

84°20'E84°40'E

21.为提高研究精度,需对卫星图像中的冰川部分进行锐化增强、叠加影像以及目视解译等一系列处理。

这些处理需要借助

A.RS技术B.GPS技术C.GIS技术D.AI(人工智能)技术

22.山地降水是奎屯河补给源之一,其水汽主要是来自

   ①北冰洋   ②印度洋   ③太平洋   ④大西洋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23.推测1964~2015年期间,奎屯河流域

A.年均降水量增加B.上游山区雪线上升C.年入湖水量增加D.艾比湖的盐度下降

土壤盐渍化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通过毛细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积累在地表土壤的过程。

下表为受土壤盐渍化危害较严重的亚非国家相关数据统计。

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24.土壤盐渍化主要发生在

A.高寒地区B.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区C.耕地分布区D.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25.地中海沿岸与中国华北平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时间分别是

A.夏季、春季B.冬季、夏季C.秋季、夏季D.冬季、秋季

26.印度土壤盐渍化危害程度较土库曼斯坦轻,其主要原因是印度

A.气温高B.降水丰富C.地下水贫乏D.植被茂盛

土林地貌是一种特殊的流水侵蚀地貌。

西藏阿里地区的札达土林地貌是我国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之一。

该地土林主要由砾卵石、细粉沙和粘土等物质组成。

据地质学家考证,一百多万年前,札达至普兰之间是个方圆超过500平方千米的大湖,经过系列的地质作用形成壮观的土林地貌,如图。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27.札达土林景观岩层的成因与下列地理事物类似的是

A.峡谷B.新月形沙丘C.冲积扇D.风蚀城堡

28.该景观的形成过程为

A.地壳抬升—流水沉积—流水侵蚀B.地壳抬升—流水侵蚀—流水沉积C.流水沉积—流水侵蚀—地壳抬升D.流水沉积—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多肉植物是指叶肥厚、表皮角质或被蜡被毛被白粉等的高等植物,纳米比亚、南非和墨西哥是世界上多肉植物最多的国家。

多肉植物在中国也很常见,如景天属、伽兰菜属的一些品种,只不过中国人不太重视这些植物种类,没有开发成为商品。

现今韩国、日本等国家将他们培育出来销往世界各地广受欢迎。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9.根据材料分析大多数多肉植物生长环境的特点是

A.高温多雨B.干旱的环境C.昼夜温差大D.温和湿润

30.喜爱多肉植物的小明在纽约于当地时间5月10日20:

00拍摄多肉植物的照片与北京的小亮相互交流,此时小亮家朝南的阳台上多肉植物的影子朝向为

A.西南B.东北C.东南D.西北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

31.(16分)荒漠植被在防风固沙及维持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图下所示沙漠G为我国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年降水量在150mm左右,冬季有稳定积雪覆盖。

植被较其他沙漠茂密,但植被覆盖率年内差异较大,主要植被有多年生灌木、一年生和短命植物,在春季一派草原景象。

雾凇通称“树挂”,是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形成的的冰晶。

该沙漠地区冬季常出现雾凇现象,雾凇的出现与该地温度、湿度、风速气象条件关系密切。

观察发现雾凇在日出后2小时内大部分飘落到雪面,较我国吉林地区持续时间短。

研究表明,冬季雾凇和积雪覆盖对于该沙漠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国界线

山脉

沙漠

河流、

季节河

(1)说明该沙漠地区“在春季一派草原景象”原因。

(4分)

(2)分析该沙漠冬季有利于雾凇出现的条件。

(8分)

 

(3)简述冬季雾凇及积雪对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4分)

 

32.(12分)甲处为世界上最大的湿地,面积季节变化明显,生物资源丰富,鸟类众多。

乙处河段洪水期为5月~6月。

图1示意R河流流域分布,图2示意甲地气候资料图。

          图1                                        图2

(1)从气候角度说明甲处湿地面积季节变化明显的原因。

(4分)

(2)说明乙处河段洪水期形成于5月~6月的原因。

(4分)

(3)阐述甲处湿地鸟类资源丰富的优势条件。

(4分)

33.(12分)莱州湾(如图)海域面积约为6967km2,每年海冰分布面积约为3600km2,海冰厚度约15cm,封冻期长达近4个月。

研究发现,海冰的含盐量仅为海水的六分之一。

某研究机构将采集的海冰切碎后,利用传送带输送到蓄冰池,再通过物理方法使其内部的淡水冰晶和盐水卤泡分离,最终获得淡水。

目前淡化海冰的成本约为6元/m3,将来有望降到4元/m3以下。

(1)分析冬季莱州湾海面易封冻的主要原因。

(4分)

(2)说明海面封冻对莱州湾海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4分)

(3)针对淡水资源短缺问题,有人提出大规模开发莱州湾海冰的建议。

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4分)

地理答案

1.B2.C3.D4.D5.C6.A7.C8.A

9.A10.C11.A12.A13.C14.D15.B16.C

17.D18.B19.D20.B21.C22.D23.B24.D

25.A26.B27.C28.D29.B30.D

31.16分

(1)地处西北内陆沙漠腹地,冬季气温较低;有稳定积雪;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下渗使土壤水分含量上升,促使短命植被生长因而在春季一派草原景象。

(4分)

(2)气温:

地处中纬度大陆内部沙漠地区,冬季降温显著,盆地中央冬季冷空气聚集,地表温度低,有利于水汽遇冷凝结;湿度:

开口向西,有利于西风所携带湿润气流进入,冬季地表有稳定积雪覆盖,进一步增加大气湿度,有利于雾凇形成;风速:

冬季风速较小有利于雾凇形成;植被:

植被覆盖率较高,且灌木枝条纤细,有利于雾凇出现。

(8分)

(3)雾凇飘落到雪面,增加冬春季节的积雪覆盖量,雾凇增加了该地区的水分,有利于沙漠地区植被的生长,保证了植被的覆盖率,从而有利于沙漠生态系统的稳定。

(4分)

32.12分

(1)地处热带草原地区,夏季(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多,湿地面积较大;冬季(干季)东部高原、山地阻挡信风的深入,降水较少,湿地面积较小。

(4分)

(2)地处热带草原气候区,虽然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半年(夏季,11月~次年4月),但由于上游地势低平,沼泽面积大,雨季时蓄洪能力强,干季时(5月~6月)对河流补给量大,乙处河段汛期滞后明显,洪水期为5月~6月。

(4分)

(3)水草丰富,大量的水生生物为其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湿地面积广,有广阔的栖息地;(人烟稀少)人为干扰破坏小;纬度较低,水热条件好,气候适宜鸟类生活,没有大规模的迁徙;物种繁多,生存环境好。

  (4分)

33.12分

(1)纬度高,冬季受寒潮影响大,气温低;海水较浅;海域较封闭,海水流动性差;有众多河流注入,海水盐度低,易结冰。

(4分)

(2)封冻后冰面的反射率增大,使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减少,气温下降;冰面阻隔海水蒸发,降低空气湿度;海水因结冰而盐度增大;海面封冻影响海洋生物的光合作用,降低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

(4分)

(3)赞成。

理由:

①缓解淡水资源短缺;②莱州湾封冻期长,海冰资源丰富;③随着技术的进步,海冰开发利用的成本将进一步下降,市场前景看好;④减轻海洋灾害。

    不赞成。

理由:

①开采利用技术难度大;②投入资金量大,利用成本高;③海冰储存占地面积广。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