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概论总结含课后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23335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25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设计概论总结含课后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艺术设计概论总结含课后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艺术设计概论总结含课后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艺术设计概论总结含课后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艺术设计概论总结含课后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艺术设计概论总结含课后答案.docx

《艺术设计概论总结含课后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设计概论总结含课后答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艺术设计概论总结含课后答案.docx

艺术设计概论总结含课后答案

艺术设计概论

第一章导论

设计是文化和文明的产物,又创造着新文化和新文明。

第一节、艺术设计的概念与定义

一、“设计”的概念

1974《大不列颠百科全书》“Design:

blahblah........只要是为了一定目的而从事设想、规划、计划、安排、布置、筹划、策划的都可以说是‘设计’”

郝伯特·西蒙:

“凡是以现存情形改变成想望情形,为目标而构想行动方案的人都在搞设计。

”——最本质的意义是计划/设计,即预设一定的目标并为此而建立方案。

(不是以大工业生产为前提的意义)

二、设计的意义

设计是人类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活动。

设计是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涉及人类一切有价值的创造活动。

【设计的宏观定义】

“一种对目标问题的求解活动”

“从现存事实转向未来可能的思想跃迁”

“......”“......”

1950麦德华·考夫曼·琼尼:

现代设计的12项定义:

【大工业生产后的定义】

1)应满足现代设计的需要

2)应体现时代精神

3)应从不断发展的纯美术与纯科学中不断汲取营养(自我发展)

4)应灵活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并不断使其发展(与时俱进)

5)通过运用适当的材料和技术手段,不断丰富产品的造型、肌理、色彩等效果(外观创新)

6)应明确的表达对象的意图、绝不能模棱两可(理念清晰)

7)应体现使用材料所具备的区别于他种材料的特性及美感(忠于材料)

8)应明确表达产品的制作方法,不能使用表面可行、实际不能适应大量生产的欺骗手段(诚实)

9)在实用、材料、工艺的表现手法上,应给人以视觉的满足,特别应强调整体效果的满足(效果展示)

10)应给人单纯洁净的美感,避免繁琐的处理

11)必须熟悉和掌握机械设备的功能

12)追求豪华情调的同时,必须顾及消费者节制的欲求及价格问题(物美价廉)

1957国际工业设计学会联合会(ICSID)1964年定义:

“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他的目的是解决工业产品的造型质量,这些造型质量不但是外部特征,而且主要是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他从生产者和使用者的观点把一个系统转变为连贯的统一。

工业设计扩大到包括人类环境的一切方面,仅售工业生产可能性的限制。

”【设计从物向人的转变】【表明了设计的创造性质和意义;注重内部结构、功能与外观形态的统一;从人的需要出发(即实用、经济、美观),以造物的实用价值和实用功能的实现为基点,运用科学技术和大工业生产为条件达到为人所用的目的。

】从根本上说,设计本身不是目的,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物,人(的需要)是设计的根本和出发点。

因此,设计师的工作首先与社会价值相联系,与人的需求相联系,而不是与物质相联系。

1980年定义:

“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资格,叫做工业设计。

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工业设计师应在上述工业产品全部侧面或其中几个侧面进行工作,而且,需要工业设计师对包装、宣传、展示、市场开发等问题付出自己的技术知识和经验以及视觉评价能力时,这也属于工业设计的范畴。

20世纪80年代末彼得·汤姆逊现代设计的5原则:

1)完整性:

设计的全面完整性、系统性2)变化原则:

产品不断变化,适应人的需要,欲望的改变3)设计的资源:

应用物质资源。

设计师作为资源应量力而行4)综合原则:

充分考虑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工业技术等5)服务原则;满足需求原则

第2节设计的范畴

一、分类

1)现代建筑设计、室内与环境设计2)产品设计3)平面设计4)广告设计5)纺织与服饰设计

二、室内与环境艺术设计

人类生活设施和空间环境的艺术设计。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更注重现代生活品质,淡化了传统,陈设艺术中的社会意识。

空间环境的整体设计。

3、产品设计

【工业产品的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是指在现代工业化生产条件下运用科学技术与艺术结合的方式,进行产品设计的一种创造性方法。

主要解决产品的功能与形式、结构与符号等的关系,通过产品造型设计,将功能、结构、材料、生产手段、使用方式统一起来,实现具有较高质量和审美向度的合格产品的目的。

【功能、审美、生产合理化、效益、需求等都考虑到了,体现了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性】

四、平面设计(装潢设计)

(1)德维金斯提出。

(2)平面设计又有图形设计、印刷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之称。

(3)设计的对象和范围限定在“二维”的空间维度中,主要是图形,文字等形象和信息要素的综合设计。

(4)它以易识别,易懂,形象的方式传达给观众。

(5)平面设计的一个现代特征是与现代印刷技术的结合,它包括书籍设计、包装设计、标志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字体设计及其他出版物的设计等等。

装潢:

(1)装潢是指“染纸’,装演原指中国古代书画卷轴的“装裱”。

(2)装演是设计学科中的传统概念,包含包装、商标、广告、装裱等工艺在内的设计门类,可以说与平面设计相同。

(3)装演设计是商品形象建构的重要环节,亦是充分体现商品价值的手段。

(4)通过宣传与促销服务,体现出装演本身强烈的实用目的性,而绝不是为装演,当然,实用目的的实现,必须充分考虑大众消费心理和审美需求。

因此,优秀的包装设计,能够激发人们积极的需求,引发购买欲望,实现购买行为。

五、广告设计

(1)指将各种高度精炼的信息,采用艺术手法,通过各种媒介传播给大众,以加强或或改变人们的观念,最终引导人们行为的活动。

(2)广告,即广而告之,以一种用登报、广播、招贴等形式介绍商品、服务性事业等的宣传方式。

六、染织与服装设计

第3节对中国当代艺术设计实践的简要分析

一、概述

2、平面设计(装潢设计)

3、产品设计(产品设计)

国家工业生产水平的标志。

我国处于改造和建设时期,仿造为主,企业家认识不足。

但已经开始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1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使工业设计的观念得到社会的确认和政府的重视,由此会在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形成更大的对工业设计的需求。

2工业设计教育的发展,为社会提供着一批较高质量和较高水平的设计师,会促进工业设计整体水平的提高。

3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国内外设计交流将会在新的层面上开展,有利于中国学习世界先进的设计经验和方法,形成民族的设计特色。

4、环境艺术设计

5、染织服装设计

课后习题

1.你怎样界定设计的含义及范畴?

设计是人类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活动。

设计是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涉及人类一切有价值的创造活动。

设计的核心是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设想、计划和方案,设计的范畴不仅扩展到物质生产领域,也包括文学、艺术等的精神生产领域,甚至包括经济规划,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景,国家大政方针上等诸多方面的决策和方案等,只要为了一定目的而从事设想、规划、计划、安排、布置、畴划、策划,都可以说是设计,根据不同对象,范畴大致分为五大类:

1)现代建筑设计、室内环境设计;2)产品设计;3)平面设计;4)广告设计;5)织品与服饰设计。

2.对当下中国的设计实践,你有何评价?

国家工业生产水平的标志。

我国处于改造和建设时期,仿造为主,企业家认识不足。

但已经开始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1)国民经济发展和政府重视2)工业设计教育的发展3)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

3.有关当代中国艺术设计状态的思考?

4.列出2~3个设计的定义并加以辨析。

只要是为了一定目的而从事设想、规划、计划、安排、布置、筹划、策划的都可以说是‘设计’

郝伯特·西蒙:

“凡是以现存情形改变成想望情形,为目标而构想行动方案的人都在搞设计。

设计是人类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活动。

设计是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涉及人类一切有价值的创造活动。

Designmustbecomeaninnovative,highlycreative,cross-disciplinarytoolresponsivetothetrueneedsofmen.

第二章艺术设计的历史

第1节中国古代的艺术设计

1、陶瓷艺术设计

陶:

陶土8-900℃→瓷:

高岭土1200℃有釉→炻器:

紫砂

彩陶:

淘洗、磨光、红、褐等装饰

陶釉:

清洁光泽美观的玻璃质表面附着物。

低温釉:

汉→唐三彩:

(冥器为主)

青瓷、(去掉Fe后变)白瓷、彩瓷(高温红釉、蓝釉,低温粉彩、珐琅)

隋唐:

南青(浙江越窑:

唐至北宋发展到鼎盛)北白(北方邢窑)

定、汝、官、哥、钧窑

定窑:

白瓷,乳白、牙白+刻花。

芒口:

覆烧工艺使器物口沿无釉。

(镶金、银扣边——扣装)

汝窑:

釉色天青,釉质莹润,内蕴光泽,上有细密开片,宫廷民间都有,精粗俱备。

官窑:

盘、碗、洗、瓶,葵花莲花瓣装饰,精致规整。

哥窑:

含铁多,黑灰色,口沿褐黄色(紫口铁足)

钧窑:

北青瓷,乳浊釉近于蓝色,颜色深了天蓝,浅了天青、月白。

有铜,“窑变”。

磁州窑:

白地黑花

元代,景德镇,青花、釉里红(釉下彩)。

青花:

白瓷,含钴青料绘饰。

青花以前,以刻花,剔花,压印花,贴花为主,青花将中国传统绘画的装饰结合于其中,将中国绘画艺术从纸帛的平面上转移到立体的器物上来,成为一种新的视觉欣赏形式,新的艺术载体。

明清:

釉上彩:

珐琅、粉彩、五彩、斗彩(釉上、下彩结合)

2、青铜器设计

青铜=自然铜(红铜)+铅+锡(越多越脆),发展高峰:

晚商和西周早期:

司母戊鼎、虢季子白盘

礼器:

炊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

青铜重器是权利和地位的象征,天子用九鼎...

四羊方尊

3、漆、木、玉等器物得的设计

7000年前开始,4000年前彩绘,战国至秦汉顶峰。

手法:

髹涂、描绘;分类:

木、卷木、皮、竹、腾、铜、夹等材料为胎骨的漆器;家具类。

雕漆:

刻漆,是把天然漆料在胎上涂抹出一定厚度(髹涂很多遍),再用刀在堆起的平面漆胎上雕刻花纹的技法。

由于色彩的不同,亦有“剔红(最常见)”“剔黑”、“剔彩(刷不同颜色的漆)”及“剔犀”名目。

玉器:

“玉龙”。

家具:

低矮型宋代以后高座型家具,明代家具为典范。

(看设计史书去吧)

第2节西方的艺术设计

文艺复兴以后,欧洲的设计艺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史称“巴洛克”,“罗可可”时期,以浪漫风格为特征。

“巴洛克”一词愿意为畸形的珍珠,作为一种设计风格它追求标新立异,活泼浪漫,造形夸张,奔放的涡形装饰表现出一种流动性,深受贵族阶级的欢迎。

“罗可可”:

18世纪法国路易十五时代盛行的风格,它是“巴洛克”设计风格的延续与变异,其特征是纤细柔美的造型与华丽的繁饰,自然主义的装饰题材与夸张的色彩组合在一起,影响:

巴洛克,罗可可的设计风格最终走向浮华虚饰,其登峰造极的发展似乎暗示了18世纪开始于英国的产业革命的到来。

工业革命不仅使人类的生产方式从手工向大机器的深刻转变,也导致了新的设计思想和方式的产生。

莫里斯被称为现代设计之父。

流水线的生产方式,标志着在汽车设计中实现了标准化,经济化的思想,同时也使简洁的功能美学得以实现。

在设计史上19世纪最具历史性的事件是1851年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举办的世界首次国际工业博览会,展会的主要场所是当时采用钢铁和玻璃材料建造的大型建筑“水晶宫”

“艺术与手工艺运动”:

莫里斯的美术装饰商行可以说是现代设计史上第一家从事设计,组织生产的公司,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他广泛涉足各设计领域,但其最关心的是染织品的设计,他的这类设计多以大自然中的植物为题材。

由于莫里斯开创性的工作和努力,其影响越来越大,并积聚了相当多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形成了一场有声势的艺术工艺运动。

受其影响,不少艺术家,设计师纷纷建立自己的艺术和设计公司或组织,如1882年成立的“世纪行会”1884年成立的“艺术工作者行会”1888年成立的“手工艺行会”等.

“新艺术运动”:

这是一场装饰艺术运动,涉及众多艺术领域。

从设计而言,新艺术运动可以说是一个注重艺术设计形式的运动,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新艺术运动曾风靡欧洲,对现代设计和现代艺术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新艺术运动主张人类生活环境的一切人为因素都应该经过设计,新艺术运动的艺术家们反对将艺术划分为纯艺术与实用艺术,认为艺术家不应该只致力于创作单件的“艺术品”,而应该创造出一种为社会生活提供优美环境的综合艺术。

比利时和法国是新艺术运动的主要策源地。

比利时设计师们以“人民的艺术”为口号,为大众开展设计,以消费者的需要为出发点,最著名的设计师是凡德威尔德,另一位大师是维克多霍塔1893年设计的布鲁塞尔都灵路12号“霍塔旅馆”布鲁塞尔是经典作品。

巴黎和小城南锡是法国新艺术运动的主要集中地,最著名的有萨穆尔宾创建的“新艺术之家”,“现代之家”和“六人集团”等。

包豪斯是1919年在德国魏玛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创始人是德国沃尔特格罗皮乌斯,第一二阶段由沃尔特格罗皮乌斯担任校长,第三阶段由梅耶和密斯凡德罗任校长,于1933年结束。

包豪斯意义:

包豪斯在设计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它倡导了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新精神,创立了工业化时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发展了现代设计的新风格,为工业设计指示了明确的方向,对现代设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可以说包豪斯是工业设计史,现代建筑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学科确立的标志,是现代设计的摇篮。

格罗皮乌斯办学思想的核心是坚持艺术与手工艺,科学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与统一,在设计理念上提出三点:

一是坚持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二是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三是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进行。

课后习题

1、中国古代设计的历史经验是什么?

2、西方艺术设计自古至今的发展是否具有必然性?

具有必然性,历史的继承性是艺术发展的普遍规律,革新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艺术发展过程中继承和革新是辨证的统一,任何时代,任何民族的艺术都是继承和革新的辨证统一中向前发展,这是艺术自身运动的一个普遍的规律。

3、论包豪斯的设计教育思想?

包豪斯的办学思想的核心是坚持艺术与手工艺,科学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与统一,在设计理念上主要有三点:

一是坚持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二是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三是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进行。

在教学结构上表现为手工艺传授的师徒制与艺术训练的结合,即车间与教室的结合,通过工艺技师的手工技术教育,使学生掌握和了解材料、工艺、肌理等技术和工艺的关系,加上工艺训练的创造性教育,形成一个完整、统一、合理的设计教育模式,成为现代设计教育的一个重要经验。

4、何谓波普艺术设计?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群青年艺术家有感于大众文化的兴趣,而以社会生活中最大众化的形象作为设计表现的主题,以夸张、变形、组合等诸多手法从事设计,形成了设计产品的喜剧性、浪漫性效果,而与以往的“优良设计”相对立。

形成特有设计流派和风格。

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关系

1.从设计上看,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的反叛,现代主义设计从一开始的社会工程性,为民众良好的设计动机开始,最后发展为国际化的,功能简单,风格单一,缺少人的情感和承受力的关心,导致人们对现代主义的强烈不满。

2.后现代主义的设计追求的装饰的,历史的折衷主义风格,它所追求的历史的文脉和情趣一扫现代主义严谨的理性主义和冷么感

第三章艺术与设计

黑格尔:

“艺术类型不过是内容和形象之间的各种不同的关系。

”艺术是精神的产品,同时是精神与物质结合的产品。

第1节艺术与设计艺术

1、“艺术”的概念(艺术概念发展的历史)

Art,股拉丁语Ars:

木工、段铁工、外科手术类的技艺或专门形式的技能。

古希腊、罗马没有超出“技艺”之外的关于艺术的概念。

中世纪,托马斯:

“理性的正当秩序”“艺术自由”

史考特:

“正确观念的产品”“建立在真实原则基础上的制作能力”【这时,“艺术”的“自由”性质开始出现】

文艺复兴,“艺术”的“技艺”含义重新恢复。

达芬奇为自己设计的机械图而兴奋,而不是绘画。

米开朗基罗。

艺术家=工匠、设计师、画家。

从事建筑、绘画、工艺品的创造等

18世纪以前,艺术是混合状态的,综合质的,已技艺为主要特征的生产性活动,包含了艺术和其他工作的能力

17世纪以后,技术、自然科学、美学的形成,纯艺术与手工艺艺术逐渐分离。

→孤高的画家:

纯艺术家出现了。

艺术的纯化\艺术与工艺技术分离→18世纪中期→纯艺术体系开始建立

夏尔巴托《简化成一个单一原则的美的艺术》“美的艺术”(模仿的艺术)

美学理论建立,艺术更加纯艺术。

美学家席勒:

艺术家:

世俗社会高尚的传教士。

“皇帝”说法,顶峰......

黑格尔:

美的艺术,与宗教、哲学处在同一境界,成为认识和表现神圣,人类最深的旨趣,以及心灵最深广的真理色一种手段,艺术才尽到了它的最高职责,成为自由的艺术。

【纯精神化的艺术概念】

美学家克罗齐:

“艺术是诸印象的表现”【直觉学说】

科林伍德“优美艺术”“不是技艺而是情感的表现”→个性化的活动,表现情感的全部独特性。

克莱夫·贝尔:

“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恩斯特·卡希尔:

艺术是一种符号语言。

苏三·朗格:

“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在艺术中,形式之所以被抽象,仅仅是为了显而易见,形式之所以摆脱其通常的功用,也仅仅是为获取新的功用——充当符号,以表达人类的情感。

对艺术与技术的关系理解,影响艺术的概念和本质

托马斯·门罗:

“艺术有美的价值,在决定艺术的本质和功能时,艺术的社会效果比艺术家个人的需要更加重要。

”“艺术产品是人类艺伎的产品,他试图成为或已被用作产生满意的审美经验的刺激物和向导,并常常带有其他目的和功能,任何一种照此使用和具有这种企图的产品都是艺术品。

艺术是精神的产品,同时是精神与物质结合的产品,必然会有技艺的成分,包括美的艺术和实用艺术在内。

2、艺术:

纯艺术与设计艺术

在艺术的范畴内,只有功能、表现、作用、性质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差别。

包含了纯艺术、实用艺术、现代设计、手工艺术(传统工艺美术)。

纯艺术:

造型艺术,(绘画书法等)也有欣赏、教育等实用功能,但是功能划分是相对的,纯艺术主要是精神性的,(但需要构建艺术形式的基础‘材料等’)

实用艺术(评价标准:

实用+艺术):

物质艺术、物质功能为主,也具有审美欣赏的意义。

审美性和艺术性使它区别于一般造物。

经过艺术设计【属于实用艺术】的用品,既要实用又要有审美性、艺术性。

实用艺术与纯艺术的关系:

都因人类需要而产生,各司其职,互为关系。

纯艺术更多的体现了艺术的本质。

工艺美术:

实用手工艺→功能淡化→艺术化。

陈之佛(艺术的花园图看书上的)生活→实用艺术【艺术设计】→工艺美术→书法绘画雕塑等→艺术、纯艺术【艺术的起源是实用的、纯艺术从实用艺术中发展而来】

3、历史溯源

智人→石器时代【功能】→工具时代(弓箭)【智慧和力量的表现】→劳动→装饰品的出现【美的产生】

美,是由劳动而产生和创造的,美,亦是设计的产物。

装饰,同时满足审美和实用上的需求→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

第2节造型与形态

一、造物与造型

自然界→造物活动→人工界(第二自然)

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中,造物活动是人类最重要和最伟大的活动,也是最根本最关键的生存活动。

造物:

人工性的、物态化的劳动产品。

是使用一定的材料,为一定的使用目的而制成的物品或物体,它是人类为生存和需要而进行的物质生产。

造物是文化活动,文化因造物而产生。

造物活动:

人类造物的劳动过程、方式、意义。

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艺术质的造物:

工艺美术、艺术设计产品【审美性、艺术性】

造物本质上是文化性的:

1、人类的造物和造物活动作为最基本的文化现象而存在,它与人类文化的生成和发展同步,并因为造物的发生才确证着文化的生成。

2、人类通过造物和造物活动创造了一个属于人的物质文化的文化体系和文化世界。

人类文化史——造物文化史——造型文化史

造型的发展过程:

感觉、知觉——意识——认识——形的改变、塑造(造型的过程,改变原有形态-产生新形态)

从打制石器到制造陶器,人类经过了一个对形的意识、认识到形的塑造即造型的漫长的进化过程,人类所从事的设计和造物实际上是一种造型活动,这种活动是建立在对形的感受和认识基础之上的。

人们生活在一个感觉的世界中,生活在自然界,时时感受到形的存在,在人生命的早期,人们就经常用视觉探查周围的世界,从感觉到知觉,从意识到认识,进而通过造物活动对形加以改变和创造,认识到形的可变性和可塑性,随着造型能力的提高,逐渐产生对形的新功能和和审美方面的要求。

技术进步发展——造型能力进步发展。

石器时代:

减法造型。

陶器:

加法造型。

造型的要素:

形态(现实形态【自然形态、人为形态;可被知觉】、概念形态【一般情况下不可被知觉】)

纯粹形态:

不同于现实形态的可见形态:

方形,圆形,三角形等。

【可被知觉的概念形态】点、线、面、立体为基本形式,通过改变要素产生各种形态。

正方形(直线系)、圆形(曲线系)——形态演变(纯粹形态是现实形态的中介环节)。

大自然是最杰出的设计师,自然形态是设计造物的优秀原型,在人类的造物史和艺术史上都可以明确的看到这一点。

原始造物以自然为形态和造型的依据。

在模拟自然形态的基础上,人类逐渐积累了造型的经验,进而能按照生活的需要创造无数新的人工形态,即根据生活需要而造型。

仿生学:

形态(目前仍然以外在造型仿生为主)、生理、物理等(内在结构)的仿生。

如何去创造和设计使人感到美好和愉悦的形和形体,对于设计而言不仅仅是创立一个新的形,而根本意义上则是创造人类新的生活伴侣和培养创建人类新的对形的感知方式。

二、造型与产品形态

艺术的主要任务:

造型→将设计的本质特征明确化、具体化、实体化。

设计在一定意义上是作为艺术的造型设计而存在和被感知的,即是一种“形式赋予”的活动。

没有造型即没有产品的存在,作为艺术造型而存在的艺术设计是“以明了的观念作为最终艺术品的充分前提,以推进其实现并达成目标的现实手段为基础,是带来明确记录结果的创造过程中的全部活动”。

设计活动是综合性的形的确立和创造,它不是对某一现存对象的操作,也不是对事物的在装饰和美化,而是从预想的构建起就是一种创造,是形的新的生成。

造型是设计的基本任务、基本语言,造型与造物紧密相联。

造型的过程:

要求、设计、制作、使用。

造型设计:

在艺术的造物这一限定下的产品造型。

强调功能美和反对表面装饰,并不能把设计师进行表面造型设计的职责予以否定或夸大,无论造型设计怎样处理与内在结构的关系,设计师的立足点只能是外化的艺术造型。

(这里指的是工业艺术设计师)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其造型的可变性仍然受到来自工程结构、科学、材料诸多方面的限制,在限制的基础上追求造型的多变和多样化。

产品形态分类:

功能形态;符号形态(装饰形态);色彩形态。

功能形态:

产品物质性的结构,因一定的功能而生成,由材料的相互关系而决定。

产品的功能与材料有关,功能主要是由结构所决定的,结构是产品功能的载体,没有结构就没有产品的功能。

结构的特点:

层次性(复杂成都决定,系统性)、有序性(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结构各个部件的组合与联系是按照一定的要求、有目的、有规律的建立起来的,不是杂乱无序的凑合【实现功能的保障】)、稳定性(一种产品内部的平衡状态,稳定才能有结构的存在和正常功能的发挥)。

产品的使用过程是从有序转化为无序的过程,是从平衡状态转化为失衡状态的过程。

功能形态:

受制于结构的形态。

(产品的结构决定了产品的外部形态)

装饰形态:

有较大独立性,不完全由结构决定和表现。

产品的符号形态:

产品的所有外部特征

形态是一种符号,它是产品自身的外在形象和自身综合体,是产品的表征,是产品质量和造型质量的反映。

形态是产品本身的一种语言符号,可理解、易记忆、易认识,又总具有象征性和寓意,人们可以通过符号或者装饰形态,可以联想到它的功能及更多方面,以至于发挥情感作用。

色彩形态:

审美、装饰、符号意义、象征意义。

【视觉审美的核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