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1普采初采初放措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18224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51普采初采初放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151普采初采初放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151普采初采初放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151普采初采初放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1151普采初采初放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51普采初采初放措施.docx

《1151普采初采初放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51普采初采初放措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51普采初采初放措施.docx

1151普采初采初放措施

1151高档普采工作面

初采、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一、组织措施:

1151回采工作面试运转工作已完成,即将开始回采,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将进行初次放顶,为确保初次放顶工作安全顺利进行,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成立初采、初放领导小组:

组长:

区长

副组长:

技术区长、安全副区长、生产副区长、机电副区长

成员:

普采队长、跟班矿长、通防副总、采掘副总、普采跟班队长、安全员、瓦检员、调度主任。

职责:

领导小组负责初采、初放及工作面回柱期间的安全管理和现场隐患整改监督落实工作。

施工负责人:

方正礼

附:

采面初采、初放期间的矿领导跟值班表。

二、安全技术措施

一)初采准备工作:

1、所有支柱必须见顶见底,严禁打在浮煤、浮矸上。

2、强化工作面支护质量,特别是新打的支柱及密集柱质量严格按“作业规程”执行,当班跟班矿长,采煤队现场跟班队长和当班安全员要严格现场把关,严格监督检查,防止出现顶板台阶下沉和缓慢下沉。

3、加强工作面顶板管理,严格控制采高,尽量不破顶作业。

4、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防止危岩活矸滑落伤人。

5、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工作面工程质量必须做到“三直、两平、一净、两畅通”,即煤壁直、溜子直、支柱直、顶板平整、底板平整、工作面浮煤净、上、下出口畅通。

6、跟班矿长和安全员要时刻注意观察顶板和支护情况,防止顶板来压,推倒柱子造成事故。

7、初次放顶时的支护形式:

“见四回一保三”的形式。

正常柱距0.6m,密集柱距0.3m。

密集柱和第二排支柱间,每隔10米打一个木垛。

切顶密集柱必须加打戗柱和戗棚,戗柱支于木垛之间的空隙处。

每隔一颗切顶柱打一颗戗柱。

8、上、下巷的超前支护及时,空顶、漏顶片帮处重新背顶背帮,清净巷道内的浮渣杂物。

9、顺槽和采面溜子调整好,要求平、直、顺,不得高低起伏。

10、安装调试好泵站及液压管路系统,上齐“一通三防”设备设施及各项安全设施。

程控电话通讯保持畅通。

11、采面柱子、梁子数量配足,且有备用柱梁,否则严禁开工生产:

(1)、备用单体液压支柱不少于120根,备用铰接梁不少于120根,4米长梁不少于40根。

(2)、道木(长1200mm、厚度120mm以上)不少于100根,坑木背板不少于2立方。

(3)、支护工具现场不少于5套。

采面柱梁有不少于10%的备用量,距1151工作面30m的上下巷要备好足够的生产用料,经常备有足够数量的圆木,以备采面初采期间急用,生产用料不足时,不准开工生产。

12、采面机头的“四对八梁”支护必须严格管理。

13、上下两巷的超前支护完整无缺,符合采面《作业规程》规定的要求。

14、工作面内的浮煤杂物清净,把刮板输送机推靠煤壁,补齐基本柱。

推刮板输送机、改柱子时要求支护要及时。

二)采面初采安全技术措施

1、初采前,相关科室及矿主要领导干部必须亲临现场指挥。

2、初采前,生产科负责两顺槽、顶板的检查工作,确保顶板完好、支柱全部承压;机电科负责机电设备、监控系统、液压系统的检查工作,保证各机电设备试运转正常,安全设施齐全、可靠;通防科负责通风、防尘、瓦斯的日常检测和管理工作,保证通风条件符合《规程》规定;安全科负责现场隐患整改督促落实工作;各部门确认顶板、监控、机电设施设备、通风、供水、防灭火、瓦斯管理符合规程规定,确认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后方可开始初采工作。

3、初采前,所有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作业规程》、《工作面初采、初放措施》,并签字备查。

4、在初采过程中,严格按规定进行矿压监测工作,及时整理总结观测数据,确定初次来压步距,采取有效的措施对顶板及两巷进行管理。

5、初采过程中,通风、机电、安全、生产、技术等部门到现场跟班作业,进一步核实机电完好情况,安全设施可靠情况,顶板管理及“一通三防”工作的完善情况。

发现有不安全隐患或不能满足安全要求必须立即停止生产,进行整改直至合格方可生产作业。

6、初采至第一次顶板来压期间严格顶板管理,初采工作必须有专人负责,保证工作面“三直、一平、两畅通”,煤壁、支柱和刮板输送机成直线,煤壁不得采成“倒八字”型。

支柱排列偏差不超过±50mm,相邻支柱间距不能大于600mm,两安全出口处无浮煤堆积、杂物、积水等,保证安全出口畅通。

7、工作面回柱段内严禁有其它平行作业。

8、严格执行请示汇报制度,在作业过程中,如果顶板有来压预兆或冒落预兆(支柱卸载、顶板响声等)应立即停止作业,作业人员应立即报告给跟班队长和跟班矿长,跟班矿长立即组织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如力不能及,则应及时报告给矿生产调度室和公司总调度室,矿生产调度室值班员必须报告给当日值班副区长和区长;公司总调度室值班员必须报告给当日值班副总经理;矿值班副区长安排生产技术科、机电科、通防科、安全科等相关科室下井落实情况,将现场情况及时汇报区长,由区长统一协调指挥整改。

9、如果工作面发生冒顶,情况危急时由跟班副矿长统一指挥,负责工作面所有作业人员按避灾路线安全撤出。

10、工作面必须先支后回,割完一段支护一段,跟机窜梁距割煤机不大于15m,不小于10m。

11、工作面使用的单体液压支柱的高度应与工作面采高相匹配,支柱的最小高度要保障活柱的伸出量不小于顶板最大下沉量加100mm,支柱最大高度不得小于采高,严禁超高支设支柱。

12、严把工程质量关,支柱迎山有力,不得有卡脖梁、宽棚档、单梁单腿等现象,若有必须进行整改,但不得同时调整两棚或两棚以上,改柱时必须使用临时柱支护。

铰接顶梁必须全部铰接使用,泵站压力不低于18Mpa,支柱初撑力≥90KN,支设新柱子时要对已支设柱子补液确保所支柱子初撑力都达到90KN以上。

13、移刮板输送机改柱时,要坚持先替后改,一次改不够要分次改移,溜子推到位后,及时补齐基本柱。

打柱时要坚持拉线打柱,支柱要打在实底上并升紧升牢,迎山有力,初撑力不低于90KN。

14、初采期间,要加强支护质量和顶板监测工作,尤其对上下端头、压力集中区、顶板破碎带及采空区冒落不充分、悬顶地段;监测要真实有效,对支护质量不合格和压力异常地段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发现支柱松动或压力下降,必须及时补液。

15、初采期间,采面严禁使用失效柱梁,若有必须及时更换。

开工生产时必须配齐配足柱梁,否则不准开工生产。

严禁提前回撤采空区侧支柱。

16、初采期间若支柱钻底、初撑力达不到规定要求时,支柱要穿鞋(木柱鞋),增强支柱的初撑力。

17、工作面所有工作人员必须熟悉避灾路线、初采期间顶板压力情况,了解矿压显现规律及来压特征。

18、初采所有工作必须严格执行《煤矿质量标准化》标准及上级主管部门对初采的有关规定。

三)采面初放安全技术措施

1、工作面推进至四排时,即工作面控顶距为4.8米,开始初次放顶,放顶步距为1.2米,放顶后的最小控顶距为3.6米。

2、回柱放顶前,必须对初次放顶的安全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对卸压支柱进行二次补液,失效支柱及时进行更换,清理好退路并确保畅通。

3、回柱放顶前,必须在第三排打上密集支柱作为切顶柱,密集支柱在原有支柱的中间补打一棵;用φ140mm半圆木作棚梁,单体液压支柱做棚腿,一梁三柱打上戗棚,严禁单梁单柱,戗棚紧靠切顶线一排打。

4、放顶开口处,应选在顶板完整、支护完好处,严禁两头同时开口或对头放顶,直接顶初次冒落前回柱放顶分段距离不得小于30米,顶板破碎段、地质构造带或直接顶大面积不落地段,采面放顶还应增大分段距离。

在放顶时要和上下端人员打好招呼,不准随意放顶,超抢放顶,严防窜矸伤人。

5、放顶时必须有观顶人员,观顶人员要站在安全地点,要认真负责,不得从事与观察无关的工作,发现险情及时示警,回柱人员必须站在支护完好的地点作业并听从观顶人员指挥。

初次回柱放顶期间,采面应禁止其它平行作业。

6、放顶顺序自下而上进行,防止压力集中发生事故,要放一根戗一根。

7、对难回支柱或关键地段,放顶时可先架木棚或先打替柱,不得冒险蛮干。

8、放顶过程中,若发现顶板有来压现象,应立即停止放顶,视其来压强度采取维护或撤人措施,待压力稳定或维护好后检查作业地点,确认无危险后,方可继续放顶。

9、放顶过程中,跟班矿长、队长,安全员要巡回检查作业情况,对作业难点,要盯岗把关现场指导。

10、对当班放不完的顶,必须现场交接给下一班队长和放顶人员,并要交待清楚放不完的原因,介绍放顶过程中的来压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11、根据掌握的资料,该采面直接顶属于中等稳定顶板,一般随放随落。

初放期间,如果顶板不落时,打单抬(戗)棚加强支护;超过四排不落时,打双抬(戗)棚和密集柱加强支护,密集柱每隔3-5m要留0.5m以上的安全出口,采面增加特殊支护时,必须及时补充所需柱梁。

12、采面放顶后,岩层普遍冒落高度大于1.5倍采高或者有一次明显的老顶初次来压现象,即为初放结束。

13、为确保工作面安全,工作面推进5-8个循环左右,顶板岩石没有全部垮落而存在部分悬顶时,必须采取爆破方法强制放顶,放顶时对顶板岩石打眼深度不得小于2.5米。

放顶后,顶板冒落高度要求达到采高的1.5--2倍时,才算放顶成功,工作面方可转入正常回采作业阶段。

14、如遇大面积悬顶时,必须采取强制放顶措施:

放顶眼布置在切顶排以内,距梁尾150—200mm,眼距1m,眼深至少要钻入岩层3~5m,每眼装药量0.6kg,炮眼仰角60°--75°。

为避免崩倒支柱,应使炮眼正对支柱空挡,强制放顶时可以一次打眼,分次装药一次起爆。

放炮时必须撤人、警戒。

15、放顶阶段,靠近矸石侧支柱要加戗棚,戗梁长度3m。

每架戗棚不得少于3根柱腿。

柱腿要蹬在前排支柱柱根上。

支柱出现钻底,要穿柱鞋。

16、强制放顶时,放顶眼爆破为一次装药,一次爆破。

即一段放炮结束后,接下来只准对相邻炮眼进行装药,再连线放炮,不准跳段。

起爆方向由机头向机尾逐段进行,炮眼分段长度5m。

17、工作面放顶过程中,严格控制端头支护质量,切顶线支柱要成线,支柱与顶梁、顶板垂直,顶梁与顶板接触要严实,端头接顶距只准超出工作面支柱控顶距1m。

根据压力显象,可适当在原支柱间加密支护。

18、超前支护在原支柱基础上,可加长双排柱支护距离至20m。

巷道行人侧宽度不得小于700mm,不得有杂物,确保行人畅通。

19、支护梁头要紧靠煤帮,煤帮要加贴帮柱,贴帮柱要加背板,避免顶板突然垮落,造成煤帮受力过大片帮,加大工作面控顶距离,增加管理难度。

20、初放期间,跟班队长、安全员要加大工作面检查力度,发现漏液柱、失效柱及时更换,确保每根支柱有足够支撑力。

21、未尽事宜严格按照《1151高档普采工作面作业规程》和《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关规定执行。

附件:

1151初采、初放矿领导11月值班表

日期

零点

八点

四点

日期

零点

八点

四点

1

孙彦国

孔垂龙

孔垂龙

16

孙彦国

孔垂龙

宁德选

2

管富秋

孔垂龙

孔垂龙

17

管富秋

孔垂龙

宁德选

3

焦聚博

孔垂龙

孔垂龙

18

焦聚博

孔垂龙

宁德选

4

张元谷

孔垂龙

孔垂龙

19

张元谷

孔垂龙

宁德选

5

陈孝银

孔垂龙

孔垂龙

20

陈孝银

孔垂龙

宁德选

6

孙彦国

孔垂龙

孔垂龙

21

孙彦国

孔垂龙

孔垂龙

7

管富秋

孔垂龙

孔垂龙

22

管富秋

孔垂龙

孔垂龙

8

焦聚博

孔垂龙

孔垂龙

23

焦聚博

孔垂龙

孔垂龙

9

张元谷

孔垂龙

孔垂龙

24

张元谷

孔垂龙

孔垂龙

10

陈孝银

孔垂龙

孔垂龙

25

陈孝银

孔垂龙

孔垂龙

11

孙彦国

孔垂龙

宁德选

26

孙彦国

孔垂龙

孔垂龙

12

管富秋

孔垂龙

宁德选

27

管富秋

孔垂龙

孔垂龙

13

焦聚博

孔垂龙

宁德选

28

焦聚博

孔垂龙

孔垂龙

14

张元谷

孔垂龙

宁德选

29

张元谷

孔垂龙

孔垂龙

15

陈孝银

孔垂龙

宁德选

30

陈孝银

孔垂龙

孔垂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