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专项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17058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专项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专项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专项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专项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专项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专项方案.docx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专项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专项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专项方案.docx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专项方案

混凝土质量通病预防、治理专项方案

一.完善制度预防砼质量通病

1、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王安,总工程师刘建国、生产副经理为具体负责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项目质量管理工作,从组织上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项目经理部设质检部,配备专职质量检测工程师,工区设专职质检员,作业队设兼职质检员。

组建精干高效的试验和测量队伍,项目经理部设中心试验室、施工队设试验组、测量班,配备必要的检测、试验仪器设备,在原材料控制、施工过程控制、竣工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等各个环节,实施施工全过程测量和试验控制,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检查,在施工过程中自下而上按照“跟踪检测”、“复检”、“抽检”实施检测工作。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小组:

组长:

王安(项目经理)

副组长:

刘建国、刘辉、赵新平、夏建平、胡献勇

组员:

李艳勇(工程部部长),汪建伟(质检部部长),光求元(测量组组长),易树标(安保部部长),刘红帅(物资部部长),马清宏(试验室主任),各工区工区主管、技术员、作业队长。

2、制定详细的砼质量检验计划

砼质量检验计划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

动员部署

项目部按照实施方案和各自职责,针对各种混凝土质量通病提出具体可行的治理措施和计划。

<2>第二阶段:

组织实施

项目部按照规范要求,分解任务,落实责任。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稳步推进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对治理活动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针对性管理措施。

<3>第三阶段:

经验总结

及时总结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经验,提高施工水平。

3、严格内部专业化队伍的特殊工种人员资格审查

对内部专业化队伍的特殊工种人员资格进行严格审查,主要审查特殊工种的操作证,操作技术是否过硬等。

4、严格监督进场材料的质量、型号和规格,监督各班组操作是否符合规程。

5、对各分项工程进行自检,并实测实量,及时填报各分项工程隐蔽检验报表,做好各工程影像资料。

项目部实行“三检制”,即施工班组自检、质检部复检、下一道工序对上一道工序的交接检。

按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对结构物和施工的半成品进行自检和实测实量。

6、对检测设备进行鉴定

 对测量、试验等检测设备进行定期请权威机构校正检查,并在施工中进行自检,对不合格的检测设备严禁在工程施工中使用。

7、搞好工地试验室建设

建立工地试验室,对试验室人员进行培训,制定试验室岗位职责表,人员职责,试验的程序及方法。

并在试验室安设空调及温度计、养护试块所用的水池等。

8、重视业内资料整理

工程业内资料是工程施工质量的直接反映,项目部十分重视业内资料整理,对施工原始记录、音像资料、施工来往文件及时收集整理。

施工业内资料整理包括:

施工总结与招投标、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放样记录与沉降观测、设计变更、业务联系单、质量自评表,自检、专检、抽检资料、各分项工程交验资料、试验原始记录、材料合格证、质保书、材料试验报告、施工照片及事故处理等。

9、进行质量总结报表

及时总结施工中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优缺点,对优点继续坚持下去,对缺点要求及时解决好。

10、定期召开质量管理总结大会

项目每月进行一次质量、安全环保大检查,对检查结果和本月的质量情况进行通报,对通报中存在的砼质量缺陷问题进行备案,及时掌握施工信息,根据存在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并总结提高。

二、改进施工工艺防治砼质量通病

本工程主体工程为砼结构,包括灌注桩,及现浇承台、墩身、箱梁、涵洞等。

1、灌注桩断桩的防治措施

1)、导管使用前,要对导管进行检漏和抗拉力试验,以防导管渗漏。

每节导管组装编号,导管安装完毕后要建立复核和检验制度。

导管的直径应根据桩径和石料的最大粒径确定,尽量采用大直径导管。

   

 2)、下导管时,其底口距孔底的距离不大于40—50cm(注意导管口不能埋入沉淀的淤泥渣中),同时要能保证首批混凝土灌筑后能埋住导管至少1.0m。

在随后的灌筑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一般控制在2.0~4.0m的范围内。

 3)、混凝土的塌落度要控制在18~22cm、要求和易性好。

若灌筑时间较长时,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缓凝剂(须征得监理工程师的许可),以防止先期灌筑的混凝土初凝,堵塞导管。

 4)、在钢筋笼制作时,一般要采用对焊,以保证焊口平顺。

当采用搭接焊时,要保证焊缝不要在钢筋笼内形成错台,以防钢筋笼卡住导管。

  5)、在提拔导管时要通过测量混凝土的灌筑深度及已拆下导管的长度,认真计算提拔导管的长度,严禁不经测量和计算而盲目提拔导管,一般情况下一次只能拆卸一节导管。

 6)、关键设备(混凝土搅拌设备、发电机、运输车辆)要有备用,材料(砂、石、水泥等)要准备充足,以保证混凝土能连续灌注。

 7)、当混凝土堵塞导管时,可采用拔插、抖动导管(注意不可将导管口拔出混凝土面)处理,当所堵塞的导管长度较短时,也可以用型钢插入导管内来疏通导管,也可以在导管上固定附着式振动器进行振动来疏通导管内的混凝土。

8)、当钢筋笼卡住导管后,可设法转动导管,使之脱离钢筋笼。

2、承台、系梁底部漏浆混凝土不密实

1)振捣不到位、将强混凝土的振捣,砼分层厚度为30CM,振动棒在振捣时移动间距不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50振捣棒作用半径15CM,即22.5CM,直径1.8的墩柱不少于40棒。

与侧模保持5~10CM的距离,振动时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密实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表面平坦、泛浆),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

2)底部漏浆,导致水泥浆外溢。

导致结构物底部无浆。

应做垫层。

3、箱梁两侧腹板混凝土厚度不均的防治措施

1)墩柱局部颜色发青:

主要是串筒底局浇筑混凝土面高差过大,混凝土下落时浆、石分离,应保证串筒距混凝土面高度小于2M,串筒每节搭接防止砼黏贴模板。

加强混凝土的振捣。

与侧模保持5~10CM的距离,振动时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密实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表面平坦、泛浆),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

2)沙眼:

混凝土离析或振捣时间过长,混凝土坍落度过大,振捣后混凝土顶面出现水。

应严格控制好混凝土的质量和振捣时间。

还有一种就是在浇筑墩柱时第一斗料用砂浆,再用混凝土,严禁此种方法。

4、箱梁两侧腹板混凝土厚度不均的防治措施

1)内模上浮:

通过多次的箱梁摸索,为避免箱梁两侧腹板混凝土厚度不均可采取以下措施:

将箱梁内模固定牢固,使其上下左右均不能移动;内模与外模在两侧腹板部位设置支撑;浇筑腹板混凝土时,两侧应对称进行;内模要坚固,不变形。

预制箱梁的外观保证措施

2)水纹:

施工前必须做好施工配合比,确定好水灰比及砂、石含水量,混凝土拌和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坍落度,对坍落度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必须倒掉重新拌和,严禁不合格的混凝土入模。

混凝土振捣时必须将振动棒透入到下层一定的深度,且振捣时必须控制每一棒的振捣时间,时间为3-5s,振捣时间不能过长,过长将会引起混凝土的离析。

3)鱼鳞纹:

控制混凝土离析及放置时间,控制骨料的最大粒径及骨料级配,碎石应为5-25mm之间的连续级配,做理论配合比时应适当增加砂率,浇筑时应尽量不让混凝等待时间过长,运输过程中应尽量减少翻运次数,这样便可控制混凝土的泌水。

芯模要一次性的固定好,防止上浮。

采用二次振捣,先用50型棒,间隔一定距离后,再用30型棒进行二次补振,振动棒振捣间距要均匀,时间要大致相等,不能间距时大时小,时间时长时短,这样便可控制混凝土不离析、不漏振、不过振。

4)冷缝:

控制拌和能力及浇筑时间,应尽量减少混凝土的翻运次数,适当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长度,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在下层初凝前浇筑上层。

高温时在混凝土中掺入缓凝剂,延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5)气孔:

掺入减水剂,减小用水量,充分做好理论配合比,混凝土拌和前调整好施工配合比,拌和时控制好用水量,限制坍落度、水灰比。

对模板必须除锈打磨,洁净模板,且同时用清洁的脱模剂,不能使用废机油等会引起色差的脱模剂,也不能使用易粘附于混凝土表面或引起混凝土变色的脱模剂,且同一座桥上使用同一种脱模剂。

控制好振动棒振捣间距及振捣时间,不能大也不能小。

在外侧模上使用附着式振动器,或用扁铲在混凝土与侧模之间插捣,或在振捣时轻敲模板,便可帮助附着在侧模上的气泡逸出,从而达到消除气泡的效果。

6)蜂窝麻面:

加强振捣,二次振捣法,前人初振,后人复振,且分段,专人负责。

这样便可控制漏振或振捣不到位的现象。

控制好混凝土的配合比,适当增大砂率,加强集料级配的检测,不合格的集料不进场,混凝土拌和时控制好坍落度,太小时向机中加水重新拌和,模板拼缝可加工成企口形,便于咬合,并在缝间采用高密海绵条或玻璃胶处理,确保接缝平整,严密不漏浆。

脱模剂一定要涂均匀,不能太少,且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之后才能拆模,拆模时要小心,不能碰坏棱角,也要轻拆。

5、混凝土构造裂缝的防治措施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构造裂缝的防治可以从选材、配比、模板和振捣等几个方面入手,具体如下:

选用优质的水泥及优质骨料;合理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当水灰比过大时容易出现裂缝;避免混凝土搅拌很长时间后使用;加强模板的施工质量,避免出现模板移动、鼓出等问题;避免出现支架下沉,脱模过早,模板的不均匀沉降;混凝土浇筑时要振动充分,混凝土浇筑后要加强养生工作。

6、桥面铺装病害的防治

控制桥面铺装质量首先在主梁施工质量控制中避免出现预拱度过大,从而导致桥面铺装层的厚度变化很大的情况出现。

另外在施工中还要注意以下内容:

提高桥面防水混凝土的强度,避免出现防水混凝土层破坏从而导致铺装层破坏现象的出现;加强桥面铺装的配合比设计,选用优质骨料,提高桥面铺装的施工和养护质量。

7、桥头跳车的防治

重视桥头地基处理,采用先进的桥头台背填土施工工艺;改善地基性能,做好清表工作,搞好填前碾压,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差异沉降;有针对性的选择台背填料,提高桥头路基压实度;做好桥头路堤的排水、防水工程,设置桥头搭板;优化设计方案、采用新工艺加固路堤。

8、涵洞混凝土病害的防治

针对涵洞混凝土存在的洞身出现的纵、横裂缝,洞口端墙向外倾斜等工程病害,要求在涵洞的施工中,水泥砂浆标号不得低于设计标号,砂浆填塞要饱满,杜绝空洞现象。

施工时不得将基础埋置深度擅自减少,施工时对基础承载力要进行检测。

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特别是涵洞两侧的回填压实工作。

施工时重视洞口铺砌和隔水墙施工。

待施工完成之后,要进行检查、观测、维修。

三.工程实体落实砼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孔洞原因分析对策表

现象

原因分析

预防措施

孔洞:

砼结构内有空隙,

局部没有砼,

或蜂窝。

1.在钢筋密集处或预埋件处,砼浇筑不畅通,不能充满模板而形成孔洞。

1.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豆石砼浇筑,使砼充满模板,并认真振捣密实。

机械振捣有困难时,可采用人工捣固配合。

2.预留孔洞处应在两侧同时下料。

下部往往浇筑不满,振捣不实,应采取在侧面开口浇筑的措施,振捣密实后再封好模板,然后往上浇筑,防止出现孔洞。

3.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严防漏振:

a.插入式振捣器应采用垂直振捣方法,即振捣棒与砼表面垂直或斜向振捣,即振捣棒与砼表面成一定角度,约40°~45°。

b.振捣器插点应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顺序移动,不应混用,以免漏振。

每次移动距离不应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R)的1.5倍。

振捣器操作时应快插慢拔。

4.控制好下料。

要保证砼浇筑时不产生离析,砼自由倾落高度应不超过2m,大于2m时要用溜槽、串筒等下料。

5.防止砂、石中混有粘土块等杂物;基础承台施工时,要注意防止土块掉入砼中;发现砼中有杂物,应及时清除干净。

6.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和质量检查工作。

2.未按顺序振捣砼,产生漏振。

3.砼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或严重跑浆,形成特大蜂窝。

4.砼工程的施工组织不好,未按施工顺序和施工工艺认真操作而造成孔洞。

5.砼中有硬块和杂物掺入,或木块等大件料具掉入砼中。

6.不按规定下料,吊斗直接将砼卸入模板内,一次下料过多,下部因振捣器振动作用半径达不到,形成松散状态,以致出现特大蜂窝和孔洞。

2、麻面原因分析对策表

现象

原因分析

预防措施

麻面:

砼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和石子外露。

1.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拆模时砼表面被粘损,出现麻面。

1.模板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

2.模板浇筑砼前,应清洗干净,使模板缝隙拼接严密,如有缝隙,应填严,防止漏浆。

3.钢模板脱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4.砼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浆,每层砼均匀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

2.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拆模时砼表面粘结模板,引起麻面。

3.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浇筑时缝隙漏浆,砼表面沿模板缝位置出现麻面。

4.砼振捣不密实,砼中的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3、蜂窝原因分析对策表

现象

原因分析

预防措施

蜂窝:

砼局部疏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

1.砼配合比不准确,石、水泥材料计量错误,或加水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1.砼配料时严格控制配合比,保证材料计量准确。

采用电子自动计量。

2.砼应拌合均匀,颜色一致,其延续搅拌最短时间应符合规定。

3.砼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得超过2m。

如超过,要采取串筒、溜槽等措施下料。

4.砼的振捣应分层捣固。

浇筑层的厚度不得超过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

5.捣实砼拌合物时,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对轻骨料砼拌合物,则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倍。

振捣器至模板的距离不应保证上下层砼结合良好,振捣棒应插入下层砼5cm。

6.砼浇捣时,必须掌握好每层每点的振捣时间。

合适的振捣现象为:

砼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

7.浇筑砼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堵缝等情况。

发现有模板走动,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砼初凝前修整好。

2.砼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合均匀,砼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未按操作规程浇筑砼,下料不当,使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造成砼离析。

4.砼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浇筑,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未振捣又下料,漏振造成蜂窝。

5.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支设不牢固,振捣砼时模板移位等等,造成严重漏浆,形成蜂窝。

4、露筋原因分析对策表

现象

原因分析

预防措施

露筋:

钢筋砼结构内的主筋、副筋或箍筋等露在砼表面。

1.砼浇筑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甚至露放,钢筋紧贴模板,致使拆模后露筋。

1.浇筑砼前,应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是否准确。

2.为保证砼保护层的厚度,要注意固定好垫块。

一般每隔1m左右在钢筋上绑一个水泥砂浆垫块。

3.钢筋较密集时,应选配适当的石子。

石子最大颗粒尺寸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不得大于钢筋净距的3/4.结构截面较小,钢筋较密时,用豆石砼浇筑。

4.为防止钢筋移位,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

钢筋密集处,采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

5.浇筑砼前应认真堵好模板缝隙。

6.砼自由顺落高度超过2m时,要用串筒或溜槽等进行下料。

7.拆模时间要根据试块试验结果确定,防止过早拆模。

8.操作时不得踩踏钢筋,如钢筋有踩弯或脱扣者,应及时调直,补扣绑好。

2.钢筋砼结构断面较小,钢筋过密,如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砼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使钢筋密集处产生露筋。

3.因配合比不当砼产生离析,浇捣部位缺浆或模板严重漏浆,造成露筋。

4.砼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使钢筋移位,造成露筋。

5.砼保护层振捣不密实,或拆模过早等,拆模时砼缺棱掉角,造成露筋。

5、缺棱掉角、夹层原因分析对策表

现象

原因分析

预防措施

缺棱掉角:

砼局部掉落,棱角有缺陷。

1.常温施工时,过早拆除承重模板。

1.根据同等养护条件下试件的强度,确定拆模时间。

2.拆模时不能用力过猛过急,注意保护棱角,吊运时,严禁模板撞击棱角。

3.加强成品保护,对于处在人多、运料等通道处的砼阳角,拆模后要用角钢等将阳角保护好,以免碰损。

2.拆模时受外力作用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造成缺棱掉角。

施工缝夹层:

施工缝处砼结合不好,有缝隙或夹有杂物,造成结构整体性不良。

1.在浇筑砼前没有认真处理施工缝表面;浇筑前,捣实不够。

1.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砼时,如间歇时间超过规定,则按施工缝处理。

2.在已硬化的砼表面上继续浇筑砼前,应除掉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或软弱砼层,并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残留在砼表面的水应予清除。

3.在浇筑前,施工缝宜先铺抹水泥浆。

4.在模板上沿施工缝位置通条开口,以便清理杂物和冲洗。

可采用高压风吹。

全部清理干净后,再将通条开口封闭,并抹水泥砂浆,再浇筑砼。

2.浇筑大体积砼结构时,往往分层分段施工。

在施工停歇期间常有杂物积存在砼表面,未认真检查清理,再次浇筑砼时混入砼内,在施工缝处造成杂物夹层。

附件一

砼质量通病治理情况

部位:

编号:

质量通病

第一阶段

检查

检查人:

年月日

第二阶段

检查

检查人:

年月日

治理效果

附件二

北沿江高速马巢段路基01标月份质量通病检查及治理情况统计表

序号

本月发生的质量通病情况描述

治理方法及治理效果情况综述

备注

1

2

3

4

5

6

说明:

本表根据当月质量通病检查情况如实填写,每月填一份,由质检员填写,并于每月月底上交质检部汇总讨论。

质检员签字:

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