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15386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docx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docx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

  附件1: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

“重大疾病的基因治疗”重点项目申请指南

  

  一、指南说明

  重大疾病的基因治疗重点项目将围绕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如肿瘤、心脑血管疾病、遗传性疾病等进行基因治疗制品和临床治疗方案的研究和开发,通过基因治疗制品的研发和上市,增强我国基因治疗技术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加速基因治疗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步伐。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该重点项目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课题设置突出技术的前瞻性、原创性和集成创新性,紧扣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强调前期工作基础、面向临床应用及研究内容的延续性,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开发,技术发展与产品开发紧密结合,加快我国基因治疗产业化进程。

  通过项目的实施,预计3-4个基因治疗制品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力争1-2个产品获得国家新药证书,申请国内外专利20-30项,实现我国基因治疗产品研制、产业化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上的重点跨越。

  为公正、公平、公开地选择项目承担单位,充分调动制药企业、地方政府、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积极性,集成全国优势力量,促进基因治疗技术及其基因治疗重点产品的研发,特此发布本领域“重大疾病的基因治疗”重点项目申请指南。

  二、指南内容

  1.项目名称

  重大疾病的基因治疗

  2.项目总体目标

  “十一五”期间,预计在肿瘤、心脑血管疾病、遗传性疾病等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的基因治疗重点产品研发及产业化方面均有重大突破,以重点产品的研发来带动关键技术的发展,突破一批制约我国基因治疗发展的关键技术。

  3.项目主要研究内容

  针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遗传性疾病等人类重大疾病,研发新型的基因治疗产品/制剂,并建立新的基因治疗临床方案。

重点资助研发安全、高效、靶向性好的病毒与非病毒的基因导入系统和表达载体,以产品的研发带动技术的突破;开展基因治疗重点产品研发及临床试验研究。

优先资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已经完成临床前、中试的项目,并证明安全、有效,或已经进入临床试验并具有很好的产业化前景的基因治疗项目。

  4.项目主要考核指标

  3-4个基因治疗制品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力争有1-2个基因治疗产品获得国家新药证书;申请国内外专利20-30项;培养优秀学科带头人5-10人。

  5.项目经费来源及构成

  鼓励参加单位和企业提供配套经费,配套经费与国拨经费的比例为1:

1,项目拟支持的国拨经费为4000万元人民币。

  6.项目支持年限:

4年。

  三、注意事项

  1.重点项目申请必须针对项目整体任务,针对部分研究内容的申请将视为无效申请。

项目申请要提出项目分解(包括任务分解及经费分解)方案,并提出项目课题安排及承担单位建议(本项目拟分解的课题最多不超过10个)。

  2.项目申请团队的条件和要求

  (a)项目牵头单位应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产学研结合的方式联合申请。

  (b)申请项目的研究单位应具有从事重大疾病的基因治疗制品研发的相应条件,包括达到中试规模的生产条件和从事临床试验的条件等。

  (c)申请项目的生产企业应为国内相关产业的龙头企业,具有良好的产业化技术创新条件和工程技术人才队伍,企业自身有充足研发经费投入,与研发单位签订有技术成果转让或合作协议。

  3.项目召集人的条件和要求

  (a)项目召集人应为我国重大疾病基因治疗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学科带头人,能敏锐把握本领域发展动向,具有丰富的基因治疗制品/产品研发经验和工作基础、较高的学术水平、优秀的科研业绩和开拓创新能力;

  (b)具有相关工作背景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c)能将主要精力用于项目组织协调与研究工作。

  4.项目牵头单位与联合申请单位的关系

  多家单位共同申请时,以合作方式落实课题任务,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项目牵头单位与联合申请单位之间须具有任务分工。

项目牵头单位负责项目的总体组织协调,督促检查项目实施情况,负责项目经费的管理与监督检查,协调处理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项目总体目标的实现。

联合申请单位对项目牵头单位负责,接受项目牵头单位的总体指导和计划安排。

项目牵头单位与联合申请单位应签订研究开发合作与知识产权分享等相关协议。

--------------------------------------------------------------------------------

  附件2: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

“重大疾病的细胞和免疫治疗”重点项目申请指南

  一、指南说明

  重大疾病的细胞与免疫治疗重点项目将围绕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如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进行细胞与免疫治疗制品和临床治疗方案的研究和开发,通过细胞与免疫治疗制品的研发和上市,增强我国细胞与免疫治疗技术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加速细胞与免疫治疗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步伐。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该重点项目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课题设置突出技术的前瞻性、原创性和集成创新性,紧扣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强调前期工作基础、面向临床应用及研究内容的延续性,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开发,技术发展与产品开发紧密结合,加快我国细胞与免疫治疗产业化进程。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预计3-4个细胞与免疫治疗制品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力争1-2个产品获得国家新药证书,申请国内外专利20-30项,实现我国细胞与免疫治疗在产品研制、产业化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上的重点跨越。

  为公正、公平、公开地选择项目承担单位,充分调动制药企业、地方政府、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积极性,集成全国优势力量,促进细胞与免疫治疗技术及其细胞与免疫治疗重点产品的研发,特此发布本领域“重大疾病的细胞和免疫治疗”重点项目申请指南。

  二、指南内容

  1.项目名称

  重大疾病的细胞和免疫治疗

  2.项目总体目标

  “十一五”期间,预计在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的细胞与免疫治疗重点产品研发及产业化方面均有重大突破,以重点产品的研发带动该领域关键技术的发展,将突破一批长期制约我国细胞与免疫治疗发展的关键技术。

  3.项目主要研究内容

  针对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人类重大疾病,建立新的细胞与免疫治疗方案,研发新型的细胞与免疫治疗产品。

重点资助利用生物工程技术修饰或高效制备的免疫效应细胞、树突状细胞等进行疾病的细胞治疗,达到临床应用需求的细胞治疗产品规模化生产技术;研发用于肿瘤治疗的新型多肽疫苗、重组蛋白疫苗、DNA疫苗以及病毒载体疫苗等;研发用于免疫治疗的新型佐剂。

优先资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已经完成临床前试验并证明安全、有效,或已经进入临床试验并具有很好的产业化前景的细胞与免疫治疗项目。

  4.项目主要考核指标

  3-4个细胞与免疫治疗制品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力争有1-2个细胞与免疫治疗产品获得国家新药证书,申请国内外专利20-30项,培养优秀学科带头人5-10人。

  5.项目经费来源及构成

  鼓励参加单位和企业提供配套经费,配套经费与国拨经费的比例为1:

1,项目拟支持的国拨经费为4000万元人民币。

  6.项目支持年限:

4年。

  三、注意事项

  1.重点项目申请必须针对项目整体任务,针对部分研究内容的申请将视为无效申请。

项目申请要提出项目分解(包括任务分解及经费分解)方案,并提出项目课题安排及承担单位建议(本项目拟分解的课题最多不超过10个)。

  2.项目申请团队的条件和要求

  (a)项目牵头单位应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产学研结合的方式联合申请。

  (b)申请项目的研究单位应具有从事重大疾病的细胞与免疫治疗药物/制剂研发的相应条件,包括达到中试规模的生产条件和从事临床试验的条件等。

  (c)申请项目的生产企业应为国内相关产业的龙头企业,具有良好的产业化技术创新条件和工程技术人才队伍,企业自身有充足研发经费投入,与研发单位签订有技术成果转让或合作协议。

  3.项目召集人的条件和要求

  (a)项目召集人应为我国细胞与免疫治疗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学科带头人,能敏锐把握本领域发展动向,具有丰富的细胞与免疫治疗制品/产品研发经验和工作基础、较高的学术水平、优秀的科研业绩和开拓创新能力;

  (b)具有相关工作背景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c)能将主要精力用于项目组织协调与研究工作。

  4.项目牵头单位与联合申请单位的关系

  多家单位共同申请时,以合作方式落实课题任务,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项目牵头单位与联合申请单位之间须具有任务分工。

项目牵头单位负责项目的总体组织协调,督促检查项目实施情况,负责项目经费的管理与监督检查,协调处理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项目总体目标的实现。

联合申请单位对项目牵头单位负责,接受项目牵头单位的总体指导和计划安排。

项目牵头单位与联合申请单位应签订研究开发合作与知识产权分享等相关协议。

  附件3: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

“生物治疗关键技术与相关产品的规模化制备”重点项目申请指南

  一、指南说明

  生物治疗关键技术与相关产品规模制备重点项目将围绕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如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进行生物治疗关键技术与相关产品规模制备的研发,通过关键技术的突破,将增强我国重大疾病生物治疗制品研发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加速生物治疗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步伐。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该重点项目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课题设置突出技术的重要性、前瞻性、原创性和集成创新性,紧扣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强调前期工作基础及研究内容的延续性,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开发,生物治疗关键技术与相关产品规模制备的研发应与重点产品开发紧密结合,以关键技术的突破来带动生物治疗重点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

  通过项目的实施,预计将突破3-5项重大疾病生物治疗关键技术,完成3-5个生物治疗制剂的规模化制备,完成4-6个生物治疗制剂的临床前实验,申请国内外专利15-20项。

项目实施后将实现生物治疗关键技术与相关产品规模制备在自主创新能力上的重点跨越,为下个五年生物治疗关键技术的全面提升和生物治疗重点产品的研发做技术储备。

  为公正、公平、公开地选择项目承担单位,充分调动制药企业、地方政府、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积极性,集成全国优势力量,促进我国重大疾病生物治疗关键技术及其重点产品的研发,特此发布本领域“生物治疗关键技术与相关产品的规模化制备”重点项目申请指南。

  二、指南内容

  1.项目名称

  生物治疗关键技术与相关产品的规模化制备

  2.项目总体目标

  “十一五”期间,预计在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生物治疗关键技术与相关产品规模制备上取得重大突破,以关键技术的突破来推动重大疾病生物治疗重点产品的研发速度。

  3.项目主要研究内容

  用于基因治疗的质粒载体、病毒载体规模化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技术;安全、高效、靶向性好的非病毒基因传递载体的开发和规模化生产与质量控制技术。

生物治疗制品安全性、有效性评价的动物模型技术。

基因治疗制品质量控制技术。

开展新的基因治疗技术研究,如基因定点整合与原位修复技术,大规模、高通量筛选生物治疗靶点技术等。

  4.项目主要考核指标

  突破3-5项长期制约我国重大疾病生物治疗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完成3-5个生物治疗制剂的规模化制备,完成4-6个生物治疗制剂的临床前实验;申请国内外专利15-20项。

  5.项目经费来源及构成

  鼓励参加单位和企业提供配套经费,配套经费与国拨经费的比例为1:

1,项目拟支持的国拨经费为2000万元人民币。

  6.项目支持年限:

4年。

  三、注意事项

  1.重点项目申请必须针对项目整体任务,针对部分研究内容的申请将视为无效申请。

项目申请要提出项目分解(包括任务分解及经费分解)方案,并提出项目课题安排及承担单位建议(本项目拟分解的课题最多不超过10个)。

  2.项目申请团队的条件和要求

  (a)项目牵头单位应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产学研结合的方式联合申请。

  (b)申请项目的研究单位应具有从事生物治疗关键技术与相关产品规模制备的相应条件,包括达到中试规模的生产条件、具有良好的动物模型和评价体系等。

  (c)申请项目的生产企业应为国内相关产业的龙头企业,具有良好的产业化技术创新条件和工程技术人才队伍,企业自身有充足研发经费投入,与研发单位签订有技术成果转让或合作协议。

  3.项目召集人的条件和要求

  (a)项目召集人应为我国生物治疗关键技术与相关产品规模制备研发领域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学科带头人,能敏锐把握本领域发展动向,具有丰富的生物治疗关键技术与相关产品规模制备研发经验、较高的学术水平、优秀的科研业绩和开拓创新能力;

  (b)具有相关工作背景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c)能将主要精力用于项目组织协调与研究工作。

  4.项目牵头单位与联合申请单位的关系

  多家单位共同申请时,以合作方式落实课题任务,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项目牵头单位与联合申请单位之间须具有任务分工。

项目牵头单位负责项目的总体组织协调,督促检查项目实施情况,负责项目经费的管理与监督检查,协调处理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项目总体目标的实现。

联合申请单位对项目牵头单位负责,接受项目牵头单位的总体指导和计划安排。

项目牵头单位与联合申请单位应签订研究开发合作与知识产权分享等相关协议。

  附件4: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

“特殊环境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重点项目申请指南

  一、指南说明

  特殊微生物及其基因资源是生物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

本项目针对我国特殊环境微生物资源系统挖掘不足,利用程度与效率低下、资源流失严重等问题,利用我国特殊环境微生物资源优势,在建立特殊环境微生物及其基因资源大规模、高通量分离、筛选和高效表达技术体系的基础上,重点开展特殊自然极端环境、典型污染环境、高剂量核辐射区域以及动物瘤胃等特殊微生物资源的发掘与利用研究,系统分离和鉴定特殊微生物重要功能基因,并应用于工农业及环境保护等领域,推动我国由特殊微生物资源拥有大国向开发利用强国转变。

  此次发布的是本领域“特殊环境微生物资源的高效开发与利用技术”重点项目申请指南。

  二、指南内容

  1.项目名称

  特殊环境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

  2.项目总体目标

  建立特殊环境微生物及其基因资源大规模、高通量分离、筛选和高效表达的技术体系,大幅度提高我国特殊环境微生物资源利用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开发效率;获得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耐极端温度、耐盐碱、抗辐射等特殊功能的新菌种、新基因和新酶,为提升我国生物技术原始创新与竞争力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开发一批应用于典型重大污染环境生物治理等的生物菌剂,为我国资源节约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3.项目主要研究内容

  针对我国特殊盐湖、碱湖、热泉等自然极端环境,焦化、印染、农药等典型工业污染环境,核试验区核辐射污染环境,以及动物瘤胃等特殊生境,进行特殊微生物物种多样性发掘与分析,构建特殊微生物与特殊环境的多元基因组文库,分离鉴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功能基因,进行抗逆等功能基因的应用评价,研究建立特殊酶高效表达体系,研发新型菌剂,并应用于工农业及环保等领域。

  4.项目主要考核指标

  针对自然极端环境、典型工业污染环境、核试验区核辐射污染环境、动物瘤胃等4类特殊环境,建立微生物及其基因资源大规模分离、高通量鉴定和高水平表达技术平台,获得一批新菌种、新基因和新酶,开发一批新菌剂,申请专利100项以上。

具体考核指标如下:

  1)获得1300-1500株嗜盐菌、嗜碱菌、嗜热菌、嗜冷菌等极端微生物新菌株;获得30-40个离子泵、分子伴侣等极端微生物特殊功能基因以及高温酶、低温酶、碱性酶、酸性酶等一系列极端酶基因,完成3-5个抗逆功能基因在植物、工业微生物改良中的功能验证。

  2)从石油化工等典型工业污染环境中获得50个石油烃类、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等新型降解基因以及重金属、草甘膦等新型抗性基因,完成3-5个新型功能基因在工业微生物和重要农作物中的功能验证;研制15-20种复合新菌剂,分别应用于典型工业污染物处理、农药残留降解、有机废弃物转化及石油污染治理。

  3)建立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辐射抗性超过10kGy的微生物菌种资源库和不同辐射剂量区域的微生物元基因组文库,筛选和鉴定5-10个辐射抗性超过10kGy的微生物新种和新属,从抗辐射放线菌等新种中分离鉴定10-20个与抗辐射、抗紫外、抗旱抗寒和耐盐碱等相关的新型功能基因并进行应用研究。

  4)建立特殊环境微生物基因资源大规模分离、高通量鉴定和高水平表达技术体系,形成具有强大集成能力的国际一流的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技术平台。

构建动物瘤胃、白蚁肠道和产甲烷微生物群落元基因组文库,筛选和鉴定20-30个与重要微生物群落特性和重要功能连锁的分子标记,10-30个具有协同降解木质纤维素的重要功能基因。

  5.项目经费来源及构成

  配套经费与国拨经费的比例应超过1:

1,项目拟支持的国拨经费为3500万元人民币。

  6.项目支持年限:

4年。

  三、注意事项

  1.重点项目申请必须针对项目整体任务,针对部分研究内容的申请将视为无效申请。

项目申请应提出项目分解(包括任务分解及经费分解)方案,并提出项目课题安排及承担单位建议(本项目拟分解的课题最多不超过10个)。

  2.项目申请团队的条件和要求:

  (a)项目牵头单位应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产学研结合的方式联合申请。

  (b)申请单位应具备开展特殊环境微生物资源利用、大规模基因分离和鉴定等研究的良好工作基础和试验条件,已开展较为系统的特殊微生物资源前期收集工作,拟进入生产应用的候选功能基因应已申请专利并在模式生物中初步验证功能。

  3.项目牵头单位与联合申请单位的关系

  多家单位共同申请时,以合作方式落实课题任务,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项目牵头单位与联合申请单位之间须具有任务分工。

项目牵头单位负责项目的总体组织协调,督促检查项目实施情况,负责项目经费的管理与监督检查,协调处理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项目总体目标的实现。

联合申请单位对项目牵头单位负责,接受项目牵头单位的总体指导和计划安排。

项目牵头单位与联合申请单位应签订研究开发合作与知识产权分享等相关协议。

  附件5: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

“特殊生境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重点项目申请指南

  一、指南说明

  针对我国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系统发掘盐碱、干旱、低温和重金属污染等特殊生境下特有植物资源,对解决我国重金属污染和食品安全等重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以我国高海拔、高纬度、干旱荒漠和盐渍土壤及极地等特殊生境中生长的具有极强抗性的地衣、苔藓和藻类等低等植物资源,以及极端寒冷、干旱和盐碱等特殊生境中强抗逆性的自然植物资源和重金属等特殊污染生境中超富集植物资源为基础,系统挖掘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特殊生境与环境植物资源,通过技术与目标集成、系统挖掘和利用,获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与产业化价值的耐高低温、耐旱、耐盐碱、抗重金属的功能基因,为我国创制高产、高抗逆以及污染净化植物新种质资源与材料奠定基础。

  此次发布的是本领域“特殊生境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重点项目申请指南。

  二、指南内容

  1.项目名称

  特殊生境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

  2.项目总体目标

  突破一批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关键技术,获得一批具有抗逆性等特殊功能并拥有重大产业化开发利用价值的功能基因,大幅度提升我国特殊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整体水平和可持续利用效率,为我国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3.项目主要研究内容

  本项目主要针对干旱、盐碱、低温和重金属污染特殊生境的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资源,在特异新功能基因筛选、基因工程改造种质和野生植物快速繁殖和驯化培育的开发和利用技术方面开展研究。

  在收集与筛选耐旱、耐低温、耐盐碱等抗逆野生植物(如短丙草、星星草等)资源基础上,建立新型的耐寒、耐低温模式植物研究体系;筛选和鉴定与耐干旱、耐寒、耐盐碱等重要经济性状相关的新功能基因;获得具有应用价值的转基因植物株系。

  在收集特有的耐高低温、耐盐渍和耐干旱的低等植物物种(如藻类、苔藓、地衣等)资源基础上,利用已知全基因组序列和具有遗传操作系统,通过全基因组突变体库的建立等,分离与鉴定具有应用价值的耐高低温、耐干旱、耐盐碱的新低等植物抗逆功能基因,获得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抗性转基因遗传材料;对耐高低温、耐盐渍和耐干旱的低等野生植物进行快速繁殖和驯化培育的开发利用技术研究。

  以我国污染等特殊生境中的特有耐盐碱和重金属植物资源为基础,利用功能基因组、细胞学、生理学和遗传学等多学科交叉手段,系统分离与鉴定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耐盐碱、重金属抗性相关基因;分析基因的功能与作用机制。

探索利用基因工程育种技术培育新型耐盐碱、耐重金属污染植物的技术体系。

  4.项目主要考核指标

  在获得耐旱、耐寒、耐盐碱等野生植物资源的基础上,获得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耐旱、耐寒、耐盐碱和耐重金属污染等重要功能基因80-100个。

申报专利60-80项;获得新型的耐逆性种质材料20-30个;建立1-2个研究植物耐逆基因及其机制的新模式材料系统。

获得耐高低温、耐干旱和耐盐渍的地衣和藻类等低等植物资源8-10种。

  5.项目经费来源构成

  项目研发经费需由部门提供配套经费,配套经费与国拨经费的比例应超过1:

1,项目拟支持的国拨经费为2500万元人民币。

  6.项目支持年限:

4年。

  三、注意事项

  1.重点项目申请必须针对项目整体任务,针对部分研究内容的申请将视为无效申请。

项目申请应提出项目分解(包括任务分解及经费分解)方案,并提出项目课题安排及承担单位建议(本项目拟分解的课题最多不超过10个)。

  2.项目申请团队的条件和要求:

  (a)项目牵头单位应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产学研结合的方式联合申请。

  (b)申请单位应已获得并拥有特殊生境的遗传资源;已经获得候选基因并在模式植物明确功能;获得相关国家发明专利并在过去五年内发表与本项目相关的研究论文。

  3.项目牵头单位与联合申请单位的关系

  多家单位共同申请时,以合作方式落实课题任务,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项目牵头单位与联合申请单位之间须具有任务分工。

项目牵头单位负责项目的总体组织协调,督促检查项目实施情况,负责项目经费的管理与监督检查,协调处理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项目总体目标的实现。

联合申请单位对项目牵头单位负责,接受项目牵头单位的总体指导和计划安排。

项目牵头单位与联合申请单位应签订研究开发合作与知识产权分享等相关协议。

  附件6: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

“特殊生物资源替代产品研发及规模化生产技术”重点项目申请指南

  一、指南说明

  特殊生物资源规模化关键生产技术的研发对于提升我国特殊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整体技术水平,培育资源节约型特殊生物新产业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