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佳作欣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907269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彩佳作欣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精彩佳作欣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精彩佳作欣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精彩佳作欣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精彩佳作欣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彩佳作欣赏.docx

《精彩佳作欣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彩佳作欣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彩佳作欣赏.docx

精彩佳作欣赏

精彩佳作欣赏

装天线的母亲

附海初中李娜

皎洁的圆月,轻纱似的薄云,月光洒满了整个世界,小虫们在月光下歌唱,此起彼伏,不比音乐家逊色。

夜晚最奇妙的就是寂静,人类停止了活动,自然却从不停歇。

这个晚上,没有停歇的还有我的母亲。

“咚,咚咚……咚,咚咚……”

一个并不和谐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游荡,打破了夜晚的宁静,劳累了一天的母亲还在那沉睡的桌旁坐着工作。

她的手倚在桌面上,背微微驼着,正在装着冷冰冰的天线。

天线是一节一节装上去的,正如母亲是一年一年把我们养大的。

每截天线的末端有两个米粒大小的孔,那孔是要扣住铜片的,这样才能使管子自由伸缩,又不至于松动脱落。

母亲双手上的大拇指、食指、中指的手指尖端一厘米处都沾上了胶布,这是为了不在装铜片时刮伤手。

但那铜片似乎铁了心要和母亲做对,时不时地就把母亲的手咬一个口子。

细细的铜片非常锋利,有时划伤了手指都不见血。

这个时候,母亲还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就当没事一样洗菜做饭洗衣裳,过了四五天也就渐渐长好了。

母亲装好一截后,又拿起新的一截,明晃晃的,房间里也仿佛因此亮了许多。

比明晃晃的天线更显眼的,还有母亲手指上的胶布,这些胶布是会吃人的。

母亲的手指由于每天都粘上胶布又撕下胶布,皮都撕了又长,长了又撕,手指变得很软,很红,都能看见那缺少保护的细细的血管。

偶尔,我会在母亲做菜撒盐时看到她痛苦地皱皱眉头。

那是咸咸的盐水渍痛了她的手。

一截管子的铜片上好了,该拉出来了。

别看这活简单,真的是需要些巧力的,有时我想帮一把,可总也拉不出来。

母亲就笑笑,说:

“这管子真的不好装。

”这其实我也知道,像母亲这种“熟手”也不能保证不受伤,母亲的手腕很多次都由于拉管子而扭伤,以至肿起,有时甚至一两天都不能动。

只有这个时候,母亲才真正地休息几天。

装天线,这是母亲每天晚上的工作。

每每这个时候,劳累了一天的父亲睡了,玩耍了一天的弟弟睡了,明早要上学的我也睡了。

从我记事以来,母亲好象都没有一丝喘气的机会似的,她可能也不容许自己有喘气的机会——因为她想多挣点钱,让我和弟弟有吃的、有穿的、有学上。

虽然父亲挣的钱也够交学费了,但是母亲总想多挣点钱,她想让我们生活得更好一些。

可是,昨天,劳累过度的母亲被父亲送回了家。

母亲是因为突然手臂刺痛甚至不能动弹而被送进医院的,一同工作的李阿姨告诉我,当时母亲脸色煞白、冷汗直冒的样子很可怕。

爸爸带着母亲去了医院,医生说是由于母亲长时间重复做着同一个动作,并把力集中于食指、中指、大拇指上,造成了无名指、小指僵硬时间过长,血液不流通,所以手常常有刺痛,不能动弹的情况。

医生嘱咐再不能从事这种工作了,这种情况严重的话是会偏瘫的。

母亲啊!

您怎么就这么拼命啊?

难道你不能休息一下吗?

你就不能偷一下懒吗?

我们不要富人家的生活,我们不要穿名牌,我们不要住大房子,我们不要吃山珍海味,我们不要开小车……我们只要您呀!

当您昨天从医院回来时,五岁的弟弟完全慌了,嚎啕大哭:

“妈妈,您怎么了?

您怎么了?

”我也在一旁不知所措,几次要您注意身体,您也从来不听,我该怎么办?

涂了些膏药,今天您的手又好许多了,没有人劝得了您,您又开始装天线了,这天线您已经装了七年了。

今夜虽有明月,但却停电了。

蜡烛的光没驱走黑暗,倒使屋内显得更昏暗,让人透不过气来。

母亲不会觉得暗,因为母亲平时也是在昏暗的灯光下工作的,她怕灯光太亮影响我们睡觉,总是开台灯。

所以,在今晚,在我们都上床睡觉的时候,母亲还在那昏暗的灯光下装着一截一截的天线。

我知道,这装上去的,是爱。

母亲,我读懂了您的爱,却不知如何回报,像小草一样的我,能回报您像太阳一样的爱吗?

(一)给外婆剪脚趾甲

(学生许琼枫)

阳光下,树枝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母亲收拾着水盆、毛巾,我拿起剪刀,轻轻抬起了外婆的脚。

突然间,我觉得这个任务很神圣。

仔细端详外婆的脚,我顿时有些吃惊。

那是怎样的一双脚啊,扭曲、几近变形!

脚趾头弯曲,往下紧扣着,害怕什么似的缩在了一起。

脚面和脚侧上大大小小的伤疤,像睁大的眼睛,凝视着这个世界。

我突然想起了藤野先生问鲁迅旧中国妇女裹脚的情景,便脱口而出:

“外婆,您的脚这个样子,是不是也裹过呀?

“唉,裹了几天。

刚刚碰上那老做法被取消,我这才免了这一难。

孩子,你不知道呀,那滋味,痛啊。

”说起这些,外婆沉重的语气中隐含着些许庆幸。

她的话语悠悠的,淡淡的。

我有些意外,同时,因着外婆逃过了这一劫,内心竟也有一种劫后重生的快感。

“那您的脚怎么……”我边为外婆剪着脚趾甲,还是忍不住有些好奇。

“可能是走的路太多,受的伤太多了……”外婆的语气有点酸楚。

我蓦地发现,她的眉宇间瞬时积满了散不去的阴云。

这时,一旁的母亲似乎也受了感触,插话说:

“你外公死后,你外婆一人挑起家庭重担。

我们都知道你外婆其实心里很苦,可谁也看不出你外婆脸上有伤心的神色……”

“外婆,您那时都做些什么工作呀?

”我很有做采访的感觉。

“哪谈得上什么工作呀!

我什么活都干,织布、绣花、种菜……你外公一死,我就知道,我得比别的女人多干……”外婆还是那悠悠的语调,我却从中感受到了一种心酸和无奈。

阳光透过树枝,斑驳地撒在外婆脸上。

她很享受地闭上了眼睛,不再言语。

我也不再做声,只是拿着剪刀,轻轻地剪着,生怕弄疼了她。

母亲叹了一口气,又接上说:

“有一次,你外婆挑着百十斤重的担子去邻县,凌晨三点钟出发。

那时候冰天雪地,你外婆穿着一双破旧的鞋子,等到回来时,整个脚都肿了,趾甲也翻起了好几个……”母亲的声音有些激动,我分明看到了她眼眶中闪烁的泪花。

我实在无法将百十斤重的担子,同眼前这个孱弱的老人联系在一起。

莫名地,一幅画面跃入了我的脑海:

冰天雪地中,一位瘦弱的女人,挑着沉重的担子,一瘸一拐地赶路。

她的心中只有一个声音:

我得快去快回,四个孩子在等着我呀!

不知怎的,我的双手竟微微颤抖起来。

面对着这双脚,我肃然起敬。

“咔嚓,咔嚓……”清脆的金属撞击声似乎在说:

一切苦难的日子已被剪断,融入了风中……

【教师点评】文章选材巧妙,叙写了“我”给外婆剪脚趾甲这一看似平凡的片段,描绘了一幅祖孙三代温馨而又感人画面。

阳光下、微风中,外婆的悠悠诉说、母亲的伤痛回忆,将读者带入了那辛酸的往昔,而“我”的内心情感也由之经历了一个“吃惊——好奇——心酸——肃然起敬”的变化过程。

全文语言平实,却饱含着浓浓的亲情,塑造了一个饱经磨难而又坚强的农村妇女形象。

结句哀而不伤,让人在略感沉重之后,轻轻舒了一口气,更加珍视现实的幸福生活。

(二)站在车站的门口

(湖北某考生)

车站,一个不断上演着离别与欢聚的舞台。

这幕离别与欢聚之戏的主人公总是在不断地变化,不变的是,这是同一个站台。

戏剧的主人公在变,有一天,我就成了这部戏里的主角。

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一个满是喜气和生机的季节,在我眼里,又是一个失意的季节。

那天,爸妈一大早就起床忙里忙外地收拾东西。

还处在梦乡与现实过渡地带的我,依稀听到了一丝啜泣。

睁开朦胧的睡眼,我发现在昏暗灯光下母亲的脸上,竟挂着一些泪水,写着一脸忧伤。

我爬到母亲怀里,问她怎么了,她没有说话。

倒是一向沉默少言的父亲开口了:

我们今天要到外省去打工,一年可能才回一次……我当时就哭了,因为不想爸妈离开。

但是这些都于事无补。

奶奶拉着满脸泪痕的我,站在车站的门口和爸爸妈妈道别,然后便目送他们踏上了汽车。

汽车缓缓启动,渐渐地变成了模糊的一点,消失在清晨的大雾之中,只留下站在车站的门口泣不成声的我和奶奶……

从此,车站便定格在了我的记忆里。

我会时不时地站在车站的门口,祈求远去的车,能带去我对爸爸妈妈的祝福;盼望回来的车,能为我捎来爸爸妈妈的音讯。

我会站在车站的门口,继续着我离别与期待欢聚的车站之戏。

叶子绿了又黄,黄了就掉,掉了之后又生。

这个世界一直在变,而站台上的戏却没有变,它依然在上演着。

变了的,依然只是戏中的主人公。

十多年前送别的我,成了如今远去的人;十多年前远去的父母,成了如今送别的人。

每一次返校的清晨,母亲总是会像当年他们远去一样,早早地起床,为我收拾行李,为我准备早餐,一切完毕后便送我到车站,来继续这部没有结局的戏。

千叮咛万嘱咐:

好好学习,注意身体,多吃饭,少喝冷水……总有说不完道不尽的“唠叨”,一连串充满关切、让人心田温暖的唠叨。

车开了,透过车窗,虽然外面光线暗淡,我却分明看到了母亲眼里的不舍,以及水汪汪的眼眶。

离去了,便是无限的不舍与怀念;待到归来时,眼中是一种欣喜若狂的兴奋。

但这双眼睛,不管在离去还是归来时总是湿湿的。

站在车站的门口,祝愿远去的人一路平安;站在车站的门口,等待思念的人平安归来。

我的心里有一个车站,一个不断上演离别与欢聚的车站。

我会一直站在车站的门口,去送别,去祝福,去等待,去欢聚……

【教师点评】“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离别是一种永恒的人生状态。

作者巧妙地选取了一个特殊的场景——车站,用离别之情真切地表现了普通百姓家庭的挚爱和亲情。

在材料的选取和运用上,也颇为巧妙:

当年,为了谋生,“我”送别父母外出打工;如今,为了求学,父母送别“我”去上学。

站台上演绎的不仅是离别的悲伤,还有热切的思念和盼望,作者把离别时的心理、动作等写得令人怦然心动。

结尾处,“站台”已经上升到一种情结,成为了一种对生活和人生的感悟。

 

(三)绿叶·情意

(浙江某考生)

当爷爷开始品咂冲泡了四遍的陈年龙井,来吊丧的宾客也已渐渐散尽。

妈妈紧紧地牵着我的手,与这一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作别。

我微微地苦笑着,原来并没有永远的故乡,我们永远都是过客。

处理完奶奶的丧事,爷爷也不再坚守这一方留下了无数记忆的土地,顺从地跟随着我们,来到了他陌生的城市。

然而,走在鹅卵石铺就的小路上,我无数次地看见了爷爷的回眸,那深沉的眷恋与无以言表的无奈,最终都化为一滴浑浊的泪水,慢慢地倒流进心底。

别了,我听见了这两个字。

在城里的爷爷,依旧每日早起。

这在习惯了夜生活而对早晨的阳光不屑一顾的城市,多少显得有一些另类。

然而,爷爷并不在乎那些异样的目光,依旧每日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旧工作服,穿梭在社区的各个角落。

他在楼前那块被废弃的土地上开垦出了一片花田,撒下了各种奇奇怪怪的种子。

他每日精心伺弄着,神情严肃得仿佛在完成一项神圣的使命。

只有我知道爷爷的孤独。

因为我也有着这样的孤独。

我怀念故乡的老屋。

那每日清晨婉转的莺啼,那木制楼梯凄婉的呻吟,那透过碧绿的竹林洒落的细细碎碎的阳光,还有那让人无法忘怀的带着淡淡清香的泥土气息。

在这一片钢筋混凝土之中,我已无法找到那样淳朴与纯粹的笑脸,看见爷爷每次想要挥起的手都在冷漠的擦肩而过中无奈地放下,我总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当年的爷爷是一片意气风发的绿叶,他可以暂时离开他的根,去远方飘荡,寻找属于他自己的风景。

然而如今,这一片绿叶已然悄悄凋零,他需要回去,回去与故乡的山水土地永远地厮守在一起。

那是爷爷的八十大寿。

亲戚朋友们借此都聚在了一起,我眼神流转,却寻不见爷爷的身影。

悄悄起身出了宴会大厅,我看见爷爷独自徘徊在角落的窗前。

我走过去,握住了他那双皮肤粗糙、青筋突起的大手。

爷爷动了动嘴唇,说:

“我想回家。

”他那祈求的神情,仿佛是一个寻求家的庇护的孩童。

“好,我们一起回家。

”我从爷爷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每个人都是一片绿叶,不管飘到多远,都已被那一方土地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是的,这是每一片绿叶无奈而又甜蜜的宿命。

那么,就让我们带着对根的情意打拼,然后在日落之前,牵着手,回家。

【教师点评】这是离人对故乡的情感,是隔代人浓浓的亲情。

作者叙写了一个“离家——思家——回家”的故事,为了突出“对故乡的思念”这一重点,作者选取爷爷在城市生活的一些场景和片段,尤其对爷爷在鹅卵石小路上、楼前花田上、宴会大厅外的动作和神情,描述得细腻感人。

“此时无声胜有声”,一个沉默的老人,他的内心要承受多么大的煎熬呀。

文中“我”对故乡思恋的片段,也使得“我”对爷爷的理解显得自然真切,绿叶对根情意的象征运用耐人寻味。

 

(四)异乡凌晨的爱

(学生陆露娜)

凌晨,对于一个繁华的都市来讲,并不是一个宁静的时刻。

有人回家、有人工作,也有一些异乡人,在为自己的目的忙碌着、等待着。

此刻,从一个小旅馆里,走出一对中年夫妻。

他俩看起来,带有几分疲惫。

男人不住地用左手敲着自己的背,女人则关切地问着。

凌晨两点的天空,灰蒙蒙的。

他俩向熟悉的医院走去,这已是第四次来这里,路很熟了。

到了医院大门前,男人向里面张望着。

大门是关着的,医院大厅里却灯火通明,看上去也不那么冷清。

女人往旁边扫视,目光正触着一个要翻墙进去的人。

她叫了男人一声,好像是在问他,要不要也翻墙进去。

男人有些犹豫,看了看四周,发现传达室的灯亮着,便声音里充满了恭维,叫起保安来。

保安板着脸出来,开了门,正望见那个翻墙进去的,便开始训斥他。

男人笑了笑,用得意的语气跟女人谈论着,女人顺从地听着。

进了医院大厅,那里等着挂号的人早已排了队。

女人一边拿着病历排到了第八位,一边让男人找个地方坐下。

男人坐在一边的椅子上,伸了伸腿,缩了缩脖子,便耷拉下脑袋来。

看来,他昨天的劳顿还没有消除。

过了一会儿,人渐渐多了,地方也显得拥挤了。

有人碰到了男人,他眼睛也没有睁,头也没有抬,只是缩了缩腿,又歪在了椅子上。

来的人更多了,大厅里开始热闹起来。

这时,男人站了起来,挤到女人身边,说了句什么。

女人推托着,最后,还是让男人替下了她。

女人走到椅子边坐下,歪下头,很享受地闭上了眼睛。

男人扭头看了一眼女人,欣慰地笑了。

随即,他又后背着左手,轻轻地捶着自己的背。

他的背大概很不舒服吧,恐怕也站不久吧。

人越来越多,天也渐渐亮了。

这时的男人,似乎真的有点站不住了。

他左手托着腰,抬起头,伸着脖子,不住地向前面张望着。

其实,他心里很清楚,医院七点整才开始挂号,他只不过希望早点结束这难熬的时刻罢了。

坐在一旁的女人休息了一会儿,便很体贴地挤过去,接过了男人手上的病历。

男人很乐意地接受了,他真的有些站不住了。

女人排着队,偶尔向四周张望着,有时扭头跟男人说上几句。

过一段时间,他俩就交换一下位置。

终于上班了,开始挂号了。

这一消息,让等了四五个钟头的人们很是兴奋。

轮到女人了,男人干脆站在她的旁边。

挂完号,两人乐呵呵地走了出来,像是捡了个什么大便宜。

原来,他们竟然挂了一个第七位的号。

男人和女人开心地向旅馆走去,他们要叫醒还在旅馆里的女儿。

看到已经坐在床边的女儿,他们有点吃惊。

男人随即催促着女儿快点洗漱,女儿开心地应着。

欢快的气氛,充满了这个比他们家洗手间大不了多少的房间。

这一对中年男女,是专门来这个繁华的异乡都市,给他们的女儿复查病情的。

凌晨起床的疲倦,此时已被女儿灿烂的笑容所冲淡。

谁都知道,为了女儿,他们再苦再累也愿意。

或许,在他们心中,还留着当初那一份内疚,后悔自己没关心、照顾好女儿,才让她遭受这一次次颠簸、检查、治疗的罪。

其实,他们不必内疚,反倒是他们的女儿感到对不起父母,让他们为自己从小到大操碎了心。

或许他们不知道,每次在这样的凌晨,在他们出门之时,女儿都已经醒来。

这一次,她远远地尾随着男人和女人,在这异乡的都市里,在这个灰暗、冷清的凌晨里,她怀着心疼和不安,品咂着那份无言的爱。

【教师点评】作者从生活中选取了“挂号”这一题材,选用第三人称进行叙述,构思巧妙。

在阅读过程中,使人似乎也尾随着“这一对中年男女”,看着他们在异乡的都市为女儿奔波。

文章叙述的重心——“等待挂号”这一过程,更像一系列慢镜头,其中大量的细节描写,使得文章内容具体而充实。

全文语言朴素流畅,却充满了真挚的情感。

这异乡凌晨的“爱”,是父母对女儿深挚的爱,是一对处于困顿中的中年夫妻间的爱,也是女儿对父母深深的理解和感激。

 

(五)成长路上

(学生叶潆璐)

阳光像一层透明的胶,在院子里无声地涂抹着。

院里的那几棵树一动不动,墙角的那几丛花儿,也无精打采,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吭。

呆在屋子里,我也在浑身冒汗。

书看不进去,电视也尽是一些广告。

我站起来走了几步,感到四肢乏力,又歪在了沙发上。

哎,简直烦闷、无聊死了!

看着妈妈在往外走,我知道,她又要去工作了。

咦,等一会去看看妈妈吧!

“喂,妈,我一会儿来看你,你等着啊。

”我朝院子里喊着。

“不用了。

看你心神不宁的样子,你快做你的作业吧。

“这么早就做作业?

等一会儿再说吧。

”我有些不耐烦地说。

妈妈回过头,看着扒在窗户上的我,说:

“那也好,你想来就来吧。

来到厚厚的铁皮门前,沉闷的机器声传入我的耳朵,一下一下敲击在我心上,我感到一阵阵头晕。

这机器声怎么那么大?

是不是质量不过关啊?

沿着一条只容一个人通过的小道,来到了妈妈工作的那个房间——小小的,四面白墙只留了一扇小窗,一个门。

刚走进屋,一股臭气就迎面扑来,我顿时有一种窒息的感觉。

那是妈妈制作的那些橡胶制品,在机器挤压下散发出来的气味。

那臭味,简直可以和垃圾堆里的臭气相媲美。

我有些惊呆了。

“妈……”我不得不用手捂住嘴巴和鼻子,喊道。

妈妈扭头看见了我,笑了:

“哟,我女儿还真的来了。

”“你……”我说不出话来。

“怎么啦?

……”妈妈看着我。

“你,你怎么能在这种地方忍耐一整天?

”妈妈微微一笑。

“总不能靠你爸一个人的工资来养活全家吧?

我也应该出点力,忍不住也得忍啊。

”在嘈杂的机器声中,妈妈声嘶力竭地喊道。

她又弯下腰,用手按住那些橡胶制品,把它们一个个随着机器的转动,抽出来。

那些黑乎乎的奇形怪状的东西,在机器的挤压下,发出滋滋的声音,似乎还冒着热气。

随之,一股浓浓的臭气又在这小小的空间里弥漫。

环顾四周,一只小小的电扇正以最快的速度转动着,但仍吹不跑妈妈身上的汗,那件看不出颜色的脏兮兮的工作服,已经粘在了她的身上。

她用那黑得不能再黑的手套揩着脸上的汗珠,脸上也随之留下了一道黑色的痕迹。

看着她的脸,我突然有一种想哭的感觉。

妈妈其实是个很爱干净的人,平时总是批评很邋遢的我,可在这个时候,她自己也顾及不上干净了。

“傻女儿,还站在这里干嘛?

不嫌臭啊,快到外面去!

”妈妈扫了我一眼。

我这时也实在忍受不了里面的臭气,逃到了屋外。

狠狠地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我才发现,其实这也是一种享受。

我终于明白,妈妈为什么总是对我说要努力学习。

把她和爸爸放在一起比较,虽然爸爸也很辛苦,但与妈妈相比,真是相形见绌。

而我呢,我自己又是怎样一天天地度过自己的学习生活呢?

“愣着干什么?

动作利索点,我还要回家烧饭呢!

”妈妈不知何时已经从小屋里出来了。

她一边用毛巾甩打着身上的灰尘,一边急急地往家里走。

我看着走在前面的妈妈,急急地跑了上去,抓住她的胳膊说:

“妈,我和你一起做饭吧。

”“不用了,你快去做你的作业。

”“就让我帮你做饭吧。

你放心,吃过饭我马上就去做作业,保质保量完成。

”“那好吧!

”妈妈用她黑黑的手指刮了一下我的鼻子,自己也忍不住先笑了,我也笑了。

阳光还在院子里无声地涂抹着,只是那几棵树,在轻轻地摇动着枝叶。

墙角的那几丛花儿,这时也挺直了细弱的身子,我听见了它们生长的声音……

【教师点评】作者选取了一个普通又特殊的生活片段——“我”去看望工作的妈妈,通过“我”的见闻和感受,写出了妈妈劳动的艰辛。

“我”的内心感受“好奇——吃惊——理解——感动”这一潜在的情感变化,贯穿了全文。

文中对妈妈的工作环境和劳动过程的细致描述,有力地突出了人物形象。

穿插其间的母女对话,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为“我”对妈妈的理解作了铺垫。

首尾的环境描写,既渲染了气氛,又因其略有变化而显得意味深长。

 

(六)举手投足之间

(湖北某考生)

外公弥留之际,外婆整夜地陪他低声聊天,或者看着他,仿佛时间也静止了。

小时候,我爱去外公家。

外公知道好多趣事,外婆的厨艺精湛。

每每听外公眉飞色舞地讲完一段,爷孙俩都饿了。

于是外公蹑手蹑脚地钻进厨房,趁外婆不在,夹几片刚炸好的鸡排,赶忙回来和我分享,像一个小孩子。

有几次,外公被外婆“人赃并获”,只得被外婆打手,然后我们乖乖地摆好桌子准备开饭。

那个时候,真开心。

有时外婆买菜,用了很长时间。

外公就急得坐不住了,在窗边不住张望,希望看到外婆的身影。

可是当得知外婆是为了买我们爱吃的玉米,走远路时,外公又喜笑颜开起来。

可是后来,外公还是去了另一个再也触摸不到的世界。

第一次没有外公的年饭,是在酒店吃的。

外婆来了,却不大高兴。

原来为大家准备的餐具,还少了外公的。

可是当服务员送来一张椅子时,外婆却拒绝了,并谢了她。

外婆说:

“昨晚老头子托梦说了,他也想吃点。

他想吃的,你们都孝顺,都记得点了,他该是高兴的。

不过,老头子说要和我挤一张椅子坐,就够了……”外婆是个朴实的人,但她的那番话,却让我比什么名著都记得牢。

外公外婆总是散发着某种东西,举手投足之间的,我说不出的,却总想亲近的东西。

所以,就算是高考前的一个清明节,我依然坚持去爬高山,去为外公扫墓,去默默地和他交流。

外婆是细心的,摆出一小桌精巧可口的饭,在外公墓前。

这个时候,外婆总是会默默流泪。

我知道,外婆听别人说过,另一个世界的人是很想吃供奉的食品的,可是他们的喉,只有针眼大。

外婆想到外公那样子,就会很难过吧。

而外婆每天叠的纸钱,已经厚的烧不完了。

如果那飘飞的灰烬能带上外婆的思念,那么我觉得那些都是最美的情节。

外公与外婆之间的小动作,小对话,让我见证了他们的不离不弃。

我的眼角常常湿润,或许因为,久在喧嚣,终于触动了心中长久未拨的一弦。

而我总是努力地去传递些什么,在举手投足之间。

是对爱的敬仰,还是为爱而生的感激?

【教师点评】作者选取了生活中一些“举手投足之间”琐事,娓娓道来,朴实真切而满含温情。

文章构思非常巧妙,叙述“我”小时候的事情,主角是外公,他偷吃鸡排、等候外婆,让“我”开心难忘;叙述外公去世后的事情,外婆是主角,她讲述梦境、清明扫墓,让“我”深思。

这一件件与“吃食”有关的“散发着某种东西”的生活细节,更使“我”感动。

全文语调舒缓,将蕴藏心底的画面徐徐展开。

这是普通百姓的爱情,更是弥漫于生活中浓浓的亲情。

 

(七)有时,我也想抱抱你

(学生茅锦程)

阳光洒在地板上,也铺上了被子,让我更想躲在这片温暖之下。

这几年总觉得时间过得好快好快,只知道一年到头都在忙,却不清楚在忙些什么或者为什么而忙碌;大概说忙只不过是装忙罢了,连一点空闲也无法从“日理万机”中抽出来吗?

开始怀疑自己的心,有点空虚、寂寞,有点无助。

的确,人是越长越大了,渐渐地,竟与她有了差不多的海拔,惊讶的是一个小不点的生长力;可时间把线拉得老长老长,两个端点疏远了,由清晰到模糊,再到小黑点,就快不见。

小时候最钟爱的肥皂泡泡居然也有同样的性质:

太多的期盼将压力加大,最终破灭。

或许起初的原因简单,但一旦庞大化便很复杂了,任其自由发展将一发不可收拾——因为人跌宕起伏的情绪。

经常会从讲述七八十年代传统家庭的电视剧中,或家常情感之类的访谈节目中看到煽情的片段:

母女拥抱、痛哭、欢笑。

起初觉得做作,竟能容忍这般矫情的画面?

再后来没了那反感,最后僵持的心被融化了,恢复温热,转瞬间很奇怪地变得顺眼了,有那么一些些被感动和一点点羡慕之意。

潜移默化的力量真是强大极了,害得我曾几次梦中与她相见,深深地拥抱在一起,上演一出策划好了的剧情;心总是虚得很,空荡荡的,极不真实,毕竟只是个梦。

可这恼人的可怕的欲望纠缠不休,万般无奈……

“妈,我想抱抱你,好吗?

”厨房中如往常一样忙碌的身影蓦然伫立,回眸中闪过一丝心疼、担心。

“怎么了?

受委屈了?

狠狠地扑了上去,像饿狼一般,吮吸着她刚洗过的头发的香味,亲切的味道在鼻腔内冲荡,一时间的激动在眼眶内汹涌;久违了的,不如说是欠了好久迟到了的抱。

究竟是压抑了多久?

不清楚,只是觉得自己似乎恨不得想把所有都发泄出来。

原来真的可以听到心跳声,十分清晰,有些快但不乱,很安心,很有安全感。

她就是以这种心态默默付出了十几年,赋予我她所能给予我的。

她是否也会感觉到我有些激动紧张的心情呢?

“妈,你好像又胖了啊。

”她用力一推,力道正好,不痛。

“傻丫头!

”伴随着晶莹。

我与她抱在一起,哭成一团,笑成一堆,有人抱抱真好!

不再担心某某人以应坚强独立的年龄来取消自己还在依赖,不怕被笑话自己的懦弱——因为在你面前,我永远是你最亲最爱的小孩。

偶尔的撒娇,偶尔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