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十七课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于欣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89955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十七课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于欣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十七课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于欣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十七课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于欣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十七课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于欣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十七课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于欣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十七课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于欣桐.docx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十七课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于欣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十七课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于欣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十七课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于欣桐.docx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

辉南镇中心校于欣桐

学情分析:

《梦想的力量》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令我们感动的人和事。

《梦想的力量》是一篇略读课文,相比前三篇课文,这篇文章更接近孩子的年龄和生活,课文通过记叙六岁的加拿大小男孩瑞恩为了实现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喝上洁净的水的梦想而坚持不懈地努力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善良、执著、有同情心的小男孩形象,读完此文,不禁让人感动不已。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感悟能力,但怎样让孩子理解“梦想的力量”所蕴涵的深刻含意还需老师的引导。

教学目标:

1.练习快速阅读,培养在读中质疑解疑的能力,在质疑解疑中梳理文章大意。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

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能简要地复述故事,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图文并茂,介绍非洲缺水情况。

师: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水无人不需,无时不需,非常珍贵。

我们生活在水源充足的地区,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只要打开水龙头,就有许多水源源不断地流出来。

但在世界的某些地方,比如在非洲,(屏幕播放缺水图片)没有足够的水源,人们喝不上水,他们排起长龙般的队伍,也只是为了喝一丁点儿不洁净的水,许多儿童因为喝了不洁净的水而生病,甚至悲惨地死去!

师:

(朗读资料)在非洲的安格鲁地区长年干旱,疾病肆虐。

最近的水源是5公里之外的一个水塘,而这仅有的一个水塘,水里也长满了寄生虫。

村庄里,到处可以看到腆着大肚子的儿童,那是因为他们的肠道里充斥着寄生虫。

四分之一的孩子患有严重的水生寄生虫疾病。

五分之一的孩子在5岁前就离开了人世。

2、师:

了解了这一信息后,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生1:

我想为他们捐款.我想发动许多人去捐款.我想为他们买一瓶矿泉水。

我不应该这么浪费。

师:

你是一个善良的孩子.

师:

你们都是有爱心的孩子.在加拿大有一个六岁的孩子,叫瑞恩,当他了解到这些后,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一起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梦想的力量》。

再读。

二、初读课文,概览“梦想”

1、师: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求我们自己去读去感悟去发现。

请大家快速地浏览课文,找找哪些句子承载了瑞恩的梦想。

生自由读文,划找句子。

2、师:

哪几句话承载了瑞恩的梦想?

生1:

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师:

告诉同学们是在第几自然段?

生1:

在第一自然段。

生2:

我找到的是第三自然段的句子:

“他们不应该过那样的生活。

”“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

师:

还有吗?

生3:

我找到的句子在12自然段:

“我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师:

在刚才的浏览中,你们的速度很快,这会很有用。

3、读着这两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师:

老师把最有代表性的两句呈现在大屏幕上:

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我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师:

读这两个句子,上下比照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句子中“孩子”、“每一个人”字体颜色变红。

生:

第二句多了“每一个人”。

师:

你在读书的时候善于发现细微之处。

4、师:

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

文中哪个自然段非常直白地告诉我们了?

生:

第17自然段。

师:

(课件出示:

2001年3月,“瑞恩的井”基金会正式成立。

一年以后,“瑞恩的井”基金会已经为非洲的8个国家打了30口水井。

5、师:

短短两年时间,瑞恩的梦想就变成了现实,那么,在这两年内,瑞恩经历了怎样的不平凡之路呢?

请同学们打开书,边读边思考并完成填空。

生借助读书卡梳理梦想实现之路。

交流,分五步:

瑞恩的梦想实现之路

哪几个自然段作了描写

1

挣足70元

1至6自然段

2

挣足2000元

7至10自然段

3

买钻井机

11至13自然段

4

打出第一口井

14至16自然段

5

打出30口水井

17自然段

师:

从最初的梦想到打出30口井,瑞恩的梦想实现了。

他的梦想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生灵。

在座的每一位都会由衷的发出这样的感叹:

“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

”(板书:

巨大)

三、板块探究,感悟“梦想”

师:

再次快速浏览全文,找找课文哪些地方体现了“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

”并在旁边写写你的阅读感触。

生再次默读课文,自主划找、品读、批注感悟:

为什么说梦想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

【板块一】激励自己

1、师:

不动笔墨不读书,动笔是个好习惯,看来大家养成了这个好习惯,现在一起交流下:

从哪些地方看出梦想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

(许多人都特别关注第6自然段。

这是特别值得关注,因为它蕴含着第一个原因。

课件出示:

瑞恩的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毯吸尘。

哥哥和弟弟都出去玩了,瑞恩干了两个多小时。

妈妈“验收”后,往饼干盒里放了两元钱。

几天后,全家人去看电影,瑞恩一个人留下来擦了两个小时窗子,又挣了两元钱。

爷爷知道了瑞恩的梦想,雇他去捡松果;暴风雪过后,邻居们请他去帮忙捡落下的树枝;考试取得好成绩,爸爸给了他奖励……瑞恩把得到的所有钱,都放进了那个饼干盒里。

师:

说说为什么说这段话能体现梦想的力量很大?

生1:

梦想可以激励自己。

师:

有了梦想之后就会激励自己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你六岁时在干什么?

生2:

玩。

生3:

我一定在玩。

师:

都在玩?

那也不见得。

但是你们肯定不会像瑞恩那样一件一件地做事。

2、师:

快速地圈一圈,瑞恩一共做了哪几件事?

圈是一门学问,要圈关键词,可圈可不圈的我们坚决不圈。

生圈关键词。

生交流五件事:

吸尘、擦窗、捡松果、捡树枝、考好成绩得奖励。

师:

看屏幕,于老师是怎么圈的。

(课件出示。

师:

你发现了什么?

生1:

有的一起圈,有的分开圈。

师:

对,关键字挨在一起的直接圈,分开的分别圈,再用线连起来。

刚才的几位同学圈得不错。

你们圈的跟他们一样吗?

生举手示意。

师:

“落下的”三个字为什么可不圈?

生1:

删去了意思一样的。

生2:

是可圈可不圈的,所以不圈。

师:

看屏幕,有什么疑问吗?

我们要善于发现。

生:

第五件事没圈。

师:

猜猜为什么没圈?

生1:

因为前几件事他自己做的工作。

师:

考试取得好成绩不是他自己做的事?

生2:

因为没有可以直接圈的词。

师:

很好!

那么当遇到没有可以直接圈的词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生:

自己概括。

3、师:

就这样,瑞恩为实现“挣足70元钱”这个梦想不懈努力着。

同学们,这是瑞恩为了挣足70元钱做的所有事吗?

他只做了这五件事吗?

从哪儿看出来?

生:

省略号。

师:

省略号有研究嘛?

在一个会读书的孩子的眼里,这省略号可不是简单的六个点,而是一幅又一幅生动的画面。

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为了实现梦想,瑞恩还有可能在做什么事情?

生闭眼想象。

师:

把刚才浮现在你眼前的画面说出来,用上句式说说,你仿佛看到了……

出示句式:

当(   谁  )在(    干什么    )的时候,瑞恩在(    在干什么  )。

生用句式交流。

师:

像这样的事列举得完吗?

生:

举不完。

师:

可不能想当然。

要从课文中找依据。

师:

为什么不把35件事都罗列出来呢?

4、师:

我们都是有水平的读者,哪怕不写出来,可以从哪个标点想象出来?

    我们写作文时,千万不要全写出来,要选典型事例,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

5、师:

一个六岁的男孩为了实现梦想,自觉地做着一件又一件这样的事。

我们不得不感叹:

梦想的力量是多么巨大!

那是因为,一个人一旦有了梦想,就会不断激励自己!

【板块二】感化他人

1、师:

梦想不但能激励自己,还会感动他人!

你从哪里可以感受到梦想还可以“感动他人”?

 生浏览后交流。

生1:

感动了妈妈的朋友。

生2:

还感动了他自己的一些朋友。

生3:

瑞恩的老师。

生4:

加拿大所有的人。

生5:

有关部门。

2、师:

读读第10段,你有什么疑问?

(一周以后,瑞恩收到了一张25元的支票。

没过多久,另外一张支票寄到了。

从此以后,瑞恩不断接到捐款,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瑞恩筹齐了可以打一口井的钱。

师:

请你分析分析,这25元是怎么来的?

会是什么人捐的呢?

生1:

可能是一位小朋友看了报纸后,擦桌子得来的。

师:

像瑞恩那样辛辛苦苦干活攒来的。

生2:

可能是一个穷人省下来的。

是:

并不富裕的人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

……

3、师:

同学们,想知道关于这25元的由来吗?

我去查了资料。

当我看完了这个资料后,我又一次被感动了。

课件出示资料:

美国德克萨斯有一个小女孩,听了瑞恩的故事后,寄来了25元和一封信,她在信中写道:

我为瑞恩感动。

我也想去帮助那些可怜人。

我把自己的头发卖掉了,但愿这些有用。

师:

你想说什么?

生交流。

4、师:

“人之发肤,授之父母,不可损毁。

”女孩却为了帮助瑞恩实现梦想,卖掉了头发。

虽然只是改变了发型,但她的这一举动一定感动了你!

了解这一资料后,我在心底不停地感叹:

“梦想的力量是多么巨大!

”因为它不仅可以——激励自己,还可以——感动他人。

(板书:

感动他人)

【板块三】拯救生命

1、师:

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还有第三个原因。

请同学们关注课文的后半部分。

特别是瑞恩的第一口井打出来后,又为人们带来了什么呢?

赶快到课文中去找一找。

生交流:

带来了健康、快乐、幸福生活、生命……

2、补充阅读:

“瑞恩的井”在安格鲁社区投入使用两年多,附近的家庭陆续迁移进来,这个地区的人口和入学率有了惊人的增长。

孩子们不用再每天花几个小时到很远的地方去背水,他们都开始上学读书;妇女们也不用整天为全家的吃水奔波,她们开始有时间种地,或者做些小买卖。

到2002年春季,安格鲁小学里已经有了1250名学生,还有了300名中学生。

清洁的水源对地区经济产生了很大影响。

粮食和肉类市场扩大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居民大量迁入,为企业生产提供了更多的工人。

3、师:

想不想体验这份快乐?

我们来演一演瑞恩和非洲的孩子们。

情境表演。

小结。

4、小结:

梦想,可以拯救生命,带去希望。

(板书:

带去希望)

四、提升认识,升华情感

1、了解“瑞恩的井”后续情况,震憾心灵

师:

刚开始我们说过,梦想就像雪球一样会越滚越大。

浏览下面一段文字,相信你会又一次被震撼。

课件呈现:

2001年3月,“瑞恩的井”基金会正式成立。

一年以后,“瑞恩的井”基金会已经为非洲的8个国家打了30口水井;2003年初,“瑞恩的井”基金会已经有750000加元,瑞恩已经帮助非洲挖了70口水井;2008年,“瑞恩的井”已在12个国家挖了266口井;435343个生命获益;世界各地的人们还在继续为“瑞恩的井”基金会捐款。

瑞恩说:

“我要为取得干净的水源而努力工作,直到我爸爸那个年纪。

师:

你最想说什么?

2、师:

一个美好的梦想可以成就一个人。

令我最感动的是瑞恩说的一句话:

“我要为取得干净的水源而努力工作,直到我爸爸那个年纪。

”他把这当作了他一辈子的梦想、追求。

学到这儿,相信我们对梦想,对梦想的力量有了独特的见解。

用一句话来说说梦想是什么?

生在《超越梦想》歌声中畅谈“梦想格言”,激活梦想。

(略)

3、师:

把你的梦想格言誊写在书签上,压在书桌上,用它时刻激励你朝着梦想飞翔!

板书设计:

17梦想的力量

瑞恩

激励自己

感动他人

带去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