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市铅产业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96423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5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灵宝市铅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灵宝市铅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灵宝市铅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灵宝市铅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灵宝市铅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灵宝市铅产业发展规划.docx

《灵宝市铅产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灵宝市铅产业发展规划.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灵宝市铅产业发展规划.docx

灵宝市铅产业发展规划

《灵宝市铅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编制单位:

河南可人科技有限公司

二零一八年八月

第1章总则

1.1项目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增速换档、结构调整、动能转换的节点,经济增速放缓和需求结构的变化将使铅产业发展迎来重大转折。

灵宝市如何在严峻的形势中合理规划铅产业布局、增强区域竞争力、保证资源可持续供应,促进铅产业深化发展,是灵宝市铅产业发展面临的一项新任务。

因此在充分理解国内外经济形势、行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制定适合灵宝市的铅产业发展规划是必不可少的。

2018年元月,灵宝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委托河南省冶金规划涉及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完成了《灵宝市铅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灵宝市人民政府于2018年3月19日以灵政文[2018]12号文的形式进行批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及《关于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各类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等产业园区,在新建、改造、升级时均应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开发建设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为此,灵宝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委托河南可人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灵宝市铅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河南可人科技有限公司在资料分析研究、现场踏勘、科学预测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灵宝市铅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环境影响报告书》。

1.2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1.2.1评价思路

结合园区区域环境现状、开发现状、产业定位等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规划实施对所在区域带来的环境影响,分析园区的选址、定位、目标、用地布局以及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重点分析规划园区的环境容量及承载力,以确定环境可行的规划方案;对环境可行的规划方案的实施对环境要素的影响进行预测、分析与评价,结合园区环境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进行综合论证,将调整意见反馈至规划编制部门,同时针对规划调整后的规划方案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与措施。

1.2.2评价原则

依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的规定及相关环评导则和规定的要求,本次环评遵循如下原则:

⑴全程互动原则。

评价在灵宝市铅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初期即提前介入,与两规同时进场调查,并参与了规划方案的讨论、研究和规划编制、修改、完善全过程互动。

⑵一致性。

评价的重点内容和专题设置与规划对环境影响的性质、程度和范围相一致,与规划涉及领域和区域的环境管理要求相适应。

⑶整体性。

评价统筹考虑了各种资源与环境要素及其相互关系,重点分析规划实施对生态系统产生的整体影响和综合效应。

⑷层次性。

评价的内容与深度应充分考虑规划的属性和层级,并依据不同属性、不同层级规划的决策需求,提出相应的宏观决策建议以及具体的环境管理要求。

⑸科学性。

评价选择的基础资料和数据应真实、有代表性,选择的评价方法应简单、适用,评价的结论应科学、可信。

⑹公众参与原则:

本次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开展公众参与工作,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利益和主张,吸取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提出合理可行的环评建议。

⑺可操作性原则:

应选择理论基础完善、实用性强、可行性好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规划的环保目标、调整建议、减缓措施具有可操作性。

1.3评价范围与年限

评价时段:

本规划期限为2018-2025年。

评价范围:

为灵宝市境内铅及相关产业。

1.4环境保护目标

根据规划区域周围环境特点和规划项目特征,评价区内主要环境敏感点及保护目标见表1.4-1。

表1.4-1评价区主要环境敏感点及保护目标一览表

环境要素

位置

名称

方位

距离(m)

人口

属地

保护级别

环境空气

豫灵产业园区

麻庄村

NW

150

1473

豫灵镇

GB3095-2012二级

南麻庄村

SW

210

1526

豫灵镇

豫灵镇区

SW

450

4683

豫灵镇

姚子头村

S

450

856

豫灵镇

上寨村

E

520

327

豫灵镇

下寨村

NE

830

372

豫灵镇

道南工业园

张湾村

W

1300

976

尹庄镇

浊峪村

SW

1100

2946

尹庄镇

小岭村

SE

1500

580

尹庄镇

开方口村

SE

2100

2320

尹庄镇

涧口村

NE

1050

2980

尹庄镇

李村

E

1740

2290

尹庄镇

尹庄村

NE

2380

3931

尹庄镇

南辛庄村

NW

1190

986

尹庄镇

涧东村

N

2700

3346

涧东区

声环境

豫灵产业园区

麻庄村

NW

150

1473

豫灵镇

GB3096-2008

2类

工业用地

GB3096-2008

3类

其他用地

GB3096-2008

2类

道南工业园

工业用地

GB3096-2008

3类

其他用地

GB3096-2008

2类

地表水

豫灵产业园区

文峪河

GB3838-2002

III类

双桥河

道南工业园

断密涧河

弘农涧河

地下水

豫灵产业园区

园区及周边地下水

GB/T14848-93

III类

道南工业园

园区及周边地下水

1.5规划概述

1.5.1规划期限和规划范围

规划编制范围为灵宝市境内铅及相关产业。

主要涉及豫灵产业园区和道南工业园中的三家企业。

规划期限为2018-2025年。

1.5.2产业发展规划目标

以建设美丽灵宝为导向,以灵宝市铅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为目标,依靠科技创新,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进节能减排,实现灵宝市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二)产业链条进一步完善

(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四)科技技术不断创新

(五)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

1.5.3主要任务

灵宝市应优化铅产品结构,调整发展思路,对辖区内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和资源整合,实现单系列规模化效应,产业发展应该以铅为核心产业,发展相关的产品深加工和铅蓄电池及相关综合回收循环经济产业。

(一)、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二)拉长产业链条,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根据上述原则,在有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中建立以下产业链:

(1)“铅资源—电铅—蓄电池—废蓄电池回收”产业链

(2)“铅阳极泥—冶炼—金/银/锑/铋/碲产品回收”产业链

(三)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

(四)发展再生金属回收利用,提高资源保障能力

(五)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

(六)加强企业战略合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七)积极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1.5.4重点项目

根据规划的主要任务及重点工作,灵宝市铅产业发展规划重点项目12个,其中:

“铅资源—电铅—蓄电池—废蓄电池回收”产业链项目3个,“铅阳极泥—冶炼—金/银/锑/铋/碲产品回收”产业链项目3个,耦合产业链及资源综合利用类6个。

重点项目简要情况见表1.5-1。

重点项目汇总表

表1.5-1

序号

项目名称

总投资(亿元)

年销售收入(亿元)

年利税(亿元)

实施时间

“铅资源-电铅-蓄电池-废蓄电池回收”产业链项目

1

3×15万吨/年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分离拆解项目

11.8

50

3.6

2018-2020

2

年产500万kVAh全密封免维护动力铅蓄电池项目

9

27.2

2.16

2023-2025

3

年产10万吨电解铅及贵金属综合回收项目

6.17

3.57

1.65

2018-2020

“铅阳极泥-冶炼-金/银/锑/铋/碲产品回收”产业链项目

1

锑白回收项目

0.6

0.75

0.3

2011-2022

2

铋回收项目

0.3

0.23

0.12

2011-2022

3

碲回收项目

0.17

0.03

0.016

2011-2022

耦合产业链及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1

10万吨/年AR级精制硫酸项目

0.3

0.5

0.2

2021-2022

2

10万吨/年再生铅合金化高效利用项目

1.6

20

0.4

2019-2020

3

含锌二次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4.25

11

0.86

2020-2022

4

3万吨/年锌合金项目

0.31

5

0.06

2021-2022

5

灵宝市依托铅冶炼系统协同处理含铅危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0.38

1.5

0.3

2018-2020

6

硫酸生产磷酸铵项目

2.8

5

0.5

2021-2022

合计

37.95

126.28

10.266

1.5.5空间布局

遵循国家倡导的“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方略,依据以“生态制造”的理念,构建多层次、多梯度、纵横链接的铅产业生态集群,在灵宝市现有铅产业发展基础上,强化产业集聚的布局原则,根据规划产业链需求,构筑以“两园区”即豫灵产业园区和道南工业区为主的两大产业空间布局,力争打造灵宝市重要的铅产业基地。

(一)豫灵产业园区

豫灵镇地处豫、秦、晋三省交界,同时也位于陇兰经济带,交通便捷。

豫灵产业园区总面积9.9平方公里。

豫灵产业园区集中了豫灵镇90%以上的工业企业,入驻企业集团包括河南秦岭冶炼股份有限公司、灵宝市豫赣多金属综合回收有限责任公司、河南飞越纸业有限公司、灵宝市豫西矿业有限公司、灵宝盛泰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灵宝宇霸车业有限责任公司、文峪金矿、郭氏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等16家。

考虑到豫灵镇产业基础、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市场需求以及相关规划等因素,豫灵产业园区铅产业布局主要以河南秦岭冶炼股份有限公司为主。

铅产业链中的废电瓶回收及再生铅生产项目、铅蓄电池项目等,对环境影响相对较大,占地较多,建议布置在豫灵产业园区。

另外,出于缩短物流、节能减排的考虑,应将铅、锌相关冶炼及后续深加工项目布置在一起。

本次建议入驻豫灵产业园区的项目包括:

1、15万吨/年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分离拆解项目(秦岭冶炼);

2、年产300万kVAh全密封免维护动力铅蓄电池项目;

3、10万吨/年再生铅合金化高效利用项目(秦岭冶炼);

4、10万吨/年AR级精制硫酸项目(秦岭冶炼);

5、含锌二次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秦岭冶炼);

6、锑白回收项目;

7、铋回收项目;

8、碲回收项目;

9、3万吨/年锌合金项目(秦岭冶炼);

10、依托铅冶炼系统协同处理含铅危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秦岭冶炼);

11、硫酸生产磷酸铵项目(秦岭冶炼)。

(二)道南工业园

道南工业园位于灵宝市区的尹庄新村和涧口村处,是灵宝市三大工业园区之一(豫灵工业园,川口工业园,道南工业区)。

工业区的功能定位以重工业为主导产业。

道南工业区目前共入驻宜化集团兴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东方电气集团灵宝市中州汽轮机厂、灵宝市黄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黄金冶炼分公司、灵宝市金源晨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灵宝市鑫华矿冶有限责任公司、灵宝市新凌铅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

本次建议入驻道南工业园区的规划项目有:

1、15万吨/年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分离拆解项目(新凌铅业、鑫华矿冶各一);

2、年产10万吨电解铅及贵金属综合回收项目(鑫华矿冶);

3、10万吨/年AR级精制硫酸项目(新凌铅业);

4、10万吨/年再生铅合金化高效利用项目(新凌铅业);

5、含锌二次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新凌铅业);

6、锑白回收项目;

7、铋回收项目;

8、碲回收项目;

9、3万吨/年锌合金项目(新凌铅业);

10、依托铅冶炼系统协同处理含铅危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新凌铅业、鑫华矿冶各一)。

第2章区域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2.1灵宝市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概况

2.1.1自然环境

2.1.1.1地理位置

灵宝市位于豫晋陕三省交界处的河南省西部,北濒黄河。

分别与陕西省洛南县、潼关县,山西省芮城县、平陆县,河南省陕县、洛宁县、卢氏县接壤。

东西长76km,南北宽69km,总面积3011km2。

道南工业园位于灵宝市南侧,北林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和209国道,分布有多家企业。

豫灵镇位于河南省西部,是豫、秦、晋三省交界金三角地带的边陲重镇,西岭与陕西省洛南县接壤,北濒黄河与山西省芮城县隔河相望,东临灵宝市故县镇,西与陕西省潼关县相连。

镇政府距县城58km,全镇南北长约17.5km,东西宽约10km,国土面积183.6km2。

陇海铁路、310国道、连霍高速公路和正在建设的郑西高铁穿境而过,距通往山西的风陵渡黄河大桥10余公里,距西安国际机场196km,距山西运城机场121km,交通十分便利,是西北地区进入中原的交通咽喉。

2.1.1.2地形、地貌、地质

灵宝处于华北地台南缘,属华北地台南部边缘豫西隆起组成部分,南邻秦岭地槽褶皱系。

其发生发展主要受华北地台基底控制,并受秦岭古海槽和中生代滨太平洋构造活动的强烈影响。

灵宝地区可划分为5个地质构造单元(即黄河断凹盆地、太华山拱隆起、朱阳镇断凹盆地、崤山隆起和秦池隆起)、2种地质构造(即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

境内出露的地层从老到新主要有太古界、长城系、蓟县系、震旦系、寒武系、白垩系、新生界第三系和第四系,其中缺失奥陶系—侏罗系的地层。

岩浆活动主要分布于太华台拱、秦池隆起和崤山隆起带中,以中酸性岩体为主,是形成内生金属矿产的主要热源条件,按时间可分为太古代、元古代、中生代等,以中生代燕山期岩浆活动最为强烈。

由于地质运动的作用,地表由山地、土塬、河川阶地组成,有“七山二塬一分川”之称。

地势北低南高,海拔高度从308m逐渐升至2413.8m,南北高差2105.8m。

以宏农涧河为界,西南部的小秦岭,自东向西入陕西省境内,山势挺拔峻峭。

主要山峰有女郎山和亚武山等,主峰老鸦岔垴,海拔2413.8m,为河南省最高点。

东南部的崤山,起伏平缓,山峰以燕子山和岘山较有名气。

小秦岭与崤山北麓分布有6大塬和6大峪。

6大塬自西向东依次为堡里塬、郭村塬、程村塬、娄底塬、焦村塬和铁岭塬;6大峪自西向东依次为西峪、文峪、枣香峪、藏马峪、大湖峪和凤凰峪。

塬峪间沟岔纵横交错,共有大小山头3702座,大小沟岔9303条。

2.1.1.3气候气象和地震

灵宝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型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13.8℃,极值高温42.7℃,极值低温-17℃,日平均气温大于10℃的日数为182~210天。

积温3370~4620℃,无霜期199~215天。

日照百分率为50%~54%。

年平均降雨量为641.8mm,且时空分布不均,由南向北呈递减趋势,6至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的60%左右。

风受季风影响,以西北风和东南风为最多。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矿区附近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对应的基本烈度为6度,其地震设防应为6度。

2.1.1.4水文水系及水资源

(1)水文水系

灵宝市境内河流属黄河水系。

共有大小溪流6300多条,常年有水的天然地表河流1401条,主要有好阳河、宏农涧河、沙河、阳平河、枣香河、十二里河、双桥河等7条黄河一级支流,呈由南向北流向,直接注入黄河,流域面积3000多平方公里。

建国以来,共建成大、中型水库各1座,小型Ⅰ类水库10座,小型Ⅱ类水库12座。

豫灵镇境内地表水有西峪河、文峪河、双桥河、十二里河、寺河、泔涧河6条河流,均发源于秦岭山脉,往北注入黄河,年平均流量为1.55亿立方米。

有水库3座,总库容量为257万立方米。

灵宝市(豫灵)产业集聚区属于黄河水系,流过境边界的地表水有西峪河、文峪河。

(2)水资源

灵宝市辖区地形复杂,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产生与储存条件各有差异。

根据水文地质特征和地表径流产流分布,全市可划分为秦崤山前黄土原区、原间河川阶地区、黄河阶地区、秦崤中山区和秦崤低山区。

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62179.8万立方米。

其中地表水资源48460.7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13719.1万立方米。

除去重复量2825.7万立方米外,实际水资源总量为59354.1万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833.6立方米,耕地亩均水资源占有量744.7立方米。

2.1.1.5土壤

灵宝市土壤有潮土、风沙土、褐土和棕土壤等四大土类。

其中,潮土类面积21.16万亩,占全市总面积4.7%,主要分布在豫灵、故县、西闫、坡头、城关、尹庄、阳店、川口、大王等乡(镇)黄河沿岸及宏农涧河两岸海拔320~400m的地区,成土母质为河流冲积物。

土壤较肥沃,层次分明,厚度不一。

风沙类面积3.33万亩,占全市总面积0.7%,由风力搬运堆积而成。

主要分布在豫灵、故县、阳平、西闫等乡(镇)黄河沿岸海拔在308~500米的一、二级阶地上,质地疏散,保水保肥性能差,土壤较瘠薄。

褐土类是灵宝市的主要土类,面积377.86万亩,占全市总面积83.8%,分布在海拔308~500米的广阔地域。

母质为黄土,土层较厚,较肥沃。

棕壤土类面积48.95万亩,占全市总面积10.8%,主要分布在豫灵、阳平、程村、朱阳等乡镇和河西林场海拔900-2413.8m的地区,由酸性岩风化而成,表层为腐殖层,土壤养分含量较高。

2.1.1.6动植物资源

灵宝市处于暖温带南沿,为南北植物成分交汇区,受土壤、气候及崤山、小秦岭高大山体的影响,形成了多种类型的生物群落,且呈明显的植被垂直分布带。

据调查资料表明,高等植物约有144科,780属,2100种;木本植物有60科,141属,330种。

珍稀树种有秦岭冷杉、领春木、连香树、水曲柳等,主要分布在小秦岭,属国家或河南省保护品种,在科学研究上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动物资源很丰富,现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5种,即豹、黑鹤、金雕、白肩雕、白尾海雕;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35种,如穿山甲、豺、小灵猫、金猫、林麝、大鲵等;河南省级保护野生动物33种,如刺猬、小麂、大白鹭等。

评价区域内区域内植物分布较广,种类较多,主要生长的乔木有:

刺槐、杨树等;草本植物有:

羊胡子、蒿类、荆刺类等。

评价区域近年来由于受采矿和人为活动影响,野生动物稀少,目前主要鸟类有喜鹊、黄金翅、乌鸦、麻雀、布谷、猫头鹰、啄木鸟等,哺乳动物油野兔、松鼠、田鼠、蝙蝠、黄鼬、狐狸等,此外还有人工饲养的家畜类,如猪、牛、羊、马、驴、骡等。

无国家重点保护物种。

2.1.1.7文物古迹、旅游景区

灵宝市地处黄河中游,是人类最早活动和发祥地之一。

且位于古代长安、洛阳两大古都之间,这里留下了各个朝代大量的古墓葬、古遗址。

解放后,相继出土了两万多件珍贵文物,有近百件文物属全国罕见,为稀世珍宝。

其中有50万年前的动、植物化石,有新石器时代的石器、骨器、陶器,有夏、商、汉、唐、宋、元、明、清历代的珍品,著名的有东方剑齿象化石、陶乐俑、铜乐俑和宋代彩塑群等。

人类早期活动遗址有五帝、双庙沟、三圣湾、北阳平等多处,其中以北阳平仰韶文化遗址最为出名,面积在100~15000m2之间,密度之大,面积之广,为全国罕见。

灵宝市文物保护遗址被确定为国家级1处、省级7处、三门峡市级3处、灵宝市级260余处。

灵宝四季景色分明,自然风光迷人,是全国旅游热线黄河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景区(点)有西坡国家史前遗址公园、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荆山黄帝铸鼎塬旅游区、亚武山国家森林公园、窄口水库(龙湖)风景区、鼎湖湾旅游区、燕子山森林公园和女郎山风景区等。

区内基础设施完备,服务功能健全,全年接待游客102万余人次。

根据现场调查,本次铅产业发展规划范围内没有文物古迹保护单位。

2.1.2社会环境概况

2.1.2.1行政区划及人口

灵宝市共辖10个镇(大王镇、阳店镇、尹庄镇、城关镇、函谷关镇、焦村镇、朱阳镇、阳平镇、故县镇、豫灵镇)、5个乡(川口乡、寺河乡、苏村乡、五亩乡、西阎乡);434个行政村,两个管委会,17个居委会,3588个村民小组;全市总户数20.72万户,总人口71.53万人。

在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11.82万人;男性人口37.03万人。

按民族结构划分,汉族占绝大多数,回、满、蒙古、壮、傣、朝鲜、苗、土家、锡伯、维吾尔、彝等14个少数民族人口仅占总人口的4.4‰。

少数民族中以回族、满族居多。

主要分布在豫灵镇、故县镇、大王镇、朱阳镇和寺河乡。

2.1.2.2工农业发展情况

2016年,灵宝市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493.9亿元,是2011年的1.51倍,年均增长8.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19.8亿元,是2011年的1.83倍,年均增长12.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266.1亿元,是2011年的1.65倍,年均增长10.5%;固定资产投资达400.9亿元,是2011年的1.93倍,年均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55.2亿元,是2011年的1.79倍,年均增长12.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547.5元,年均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797.3元,年均增长11.3%。

目前,灵宝市(豫灵)产业集聚区集中了豫灵镇90%以上的工业企业,初步形成了有色金属采选、冶炼加工产业板块。

2.1.2.3文化教育、医疗卫生

灵宝市目前有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4所,专任教师402人。

招生5969人,在校生14584人,毕业生5186人;普通高中8所,专任教师1347人。

招生5182人,在校生17130人,毕业生7748人;普通初中学校24所,专任教师2320人。

招生7927人,在校生24444人,毕业生9533人;普通小学127所,专任教师3570人,招生8766人,在校生53426人,毕业生8997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即灵宝市聋哑学校。

灵宝市本科上线3803人,其中一本上线534人,比上年增加74人,占三门峡市的54.1%,文科考生囊括三门峡市前10名,理科考生3人进入三门峡市前10名,本科二批以上1795人,体育、艺术对口生类考生本科上线459人,比上年增加154人。

2.1.2.4矿产资源

灵宝市矿产资源丰富,境内发现矿产34种,探明储量30种,主要优势矿产有金矿、硫铁矿、白云岩等。

截止2015年底,矿区数126个,矿产产量越约48181万吨。

灵宝市矿产资源总的特点是:

金矿、硫铁矿资源丰富,分布相对集中;大中型矿床多,勘查程度较高,有利于形成开发基地;能源和大宗矿产短缺,需靠市外资源补充。

矿产资源主要呈两大系列:

有以金为主,共(伴)生有银、铅、铜、锌、钨、硫等矿产;有以硫铁矿为主,伴生有铜、银、金、钼、铅、铁等矿产。

因此灵宝市现有有色金属矿产开发的方式是:

与金矿、硫铁矿一同采选,然后通过冶炼厂进行综合回收利用。

2.2区域环境质量回顾性评价

2.2.1环境空气质量

本次规划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由河南松筠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2018年6月17日-23日对豫灵产业园区所在地进行了监测。

监测了上寨村、北麻庄村、南麻庄村、姚子头村、吴村、下寨村6个点位,秦岭冶炼周边的村庄上寨村、北麻庄村、南麻庄村、姚子头村、吴村和下寨村SO2小时平均浓度最大值占标准的9.4%,SO2日均浓度最大值占标准的2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