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气象灾害.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93487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气象灾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我国气象灾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我国气象灾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我国气象灾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我国气象灾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气象灾害.docx

《我国气象灾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气象灾害.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气象灾害.docx

我国气象灾害

我国地域广大,地势复杂,季风气候明显,是世界上气象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

影响我国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洪涝、干旱、热带气旋、冷害、冻害、寒害、暴雪、沙尘暴、大雾、冰雹、雷暴、龙卷、大风、热浪、干热风、连阴雨等。

每年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占整个自然灾害损失的70%以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6%左右。

而与气象条件有关的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崩塌、沙漠化、地面沉降、森林和草原火灾及农、林、草原病虫害等生态环境灾害的间接经济损失更是无法统计。

我国气象灾害的主要特点是:

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群发性强,连锁反应显著,灾情严重等。

暴雨洪涝

1。

概述

洪涝通常是它指由于江河洪水泛滥淹没农田和城乡或因长期降雨等产生积水或径流淹没低洼土地,造成农业或其他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河流众多,季风气候十分显著。

由于降水在季节上的分布极不均匀,全年降水大多集中在夏半年,降水年际变化又十分明显,因而洪涝灾害甚为频繁,是影响我国国计民生的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

据1950~1999年资料统计,我国平均每年洪涝灾面积为942。

4万公顷,严重洪涝年份农田受灾面积可达1300万公顷以上。

例如,1954年是建国以来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年,这一年全国洪涝受灾面积达1600万公顷;其中长江流域就有317万公顷;耕地被淹,3.3万人死亡。

根据洪涝的表现形式及危害的不同,可分为洪灾、涝灾。

湿害。

其中:

洪灾是指因江河洪水泛滥,淹没农田和城乡,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现象。

依照江河洪水成因的不同,又有暴雨洪水、融雪(冰川)洪水、冰凌洪水、风暴潮洪水等,其中又以暴雨洪水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

涝灾是指因长时间大雨或暴雨产生的积水或径流淹没低洼土地所造成的灾害。

湿害是指因长期阴雨(降水强度不一定很大),地下水位升高及洪、涝灾过后排水不良或早春积雪(或表面湿冻土)迅速融化,在土壤尚未化通时水分下渗受阻等,使土壤水分长期处于饱和状态引起的灾害。

在这种状态下,除影响田间作业外,还因土壤水分饱和造成土壤中缺氧,使作物生理活动受抑制,影响水、肥吸收,导致根系衰亡.有的地方又将湿害称为“渍害"或“沥涝”。

以上这三种类型的洪涝往往都是很难区分的。

它们的形成与降水量,地理位置、地形、土壤结构、河道的宽窄和曲度、植被以及季节、农作物的生育期、防洪防涝设施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但大多情况下都是由于该地当时降水量过大造成的。

尤其是严重的、大范围的洪涝灾害都是由暴雨、特大暴雨或持续大范围暴雨天气造成的.因此,下面涉及到的关于洪涝发生及变化规律等都是以降水量制定的指标来进行讨论的。

2.洪涝的地区分布及其与暴雨的关系。

建国以前,我国气象台站少,资料年代短,但根据有的学者对史料的不完全统计,从公元前206年至1949年的2155年当中,全国各地较大的洪涝灾害有1092次,平均每两年1次。

根据我国300多个气象台站降水资料,按一定标准统计了1951~1990年洪涝发生的情况,我国东部地区,特别是七大江河中下游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是洪涝发生最多的地区。

其中,东南沿海地区、江南北部、淮河流域等地40年中发生洪涝达15~20次,局部地区超过30次;江南东北部,江南南部及湖北、山东两省大部和河南、河北、天津、北京、四川等省市的部分地区有10~15次;辽河流域大部、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区及河北、北京、河南、陕西、四川、重庆、贵州、广西等省市区的部分地区有5~10次;西北大部、西藏、内蒙古西部和中偏北地区为基本无洪涝区,这些地区40年中未出现过较大范围的洪涝灾害,即使偶尔出现,也是局地性的。

总的来说,我国洪涝的地区分布特点是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地区多,内陆地区少;平原丘陵多,高原少;山脉东、南坡多,西北坡少。

雨水过多常常会引起洪涝灾害,而一个地区某一时段的大量降水,又往往是一场或几场暴雨的结果,所以暴雨是造成洪涝的主要原因,以致人们把洪涝称为暴雨洪涝.从我国年暴

雨日的累年平均分布图上可以看出,其特点也是东南多,西北少;沿海多,内陆少;迎风坡多,背风坡少;与洪涝的地区分布特点基本上是一致的。

广东沿海、广西东北部、湘赣两省东北部、四川盆地西部等地是我国多暴雨地区,也是容易发生洪涝的地区。

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地区,大范围的暴雨主要是由两类天气系统形成:

一类是西风带低值系统、包括气旋、切变线、低涡、槽和锋等,影响全国大部地区.这类暴雨,一般覆盖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降水总量大,在大流域内常常形成组合型暴雨洪水,可造成大范围严重的洪涝灾害。

另一类是低纬度热带天气系统、包括热带气旋、东风波等,多见于华南各省及东南沿海地区,这类暴雨持续的时间虽然较短,但往往强度大,也能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

尤其是上述系统减弱成低压或外围云系,常常可以深入到我国中部或北部地区,造成大范围的强降水,酿成严重的洪涝灾害。

如河南“75.8”暴雨洪涝和河北“96.8”暴雨洪涝。

3.洪涝的季节分在特点

洪涝发生的季节与各地雨季的早晚(即季风雨带的季节进退)、降水集中时段及热带气旋活动等密切相关。

华南地区:

3月份降雨明显增多,到11月份仍可受到热带气旋的影响,降水集中时段为4~9月份,洪涝主要发生在5~6月和8~9月。

即夏涝最多,春涝次之,秋涝第三,偶尔有冬涝现象。

长江中下游地区:

4月前后雨水明显增多,5月份洪涝次数显著增加,但主要是在江南地区。

6月中至7月上旬是梅雨期,雨量大,是洪涝发生的集中期.7月中至8月为少雨伏旱期,发生洪涝的机会少,但沿海地区受热带气旋影响仍可遭受洪涝灾害。

大部地区洪涝集中在5~7月,受涝次数占全年的80%左右。

从季节上看,夏涝最多,春涝(以渍涝为主)次之,秋涝第三,个别年份有小范围的冬涝现象.

黄淮海地区:

这一地区春季雨水稀少,一般无涝害出现;进入6月,华北平原可出现洪涝,但范围不大,且多出现在沿淮及淮北一带。

7、8月份,降水集中,洪涝范围扩大,次数增多,为全年洪涝最多时期。

这两个月,淮河流域、河南北部、河北南部、陕西中部等地受涝次数占全年70%左右;山东、河北大部、京津地区占80%以上。

从季节上看,夏涝最多,别年份可发生春、秋渍害。

东北地区:

本区受夏季风影响最晚,雨季短,洪涝几乎集中在夏季,尤其是7、8月两个月。

三江平原因地势低洼,如果上年秋冬雨雪偏多,春季回暖迅速,积雪融化,土壤返浆,也可发生渍害;倘若春雨雪多,更会加重涝象。

西南地区:

该地区地形复杂,各地雨季开始早晚不一,雨量集中期也不尽相同,所以洪涝出现的迟早和集中期也不完全一样.贵州洪涝多出现在4~8月,偶尔有秋涝;四川、重庆除东部外,一般无春涝现象,洪涝主要集中6~8月,9、10月份还有秋渍现象;云南洪涝主要集中在夏季,但春、秋期间局地性的山洪也时有发生;西藏洪涝灾少,一般仅在夏季有局地性洪涝发生.

西北地区:

大部地区终年雨雪稀少,除东部地区外,几十年很少发生较大范围的洪涝现象.夏季如降大雨或暴雨,也可发生短时洪涝(多为山洪),但出现次数少,且也比较分散。

外,黄河干流上游的河套一带和下游的山东河段以及松花江哈尔滨以下河段冬季可形成危害较大的冰凌洪水。

东北和西北高纬度山区经过漫长的冬季积雪到来年春末气温升高,积雪融化可形成融雪洪水。

而新疆和西藏境内的永久积雪区(现代冰川)在高温的夏季,冰雪消融可形成冰川(雪)洪水。

4.洪涝的阶段性

分析1950~1999年全国洪涝受灾面积变化,近50年来,我国洪涝的发生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大体上是50年代至60年代中前期洪涝面积较大,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洪涝面积较小,80年代中前期至今洪涝面积又趋于增加,特别是80年代未以来更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其中1991~1999年9年平均洪涝面积达1574.1万公顷,是1950~1999年平均洪涝面积(942.4万公顷)的1。

67倍,是1950~1990年平均洪涝面积(838.9万公顷)的1。

88倍。

近50年来全国数百个气象台、站主要汛期(6~8月)降水量的平均值变化曲线,也能基本上反映出。

即50年代至60年代前期和进入90年代以来这两个阶段为相对的多雨阶段,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尽管也有起伏变化,但基本上为相对的少雨阶段.

干旱

1.概述

干旱是指水分的收与支或供与求不平衡形成的水分短缺现象.我国地处东亚,季风气候明显,逐年之间季风的不稳定性造成了我国大范围干旱的频频发生,使干旱成为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严重的气象灾害。

据不完全统计,从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的2155年间,我国发生过较大的旱灾1056次,平均每两年就发生一次大旱。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十分重视抗旱工作,修建了大量的蓄水、灌溉工程,使旱灾的发生得到了某种程度上的控制,但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增长等原因,致使干旱仍不时发生,并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

据1950~1999年的统计,平均每年受旱面积约2102。

3万公顷,约占各种气象灾害面积的60%,每年因旱灾损失粮100亿千克.其中,1959~1961年三年连旱,受旱面积达10980公顷,减产粮食611.5亿千克。

既然干旱是指水量不能满足正常需水,从而造成对城乡生活和工农(牧)业生产不利影响的现象,因而决定了一个地区是否干旱就变得非常复杂,它与许多因素有关,如降水、蒸发、气温、土壤底墒、灌溉条件、种植结构,作物生育期的抗旱能力以及工业和城市用水等等。

因而不同学科不同应用领域的所定义的各类干旱也不尽相同.

气象干旱:

是指由降水和蒸发的收支不平衡造成的异常水分短缺现象.由于降水是主要的收入项,因此通常以降水的短缺程度作为干旱指标。

如连续无雨日数、降水量低于某一数值的日数、降水量距平的异常偏少以及各种大气参数的组合等。

水文干旱:

由降水和地表水或地下水收支不平衡造成的异常水分短缺现象。

由于地表径流是大气降水与下垫面调蓄的结果,所以通常利用某段时间内径流量、河流平均日流量.水位等小于一定数值作为干旱指标或采用地表径流与其它因子组合成多因子指标,如水文干湿指数、作物水分供需指数,最大供需比指数、水资源总量短缺指数等来分析干旱。

农业干旱:

由外界环境因素造成作物体内水分失去平衡,发生水份亏缺,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发育,进而导致减产或失收的现象。

它涉及到土壤,作物、大气和人类对资源利用等多方面因素,所以是各类干旱中最复杂的一种。

它不仅是一种物理过程,而且也与生物过程和社会经济有关。

按其成因的不同还可以将农业干旱分为:

1).土壤干旱-—由于土壤含水量少,土壤颗粒对水分的吸力大,植物的根系难以从土壤中吸收到足够的水分去补偿蒸腾的消耗,植株体内的水分收支失去平衡从而影响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以致发生危害。

2).生理干旱——由于土壤环境条件不良,使根系的生理机能活动受阻,吸水因难,导致植物体内水分失去平衡而发生危害。

3).大气干旱——由于太阳辐射强,温度高,空气湿度小,有时还伴有风,使蒸发增强从而导致作物蒸腾消耗的水分很多,这时即使土壤含水量并不很低,但根系吸收的水分不足以补偿蒸腾的支出,致使植物体内的水分状况恶化而成危害。

在实际工作中,通常采用能反映农业生产中水分供需矛盾程度的某些物理量来作干旱指标。

一是采用能反映当地农业水分供应状况的物理量如降水量、水分供求差、帕默尔指数等来评估干旱程度;二是从土壤一植物一大气系统出发,反映作物生长与水分利用关系的物理量如相对蒸散、水分亏缺量。

作物水分应力指数等来判断水分的亏缺程度;三是利用土壤水分,如以重量(体积)百分比、土壤有效水分贮存量、土壤相对湿度等表示干旱指标.

社会经济干旱:

是指自然系统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中水资源供需不平衡造成的异常水分短缺现象。

社会对水的需要通常分为工业需水量、农业需水量和生活与服务行业需水量。

如果需大于供,则就会发生社会经济干旱。

尽管存在上述不同的干旱定义,但对上述四类干旱中,气象干旱是最普遍和最基本的,尽管它的直接影响和造成的灾害常常通过农业和水文及社会经济干旱反映出来。

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大气降水是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它直接影响着地表径流、地下水、土壤水分的短缺程度及作物、人类社会等对水分需求的满足程度。

因此下面涉及到的有关干旱发生及变化

规律等都是以气象干旱的指标来进行讨论的。

2.干旱的区域分布特征

采用降水量距平百分率作为指标讨论对农业有意义的生长季节的干旱,并利用我国300多个气象台站的降水资料,按一定的标准(表3)统计了1951~1990年干旱发生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40年中我国大部地区出现的干旱次数有10~30次,其中黄河中下游、海河流域、淮北地区及广东东部和福建南部沿海有35~40次,几乎平均每年有一次不同程度的干旱出现。

我国大致有4个明显的干旱中心:

华北平原至黄土高原一带,南岭至武夷山一带;东北西部;云南中北部和川南一带.如果将位于西北的,以新疆、甘肃为中心的长年少雨干旱的地区考虑进去,我国共有五大多干旱中心.

3.干旱的季节分布特征

干旱发生不仅在地区上有差异,在发生的季节上也不尽旱,影响最为严重。

黄淮海流域干旱区:

这是我国发生干旱面积最大、频次最高的地区.在3~10月的农作物生长期内均有可能发生,其中春旱发生频次最高,有“十年九春旱”之说。

如1951~1980年的30年内就有26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春旱。

大多数春旱年之前的冬季少雨(雪),甚至自秋季就少雨,如1999年。

有的春旱可持续到6、7月份,出现春夏连旱,对农业产生影响更为严重,如1962年,1972年,1997年等.个别年份如1965年甚至春夏秋三季连旱,对农业生产影响更为严重.夏旱的频次低于春旱,但多与春旱或秋旱相连,如1957年、1974年等,对农业生产影响也比较大。

长江中下游干旱区:

这是我国东部干旱频次相对较低的一个地区,干旱次数不仅低于北部的黄淮海流域,甚至也低于其南部的华南、西南地区。

这里春旱频次不高,夏旱则比较经常出现。

1951~1980年30年中有25年出现过不同程度的夏旱.夏旱一般都是梅雨结束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连晴高温天气的结果。

所以通常又称“伏旱”。

单纯的伏旱一般影响不很严重,只有旱情持续到9、10月或11月,即出现夏秋连旱时危害才比较严重。

如1959年干旱从7月持续到9月。

本区单纯出现的秋旱范围较小,影响也比较轻。

华南和西南干旱区:

这两个地区一年四季都有农作物生长,干旱频次也比较高。

但与前三个区不同的是以冬、春两季干旱为主,特别是冬春连旱影响比较大。

其中,华南地区夏秋多台风降水,因此,干旱多出现在秋末、冬季到初春期间。

如1954年9月至1955年4月,1998年11月至1999年4月华南部分地区发生持续秋冬春三季连旱,对工农业及生活用水等影响很大。

西南地区冬春发生连旱时亦可持续4~5个月,有时也发生秋冬春三季的连旱。

如1959年11月至1960年5月共持续了7个月。

4.干旱的阶段性

由于降水的周期波动,也引起干旱发生的阶段性变化。

从根据1950~1999年资料绘制的全国干旱受灾面积变化图可以看出,近50年来,我国受旱面积存在明显的三个低值期,即1950~1957年、1963~1970年J982~1984年,每年受旱面积一般在2000万公顷以下。

还有三个高值期,即1958~1962年、1971~1981年J985~1999年,每年受旱面积一般在2000公顷以上.近50年来的几个严重干旱年都发生在这三个高值阶段,如1959、1960、1961、1972、1978、1986、1988年等,这些严重干旱年的受旱面积均在3000公顷万以上。

从近50年来全国数百个气象台站年降水量的平均值变化曲线图,也能看出这种受旱面积所表现的阶段性变化,即1951~1957年、1983~1984年、1990~1999年为相对多雨阶段;1958~1972年、1976~1982年、1986~1989年为相对少雨阶段。

为什么1990~1999年为相对的丰水期,而受旱面积也表现为相对的高值期?

这除了在这一阶段经济的飞速发展,工农业用水量的急剧增加,加之年内降水量在季节和地区上的分配不均外,还可能与这一阶段开垦宜农荒地面积智加,抗灾能力弱,易受干旱影响等有关.

情发挥了作用。

低温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类型多样,地区间的农、林、牧、渔和多种经营的农业布局,类型各异,品种繁多。

因热量条件不足或异常变化造成的低温危害常因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作物等而有差异。

1.低温冷害简况

农作物生长期内,因温度偏低,影响正常生长,或者使农作物生殖生长过程发生障碍而导致减产,通常称为低温冷害。

1).东北低温冷害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

但纬度较高,适宜农作物生长期短,且农作物生长期内热量条件不稳定,年际变化大,致使高温年增产,低温年欠收.所以,夏季低温就成为东北地区粮豆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其中1969、1972、1976年三年的严重低温冷害均使东北地区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减产50亿千克左右.

按照作物受害机理及影响时期,将低温冷害可分为延迟型冷害和障碍型冷害两大类型:

延迟型冷害是指农作物生长期内温度长期偏低,热量不足,使作物生育进程缓慢,出苗迟、发棵晚、成熟迟、粒重降低,导致减产,是东北地区的主要低温冷害.障碍型冷害指农作物处在孕穗、抽穗、开花时期,温度短时间明显偏低,影响生殖生长的正常进行,使生殖器官的生理功能受阻,甚至完全不能受粉,导致空壳,降低产量的低温冷害。

如果上述两者同时出现,则称为“混合型冷害”。

统计表明,建国以来东北地区冷害频率,大约4年一遇,而较大范围的低温冷害大约6年一遇;从地区上看,黑龙江省冷害出现的频率最大,辽宁省最小。

冷害较重年集中在1951~1960年、1968~1977年这两段时间。

2).双季早稻播种育秧期的低温冷害

我国南方双季早稻产区的早春季节天气多变,南下冷空气强度虽然明显减弱,但冷空气侵袭时,气温急剧下降,出现低温天气;有时与暖湿气流结合出现低温阴雨寡照天气。

这两类天气常给双季早稻播种育秧带来很大困难,特别是低温连阴雨天气,是造成南方早稻烂秧的主要原因。

此外,阴雨天气还促使棉腐病菌的繁殖侵染,间接地加重烂秧程度。

导致损失大量稻种,还因补种延误播种季节,使早稻成熟延迟,影响晚稻栽种,使晚稻抽穗杨花期易受低温危害。

早稻播种育秧期的低温冷害大致可分为低温阴雨型、暖湿阴雨型、前冷后暖阴雨型、前暖后冷阴雨型、冷暖交替阴雨型、不规律阴雨型六种。

其中以低温阴雨型发生的频率最高,前暖后冷型及冷暖交替型次之。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10℃时,粳稻即可发生烂秧.播后1~2天内若雨量过大,秧田积水过多,谷种不易扎根,也易造成烂秧。

3).双季晚稻抽穗开花期的低温冷害

每年9~10月间,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夏季风向冬季风的过渡时期,时而有冷空气突发南下,温度明显下降,使正处在孕穗、抽穗扬花及灌浆阶段的晚稻遭受低温危害,严重地影响水稻的开花、授粉过程的正常进行,造成空壳、瘪粒,导致严重减产。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这种灾害称之为“秋季低温冷害”;在两广、福建,因这种灾害多出现在农历“寒露”节气前后,故称之为“寒露风"。

试验及调查结果表明:

水稻在抽穗扬花期遇到连续3天或以上日平均气温低于20℃,粳稻就容易受害;连续3天或以上日平均气温低于22℃,则籼稻和杂交稻就易受害。

气温越低,持续时间愈长,危害愈重。

一般秋季低温(寒露风)冷害导致双季晚稻空壳率达20%~30%,严重年份可达40%~70%,甚至绝收.例如,1971年9月中旬未到下旬初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大部地区出现低温天气,江西省一些地区日平均气温降至17℃左右,最低气温只有15℃,不少地区晚稻空壳率达30%~50%,严重的高达70%以上。

据统计,秋季寒露风(低温冷害)出现日期基本上随纬度的降低和内陆向沿海的靠近而逐渐推迟,在丘陵山区则随海拔高度的提高而明显提早.各地历年出现寒霜风的初日受纬度和地形影响大,海陆影响小。

长江中下游舢稻秋季低温初日一般在9月上中旬,粳稻一般在9月下旬。

华南地区寒露风初日偏北地区集中在10月上旬,沿海地区在10月中下旬。

无论是对粳稻或是籼稻,重或中等程度寒露风(低温冷害)的出现,均为三、四年一遇。

4).华南热带经济作物的寒害

我国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和台湾省(区)的部分地区属热带或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橡胶、椰子、胡椒、咖啡、油棕、腰果、剑麻等经济作物都有不同程度的种植。

在严寒的冬季,当冷空气南下,温度降低到热带作物受害温度时就会遭受寒害。

如1955年:

月,因受强冷空气侵袭,广东湛江和广西南部最低气温降至旷C左右,胶园橡胶树干枯致死的占70%~80%;海南岛南部地区胶树受害占30%~40%.寒害一般包括平流型寒害、急发性寒害、累积性辐射寒害三种类型。

由于不同的热带、亚热带作物受害的温度指标不同,各地发生寒害的情况也不相同。

2.霜冻害简况

在农作物、果树等生长的季节里,当地面温度降至0℃以下时,造成农作物伤害或死亡,称为霜冻害.根据霜冻发生季节的不同,霜冻害可分为春霜冻(晚霜冻)、秋霜冻(早霜冻)两种.在春播作物苗期、果树花期,越冬作物返青后发生的霜冻称为春霜冻;在秋作物尚未成熟、露地蔬菜还未收获时发生的霜冻,称为秋霜冻.

根据霜冻发生的天气条件,通常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①平流霜冻,由于强冷平流天气引起剧烈降温,使植株遭受霜冻的危害.②辐射型霜冻,在冷性高气压控制之下,夜间晴朗无风,植株表面强烈辐射降温而发生的霜冻.③平流辐射型霜冻,冷平流和辐射冷却共同作用下发生的霜冻。

这种霜冻通常是先有冷空气侵入,温度明显下降,到夜间天空转晴,地面有效辐射强,地面温度进一步降低而发生霜冻.这种霜冻出现次数多,影响范围广,对农业生产的危害较为严重。

根据统计分析,我国有两个霜冻害多发地区。

一个位于东北中部一华北北部一西北中东部,包括黑龙江中部、吉林和辽宁两省西部,河北和山西两省北部、内蒙古东南部、甘肃的河西走廊和陇东地区、宁夏大部及陕西中北部,这些地区一般2~3年发生一次程度不同的霜冻害。

另一个位于长江中下游和南岭地区,包括湖北南部、广西北部和安徽、江苏、湖南、江西、福建等省的大部地区,一般3年左右发生一次霜冻害。

从发生的季节上看,3月份霜冻多发生在江淮一带,4月份多发生在冬小麦主产区的苏皖北部、山东南部、河南中部、山西南部、陕西关中和陇东一带,5月份多发生在华北中部、东北、西北地区;9月的初霜冻主要危害北方的偏北地区,10月份位于海河到淮河流域,11月份扩展到长江以南,冬季主要影响江南、华南、西南一带地区。

3.冻害简况

冻害一般指冬作物和果树、林木等在越冬期间遇到0℃以下(甚至在-20℃以下)或剧烈变温天气引起植株体冰冻或丧失一切生理活力,造成植株死亡或部分死亡的现象。

1).北方冬麦区的小麦冻害

我国北方冬小麦产区冬季极端最低温度低于一15~一20℃以下,低温持续时间长,降雪少,冷空气活动频繁,常发生不同程度的冻害.如1976年12月下旬至1977年2月中旬,北方冷空气势力强盛,活动频繁并不断南下,全国大部分气温持续偏低,出现40多年来罕见的严寒天气,全国冬小麦冻害死苗面积达330多万公顷。

冬小麦冻害的类型有①入冬剧烈降温型。

指麦苗停止生长前后因气温骤然大幅度下降而发生的冻害。

如果小麦播种过早或前期气温偏高,生长过旺,再遇强降温则更易使冬小麦受害。

②冬季严寒型。

当冬季有两个月以上平均气温偏低2℃以上,最低气温有时出现在—20℃以下,会出现根、全株及分素节受冻死亡现象.如冬前积温少,麦苗弱或秋冬土壤干旱的年份则受害更重。

③早春融冻型。

早春回暖解冻,麦苗开始萌动,由于抗寒力较弱,如遇较强冷空气可使麦苗受害.

据分析研究,我国冬小麦发生严重冻害的区域:

①以准噶尔盆地为中心的北疆冻害区,常年冬小麦受冻面积占全疆播种面积的6%~8%,严重冻害年死苗面积占播种面积的20%以上,而且主要发生在无积雪、积雪晚或融雪早的年份。

②以陇东、陕北及晋中为中心的黄土高原冻害区.③以晋北、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