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渺小阅读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91672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样的渺小阅读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一样的渺小阅读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一样的渺小阅读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一样的渺小阅读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一样的渺小阅读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样的渺小阅读答案.docx

《一样的渺小阅读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样的渺小阅读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样的渺小阅读答案.docx

一样的渺小阅读答案

一样的渺小阅读答案

【篇一:

2017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虹口】

lass=txt>语文学科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017.1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第6—7题(4分)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6.对标题中“壮词”词义理解最合理的一项是()(2分)

a.壮志之词b.壮丽之词

c.壮观之词d.壮美之词

7.词中画线句表达出作者的心愿是(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9分)

岳阳楼记(节选)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③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8.选文的作者是(人名),本文是受(人名)之邀而作的。

(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3分)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10.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4分)

a.前两段流露出作者“悲”和“喜”两种不同的感情。

b.写“春和景明”之景是为了反衬“喜洋洋”的心情。

c.作者与“古仁人”都有相同的生活态度和政治抱负。

d.“微斯人,吾谁与归?

”流露出作者极悲观的情绪。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①②人有片善,金忠必称之,虽有素与公异者,有他善,未尝不称也。

里人张氏尝数辱公。

公为尚书时,其人以吏来京师,惧不为容,然公荐用之。

或曰:

“彼不于公有感?

乎?

”曰:

“顾其才可用,奈何以私故掩人之长?

”(选自《玉堂丛语》)

【注释】①金忠:

明代人。

曾任兵部尚书等职。

②里人:

同乡人,邻居。

③感:

通“憾”,怨恨。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分)

(1)虽有素与公异者()

(2)奈何以私故掩人之长()..12.文中张氏“惧不为容”的原因是(4分)

13.从文中看,金忠是一个的人。

(4分)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20分)

文学给我们的生活雪中送炭

①古希腊悲剧大师索福克勒斯一生沉迷戏剧,晚年对于家业撒手不管。

几个儿子把他告上法庭,说他年迈昏聩,无力管理,要求移交财产管理权。

索福克勒斯当庭给陪审团背诵了他刚创作的《俄狄浦斯王》,问陪审团一个昏聩的人能写出这种诗剧吗?

陪审团成员无比震撼,二话不说让他走了。

②那是在古希腊,人们看重精神生活。

可是在今天,文学似乎已经成了生活的点缀和茶余饭后的消遣。

那么,在今天文学到底还有什么用呢?

③我想说,文学(当然,我说的是好的文学作品)能让人聪明起来。

文学用悲剧把有价值的东西撕裂给你看,让你知道价值何在;文学用喜剧让那些比你更渺小的人物摆在你面前,让你知道生活的底线何在。

文学能打开我们的天眼。

19世纪俄国理论家别林斯基如此评价莎士比亚:

“通过了他的灵感的天眼,看到了宇宙脉搏的跃动。

他的每一个剧本都是一个世界的缩影,包含着整个现在、过去及未来。

”这话也足以证明文学的价值。

④文学有时候用最为简约的方式,让我们领悟各种感情和明白很多道理。

鲁迅的《孔乙己》令我们产生既同情又痛恨的复杂感情,朱自清《背影》让我们触摸到父爱的深沉。

即使阅读《红楼梦》这样的鸿篇巨制,我们能从中了解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能从中感悟真情以及为人处事之道。

几百年之后,之所以还有人在咀嚼《红楼梦》,是因为它包裹了太多东西,人们还可以接连不断地打开它,从中发现、收获。

请问几百年后,还有谁去咀嚼畅销书《战略管理》?

还有谁记得几年前红极一时的《谁动了我的奶酪》?

⑤文学增加了我们生活的维度,给我们平常的经历添加意义。

小时候,我从《小说月报》上看到一篇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读罢十分震撼。

那时候我和小说中的“破老汉”一样,在山上放牛。

史铁生能把他插队看人放牛的经历,化

作了一个活生生的虚构世界,恰巧和我读书时的现实世界产生了共振。

对那时候从没出过远门的我来说,我发觉在那山外,还有另外一种新天地。

⑥文学也是一种装备,它帮助我们了解人生,使我们活得更精彩。

它能激发人生的潜力,丰富生活的色泽。

处在同样一种境遇之下,为什么两个人看见的东西就是那么完全不一样呢?

因为两个人的脑子里摆着不同的思维框架,有的人知道如何让看到的一切归巢就范,有的人对看到的一切视而不见。

据说财富500强的ceo多半是文科背景,因为他们更易不受固有思维的约束,因而人生更丰富。

⑦在我国,现在大部分人都已经解决了温饱,但仍有不少人被物欲蒙蔽了眼睛,仍过着“灰暗”的生活。

因此,需要文学给我们的生活雪中送炭。

..(选自南桥《知识不是力量》,有删改)

14.第⑦段加点词“灰暗”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15.根据上下文,填入第④段画线处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不是?

?

而是?

?

b.因为?

?

所以?

?

c.不是?

?

就是?

?

d.不仅?

?

而且?

?

16.第④段中画线句不能删去的理由是。

(3分)

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文章围绕中心论点,作者依次从文学能让人聪明起来、、、四方面揭示了文学的价值和作用。

(8分)

18.下面这段文字插入第段内比较合适,请简述理由。

(5分)

大家熟知的著名歌手周杰伦有位词作者——方文山。

他生于台北,从小在父辈们对古典诗词的吟诵声中长大,自幼便受到了古典文学的熏陶。

虽然做过防盗器材的推销员、卖过报纸、送过外卖、做过安装管线工,生活一度艰辛,但他从不放弃对文学的热爱,最终成为“中国风”流行歌曲的典型创作人,当今华语流行乐坛的第一词作者。

(二)阅读下文,完成19—22题(20分)

最后一次蹲守

朱卫国

①公墓,秋叶纷纷。

老梁身穿保洁工作服,挨着一辆垃圾车,一边观察着不多的扫墓人,一边清理小径的落叶。

时间过去一年了,他又在这里等她。

②今天是她儿子十周岁的生日,儿子长眠在此,那么孤单,她一定会来。

③老梁赌她一定会来。

一年前,就在此地,他和她近在咫尺。

尽管她巧装打扮、谨慎小心,他还是认出了她。

他应该一跃而上,结束多日的蹲守,但他却让一个女逃犯从眼前平静地离开了。

④这是老梁单独执行的任务,尽管没有受到处分,但蹲守必须继续,尤其是他再过几天就要正式退休了,他不想留下遗憾。

⑤一年了,她凌乱不堪的眼神让老梁无法平静。

一个三十四岁的女人,却如一片枯黄干涩的落叶,凄惶憔悴,看得出痛失爱子的折磨已经深肌入骨。

老梁看见她眼中浑浊的泪水,像一根雨线倾注而下,身子剧烈抖动着。

她跪在儿子的墓前,轻轻抚摸着孩子的相片,完全忘却了身边可能存在的危险。

此刻,她凝视着儿子定格的面容,很久很久。

渐渐地,她脸上露出了轻微的笑意,或许,她想到了:

人间与天堂的距离不过是一块墓碑。

⑥老梁没有冲上去,设计好的种种抓捕细节已经忘得无影无踪,他甚至不忍心靠近去打扰她。

不知怎的,心底有一种力量拉着他继续隐藏,他看着她哭完后摆出了祭品,有巧克力、玩具,然后,她平静地离开了墓园。

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老梁并不后悔放走了她。

⑧一阵秋风把老梁从思绪中拉回,他紧了紧上衣。

瑟瑟寒意让墓园更显寂寥,远处的暮霭中开始闪现零星的灯火。

⑨他再一次在脑海中回溯起她的经历。

原本她有一个可爱的儿子,尽管被丈夫抛弃了,母子俩还可以相依为命的。

她发誓要好好带大儿子,她的确做到了,成了一位不折不扣的女强人,赚了很多钱,如果儿子没有突发那场疾病,一切都是美好的。

医生的那一句“我们已经尽力了”,带走了她所有的希望。

⑩绝望的她执拗地认为医生治死了她的儿子,她要报复。

她私买了一些炸药,特意藏在郊外租来的屋子里,哪知骤起的高温让炸药自爆,炸伤了从这里经过的路人。

看到有关爆炸的新闻后,她开始逃匿,过着地下人的生活,无法见到阳光。

?

慢慢地,老梁开始后悔自己的所为,他觉得自己就是罪人,是他让她继续着不幸与痛苦。

是的,抓住她,让她有一个结束,也有一个新的开始,才是对她最好的怜悯。

秋雨似有似无,老梁在落叶间凝神注视。

她一定会来的,他坚信。

他再次设计种种抓捕细节,安排好了同事在外围配合。

他只想,这是他最后一次的蹲守。

?

他的预测没有错。

下午五点五十,一个人影闪了过来,往十九号墓地走去。

是她,就是她,老梁一眼认出了。

他假装推动垃圾车,观察着她的动静,同时给外围的同事发出了信号,心想,该结束了。

?

她从包里掏出一大堆零食,放在儿子墓前,温情地说着:

“儿子,妈妈来看你了。

”?

老梁靠近她,只有四米了,三米,两米,必须要行动了,他向同事发出了行动信号。

?

突然,她转过身,对他平静地说:

“我知道你们是警察,让我再看一会儿孩子吧!

进去后,孩子就看不到妈妈了。

”她化了精致的妆容,仍掩不住满脸的风霜。

?

半个小时后,她抚着墓碑上儿子的相片,缓缓起身,对老梁说:

“是该结束了。

”?

“嗯,是该重新开始了。

”他给她戴上了手铐。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6年7期,略有删改)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19.第③段画线句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2分)

错字是,正确的是。

20.阅读第⑨⑩段,完成以下两题。

?

概括文中第⑨⑩段的内容(4分)

?

这两段从叙述顺序上看是,其作用是(6分)

21.文中老梁一年前放走那个女人是因为,一年后,他决定逮捕她是因为。

(4分)

22.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分析最恰当的是()(4分)

a.文中多次描写公墓秋景,渲染了紧张的气氛。

b.女人对儿子的爱是造成悲剧发生的根本原因。

c.“是该结束了”表明女人对儿子过世已无奈接受,对自己的逃亡生活已疲倦。

d.老梁是一个有恻隐之心、对自己的错误有清醒的认识、做事有情有义的警察。

三.综合运用(10分)阅读以下材料,完成23—24题

材料一:

短距离出行最好的工具是自行车,能够在解决出行问题的同时,最大化地节约城市空间。

为了倡导绿色出行,健康出行,一些城市开始出现一种“共享单车”,橙色的摩拜单车和黄色的ofo共享单车比较为人瞩目。

材料二:

摩拜单车,是由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研发,自主设计并制造的。

用户使用摩拜单车智能手机应用查看单车位置,继而找到该车。

通过扫描车身上的二维码开锁即可开始骑行。

到达目的地后,在街边任意画白线区域内手动锁车即完成归还手续。

为了便于人们使用,摩拜单车押金299元,每半小时收费仅1元人民币。

材料三:

ofo共享单车,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校园交通代步工具。

利用高校校园内废弃的自行车与学生自愿捐赠的单车,改装机械锁、号码牌、涂装颜色后,在校园之间广泛使用。

ofo的用户租车押金为99元,每小时收费1元。

ofo共享单车使用方法:

首先通过手机app获取解锁码;然后将密码输入共享单车上的键盘锁,即可成功开锁;单车使用结束后,将车停放至道路两旁安全区域,锁车、打乱密码,即可。

物馆、中共四大会址、左联纪念馆、鲁迅故居和多伦路文化街作社会调查,总路程大约4公里。

关于交通问题,小明提出让他爸爸开车接送大家;小雨建议大家打出租车;你了解他们都已学会骑车,于是提议用共享单车。

请根据以上材料,用一段话说服他俩。

(6分)

四、写作(60分)

25.题目:

是花儿总要绽放

要求:

(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3)不得抄袭。

虹口区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质量测试卷

语文学科

参考答案

(一)1.烟波江上使人愁2.月上柳梢头3.一点飞鸿影下4.醉翁之意不在酒5.彼竭我盈(每句3分,错一字扣一分,扣完为止。

(二)6.a(2分)

7.忠君报国和建功立业(2分)

(三)8、范仲淹滕子京(2分)

9.我曾经探寻(探求)古仁人的思想感情,或许和这两种心情不同。

(关键词:

求、或、为。

3分)

10.c(4分)

(四)11.

(1)向来(一向)

(2)原因(4分)

12.过去羞辱过金忠(3分,照抄原文“张氏尝数辱公”也给分),现在自己是小吏,担心他报复,不被重用。

(1分)

13.待人宽容(2分),唯才是用(唯才是举)或公私分明(2分)

二、

(一)14.精神生活贫乏(贫瘠、匮乏)(2分)

15.d(2分)

16.以《战略管理》和《谁动了我的奶酪》这些畅销书为例(1分),与经受得起品读咀嚼的《红楼梦》进行比较(1分),(从反面)论证了“文学能让我们明白很多道理”的观点。

(1分)

17.文学给我们的生活雪中送炭(或:

生活需要文学的滋养。

)文学让我们明白很多道理(2分);文学增加了我们生活的维度(2分),给我们平常的经历添加意义(2分);文学是一种装备,帮助我们了解人生,使我们活得更精彩。

(2分)

18.⑥(2分)本段继续了方文山丰富的人生经历,尤其是文学给他的精神支柱,使他成为优秀的词作者(2分)。

以此为例,论证了文学是一种装备,可以使人活得更精彩。

(1分)

(二)19.巧乔(2分)

20.

(1)被丈夫抛弃的女人因相依为命的儿子在医院病故,迁怒于医生欲报复,后因私卖炸药自爆伤人而逃匿。

(4分)

(2)插叙(2分)补充交代了女人的不幸遭遇及因犯罪而被抓捕的原因(2分),为下文老梁决定再次蹲守抓捕她做铺垫。

(2分)21.老梁不忍心抓捕这个被丈夫抛弃又痛失爱子的可怜的女人(2分)结束女人苦难的逃匿生活;(或:

“女人”必须接受法律的惩罚;为自己的行为补过。

)(2分)

22.d(4分,b得2分)

三、23.

(1)299元,每半小时1元

(2)通过扫描车身上的二维码开锁即可开始骑行

(3)将车停放至道路两旁安全区域,锁车、打乱密码(4)利用废弃或学生捐赠的自行车改装而成(每空1分)

24.我们作为初三学生应该学会自主出行,不麻烦家长;共享单车经济实惠,便利;使用共享单车也是我们践行“绿色、健康出行”;共享单车是新兴事物,值得我们积极尝试。

(答对2点得4分;语言表达清晰自然,2分。

【篇二:

2016年虹口初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txt>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題。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满面尘灰烟火色,。

(《卖炭翁》)

2.,潭影空人心。

(《题破山寺后禅院》)

4.潭中鱼可百许头,。

(《小石潭记》)

5.,锦鳞游泳。

(《岳阳楼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尾联中“长精神”的“长”意思是(2分)

7.对诗中画线句理解不恰当的一项()(2分)...

a.这两句诗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迅速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b.这两句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表现出诗人对世事变迁的豁达豪迈胸襟。

c.暗示事物在迅速发展,相信未来比现在更美好,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d.“沉舟”“病树”和“千帆”“万木”对比,表达诗人哀伤自己的情感。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9分)

醉翁亭记(节选)

①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

醉翁?

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8.完成下列基础题:

(6分)

9.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中介绍了醉翁亭的秀丽风景以及交代自己建造醉翁亭这件事。

b.“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情怀。

c.第②段仅从“四时之景不同”这个方面表现山水之乐“乐亦无穷”。

d.第②段“风霜髙洁”、“水落石出”写出了山间四季景色的特点。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題(11分)

太宗罢朝

①②③太宗曾罢朝,怒曰:

?

会杀此田舍汉!

?

文德后问曰:

?

何人犯陛下?

?

帝曰:

?

岂过魏徵,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

?

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

?

皇后何为若是?

?

对曰:

?

妾闻主圣臣忠。

今陛下圣明,故魏徵得直言。

妾幸得备数后宮,安敢不贺?

?

上乃悦。

注释:

①太宗,指李世民。

罢朝,指因生气而散朝。

②田舍汉:

即乡巴佬。

③文德后:

即长孙皇后,李世民之妻,死后谥文德,故称。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岂过魏徵()

(2)故魏徵得直言()..

11.从文中看,太宗“怒”的原因是(用文中的语句回答)(3分)

12.文德后“贺”太宗的具体行为是,

目的是(4分)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7题(18分)

珍视平凡中的伟大

1竹木莽莽,碣石潇潇,大山因其巍峨而为人赞叹;不择细流,海纳百川,沧溟以其浩○

荡而让人铭记。

生命如鲜花般灿烂固然令人羡慕;生命如小草朴实,也同样让人心生敬意,正如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告诉我们:

那些最简单也最平凡的东西才是我们生命中的奇迹。

②其实平凡并不意味着毫无价值,它是一种低调而内敛的品质。

正是每一颗平凡的星星,以其淡淡的微光营造了美丽的夜空;,;正是每一个平凡的人,以其默默的奉献创造了如此美好的社会。

因此我们要看到平凡人身上独特的光芒,珍视平凡中的伟大。

③平凡人身上亦有人性的光辉,人格的伟大,值得我们去发现,去敬佩。

白芳礼的车轮滚动不息,传播善意,满车爱意;杨善洲的林地再添新绿,清风浮动,满山苍翠;高淑贞的小院爱心常驻,阳光撒播,满屋温馨;王顺友的邮车总在路上,一路车辙,满道感动……平凡的人们用心做着自己想做的事,于平凡中传播出感动,于渺小中传递出伟大,他们的身上亦有人性的光辉、人格的伟大。

发现这些平凡者身上闪动着人性的美丽和默默奉献精神,这或许就是?

感动中国?

人物评选的宗旨所在。

让我们发现并珍视平凡人身上独特的光芒吧。

④平凡人身上亦有非凡的才能与智慧,亦可铸造非凡的成就,值得我们去赞美,去仰望。

看到蜿蜒曲折的铁路在世界屋脊上腾飞,我们会赞美国家领导的英明;看到巍巍雄壮的鸟巢在北京屹立,我们会想起设计师的高超。

可是我们怎能忘记,是铁路工人解决了高原冻土的难题,使呼啸的火车在青藏高原疾驰而过;我们怎能忘记是鸟巢工人在烈日下将图纸变成建筑,使奥运会开幕式呈现出中华五千年的绚丽历史。

没有他们,我们看到的也许只是几张设计图,一堆杂乱的钢铁罢了。

人类历史少不了无数平凡普通的劳动人民的才智。

历史巨变归功于领导者的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凝聚了无数平凡人的伟大贡献。

⑤我们要有一双慧眼,有一颗纯真的心去发现身边平常事物的美,更要看到平凡人的价值与光芒。

我非常欣赏。

珍视平凡中的伟大,让我们向小人物敬礼,向平凡者献歌!

13.选择适当的关联词填入第④段的横线:

()(2分)

a.不是?

?

而是?

?

b.既?

?

又?

?

c.不仅?

?

更?

?

d.只有?

?

才?

?

14.请仿照前后句,在第②段空格处填写合适的句子。

(3分)正是每一颗平凡的星星,以其淡淡的微光营造了美丽的夜空;

,;

正是每一个平凡的人,以其默默的奉献创造了美好的社会。

15.第④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2分)

16.第⑤段空格处应填的最为合理一项是()(3分)

a.李斯的这句话: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b.菲?

贝利的这句话:

“不要光赞美高耸的东西,平原和丘陵也一样不朽。

c.冰心的这句话: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谁知道它当初的芽儿,却浸透奋斗的泪泉?

?

d.列夫?

托尔斯泰这句话:

“最伟大的真理是最平凡的真理。

”17.从全文看,本文围绕的中心论点,

从和两方面进行了论证。

(8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8-23题(22分)

爱是一朵无声花

①十三年前,我在乡里邮局工作。

②那是一个冬日的下午。

邮局外,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下了一天一夜,整个世界都是白色的。

风,更是一刀一刀地呼啸而过,寒意侵入每个人的骨子里。

而邮局里,我和几个同事也被冻得脚不停跺着地。

雪太大,来办业务的人寥寥无几。

我一个人呆在办业务的窗口,无所事事,索性就看起了报纸。

③近四点的时候,外面突然挟风裹雪地刮进来一个?

雪人?

,一进门便噼里啪啦地拍打着身上的雪花。

我被响声惊动,抬眼一看,原来是一个年龄在六十上下的老妇人。

如此寒冷的天气,老妇人的衣着颇显单薄,一边不断搓着双手,一边哈着气。

④她走近窗口,轻声问:

?

拍电报是这里吗?

?

我点点头。

?

多少钱?

?

她弱弱地问。

?

一毛五一个字。

?

我说,然后看她一身颇为寒碜的衣服,又追问了一句,?

你要发电报?

?

⑤要知道,在那个年代里,若非太紧急的事情,一般老百姓是舍不得花钱拍电报的。

⑥?

嗯。

?

老妇人点点头,听了我报的价格,短暂的一愕。

接着,摩挲地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纸包,慢慢地打开一层又一层的纸,才露出里面躺着的平整的毛票子,说:

?

我儿子在东北当兵,好久没联系了哩。

现在这里都这么冷,东北怕是更冷了。

我想发个电报,给他提个醒儿。

?

⑧?

大娘,您要发什么内容?

?

我问她,?

字数越少,越省钱。

?

我提醒了她一句。

老妇人思索了一阵子才说:

?

你就告诉他,天气变冷了,要记得多穿衣服。

还要告诉他,我很想他。

?

老妇人说完,自己在心底核算了一下,补充说,?

十六七个字,是吧?

?

⑨我按照她要表达的意思,在心底默算一下,还真是。

就觉得语言不够简洁,便对她说:

?

大娘,您看‘天冷,多加衣’这几个字可以不?

简洁,意思又表达了出来,而且省钱。

?

⑩老妇人一听,显得很高兴,刚准备点头之际,突然又想起了什么,说:

?

你得告诉他,我这个当妈的很想他。

在后面加四个字——妈很想你。

?

11我笑了:

?

看您说的,这世上哪有母亲不想儿女的呢。

您哪,不说这四个字,您儿子也○

知道您想他,何必浪费这四个字的钱呢,六毛呢。

?

我特意把?

六毛?

两个字加重了语气。

12老妇人稍微犹豫了一下,显然她被我说的?

六毛钱?

给打动了。

但转瞬间,她改变了主○

意。

?

不!

?

老妇人坚持要加上这四个字,还说,?

我就怕他不知道我想他呢。

?

老妇人一边说,一边把钱数好了,颤巍巍地从窗口递给我,在我接钱的那一瞬间,老妇人忽然轻轻握住我的手,说:

?

同志,我真的好想我儿呢!

?

13我猛然感觉到,整个冬天的寒意好像蓦然没了踪迹。

只觉得,老妇人那略微冰凉的手掌○

间,传来的是一阵又一阵的鸟语花香。

温暖,瞬间就在我心头铺展开来。

1○4原来,我们一直都觉得父母对我们的思念,是理所当然的。

却很久都没有明白,母亲对我们的思念,一直在我们的理解之外,像是一朵潜滋暗长的花儿,一直在无声中惊艳,于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