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2框法律与我们同行课时训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089130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2框法律与我们同行课时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2框法律与我们同行课时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2框法律与我们同行课时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2框法律与我们同行课时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2框法律与我们同行课时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2框法律与我们同行课时训练.docx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2框法律与我们同行课时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2框法律与我们同行课时训练.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2框法律与我们同行课时训练.docx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2框法律与我们同行课时训练

法律与我们同行;

一、单项选择题;;

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这句话主要告诉我们(   )

A. 坚持从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B. 见贤思齐,积极向榜样学习

C. 独善其身.兼济天下                                           D. 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2.生命需要呵护。

珍惜生命,拥有健康,要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为此,我们应做到(  )

①遵守交通秩序,服从交通管理  ②拒绝诱惑,远离毒品 

③别人有难,绝不相助;;                ④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时,讲究策略和技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底线是不可逾越的警戒线,一旦突破底线,就可能出现坏的结果。

在现代社会,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坚持底线思维,要求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下列选项符合底线思维要求(   )

A.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B.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C.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D. 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4.从2016年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这是l949年以来,“法治”二字首次出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名称中。

在义务教育阶段突出“法治”(   )

①是因为中小学生违法犯罪形势越来越严峻     ②表明中小学生比成人更需要接受法治教育

③体现了国家重视从小培养公民的法治观念     ④表明了国家积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A. ①⑦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5.法治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下列表述中,能体现这一要求的是(    )

A.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B. 近墨者黑,近朱者赤

C. 法定职权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D. 法通国脉千秋稳,律顺民心九域兴

6.小强对本班同学如何面对非法侵害的调查结果为:

报警或向路人求助的占73%,事后报复的占6%,忍气吞声的占9%,奋力反抗的占12%。

调查结果显示(    )

①大多数同学敢于和善于与违法犯罪作斗争     ②多数同学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③少数同学不能正确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④多数同学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7.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下列案例中,能够体现法治这一要求的有..( )

①刘某因为涉嫌在网上散布谣言而被公安机关逮捕

②王女士在得知自己购买的是假冒伪劣产品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获得了商家的相应赔偿

③刘晓利用自己的工资购买演唱会的门票

④某造纸厂因为排放污水严重超标,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被环保部门处以巨额罚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当你遭遇不法侵犯时,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 稳住歹徒,巧妙周旋                                           B. 不顾一切,以死相拼

C. 拨打“110”,求助警方                                     D. 讲究智斗,减免损伤

9.我国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原因是(  )

A. 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B. 宪法是最先制定的法律

C. 宪法制定的比容易法律严格                                D. 宪法比容易法律有用

10.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五条规定:

对于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和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互相配合加以管教。

对待这些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我们应该(  )

①拒绝和他们友好交往

②帮助他们,使他们享受美好人生

③原谅他们的一切行为

④帮他们矫正不良行为,共同进步 

A. ②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11.学校组织开展公民法制教育实践活动,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开展听证会,听证会准备的展板材料包括(    )

①我们的问题与现有的政策           ②我们的方案与我们的行动

③我们的调查与我们的建议           ④我们的研究与我们的行动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12.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青少年应该(   )

①认真学习宪法      ②积极宣传宪法 

③自觉遵守宪法      ④把宪法作为自己的最高行为准则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3.面对一些突发的事故和侵害,我们应该积极争取社会、学校和家庭等方面的保护,如果这些保护不能及时到位,你应该(   )

A. 像武打片中的武林高手一样孤军奋战                  B. 尽自己所能,用智慧和方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C. 惹不起,躲得起;躲不过,自认倒霉                  D. 准备一把匕首,随时应付不法侵害

二、非选择题

14.请你辨析他们说的话

 

15.面对社会生活中重霾频袭、跨界污染、源头告急等一系列环保难题,我国新环保法历经四次审议,从立法宗旨到具体条文,都体现出我国依法治污,保障民生的民意。

新环保法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环境日,规定公民应当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保义务,还确保了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新环保法加大惩治力度,对违法排放污染物等行为“按日计罚”。

(1)阅读材料,结合本课所学有关知识,谈谈上述材料给了你哪些启示。

(2)生活中,你准备怎样践行新环保法,为建设法治中国做贡献?

 

16.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1)请你给漫画起一个贴切的题目。

(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解释漫画的寓意。

 

17.材料一:

2015年9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广告法正式施行,该法明确规定,广告不得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

违反该规定,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对广告主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营业执照。

材料二:

因栗子的外包装牛皮纸袋上写有“杭州最好的炒货店铺",杭州方林富炒货店受到杭州市西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处罚,被要求停止发布使用顶级词汇的广告,并被罚款20万元。

(1)一个“最”字,价值20万元,方林富觉得冤,网友也为他鸣不平。

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对此事的看法。

(2)卢梭有一句名言,“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

谈谈这句话对我们青少年的启示。

 

18.2017年1月3日,习近平对食品安全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指出,民以食为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关系我国13亿多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抓得紧而又紧。

这些年,党和政府下了很大力气抓食品安全,食品安全形势不断好转,但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老百姓仍然有很多期待,必须再接再厉,把工作做细做实,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1)在看到这一新闻后,有同学认为,只要国家依法制裁相关违法行为,就可以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安全”。

对此观点,你有什么看法?

(2)假如你是问题食品受害者,你将通过哪些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ABBBCDBAAAADB

二、非选择题

14.女同学说法错误,男同学观点正确。

因为①加强法治教育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需要,也是提高公民法治观念的需要,公民应该做到遵纪守法,但仍然要接受法治教育。

②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建设法治国家人人有责,人人受益。

③人人学习法律,有利于我国的法治建设,有利于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④中学生应自觉接受法治教育,增强法治观念,为建设法治国家做贡献。

15.

(1)①生活需要法律。

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②法律是用来管理社会的工具,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③新环保法的实施体现了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对环境问题进行治理。

④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2)示例:

正确行使新环保法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积极履行新环保法规定的各项义务;服从法律,遵守法律。

依法办事;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等。

16.

(1)法大于权和金钱;法治大于人治理。

(2)现代国家用法治替代了绵延千年的人治。

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17.

(1)①同情“弱势群体”是人之常情,但法不容情,法律的威严不可践踏。

②依照法律规定,20万元的处罚并不高,方林富有权利申请行政复议,或向法院起诉。

③上述现象表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依然任重道远。

④依法治国要求国家公职人员必须依法行政,公民要严格遵守法律。

⑤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⑥严格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办事,做到: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⑦我们要认真学法,法律不允许做的事情坚决不做,逐步增强守法意识,树立法制观念等。

(2)①青少年要努力做知法、守法、护法的合格公民,树立法律信仰。

②认真学法、守法、宣传法,对法律提倡做的事情积极去做,法律规定做的事情一定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