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评估检测 一精品教育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91210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评估检测 一精品教育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专题评估检测 一精品教育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专题评估检测 一精品教育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专题评估检测 一精品教育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专题评估检测 一精品教育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评估检测 一精品教育doc.docx

《专题评估检测 一精品教育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评估检测 一精品教育doc.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评估检测 一精品教育doc.docx

专题评估检测一精品教育doc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专题评估检测

(一)

(专题一)

(45分钟 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衡水模拟)西周通过逐级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

这说明西周通过实行分封制(  )

A.形成“天下共主”格局

B.形成“家天下”的政治局面

C.对地方直接行使管理权

D.实现了王权的至高无上

【解析】选A。

在西周的分封制下,各个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且还要承担各种义务,通过这种隶属关系,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了加强,故A正确;“家天下”从夏朝开始的,故B错误;在分封制之下,西周贵族集团的等级序列是“周王—诸侯—卿大夫—士”,周王通过诸侯来实现对地方的有效管理,并不是直接行使管理权,故C错误;王权的至高无上是统治者将国家的各种权力集中于一身,它是从秦朝开始的,故D错误。

2.(2019·太原模拟)下图为汉代画像石中的《周公辅佐成王图》(左三为周公,左四为成王)。

对该图解释合理的是(  )

A.周公跪拜说明集权色彩异常明显

B.四方来朝体现政权与族权相结合

C.画像石对研究周代历史有借鉴价值

D.画像石完全还原了周公辅政的情景

【解析】选C。

分封制下君主还未实现中央集权,仍然是地方分权,故A错误;四方来朝只能体现出政治上的君臣关系,与家族内部族权无关,故B错误;画像石反映出汉代对西周历史的追记,对研究周代历史有借鉴价值,故C正确;画像石的记录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并不能完全还原周公辅政的情景,故D错误。

3.如果周天子和一般贵族还保持着比较密切关系的话,那么秦汉时代的皇帝与一般贵族和地主之间就已经存在着一条前所未有的鸿沟。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封建经济的形成B.权力结构的变革

C.思想专制的加强D.宗法观念的破坏

【解析】选B。

封建经济并不能决定最高统治者与地方官员的关系且封建经济早在战国时期就已成型,故A错误;从西周至秦朝,古代中国的官制历经了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型,由远古时期的世袭变为封建社会的中央任命,其权力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故B正确;思想专制并不会影响皇帝与地方官员的关系,故C错误;宗法观念的破坏只是皇帝与一般贵族和地主之间关系出现隔阂的直接原因而非主要原因,故D错误。

【加固训练】

  秦汉以后“官”掌握行政权力,“爵”用来确定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利。

历代帝王往往采取“官以任能,爵以酬功”的做法,其主要目的是(  )

A.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B.提高官府行政效率

C.维护君主统治权威

D.削弱贵族政治势力

【解析】选C。

根据材料信息“爵”用来确定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利,而历代帝王往往采取“官以任能,爵以酬功”的做法,故A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官”掌握行政权力,历代帝王往往采取“官以任能,爵以酬功”的做法,故B错误;历代帝王往往采取“官以任能,爵以酬功”的做法,这样可以维护君主统治权威,故C正确;根据材料信息“爵”用来确定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利,爵以酬功,可知贵族政治势力并没有被削弱,故D错误。

4.(2019·青岛模拟)下表表明(  )

层级

中央

郡国

官学

太常→太学

私学

精舍→书馆

68410021

A.完整的教育体系逐渐形成

B.儒学成为官方的统治思想

C.进入官学成为入仕唯一途径

D.官学垄断××局面开始打破

【解析】选A。

由材料“中央、郡国、县、乡、聚”可以看出教育体系的层级关系,从中央到地方的覆盖,说明此时期完整的教育体系逐渐形成,故选A。

5.(2019·湖北联考)西汉用真车马殉葬始于文景时期,汉武帝以后,诸侯王墓规模大不如前,用真车马殉葬现象逐渐消失。

这表明汉武帝时期(  )

A.经济由盛而衰B.中央集权得到强化

C.文明程度提高D.诸侯国王注重节俭

【解析】选B。

汉武帝以后,诸侯王墓规模大不如前,结合所学可知,这与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有关,汉武帝通过此举使中央集权得到强化,故选B。

其余选项材料不能表明,故排除。

6.汉代天子下诏举贤,名目极多。

例如:

“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文学高第者”“孝悌、有行义闻于乡里者”等。

汉代天子下诏举贤(  )

A.运用了名目众多的选举方法

B.推动选贤举能的制度产生

C.利于士人依据标准自由报名

D.形成了有规模的选官制度

【解析】选D。

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其选举方式都是自下而上的地方推荐,并没有所谓的“名目众多”,故A错误;汉代天子下诏正是察举制这种选官制度的体现而非推动了这种制度的产生,故B错误;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并不利于士人阶层的报考,故C错误;汉代天子下诏以各种名目推选地方人才,自然有利于选官制度渐成规模,故D正确。

7.(2019·滨州模拟)史学家陈垣指出平景孙在考证杨贵妃年岁时犯了四处错误:

一、册寿王妃年月,据《外传》误文,不据《唐诏令集》,是谓无识……三、杨妃卒时年岁,引《外传》不引正史,是谓不知轻重;四、考史至引乩语,是谓遁入魔道。

据此可知,在史学考证时陈垣强调(  )

68410022

A.要有证据意识B.广泛搜集史料

C.运用可信史料D.引用官修史料

【解析】选C。

陈垣认为平景孙在考证杨贵妃年岁时搜集了史料,是有证据的,故A错误;平景孙在考证杨贵妃年岁时,搜集了史料,故B错误;平景孙在考证杨贵妃年岁时,引用了一些史料,但陈垣认为平景孙引用的史料不可信,故C正确;陈垣认为引用的史料要可信,不一定是引用官修史料,故D错误。

8.(2019·长春模拟)《新唐书百官志》载:

“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唐高宗永淳年间,“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年间中书令张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且于其后分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

政事堂的变迁反映出(  )

A.唐朝三省权力牵制体制削弱

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逐渐完善

C.唐朝中枢机构权力依次轮换

D.我国封建社会皇权运行困局

【解析】选A。

“‘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年间中书令张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可见中书门下逐渐合成一个部门,原来设计的部门制约大大减弱,故A正确。

9.宋代的官、职、差遣(临时任用)分开授予,“官”是确定待遇的标准;“职”指职位,如“大学士”等;“差遣”则掌握实际事务权力。

这样承担内外事可以不受官品和资历的限制。

这一做法有助于(  )

A.明确官员的职责B.避免吏治腐败发生

C.提高中央行政效率D.防止官员权力膨胀

【解析】选D。

材料表明,宋代的官、职、差遣(临时任用)分开授予,这样承担内外事可以不受官品和资历的限制,这一做法有助于防止官员权力膨胀,故选D。

10.汉宣帝曰:

“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

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

”唐太宗曰:

“为朕养民者,唯在都督、刺史……县令尤为亲民,不可不择。

”明太祖称:

“府州县官,民之师帅。

”由此可见

68410023

A.汉唐明三代出现的地方良吏最多

B.古代统治阶级强化对县官的管控

C.皇帝视地方官为治国的重要帮手

D.封建时代各级地方权力僭越中央

【解析】选C。

由材料中“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唯在都督、刺史……县令尤为亲民”“府州县官,民之师帅”,可以看出不同时代的统治者都发出这样的呼声,即地方官员所起的作用关系到全局,是国家稳定的重要一环,故选C。

11.两汉时期皇帝曾把外戚作为辅佐皇帝的重要依靠,如西汉初期的吕后家族,中期的霍光,后期的王莽、王凤。

但明中期以后,选后妃、驸马却有意选寒微之家。

这一变化(  )

A.反映了皇权专制的不断强化

B.使外戚由此淡出了政治舞台

C.与明朝丞相制度的废除有关

D.杜绝了外戚与朝廷官员的勾结

【解析】选A。

根据题意,从两汉依靠外戚到明代任用寒门,体现了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故A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外戚并未淡出政治舞台,故B错误;明朝废除丞相制度也是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但与外戚无关,故C错误;D表述中“杜绝”太过绝对,故D错误。

12.(2019·桂林联考)清代有科举功名者服饰不同于常人:

秀才在冠帽上别一枚纯银簪;举人或进士则戴纯金簪;进士出身的官员擢升到高级官位时,金簪会添上花纹,镶嵌珍珠、宝石。

这反映出清代

68410024(  )

A.科举制度造成社会等级森严

B.理学思想决定社会价值取向

C.科举出身者具有荣耀的地位

D.社会阶层固化削弱思想活力

【解析】选C。

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信息所处时代思想上的特征是科举制度对社会思想产生深远影响,科举出身也具有强烈的等级色彩,能影响社会地位,故选C。

二、非选择题(37分)

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刺史”即是刺举不法之人。

(汉)武帝时称部刺史,全国划分为十三个部(州),每部(州)包括若干个郡。

每年秋八月,刺史分部周行督察,年终返京奏报,其没有常设的办事机构,走到哪里便临时设“治所”或“所止理事处”,作为中央政府派遣的监察特使,其具体职责从一开始就有明文规定,即“六条问事”。

对于郡国诸侯王的行为一经查出有违法之处,便可奏报皇帝,其不察小吏,专察大吏,不光举劾奏报,还可以贬退大吏,刺史受中央御史中丞直接管辖,地位并不高,属下大夫,待遇也不丰厚,每年秩六百石,但刺史所监察的对象却远远高出自身的地位,可以监察二千石的官吏(地位相当于郡守,即地方最高职位)。

——摘编自窦重山《浅论刺史制度

的产生及其演变过程》

材料二 在效忠和效率这对困扰所有国家官僚机构的矛盾中,中国传统国家一向着意点就是前者;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度,生活节奏相当缓慢,不在军情紧急情况下,行政效率一般不是大问题,而效忠与否往往关系着王朝的生死存亡,任何官员个体或者群体对皇权不忠,都是皇帝无法容忍的。

一个庞大的全能式的行政体系,本身存在无限扩张权力的可能性,如果没有另外一种机制制衡,后果将难以设想。

这将会导致皇权无法有效地控制局面,中国古代监察系统即是这种制衡机制的表现之一。

传统中国的制衡机制,跟其他古代国家相比,应该说是比较好的。

当然,其缺陷也是很明显的。

——摘编自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

(1)据材料一,指出汉武帝时部刺史的特点及其工作机制。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设立部刺史的主要目的及其意义。

(15分)

(2)据材料二,概述中国古代监察系统的功能,并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古代监察系统中“效忠”和“效率”的关系。

(10分)

【解析】第

(1)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一信息进行概括可知官卑而权重(或“秩卑”而“任重”);中央派遣并直辖;职责有明文规定;无常设办事机构;第二问对材料一概括可知每年分部巡视督察,年终返京奏报;专察大吏,可以举劾奏报或贬退大吏;第三问根据所学知识汉武帝设立刺史的目的是监察、清正并抑制地方权势的扩大,维护中央权威;第四问从加强中央集权和整治吏治两个角度回答。

(2)题功能可对材料二进行归纳;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中国是个“人治”的社会,监察系统的效率受到皇帝个人素质及皇帝制度的影响,专制皇权下的皇帝更看重的是效忠。

答案:

(1)特点:

官卑而权重(或“秩卑”而“任重”);中央派遣并直辖;职责有明文规定;无常设办事机构。

(4分)机制:

每年分部巡视督察,年终返京奏报;专察大吏,可以举劾奏报或贬退大吏。

(4分)目的:

监察、清正并抑制地方权势的扩大,维护中央权威。

(3分)意义:

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整顿了吏治,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4分)

(2)功能:

保障官僚体系对王朝的效忠;保证王朝权力结构的制衡。

关系:

古代中国是个“人治”的社会,监察系统的效率受到皇帝个人素质及皇帝制度的影响,专制皇权下的皇帝更看重的是效忠。

(10分)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 历史示意图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提取材料中两条有关唐代历史的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解读。

68410025

【解析】本题是开放式非选择题,考查唐代历史发展。

考生首先正确提取材料中两条有关唐代的历史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成因、影响等角度予以分别解读即可。

答案:

示例一 信息:

中书省与门下省位于太极宫(皇宫)内南侧的东西两边,尚书省则距离皇宫较远,但居于皇城中心位置。

(2分)解读:

三省六部的权力格局,即中书省和门下省侧重于辅助决策,而尚书省侧重于行政执行的权力格局,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位置分布。

(4分)

示例二 信息:

唐代长安城坊的划分比较整齐。

(2分)解读:

唐代实行市坊分开制度,坊是居住区,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与此相关的是,市也有严格的时间和空间限制。

(4分)

示例三 信息:

唐代宫城位于整个皇城北部,宫城以南分布着一些执行具体政务的部门和祭祀场合。

(2分)解读:

中国古代以北为尊,皇帝往往面南背北,这也体现在城市格局上;皇权独尊、皇权专制也体现在城市布局上。

(4分)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