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丰县白字戏有关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90507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海丰县白字戏有关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东海丰县白字戏有关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东海丰县白字戏有关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广东海丰县白字戏有关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广东海丰县白字戏有关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海丰县白字戏有关资料.docx

《广东海丰县白字戏有关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海丰县白字戏有关资料.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海丰县白字戏有关资料.docx

广东海丰县白字戏有关资料

1/12

:

广东省海丰县白字戏历史悠久,元末明初(或更早些时候)从闽南流入粤东,到了海陆丰,与当地方言、民间艺术结合,遂逐渐形成了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海陆丰白字戏。

音乐唱腔基本为曲牌联套体,辅以民歌小调。

因唱曲多用“啊咿嗳”衬词拉腔,故俗又叫“啊咿嗳”。

后来吸纳竹马、钱鼓、渔歌和潮剧音乐等民间艺术,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

潮人为了区别于潮州白字(即今潮剧),称之为“南下白字”。

潮剧名为潮州白字,又称顶头白字,后来白字戏一名用来专指海陆丰白字。

戏曲剧种。

正字戏传入闽南、粤东后,与当地的潮调、泉调及民间艺术相结合,并用方言演唱而逐渐形成。

当地称中州官话为“正字”,称本地方言为“白字”,故名白字戏。

白字戏原有老白字(闽南地方戏)、潮州白字(今称潮剧)和南下白字(海陆丰白字)之分,现为海陆丰白字的专称。

流行于广东海丰、陆丰两县及惠东、惠来、紫金等县的部分地区。

早年白字戏如与正字戏同地演出,正字戏必居正棚,白字戏居偏棚;如同台演出,则正字戏在前半夜,白字戏在后半夜,称为“半夜反”;民间并有“正字母生白字仔”的谚语。

它与梨园戏在剧目、唱腔、语言上颇多相似之处,特别是潮剧,两者除方言略有差异外,几乎相同,可见白字戏与正字戏、梨园戏和潮剧都有密切的历史渊源关系。

明末白字戏已经流行。

1925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人彭湃的领导下,艺人曾成立梨园工会,并作出改良戏剧的决议,编演了《彭素娥》等反封建反压迫的戏和宣传革命的歌谣。

现有专业演出团体海丰白字剧团。

传统剧目有200余种,文戏多,“全连戏”(整本戏)多。

有大锣戏、小锣戏、民歌戏、反线戏、科白戏之分。

主要剧目大锣戏有《英台连》、《同窗记》、《高文举连》、《珍珠记》、《教子连》、《三元记》、《蒋兴哥连》、《珍珠衫》;小锣戏有《陈三连》、《荔镜记》、《苏六娘》;民歌戏有《闹花灯》、《骑驴探亲》;反线戏有《剪月容》、《李唔直》;科白戏有《天门阵》、《双白燕》等。

经过整理较有影响的剧目为《白鹤寺》、《访友》等,并改编上演了《金菊花》等现代戏。

脚色行当分生、

2/12

旦、占(贴)、末、婆、丑、净。

唱腔曲调结构以曲牌联套体为主,也有部分板式唱腔。

分重六、轻六、活五、反线等,与正字戏和潮剧颇多相同。

有帮腔,一个角色唱曲时,其他角色可随意接唱。

其拖腔和帮腔,末句必续以“嗳咿嗳”或“啰嗹哩嗹柳嗹”的有声无字拉腔。

这种腔调来自南曲,后又吸收当地的“师公歌”、渔歌,使唱腔富有地方特色。

[历史渊源]

白字戏和潮剧原都称白字戏。

白字戏称海陆丰白字,又称南下白字;潮剧称潮州白字,又称顶头白字。

海、陆丰和潮汕,同属闽南方言语系的两个方言区。

海、陆丰的白字戏,用海、陆丰方言规范;潮汕的白字戏,用潮州方言规范。

它们是同一语系的孪生姐妹。

两个剧种的剧目体系、音乐声腔体系、表演体系、舞台美术体系,也都基本相同。

不同的地方,主要在于后来的发展和规范的方言不同。

白字戏的艺人,尊奉田元帅为戏神,与福建南部的梨园戏、老白字戏,以及正音戏、潮音戏等相同,它们是同源异流的剧种。

白字戏渊源于南戏的泉调、潮调。

现在保留下来的最古老的泉调、潮调剧本,有明嘉靖丙寅年(1566年)的重刊本《荔镜记》,以及稍后的《摘锦潮调金花女》、《苏六娘》等。

可从中看到:

一、所谓泉调、潮调,是用闽南语系方言演唱的腔调。

所用方言、词汇,同白字戏也都一样。

二、在体制上,称剧目为戏文,称折子戏为锦出,以主角人名命戏名。

故事多取材于爱情生活、婚姻家庭问题,与传奇南戏的路子相同。

三、在行当上,基本上同是南戏七角的规模。

泉调、潮调是:

生、旦、丑、净、婆、占、末。

白字戏是:

旦、生、占、丑、婆、公、净,实际也全相同。

四、在音乐曲调方面,同是联曲体,明刊本《荔镜记》用了[望吾乡]、[风入松]、[驻云飞]、[红衲袄]、[四朝元]、[山坡羊]等不同曲牌七十五个。

这些曲牌,白字戏保留了不少。

且其中的句数、字数、节奏、文采也多相同,还有唱

平调和唱赚的习惯,也大同小异。

3/12

白字戏在粤东地区演出历史久远,而且经常与正字戏同台演出。

以前潮州和海陆丰地方俗例迎神赛会,如有几班戏同在一起演出,正字戏居正棚,白字戏居偏棚。

还有一种半夜反,即上半夜演正字,下半夜演白字。

有所谓正字母生白字仔的戏谚。

白字戏的开台戏《净棚》、《八仙拜寿》、《仙姬送子》、《跳加官》等,仍以正音演出。

这和早期正字白字合班,不无关系。

白字戏有哩调,有哩拉腔,与《金钗记》、《荔镜记》相同。

这也是出自南曲。

正字、白字两个剧种,有些剧目也是相同的,如《三元记》中秦雪梅教子一折,除科白使用方言不同外,词曲俱同。

从历史资料和现在面貌来看,均说明白字戏是在南戏改用方言而歌的泉调、潮调的基础上,吸收了正字戏的很多东西,并进一步与海陆丰地方方言、民情风俗、民间艺术相结合而形成。

也有人认为,白字戏源自漳州、潮州流行的竹马戏。

元、明之际,闽南大量移民到海陆丰,他们带来宋代陈淳《上傅寺丞论淫戏》所说淫戏。

宋庆元三年(1197年)漳州有戏头逐家裒敛钱物,豢优人作戏或弄傀儡,筑棚于居民丛萃之地,四通八达之郊,以广会观者;至市廛近地,四门之外,亦争为之,不顾忌。

这种戏随移民传到海陆丰,就有现存的俗称老白字的竹马戏。

竹马戏用孩童演《搭渡弄》、《士久弄》等戏,载歌载舞,以《踏钱鼓》收场;现存的竹马戏、钱鼓舞尚可见早期白字戏的影迹。

它表现陈三五娘等民间故事,伴奏曲牌、锣鼓点与白字戏是相同的。

白字戏虽从正字戏中吸收了很多剧目,但由于它没有大袍大甲戏,因之艺术上趋于向柔美方面发展,形成轻歌曼舞的风格。

鸦片战争后,因受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农村小农经济迅速破产,白字戏也走着一条由兴盛到衰落的道路。

这时白字戏出现一些开始是从正字戏中学习搬演过来的科白戏,这类戏的场口、科介,都有一定的程式可依。

有些戏做工也相当精彩。

打击乐主要是大锣大鼓,吹管乐主要是大唢呐,有较丰富的吹奏牌子。

由于科白戏的上演、流行,使原来的曲戏丢失不少,唱工艺术也就因之倒退。

但从另一方面看,为了满足观众的欣赏要求,提纲戏也

4/12

给演员在表演艺术创造上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所以,科白戏的出现,对于白字戏来说,有功也有过。

鸦片战争后,海丰西路的粤剧,以及东路的潮剧,都有很大发展。

他们不时来往于海陆丰等地演出,白字戏为了稳住阵脚,也着力发展文戏,因此就从潮剧中吸收了一些新剧目,以招徕观众。

这主要以新编的地方故事剧目为主,如《剪月容》、《审冯旭》、《李唔直》、《铁剪刀》、《滴水记》等,是通过延请潮剧教师来教授。

这时潮剧的音乐声腔,已有很大的发展,和白字戏已有很大的差异,故此这类剧目另成一格,被称为潮音反线戏。

同时,白字戏的本地教师,也根据当地的民间故事编演了一些剧目,如《稔山案》、《一板打死江西王》等,称为“白字反线戏”。

大革命时期,海陆丰戏曲艺人,在彭湃同志的领导下,于

1925年10月成立了梨园工会,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和宣传工作。

彭湃同志以白字戏的形式写过宣传材料,其中咚咚咚,田仔骂田公一曲,影响极广,老幼能唱。

1927年11月,海陆丰苏维埃大会成立时,艺人们热情地参加了庆祝活动。

接着,在第一次苏维埃大会上,通过了关于改良戏剧的决议案。

并且,在彭湃同志的亲自领导下,以当时当地的真人真事为题材,编演了一出反封建压迫的大型白字戏《彭素娥》,又曾经整理上演了歌颂明代农民起义的剧目《李闯王》。

苏维埃政权失败后,不少艺人继续坚持革命斗争,有的后来牺牲了,有的一直坚持到革命胜利。

由于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日甚,随着日寇的入侵,国民党的强征暴敛,使农村经济破产。

1943年大饥荒,戏曲无法演出,艺人流离失所,很多成为饿殍。

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白字戏陷入了“广陵曲散”的绝境。

新中国成立后,及时抢救了海陆丰三个地方剧种,白字戏成立了第一个合作性质的班子,即现在海丰白字戏剧团的前身。

“文革”前十七年,对白字戏做了大量的整理改革工作,取得了不少的经验和教训。

1962、1963年,白字戏进入了新生时期。

整理上演了《白鹤寺》、《白蛇传》、《访友记》、《书琴缘》、《天门阵》、《白罗衣》等优秀传统剧目以及改编上演了《金菊花》、《红珊瑚》等现代剧,受到观众欢迎,《白鹤寺》

5/12

和《访友记》中的访友一折,收入《中国戏曲志·广东卷》。

四人帮篡权时期,白字戏被诬为封资修黑货,剧团被强迫解散。

打倒四人帮后,

1979年3月重建海丰白字剧团,演出《金叶菊》、《刺吕后》、《白罗衣》、《放走曾荣》等剧目,很受群众欢迎。

白字戏重新恢复后,业余剧团、曲班有如雨后春笋,又遍及城镇农村。

[剧目]

白字戏的传统剧目,文戏方面,共有两百多个,其中有些源于明清传奇,但大多数是家庭社会戏剧。

全连戏较多,锦出戏较少。

按源流和声腔的特点,可分为大锣戏、小锣戏、民歌戏、反线戏、科白戏等五种:

大锣戏主要剧目有:

《白鹤寺》、《珍珠记》、《同窗记》(又名《英台连》)、《西厢记》、《书琴缘》、《三元记》(又名《教子连》)、《珍珠衫》、《血掌记》、《芦花记》、《白蛇传》等。

小锣戏有《荔枝记》、《杜十娘》、《金花记》、《王邦进》、《苏六娘》、《周奇苏英》等。

民歌戏有《桃花搭渡》、《闹花灯》、《事久问路》、《补缸》、《打磨》、《骑驴探亲》、《唐二别妻》、《刘二妹割草》等。

反线戏有《李唔直》、《剪月容》、《挽面记》、《金殿配》(又名《审冯旭》)、《南洋案》(又名《双凤夺妻》)、《老少配》、《柴房会》、《张古董借妻》、《审猿猴》、《水鸡记》、《金山案》等。

科白戏有《天门阵》、《双白燕》、《绿牡丹》、《杀四门》、《三齐王》、《女搜宫》等。

白字戏的主要剧目称之为八大连:

英台连(《同窗记》)、陈三连(《荔镜记》)、高文举连(《珍珠记》)、秦雪梅连(《三元记》)、蒋兴哥连(《珍珠衫》)、王双福连(《临江楼》)、袁文正连(《还魂》)、崔鸣凤连。

《英台连》又称《红罗记》,写梁山伯、祝英台故事,全本包括埋罗别家、松荫结拜、书馆共读、踏青掷鸟、河梁分袂、赏花望楼、山伯访友、梁妈求婚、鹦哥带

6/12

书、山伯殉情、英台祭坟、阎王审案、还魂成亲等二十多出。

这个戏源于明代《同窗记》,又糅合了若干民间传说而成,颇有特色。

《白鹤寺》是特有的传统剧目,又名《杨天梅》,故事叙述贫女吴美香为富家子杨政和所骗,怀孕后被抛弃,吴产儿抛路旁,在白鹤寺为尼。

十六年后,吴遇杨天梅,互相疑为母子。

原来弃儿恰为杨政和抱去抚养,取名天梅。

天梅恳求政和接母归家,不允。

天梅去白鹤寺求母归家,政和赶到,横加拦阻,美香无限悲愤,撞柱而死。

是一出唱做并重的细工戏。

《彭素娥》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彭湃同志的指导下,为改良戏剧配合宣传编演的时装戏,以清末海丰的真人真事为题材,叙述青年寡妇彭素娥与一秀才相爱,为封建地主发现,两人被送县衙冶罪。

彭虽受毒刑,始终不屈,在公堂上与族长、县官辩理。

后男方遭毒打致死,彭素娥不顾一切为他吊孝。

彭素娥本人也参加该剧的编写工作。

该剧本暴露了封建阶级及其婚姻制度的罪恶,歌颂彭素娥反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屈斗争精神。

[演奏特点]

白字戏的曲白用海陆丰方言,特别为当地农民所喜爱。

音乐优美,具有联曲、滚唱、民歌、一唱众和的特点。

剧目擅长演儿女情,表演程式严而不僵,载歌载舞,富有生活气息。

短打用南派武工,舞台美术简朴,便于流动。

语言特点:

白字戏采用地方语言,并不是把正音剧本的官话改用方言唱、念,而是把海陆丰人民的生活语言艺术化。

它包括语法修辞、俗语、俚语、谚语、歇后语、口头语、谐音语、双关语、谜语的选择利用,为剧目增添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情趣。

曲体特点:

白字戏采用联曲体的结构,接近宋元的“套曲”和“小令”。

一段曲由几个曲牌组成,孰先孰后,都有一定的次序。

特别哪个开头,哪个结尾,有一定格局。

某曲调的基本情绪、句板、字数、标点、节奏、用韵,都有一定的规定。

曲牌的强弱快慢、抑扬顿挫,安排曲词的起承转合,比、兴、赋,近似填词的规律,但比较自由。

滚唱特点:

7/12

清xx《新定十二律京腔谱凡例》说:

“在某句曲文之下,加滚已毕;然后接下句曲文者,谓之加滚。

”试举《珍珠记》为例,日本内阁文库藏的明万历四十四年(16年)刻的《鼎刻时兴滚调歌会玉谷调簧》中的《书馆逢夫》影印本,与白字戏的《扫窗会》对比,可以看到这种“滚”的发展。

《书馆逢夫》(生)[江儿水]举目云山飘缈,家乡隔在万里遥。

自从张千一去,未见回报,教我望断鱼沉与雁杳。

忆昔当年贫困,一身恰似浮萍草。

感蒙岳父提携作东床,一家人觑我为珍宝,今日身荣,利锁名缰,把他一旦都忘了,教人心下焦,不由人珠泪抛。

似这等富贵无归,闪得我有上梢来无下梢。

《扫窗会》(生)[四朝元]举目云山飘缈(重),家乡隔在万里遥。

自从张千一去,未见回报,空使我望断云山音讯杳。

[山坡羊]忆昔寒窗穷困,一身恰似浮萍草。

多蒙岳父恩义高,把将爱女来相招,一家人爱惜功恩实非少。

幸逢春帏一至,赠我琴剑书箱,来到京畿,幸天怜悯,得中高第。

有谁知,遭遇奸相逼招来入赘,[下山虎]我把恩情一旦抛,提起心头焦。

嗳妻啊!

误了你青春年少,耽搁你佳期多少!

空负你百年姻缘无尾梢,有上梢来无下梢。

xx又说:

“一切悲哀之事,必须畅滚一、二段,则情文接洽,排场愈觉可观矣!

”白字戏这种畅滚现象非常普遍,许多剧目在感情激越处,既有滚唱,也有滚白。

唱迭曲、做彩场、七字句、五字句、三字句,一泻而下。

在白字戏的平板戏中,滚唱的形式,更是成为主要的形式。

这种滚唱是在联曲体的基础上吸收、溶化了说唱体——歌册,以及板腔体的东西而成平板戏。

这种结构,曲牌只用在开头和结尾的地方,中间全用了“滚”和“赚”。

这种结构,基本旋律简单,节奏明快;一句上句,一句下句,称之为子母句。

这种形式易写、易唱、易听,便于丰富上演剧目,也更为观众接受。

但如果处理不当,也会造成剧目的粗制滥造,以致降低艺术质量。

民歌特点:

8/12

民歌实为两种,一种是小调,一种是本地民歌。

小调是由正字戏传入的,是早已戏曲化了的民歌。

本地民歌则是后期从群众生活中吸收过来的。

如《荔枝记》中《睇灯斗歌》,无疑是源于渔歌的:

阮今唱歌乞你听,待恁坐听企也听;待你坐落走起,待恁起来又行。

又《苏六娘》中《过渡斗歌》点灯红,十二月歌,如:

五月人划船,溪中锣鼓闹纷纷;船头打鼓别人婿,船尾掠舵是奴君。

除此之外,还有“扣扳歌”、“蚯蚓歌”等等,均来源于粤东一带的民间歌谣。

这就使戏曲语言更具生活气息。

程式特点:

白字戏表演程式比较丰富。

戏剧“场口”的设计,“科介”的安排,“生离死别”、“悲欢离合”,都有一定的程式可依。

“走报”、“闻凶”、“激面”、“想计”、“分门”、“合水”、“拷打”、“奔逃”、“追杀”等也都有程式。

每一单项动作,都有一定的强弱快慢、抑扬顿挫的节奏要求。

步法身段、手法和眼神、服装和道具,都要求互相配合。

各行当又有各行当自己的标准。

例如“拉山”,戏谚就云:

“旦对前,生对眉,净过肩,丑散来”。

又有“虱母”乌衫(即旦的持重),“跳蚤”花衫(即占的轻快)的不同。

在各行当关目、台步的基础上,再去创造独自的人物。

南派武功,继承少林宗支,拳来脚去,门路严谨,既逼真,又好看。

枪刀剑棍,都有真功夫,与正字戏短打相似。

白字戏的声腔可分为曲牌体、板腔体、民歌体等三种,其乐调分为“轻三”、“重六”、“活五”、“反线”四种。

有时也可以不分。

在板腔体部分,板式可分为散板、头板、二板、三板、扣板、快板等,另外还有一种迭曲。

9/12

唱时有帮腔。

这是白字戏声腔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很有特色的部分。

帮的情况:

有的只帮一句中句尾的三字,有的全句都帮;有的却一句曲的句尾都帮;有的前台不唱,全由后台帮唱。

新中国成立初期,还存在着数角同台,当某一角色在唱时,其他角色均可随意帮他唱的南戏演唱习惯,现已不用。

白字戏的伴奏乐器,大锣戏文畔,原用大管弦为主乐,后则改为二弦(竹弦)。

其所用音调比潮剧略低,并伴以三弦、提琴等。

武畔用大锣、大鼓等。

小锣戏文畔以小唢呐为主,配以响盏、吊针等。

以前乐队七人,与正字戏相同。

白字戏的伴奏音乐、间奏音乐较丰富。

伴奏弦诗一两百首,伴奏牌子也有一两百首。

有以二弦为主乐器的,也有用小唢呐或大唢呐为主要乐器的。

弦诗和牌子,其中有用于“过门”伴奏,有的用于间奏增强气氛,也有用于配合“场口”、“科介”,特别是大吹牌子,更富表现力,更有特色。

[艺术特色]

白字戏有一套自己独特的拉腔调式,叫嗳咿嗳。

这种嗳咿嗳调,是在拉腔和尾腔的地方,不唱字而只唱一种有声无字的嗳咿嗳的腔调。

这种腔调和海陆丰宗教音乐--师公歌以及渔歌、歌有密切的关系。

它们也有嗳咿嗳。

宗教音乐以及渔歌、民歌等民间声腔音乐,比之戏曲音乐,渊源更为古老。

白字戏流入海丰,舍去其南音本有的咿咿呀呀、哩,而把这种嗳咿嗳吸收溶入,就成为本剧种独特的拉调,嗳咿嗳也即哩。

白字戏的传统剧目,文戏方面,共有两百多个,其中有些源于明清传奇,但大多数是家庭社会戏剧。

全连戏较多,锦出戏较少。

按源流和声腔的特点,可分为大锣戏、小锣戏、民歌戏、反线戏、科白戏等五种:

大锣戏主要剧目有:

《白鹤寺》、《珍珠记》、《同窗记》(又名《英台连》)、《西厢记》、《书琴缘》、《三元记》(又名《教子连》)、《珍珠衫》、《血掌记》、《芦花记》、《白蛇传》等。

10/12

小锣戏有《荔枝记》、《杜十娘》、《金花记》、《王邦进》、《苏六娘》、《周奇苏英》等。

民歌戏有《桃花搭渡》、《闹花灯》、《事久问路》、《补缸》、《打磨》、《骑驴探亲》、《唐二别妻》、《刘二妹割草》等。

反线戏有《李唔直》、《剪月容》、《挽面记》、《金殿配》(又名《审冯旭》)、《南洋案》(又名《双凤夺妻》)、《老少配》、《柴房会》、《张古董借妻》、《审猿猴》、《水鸡记》、《金山案》等。

科白戏有《天门阵》、《双白燕》、《绿牡丹》、《杀四门》、《三齐王》、《女搜宫》等。

白字戏的主要剧目称之为八大xx:

英台连(《同窗记》)、陈三连(《荔镜记》)、高文举连(《珍珠记》)、秦雪梅连(《三元记》)、蒋兴哥连(《珍珠衫》)、王双福连(《临江楼》)、袁文正连(《还魂》)、崔鸣凤连。

《英台连》又称《红罗记》,写梁山伯、祝英台故事,全本包括埋罗别家、松荫结拜、书馆共读、踏青掷鸟、河梁分袂、赏花望楼、山伯访友、梁妈求婚、鹦哥带书、山伯殉情、英台祭坟、阎王审案、还魂成亲等二十多出。

这个戏源于明代《同窗记》,又糅合了若干民间传说而成,颇有特色。

《白鹤寺》是特有的传统剧目,又名《杨天梅》,故事叙述杨政和高中探花,与吴美香拜堂之时被调往登州就任。

美香在花园游玩时吃了一颗红梅而怀孕,被杨母赶出府。

投水时被白鹤寺师母救回寺中,产下杨天梅,左手金钗,右手血书为凭,弃在松荫树下。

被杨政和抱回抚养。

十六年后,天梅上京遇贼,落难白鹤寺,与吴美香互相疑为母子。

天梅中元后,杨政和说出当年事。

天梅与政和,二娘张氏一共去白鹤寺求吴美香归家,终于一家团圆。

后来海丰县白字剧团改剧为:

贫女吴美香为富家子杨政和所骗,怀孕后被抛弃,吴产儿抛路旁,在白鹤寺为尼。

十六年后,吴遇杨天梅,互相疑为母子。

原来弃儿恰为杨政和抱去抚养,取名天梅。

天梅恳求政和接母归家,不允。

天梅去白鹤寺求母归家,政和赶到,横加拦阻,美香无限悲愤,撞柱而死。

好好的一出喜剧改为悲剧收场,极不受观众

11/12

的欢迎,其实这也不能怪编剧,也不能怪演员,因为海丰团是县团,是国家的剧团,所以里面不能宣传封建迷信,也不赞同这个吴美香吃了一粒梅而怀孕,所以海丰团把这个给否定了。

后改为被杨政和骗了,正因为如此,群众就对此不满。

故此之后,海丰团就再没有演《杨天梅》了。

现在留存的为原香港惠州白字剧团的原版,是一出唱做并重的细工戏。

《彭素娥》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彭湃同志的指导下,为改良戏剧配合宣传编演的时装戏,以清末海丰的真人真事为题材,叙述青年寡妇彭素娥与一秀才相爱,为封建地主发现,两人被送县衙治罪。

彭虽受毒刑,始终不屈,在公堂上与族长、县官辩理。

后男方遭毒打致死,彭素娥不顾一切为他吊孝。

彭素娥本人也参加该剧的编写工作。

该剧本暴露了封建阶级及其婚姻制度的罪恶,歌颂彭素娥反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屈斗争精神。

白字戏的曲白用海陆丰方言,特别为当地农民所喜爱。

音乐优美,具有联曲、滚唱、民歌、一唱众和的特点。

剧目擅长演儿女情,表演程式严而不僵,载歌载舞,富有生活气息。

短打用南派武工,舞台美术简朴,便于流动。

白字戏唱腔结构以曲牌联套体为主,也有部分板式唱腔。

它音乐优美,有联曲、滚唱、一唱众和等形式和特点。

传统乐队7人,俗称“七张交椅”,乐器包括一对鼓(大鼓、鼓头)、一对吹(头吹、二吹)、一对锣(头锣、二锣)、一副大铙,后文武场乐器都有所增加。

白字戏曲白采用海陆丰方言,分生、旦、丑、净、公、婆、贴七个脚色行当,表演程式严而不僵,载歌载舞,富有生活气息。

短打用南派武工,舞台美术简朴,便于流动。

白字戏以演文戏见长,亦从正字戏中吸收部分提纲武戏,擅演儿女恋情,整本戏较多,折子戏较少。

其剧目分小锣戏、大锣戏两大类,小锣戏又分正板小锣戏、反线戏和民歌小调戏三种。

小锣戏唱腔活泼明快,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大锣戏音乐庄重典雅,具有高腔音乐的特点。

[传承价值]

新中国建立后至改革开放初期,白字戏曾一度获得发展和繁荣,后随着娱乐产业的发展和审美的多元化,其演出市场逐渐萎缩,传统剧目和富有特色的

12/12

行当艺术及其他舞台艺术等已濒临消亡。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2006年5月20日,白字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