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第一课时教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88938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将相和第一课时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将相和第一课时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将相和第一课时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将相和第一课时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将相和第一课时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将相和第一课时教案.doc

《将相和第一课时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将相和第一课时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将相和第一课时教案.doc

将相和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课题,明白“将”、“相”分别是谁,知道课文是由那三个故事组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人物言行感受人物品质,懂得“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和为贵”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深入品析人物言行,感受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优秀品质。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史记》中《廉颇蔺相如列传》片断、战国时期历史背景资料、和氏璧的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将相和》这一篇课文。

课题是文章的一面窗户,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那谁能说说课文中“将、相”分别指的是谁?

(在聊天中,引出:

“将”指廉颇,“相”指蔺相如)廉颇和蔺相如之间发生了很多的故事,这篇文章就给我们讲了将相和这个故事。

“和”是什么意思?

引出和之前必定有分。

板书不和→和。

1、题目是《将相和》,那肯定有不和的时候,为什么不和呢?

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廉颇是怎么说的?

2、生读文,找到第十六自然段廉颇说的话,指名读。

“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

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3、你知道廉颇为什么这么说吗?

让我们一起走进《史记》中描写的蔺相如和廉颇的片断。

课件出示: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於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4、看了这些资料,你知道什么?

有什么感觉?

5、指导朗读:

是啊,廉颇是上卿,而蔺相如出身低微,他只是赵国宦官缪贤家的一个门客,而这样的人最后职位却比廉颇还要高,你是不是也会为廉颇抱不平呢?

来,把你此时此刻的心情送到句中。

6、生自由练读后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

7、小结:

在廉颇的心目中,自己是身经百战,屡建奇功的大功臣。

而蔺相如只会耍嘴皮子,那么蔺相如的嘴到底是不是只会耍嘴皮子?

官到底该不该升?

这就是咱们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板书:

嘴?

)先请同学们告诉我,这篇课文讲了几个故事?

板块二:

紧扣人物语言,丰满人物形象

我们先来看看“完璧归赵”课件(图片)这个故事。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看看蔺相如这张嘴在说什么?

请做上记号。

找到蔺相如第一次说了什么?

蔺相如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句话?

(与群臣的反应做对比)这里提到了一件物品“和氏璧”谁知道和氏璧,你愿意介绍给大家吗?

(介绍和氏璧)这是一块宝玉,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无价之宝,秦王愿意拿十五座城来换)那赵王就用这块和氏璧换秦王的十五座城,行吗?

(时代背景:

秦国最强,出示战国时的形式图并请学生在课文中找到根据。

)再读蔺相如第一次说的话,体会蔺相如的责任重大。

指导朗读。

2、肩负重任的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去见秦王了,找到描写蔺相如面见秦王说的话做上记号。

(生自由读文,找出“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个城……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

2、我们来看第一句话课件,你觉得璧有毛病吗?

你能找到相关的证据吗?

(体会“无价之宝”成语的含义。

(1)、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说蔺相如说璧有毛病,你能体会出什么?

当时秦王是怎么表现的?

(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

抓住“双手”、“捧”,角色扮演秦王)(蔺相如机智、聪明……)

(3)、指导朗读:

让我们机智聪明地读出“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3、让我们接着交流你对第二、三句话的理解。

(1)课件⑥出示第二句蔺相如是怎样说这句话的?

理“直”在哪里?

请大家默读2到8自然段,划出重点句,组织好语言,替蔺相如来摆摆这个理。

(师生共同讨论交流)

(2)导读:

是啊,拿城换璧是你秦王提出来的,我把和氏璧给你送来了,你却不交城。

理由充分,说话才有气势。

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

(生读“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个城……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

有理有据,所以蔺相如面对的虽然是虎狼之国的秦王,却仍然毫无惧色,言语中字字掷地有声。

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

(生齐读“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个城……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

讨论:

蔺相如是真撞还是假撞?

(5)过渡:

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回到了赵国。

蔺相如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地了。

所以到了举行典礼的那一天,他进宫见了秦王才会怎样说?

(6)引读课件⑦:

蔺相如大大方方地说——

(7)讨论交流:

蔺相如难道不怕秦王杀他吗?

这可是欺君之罪呀!

请大家再读蔺相如的话,揣摩一下秦王当时的心理。

(相机指导:

蔺相如已揣摸透了秦王的心理:

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杀了蔺相如也没有用。

反而落下不讲信用的恶名,让天下人耻笑。

(8)导读: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蔺相如已经摸透了秦王的心理,知道秦王不会杀他,所以才会理直气壮地说——

(生齐读“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

(9)、你们读出一个怎样的蔺相如来?

(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3、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回到了赵国,蔺相如也被秦王客客气气地送回了赵国。

咱们悬着的心总算可以放下来了。

4、总结提升:

“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一切尽在掌握。

这就是大智大勇的蔺相如。

正是有了这样的大智大勇,才敢带璧入秦,最终完璧归赵,这个“完”是什么意思?

那你说还有什么也完好无损地带回了赵国,是啊!

是赵国的尊严,蔺相如凭着过人的机智和超人的胆识,用他的那张嘴和秦王针锋相对。

不仅“完璧归赵”,还让秦国没有理由对赵国动兵。

你们说说,他这张嘴是耍嘴皮子吗?

回到赵国后,赵王该给蔺相如升官吗?

(擦去黑板上“嘴”后的“?

”,改为“!

”)这就是蔺相如在完璧归赵中的出色表现,多么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塑造,读了这个故事之后,你认识到一个怎样的蔺相如?

三、写一写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通过蔺相如的语言、动作、神态感受到了他的机智勇敢、胸有成竹、不畏强权,在我们平时的写作中也可以通过这些方面来塑造人物形象。

请同学们看一看这幅图,想一想蔺相如和廉颇会说些什么?

做些什么?

想好后写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