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安徽卷详细解析.docx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安徽卷详细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安徽卷详细解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安徽卷详细解析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语文试题详细解析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第6页至第8页。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
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选择题(第Ⅰ卷1~6题,第Ⅱ卷15~17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第Ⅰ卷7-14题,第Ⅱ卷18~21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本题为论述类文章阅读,所选的是很热门的一个话题——“通俗历史热”。
近几年来,通过媒体,尤其是电视,来推进史学的普及确实是很热门,中央台的“百家讲坛”就是典型。
所以,考生对此话题并不陌生。
所选部分层次分明,阅读的难度不大。
题目主要是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观点态度的把握的角度设置,考生对此方式熟悉,操作起来也不是很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年来,“通俗历史热”不断出现于媒体的报道之中。
作为一种关涉史学的文化现象,我们有必要从历史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考察。
“通俗历史热”是商品经济和文化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定会出现的一种现象。
实际上通俗历史并非“新生事物”,它以讲说形式流传的历史已经相当久远了。
它广泛流行于民间,是民众了解过去、熟悉历史、满足自身历史求知欲的主要途径。
一般情况下,这种历史的口头讲说是以十分平静的方式存在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的,很少“走热”。
但是,当商品经济趋于发达、文化教育发展迅速的时候,人们在从事赖以谋生的职业活动之外,带有文化色彩的业余需求会随之增长,对作为文化存在常见形态之一的历史知识,其“求解”欲望也会趋于强烈。
这种社会需求的增长促使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的史学不得不进行必要的适对性调整,从而在隔尘绝俗的精英式研究之外,衍生出一种以满足公众意愿为基本出发点的通俗化的历史叙述——口头的或文字的,并作为用以“交换”的精神产品出现在市场之上而日益“走热”。
两宋讲史及宋元平话的一度活跃便是其中典型的事例。
在当今市场经济逐步成熟、文化教育普及程度大为提高、高等教育开始走向大众化的时代,人们的业余文化需求显著增长,久远的尘封旧事引起了人们日益浓厚的兴趣。
这使通俗历史在当下有了“升温”的沃土,其“历史的贯性”开始充分显现出来。
客观地说,对于广大民众而言,在古奥难懂的传统史著和“学术模式”的现代史书皆难“卒读”的情况下,通俗化的历史几乎成为他们“探寻过去”的唯一选择。
这种现象的出现,对史学终极功能的实现是非常有利的。
史学的职任是记录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发展规律,以保证社会的良性运转,促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
这是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终极追求”。
这种目的追求决定了史学传播范围与学科效应的正比例关系,即传播范围愈广,对社会走向文明与进步、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愈大。
而在社会道德的层面上,长久以来,史学都带有浓厚的“天职文化”色彩,视道德教化为天然职任。
它通过“贬恶扬善”以优化民风,激活有利于社会进步与文明的向善意识,从而使俗静民和成为一种“常态”并最终惠及大众和社会。
同时,历史知识的广泛传播,对社会整体智慧的提高也是不无裨益的。
不可否认,中国古代很多具有普世性的行为规范与道义原则,只有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加以表达与阐释,才能使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今天最大限度地得到活化,成为社会道德与精神的组成部分。
也就是说,“通俗历史热”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有效传承,对史学社会功能的实现,对社会的文明与进步,都是极为有利的。
正因为如此,通俗历史的讲说与著述之“趋热”,应当受到欢迎和鼓励。
当然,历史的通俗化不等于低劣化、庸俗化或文化的退化,这已经被历史所证明。
“通俗历史热”的深入发展,要求通俗历史在外在形式变化的基础上,走向记述内容与历史观念等核心部分的变化。
具体而言,就是要把讲说与记述的重点,由“庙堂”转向民间,由官场转向社会。
更多地关注下层、关注民众,以体现史家应有的现伐眼光,这才是更高层次的、成熟形态的通俗历史。
(摘编自李小树《关于“通俗历史热”的历史学考察》)
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通俗历史热”在当今出现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通俗历史以十分平静的讲说形式广泛流行于民间的历史已相当久远了。
B.市场经济和文化教育的迅速发展促使人们对业余文化的需求显著增长。
C.人们对久远的尘封旧事兴趣日益浓厚,对历史的“求解”欲望趋于强烈。
D.古奥难懂的传统史著和“学术模式”的现代史书,让广大民众难以“卒读”。
【答案】A
【解析】本题是要求选出不能作为“通俗历史热”在当今出现的原因的项,只要抓住题干的意思,答案A项所陈说的“历史相当久远”很显然不能作为当今流行的原因。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通俗历史以满足公众的意愿为基本出发点,作为一种用于“交换”的精神产品出现在市场之上,它的“走热”有着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
B.为适应时代发展,满足广大民众在业余文化方面的追切需求,史学不得不走出隔尘绝俗的精英式研究误区,适时调整了研究目的和方式。
C.通过“贬恶扬善”的方式以优化民风,激活有利于社会进步与文明的向善意识,这是史学的“终极追求”在社会道德层面上的具体表现。
D.中国古代很多具有普世性的行为规范与道义原则,只有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加以表述与阐释,才能在今天得到最大限度的活化和有效传承。
【答案】B
【解析】文中第一段里说“在隔尘绝俗的精英式研究之外,衍生出一种以满足公众意愿为基本出发点的通俗化的历史叙述——口头的或文字的”,并没有说“隔尘绝俗的精英式研究”是历史研究的误区。
这是无中生有。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通俗历史热”可以扩大史学传播范围,传播范围越广,就越有利于社会整体智慧的提高,从而完成史学学科的全面建设。
B.既然通俗化的历史已经成为广大民众“探寻过去”的唯一途径,通俗历史讲说与著述的“趋热”就应当受到欢迎和鼓励。
C.在商品经济和文化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通俗历史就必然会“走热”,这种“走热”现象十分有利于史学终极功能的实现。
D.通俗历史应当由外在形式的变化走向记述内容与历史观念等核心部分的变化,以改变低劣化、庸俗化或文化退化的现状。
【答案】C
【解析】A项的错误主要是“从而完成史学学科的全面建设”,这是不合理的引申。
原文只说到“(史学)传播范围愈广,对社会走向文明与进步、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愈大”。
B项不说因果是否合理,就是选项中“通俗化的历史已经成为广大民众‘探寻过去’的唯一途径”与原文“通俗化的历史几乎成为他们‘探寻过去’的唯一选择”对比,它丢掉了“几乎”一词。
D项中的“以改变低劣化、庸俗化或文化退化的现状”与原文“历史的通俗化不等于低劣化、庸俗化或文化的退化,这已经被历史所证明”明显不符。
二、(32分)
文言文选文变化较大,但也在情理之中,自2006年安徽自主命题以来,文言文选文可以说是“千变万化”,无规则性可言,2006年的“序”体文,2007年的“说”体文,2008年,人们猜测最热门的“记”体文并没有在人们的期望中出现,而让大家大跌眼镜的是又回到了传统——“纪传”体。
正在大家不知今年到底会考什么“体”的时候,“狼”终于来了——“记”体文出现了。
命题者可能考虑到人们的“接受度”,文章阅读的难度不大,三个选择题的设置也没有像人们预测的那样有所变化,外甥打灯笼——照旧。
但虚词的考查有一定的难度。
文言翻译把近三年试题中两句话翻译变为三句,这实际上也就是降低了难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游东山记
[明]杨士奇
洪武乙亥,余客武昌。
武昌蒋隐溪先生,年已八十余,好道家书。
其子立恭,能诗。
皆意度阔略。
然深自晦匿,不妄交游,独与余相得也。
是岁三月朔,余三人者,携童子四五人,载酒肴出游。
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
涧水澄澈,深处可浮小舟。
旁有盘石,客坐十数人。
松柏竹树之阴,森布蒙密。
时风日和畅,草本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袭衣,禽鸟之声不一类。
遂扫石而坐。
坐久,闻鸡犬声。
余招立恭起,东行数十步,过小冈,田畴平衍弥望,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
一叟可七十余岁,素发如雪,被两肩,容色腴泽,类饮酒者。
延余两人坐。
牖下有书数帙,立恭探得《列子》,余得《白虎通》,皆欲取而难于言。
叟识其意,曰:
“老夫无用也。
”各怀之而出。
还坐石上,指顾童子摘芋叶为盘,载肉。
立恭举匏壶注酒,传觞数行。
立恭赋七言近体诗一章,余和之。
酒半,有骑而过者,余故人武昌左护卫李千户也,骇而笑,不下马,径驰去。
须臾,具盛馔,及一道士偕来,遂共酌。
遭士出《太乙真人图》求诗。
余赋五言古体一章,书之。
立恭不作,但酌酒饮道士不已。
道士不能胜,降跽谢过,众皆大笑。
李出琵琶弹数曲。
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箫声。
隐溪歌费无隐《苏武慢》。
道士起舞蹁跹,两童子拍手跳跃随其后。
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
“奈何不与道士诗?
”立恭援笔书数绝句,语益奇,遂复酌,余与立恭饮,少皆醉。
已而夕阳距西峰仅丈许,隐溪呼余还,曰:
“乐其无已乎?
”遂与李及道士别。
中道隐溪指道旁冈麓顾余曰:
“是吾所营乐丘①处也。
”又指道旁桃花语余曰:
“明年看花时索我于此。
”
既归,立恭曰:
“是游宜有记。
”属未暇也。
是冬,隐溪卒,余哭之。
明年寒食,与立恭豫约诣墓下。
及期余病,不果行。
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
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
然念蒋氏父子交好之厚,且在武昌山水之游屡矣,而乐无加乎此,故勉而终记之。
手录一通,遗立恭。
既游之明年,八月戊子记。
(选自《东里集》,有删节)
[注]①丘:
坟墓。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延余两人坐延:
邀请。
B.降跽谢过谢:
感谢。
C.过立恭宿别过:
拜访。
D.而乐无加乎此加:
超过。
【答案】B
【解析】“谢”应该是“认错、道歉”的意思。
本题所考查的四个实词中的“谢”、“过”是老大纲规定的120个词语中的。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遂扫石而坐B.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
弃甲曳兵而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乐其无已乎D.遂与李及道士别
其孰能讥之乎今君与廉颇同列
【答案】C
【解析】C组的两个“其”都是副词,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A项中的“而”是连词,第一个表示承接关系,第二个表示修饰关系。
B项中“焉”,第一个是代词,作宾语,相当于“之”,那里;第二个是兼词,相当于“于之”,在那里。
D项中的“与”,第一个是介词,和;第二个是连词,和。
这个选项值得推敲。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隐溪隐匿避世,在交友方面非常谨慎,乐观旷达,对生死也很淡然;虽然年事已高,还能怡情山水。
B.立恭性情率真,能饮酒,好读书,擅长诗歌写作,与作者有着很深的交往,对已逝的父亲充满怀念。
C.立恭提议出游后应该有游记,可是作者因为事务繁忙,一直未能写作,直到次年八月才动笔写成。
D.文章主要记述了游东山的情况,表现了作者与隐溪父子的深厚友情,流露出对老友逝去的感伤。
【答案】C
【解析】“是游宜有记”的意思是“这次游览可得写篇游记”,再者一直未能写成,不仅仅是事务繁忙,还因为“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叟识其意,曰:
“老夫无用也。
”各怀之而出。
译文:
(2)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箫声。
译文:
(3)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
“奈何不与道士诗?
”
译文:
【答案】
(1)老人知道了我们的心思,说:
“我不需要(它们)了。
”(于是我们)各自揣着书出来了。
(2)立恭折断一根竹子,凿出孔吹奏起来,发出洞箫一样的声音。
(3)一会儿道士又向立恭拱手行礼说:
“为什么不给我诗呢?
”
【解析】今年文言翻译选取三个句子,应该说难度更低。
第
(1)句中的关键字是“识”、“无用”和“怀”,分别是“知道、懂得、明白”、“不需要”(本人认为译为“没有用处”也可),“怀藏、怀揣”(如“怀其璧,从径道亡”)。
第
(2)句关键词为“窍”、“作”,分别是“凿孔”(本人以为“挖孔、钻孔”更贴切)、“发出”。
第(3)句的关键词是“揖”、“奈何”、“与”,分别是“拱手行礼”、“为什么”、“给”。
(本人感觉答案的翻译不够贴切,不如译为“先生为什么不肯送我一首诗呢?
”
杨士奇(1365—1444年)名寓,明代泰和(今属江西)人。
与杨荣、杨溥并称“三杨”,同为朝中重臣,是当时文学流派“台阁体”的代表人物。
朝廷诏令、奏议多出其手,文风平正纡徐,典雅工丽,于“三杨”中最为著称。
《游东山记》名为游记,却由写人开篇,以抒情结尾。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并非东山一带宜人的景色,而是那些各具特色的人物情态:
隐溪的持重,立恭的儒雅,千户的豪爽,道士的憨态,以及着墨不多的无名老者,无不呼之欲出,如在眼前。
作者看重蒋氏父子的交往和陶醉于东山之游,正是因为那种古朴淳厚的人际往来与宁和幽远的田野之趣。
而所有这些都以一种“极平不费力”的笔调淡淡写来,却叫人回味无穷,这正是杨士奇学欧阳修散文风格的成功之处。
“东山”在湖北武昌东面。
参考译文:
洪武二十八年,我旅居武昌。
武昌有位蒋隐溪先生,祖上也是我们庐陵人,已经八十多岁,爱读道家书。
儿子立恭会写诗。
父子二人都是气度旷达的人,平日深居简出,隐藏自己的志向和才气,不随便与人来往,只和我情投意合。
这年三月初一,我们三人带着四五个童仆,携带酒食,出门远游。
天还没有亮,朝东走,走过洪山寺二里左右,向北拐,走小路大约十里,穿松林,趟水过山涧。
涧水清澈,深处可以泛小舟。
溪边一块大圆石,能坐十几个人。
青松翠竹,绿阴掩映,十分茂密。
这时风和日丽,野草与树木的花朵盛开,香气飘拂沾染衣裳袭人,百鸟争鸣。
于是动手清扫石面,坐在上面。
坐了许久,听见鸡叫声和狗吠声。
我招呼立恭起身,向东走了几十步,翻过一道山冈,只见田野平坦广阔,近处有十几间茅舍。
于是前去拜访。
一位约有七十多岁的老者,长长的头发像雪一样白,披落在双肩,面容红润光泽,好像是会饮酒的人。
老者邀请我们两人坐下。
窗下有几套书。
立恭抽出一册《列子》,我拿起一部《白虎通》,都想把书带走却不便开口索取。
老人看出了我们的心思,说:
“这两部书我没有用处。
”于是,我们两人各自将书揣在怀里,告辞离开。
回到石上坐下,分派童子摘来芋叶当盘子,把肉放在上面。
立恭举起酒葫芦斟酒,传递酒杯依次喝了几轮,立恭乘兴写了一首七言近体诗,我和了一首。
酒喝到一半,有一个骑马经过的人,竟是我的老朋友武昌左护卫李千户。
他先是感到惊讶,相视一笑,却并不停留,径直驱马离开。
不久,便备办了丰盛的酒菜,带着一位道士一起来。
于是我们和他们一起喝酒。
道士拿出一帧《太乙真人图》请我们题诗。
我题写了一首五言古诗。
立恭不写,只一味地向道士敬酒。
道士不能承受,躬身告饶,引得众人捧腹大笑。
李千户取出琵琶连弹数曲。
立恭也折断一根竹子,钻了几个孔,吹奏起来,发出洞箫般悦耳的声音。
隐溪老先生也忍不住唱了一阕费无隐的《苏武慢》。
道士翩翩起舞,两个童仆也跟在他后面拍着手跳了起来。
之后,道士再次拱手行礼问立恭:
“先生为何不肯为贫道赋诗!
”立恭提笔写了几首绝句,诗句更加新奇。
于是重新喝酒,我和立恭酒量不大,都有些醉意。
不久,太阳西下,距离西边山峰只剩一丈多了,隐溪先生唤回我俩,说:
“玩乐难道没有止境吗!
”于是,我们和李千户、道士拱手作别。
途中,隐溪先生指着道旁山冈脚下,回头对我说:
“这里就是我修建坟墓的地方。
”又指着路边的桃树嘱咐我:
“明年赏桃花时就到这里来找我吧。
”
回来之后,立恭对我说:
“这次游览可得写篇游记。
”可是当时我没有闲暇写作此文。
这年冬天,隐溪先生竟溘然长逝。
我痛哭哀悼。
第二年寒食节,与立恭相约去给老人家扫墓。
没想到那时我又闹了一场病,未能如约前往。
过了不久,我将要返回庐陵,临行特地到立恭府上留宿话别,这才动手追记东山之行。
没有写完,立恭拿去读,边读边哭,我也忍不住潸然泪下,于是再次搁笔。
但是想到自己往日与蒋氏父子交好深厚,而且在武昌逗留期给送立恭。
东山春游的第二年,八月初三日记。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小重山·端午
[元]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
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①长。
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莫论量。
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离骚》读罢总堪伤。
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
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
②沅湘:
沅水和湘水。
湘水支流中有泪罗江。
8.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答案】空惆怅:
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
无人解:
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
【解析】本题是对关键词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的理解,结合上下文,尤其是下文“谁复吊沅湘”、“树转午阴凉”,含义不难理解。
9.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
(4分)
【答案】手法:
对比。
简析:
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
(答“反衬”,且简析合理也可)
【解析】本题是对表现手法的考查。
对比或衬托应该说是准确的,但题目说的是“最突出的表现手法”,那么。
“用典”算不算呢?
本人认为应该可以。
安徽卷除了文言文选文让人不可捉摸外,古代诗歌鉴赏的选文也是剑走偏锋——所选诗词较为冷门,2006年的宋词,2007年的清词,2008年的宋诗,今年的元词。
看来,安徽的命题者对词还是情有独钟的。
对于作者舒頔一点信息也没有,好在词作内容上没有难度,写的是大家熟悉的端午,是否也在赶注重传统节日的时尚。
尽管该词较多的用典,但阅读难度还是不大。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意选做五小题)(5分)
(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功在不舍。
(荀况《劝学》)
(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
(曹操《短歌行》)
(3),孤舟一系故园心。
(杜甫《秋兴八首》)
(4)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韩愈《师说》)
(5),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
(6)此情可待成追忆?
。
(李商隐《锦瑟》)
(7),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
(8),瑞脑销金兽。
(李清照《醉花阴》)
【答案】
(1)驽马十驾
(2)天下归心(3)丛菊两开他日泪(4)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5)谈笑有鸿儒(6)只是当时已惘然(7)回首向来萧索处(8)薄雾浓云愁永昼
【解析】本题承袭了近三年来的题型——8选5,且都是考试说明中规定的篇目。
期望能进行到底。
三、(25分)
文学作品阅读选取的是著名作家宗璞的一篇短篇小说,与新课程地区以考小说为主保持一致,也是大家预料之中的,考小说是最没“悬念”的题目。
其实真正的原因应该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标在文学作品阅读有了新的要求,而要体现新课标考查要求的最好文体选择应该是小说。
但所选的小说却让人大跌眼镜,虽然为名家的作品,但总感觉不能算作名篇。
小说情节过于简单,人物形象过于单薄,内容不够厚重。
尤其小说的文体特征不够明显,从写法上看,更像一篇散文,如果不是题目的提示,我相信大多数考生和我一样,认为本文应该是一篇散文。
如果把小翠的“迷路”和董师傅的“领路”、“指路”以及小翠最终“识路”,当作象征去解读,未免有拔高之嫌,有过于政治化的倾向,这样作为高考的阅读材料是否恰当,值得思考。
本人一直以为高考阅读题设置的原则应该是文本有一定的阅读难度(主要是文学的因素),而题目简单明了。
因为高考检测的是阅读能力,能读懂文章应该是第一位的。
小说考查的重点无怪乎是人物、情节与环境。
11题考查的是情节,本篇小说情节简单,没有旁支,题目没有难度。
但正是因为情节简单或曰没有情节,考生会有无从下手之感。
12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把握,难度也不大。
13题对技法的分析,一是细节描写,二是修辞手法的运用。
14题就是所谓的探究题,一是对人物一种精神状态所形成的原因的探究,二是对小说主题的探究,该小题有点难度,需要联系社会现实,而这一点正是考试所缺乏的,再说小说背景的交待又不够充分,可能解说不够准确,不能到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董师傅游湖
宗璞
董师傅在一所大学里做木匠已经二十几年了,做起活儿来得心应手,若让那些教师们来说,已经超乎技而近乎道了。
他在校园里各处修理门窗,无论是教学楼、办公楼、教师住宅或学生宿舍。
都有他的业绩。
在一座新造的仿古建筑上,还有他做的几扇雕花窗户,雕刻十分精致,那是他的杰作。
董师傅精通木匠活儿,也对校园里的山水草木很是熟悉。
若是有人了解他的知识,可能聘他为业余园林鉴赏家,其实他自己也不了解。
一年年花开花落,人去人来;教师住宅里老的一个个走了,学生宿舍里小的一拨拨来了。
董师傅见得多了,也没有什么特别感慨的。
家里妻儿都很平安,挣的钱足够用了,日子过得很平静。
校园里有一个不大的湖,绿柳垂岸,柳丝牵引着湖水,湖水清澈,游鱼可见。
董师傅每晚收拾好木工工具,便来湖边大石上闲坐,点上一支烟,心静如水,十分自在。
不知为什么,学校里的人越来越多,校园渐向公园靠拢。
每逢节日,湖上亭榭挂满彩灯,游人如织。
一个“五一”节,董师傅有一天假。
他傍晚便来到湖边,看远处楼后夕阳西下,天渐渐暗下来,周围建筑物上的彩灯突然一下子都亮起来,照得湖水通明。
他最喜欢那座塔,一层层灯光勾勒出塔身的线条;他常看月亮从塔边树丛间升起。
这时月亮却看不见。
也许日子不对,也许灯太亮了。
他并不多想,也不期望。
他无所谓。
有人轻声叫他,是前日做活儿那家的女工,是他的大同乡,名唤小翠。
她怯怯地说:
“奶奶说我可以出来走走,现在我走不回去了。
”董师傅忙灭了烟,站起身说:
“我送你回去。
”想一想,又说:
“你看过了吗?
”小翠仍怯怯地说:
“什么也没看见,只顾看路了。
”董师傅一笑,领看小翠在熙攘的人群中沿着湖边走,走到一座小桥上,指点说:
“从这里看塔的倒影最好。
”通体发光的塔,在水里也发着光。
小翠惊呼道:
“还有一条大鱼呢!
”那是一条石鱼,随着水波荡漾,似乎在光辉中跳动。
又走过一座亭子,那是一座亭桥,从亭中可以环顾四周美景。
远岸丁香、连翘在灯光下更加似雪如金,近岸海棠正在盛期,粉嘟嘟的花朵挤满枝头,好不热闹。
亭中有几幅楹联,他们并不研究。
董师傅又介绍了几个景点,转过山坡,走到那座仿古建筑前,特别介绍了自己的创作——雕花窗户。
小翠一路赞叹不已,对雕花窗户没有评论。
董师傅也不在意,只说:
“不用多久,你就惯了,就是这地方的熟人了。
大家都是这样的。
”他顿了一顿,又说:
“可惜的是,有些人整天对着这湖、这树,倒不觉得好看了。
”
俩人走到校门口,董师傅在一个小摊上买了两根冰棍。
俩人举着冰棍,慢慢走。
一个卖花的女孩跑过来,向他们看了看,转身去找别人了。
不多时,小翠说她认得路了。
董师傅叮嘱小翠,冰棍的木棒不要随地扔,自己转身慢慢向住处走去。
他很快乐。
11.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是什么(4分)
【答案】董师傅领小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