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民俗文化.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88731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9.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陵民俗文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兰陵民俗文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兰陵民俗文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兰陵民俗文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兰陵民俗文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兰陵民俗文化.docx

《兰陵民俗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陵民俗文化.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兰陵民俗文化.docx

兰陵民俗文化

生产习俗

土地俗称——称田地为“湖”“地”。

  劳动力俗称——下地做农活为“下湖”“干活”。

  农作物俗称——小麦称“细粮”,其他称“粗粮”。

皮屑称“麸子”,秸秆称“麦秸腿”。

玉米叫“玉蜀黍”“棒子”“麻牙”“麻英”“麻蜀黍”等。

  农活俗称——扬场(以木锨抛起谷物,利用风力去掉糠壳)、喂玉米(追化肥)等。

  生产时令——有谚语“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立秋三天镰刀响”“三春不如一秋忙”。

工匠生产习俗 

 

  做豆腐、扎笤帚、钉盖顶(穿锅拍子)、制陶(烧窑)。

 

  行业神崇拜

 

  木、瓦、石匠拜鲁班为祖师爷,每年五月初七聚会叩拜。

裁缝、纺织、刺绣以黄帝、嫘祖为开山始祖,每年九月十六祭奠。

金、银、铜、铁匠以李耳为“老祖”,二月十五日举行仪式。

鞋匠奉孙膑为始祖十月初一祭。

染坊奉梅福、葛洪为染布缸神,九月九日祭。

纸坊工匠尊蔡伦为祖师,三月十七日祭。

 

  服饰

 

  衣着——俗称穿戴。

圆领大襟上衣、直挡宽脚裤、扎腿。

(今有茄克、超短裙、喇叭库、紧身装、休闲服等。

 

  帽子——瓜皮帽、礼帽、火车头帽、军帽,另有孩子戴的虎头帽、大尾巴帽等。

 

  鞋袜——“蒲毛翁”、麻鞋、绣花鞋,线袜、耕地穿的泥袜、孩子穿的虎头鞋等。

 

  饰物——耳环、耳坠、发卡、戒指、香荷包等。

 

  发型——“抓鬏”、盘头、“握纂”、辫子、烫发、披肩发等。

 

  饮食——面食有馍馍、饺子、年糕、汤圆子、缸贴大饼、单饼、煎饼等。

 

  菜肴——咸菜(生辣疙瘩、熟辣疙瘩)、萝卜豆子、韭菜花、焖菜(辣疙瘩丝子)等。

 

  家具

 

  家具有柜(同箱子,为上掀盖)、太师椅、八仙桌、坐床子、茶几等。

 

  床具有麦秸苫子、草席(芦席、高粱秸席)等。

礼仪风俗

嫁娶:

说亲、相亲、看家、见面礼、下柬子、过红、下福子、下聘礼、送日子、迎亲,填箱(封礼)、四色礼(男方送女方礼物,一般为肉、鱼、粉条、点心);拜天地、入洞房、闹房(闹新媳妇)、过对九(回门,又称长、短趟子)等。

大客(kei)、小客(kei),结婚后要瞧客(kei)。

 

   丧礼:

死人,少年叫夭、没,成年人叫走、老。

老人死后仪式比较复杂,有守棂、跪棚、泼汤、上香、三跪九叩、辞棂、行路祭、出棺、圆坟、五七、百日坟、周年等。

(行礼、孝衣(帽),因亲近长幼而有别,里面大有学问) 

  喜庆:

生孩子——出红子(男女有别,男箭、女弓)、送米糖、红鸡蛋(大小红之分)、过百日、抓周、祝寿等。

 

   迁居:

“温锅”等。

  称谓 

 

  亲属称谓——曾祖父(老爷爷、老太太),父亲(爹、爷、答、大、爸爸),母亲(娘、妈等)等等。

 

 

  社会称谓——年长的称大爷、爷们等,年龄相近的称三哥、兄弟,女的年长的称大娘,结婚的少妇叫大嫂,未婚姑娘叫大姐(识字班、花木兰)。

节庆习俗

春节——腊月“扫屋”除旧,辞灶、接灶,做新衣、办年货、添碗筷(寓意添人口)。

蒸年糕(谐音“年高”)、做豆腐(谐音“都福”),除夕贴对联、上年坟,磨眼插竹枝、桃枝、松枝,除夕守岁,喝团圆酒(年夜饭),过年吃素馅饺子(一年图个清净),拜年,初二叫闺女(俗说“初二三,好日子,家家叫妮子”),初五为“五日”,不动针线。

初七叫“鬼节”,吃渣豆腐,叫“喝鬼脑子”等等。

 

   元宵节——也叫正月十五。

吃元宵(俗称吃汤圆子),有的吃饺子,蒸十二属相的面灯,四处照照。

放各种各样的烟花等等。

 

   春龙节——也叫二月二(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家家把石灰、草灰洒在地上,成一个圆圈,里面放上粮食(寓“五谷丰登、粮食满囤”之意)。

“吃虫”(炒豆、煮豆、炒玉米花等)。

 

  端午节——小孩手系五色线,吃粽子、煮鸡蛋(煮时放核桃叶、车前草等)、煮蒜等等。

 

  中秋节——也叫“八月十五、仲秋节”。

俗话说“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太平”。

吃月饼,吃石榴、吃团圆饭等等。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思亲团聚,农村现也多称老人节。

 

  腊八——农历十二月初八为腊八节。

吃腊八粥。

辞灶——腊月二十三辞灶。

也叫过小年。

烧香、烧纸等。

兰陵“猴呱哒鞭舞”

苍山县兰陵镇的“猴呱哒鞭舞”是沂蒙民间一种独具风格的民间乐舞,距离兰陵镇1公里处的西横沟崖村是“猴呱哒鞭舞”的发源地。

“猴呱哒鞭舞”起源于清道光年间,迄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其节奏明快,动作性强,把舞蹈表演、滑稽动作、民间歌曲融于一体,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现已发展成为苍山乃至沂蒙乐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7年8月被列为临沂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演变与传承“猴呱哒鞭舞”,以男性打花鞭(花棍)模拟猴的姿态舞姿与手握竹板和撒拉机的伴舞者(多以女性)穿插逗乐为主,起先是贫苦人讨饭谋生的手段,表演者一般为夫妇二人,夫执鞭(即花棍,又可当打狗棍),妇执洛子(竹板,撒拉机),二人互相配合,动作简单,即兴发挥。

据西横沟崖村现年80岁的老艺人张学法回忆,他7岁时跟姥爷孙茂章学艺,称“猴王鞭”,花棍形似孙悟空的“金箍棒”,动作模仿猴子的形态,灵活多变,与持洛子的相互逗乐,增强了该舞的吸引力。

  到清宣统年间,该形式演变为一种“玩社”(自娱性群体活动),从演出形式到动作风格均发生了变化。

舞蹈的成分明显增多,表演者由原来的二人增加至四人,即一人执鞭以舞为主,三人执洛子伴舞伴唱,演唱的曲目多为民间流传的歌曲,内容多以反映爱情及劳动生活为主,唱词本身带有大量的衬词,使曲调委婉动听,很有地方戏“柳琴”的韵味。

在段落之间的间奏处配以行进速度的打击乐,更显得热烈而协调。

  新中国成立后,该舞蹈形式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提高,表演者由原来的四人增至五人,二男舞鞭,三女伴唱伴舞,不再男扮女装。

动作又增加了“对打花鞭”、“单鞭戏洛子”等组合,并将单调的打板演唱加入民乐伴奏,使节奏更加明快,气氛更为热烈。

除逢年过节演出外,村、乡召开大会,或村民们办喜事、庆丰收时,艺人们也常前往献艺。

  在这一时期,张学法是对这门艺术最为精通的人,他从姥爷孙茂章那里传承下来的技艺达到了出神入化的效果,无论他到哪个村庄演出,都会被人们围得水泄不通。

目前,张学法已成为这一民间艺术的惟一见证人和传承人。

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价值“猴呱哒鞭舞”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与当地群众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息息相关。

旧社会人们比较传统,女角多是男扮女装,后来民间艺人在生活中获得灵感,把花棍视为孙悟空的“金箍棒”,表演中突出猴的特点,与男扮女装的“相逗成趣”,体现了劳动人民丰富的想像力和审美情趣,富有鲁南特有的乡土气息,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历经百年沧桑的“猴呱哒鞭舞”是历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既有边打边舞的热烈奔放,又有边歌边舞的清新明亮,已发展成为苍山乃至沂蒙乐舞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对于了解中国民间乐舞的艺术风格和发展民族文化都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借鉴意义。

挖掘保护和发展前景

  至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掌握这门演技的人越来越少,加之受到现代流行音乐的冲击,致使这独特的民间艺术一度受到冷落。

1974年,全县在兰陵镇召开文化现场会,每个管理区选送节目,张学法带领两个女演员表演了“猴呱哒鞭舞”,吸引了现场的观众,也引起了镇文化站领导的重视。

在镇政府的支持下,给演员添置了服装、道具,组织部分基础好的村民排练,参加县文艺汇演获得了好评,也引起了上级文化部门的重视。

在1983年开展的一次民间乐舞普查中,该舞蹈形式被评为临沂市在全国独有的民间乐舞形式,并入选1998年出版的《中国民族民间集成·山东卷》。

2001年,经过文化部门挖掘整理,“猴呱哒鞭舞”参加临沂第二届中国人寿杯民间秧歌会并获金奖。

  但由于缺乏资金投入,这一民间文化的普及与提高受到了制约。

张学法传授的三代民间艺人女角都已出嫁外村,男的真正掌握这门技艺的现只有孙建忠和曹洪兵二人,后继乏人的问题极为严重。

“猴呱哒鞭舞”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因为它首先是民族的,是在兰陵镇土生土长的艺术形式。

其次,通过在市县演出的火爆情况看,它仍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而且这种舞蹈形式有很强的适应性,可以是舞台上的,也可以是广场上的。

使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得到一定的传承和保护,对当地政府来说,无论是对于打造文化品牌,还是发展农村群众文化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在2006年启动的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保护进程中,镇里成立了专门的领导班子和工作小组,在挖掘整理的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保护计划和实施措施。

组织人员深入西横沟崖村摸底调查,对兰陵“猴呱哒鞭舞”进一步挖掘、搜集、整理,成立民间艺术协会,建立发展人才队伍,充分利用各种节庆、文艺汇演、举办民间艺术节等活动,使这一民间艺术得到了有效保护和传承。

  2007年8月,兰陵“猴呱哒鞭舞”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12月,又被市文化局推荐申报山东省第二批非遗名录。

长城过门笺

门笺是剪纸艺术的一种,俗称 “过门笺”、“门吊子”或“花纸”。

其形状如小幡,纹饰如人胜。

古时用幡表达人们意愿的风俗,最初见于《后汉书•礼仪表》。

南宋始把幡胜“元旦(即春节)悬于门首,为新岁吉兆”。

清初,“除夕贴挂钱”,已与现在流行的门笺相似。

从幡胜到门笺,从丝绢到五色纸,已经过了1000多年的演变。

苍山县过春节贴门笺的风俗已经考证的历史已有100多年了。

长城门笺一般是一门五张,每张一色。

长城门笺从单色发展到“挖补”套色,不但形式五彩缤纷,其中心花纹内容多以吉祥语或图案组成,承载和印证了地域的历史人文、民俗习俗状况,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尤以冯村“套色门笺”最具特色,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审美价值和珍藏价值,历来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青睐和好评。

部分作品被宋庆龄纪念馆和深圳、香港等美术家珍藏,并收集在《中国美术全集》一书。

2007年8月列入临沂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小郭泥塑

小郭泥塑相传起源于清代咸丰年间,以兴明乡小郭村为代表,群众传统手工捏制的“小郭泥人”已有近200年历史,生动传神、异彩纷呈。

多年来,继承了家传和师传的某些独特技法,深受现代艺术的熏陶,逐步发展成一种民间特色艺术,深受艺术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极盛时,销售区域遍及鲁南苏北、枣庄、临沂、徐州、连云港;等地,在冬闲季节,群众也带上制作工具到天津、南京、丹阳、开封、洛阳、河北等地就地取材捏制销售。

 

  小郭泥塑的原料是就地取材,又是一家一户即可成批生产,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它的造型完整统一,夸张而又情真,简洁而不粗俗。

它的彩绘过程是:

先在泥模的外型上涂白粉作底色,再根据需要涂以胶水调出的大红、桃红、翠绿、黄、紫等品色颜料,最后用墨来“提神”。

经过这样的处理,充分体现了我国彩绘艺术的特点。

泥人的底部和背部大都微露几点泥土的本色,乍看似不经心,其实颇具匠心。

那泥土的褐石色做为红绿的中间色出现,更显得瑰丽中见古朴,跳跃中显稳定,不仅产生出一种色彩的装饰效果,而且特别突出了泥人的质感。

另外,不论是泥人还是飞禽走兽的泥玩具,背后或底部大都装有芦哨,轻轻一吹,就会发出“唔唔”的音响,深受儿童们的喜爱。

有的卖者用牛头泥哨还能吹出几个简单而有节奏的音阶,令人听着那“多来米,米来多,多来米来米来多”曲调,的确是饶有情趣。

卖者用这种方法招徕生意,也可谓别开生面。

  小郭泥塑的题材非常广泛。

有戏曲故事、神话故事等,如“杨家将”、“孙悟空与猪八戒”、“白蛇传”、“牛郎织女”、“梁祝”、“七品芝麻官”、“三国演义”、“财神”、“观音菩萨”、“罗汉”、“寿星”等;有仕女、娃娃;娃娃又有多种多样,如 髻娃娃、抱鸡娃娃、抱鱼娃娃、响娃娃(带哨音的)等;有动物,如老虎、对狮、猴子、鸡、狗、牛、马、羊、青娃等;还有人和动物在一起的,如骑马人、武松打虎、麒麟送子等。

这些题材造型概括夸张,生动传神,栩栩如生,观之令人赞叹不已。

 

  小郭泥塑之所以能够畅销各地,经久不衰,是与艺人们的苦心钻研,并从现实生活中吸取营养,不断创新、提高分不开的。

老艺人常说“做戏剧人物,要看戏台上生旦净末丑的形象和穿戴;做动物,要注意鸡、狗、牛、马的神气”。

并说:

“泥人是给孩子玩的,只要花梢好看就行,不能太真”。

因此作品并不酷似实物,而是有所美化,有所夸张。

但这种美化和夸张又都有一定限度,总离不了大谱。

例如各种娃娃,往往要夸大头部,做成“肥头大耳”,这不仅表示健康幸福,而且也是儿童笔下的人物特征。

他们做的“ 髻娃娃”,头几乎和身子等高,一派天真无邪的稚气。

但为了再现武生和刀马旦的英姿,就没有把“杨宗保和穆桂英”的身躯缩得太短。

这些表现手法,也就是传统艺人特别重视的“不似之似”。

新一代的泥玩艺人,他们不仅继承着家传和师传的某些独特技法,而且深受现代戏剧、电影、年画、工艺美术的熏陶,在表现手法上又有了新的突破,他们不囿于固定的形式,而是按照自己的审美观点去创作,无论在题材上,或在形式上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才能,使作品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富有变化,逐步发展成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比较成熟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小郭泥塑,作为家传祖技,塑制技法日趋娴熟,以它质朴无华,平凡自然的艺术魅力,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作为民间艺术,小郭泥塑心神所至,捏出了人生千滋百味,塑尽了人间万种风情,是浓缩的生命。

柳编制品

苍山柳编,款式新颖,品种繁多,质量稳定,是山东省有名的工艺品。

曾获全省工艺品百花奖第一名,1983年获国家经贸部荣誉证书。

苍山柳编,是鲁南地区的传统技艺。

其制品早已成为沂蒙人民的日常生活必需品,其中的针线筐,长期以来就是姑娘出嫁时必备的陪嫁品之一。

苍山柳编制品,集中产于庄坞、层山、卞庄、神山、仲村等镇,其中,仅庄坞出口就达千余种。

其中有供观赏用的花盆套、花篮、吊花篮、挂篮等百余种;有日常生活用品如纸篓、洗衣筐、各式提篮等共六百多种。

制品原料以棉柳为主。

其特点是大、中、小条挺拔均匀,条眼小,空心小,韧性大,质地洁白。

近年来,为了适应国内外市场需要,又增加了用山红柳、煮柳和带皮柳等编制的新产品。

白条产品涂施彩色,再上清漆,绚烂多彩。

在工艺上亦打破了传统的横编法,逐步吸取西欧竖编法。

目前沂蒙柳编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较高的声誉,产品畅销日本、美国、欧洲等28个国家和地区。

大仲村蓝印花布

鲁南地区不少县区印花布历史悠久。

目前有印染作坊, 而以苍山大仲村镇小吴宅的蓝印花布为最好。

蓝印花布的颜料是靛蓝。

它是从一种叫做蓝草的植物中提取的。

物理性能稳定, 色泽素雅。

现在费县、莒南等地仍有种植。

我国很早就有采蓝、制蓝的记载。

《诗• 小雅采绿》:

 “ 朝采蓝。

” 这里的蓝就是蓝草。

战国时曾任过兰陵令的荀子在《劝学》中说:

 “ 青, 取缔于蓝而青于蓝。

” 可见当时苍山兰陵一带用蓝草制蓝已很普遍了。

蓝印花布的图案多以七点花为基调, 形似猫蹄。

结构用小圆点、短线、小块面组成,形成富有特色的装饰性图案。

彩印花布多以大红、绿、桃红、紫、黄五色套印, 又称五色花布。

由于多板套印, 能印出较大面积的色块, 再加上以桃红为主调, 形成结构丰满、色彩绚丽夺目的艺术效果。

印花布的图案纹样以梅、兰、竹、菊、花、鸟、鱼、蝶、龙、凤为主, 有的采用“ 轱辘钱” 、“ 盘长” 等传统纹样。

有些题材如“ 鲤鱼窜莲”、“凤戏牡丹”等,用来象征喜庆、吉祥和幸福。

印花布可做服装、床上用品和室内装饰, 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欣赏价值。

它曾先后参加民间工艺品晋京展览和出国展览, 载誉中外。

还被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收藏。

不久前又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柳琴戏

柳琴戏是苍山人民最为喜爱的地方戏之一。

据有关资料说,柳琴戏起源于临沂枣庄一带,流行于鲁南、苏北一带的广大地区,约有两百年的历史了。

至于何时在苍山县流传兴起,据现在一些老艺人追忆和实地考察,柳琴戏在苍山的流传与兴起,至少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柳琴戏在苍山的流传与兴起

柳琴戏在早期不叫柳琴戏,其曲调源于民间小调及花鼓等,曾受柳子戏的影响,不断加以融合和完善,以婉转优美的唱腔、通俗易懂的唱词、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吸引着观众,群众亲切地叫它“拉魂腔”。

它的旦角唱腔尾音上翻高八度,拉腔“啊嗯”,生角的唱腔尾音平落下五音,拉腔“啊哈咿”,因此,群众也叫它“拉后腔”。

又因它早期吸收过“肘鼓子”的剧目和打击乐器,所以又称“肘鼓子”。

据考证,从1887年至1900年期间,柳琴戏便在苍山逐渐活跃起来。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芦塘村徐宗合和韩连城先生拜师学唱柳琴戏,其师是临沂东北来的一个姓朱的。

1895年吴坦村李玉琢先生拜本地徐二麻学唱柳琴戏。

当时于沟的马纪昌先生也唱柳琴戏,他拜的老师是滕县来的。

1900年前后东柞宋启运先生(外号宋难缠)拜师学唱柳琴戏,其师是费县人,被尊称为吴四先生。

由此可知,柳琴戏在苍山的流传与兴起是从广大农村开始的,它来自民间,流传民间,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早期,唱柳琴的艺人们不叫演员,而是被称为唱“小戏”的,是穷苦农民逃荒要饭、用说唱代替上门(叫开门)的谋生手段。

在旧社会,沂河、武河、东泇河、西泇河下游经常遭受水灾,灾后庄稼颗粒不收,人们只好背井离乡外出乞讨谋生。

过去流传的一些民谣,如“决了江风口,水漫兰山头,老婆孩子顺水流”、“收不收,下莒州,沂武河畔唱春秋”等,就是当时悲惨情景和人们说唱乞讨的真实写照。

那时候没有打击乐器,没有戏曲行头,伴奏乐器只是一把月琴,一副梆子。

直至1900年前后出现了专业艺人,他们由二人或三人唱“对子戏”,剧目有《王小赶脚》、《小秃子闹房》、《姜子牙卖面》、《打狼段》等,以后逐渐演出了一些小生、小旦、小丑的戏,艺人叫做“三小戏”,于是由上门说唱发展到安场唱戏。

一是农村安场。

演出形式一般是用一条凳子分前后场,用毛巾、彩带、长衫、短褂、饭搭子,后来又添了大礼帽、马鞭子和长杆短棍作为行头和道具,演员也采用简单的化妆,如用白粉把鼻子一抹,用锅灰把嘴一画,就充当剧中不同的角色,乐器也添了大锣、小锣和板鼓。

演完后由村人齐粮、齐饭或齐钱,作为报酬。

二是赶集赶会安场,向观众要钱。

当时戏班人比较少,在演出时,一个人往往担任几个角色,弹拉打唱都会。

用艺人话说,“七忙八不忙,九人看戏房,十人成大班”,说明配合默契运行方便的演出形式。

这种演出形式艺人们叫“抹帽子戏”、“盘凳子”或“跑坡”。

三是售票安场。

1940年前后,比较大的戏班(也叫班社)有了蟒靠、头盔、头面戏箱,演员基本也分成了生、旦、净、末的行当。

这样的戏班多在集市借坊店院子或用布帐一挡,售票演出。

这时候的班社已形成了一定规模,但演出形式仍叫“撂地摊”。

1940年后,苍山比较大的戏班有十几个,比较有影响力的东有董祥义(层山),南方有徐茂银、王桂兰(长城),北有宋启运(小岭)。

他们长期在农村集市广场演出,逐渐形成了唱腔高亢、男腔粗犷朴实、女腔曲折婉转弹舌打得翻高八度花腔的尾音。

但唱词不固定,艺人可以任意发挥,这种情况叫唱“水词”(也叫跑梁子)。

其句式大体可分为五字、七字、十字三种,但要求不严格,唱词多少都可以唱。

结构比较严格的唱词形式,有三句撑、五句半、八句娃娃、十二句羊子等,并注重了吐词清晰,通俗易懂,具有浓厚的乡土生活气息。

1954年,华东地区举行了这个剧种的会演,根据它的音乐奏主弦是柳叶琴这个特点,才正式定名为柳琴戏。

至此,苍山柳琴戏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得到迅速的发展。

据记载,柳琴戏的两百多个传统戏在苍山流行上演百余个。

柳琴戏在苍山的异常活跃,吸引了许多外地戏班来苍山安场演出。

至1956年3月,苍山柳琴戏老艺人李忠仁、宋启运等人,同在郯城县的柳琴戏老艺人刘富春、王桂兰、骆成勋等,及峄县、邳县四个县的三十一位老艺人组成苍山县柳琴剧团(系民办性质),为柳琴戏在苍山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先决条件。

柳琴戏的繁荣与发展

1956年,苍山县人民政府根据柳琴戏老艺人李忠仁、董祥义、骆成勋的申请和各界人士的提议,为丰富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决定成立苍山县大众柳琴剧团(1963年7月改为苍山县柳琴剧团,属县级集体单位企业,隶属文化科,团址设在兰陵,于1960年迁往卞庄镇)。

从此,这个在旧社会长期靠上门或拾地摊演唱的小戏,登上了戏剧舞台,它不仅在戏曲百家中占据了应有的席位,而且还以它的独特的风格成为苍山人民生活中须臾不可离的精神食粮。

特别是苍山南部的广大农村,的确是“村村琵琶响,户户拉魂腔”,素有“柳琴之乡”的美称。

柳琴剧团初建时期,其演唱形式和风格还保留着旧戏班的习惯。

为了加强领导,走上正轨,1958年,县里派进党员干部(团长张桂芳)成立党团组织,建立了团务委员会和艺术委员会,配备了编导、武功、音乐教师、电工等专业人员,几经整顿调整,使柳琴戏的演出带来三大变化。

一是从“抹帽戏”到行当齐全。

建团初期,全团演职员共三十余人,其中演员二十一人。

几次招收学员,1961年全团达到四十五人,随之一些知名艺人,如曹玉龙、陈怀英、王桂兰、杜素文陆续加入剧团。

1962年11月,徐茂银携妻周玉珍、女儿徐宝琴返回苍山柳琴剧团,至1964年全团发展为五十一人,演员阵容比较齐整,生、旦、净、末、丑行当已经比较固定了。

二是从唱“水词”到上本定词,按谱伴奏。

建团后,根据毛泽东主席提出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组织编导人员对柳琴戏的传统剧目进行系统整理加工,实现了固定台本,设计唱腔,按谱伴奏。

文场增添了大提琴(大底胡)、扬琴、三弦及笙、笛、唢呐等;武场除板鼓外,增加到四面铜(小锣、大锣、小钹、大钹),从而增强了舞台演出效果。

三是从“撂地推”到有组织的舞台演出。

1959年5月,由县人委批准动工兴建苍山人民剧院,柳琴剧团随之恢复上演部分传统剧目,并积极移植上演看家戏。

像《红楼梦》、《密建游宫》、《张郎与丁香》三出戏就是边演边排出来的。

1960年苍山京剧团撤销,部分演员杨礼义、马希爱、张思云、代金月分到柳琴剧团任演员,韩贵全、孔富金任武功教师,并组织部分武打戏的排练,像《四杰村》、《花蝴蝶》、《三岔口》。

舞台演出文武戏兼备,在鲁南、苏北一带颇受欢迎。

遵照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1956年至1965年,柳琴剧团立足本县农村演出。

当时运输条件差,全体演员是推着胶轮车或肩担行头下乡为农民演出。

为了配合社会主义教育活动,1958年演出现代戏《魏隆民》,1963年分两个演出队上山下乡演出《夺印》、《丰收之后》、《杨立贝》、《小二黑结婚》等。

这些演员大都是从旧社会过来的,对党对人民有深厚的感情,深知机会来之不易,他们农闲坚持下乡为农民演出,农忙在县城和到外地厂矿演出。

据统计,仅1960年在本县剧院演出一百七十九场,其中现代戏占演出剧目的百分之七十六。

1965年全年演出四百四十场,农村演出占二百一十六场,并创作演出部分现代戏。

自编现代戏《晴天》和《抱犊山区好后勤》(集体创作,徐东平执笔),参加1964年临沂专业现代戏会演,《抱犊山区好后勤》获演出奖。

先期的县柳琴剧团在长期的舞台演出和送戏下乡的磨炼中,涌现出一批较有影响的演员,像陈怀英、徐茂银、曹玉龙、桂素文、徐宝琴、王桂兰、刘俊华等。

其中,徐茂银是新旧社会交替中苏北、鲁南一带典型的柳琴戏代表人之一。

他生于1941年,祖籍苍山县二庙乡芦塘村人,九岁随父亲学唱柳琴戏,开始唱小旦,二十岁生、旦、丑都唱,但以小生为主,三十岁以后改唱老生。

新中国成立前他和相瑞生、夏广胜、王林松、冯士选、尹作春等艺人,组班子在鲁南、苏北等地演出。

1947年,他与夫人周桂珍去上海参加李忠仁组织的柳琴戏班,在徐家汇剧院演出。

1949年,上海电影制片拍摄《武训传》,他夫妇二人应田汉、赵丹之邀,参加了电影《武训传》的拍摄。

回到故里,被江苏省新沂县柳琴剧团招聘,正式加入国家文化艺术团体,结束了柳琴戏村头集场演出的形式,从此,柳琴剧和它的演员真正登上了剧院大舞台。

1957年,他随江苏戏剧代表团参加了在南京举办的第二届华东戏剧会演,主演了柳琴戏《休丁香》中的张万仓,获演员二等奖,受到了江苏省领导的接见,并由江苏省负责将该剧灌制成唱片。

他功底扎实,扮相潇洒大方,唱腔朴实深厚,字正腔圆,被誉为柳琴戏中的“马连良”。

1962年,他携全家调入苍山县柳琴剧团。

来苍山后,他融会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