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回转工作台的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85420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26.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一体化回转工作台的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机电一体化回转工作台的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机电一体化回转工作台的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机电一体化回转工作台的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机电一体化回转工作台的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电一体化回转工作台的设计.docx

《机电一体化回转工作台的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一体化回转工作台的设计.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电一体化回转工作台的设计.docx

机电一体化回转工作台的设计

机电一体化-回转工作台的设计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

设计题目:

数控回转工作台的设计

1.设计内容包括:

总体设计,机械系统的设计与计算,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2.设计要求包括:

回转角度0~360°;最大回转半径400㎜;最大承载重量50㎏;

3.机械部分的设计:

装配工作图1张(1号);

4.计算机控制的设计:

控制系统接口图一张;

5.控制装置采用步进电机驱动,MCS-51或单片机FX2N-PLC控制系统,软件环分,由键盘输入实现开环控制。

三、机械系统设计

在数字回转工作台机械传动部分选用蜗轮蜗杆传动,因为蜗杆传动平稳,振动,冲击和噪声均较小;能以单级传动获得教大的传动比,结构紧凑,有利于实现回转工作台所要求的分度的实现.故选用蜗轮蜗杆传动.

(一)、蜗杆类型的选择:

蜗杆选择为渐开线圆柱蜗杆.因为此种蜗杆不仅可车削还可以像圆柱齿轮那样用齿轮滚刀滚削,并可用但面或单锥面砂磨削.制造精度高.是普通圆柱蜗杆传动中较理想的传动.传动效率也高,在动力传动和机床精密传动中应用较为广泛.

(二)、蜗杆蜗轮材料的选择:

由于蜗杆传动啮合摩擦较大,且由于蜗轮滚刀的形状尺寸不可能做得和蜗杆绝对相同,被加工出的蜗轮齿形难以和蜗杆精确共轭,必须依靠运转跑合才渐趋理想,因此材料副的组合必须具有良好的减摩和跑合性能以及抗胶合性能。

所以蜗轮通常青铜或铸铁做齿圈,并尽可能与淬硬并经磨削的钢制蜗杆相匹配。

故选择:

蜗杆材料为:

渗碳钢,表面淬硬56-62HRC牌号为20GrMnTi.蜗轮材料为:

铸造锡青铜,牌号为ZcuSn10Pb1

(三)、蜗杆蜗轮参数计算:

1.蜗杆传动尺寸的确定:

由设计题目中要求可知:

工作台回转直径最大为400mm/50千克.

由《齿轮手册》(上)表取蜗杆蜗轮中心距标准a=225mm;

估取蜗杆分度圆直径:

为能获得较大的传动比,取蜗杆头数为:

z=1;z=90

估取模数m:

m=~a/z=取m=4

q=d/m=80/4=20

6tanγ=z/q则γ=°

2.确定蜗轮蜗杆各参数值

蜗杆尺寸“

1)蜗杆轴向齿距:

p=πm=×4=

2)螺旋线导程:

p=p×z=×4=

3)法向齿形角:

对于ZI蜗杆αn=20°在分度传动中允许减小齿形角α=15°

4)直径系数:

q=d/m=80/4=20

5)蜗杆分度圆(中圆)直径:

d(d)=d=qm=80

6)蜗杆分度圆(中圆柱)导程角:

γ=°

渐开线蜗杆:

基圆柱导程角:

γcosγ=cosαncosγγ=°

7)基圆直径:

dd=zm/tanγ=

8)法向基节:

p=πmcosγ=

9)蜗杆齿轮顶高:

h=hm=1×4=4

10蜗杆齿根高:

h=1.2m=

11)蜗杆全齿高:

h=h+h=4+=

12)顶隙:

c=0.2m=

13)齿根圆半径:

ρ=0.3m=

14)蜗杆齿顶圆直径:

d=d+2h=88

15)蜗杆齿根圆直径:

d=d-2h=

16)蜗杆齿宽:

b=95

蜗轮尺寸:

1)蜗轮中圆螺旋角:

β=γ=°

2)蜗轮分度圆(节圆)直径:

d=mz=4×60=240mm

3)蜗轮中圆直径:

d=d=240mm

4)蜗轮齿顶高:

h=1×4=4mm

5)蜗轮齿根高:

h=×4=4.8mm

6)蜗轮全齿高:

h=h=8.8mm

7)蜗轮齿顶圆直径:

d=d+2ha=240+8=248mm

8)蜗轮齿根圆直径:

df2=d-2h==230.4mm

9)蜗轮外圆直径:

d=d+m=248+5=253mm

10)蜗轮齿宽:

b=80.3mm

(四)、蜗轮带动工作台转动需克服的力:

滚动导轨的摩擦系数为:

f=~取:

f=工作台重量为:

50㎏×=490N

摩擦力:

则可知:

周向力F=Gf=490×=

(五)、蜗轮蜗杆的支承结构:

蜗杆及蜗轮的支承通常都采用滚动轴承,蜗杆支承跨距L1应尽量紧凑。

通常L1=(~)a.其中用于a≤500。

用于a≥500。

蜗轮支承跨距L2=()d2。

d2为蜗轮分度圆直径,其中适用于小尺寸传动。

蜗轮蜗杆具有轴向力,当跨距小时常采用接触球轴承或圆锥滚子轴承。

轴向力不大是亦可采用向心球轴承。

支承跨距较大或载荷有冲击而双向传动时,可在一个支座上采用两个相反方向放置的角接触球轴承或圆锥滚子轴承并加以预紧,在设计中选用圆锥滚子轴承(7306E)用于承受轴向及径向力。

另一支座则采用一个单列向心球轴承或圆柱滚子轴承(选用圆柱滚子轴承2208)并允许针对箱体有相对轴向游动,也可在一端采用双列调心球轴承或双列调心滚子轴承。

另一端采用单受径向力的向心轴承。

向位置和游隙的调整依靠事先磨削好的调整环或垫片组,他们可以放置在轴承外圆和压盖圆筒之间。

而垫片组也可放置在压盖端面和箱体凸缘之间。

(六)回转台结构

图1回转台结构

四、步进电动机的选择

磁阻式步进电动机由于其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分辨率高等优点,故选择磁阻式步进电动机。

90BF006磁阻式步进电动机产品数据:

相数:

5

步距角:

电压:

24

相电流:

3A

最大静转矩M

空载起动频率:

f=2400step/s

电阻:

Ω

分配方式:

五相十拍

重量:

2.2kg

五、控制系统设计

(一)系统方案设计构成

本系统包括机械部分和伺服电机控制两部分。

根据所给的要求,拟用开环控制结构设计方案,其开环系统结构原理如图1。

图2开环系统结构原理

具体原理:

编写单片机指令,通过扫描键盘输入的数字记录需要转动的角度,然后计算需要输出的脉冲,用软件的方法实现脉冲的输出,然后由光电耦合电路减小外部的干扰,接着用环行分配器使各相绕组按一定的顺序通电,由功率放大电路实现功率的放大,然后接步进电动机,通过联轴器把力矩传到蜗杆、蜗轮减速器。

由于蜗轮与回转工作台以传动轴相连接,具有相同的角速度,使得蜗轮的转动带动回转工作台的转动。

理论上,回转工作台的转动角位移精度由微机发出的电平信号来控制。

(二)、单片机的选用

本设计选用8031芯片,片内无ROM或者EPROM,使用时必须配置外部的程序存储器EPROM。

本设计选用了2764扩展其空间,8031的引脚分3大功能:

(1)I/O口线

P0,P1,P2,P3共4个八位口。

(2)控制口线

PSEN(片外取指控制)、ALE(地址锁存控制)、EA(片外存储器选择)、RESET(复位控制)。

(3)电源和时钟

8031最小应用系统。

8031内部不带ROM,需要外接EPROM作为外部程序存储器。

又因为8031在外接程序存储器或数据存储器时地址的低8位信息和数据信息分时送出,故还需要采用一片74LS373来锁存低8为地址信息。

这样,一片2764EPROM和一片74LS373组成了一个最小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MCS-51的程序存储器空间与数据存储器空间是相互独立的。

用户可最多扩展到64kb的程序存储器几64kb的数据存储器,编址为0000H~FFFFH。

片内8kb单元地址要求地址线13根(A0~A12)。

它由P0和~组成。

地址锁存器的锁存信号为ALE。

程序存储器的取地址消耗为PSEN。

由于程序存储器芯片只有一片,所以其片选端(31)直接接地。

8031芯片本身的连接31必须接地来表明选择外部存储器外,还必须有复位和时钟电路。

在此系统中有P1、P3口作为用户I/O口使用;74LS373为地址锁存器,他是一片三态输出8D触发器,当OE=1时三态门导通,输出线上为8为锁存器的状态。

当OE=1时输出为高住抗转台。

G为锁存信号输入线,G=1时锁存器输出等于D端输入,G输入短跳变将输入信息锁存到8为锁存器中。

当8031在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时,P2口输入高8为地址:

P6口分时传送底8为地址和指令字节。

在ALE为高电平时,P0口输出的地址有效,并由ALE的下降沿锁存到地址锁存器中,此时外部程序存储器宣统信号线PSEN出现低电平,选通相应的外部。

EPROM存储器;相应的指令字节出现在EPROM的数据线(O0~O7)上,输入到P0口,CPU将指令字节读入指令寄存器。

(三)、光电耦合

为了防止强电干扰及其干扰信号通过I/O控制电路进入计算机,影响其工作,通常的办法是实现采用滤波吸收,控制干扰信号的产生,然后采用光电隔离的办法,使微机与强电部件不共地,中断干扰信号的传导,光电隔离电路主要有光电耦合器的光电转换元件组成。

控制输出时,微机输出的控制信号经74LS04非门反相后,加到光电耦合器G的发光二极管正端。

当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经过反相加到发光二极管正端的电平为低电平,因此,发光二极管不导通,没有光发出。

这时光敏三极管截止,输出信号几乎等于加在光敏三极管集电极上的电源电压。

当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发光二极管导通并发光,光敏三极管接收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而导通,于是输出端的电平几乎等于零。

(四)、环形分配器

步进电动机的各相绕组必须按一定的顺序通电才能正常工作。

这种使电动机按一定规律变化的部分称为脉冲分配器。

实现环形脉冲分配器功能有两种:

一种是纯软件方法,即完全用软件来实

现相序的分配,直接输出各相导通或截止的信号;其电路图如图

图3输出各相导通或截止信号图

本设计以五相十拍电机为控制对象,它的通电方式为AB-ABC-BC-BCD-CD-CDE-DE-DEA-EA-EAB,共有10个通电状态。

如果P1口输出的控制信号中,0代表绕组通电,1代表使绕组断电,则可用10个控制字来对应这10个通电状态。

这10个控制字如下表

通电状态(E)(D)(C)(B)(A)控制字

AB11100FCH

ABC11000F8H

BC11001F9H

BCD10001F1H

CD10011F3H

CDE00011E3H

DE00011E7H

DEA00111E6H

EA01110EEH

EAB01100ECH

在程序中,只要依次将这10个控制字送到P1口,步进电动机就会转动一个齿距角。

每送一个空子就完成一拍,步进电动机转过一个步距角。

程序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进行设计的。

(五)、功率放大器

从计算机输出口或从环形分配器输出的信号脉冲电流一般只有几个毫安,不能直接驱动步进电动机,必须采用功率放大器将脉冲电流进行放大,使其增大到几至十几安培,从而驱动电动机运转。

由于电动机各相绕组都是绕在铁心上的铁圈。

所以电感较大,绕组通电时,电流上升受到限制,因而影响电动机各相绕组电流的大小。

绕组断电时,电感中磁场的储能元件将维持绕组中已经有的电流不能突变。

在绕组断电时会产生反电动势。

为使电流尽快衰减并释放反电动势必须增加适当的续流回路。

本设计采用单电压功率放大电路,如图

图4单电压功率放大电路图

步进电动机的输出转距随频率升高而下降的原因可以这样接受:

由于有绕组电感的一向,绕组中电流的波形如上所示,电流上升需要一定的时间,电流上升的驱动电流的时间常数τa

τa=L/Ra

L-----绕组的电感;

Ra——通电回路的总电阻,包括绕组线圈电阻,限流电阻R1和晶体管结电阻。

电流下降时放电回路的时间常数τb

τb=L/Rb

L-----绕组的电感;

Rb——通电回路的总电阻,包括绕组线圈电阻,耗能电阻R2晶体管结电阻。

本设计考虑的精度原因,选取R1=R2=10Ω

六、程序编写

键盘子程序:

KEY:

LCALLKS2检查有闭合键否

JNZMK1A非0,有键闭合则转

LJMPMK7无键闭合转返回

MK1:

LCALLDIR有键闭合,则延时12ms

LCALLDIR消抖

LCALLKS2再次检查有键闭合

JNZMK2若无键闭合则转

LJMPMK7若无键闭合则转返回

MK2:

MOVP1,#F0H发行线全扫描信号,列线全1

MOVA,P1读入列状态

ANLA,#F0H保留高4位

CJNEA,#FOH,MK3有键按下则转

LJMPMK7无闭合键转返回

MK3:

MOVR2,A保存列值

ORLA,#0FH列线信号保留,行线全1

MOVP1,A从列先输出

MOVA,P1读入P1口状态

ANLA,#0FH保留行线值

ADDA,R2将行线值和列线值合并

MOVR2,A暂存与R2中

MOVR3,#00HR3存简直

MOVDPTR,#TRBE指向键值表首地址

MOVR4,#10H查找次数送R4

MK4:

CLRA

MOVCA,@A+DPTR表中值送入A

MOV70H,A暂存与70H单元中

MOVA,R2键特征值送入A

CJNEA,70H,MK6未查到则转

MK5:

LCALLDIR扫描1遍显示器

LCALLKS2还有键闭合否

JNZMK5若键未释放,则等待

LCALLDIR若键已释放,则延时12ms

LCALLDIR消抖

MOVA,R3将键值存入A中

RET返主

MK6:

INCR3键值加一

INCDPTR表地址加1

DJNER4,MK4未查到,反复查找

MK7:

MOVA,#FFH无闭合键标志存入A中

RET返主

KS2:

MOVP1,#FOH闭合键判断子程序

MOVA,P1发全扫描信号,读入列线值

ANLA,#FOH保留列线值

CPLA取反,无键按下全0

RET返主

TRBE:

DB01H,02H,03H,04H,05H,06H,07H,08H

DB09H,00H,FFH,FFH,FFH,FFH,FFH,FFH

把输入的数字转换成字节数:

MOVA,30H

MOVB,#64H

MULAB

MOVR6,A

MOVR7,A

MOVA,#31H

MOVB,#OAH

MULAB

ADDA,R6

MOVA,#32H

MOVR6,A这样高位在R7中,低位在R6中

计算程序:

MOVR5,#00H

MOVR4,#4BH

DIVMOVA,R5除数高8位送A

JNZBEGIN除数非零则转BEGIN

MOVA,R4除数底8位送A

JZOVER除数为零置益出标志

BEGIN:

MOVA,R7被除数高8位送A

JNZBEGIN1被除数非零则转BEGIN1

MOVA,R6被除数低8位送A

JNZBEGIN1被除数非零则转BEGIN1

RET被除数为零则返回

BEGIN1:

CLRA清余数单元

MOVR2,A

MOVR3,A

MOVR1,#10H双字节除法计数器置16

DIV1:

CLRC开始R3R2R7R6左移

MOVA,R6被除数低8位送A

RLCAR6循环左移一位

MOVR6,A左移结果送回

MOVA,R7被除数高8位送A

RLCAR7循环左移一位

MOVR7,A左移结果回送

MOVA,R2余数左移一位

RLCA

MOVR2,A

MOVA,R3

RLCA

MOVR3,A

DIV2MOVA,R2开始部分余数减除数

SUBBA,R3低8位先减

MOVR0,A暂存差值

MOVA,R3

MOVA,R5高8位相减

JCNEXT若部分余数〈除数则转NEXT

INCR6若部分余数〉=除数则商为1

MOVR3,A新余数存R3R2

MOVA,R0

MORR2,A

NEXT:

DJNZR1,DIV116位除完则返回

MOVA,R3开始四舍5入处理

JB,ADD1若余数最高位为1则进1

CLRC开始余数乘2处理

MOVA,R2

RLCA余数低8位乘2

MOVR2,A

MOVA,R3

RLCA余数8位乘2

SUBBA,R5余数*2-除数

JCNOOVER若余数*小〈除数则转

JNZADD1若够减则转进1

MOVA,R2高8位相等时比较底8位

SUBBA,R4

JCNOOVER余数*2〈除数则转

ADD1:

MOVA,R6开始商进1处理

ADDA,#01H

MOVR6,A

MOVA,R7

ADDCA,#00H

MOVR7,A

NOOVER:

MOVOVER,#00H清益出标志

RET

OVER:

MOVOVER,#00H置益出标志

RET

中断、循环产生脉冲:

ORGOO1BHT1中断入口

LJMPHERE转到HERE处

ORG2000H主程序

MOVTMOD,#10HT1工作于方式1

MOVA,R3设置计数初值

MOVTH1,A

MOVA,R2

MOVTL1,A

SETBEACPU开中断

SETBET1允许T1中断

SETBTR1启动T1定时

INT:

INCR0正转加1

CJNER0,#0AH,ZZ如果计数器等于10修正

MOVR0,#00H

ZZ:

MOVA,R0计数器值送A

MOVDPTR,#ABC指向数据存放首地址

MOVCA,@A+DPTR取控制字

MOVP1,A送控制字到P1口

RET

ABC:

DBOFCH,OF8H,OF9H,OF1H,0F3H

DBOE3H,0E7H,0E6H,0EEH,0ECH

等待键盘再次输入:

中断就跳到在这里

HERECJNEA,#FFHKEY

七、设计心得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它是一门机械技术与微电子技术的交叉学科。

随着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机械技术与微电子技术的相互渗透越来越快。

本次设计的数控回转工作台就是机电有机结合的产品。

 

参考文献

[1]濮良贵纪名刚主编.机械设计[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1.

[2]张建民等编著.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周斌主编.机电一体化使用技术手册[M].北京:

兵器工业出版社,1994,

[4]张毅坤陈善久裘雪红编著.单片机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M].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8.

[5]齿轮手册编委会.齿轮手册(上)[M].兵器工业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6]孔峰编著.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M].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1.

[7]洛阳轴承研究所编.滚动轴承[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

[8]房小翠.单片微型计算机与机电接口技术.[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

[9]邓星钟主编.机电传动控制[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3.

[10]洪家娣,李明,黄兴元.机械设计指导[M].江西高校出版社,2006,7.

[11]姜培刚,盖玉先主编.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