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83994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蝉.docx

《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蝉.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蝉.docx

1.《蝉》

朝代:

唐代

作者: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

蝉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喝的是清冽的露水,

悦耳的叫声自梧桐林向外远播。

因为它站得高,声音自然传得远,

并不是借了秋风。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朝代:

唐代

作者: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我独自一人在异乡漫游,

每到佳节就加倍思念亲人。

我知道在那遥远的家乡,

兄弟们一定在登高望远;

他们都插着茱萸,就为少了我而感到遗憾伤心。

注释九月九日:

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又叫老人节。

3.《绝句》

朝代:

宋代

作者:

志南

原文: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译文及注释:

在参天古树的浓阴下,系了小船,

拄着藜仗,慢慢走过桥,向东而去。

阳春三月,杏花开放,绵绵细雨像故意要沾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

轻轻吹拂人面的,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风令人陶醉。

4.《梅花》/《梅》

朝代:

宋代

作者:

王安石

原文: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译文及注释: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

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

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5.《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

朝代:

唐代

作者:

王维

原文: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及注释:

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

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

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6.《竹石》

清代郑燮[xiè]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及注释: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

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

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7.《题西林壁》

朝代:

宋代

作者:

苏轼

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及注释: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

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

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8.《夜书所见》

朝代:

宋代

作者:

叶绍翁

原文: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译文及注释:

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

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

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9.《春晓》

朝代:

唐代

作者:

孟浩然

原文: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及注释: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

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

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10.《春夜喜雨》

朝代:

唐代

作者:

杜甫

原文: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译文及注释:

春雨知道适应季节,

当万物萌发生长时,

它伴随着春风,在夜晚偷偷地及时降临,

滋润万物又细微无声。

郊野的小路和空中的云朵躲在黑暗之中,

江上渔船的灯火却格外明亮。

待到天明,看那细雨滋润的红花,

映着曙光分外鲜艳,饱含雨露的花朵开满了锦官城。

11.《回乡偶书》

朝代:

唐代

作者:

贺知章

原文: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及注释:

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

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

他们笑着询问:

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12.《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朝代:

宋代

作者:

苏轼

原文: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译文及注释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大雁北飞,就像要回到北方家乡的人那样,但是由于依恋,差一点掉了队。

还没有飞到北方时,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渡过半月的春光时节。

 

13.《绝句》

朝代:

唐代

作者:

杜甫

原文: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译文及注释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注释①迟日:

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②泥融:

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③鸳鸯:

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常双双出没。

14.《忆江南》

朝代:

唐代

作者:

白居易

原文: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译文及注释:

江南是个好地方,我熟悉那里的风景。

日出时,江边红花比火还红艳,春天里,一江绿水仿佛被蓝草浸染。

怎能让人不常常思念美好的江南?

注释⑴忆江南:

词牌名。

据《乐府杂录》,此词又名《谢秋娘》,系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作。

又名《望江南》、《梦江南》等。

15.《游子吟》

朝代:

唐代

作者:

孟郊

原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及注释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1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朝代:

唐代

作者:

韩愈

原文: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及注释:

 京城的街道上空丝雨纷纷,雨丝就像乳汁般细密而滋润,小草钻出地面,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它远胜过了绿杨满城的暮春。

17.《登鹳雀楼》

朝代:

唐代

作者:

王之涣

原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及注释: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18.《草》/《赋得古原草送别》

朝代:

唐代

作者:

白居易

原文: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及注释:

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

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19.《静夜思》

朝代:

唐代

作者:

李白

原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及注释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20.《青松》

朝代:

现代

作者:

陈毅

原文: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译文:

厚厚的一层雪压在松枝上,仔细看一看,这青松又高又直。

要想知道这青松又多么纯洁多么高大,那就要等到树上那层厚厚的雪化了之后才能看到。

21.《咏柳》/《柳枝词》

朝代:

唐代

作者:

贺知章

原文: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及注释: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

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22.《早发白帝城》/《白帝下江陵》

朝代:

唐代

作者:

李白

原文: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及注释:

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

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

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

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

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23.《长歌行》

朝代:

两汉

作者:

佚名

原文: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译文及注释:

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