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册数学备课22.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82958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册数学备课2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第二册数学备课2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二册数学备课2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二册数学备课2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二册数学备课2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册数学备课22.docx

《第二册数学备课2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册数学备课22.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册数学备课22.docx

第二册数学备课22

课题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单元

第二单元

教学内容

第16~18页

课时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合作和交流等活动,直观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平面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在画一画,围一围,分一分、涂一涂等操作活动中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感受形与体、形与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认识图形的过程中,树立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培养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这些基本的平面图形,培养空间观念。

难点:

感受这些平面图形及其变换。

教学资源

学生经验:

在上册中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

教学资源:

教学多媒体、师生同时准备各种形状的积木,钉子板,橡皮筋,彩色笔等。

教学设计

二度设计

一、搭一搭,画一画

1、出示情境图,谈话:

小朋友,你们喜爱搭积木吗?

今天每组同学都准备了一些积木,我们一起来搭一搭,好吗?

请每组的同学一起搭一搭,搭好后互相说一说:

你们用了哪些形状的积木?

学生分组活动。

全班交流:

每组汇报用了哪些形状的积木。

(教师适时把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柱的积木各粘一个在黑板上)

2、出示主题图,谈话:

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你也想试一试吗?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小组交流:

你画的图形分别用了哪一种形状的积木?

画的是哪个面?

全班交流:

你的图形是怎么画的?

把你画的图形贴到黑板上相应的位置。

(学生把图形贴在相对应的立体图形的后面)

3、揭示课题,谈话:

同学们刚才画了这么多的图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图形。

(板书课题:

认识图形)

二、摸一摸,认一认

1、认识长方形。

教师指着贴在长方体后面大小不一的长方形问:

这些图形都是用哪一种形状的积木画出来的?

在积木的面上还能找到这样的图形吗?

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找、摸一摸。

学生活动后反馈:

指名说一说、摸一摸。

提问:

你们知道这样的图形叫什么吗?

(在图形后面板书:

长方形)

2、认识正方形和圆。

教师指着贴在黑板上的正方形和圆形问:

这些图形又分别是用哪一种积木的面画出来的?

在积木的面上,还能找到这样的图形吗?

请在小组内指一指、说一说、摸一摸。

提问:

像这样的图形又分别叫什么呢?

(在相应图形后面板书:

正方形、圆)

三、辨一辨,说一说

1、出示一些画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让学生说说它们的名称。

2、教师说图形的名称,学生从学具盒里拿出相应的图形。

3、教学“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的图形:

找一找,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圆形。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

(2)提问:

你还在哪里见过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

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四、想一想,做一做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先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再全班交流。

(2)提问:

在钉子板上能围出一个圆吗?

请大家猜一猜,再动手围一围。

(3)讨论:

为什么在钉子板上能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而不能围成圆?

(让学生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是直的,能围出来,而圆的边是弯曲的,围不出来)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自己画,画好后展示画出来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先说一说打算怎样涂色,再独立完成,然后反馈。

展示一个学生的答案,指着图中的长方形,提问:

这些图形有平着放的,有竖着放的,有斜着放的,它们都是什么形?

(使学生感悟辨认图形时,只管形状,不管位置)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出示题目并提问:

这个小朋友正在做什么?

(2)学生自己用一个正方形画正方形。

(3)小组讨论:

比比画出的正方形,你有什么发现?

(4)全班交流:

指名说一说。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独立练习后交流:

你画出了几个形状不同的长方形?

怎样画的?

五、课堂总结,课外实践

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还有什么问题吗?

课外实践:

请同学们课后细心观察,看哪些地方有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

把你看到的和你身边的人说一说。

课堂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

★拓展:

数数几个正方形。

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课题

练习四

单元

第二单元

教学内容

第19~20页

课时

2

教学目标

1.通过折一折、搭一搭、数一数、剪一剪、拼一拼等实践活动,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

2.在折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使学生经历图形的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初步空间想象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折一折、搭一搭、数一数、剪一剪、拼一拼等实践活动,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

难点:

在折一折、搭一搭、拼一拼等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教学资源

学生经验:

学生初步认识了各种平面图形,各种图形的纸若干,教学挂图,剪刀。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各种图形的纸若干,剪刀、挂图、小黑板等。

教学设计

二度设计

一、揭题认标、举例梳理。

1.学生回忆学过的图形的相关知识。

摆一个正方形至少要()根小棒。

摆一个长方形至少要()根小棒。

摆一个三角形至少要()根小棒。

2.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

二、多层练习,内化提升。

1.完成第1题。

出示第1题,要求观察这幅图是由哪些形状拼成的?

分类数一数,并把书上填好。

交流并说说怎样才能数得既对又快。

2.完成第2题。

读题,理解题意。

学生选择一种折法,在小组中交流,说一说折出的是什么图形?

集体交流,并说一说。

3.完成第3题。

理解题意学生操作。

交流不同的折法并展示。

4.完成第4题。

(1)出示第4题。

(2)让学生说说题意。

(3)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反馈。

5.完成第5题。

(1)拿出一张长方形纸,让学生理解题意。

(2)学生操作。

(3)交流不同的方法。

6.完成第6题。

(1)学生用准备的各种图形的纸拼一幅美丽的图。

(2)学生动手拼一拼,集体交流。

三、回顾总结,评价反思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体会。

课堂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

★拓展:

数数几个长方形,几个三角形。

板书设计:

练习四

教学反思:

 

课题

认识整十数

单元

第三单元

教学内容

第21~23页

课时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整十数的产生与发展,能一十一十地正确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整十数,会读、会写整十数和一百。

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10个十是一个百,知道个位、十位和百位以及这三个数位的顺序。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周围事物和日常生活的意识,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让学生经历十个十个地数数的过程。

通过数一数,说一说,感知单位“十”和单位“百”。

难点:

“百”的概念的建立和“个、十、百”三个数位的顺序的把握。

教学资源

学生经验: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中已经知道,10根小棒捆成1捆表示1个十,2个十是20,这节课在此基础上,认识整十数和一百。

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为以后教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认识几十几打基础。

教学准备:

教学多媒体、挂图、小黑板、师生同时准备100根小棒,每10根一捆、计数器等。

课中导学

学程预设

一、创设情境

1、师:

小动物们今天在森林公园进行数学竞赛,蓝猫打算乘着智慧列车去参加,小朋友们想一起去吗?

可是蓝猫把开启智慧列车的密码丢失了,不过不要紧,密码就藏在列车的车厢上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

——

2

——

4

——

——

——

10

——

12

2、原来密码就是068,现在,让我们一起乘着智慧列车出发吧。

二、活动探究

1、认识整十数和一百

(1)森林公园门口,小狗在数小棒呢!

我们跟它一起数:

1、2、3……10(多媒体)

(2)10个1根捆成一捆,得到1个十,一捆是十根。

(3)2捆是多少根呢?

3捆是多少根?

6捆呢?

你是怎么想的?

(板书:

2个十是二十  3个十是三十  6个十是六十)

(4)学生用学具摆,愿意摆几捆就摆几捆,并与同桌说说有几个十,是多少。

(5)一起十根十根地数:

十、二十、三十……九十、一百(多媒体)

师指出:

10个十是一百(板书)

追问:

我们把10捆小棒摆成一大捆,一大捆就是100根,那么,一百里面有几个十?

过渡:

小朋友们帮助小狗解决了问题,小狗很高兴。

不过小狗想起来它的好朋友小猫有几道问题不会解答,小朋友们愿意帮一帮小猫吗?

(6)组织练习

①“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数一数每串珠子有几颗,有几串,想想一共有多少颗,再指名回答。

②“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木块图,让学生看清图中的一条木块是几个小木块,然后独自填写,填好后组织学生交流。

③“想想做做”第3题

过渡:

小猫小狗在小朋友们的帮助下顺利解决了问题,它们邀请小朋友们继续参观。

咦,小青蛙是不是也遇上难题了?

我们赶快来看一看。

2、读写整十数和一百

(1)出示计数器,要求学生说说对此已经知道了什么。

(2)师在十位上拨3颗珠子,让学生说说表示多少,是怎样想的。

师:

是啊,十位上的3颗珠子表示3个十,3个十是30。

(边板书边指导30的写法)

(3)在十位上拨6颗珠子,让学生说说表示多少,并指名板书60。

(4)学生自己在计数器上拨一个数,让同桌说一说是多少,并请他写出这个数。

(5)师在十位上拨珠,让学生一十一十地数,从十数到一百。

师:

当十位上满10颗珠子时,也就是10个十,那就是——一个百,所以就产生了一个新的数位——百位。

10个十是一百,我们可以在百位上拨一颗珠子,这一颗珠子就表示1个百,是一百,谁会写一百?

(指名尝试板书100)

(6)闭上眼睛想一想计数器上从左边起,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分别是什么数位。

过渡:

小朋友们可真聪明,又帮助小青蛙解决了问题,本次数学竞赛还有很多好玩的题目等着我们呢,你们有兴趣去解答吗?

三、巩固应用

1、“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画一画后用实物投影反馈。

2、“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独立填写后反馈。

3、“想想做做”第6题

(1)学生独立填空格

(2)反馈交流,说说“80是接近100,还是接近30?

(3)看着这两排数,你还可以说些什么?

4、“想想做做”第7题 

5、“想想做做”第8题

四、总结反思

1、师: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些数,小朋友想想,今天我们认识的数有什么特点?

2、根据学生回答小结并板书课题:

认识整十数

课堂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

★拓展:

10个10地数,70后面的一个数是(),前面的一个数是()。

10、20、30、、、。

100、80、60、、、。

、、50、30、10。

100、70、40、。

板书设计:

认识整十数

10个十是一百。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教学反思:

 

课题

认识几十几

单元

第三单元

教学内容

第24~25页

课时

2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非整十两位数的意义,会按顺序数出100以内的数,会读、写非整十的两位数,会用学具表示这些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

2、继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培养与同学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会数会读会写几十几,练习数的组成和写数。

难点:

几十九添上一是多少。

教学资源

学生经验:

学生已经认识了整十数,已经有了100以内数的生活经验,这些都为本节课的教学提供了知识上的准备。

教学准备:

教学多媒体、挂图、小黑板、小棒、计数器等。

教学设计二度设计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1.师:

今天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几十几。

(板书:

认识几十几)

2.师:

几十几的数在生活中到处都有。

如:

我今年9岁。

我们班有37个人。

你能说一句吗?

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

(一)直观认识几十几.谈话:

请小朋友们数出23根小棒摆在课桌上,看谁摆得又快又好。

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摆法,比一比哪中摆法好,好在哪里。

让学生感到摆成2捆(每捆10根)和3根比较好,因为这中摆法能一眼看出是23根。

提问:

3捆再加上4根是多少?

你怎么知道这是34根的?

3捆添上9根呢?

你怎么知道这些是39根的?

讨论:

三十九根添上一根是多少根?

你能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吗?

小组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提问:

三十九添上一是四十,那么四十九添上一,五十九添上一……九十九添上一各是多少呢?

数数:

从38数到41;从47数到100;同桌出题互相数一数。

(二)教学写数、读数和数的组成

1、拨一拨。

根据计数器上所拨的数说一说数的组成。

写一写。

让学生一起把这个数读出来。

提问:

24中的“2”表示什么?

“4”呢?

24是由哪两个部分组成的?

2、让学生用计数器在小组内拨34和43,完成21页例题的天空,然后进行“几十几”数的听写练习。

 

三、组织练习,完善认知。

1.完成第2、3题

独立完成并集体订正。

2.完成第4题。

读给同桌听一听。

说说自己在生活中见过的几十几的数。

3.完成5、6、7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回顾总结,评价反思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体会。

课堂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

★拓展:

(1)写出5个十位上是5的数。

(2)写出5个个位上是8的数。

(3)写出5个十位上是4且小于48的数。

(4)写出5个个位上是9且大于30的数。

(5)写出5个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2的数。

教学反思:

 

课题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单元

第三单元

教学内容

第26~27页

课时

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知道加数、和与被减数、减数、差的含义。

2.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认识,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让学生在生活联系中进一步体会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应用。

4、在实际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

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

学生经验: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中形成的根据一幅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的知识与经验,前一节课认识了100以内的数的组成。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

课中导学

教学设计

二度设计

一、提示课题,明确目标

1.10+5=6+10=15-10=12-2=18-8=19-10=10+4=

2、27里有()个十和()个一,2个十和5个一是()。

8个十和8个一是(),6个十和5个一是()。

2.明确学习内容,认定学习目标。

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

学习例题

1、教学例题

师:

小猴看到小朋友这么认真,它来到水果店,想买一些桃子送给你们。

(出示场景图)提问:

从图中你们知道了什么?

追问:

篮子里面有30个,你怎么一下子知道?

2、提问:

看了这张图,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谁能列式解答?

提问:

30+4等于多少呢?

你是怎么想的?

那么34-30呢?

你是怎么想的?

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自主提问并解决问题。

⑴求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⑵一共有34个桃子,拿走30个,还剩多少个?

学生独立解答。

小组合作交流。

三、全班交流,提炼建模

(一)教学试一试。

师: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二)介绍

师:

在加法算式里,像这里30+4=34中,我们把相加的两个数叫加数,两个加数相加的结果叫做和。

谁来说一说算式4+30=34中各部分的名称?

减法算式中的各部分也有名称。

减号前面的数是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做减数。

减法算式中的得数叫做差。

指名说出算式34-4=30中各部分的名称。

 四、分层练习,内化提升

1、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学生独立解答,并交流。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明确表格意思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1分钟内完成。

5、完成想想做做第6、7题。

说说图意

独立列算式

小组合作交流。

 五、回顾总结,评价反思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体会。

课堂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

★拓展:

1.把60根小棒分成两堆,两堆都是整十数,可以怎样分?

用算式表示。

2.今年小军10岁,小明14岁,小军比小明小几岁?

10年后,小军比小明小几岁?

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30+4=3434-30=4

↓  ↓  ↓   ↓   ↓  ↓

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

教学反思:

 

课题

练习五

单元

第三单元

教学内容

第28页

课时

4

教学目标

1.复习认数方面的基础知识,进一步理解百以内各数的含义,强化数数能力以及运用数进行交流的能力。

2.能正确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进一步理解百以内数的含义,运用学过的数正确进行交流、表达。

难点: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资源

学生经验:

学生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的含义、组成,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整十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小黑板、口算卡片等。

课中导学

教学设计

二度设计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1.10+5=6+10=15-10=12-2=18-8=19-10=10+4=

2、27里有()个十和()个一,2个十和5个一是()。

8个十和8个一是(),6个十和5个一是()。

二、多层练习,内化提升。

(一)复习巩固认数方面的基础知识。

1.完成第1题:

看图及计数器,完成填空:

学生独立完成,并集体校对。

2.完成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

小组合作交流。

3.补充:

71和69中间的数是()。

最大的两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

32前面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是()。

45在()的前面,在()的后面。

4.完成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

小组合作交流。

(二)巩固解决问题的练习,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完成第4题:

明确表格意思。

要求学生怎样求出括号里的数。

学生独立计算。

交流。

2.完成第5题:

(1)独立计算。

(2)交流:

说说解题思路。

三、回顾总结,评价反思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体会。

课堂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

★拓展:

(1)5、10、15、()、()、30、()、()、()、()。

(2)2、4、()、8、()、12、()、()、()、()。

(3)50、60、()、80、()、()。

 

课题

数的顺序

单元

第三单元

教学内容

第29~30页

课时

5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对“百数表”的整理,进一步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含义和排列规律,巩固数的读写。

2、使学生在填写百数表、探索百数表中数的排列规律以及根据规律猜数等活动中,进一步培养自主探究精神,发展数感,锻炼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内容的趣味性,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对100以内的数按顺序进行整理,并寻找规律。

难点:

自主探求规律和应用规律。

教学资源

学生经验:

学生已经会数100以内各数,并且已经知道了数的含义、数位、数的读写等一系列知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百数表,田字框和十字框。

课中导学

教学设计

二度设计

一、提示课题,明确目标

1.交流百数表。

2.明确学习内容,认定学习目标。

二、小组合作、探索规律。

1、先横着选几行数,再竖着选几排数,分别读一读,同桌互相说说百以内数的排列有什么有趣的现象。

2、小组合作交流。

3、投影出示:

用三种不同形状的图形分别在百数表里框出几个数。

要求读一读,并找一找这几个数之间有什么联系。

在小组里照样子用“魔力框”框一框,交流自己的发现。

4、观察带一个数的框。

自己尝试填数。

小组合作交流。

三、分层练习,内化提升

完成“想想做做”第1~4题。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口答。

小组合作交流。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

小组合作交流。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

小组合作交流。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师:

最近流行感冒,医院里的人今天特别多。

王医生从1号病人看起,现在要看第35号病人。

那你知道他已经看过多少病人了吗?

师:

王医生现在要看35号,说明35号看了吗?

 

  

四、回顾总结,评价反思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体会。

课堂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

★拓展:

(1)把2、5、0在数位表内摆一摆,可以摆出的两位数有:

()。

(2)把8、4、7在数位表内摆一摆,可以摆出的两位数有:

()。

(3)今天小丽是第30个走进教室的学生,在她之前已经有多少学生进入教室了?

 

课题

比较数的大小

单元

第三单元

教学内容

第31~32页

课时

6

教学目标

1、经历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组织学生讲自己是怎样比的、怎样想的,把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认识。

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2、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知识迁移儿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组织学生讲自己是怎样比、怎样想的,把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认识。

难点:

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教学资源

学生经验:

学生上一课认识了百数表,理解了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再加上学生的生活经验,都给学生比较数的大小提供了依据和学习的保证。

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计数器等。

课中导学

教学设计

二度设计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1.1.49在()和()中间。

2.最大的两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它们相差()。

3.写出3个十位和个位相同的数:

()、()、()。

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

1.学生仔细看图后说说知道了些什么?

谈话:

同学们,你们到海边捡过贝壳吗?

松鼠和小兔它们可喜欢贝壳了,瞧!

它们在干什么呢?

看图

设疑:

小松鼠和大白兔都说自己捡得多?

到底谁捡得多呢?

你能给他们当一下裁判吗?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2.先小组合作交流各自的想法然后全班进行交流。

(1)四十几比三十几多。

(2)从小到大数,46在38的后面,所以46大。

(3)一个十位上是4、一个十位上是3,4大于3,所以46大。

(4)一生读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