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中考物理必备专题16电压和电阻讲义.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77298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48.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6中考物理必备专题16电压和电阻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46中考物理必备专题16电压和电阻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46中考物理必备专题16电压和电阻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46中考物理必备专题16电压和电阻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46中考物理必备专题16电压和电阻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6中考物理必备专题16电压和电阻讲义.docx

《46中考物理必备专题16电压和电阻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6中考物理必备专题16电压和电阻讲义.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6中考物理必备专题16电压和电阻讲义.docx

46中考物理必备专题16电压和电阻讲义

专题16电压和电阻(讲义)

一、知识梳理

一、电压

1.什么是电压

(1)电压作用是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通路。

注:

说电压时,要说“某电路或AB”两端的电压(如图

(1)所示,1、2两端电压或者2、3两端电压);说电流时,要说通过“某电阻、某支路或某元件(如图

(1),通过电池的电流或者通过电阻R1的电流)”的电流。

2.电压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压单位是伏特(简称为伏,符号是V);电压常用单位还有:

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

换算关系:

1kV=1000V,1V=1000mV,1mV=1000μV。

(2)生活中常见电压值:

一节干电池1.5V,一节蓄电池2V,家庭用电电压220V,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1)常见电路

(2)电流表

图(3)电压表

3.电压测量(如图(3)所示):

(1)测量仪器:

电压表,符号是

(2)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3V、15V两个量程)、分度值(3V量程分度值是0.1V,15V路程分度值是0.5V);

(3)使用规则: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会反偏。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注意:

①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时,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坏电压表。

②选择量程:

实验室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V和0~15V。

测量时,先选大量程,若被测电压在3V~15V可测量;若被测电压小于3V则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压大于15V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压表。

4.电流表、电压表的比较:

见表

(1)。

(1)电流表与电压表比较(以表

(2)、表(3)为例)

比较

内容

电流表

电压表

符号

连接

串联

并联

直接连接电源

不能

量 程

0.6A、3A

3V、15V

每大格

0.2A、1A

1V、5V

每小格

0.02A、0.1A

0.1V、0.5V

内阻

很小,几乎为零,相当于短路(相当于导线)

很大相当于开路

调零;读数时看清量程和分度值;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不能超过最大测量值

5.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

(1)电流表示数正常而电压表无示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①电压表损坏;②电压表接触不良;③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

(2)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无示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①电流表短路②和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开路。

(3)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除了两表同时短路外,最大的可能是主电路断路导致无电流。

二、电阻

1.定义:

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用符号R表示。

2.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符号是Ω)(规定:

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1Ω);常用单位还有千欧(符号kΩ)、兆欧(MΩ);换算:

1MΩ=1000kΩ,1kΩ=1000Ω。

3.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

材料、横截面积一定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材料、长度一定时,导体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大多数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三、变阻器

1.变阻器:

能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大小的元件。

常见的变阻器可分为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

2.滑动变阻器

(1)构造:

由瓷筒、线圈、滑片、金属棒、接线柱组成;变阻原理:

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如图

(1)所示。

(1)滑动变阻器

(2)原理:

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3)作用:

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4)铭牌:

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5)正确使用:

①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②接线要“一上一下”;③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

3.电阻箱:

是能够表示出电阻值的变阻器,如图

(2)所示,图(3)是变阻箱的面板。

(2)图(3)

(1)原理:

通过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2)优点:

能够直接读出连入电路的电阻值;

缺点:

不能连续地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值。

(3)读数方法:

旋盘下面的“△”所对应的示数乘以相应的倍数之和。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一:

电压概念与电压测量

1.电压

(1)电压的作用: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电路中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有电流电路的两端必有电压。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

(3)电压的国际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V;常用单位是:

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

1kV=103V,1V=103mV1mV=103μV。

(4)记住一些电压值:

一节干电池1.5V;一节蓄电池2V;家庭电压220V;对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电池组串联:

U=U1+U2+U3;电池组并联:

U=U1=U2=U3;2节干电池串联是3V,2节干电池并联是1.5V。

(5)电压测量:

仪器:

电压表;符号:

读数时,应先看量程,再看分度值,最后读数。

使用规则:

①电压表应与被测用电器并联。

②电压表介入电路时,应使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否则指针会反偏。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④量程范围内,电压表可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测电源电压。

⑤在预先不能预测被侧电压值时,应先进行试触。

危害:

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时,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坏电压表。

选择量程:

实验室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V和0~15V。

测量时,先选大量程,进行试触,若被测电压在3V~15V可测量,若被测电压小于3V则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压大于15V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压表。

(6)电流表、电压表的比较

电流表

电压表

符号

连接方式

串联

并联

直接连接电源两极

不能

量程

0-0.6A;0-3A

0-3V;0-15V

每大格

0.2A;1A

1V;5V

每小格

0.02A;0.1A

0.1V;0.5V

分析电路时

内阻很小,视为短路

内阻很大,视为开路

使用前应先调零;读数时,分清量程和分度值,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测量不能超过最大测量值

★重点二:

电阻概念

1.电阻

(1)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

符号:

R。

(2)国际单位:

欧姆。

规定:

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1Ω。

常用单位:

千欧、兆欧。

1MΩ=106Ω,1kΩ=103Ω。

(3)了解一些电阻值:

手电筒的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为几欧到十几欧。

日常用的白炽灯,灯丝的电阻为几百欧到几千欧。

实验室用的铜线,电阻小于百分之几欧。

★重点三:

串并联电路电压关系

1.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1)串联电路:

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U=U1+U2+…

(2)并联电路:

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且等于总电压(U=U1=U2=…)。

2.串联分压:

因为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1条路可走,所以各处电流相等,而电压却因为有电阻而被分了,所以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各段电压等于总电压(串联电路分压)。

(两个电阻串联)。

★难点一:

变阻器

(1)滑动变阻器:

构造:

瓷筒、电阻丝(阻值很大)、滑片P、金属杆、接线柱。

(2)变阻原理:

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3)使用方法:

①根据铭牌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②滑动变阻器应串联在电路中;③接法是“一上一下”接;④接入电路前(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调到阻值最大处。

(4)铭牌:

某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1.5A”字样,50Ω表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0Ω或变阻范围为0~50Ω。

1.5A表示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5A。

(5)作用:

①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逐渐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②保护电路。

(6)优缺点:

能够逐渐连续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但不能表示连入电路的阻值是多少。

(7)电阻箱的读数方法

A:

旋盘式:

各旋盘下小三角指示的数×面板上标记的倍数,然后加在一起,就是电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值。

B:

插孔式:

插入的不读,不插入的读。

三、考查方向

1.电压与电压测量

典例一:

(2020·绥化)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断开时,灯泡L正常发光;当开关S闭合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不变B.电压表示数变小

C.灯泡L变亮D.灯泡L与电阻R并联

【答案】D。

【解析】D、当开关S断开时,为灯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灯的电流,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灯泡L正常发光;当开关S闭合时灯与R并联,D正确;

B、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压表示数不变,B错误;

AC、根据并联电路各支路互不影响,通过灯的电流不变,灯的亮度不变,C错误,

由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电流表示数变大,A错误。

故选:

D。

典例二:

(2020·广东)如图所示,图甲中电压表的分度值为______V,读数为______V;若使用前出现如图乙所示的情况,则原因是______。

【答案】

(1)0

1;

(2)2.3;(3)电压表未调零。

【解析】由甲图知,电压表的量程为0~3V,分度值为0.1V,示数为2.3V。

由乙图知,电压表的指针未指在0刻度线处,原因是电压表未调零。

2.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

影响因素:

(材料、长短L、横截面积S、温度T)。

1.实验原理:

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电流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

(也可以用串联在电路中小灯泡亮度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

2.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

3.结论: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

与电压和电流的大小无关。

4.结论理解:

导体电阻的大小由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

与是否接入电路、与外加电压及通过电流大小等外界因素均无关,所以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典例三:

(2020·襄阳)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实验中,他们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的A、B两点间接入待研究的电阻丝,电源电压恒定。

忽略电阻丝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影响,待用电阻丝的规格如表格所示。

序号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1

碳钢合金丝

L

S

2

镍铬合金丝

2L

S

3

镍铬合金丝

L

2S

4

镍铬合金丝

2L

2S

(1)他们应选择序号为______的两根电阻丝来研究;

(2)从表中所给电阻丝的规格看,还可以用这些电阻丝来做另一个探究实验,即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______的关系,这次你应该选择序号为______的两根电阻丝来做实验。

【答案】

(1)3、4;

(2)横截面积;(3)2、4。

【解析】

(1)要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路,应该选择材料和横截面积都相同的两根电阻丝。

从表格中可知,序号3和序号4的材料、横截面积都相同,所以应选择序号3与序号4的两根电阻丝来研究。

(2)从表中所给电阻丝的规格看,序号2、3、4的材料都相同,长度和横截面积不完全相同,而序号2和4的材料、长度都相同,只有横截面积不同,故可以用2、4探究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典例四:

(2019·海南)如图所示是某电子秤内部简化电路。

R0是定值电阻,Rx是压敏电阻,阻值随压力增大而减小,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当Rx上压力增大时,随之减小的是()。

A.通过Rx的电流B.通过R0的电流C.Rx两端的电压D.R0两端的电压

【答案】C。

【解析】由图知,R0与Rx串联接在电路中,当Rx上压力增大时,其阻值减小,则电路中的电流I增大,即通过Rx和R0的电流均增大;又由欧姆定律U0=IR0,得R0两端的电压U0增大;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U=U0+Ux,得Ux=U-U0,由于U不变,U0增大,则压敏电阻两端的电压Ux减小。

故应选C。

典例五:

(2020·长沙)如图所示的钨丝是将一个白炽灯去除玻璃罩制成的,闭合开关S,小灯泡L发光,钨丝不发光,向钨线吹气时,小灯泡L变亮,用酒精灯给钨丝加热,小灯泡L逐渐变暗直至熄灭,由实验可知(  )。

A.钨丝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向钨丝吹气时,钨丝电阻变小;

C.给钨丝加热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D.小灯泡L发光而钨丝不发光是因为通过钨丝的电流小于小灯泡L的电流

【答案】B。

【解析】闭合开关S,小灯泡L发光,钨丝不发光,向钨线吹气时,小灯泡L变亮,说明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变大,则钨丝的电阻减小;

用酒精灯对白炽灯的钨丝加热,钨丝的温度升高,观察到小灯泡L的亮度明显变暗,说明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变小,钨丝的电阻增大;

由于钨丝和小灯泡串联接入电路中,则通过它们的电流是相同的;

综上所述,ACD错误,B正确。

故选:

B。

3.变阻器的连接

典例五:

(2019·天津)如图是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和连入电路的示意图,当滑片P向左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A、图中滑片向左移动时,电阻丝接入部分变短,连入的阻值变小,符合题意;

B、同时接入上方两接线柱,相当于接入一导线,滑片移动,接入电阻不变,不合题意;

C、同时接入下方两接线柱,相当于接入一定值电阻,滑片移动,接入的电阻值不变,不合题意;

D、滑片向左移动时,电阻丝接入部分变长,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串并联电路电压关系

典例六:

(2020·扬州)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实验中:

某实验小组分别测量了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U和灯泡L1、L2两端的电压U1、U2数据如表:

U/V

U1/V

U2/V

2.6

1.3

1.3

(1)该小组由此得出串联电路的总电压与各部分电压的关系是  (用题中物理量符号表示)。

(2)实验过程中,若L1灯丝断了,观察到电压表V1示数为  ,电压表V2示数为  。

(3)该实验还有待改进,请写出其中一点:

  。

【解答】解:

(1)由图表可知,该小组由此得出串联电路的总电压与各部分电压的关系是:

U1+U2=U;

(2)实验过程中,若L1灯丝断了,电压表V1测灯Ll两端的电压此时是电源的电压,电压表V1示数为2.6V;由于电路断路,电压表V2测灯L2两端的电压,示数为0V;

(3)该实验还有待改进,电路中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进行多次实验。

故答案为:

(1)U1+U2=U;

(2)2.6V;0V;(3)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进行多次实验。

5.电路故障分析

1.电流表示数正常而电压表无示数

“电流表示数正常”表明主电路为通路,“电压表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电压表。

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①电压表损坏;②电压表接触不良;③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

2.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无示数

“电压表有示数”表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压表,“电流表无示数”说明没有或几乎没有电流流过电流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①电流表短路;②或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开路,此时电流表所在电路中串联了大电阻(电压表内阻)使电流太小,电流表无明显示数。

3.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

“两表均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两表,除了两表同时短路外,最大的可能是主电路断路导致无电流(即电压表之外的电路有断路)。

典例七:

(2019·天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两个小灯泡的规格相同。

闭合开关后,只有一个小灯泡发光,电压表指针偏转明显。

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A.L1短路;B.L1断路;C.L2短路;D.L2断路

【答案】A。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串联,电压表测灯L2两端电压;当开关闭合时,其中一个灯亮,说明电路是通路,则另一个灯泡不亮的原因可能是灯泡短路。

而电压表有示数,说明L2没有短路,则故障原因可能是L1短路,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典例八:

(2020·广元)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灯泡L发光,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的示数几乎为零,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电阻R短路B.电阻R短路C.灯L断路D.灯L短路

【答案】B。

【解析】A.如果电阻R断路,灯泡不发光,电流表示数减小为零,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示数增大,故A不符合题意;

B.如果电阻R短路,灯泡发光,电路电阻减小电流增大,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相当于与导线并联示数减小为零,故B符合题意;

C.如果灯泡断路不发光,整个电路断路,两表示数都减小为零,故C不符合题意;

D.如果灯泡短路不发光,电路电阻减小电流增大,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示数增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