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6第三单元 实验33 植物体中某些元素的检验 同步测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70299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6第三单元 实验33 植物体中某些元素的检验 同步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6第三单元 实验33 植物体中某些元素的检验 同步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6第三单元 实验33 植物体中某些元素的检验 同步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6第三单元 实验33 植物体中某些元素的检验 同步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6第三单元 实验33 植物体中某些元素的检验 同步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6第三单元 实验33 植物体中某些元素的检验 同步测试.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6第三单元 实验33 植物体中某些元素的检验 同步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6第三单元 实验33 植物体中某些元素的检验 同步测试.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6第三单元 实验33 植物体中某些元素的检验 同步测试.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6第三单元实验33植物体中某些元素的检验同步测试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6第三单元实验3-3植物体中某些元素的检验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除去下列括号内的杂质,所加试剂和操作均正确的是( )

选项

需除杂的物质

试剂

操作

A

Fe2O3(Al2O3)

NaOH溶液

过滤

B

CO2(HCl)

NaOH溶液

将气体通过洗气瓶

C

NaCl(Na2CO3)

稀硫酸

蒸发结晶

D

NH3(H2O)

浓硫酸

将气体通过洗气瓶

A. A                                           

B. B                                           

C. C                                           

D. D

2.下列各选项括号中的物质是除去杂质所需要的药品,其中错误的是(  )

A. NaCl中含有杂质Na2SO4(硝酸钡)                  

B. FeSO4中含有杂质CuSO4(铁粉)

C. CO2中含有少量HCl气体(碳酸氢钠溶液)         

D. CO2中含有少量的CO(灼热的氧化铜)

3.现有四组分散系:

①汽油和水形成的乳浊液 ②含有泥沙的食盐水 ③溶有碘(I2)的碘化钾溶液 ④乙二醇和丙三醇混合溶液(乙二醇和丙三醇的部分物理性质见下表).

物质

熔点/℃

沸点/℃

密度/g•cm﹣3

溶解性

乙二醇

﹣11.5

198

1.11

易溶于水和乙醇

丙三醇

17.9

290

1.26

能跟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

请用下图所示的仪器分离以上各混合液,仪器和方法不能对应的是(  )

A. ①﹣(3)﹣分液          

B. ②﹣

(2)﹣过滤            

C. ③﹣

(2)﹣萃取          

D. ④﹣

(1)﹣蒸馏

4.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A. 

                        

B. 

                        

C. 

                        

D. 

5.下列除杂方案错误的是(  )

选项

被提纯的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

除杂方法

A

CO(g)

CO2(g)

NaOH溶液、浓H2SO4

洗气

B

NH4Cl(aq)

Fe3+(aq)

NaOH溶液

过滤

C

Fe粉

Al粉

NaOH溶液

过滤

D

Na2CO3(s)

NaHCO3(s)

灼烧

A. A                                           

B. B                                           

C. C                                           

D. D

6.下列仪器及其名称不正确的是(  )

A. 

量筒                

B. 

试管                

C. 

坩埚                

D. 

试剂瓶

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方法最合理的是(  )

物质

杂质

试剂

方法

A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NaOH溶液

洗气

B

氯化亚铁溶液

氯化铁

过量铁粉

过滤

C

氧化铁

氧化铝

氨水

过滤

D

氯化钠溶液

碘化钠

四氯化碳

萃取

A. A                                           

B. B                                           

C. C                                           

D. D

8.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离,提纯实验中的一些操作或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在组装蒸馏装置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伸入液面下

B. 用96%的工业酒精制取无水乙醇,可采用的方法是加生石灰,再蒸馏

C. 要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气体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酸性高猛酸钾溶液的洗气瓶

D. 用分液漏斗可以分离溴和CCl4、苯和水、乙酸和乙醇等液体混合物

9.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

洗气

B

硫酸钡

碳酸钡

足量的稀硫酸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C

氯化钙溶液

消石灰

过量的二氧化碳

过滤、蒸发、结晶

D

氨气

火碱溶液

通过盛有火碱溶液的洗气瓶

A. A                                           

B. B                                           

C. C                                           

D. D

10.现有三组:

①CCl4和氯化钠溶液;②硝酸钾溶液中少量氯化钠;③氯化钠溶液和碘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 分液、过滤、蒸馏         B. 过滤、结晶、分液         C. 蒸馏、分液、萃取         D. 分液、结晶、萃取

11.下列有关除去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硫酸钠(碳酸钙):

加水溶解,然后过滤           

B. 碳酸钠(大量水):

蒸发

C. 氯化钠(氯化镁):

加水溶解,然后过滤           

D. 硫酸钡(硝酸钡):

加水溶解,然后蒸发

12.下列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用过滤的方法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的少量KCl

B. 用蒸馏的方法制取蒸馏水

C. 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BaSO4的BaCO3

D. 用加热、蒸发的方法可以除去CaCl2、MgCl2等杂质

13.下列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用蒸馏的方法制取蒸馏水

B. 用过滤的方法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淀粉胶体

C. 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BaSO4的BaCO3

D. 用加热、蒸发的方法可以除去CaCl2、MgCl2等杂质

1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分液操作时,先将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出

B. 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C. 蒸馏操作时,应向蒸馏烧瓶中加入几块沸石,以防止暴沸

D. 萃取操作时,可以选用CCl4或酒精作为萃取剂从溴水中萃取溴

15.下列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B. 用蒸馏法进行海水淡化

C. 用过滤的方法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淀粉胶体

D. 用加热﹣蒸发的方法可以除去粗盐中的CaCl2、MgCl2等杂质

二、填空题(共4题;共12分)

16.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A.萃取分液B.升华C.结晶D.分液E.蒸馏  F.过滤

(i)________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

(ii)________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液中获得硝酸钾.

(iii)________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

(iv)________分离CCl4和苯(二者互溶)的混合物.

17.向MgCl2溶液中滴加氨水,过滤得到Mg(OH)2沉淀,用蒸馏水对沉淀进行洗涤,洗涤方法是向过滤器中注人蒸馏水,直至没过沉淀,然后等待液体从漏斗底部流出,重复操作2~3次(以除去吸附溶液中的其它离子).检验该沉淀已经洗净的操作为________.

18.已知几种盐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向(NH4)2SO4溶液中加入KCl溶液,若要获得纯净、干燥的K2SO4晶体,可以通过蒸发浓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操作得到.

19.为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提供正确的方法

①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微粒________

②分离四氯化碳与水的混合物________

③分离汽油和煤油________

④提纯氯化钠和硝酸钾混合物中的硝酸钾________.

三、综合题(共3题;共9分)

20.如图是用自来水制取少量蒸馏水的简易装置(加热及固定仪器略),其原理与教材中的实验完全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1)左边的试管中要加入几片碎瓷片,其作用是________;

(2)该装置中使用的玻璃导管较长,其作用是________.

21.对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常采用的方法有:

①过滤、②蒸发、③蒸馏、④萃取、⑤加热分解等.下列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采用什么方法?

(填序号)

(1)提取碘水中的碘________.

(2)除去食盐溶液中的水________.

(3)淡化海水________.

(4)除去KC1固体中含有的少量KClO3________.

22.如图所示是分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C、E的名称________

(2)分离以下混合物应该主要选用什么仪器?

(填字母符号)

食用油和酒精:

________  汽油和水:

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A

【解析】【解答】解:

A.Al2O3可与NaOH溶液反应,而Fe2O3与NaOH不反应,然后通过过滤可除去杂质,故A正确;

B.CO2和HCl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用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故B错误;

C.加入硫酸不能将杂质除去,在蒸发结晶操作较为复杂,不能得打纯净物,可用盐酸除杂,故C错误;

D.NH3和浓硫酸反应,应用碱石灰除杂,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A.Al2O3可与NaOH溶液反应;B.CO2和HCl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C.应加入盐酸;D.NH3和浓硫酸反应.

2.【答案】A

【解析】【解答】解:

A.加入硝酸钡,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根离子,且无法除去,故A错误;B.铁粉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B正确;

C.二氧化碳在碳酸氢钠溶液中溶解度很小,氯化氢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可以将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除去,故C正确;

D.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D正确.

故选A.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3.【答案】C

【解析】【解答】解:

①分液是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的方法,汽油和水不相溶,故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分液时用分液漏斗,故①正确;②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开来的一种方法,泥沙和食盐水不相溶,故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过滤时用漏斗,故②正确;

③萃取利用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碘(I2)微溶于碘化钾溶液,故可用萃取的方法分离,萃取时用分液漏斗,不能用漏斗,故③错误;

④蒸馏是分离相溶的两种液体的方法,乙二醇和丙三醇互溶,故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蒸馏时用蒸馏烧瓶,故④正确;

故选C.

【分析】根据分液是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的方法,分液时用分液漏斗;

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开来的一种方法,过滤时用漏斗;

萃取利用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萃取时用分液漏斗;

蒸馏是分离相溶的两种液体的方法,蒸馏时用蒸馏烧瓶.

4.【答案】C

【解析】【解答】A.为过滤装置,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分离,故A不符合题意;

B.为分液装置,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化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

C.为溶液的配制,不能用于混合物的分离,故C符合题意;

D.为蒸馏装置,分离沸点不同的混合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分析】根据过滤、分液和整流器可以分离不同的混合物,而容量瓶用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进行判断即可.

5.【答案】B

【解析】【解答】解:

A.CO2与NaOH,而CO不反应,则NaOH溶液、浓H2SO4、洗气可分离,故A正确;B.二者均与NaOH反应,不能除杂,应选氨水、过滤,故B错误;

C.Al与NaOH反应,而Fe不能,则加NaOH反应后、过滤可除杂,故C正确;

D.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则灼烧可除杂,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A.CO2与NaOH,而CO不反应;

B.二者均与NaOH反应;

C.Al与NaOH反应,而Fe不能;

D.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

6.【答案】D

【解析】【解答】A.该仪器为量筒,可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故A正确;B.该仪器为试管,为反应装置,故B正确;

C.该仪器为为坩埚,可用于加热固体,故C正确;

D.该仪器为锥形瓶,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根据仪器的图形判断仪器的名称,以此解答该题.

7.【答案】B

【解析】【解答】解:

A.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都是酸性氧化物,都会被NaOH溶液吸收,不能除杂,故A错误;B.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采用过滤法制得纯净的氯化亚铁溶液,故B正确;

C.由于氧化铁、氧化铝都不能与氨水溶液反应,不能除杂,故C错误;

D.四氯化碳不能萃取出氯化钠溶液中的碘化钠,不能除杂,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二者均与NaOH溶液反应;

B.Fe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C.均不与氨水反应;

D.二者均不溶于四氯化碳.

8.【答案】B

【解析】【解答】解:

A.蒸馏时测定馏分的温度,则温度计水银球在烧瓶支管口处,故A错误;

B.加CaO与水反应后,增大与乙醇的沸点差异,然后蒸馏可分离,故B正确;

C.乙烯被高锰酸钾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引入新杂质,应利用溴水、洗气除杂,故C错误;

D.乙酸和乙醇互溶,不分层,不能利用分液漏斗分离,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蒸馏时测定馏分的温度;

B.加CaO与水反应后,增大与乙醇的沸点差异;

C.乙烯被高锰酸钾氧化生成二氧化碳;

D.乙酸和乙醇互溶,不分层.

9.【答案】B

【解析】【解答】解:

A.二氧化碳与NaOH反应,将原物质除去,不能除杂,故A错误;B.碳酸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则加足量硫酸溶解、过滤、洗涤、烘干可除杂,故B正确;

C.消石灰与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引入新杂质,不能除杂,故C错误;

D.火碱溶液不能除去水,应选碱石灰干燥,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二氧化碳与NaOH反应;

B.碳酸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

C.消石灰与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引入新杂质;

D.火碱溶液不能除去水.

10.【答案】D

【解析】【解答】①CCl4和氯化钠溶液是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可以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

②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可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来实现分离,

③氯化钠溶液和碘的水溶液是互溶的物质,可以向其中加入四氯化碳,碘单质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较大,振荡会分层,下层是溶有碘单质的四氯化碳层,上层是氯化钠溶液,即采用萃取的方法来分离.

故答案为:

D

【分析】本题是对混合物分离提纯的考查。

互不相溶液体的分离用分液;均能溶于水的固体常用结晶法分离;存在溶解度差异,可用萃取进行提纯。

11.【答案】B

【解析】【解答】解:

A.加入水,得到硫酸钠混合物,应将滤液蒸发,故A错误;B.水易挥发,加热可分离,故B正确;

C.二者都溶于水,应加入在溶液中适量氢氧化钠,然后过滤分离,故C错误;

D.硫酸钡不溶于水,应先过滤,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加入水,得到硫酸钠混合物;

B.水易挥发,加热易挥发;

C.二者都溶于水;

D.应先过滤.

12.【答案】B

【解析】【解答】解:

A.二者都溶于水,不能用过量的方法除杂,可用重结晶的方法,故A错误;B.水的沸点较高,易挥发、冷凝,可用蒸馏的方法制取蒸馏水,故B正确;

C.二者都不溶于水,不能用过滤的方法除杂,故C错误;

D.CaCl2、MgCl2难挥发,不能用蒸发的方法,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二者都溶于水;

B.水的沸点较高,易挥发、冷凝;

C.二者都不溶于水;

D.CaCl2、MgCl2难挥发.

13.【答案】A

【解析】【解答】解:

A.水易挥发,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A正确;

B.胶体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可用渗析的方法分离,故B错误;

C.二者都不溶于水,应加入盐酸除杂,故C错误;

D.CaCl2、MgCl2难挥发,不能通过蒸发的方法除杂,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A.水易挥发,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

B.胶体能透过滤纸;

C.二者都不溶于水;

D.CaCl2、MgCl2难挥发.

14.【答案】C

【解析】【解答】A.分液时为避免液体重新混合而污染,应先将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再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A错误;

B.蒸发时,应避免温度过高而导致固体迸溅,应使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故B错误;

C.加入沸石,可防止液体暴沸,故C正确;

D.酒精易溶于水,不能用于萃取剂,可用苯或四氯化碳,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A.分液时应避免液体重新混合而污染;

B.蒸发时,应避免温度过高而导致固体迸溅;

C.加入沸石,可防止液体暴沸;

D.酒精易溶于水,不能用于萃取剂.

15.【答案】B

【解析】【解答】解:

A.酒精与水混溶,不能用于萃取剂,引用苯或四氯化碳,故A错误;B.水易挥发和冷凝,可用蒸馏的方法淡化海水,故B正确;

C.胶体粒子可透过滤纸,引用渗析的方法分离,故C错误;

D.氯化镁、氯化钙不能用蒸发的方法除杂,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酒精与水混溶;

B.水易挥发和冷凝;

C.胶体粒子可透过滤纸;

D.蒸发只能除去水.

二、填空题

16.【答案】F;C;D;E

【解析】【解答】解:

(1)饱和食盐水与沙子为固体与液体不互溶的混合物,可用过滤方法分离,故答案为:

F;

(2)硝酸钾和氯化钠都溶于水,但二者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可用结晶的方法分离,故答案为:

C;(3)水和汽油互不相溶,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答案为:

D;(4)四氯化碳和苯互溶,但二者沸点相差较大,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答案为:

E.【分析】根据混合物中各物质溶解性、沸点、被吸附性能及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的不同,可以选用过滤和结晶、蒸馏(或分馏)、纸上层析、萃取和分液等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可参照下表采取分离方法.

分离提纯方法

适用范围

过滤

固体与液体不互溶的混合物

结晶与重结晶

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溶剂中溶解度不同,包括蒸发溶剂结晶和降温结晶

蒸馏(分馏)

①难挥发的固体杂质在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②互溶液体沸点有明显差异

层析

被吸附能力不同的物质的分离

分液

两种互不混溶的液体混合物

萃取

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

17.【答案】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放入试管中,向该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若无沉淀产生则证明沉淀已洗净

【解析】【解答】解:

检验该沉淀已经洗净的操作为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放入试管中,向该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若无沉淀产生则证明沉淀已洗净,

故答案为: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放入试管中,向该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若无沉淀产生则证明沉淀已洗净.

【分析】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可检验最后一次的洗涤液判断是否含氯离子,选择试剂为硝酸银,以此来解答.

18.【答案】趁热过滤;洗涤;干燥

【解析】【解答】解:

硫酸铵与氯化钾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氯化铵,因硫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可用蒸发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硫酸钾,故答案为:

趁热过滤;洗涤;干燥.

【分析】由表中数据可知硫酸钾在温度较高时,溶解度最小,可在较高温度下进行分离操作,经洗涤后可得到较为纯净的硫酸钾.

19.【答案】过滤;分液;蒸馏;重结晶

【解析】【解答】解:

①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微粒,为不溶性固体与溶液的分离,则选择过滤,故答案为:

过滤;②四氯化碳与水分层,则选择分液法分离,故答案为:

分液;③汽油和煤油相互溶解体,但沸点不同,则选择蒸馏法分离,故答案为:

蒸馏;④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而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所以提纯氯化钠和硝酸钾混合物中的硝酸钾,选择重结晶法分离,故答案为:

重结晶.

【分析】①不溶性固体与溶液常用过滤法分离;②对应分层的液体,利用分液法分离;③相互溶解的液体,沸点不同,利用蒸馏法分离;④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而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可利用重结晶法分离.

三、综合题

20.【答案】

(1)防暴沸

(2)冷凝水蒸气

【解析】【解答】解:

(1)左边的试管中要加入几片碎瓷片,其作用是防暴沸,故答案为:

防暴沸;

(2)该装置中使用的玻璃导管较长,其作用是冷凝水蒸气,故答案为:

冷凝水蒸气.【分析】

(1)加热液体混合物,应防止液体剧烈沸腾,液滴飞溅;

(2)长导管可导气、且使气体冷凝,以此来解答.

21.【答案】

(1)④

(2)②

(3)③

(4)⑤

【解析】【解答】解:

(1)碘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则选择萃取法分离出碘水中的碘,故答案为:

④;

(2)水加热时挥发,则选择蒸发除去食盐水中的水,故答案为:

②;(3)海水中水的沸点较低,则选择蒸馏法海水淡化,故答案为:

③;(4)不稳定,KClO3加热易分解,可用加热的方法除杂,故答案为:

⑤.

【分析】

(1)碘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2)水加热时挥发;(3)海水中水的沸点较低;(4)不稳定,KClO3加热易分解.

22.【答案】

(1)蒸馏烧瓶、分液漏斗、冷凝管

(2)AE;C

【解析】【解答】解:

(1)由图可知A、C、E分别为蒸馏烧瓶、分液漏斗、冷凝管,

故答案为:

蒸馏烧瓶、分液漏斗、冷凝管;

(2)食用油和酒精互溶,但沸点不同,利用蒸馏法分离,选择仪器为AE;

汽油和水分层,利用分液法分离,选择仪器为C,

故答案为:

AE;C.

【分析】

(1)注意圆底烧瓶与蒸馏烧瓶的区别;

(2)互溶的液体根据其沸点不同且相差较大的特点可利用蒸馏法分离主要仪器为蒸馏烧瓶与冷凝管;互不相溶的液体之间可利用分液法分离,主要仪器为分液漏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