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考历史命题特点评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69559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4.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高考历史命题特点评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山东省高考历史命题特点评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山东省高考历史命题特点评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山东省高考历史命题特点评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山东省高考历史命题特点评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高考历史命题特点评析.docx

《山东省高考历史命题特点评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高考历史命题特点评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高考历史命题特点评析.docx

山东省高考历史命题特点评析

2010年山东省高考历史命题特点评析

徐圣伦(山东胶南实验中学,山东胶南,266400)

[关键词]高考,特点,评析,山东卷

2010年山东省高考历史试题题目数量和分值与去年保持一致,也是有8个选择题:

每题4分,共32分;一个半材料题,共36分;一个选做题,计10分,总计78分。

其中,选择题分布情况是,必修一有三道,它们是第10、11、15;必修二有三道,它们是第9、12、14;必修三有两道,它们是第13、16题。

材料解析题的分布是,考查必修一的是第29题第1问和第2问前半部分,占9分;考查必修二的有第27题第1问和第三问,占18分;考查必修三的有第27题第2问(7分)和第29题第2问后半部分(2分),占9分。

必修一、二、三的比例是21:

30:

17,比2008年明显失衡,但比2009年偏重经济史,削弱思想文化史(2008年比例是18:

24:

26;2009年比利是23:

16:

29)。

选修模块的考查集中分布在前三个模块,即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和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后三个模块,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则没有命题。

总体上看,分布比较合理,也符合平日强调的注重经济史考查的教学要求;题目总体偏易,基本能够考查出学生在课标要求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方面的掌握情况,大体能够实现高考选拔人才和指导中学教学的双重目标。

具体分析,2010年山东省高考历史命题具有以下特点:

1.明显的基础性、主干性

2010年山东省高考历史命题组命制的13道题目考查的都是课标要求的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没有偏、难、怪的题目。

如考查题目中涉及必修一的有秦朝在西南地区的统治措施及其作用、宋代中央集权加强、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英国“光荣革命”、抗日战争、中美关系;涉及必修二的有新航路的开辟、清末生活习俗变化、罗斯福新政与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调整以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建设情况;涉及必修三的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的墨子思想、智者学派思想与人文主义思想、牛顿经典力学与爱因斯坦相对论、君权神授说与社会契约论、毛泽东思想、;涉及选修模块的有启蒙思想、王安石变法、朝鲜战争、美苏争霸,等等,都属于课标要求掌握的知识要点。

高考命题虽然强调能力立意,但能力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基础知识是实现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

因此,注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是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之一,这种思想在2010年山东高考历史试题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除了命题点分布在主干知识和基础知识以外,命题设问比较直接,“陷阱”很少,这有利于引导学生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上。

这种命题对于指导中学历史教学以课标为纲、以教材为依托,扎实掌握课标要求的三维目标、稳步推进课程改革有积极意义。

2.浓厚的借鉴性、学术性

命题跟踪学术研究,吸纳学术研究成果,是2010年山东高考命题的最大特色。

如第11题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第27题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第29题抗日战争滇缅公路修建原因和作用、第33题北宋王安石改革科举制、第35题对朝鲜战争和美苏争霸战略的考查都体现了对学术热点的考查,这些热点问题在近两年的《历史教学》(中学版)中都有专文论述。

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美洲,在历史教学2008年第11期上有浙江师范大学王加丰教授的《关于地理大发现的动因问题》和计翔翔、周百鸣的《地理大发现探幽》(《历史教学》2009年第10、11期),抗日战争滇缅公路有吉林教育学院陆静教授在《从抗日战争的试题反思教学》(《历史教学》2010年第4期)一文中对抗战中后期情况作了专门论述,关于北宋王安石改革科举制有《历史教学》主编任世江先生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目标与内容选择》中对北宋科举制的成熟和地位进行了强调,关于朝鲜战争问题,有专稿——赵亚莉和林琳著的《六国历史教科书对朝鲜战争的不同视角》(《历史教学》2009年第3期)对此作了介绍。

因此说,关注学术热点问题,体现学术研究最新成果是2010年山东高考历史命题的最大特色。

2010年山东高考历史命题与该省2008年和2009年命题风格有明显不同,表现之一是在几个大题和部分选择题的命题借鉴了2007年以来其他省市或全国高考命题的新风格,呈现出借鉴性的特点。

如第11题通过对用现代化史观评价某一事件而判断事件属性的考查,就是借鉴了2007年广东省高考第29题用革命史观和现代化史观评价辛亥革命之内涵;第29题抗战时期滇缅公路的修建借鉴了2008年全国高考卷二“驼峰航线”的材料解析题命题思路。

第14题考查1959-1964年中国GDP变化则借鉴了上海2008年共同部分第29题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曲线图方式。

第27题哥伦布航行到美洲中“发现美洲”的提法、“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含义,借鉴了2006年上海第18题;第27题第三问写历史短文借鉴了2008年海南高考第26题“评述中国古代商人社会地位的变迁”和2008年上海高考第38题“中国的1978”的命题形式。

因此说,2010年山东高考历史命题的部分题目是学习借鉴别省的先进命题经验的产物。

3.较强的创新性、开放性

当然,这些命题的借鉴并非是对原题的拷贝,而只是借鉴了它们的外衣和思路而已。

其实细究,可以发现山东命题在借鉴基础上有所创新,表现出较强的创新性。

像第11题出示了学生笔记对事件的评价及其理由的材料,依此要求学生判断事件属性。

学生解答此题虽然着墨不多,但照常需要弄清用现代化史观评价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北伐战争的细微差别,并且要抓住理由中的“①破坏了中国最先进省份的生产力②提出的一些政策是历史的倒退”这些关键字眼,只有这样,才能够正确解答,所以表面看起来解答此题较易,实际上其过程比2007年广东省第29题用革命史观和现代化史观评价辛亥革命要难得多,是对2007年广东高考同类题的创新;同理,第27题问题三也是山东高考历史命题的重大创新,问题提供了四个中心词,让学生写120字的历史短文。

这个题目类似于小学生的看图作文,虽然表面看来比2008年上海和海南高考题要求写历史论文的题目容易,但由于受字数限制,就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通过此题明显能够看出考生对材料的整体把握水平和灵活运用知识说明问题的能力,其包含的考查历史概括说明能力和史学素养不可低估。

尤其是第27题第一问关于哥伦布发现美洲是偶然还是必然的答案表现出很大的创新性,因为按照传统唯物史观的观点,只有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才是正确观点,才能够得分,而今年的该题判分答案标准采用solo分层得分评价法,这不仅有利于区分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而且是对历史必然性结论挑战的鼓励,体现出对当代历史思维的重大创新成果的吸纳和课程建设的现代化趋向体现。

这些借鉴和创新,对于引导师生关注高考命题趋势,深入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意义重大。

开放性是2010年山东高考命题的又一特色。

新课程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倡导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创造性的分析和解决问题。

适应新课程的这一要求,2010年高考山东历史试题在设计上增强开放性、答案设计上体现多元化,把考查考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究学习能力作为考查重点,更加重视对考生创新品质的考查。

例如,第11、14题就是给考生提供了一种新的问题情境,要求考生能从一个新的思维角度,去解决新问题。

第27题第

(1)题提供了三种答案,属于思维层次上的开放,第(3)题要求学生以“交流与发展”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需要考生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对原有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分析,最后形成自己的认识,其实质就是对历史探究能力的一种考查。

同时,试题在答案制定上体现出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给考生发挥个性特长留有充分余地,有利于开拓考生的思维视野,培养创新意识。

4.平淡的能力性、浓郁的思想性

重视能力考查是新课改后高考命题的重要指导思想,是实现高考选拔性功能的必要手段。

2010年山东高考历史命题注重了对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这首先表现在所命制的13道题目中,没有纯粹考查再认再现教材对客观知识和主观认识的试题,而是创设新材料新情景作为题干,以此考查考生的历史学科能力。

但与2009年山东省高考命题比较,明显可以看出,2010年试题注重了基本概念和事件特征的考查,考查的能力比较单一、属于低层次理解能力考查。

比如第12题清末民初歌谣题考查了考生运用历史知识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第9题对“兼爱”的考查、而第13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考查、第10题对北宋中央分权的考查,第15题关于“光荣革命”的考查,皆属于阅读材料归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类。

对于这些题目,学生不需要对不同选项进行比较,只要能够归纳出材料中心观点,根据所学知识就可以做出正确选择。

第16题要求对关于思想、科学理论和经济政策的四组概念是否是“继承与发展关系”做出判断,考查的是历史概念的比较分析能力,但君权神授说与社会契约论差别明显,只要读过历史的考生,都能正确解答。

第14题考查的是分析比较能力和历史理解能力,考生只要熟悉1959至1961年是中国三年经济困难时期,1960至1962是恢复时期,1963至1964是恢复后的发展时期,此题就迎刃而解,也不需要联系政治文明部分。

只有第11题作为选择题中的经典之作,考查的是历史理解中的“建构历史文本”、“鉴赏各种历史观点”和历史思维中分析比较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因此说,2010年山东高考历史命题中选择题多数考查的是基本能力,而2009年山东考题中选择题综合性较强,迷惑性较大,考查的是高层次分析阐释能力。

如宝玉娶亲题,要求考生既要有较宽的文学知识面,又要熟知宗法观念和男尊女卑等概念的区别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日本全面侵华题属于史地结合题,单靠历史知识难以正确解答。

中国农轻重比例题既要求考生有解读图表能力,还必须把经济文明与政治文明部分相联系,否则解答此题无门。

其他像烟草题、实业救国题、工业文明冲击题、工业化建设题、不结盟运动题,这些题目或是题干设计精巧,或是选项设计缜密,呈现出一定的难度。

2010年与2009年相比,这种能力考查变化对于引导中学教学回归教材,注重主干知识、基础知识落实有积极作用,但对于引导中学教学走出“背多分”,积极践履新教学观、课程观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突出思想性、发挥史学的教化功能是社会主义国家高考命题的突出特色,这一特色在2010年山东高考命题中得到了体现。

如第9题考查墨子的“兼爱”思想符合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

第13题考查了毛泽东思想的精髓“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对理解当今科学发展观有指导意义。

第11题关于用现代化建构对太平天国的评价,不仅是对我们教学中灌输单一结论的传统教学方式的否定,而且对于打破教学中的教条、思维中的绝对化,走上创新有积极指导作用。

第29题西南各民族修建滇缅公路彰显的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始终是中国传统历史教育的主旋律。

第33题王安石变革科举思想对于当今社会的教育改革有借鉴意义。

尤其是第27题不但是对学生进行的改革开放、积极入世的思想教育,而且对于引导学生多角度看问题,形成包容心态和健全的人格,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正确看待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不无启发。

高考题的思想性,正是史学功能的正常发挥,这一特性是由历史科学科特点所决定。

它对于中学教学重视知识能力,轻视思想教育的做法不能不说是又一次纠偏,个中深刻意义,我们应该好好体会。

5.明确的导向性

2010年山东高考历史命题呈现出的鲁派风格,笔者认为其不在于内容的选择和分布上,而是表现在命题取向上,即命题表现出与往年不同的思路和引导方向,呈现出浓烈的导向性。

这种导向性首先表现在试题大多是以创设情境或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考查学生的三维目标达成情况,从而警示中学教学要以课标为本,扎实掌握主干知识和基础知识,弄清基本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对历史教材要适当整合,而不是弃之不用;要适度开发,而不是奉若圣经;对历史知识要融会贯通,而不是支离破碎。

其次,第11题对现代化史观的考查、第27题对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理解的考查,都旨在引导中学教师要改变根据教科书向学生灌输单一结论、根据教材史实论证结论、引导学生背诵教材结论的传统教学方式,而是要在全面的唯物史观指导下、用多种史学研究范式对重大历史事件或现象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立体观察,以期获得对历史的更全面的接近真相的认识或阐释。

第三,2010年考题注重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考查。

第27题就是对平日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和合作探究式学习结果的考查。

第四,关注学术性,前面已经论及今年山东高考命题注重了对学术热点的考查,这是符合历史学科特点的。

上述几个方面的导向,对于引导中学教师走出以本为本、题海战术,积极关注学术研究成果,积极践履课程改革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6.白璧微瑕

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优点里面往往暗含着缺点,2010年山东省高考历史命题也是这样。

笔者认为,其缺点有下列四个方面:

一是试题的区分度不高。

试题特别是选择题的平实化,内容的单调性固然减少了学生的审题难度,为学生所称赞,但同时也暴露出命题技巧上的欠缺,这样,高考试题的区分度、效度就值得怀疑,因为高考毕竟不是毕业会考,而是选拔性考试,选拔性就是要通过考试把学生按其能力和潜力分为三六九等,否则,历史高考的特性和作用就显示不出来。

二是材料解析大题(第27题)往往是各省自主命题区分学生水平高下的主要题目,该题又是今年山东高考的创新题型。

题目设置吸纳了美国课程标准中“明确表述各种历史问题”“挑战历史必然性的各种论点”“建构解释或历史陈述”等优点。

但该题明显表现出创新不足,这种不足,一是用solo分类得分法来划定此题的三种答案赋分是否合适值得商榷。

因为此题不同于别的评述题之类,我估计在英美国家,无论对哥伦布发现美洲是持偶然性,还是必然性,亦或是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只有言之有据,论从史出,逻辑严密,就可得满分,这正是他们国家历史教育的创新具有生命力之所在,我们是否可以借鉴。

不足之二,以“交流与发展”为主题的短文,命题者提供了四个中心词作为学生行文的路标,并且要求字数在120字左右。

这种路标与字数限制,虽然有利于学生写作和阅卷操作,但另一方面正像古代的八股,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挥。

因为围绕每个中心词说两句话,字数就将近达标。

所以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笔者认为可以以让考生就大航海时代某国、以“交流与发展”为题著文,字数可用不得少于多少字作要求。

第三,偶然与必然的关系原理在当今政治教材上上已不再阐述,所以学生对政治原理不知晓,又如何分析历史问题呢?

第四,有些题干设置可以精炼些,如第14题,可精简为“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建国后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

其中与1959—1964年相对应的是”,这样减少枝蔓,有利于学生快速正确解答。

当然,瑕不掩瑜,2010年山东高考历史题毕竟在改革的路上又迈出了可贵坚实的一步,它将对中学教学发挥良好的导向作用。

以上是笔者对其粗浅的看法,不当之处,欢迎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徐圣伦,男,1963年生,山东省胶南人,胶南实验中学高级教师,长期从事中学历史教学与研究。

历史高考命题特点与教学对策

·四川省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肖延安

高考总复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所学课程的总的检查与进一步深化,目的是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准确、更深刻、更全面、更系统,技能和技巧更纯熟。

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对高考命题特点的分析,把握高考要求,循其思路,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落实考点与培养能力。

现分述如下:

[命题特点一]重视历史概念的考查

l、历史是已经发生并过去了的人类活动,具有时空的确定性。

因此,高考各个题型都涉及到历史概念的基本要素即时间、空间和人物的考查。

2、重视对历史背景要素中原因、目的和条件的考查,要求考生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原因类问题的回答词有原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社会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深层原因、直接原因等;目的类问题的回答词有目的、主要目的、根本目的、直接目的、最主要的目的、意图、“是为了”等;条件类问题的回答词有条件、前提条件、必要条件等。

3.重视历史概念的内部结构要素即历史事物的过程、内容、状况的考查,要求考生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4.重视后果要素即历史事物的性质、特点、历史作用、影响等的考查,检测考生的分析、评价能力。

从高考题型上看,选择题较多地着眼于单一要素的考查。

材料解析题则注重考查考生按照历史概念的结构要素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的能力。

以1998年高考为例,第45题要求根据材料概括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努力的主要目标、经过、结果并作出评价;第47题要求从规定角度概括特点、主要表现、影响。

而问答题则是对考生已掌握的历史概念诸素的复合考查,如1998年第48题:

“概述这两种文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和特征,并分析形成这两种文化现象的社会原因。

”从具体的要素来分析,“背景要素”着重考查原因,“内涵要素”、“后果要素”的考查相对均衡,各要素都有相当的分值。

[教学对策一]加强历史概念的教学

1.加强历史概念的结构要素分析。

具体到教学过程中,就是要按照历史概念的结构要素(背景要素、内涵要素、后果要素)对教材内容进行结构性读分析和归纳概括,准确、完整地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扣外延。

一般而言,对重要概念即教材的章、节、目标题和支撑课本重点知识的辅助概念,必须按照概念要素进行完整的结构性分析和掌握;在进行概念要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时,还要注意历史概念各要素的构成因素的地位和作用的分析,如原因中哪是根本原因、最根本的原因、主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直接原因等等。

在进行重要历史概念的要素分析时如果教材表述不完整或不明确,还应结合教材相关内容补全概念的其他重要部分。

以清朝闭关政策为例,既要弄清其准确含义,又要结合清初的政治体制、经济结构和国际形势分析推行该政策的原因,最后还要分析其影响和后果。

对教材中常常只有—句话或者在注释中简单介绍的次要概念与专有名词。

因教材中没有更多的内容依托,因此无须进行完整的概念要素分析,弄清其实质即可。

如刘知几的《史通》,知道它是一部历史学理论著作就行了。

实践证明:

结构化的知识容易被领会,可以抗拒遗忘,便于迁移运用。

因此,按照历史概念的结构要素对教材内容进行结构性分析,不仅非常符合高考的要求,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极利于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极便于学习内容的落实,因而是绝对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2、动态地掌握历史概念。

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作为反映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历史概念,也具有动态性。

比如,中国古代史上的均田制,隋朝的就不同于北魏的,唐朝的又和隋朝的不同。

因此,对任何一个历史概念的结构要素分析,都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环境,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特别注意史概念内涵的变化和发展。

3.在进行历史概念的要素分析时,还要注意原因和结果、共性和个性、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继承和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阶级和阶级斗争、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掌握和运用,以其为指导,以历史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等看待和处理历史的和社会的问题,探究推动历史进程的诸多因素,分析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结局、影响,发现其性质和规律,总结其提供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进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及自主思考和创造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这既是高考的要求,也是学习历史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中学历史教学》连载的宾华的《唯物史观与中学历史教学》可供参考。

4.明确所分析的历史概念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它与其历史,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体系,系统掌握历史知识。

最省力的办法就是进行“章”与“章”内容的关系分析和每章的“导言”分析。

通过“章”与“章”内容的关系分析把握历史的总体面貌和历史发展的阶段性。

比如:

通过分析世界史上册1—4章内容的内在联系,可知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分为资本主义的兴起、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工业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四个阶段。

通过各章的“导言”分析;可以就此把握构成历史阶段内容的重大事件、现象即历史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体系,进而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

以世界史上册第二章“导言”的分析为例:

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①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发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第一次高潮,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拉美独立革命是第二次高潮),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到来(第一、五、六节)。

②为维护专制统治,欧洲封建国家不得不进行适应资本主义发展这一趋势的改革(第二节)。

③为加快资本原始积累、促进经济发展,欧洲国家殖民活动增强,殖民争夺激烈,英国取得民霸权(第三节)。

④反专制、反教权成为时代要赢启蒙运动兴起,为资本主义社会确立了一套政治影响和推动了欧美革命的发生(第四节)。

东方:

亚洲主要封建国家正在走向衰落(第七节)。

由此看出:

世界历史前一时期已经开始的转折和变化向着更为深广的方面发展。

这样,本章的历史知识结构、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就明晰了。

5.重视高考命题用语内涵的教学。

高考命题用语,一是回答方式词,如“概述”、“阐述”、“指出”、“概括指出”、“说明”、“简要说明”、“表明”、“体现”、“反映”等,它决定了答案组织的方式;二是回答词,即历

史概念的结构要素,如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性质、实质、功绩、特点、特征、意义等,它规定了答题的内容。

准确把握高考命题用语的内涵,对于准确提取相关知识内容,合理有效地组织答案是至关重要的,应结合高考试题进行认真的研究、训练和掌握,还可参阅《中学历史教学》1995年1.2期台刊中周炎东的《浅谈高考命题用语内涵的教学》一文。

[命题特点二]重视历史结论的考查

高考考查历史结论,主要考查其历史依据,检测考生对历史结论的理解水平,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题干表述形式一般是“结论+最主要是因为(或最能表明、最突出的表现、主要是因为、主要是指、主要是由于、具体表现、依据等)”。

[教学对策二]加强历史结论的分析教学

最基本的方法,是直接针对教材结论设问,把教材结论问题化,通过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全面解答,理解它所包含的内容与本质,把握其历史依据:

问题的设置有三种方式。

一是针对结论本身的理解设问。

如:

如何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

它要求抓住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目的、手段、结果和发动者进行比较,从中提炼概括出它们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又如:

与以往的农民起义比较,太平天国运动有哪些“时代赋予它的新的特点和意义”?

它要求把握住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将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形式、任务、纲领、失败原因以及领导者的认识等与中国以往的农民起义一一比较,找出其不同之处。

二是用史实说明结论的正确性。

如: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试根据1935一1945年间的历史事实从政治、军事两方面说明中国共产党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党。

它要求通过1935一1945年政治、军事两类史实证明中共已经成熟这一结论。

三是直接提问结论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如:

毛泽东认为:

“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条件。

”他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什么?

[命题特点三]重视比较运用历史知识能力的考查,目的是检测考生掌握历史概念的准确度,同时在不增加试题量的情况下扩大考查的覆盖面。

[教学对策三]加强历史概念的比较教学

历史比较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研究历史和现实问题所使用的基本方法,其目的在于通过对若干历史概念的对比分析,找出其共同点或不同点,以更全面、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历史概念。

虽然历史概念要素中的任何一点均可进行对比,但比较的重点一般还是背景要素中的原因、条件、目的,内涵要素中的特点、特征,后果要素中的性质、作用、影响等,最后还要从比较中概括分析得出一定的结论或认识,如它说明了唯物史观的哪一原理、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历史经验或教训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