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10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word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69273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5.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10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word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10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word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10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word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10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word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10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word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10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word教案.docx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10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word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10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word教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10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word教案.docx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10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word教案

【教学设计】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第一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一、教材分析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旨在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高中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是将来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角色,承担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任,本课的逻辑分为两目:

第一目,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这一部分的逻辑结构如下:

首先讴歌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达到总体小康这一伟大成就,然后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介绍总体小康的成就。

同时指出,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第二目“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这一目专门介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也是学生要重点把握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在宏观和微观上的表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目标。

(2)理解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以及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是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3)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培养学生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结合本地及学生身边的经济建设成就,展现中华民族的胜利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

二步这一伟大历程,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充分展现出社会主义制度越性。

(2)憧憬美好的未来,明确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目标,可以使广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充满信心。

(3)这一代高中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结合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目标,讲述这些理论,可以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使他们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文化,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出一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难点:

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四、学情分析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振奋人心的目标,学生对此有兴趣,有学习动力。

在学生周围还有许多家庭未达温饱,甚至还处于贫困状态,学生对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已达到小康会有一定的思想困惑。

五、教学方法

1.教师讲解为主,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

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

预习学案的内容

2.教师的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怎样提出的?

“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是怎么回事?

学生活动:

积极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引导:

多媒体展示并讲解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

“我国经济建设的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这个任务基本实现。

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材料二:

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副首相格拉时,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

他说:

我们的目标是,第一步在80年代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250美元,翻一番达到500美元。

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

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

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30年到50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4000美元。

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

材料三:

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2000年我国已经胜利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为实现第三步战略部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我国现在还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到20世纪末,我们顺利地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人民生活达到了总体小康水平,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感受它的巨变。

展示几组反映巨变的图片让我们来看看新的城市面貌。

(放视频)这是我们从网络上了解的的变化,课前同学们都作了社会调查,相信你对家乡的变化更有深切的体验。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忆往昔 百家讲坛看成就

互动平台:

请展示一下你了解的家乡的变化。

哪位同学能来描绘一下你家乡的新变化?

(学生分组,课前分配任务,从吃穿住用行、城市面貌等方面讨论。

看来同学们都能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家乡的变化,人民的日子真是越过越红火。

请同学们概括一下这些变化从微观上说明了总体小康怎样的成就。

(学生发言)

宏观方面有什么成就呢,请同学们看一组数据。

通过这组数据,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深度探究:

通过以上成就的展示,你有什么感想,中国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请你说一说与大家一起共享学生发言,(主要围绕党的正确领导,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教师点评:

总体小康解决了世界1/4人口的吃饭问题,不仅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试想没有党的正确领导,没有改革开放,没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我们实现了总体小康,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总体小康虽然举世瞩目,我们必须客观地看待其中的不足。

(2)看今朝实话实说 道不足

展示一组数据(反映GDP水平低)、图片(反映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和生活环境不尽人意)、(反映东西部差距)学生回答每组图片反映的问题。

互动平台:

结合图片,说一说你的周围,人们的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环境还有哪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学生回答)

这些说明了我们目前的总体小康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

结合图片,说一说你的周围,是不是每个地方、每个家庭都达到了小康水平?

(学生回答)

这些说明了我国目前的总体小康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

教师点评:

通过以上同学们的所见所闻,我们应该有发现有收获。

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3)展明天 畅想未来  表憧憬

教师:

怎样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与时俱进,在总体小康的基础上提出更高层次的小康目标。

请大家聆听这个全新的目标(放十六大报告视频)请同学们熟读课本86页,体会这个新目标,注意它的实现时间、水平、惠及的人口,包括的内容。

请同学们来比较一下这两个小康有什么区别。

(列出表格,确定比较角度,进行分组,一组代表总体小康组,一组代表全面小康组,确定中心发言人来进行比较。

)二者有什么联系?

总体小康为全面的小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点评:

通过刚才的比较,我们知道全面的小康是一个更高水平、更全面、发展更均衡的小康,人们不仅过着殷实的日子,而且有更多的时间去休闲、娱乐,整个社会更加繁荣、和谐。

放飞理想:

请同学们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憧憬那时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祖国会是什么样子?

学生发言,大家共享

点评:

同学们憧憬的2020年真是太诱人了。

为了实现这么美好的目标,从根本上必须要干什么?

学生回答:

大力发展经济。

因此我们必须首先明确全面小康目标中的经济目标。

请同学们熟读课本,体会经济目标。

师生互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在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来的,5年过去了,我们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作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请同学们畅所欲言,说说为实现经济建设方面的四个目标,我们国家作了哪些努力,取得了哪些成就?

学生发言

教师点评,认真听取学生的观点,给与引导、补充,可以把原来老师准备的资料有选择的展示一下。

(展示三峡工程、“神五”飞天、青藏铁路图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展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资料,展示党和政府以人为本关注三农、关注就业、关注人民收入的图片、资料)

情感共鸣:

启发学生思考:

实现全面的小康,你有没有信心,说说你的理由学生发言(一般会说党的正确领导)

点评:

首先,我国具备有利的国际环境,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其次,我们具备很好的国内环境,政通人和,国泰民安。

第三,我们具备有利的条件:

有党的坚强领导,有改革开放积累的丰富经验,有已经实现的总体小康作为基础,有科学的发展观的指引,有十六届六中全会描绘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可以肯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胜券在握。

探究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探讨,同学们对于小康还有什么疑惑?

同学们自由提出疑惑,教师解答。

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共同探讨了已经实现的总体小康,也憧憬了全面小康,到底将来的小康生活是什么样子,让我们走进华西村,直观地感受将来的全面的小康。

(放华西村视频)看来华西村的生活确实让同学们振奋。

为了实现这样美好的生活,我们应该怎样做?

学生答:

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做一个合格的小康社会建设者。

现在我们已经目标明确,为了让我们:

勇挑重担,放飞希望,共创辉煌,创造红红火火的好日子。

(放《好日子》)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1、同学们把优化丛书上相关的知识做一做,以巩固今天所学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的知识点。

2、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发下去的导学案把下一框科学发展观的有关知识点预习一下

设计意图:

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

九、板书设计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一)总体小康

1、成就表现:

(1)微观表现:

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2)宏观表现:

 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特点

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

(二)全面小康

全面小康社会的美好前景:

五个“成为”

二、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3、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十、教学反思

这堂课的教学内容虽然有比较多的名词、理论性较强,但考虑到学生已经在初中学习过相关内容,因此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并不是放在解析有关理论上,而是让学生能结合党的十七大的精神,对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建设有更新的认识。

并结合课堂练习使学生对我省的经济建设有更多了解。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除知识、能力外,更重要的应该是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本人希望学生通过了解我国在经济、社会建设方面已取得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进一步坚定继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主动的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建设全面小康贡献力量。

【导学案】

第十课第一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了解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2、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二、预习内容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

步,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到20世纪末,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了小康水平。

从微观上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宏观上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经济建设的目标

4、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____________,综合国力和_________________明显增强。

5、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经济体系。

6、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7、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说出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在宏观和微观上的表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目标。

(2)理解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以及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是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3)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

二、学习过程

(1)忆往昔 百家讲坛看成就

哪位同学能来描绘一下你家乡的新变化?

宏观方面有什么成就呢,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看今朝实话实说 道不足

结合图片,说一说你的周围,人们的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环境还有哪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学生回答)

这些说明了我们目前的总体小康是怎样的?

结合图片,说一说你的周围,是不是每个地方、每个家庭都达到了小康水平?

这些说明了我国目前的总体小康是怎样的?

(3)展明天 畅想未来  表憧憬

请同学们来比较一下这两个小康有什么区别。

二者有什么联系?

为了实现这么美好的目标,从根本上必须要干什么?

请同学们畅所欲言,说说为实现经济建设方面的四个目标,我们国家作了哪些努力,取得了哪些成就?

通过这节课的探讨,同学们对于小康还有什么疑惑?

三、反思总结

四、当堂检测

《诗经.大雅.民劳》中曰: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其意是讲,老百姓终日劳作不止,最大的希望就是过上小康的生活。

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社会状况是()

A、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B、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

C、已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D、殷实的小康社会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是()

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②人民生活同步富裕③我国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④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区别有()

①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社会,将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宽裕②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③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④总体小康是我们的近期目标,而全面小康则是我们的最终奋斗目标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A、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C、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5、“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目标中的重要内容。

这一目标的提出          

①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②是由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所决定

③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④与社会主义的

根本任务相一致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6、2007年2月11日,苏州市委书记向江苏省委书记汇报:

“对照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去年年底苏州已经基本完成各项考核任务。

”苏州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做法是,在目标定位上,“快中求好,好中求优”;在路径选择上,“扬长避短,整体推进”;在工作方法上,“以点带面,典型示范”;在组织保障上,“全市一盘棋,凝成一股劲”。

到2005年底,苏州人均GDP按常住人口计算已经达到54143元,比省均目标高1.3倍。

城市化水平达到65%,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比省均目标值低1.7%;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到16276元,比省均目标值高27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393元,比省目标值高11%;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到92.5%,比省目标值高2.5%.

(1)总体小康的特征和表现是什么?

(2)全面小康的目标是怎么样的?

(3)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是什么?

课后练习与提高

1、全面小康的标志之一是恩格尔系数低于40%。

2005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5.5%.2000年全国恩格尔系数为46%,预计到2010年下降到40%,2020年前后下降到35%左右.上述材料说明   

A、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有下降趋势

B、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化

C、城乡居民的消费以享受性消费为主

D、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已达到富裕阶段

2、下列对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认识错误的是

A.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B.必须保持各地平衡发展,不允许出现贫富差距

C.支持部分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

D.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我国现阶段要建立的全面小康社会

A.只是一个经济发展目标,主要是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是一种远大理想,还需要几代人的长期努力

C.是“三步走”战略目标实现后提出的新的奋斗目标

D.是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4、“十五”期间,广东社会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据统计,2005年人均GDP达到2882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77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90元,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0%。

材料说明广东

A.已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B.达到的是高水平的、全面的、发展平衡的小康

C.已建成宽裕型的小康社会

D.正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阔步迈进

5、至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①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②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③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的历史性跨越④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⑤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

A

.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③④

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是()

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②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③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④人民生活同步富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7、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标志是()

①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的目标②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③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④人民的衣食住行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的跨越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

A.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袁争力D.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9、总体上小康是发展不均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

为此,我们要()

①坚持科学发展观②高度重视“三农”问题③加快中西部的发展④坚持“五个统筹”的思想⑤构建和谐社会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⑤C.②③D.①④

南京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从大处着眼,从细微处入手,既重视结果,更重视过程,实现了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共同提高。

据此回答15—16题。

10“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是指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

“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①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③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④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1、截至2000年底,全国除市辖区以外的2000多个县级单位中,未达温饱线的占22.8%,居温饱线和小康线之间的占632%,居小康线和比较富裕线之间的占13.7%,达到比较富裕线的只占0.3%.

从人口看,2000年全国基本达到小康水平的占7484%,接近小康水平的占12.82%,还有1234%的人口未达温饱和小康。

全国农村有3000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6000多万人处于低水平的温饱,城镇有1800多万纯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之下的贫困人口。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2001年人均GDP已达到或超过三四千美元,远远高于中西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

(1)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2)针对材料所反映的情况,我们提出了怎样的奋斗目标?

这一目标的主要经济指标是什么?

第十课第一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参考答案

课内探究学案:

1一一5ACBDD

6、

(1)特征:

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

表现:

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实力大大增强.

(2)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3)三大区别:

(1)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

(2)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小康,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外,还特别注重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

(3)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小康的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

课后练习与提高

1一一10BBDDCACAAC

11,

(1)村料表明:

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2)主要奋斗目标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即,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几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主要有以下几项目标.

①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②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③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教学设计】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第二框《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一、教材分析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旨在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高中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是将来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角色,承担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任。

课程标准对本框的基本要求:

阐明科学发展观的含义;说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理解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的知识:

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的后果。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专升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