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饲养管理技术.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69232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0.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雀饲养管理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孔雀饲养管理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孔雀饲养管理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孔雀饲养管理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孔雀饲养管理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孔雀饲养管理技术.docx

《孔雀饲养管理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雀饲养管理技术.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孔雀饲养管理技术.docx

孔雀饲养管理技术

孔雀饲养管理技术-孔雀

(一)

  1.蓝孔雀有哪些外貌特征?

  蓝孔雀体形与绿孔雀相似,但其羽毛颜色更为鲜艳夺目。

蓝孔雀的雌雄在外观上有明显的区别。

雄孔雀羽毛鲜艳美丽,脸部黄白色,具有1.5米长的覆尾羽,羽上有大而带金属光泽的眼状斑,令人叹为观止。

雌孔雀的体羽以灰色为主,没有延长的覆尾羽。

  2.孔雀有哪些生活特性?

  

(1)喜静、怕惊:

孔雀喜欢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各种噪声及其他动物如狗、猫等的干扰都会影响孔雀的生长发育,降低其产蛋量及受精率。

  

(2)飞翔性:

孔雀虽然体形很大,体重平均每只5千克左右,但其飞翔能力很强。

  (3)杂食性:

孔雀杂食粗饲,禾本科和豆类的籽实、禽蛋、昆虫等都被广泛采食。

所以,多种饲料的搭配能成为其很好的日粮

  (4)喜栖性:

孔雀不论白天或夜晚都喜欢在栖架上栖息。

  (5)喜阴怕雨:

孔雀喜欢阴凉天气。

天气炎热、气温高,孔雀很少活动。

雨天运动场积水,并且卫生条件不好,孔雀发病率较高。

  3.孔雀饲养场所及栏舍如何搭建?

  (l)地理位置:

选平坦或稍有坡度,阳光充足、地势高、排水良好、环境优美、安静、没有被传染病和寄生虫污染过的地方,场地的土壤以沙壤土或黄泥土为好,并保证有卫生的水源。

  

(2)孵化室:

①孵化室与外界隔离,工作人员和一切进人孵化室者都应遵守消毒原则,以切断传染源。

②孵化室的建筑应热绝缘良好,以确保室内小气候的稳定。

③孵化室应保持良好的通风,以保持空气的清洁。

④孵化室应分设种蛋检验间、消毒间、贮蛋间、孵化间、出雏间、洗涤问、幼雏存放间等。

  (3)育雏间:

育雏箱为1.2米×1.8米×0.7米的木质箱,上盖有可透气的窗纱,底板垫上4厘米厚的锯末。

热源为灯泡,控制灯泡的高度可以调节箱内的温度。

室内育雏,在孔雀20日龄内,搭架,每个架250厘米×200厘米,底高70厘米,内高2厘米,底及四周50厘米,用1.5厘米×1.5厘米的电焊网,其余用胶网;室外育雏20~60日龄,栏舍面积为5~10米2,室内外各一半,室内高4米,上盖石棉瓦,室内外均匀搭上竹架,供孔雀栖息。

在育雏期间,可用育雏伞或灯泡加热。

  (4)成年孔雀栏:

由于孔雀体躯较长,夜间有在高树上过夜的习惯,需要较宽敞的笼舍,一般一雄多雌同笼饲养。

笼舍内要装结实的树干做栖木,供夜间休息,笼舍底面要比地面高出40厘米。

运动场周围及上方围起铁丝网,网高5米,网孔不应超过2厘米。

室内约占全部面积的1/3,地面铺上黄土或沙子。

每100米2可养孔雀20只。

  (5)种栏每栏饲养雄孔雀1只,雌孔雀2~5只,栏舍大小为5米×10米,室内外各半。

  (6)饲养用具:

料盆用镀锌铁皮焊接而成,饮水器用鸡用塑料饮水器,捉孔雀网用钢筋做架在连接胶网。

  4.蓝孔雀育雏期如何饲养?

  育雏期为0~60日龄。

孔雀属早成鸟,出壳后便能啄食。

最好笼上育雏,1~10日龄时的舍温度要求达34~38℃,以后每天降低0.3℃,直至20~30日龄时脱温。

育雏相对湿度可控制在60%~70%。

饲养密度保持每只育雏笼饲养孔雀1~2周龄时10只,3~4周龄时6~8只,5~8周龄时饲养5只。

雏雀开食前先用多种维生素水或0.02%高锰酸钾水开饮,然后饲喂雏鸡料(含粗蛋白要求在22.5%写以上)和黄粉虫。

如果没有黄粉虫,雏鸡料中可拌人熟鸡蛋切碎饲喂,自由采食。

注意供应充足的饮水,饮水中适当添加复合维生素B溶液。

每天打扫环境卫生,做好定期消毒、定期驱虫以及防兽、防鼠工作。

20日龄后可逐步让孔雀到室外活动,使其慢慢适应外界的环境、气候、温度等。

幼孔雀的生长发育从7日龄开始进入快速生长阶段,应增加动物性饲料和各种微量元素,促其生长。

31日龄后,每天饲喂2~3次。

饲料中适当添加玉米渣、高粱、黄粉虫、面包虫等。

熟鸡蛋在饲料中的含量逐步减少。

  5.蓝孔雀育成期如何饲养管理?

  育成期为61日龄至成年前。

孔雀到60日龄从育雏笼转人育成栏舍饲养,密度为每30米210~12只。

饲料可用两个饲料桶分别装上中鸡料和玉米、豌豆等组合成的鸽子料饲喂,中鸡料中加人3%肠鱼粉,同时用盆装上保健砂放人栏舍。

每天饲喂2次,同时供给2次青绿饲料。

作为商品孔雀,饲养至8月龄时,体重可达3~4千克,即可上市。

  6.蓝孔雀成年期(2岁以上)如何饲养管理?

  产蛋期应注意环境安静,减少各种应激,以免影响孔雀产蛋和交配。

种群雄雌比例以1:

3~4为宜。

强烈阳光会影响孔雀活动,可在运动场内外种植植物遮阴。

产蛋期间应增加动物性饲料及昆虫,微量元素特别是钙、磷,维生素,满足种孔雀生产需要。

秋季换羽期间可增喂火麻仁(约占饲粮的10%)等,有利换羽。

在舍内角落处搭上窝巢,放上软草,以利于产蛋。

注意在下午5~7时及时捡蛋。

注意做好冬季防寒保暖工作。

7.种雀如何饲养管理?

  每一栏舍饲养一组产蛋群,每组产蛋群6只,公母比1:

5。

同一栏中不能同时放人2只雄雀,否则,雄雀会因争斗而影响产蛋率和受精率。

种群饲料用种鸡料加5%鱼粉和鸽子料两种,也需供应保健沙。

最好能补喂黄粉虫,每天每只50克,保持有少量新鲜青饲料。

种鸡料粗蛋白18%~20%,能量11.7~12.54兆焦/千克。

  8.孔雀繁殖期如何饲养管理?

   孔雀繁殖的季节性很强,每年产蛋季节为3~8月份。

孔雀性成熟期是22~24月龄,利用年限5年,年产蛋30枚/只左右。

每天产蛋时间是在下午5~9点,隔天产l枚蛋,有时隔几天才产  1枚蛋,不会出现连续每天产蛋。

   孔雀进人繁殖季节前,做好种群组合。

选种应挑选羽色好、脚有力、趾不弯的健康鸟,同时注意避免近亲交配。

雄雌比为1:

5,不要1:

1进行配比,否则,雌雀会因交配过度而伤残,对栏舍和雄雀利用率都不合算。

但也不能超过1:

5配比,否则,受精率会降低。

每一个组合为一个产蛋群,每产蛋群只能一个栏舍饲养。

进人产蛋季节,孔雀开始发情,雄雀会发出求偶信号,一般都在早上10点以前和下午5点后。

雄雀求偶,首先开屏,头向雌雀逼近,并绕着雌雀转。

如果雌雀发情时,则蹲下,让雄鸟爬跨。

雌雀没有发清,则没有反应,不理不睬或者避开雄雀。

如果孔雀受到外界干扰刺激,孔雀也会开屏,并发出叫声,这是因为受到外界干扰刺激而引起戒备。

孔雀求偶交配后半个月,雌雀开产。

产蛋临近,雌雀总是在周围走动,并发出“咯咯”叫声,表现不安、烦躁,双爪爬地作窝,然后在窝内产蛋。

  孔雀蛋重约100克/枚,孵化期为26~28天。

孔雀蛋必须及时收集放冷库保存,5天人孵一次。

  9.蓝孔雀的饲料配方有哪些?

  

(1)饲料种类:

孔雀的饲料来源广泛,但食量较少,因而要求饲料全价,一般成年孔雀日粮量为100~150克,即可满足机体需要。

  ①蛋白质饲料:

植物性饲料有豆饼、大豆、花生饼、芝麻饼、菜籽饼、棉籽饼和葵花籽饼等,这些饲料含蛋白质35%~50%,可占饲料总量的30%左右。

动物性饲料有鱼粉、鸡蛋、骨肉粉、蚕蛹、羽毛粉、血粉等,含蛋白质40%~80%,可占饲料总量的20%~25%。

  ②能量饲料:

包括玉米、小麦、大麦、高粱和稻谷,其中能量含量约为13.0兆焦/千克,糠麸饲料能量低、容量大,且富含粗纤维,正符合孔雀的营养需要。

所以如麸皮、米糠、玉米糠、高粱糠等可以占饲料总量的5%。

  ③矿物质饲料:

贝壳粉、沸石粉、骨粉和盐等同样是孔雀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必需物质,可占饲料总量的2%。

  ④青绿饲料:

青菜、野菜、牧草等,可占饲料急量的20%~30%。

  ⑤添加剂:

包括氨基酸、矿物质、多种维生素等,应根据孔雀的不同饲养阶段和孔雀群的不同饲养状况酌量增减。

  

(2)饲料配方:

以下是孔雀不同饲养阶段的饲料配方,仅供参考。

  ①仔孔雀的饲料配方:

玉米40%、豆饼20%、麸皮6%、鱼粉14%、谷子7%、小麦6%、矿物质27%、盐0.3%、骨粉2%、酵母2%。

日粮的粗蛋白含量为22.6%,代谢能为11.9兆焦/千克。

此料用于50日龄以前的孔雀。

  ②中雌孔雀的饲料配方:

玉米45%、高粱5%、豆饼18%、大豆3%、鱼粉8%、骨粉4%、麸皮10%、酵母3%、食盐0.5%、贝壳粉0.5%。

此料用于6月龄以前的中雌。

  ③青年孔雀饲料配方:

玉米38%、全麦粉10%、麸皮4.6%、高粱3%、豆饼21%、大豆粉8%、鱼粉10%、酵母3%、骨粉1%、贝壳粉1%、食盐0.4%。

此料用于22月龄以前的前年孔雀。

  ④育成孔雀饲料配方:

玉米60%、麸皮8.5%、豆饼18%、鱼粉8%、酵母3%、贝壳粉2%、食盐0.5%。

此料用于成年孔雀。

  ⑤产蛋期孔雀饲料配方:

玉米45%、豆饼16%、大豆10%、鱼粉10%、麸皮8.5%、骨粉5%、食盐0.5%。

此料用于产蛋期孔雀。

  ⑥种孔雀的饲料配方:

玉米48%、全麦粉5%、麸皮5%、高粱2%、豆饼20%、大豆粉5%、鱼粉8%、酵母2%骨粉2%、贝壳粉2.5%、食盐0.5%。

此料用于种孔雀。

以上此料须酌情加人多维、微量元素等添加剂。

  10.蓝孔雀种蛋的结构特点有哪些?

  蛋重100克左右,椭圆形,淡褐色,蛋壳厚、光滑而坚硬,不易破碎,气孔到得严,相对表面积较小,直接影响了气体交换、水分蒸发、热量传导和啄壳出雏。

因此,常规的孵化条件使胚雏不易碎壳。

  11.种蛋如何保存和放置?

  种蛋保存时间的长短与温度关系密切,在环境温度低于18℃以下保存时间在5天内,孵化率较高;反之,孵化率则低,所以,选择清洁新鲜的孔雀种蛋人孵极为重要,保存期间种蛋水平放置,每天翻蛋一次,有助于胚胎正常发育,从而提高孔雀种蛋的孵化率。

  12.怎样对种蛋进行消毒?

  人孵前用37℃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分钟,捞出擦去浮水,用红外线灯烤干或晾干即可人孵。

  13.孵化时如何控制温度和湿度?

  (l)温度:

由于孔雀种蛋的壳上膜、蛋壳、气孔和内外壳膜等特殊结构,孵化初期种蛋受热慢,因其含脂率相对较高,加上中后期产生大量的生理热,使散热发生困难,所以在孵化过程中施温的原则是:

入孵前种蛋预温在36~37℃,预热6~8小时,其中:

前期高、中期平、后期略低,出雏期稍高,温度分别是1~7天38~39℃,8~19天38~38.8℃,20~25天37.5~38.5℃,26~28天37~37.8℃。

  

(2)湿度:

孵化期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出雏时提高到70%~75%。

控制湿度的原则是:

两头高,中间平。

前期湿度高,可使种蛋受热良好,均匀;中期平,有利于胚胎的新陈代谢;到了后期和出雏阶段,提高湿度的目的是为了消散过多的生理热,使蛋壳结构疏松,以便啄壳出雏。

然而,当湿度超过75%而又通风不良时,胚胎因气体变换差会引起酸中毒,导致胚胎窒息死亡,这点最值得注意。

在实际操作中,温度和湿度还要结合晾蛋和喷水调整,此时还要考虑种蛋孵化发育中在仿生立式孵化箱和平型出雏箱的配套放置以及季节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14.如何晾蛋和喷水?

  晾蛋和喷水是调节温度的有效措施,对孵化率影响很大。

用配套的立式和平型出雏器流水作业操作可比常规孵化方式提高出壳率10%~15%。

在孵化前期一般不晾蛋,按照上述的施温方案,中后期的蛋温可达38.5℃。

晾蛋可以加强胚胎的气体交换,排除蛋呐的积热。

每天晾蛋2~4次,晾蛋的时间长短不等,根据情况灵活掌握,当蛋温降至35℃时又继续孵化。

喷水在目前被认为是提高孔雀种蛋孵化率的关键所在。

喷水功能有三点:

①破坏壳上膜;②促使蛋壳和壳膜不断收缩和扩张,破坏它们的完整性,加大通透性,加快水分蒸发和蛋的正常失重,使气室容积扩大和供氧充足;③导致蛋壳松脆。

孔雀种蛋的壳上膜厚,蛋壳坚硬。

前者影响气体和水分蒸发,后者妨碍啄壳。

壳上膜的存在对孵化头几天是有利的,随着胚龄的不断增大,尤其是当尿囊合拢后,需要吸人更多叫氧气和排出大量代谢产物时,它就开始对胚胎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要把它除掉就要对孵至23~28天的胚蛋喷水(提早喷水对尿囊的合拢不利)。

气温高时喷冷开水,气温低时用35~40℃的温水喷洒。

每天喷一次,将蛋喷至湿透,待晾干后继续孵化。

胚蛋在反复晾蛋、喷水和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下,蛋壳的碳酸钙变为碳酸氢钙,蛋壳由坚硬变为松脆,雏雀容易破壳。

翻蛋的次数和角度,翻蛋可以促进胚胎活动,防止内容物粘连蛋壳,使其受热均匀,孔雀种蛋在孵化过程中,每小时翻蛋1次。

翻蛋的角度为1800,这样可以保证尿囊按时在小头合拢。

用手工或滚动式翻蛋,注意合理调整上下边心蛋使其受温均匀,只要满足了胚胎各阶段的生理发育要求,对蓝孔雀的孵化效果会十分理想。

  15.如何掌握孔雀孵化八要点?

  

(1)选蛋:

孔雀蛋重在120克左右,种蛋存放一般不要超过2周,蛋形正常,大小适中,蛋壳厚薄均匀,颜色协调一致,色泽鲜艳,时间越短,孵化率越高。

  

(2)消毒:

入孵前种蛋消毒一般采用熏蒸法,即每立方米用高锰酸钾15克,福尔马林30毫升,在25~30℃的温度下熏蒸20分钟,可杀死种蛋表皮上的病毒,消毒一般在消毒柜内进行。

  (3)温度:

孔雀孵化期为26~28天,温度是孵化的首要条件,孵化温度要根据胚胎发育情况采取 前期高、中期平、后期略低、出雏期稍高的方法,温度分别为:

人孵前种蛋预热6~8小时蛋温36~38℃,第1~8天38.5~38.8℃,第9~15天38~38.5℃,第16~21天37.8~38.2℃,第22~26天(即出壳)37.5~38℃。

  (4)湿度:

湿度在整个孵化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湿度过低会引起胚胎粘壳,出雏困难;湿度过高易造成雏鸟蛋黄吸收不良,体质差,易死亡。

适宜的湿度应掌握在两头高中间低的原则,即前期相对湿度为60%~65% ,中期为55%~60%,后期65%~70%。

  (5)翻蛋:

为使种蛋受热均匀,胚胎发育正常,必须进行人工或自然翻蛋,从人孵的第二天起,一般2~4小时翻蛋一次,翻蛋的角度为900。

第22天停止翻蛋。

  (6)晾蛋:

在孵化中后期蛋温达38.8℃时,为防止内烧应晾蛋,一般孵化18天时每天晾1次。

第22~26天每天晾2次,晾蛋的时间长短不等,根据情况灵活掌握。

  (7)喷水:

喷水是提高出雏率的关键措施之一,喷水能使蛋壳松脆,孔雀的蛋壳上膜厚,蛋壳坚硬,因此,在孵化22~26天时每天喷水一次,水温35℃左右,待干后继续孵化,在反复晾蛋喷水的作用下,蛋壳由坚硬变松脆,有利雏鸟破壳而出。

  (8)照蛋:

在孵化6~8天时第一次照蛋,主要检查种蛋受精清况。

正常蛋能看到黑色眼点,蛋内颜色发红并带有血丝,无精蛋任何变化也没有,蛋黄完整,蛋清透明,要及时取出无精蛋。

照蛋的次数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操作,主要检查胚胎发育情况,并及时查出死胎蛋。

孔雀常见疾病防治技术-孔雀

(一)

  16.如何做好孔雀常见病的预防工作?

  

(1)鸡马立克氏病:

1日龄时,用马立克氏病二价油佐剂灭活苗对雏舍喷雾或每只颈部皮下注射接种0.2毫升。

  

(2)禽白痢病:

2~3日龄,用广谱抗生素防治。

  (3)新城疫病:

雏雀出壳后7~10天用新城疫Ⅱ系疫苗滴鼻,60日龄后肌肉注射新城疫Ⅰ系疫苗。

12月龄后再肌注一次Ⅰ系苗,以后每隔12个月注射一次。

产蛋的种孔雀每年产前1个月注射一次新城疫Ⅰ系疫苗(疫苗使用方法按说明书或瓶签)。

  (4)禽痘病:

25日龄,用200倍鸡痘鹌鹑化弱毒疫苗于翅膀内侧无血管处皮刺接种1针,120日龄,用100倍疫苗刺种2针,以后每隔半年接种1次。

  (5)种孔雀在24月龄达到性成熟后,产蛋前1个月(每年的2月份左右)用新城疫+减蛋下降综合征二联苗肌肉注射。

  (6)肠炎:

每周用0.01%的高锰酸钾水供幼雏饮用1天。

  17.如何防治孔雀新城疫?

  (l)什么是孔雀新城疫?

孔雀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败血性传染病。

主要特征为呼吸困难,拉黄绿稀痢,神经紊乱,黏膜和浆膜出血。

本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可达90%以上

  

(2)孔雀新城疫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发病初期,病禽表现精神委顿,垂头缩颈,闭目垂翅,食欲下降而渴欲增强,体温升高至43℃以上,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禽食欲废绝,口流黏液,下痢,排黄白色或黄绿色稀粪;多数出现头颈震颤、转圈等神经症状,少数呼吸困难。

病的后期,病禽衰弱死亡,病程通常为2~4天。

耐过康复后,少数有神经症状后遗症,失去饲养价值。

  (3)孔雀新城疫的病理变化有哪些?

剖检可见急性败血症的各种病变。

喉头、气管的黏膜充血、小点状出血;气管内有较多泡沫状液;胸膜腔浆膜有斑点状出血;嗉囊积满臭液体,腺胃黏膜水肿,腺胃乳头及乳头间有点状出血,肌胃角质膜下斑状出血,肠道黏膜充血、出血及纤维素性伪膜,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泄殖腔黏膜充血、出血;心冠脂肪点状出血,部分肝淤血肿大;脑膜斑点出血,脑实质可见充血、小点状出血。

  (4)孔雀新城疫如何防治?

  ①加强本场卫生防疫制度,防止病毒或传染源与孔雀群接触。

场门前设消毒池,经常保持孔雀舍、运动场清洁卫生,定期消毒;保持饲料、饮水清洁,食槽、饮水器须每天洗刷、清洁,并做好消毒;孔雀场最好实行全进全出制饲养;新购进孔雀时,须隔离观察2周以上,确认健康后方可合群;严防人、畜、禽带进病原。

  ②定期做好疫苗接种,增强孔雀群特异免疫力。

孔雀7~10日龄首免,用新城疫克隆30活疫苗或Ⅱ系疫苗加灭菌生理盐水,按1:

10稀释,每只l羽份滴鼻或点眼;28~30日龄二免,用Ⅱ系疫苗或新城疫克隆30活疫苗,按1:

50稀释,每只2羽份肌注;3月龄三免,用新城疫Ⅰ系疫苗按l:

500稀释,每只1羽份肌注。

种孔雀每年冬季或春季用新城疫Ⅰ系疫苗加强免疫一次。

规模较大可用饮水免疫法,即用新城疫Ⅳ系疫苗加清洁井水按1:

1000稀释,并加l%脱脂奶粉,以保护活毒,首免1羽份饮水,二免3羽份饮水,三免用新城疫Ⅰ系疫苗按1:

500稀释,每只1羽份肌注。

  ③孔雀群一旦发病,应及时采取紧急措施,严防疫情扩大蔓延。

立即封锁孔雀场,紧急带孔雀喷雾消毒,将假定健康孔雀、可疑病孔雀、病孔雀分群隔离,并依次用疫苗进行紧急接种;及时扑杀、深埋或焚烧病死孔雀尸体,做好被污染羽毛、粪便等的无害化处理和消毒;最后一个病例处理后2周,若无新病例发生,经严格消毒后,方可解除封锁。

  ④对发病孔雀群采用新城疫克隆30活疫苗大剂量(3~5羽份/只)肌注,并用0.1%菌毒净带孔雀消毒,饮用含适量多维、10%葡萄糖水等,可收到较好治疗效果。

另外,使用新城疫Ⅳ系疫苗4倍量饮水免疫,再结合新城疫油乳剂灭活疫苗肌注,每只0.5毫升,并辅以对症治疗,也有较好疗效。

  18.如何防治孔雀马立克氏病?

  

(1)什么是孔雀马立克氏病?

马立克氏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肿瘤病。

雏孔雀对病毒的易感性高,尤其是日龄越小易感性越高。

但本病多发生于2~5月龄的鸡,3~4月龄的鸡发病率最高,少数鸡可以早在感染后3周发病,也有在6个月以后发病的。

  

(2)孔雀马立克氏病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根据临床症状不同可将本病分为四个类型。

  ①神经型(古典型):

常侵害外周神经,以坐骨神经和臂神经的受害最多见,当坐骨神经受害时,常引起一肢或两肢发生不全麻痹,步态不稳,一个最典型的症状是一腿伸向前方(健肢),而另一只腿拖在后方(病肢),呈所谓的“劈叉”姿势。

臂神经受害时,表现为翅膀下垂,当控制颈肌的神经受害时,病鸡头下垂或头颈歪斜。

由于运动障碍,多不能采食、饮水而导致死亡。

  ②内脏型:

病鸡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鸡冠或肉髯苍白或有萎缩,有时见有腹泻,渐进性消瘦。

多种内脏器官均可发生肿瘤,以肝、脾、肾、卵巢、睾丸等较为常见,肝脾最明显。

法氏囊有时萎缩。

  ③眼型:

由于眼神经受损,表现为视力障碍,虹膜褪色,由橘红色变为灰白色,称“灰眼病”,瞳孔边缘不整齐,严重时只剩针尖大小小孔,视力丧失。

  ④皮肤型:

此型缺乏明显的临床症状,往往在宰后拔毛时发现羽毛囊增大,形成淡白色小结节或瘤状物,此种病变常见于大腿、颈、躯干背部生长粗大羽毛的部位。

此外,有时可见混合型,以上两型或三型症状同时存在。

孔雀常见疾病防治技术-孔雀

(二)

  (3)孔雀马立克氏病有哪些剖检变化?

不同类型剖检变化有所不同。

  ①神经型:

主要剖检变化发生在外周神经和内脏大神经。

病变神经显著肿大,呈灰色或黄白色,横纹消失,神经上有大小不等的结节。

神经病变一般是单侧性的,这种病变主要是由于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所致,引起增生性(肿瘤性病变)和炎性病变。

  ②内脏型(急性型):

内脏器官最常被侵害的是卵巢,其次为肾、脾、肝、心、肺、胰、肠系膜、腺胃、肠道、肌肉等组织。

病变器官明显肿大,肿瘤组织弥漫地浸润在器官实质中,色泽灰白,与健康组织相间存在,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明,外观似大理石状斑纹,严重时可形成灰白色肿瘤块,突出于器官表面,大小数量不一,呈扁平或圆球状,质地坚硬而致密,切面平滑,性质均一,呈脂样。

卵巢可肿大3~7倍,睾丸2~5倍,呈白色半透明状。

肝、肾肿大,上面有灰白色肿瘤,心脏也可见结节状肿瘤,脾可能肿大,有时有弥散性针尖大小灰白色。

腺胃表现壁增厚,变坚实。

法氏囊一般表现萎缩,但偶尔肥大,这是由于肿瘤细胞分布于滤泡间所致。

胸腺一般萎缩。

  ③眼病变主要是虹膜的单核细胞浸润。

  ④皮肤病变主要是炎性,但也有增生性的。

  (4)孔雀马立克氏病有哪些防治措施?

  ①加强综合防治措施:

加强孔雀场环境卫生与消毒工作,尤其是孵化卫生与育雏鸡舍的消毒,防止雏鸡早期感染。

育雏室在进雏前应彻底清扫,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并空舍1~2周。

育雏前期,尤其是前2周内最好采取封闭式饲养,以防感染。

  ②做好预防免疫接种:

1日龄雏鸡用马立克(火鸡疱疹病毒)苗,或二价苗(自然弱毒及火鸡疱疹病毒)进行接种。

  ③种蛋及孵化器需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以防雏鸡刚出壳即被蛋壳上及孵化器中的马立克氏病病毒感染。

  ④幼鸡对马立克氏病最易感,必须与成年鸡分开饲养。

⑤严格检疫,发现病鸡立即淘汰,饲养场地彻底消毒,定期进行药物驱虫,尤其要加强对雏鸡球虫病的防治。

  19.如何防治禽流感?

  

(1)什么是禽流感?

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所引起的禽类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

禽流感病毒能感染多种家禽和野禽。

野鸟或自由飞翔的鸟可大量散播病毒,家禽中火鸡和鸡最易感,鸭鹅及其他水禽类易感性较差,多为隐性感染或带毒,有时也能引起死亡。

  

(2)孔雀禽流感有哪些临床症状?

根据禽的种类以及感染病毒的亚型类别不同,表现各种不同的临床症状。

流行初期的急性病例,可不出现任何症状而死亡。

一般病程为1~2天,此类病孔雀,可见体温升高,精神沉郁,拒食,羽毛松乱,头颈下垂,鸡冠和肉髯发黑,眼睑、头部浮肿,肉冠、肉髯出血、发绀、坏死,謫部角质鳞片呈紫红色,排绿色粪便。

眼结膜发炎,分泌物增多,呼吸困难,鼻分泌物增多,并有灰色或红色渗出物,病孔雀常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