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美术第3课门的故事 教案.docx
《九年级美术第3课门的故事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美术第3课门的故事 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美术第3课门的故事教案
九年级美术第3课:
门的故事教案
第3课:
门的故事教时建议:
3——5教时一、本课概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将许许多多事物薰陶得绚丽灿烂,古老的门,同样折映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远古时期,人类以树枝杂草编成蓬门,竖立在居处的洞穴之外,以拒野兽风雪雨水的入侵,这是门最早的形式。
随着阶级社会的产生,门除了挡风避雨安全等原始物质功能之外,也有了精神上的象征意义,从它的形式、雕刻装饰到色彩处理,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现了古代的文化内涵,封建的礼制、伦理道德和理想追求等在门上均有所反映。
门是一种文化,宫门上八十一颗巨大的门钉,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篇大;辟邪驱恶身披甲胄的门神年画、石狮雕刻,祈福迎祥驮聚宝盆的肥猪拱门剪纸、彩绘,门是民间美术和古风今俗的展台;在鸿门宴、玄武门之变当中,门是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朱门、寒门、豪门,门是一种象征。
史书上记载“日月之所出处曰猗天苏门,日月之所入处曰丰沮玉门”。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功成之后也曾表门纪功。
中国的门既创造出了“芝麻开门”的故事、“鲤鱼跳龙门”的传说,也编排出鬼门关的迷信……,独特的中国建筑文化,因“门”而显得益发独特。
国外也有许多著名的门,如意大利、法国的凯旋门,巴比伦的伊什塔尔门,罗丹的“地狱之门”……,无不向我们述说着门的故事。
本课内容主要介绍了门的形式、门的内容以及门所反映、所记载的历史与文化。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建筑的门、皇宫建筑和民居建筑的门,以及门所反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功能,能懂得欣赏门上所表现的文化内涵和门的形式美等;旨在引导学生走进门文化这一“出入口”,对中国独特的建筑艺术和文化产生兴趣,唤起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关注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能用自己的智慧和作品来装饰美化自家居室的门,设计小区的门,使生活环境艺术化;通过用紫砂泥制作陶泥门、罗马柱头、兽面门环等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创造陶泥艺术作品的乐趣和独特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参加艺术实践活动的兴趣和对艺术的向往。
二、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
欣赏古今中外著名建筑的门,体验发现门文化的悠久历史和门的形式美。
实践与创造:
1、用紫砂泥造型,创作浮雕形式的门。
2、用紫砂泥造型,创作一个兽面门环。
3、以紫砂泥造型,创造古希腊样式的柱头。
欣赏与评议:
欣赏自己与他人设计创作的门等作品,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为作品名命。
三、教学准备教具:
有关门的景观录象、摄影照片、多媒体、门的设计草图、紫砂泥、造型土、石膏、毛笔、水彩或水粉画颜料、紫砂泥制作的门、造型土或石膏制作的门等。
学具:
紫砂泥、造型土、石膏、铅笔、图画纸、毛笔、水彩或水粉画颜料、有关门的图片资料等。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欣赏经典建筑著名的门、感受建筑艺术的美,接受历史文化熏陶。
2、欣赏现代城市建筑大门,激发对设计制作具有艺术美感门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和审美观。
难点:
1、如何教学才能使学生切实感受到门上沉淀的悠久历史文化和艺术。
2、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作激情,点燃心中艺术的火把。
五、教学过程与指导要点五大板块教学过程与指导要点预期学习效果感受与欣赏
、欣赏古今中外一些著名建筑的门,感受古代门文化的悠久历史沉淀,感受门的艺术形式美。
2、欣赏现代不同艺术风格的门,激发对门艺术形式美的兴趣,激发对门文化的兴趣。
3、注意观察过你家居住的小区的门吗?
讨论交流你们对居住小区门的造型的感受。
激发对建筑艺术的兴趣,激发创造具有艺术美感门的兴趣。
体验与创造
、认识紫砂泥。
2、掌握用紫砂泥制作浮雕门的方法。
3、体验用紫砂泥制作浮雕门、兽面门环和柱头的乐趣。
4、讨论交流创造的体会、感想。
体验创造的乐趣,掌握用紫砂泥、造型土、石膏制作浮雕门、兽面门环和柱头的方法。
拓展与融汇1、年画艺术的拓展。
(用装饰画的形式,创造门神)2、表演小品艺术的拓展。
3、音乐的拓展。
(聆听上海开埠以来不同时期的音乐代表作品,感受上海的发展历史和文化气息。
)
感受体验年画和表演艺术的魅力。
创设情境1、通过给学生的作业进行装饰、配底装框来提高美术作
品的品位。
2、将作品布置在教室里,举办一个门、门环和柱头设计
展览会。
提升美术作品品位,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艺海搜索
、有关介绍中国建筑的门文化方面的书籍和。
2、有关介绍世界著名的门的图象、等资料。
3、可上网搜索,进图书馆查阅或实地参观考察。
4、相互交流各自艺海搜索的方法、过程和感受。
学会搜寻资料的方法。
六、教学的设计与开发本课建议用3——5教时完成,以下三种教学设计仅供参考。
表1
(3课时)
九年级第一册第一单元第3课《门的故事》教学设计参考之一
课
题
教学目标
材料工具
操作方法
走进门文化
——门的欣赏
欣赏古今中外著名建筑的门,感受门文化的古老悠久历史,感受门的形式美。
有关古今中外著名建筑关于门的图片资料或多媒体等。
将资料进行整理并制成多媒体或光盘,配上解说词和音乐进行播放,开展欣赏讨论等活动。
门的制作
用紫砂泥创作门,感受陶艺艺术的美感和魅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有关门的图片资料和多媒体、陶泥门实物、纸、铅笔、紫砂泥及手工成形工具等。
展示多媒体1、构思画铅笔草稿。
2、将紫砂泥滚压成泥板。
3、裁剪成所需形状。
4、按设计稿通过刻、划、
堆、塑、捏、搓、压、
雕、粘等手法塑造。
5、修饰溜光,调整完成。
古希腊柱头的制作
欣赏古希腊建筑的柱头,感受古希腊柱头的历史文化内涵,感受古希腊柱头的装饰美感。
制作陶泥柱头造型。
有关古希腊柱头的图片资料和多媒体、陶泥柱头的实物、紫砂泥及手工成形工具等。
1、展示多媒体2、按教材上的柱头样式通
过堆、塑、捏、搓、压、
雕、粘等手法塑造柱
头。
3、修饰溜光,调整完成。
表2
(4课时)
九年级第一册第一单元第3课《门的故事》教学设计参考之二课
题
教学目标
材料工具
操作方法
绚丽灿烂的门文化
——门的欣赏
欣赏古今中外著名建筑的门,感受门文化的古老悠久历史,感受门的形式美。
有关古今中外著名建筑关于门的图片资料或多媒体等。
将资料进行整理并制成多媒体或光盘,配上解说词和音乐进行播放,开展欣赏讨论交流等活动。
现代门神画创作
(一)
欣赏我国古代的木版年画,感受门与门神在中国文化上的內涵和和表現。
创造现代门神艺术造型。
有关门神的图片资料和多媒体、现代门神设计草图、图画纸、铅笔等。
、展示多媒体。
2、参阅图片资料,构思
画铅笔草稿。
现代门神画创作
(二)
欣赏我国各地民间创造的门神画,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创造具有个性的现代门神艺术造型。
有关门神的图片资料和多媒体、现代门神画作品、设计稿、圆珠笔、吹塑纸版、水彩颜料、过滤纸、毛笔、夹子等工具。
、展示多媒体。
2、按铅笔设计稿制版。
3、填色拓印。
4、调整完成。
现代门的设计创作
欣赏现代建筑的大门,感受现代人的审美情趣,用陶泥或铅笔淡彩的形式,创造具有个性的现代门的艺术造型(连围墙一起设计)。
现代各种门的造型和围墙的图片资料、设计稿、多媒体、图画纸、铅笔水彩颜料、陶泥及制陶工具等。
、展示多媒体、图片。
3、展示现代门和围墙的设
计图稿。
2、设计、制作、完成。
3、作业讲评。
表3
(5课时)
九年级第一册第一单元第3课《门的故事》教学设计参考之三课
题
教学目标
材料工具
操作方法
门的故事——门的欣赏
欣赏古今中外著名建筑的门,感受门文化的古老悠久历史,感受门的形式美。
有关古今中外著名建筑关于门的录象资料、图片等。
将资料进行整理并制成多媒体或光盘,配上解说词和音乐进行播放,欣赏讨论门的创造
用紫砂泥创作门,感受陶泥艺术的美感和魅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关门的图片资料和多媒体、陶泥门实物、纸、铅笔、紫砂泥及手工成形工具等。
展示多媒体1、构思画铅笔草稿。
2、将紫砂泥滚压成泥板。
3、裁剪成所需形状。
4、按设计稿通过刻、划、
堆、塑、捏、搓、压、
雕、粘等手法塑造。
5、修饰溜光,调整完成。
兽面门环设计与制作
(1)
欣赏古代建筑的门,感受门钉门环等装饰物的历史文化内涵,感受门的装饰美感。
设计具有个性的兽面门环造型。
有关门的图片资料和多媒体、兽面门环设计草图、图画纸、铅笔等。
1、展示多媒体。
2、构思画铅笔草稿。
兽面门环设计与制作
(2)
欣赏各种兽面门环造型,感受门的装饰美感,激发学习兴趣,创造具有个性的兽面门环造型。
有关门的图片资料和多媒体、陶泥兽面门环实物、紫砂泥及手工成形工具等。
1、展示多媒体。
2、按铅笔设计稿通过堆、塑、
捏、搓、压、雕、粘等手法
塑造兽面门环。
3、修饰溜光,调整完成。
成果展示交流
展示学生作品进行交流,进一步体验门文化的魅力、提高审美观,能用作品美化环境。
单色台布、展台(用课桌椅、讲台等搭建)、陶泥门、门环、柱头等学生作业。
教室里把学生的作业布置成“门的艺术作业汇报展”,设计展览会的海报;召开作业展评会等。
七、教学内容与材料的开发
(一)教学内容的开发1、吹塑纸版画创作教学我国木版年画历史悠久,在宋朝时,木刻印刷的门神、钟馗等年画,民间就已普遍贴用了。
我国各地的年画特点鲜明、乡土气息强烈,极富民间色彩和装饰效果,深受劳动人们喜爱。
用吹塑纸为板材仿木版年画的艺术韵味,创作一个现代门神的形象,既是本课教学内容的拓展与延伸,又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同时达到美化居住环境目的。
2、探究性学习教学内容A、中国建筑的门文化历史背景。
B、进行有关中国建筑门的形式制度的课题的研究。
(二)教学材料的开发除了教材上介绍的紫砂泥以外,还可用以下几种材料做兽面门环浮雕和柱头。
、石膏兽面门环浮雕和柱头可将石膏粉加水后调成浆状,灌注到纸盒内制成石膏模型,然后用刻刀雕刻成兽面门环或柱头。
并且还可以用颜色、金粉等材料通过土、擦、罩清漆等方法,将其做成各种材质的效果。
特别是将兽面门环做成铜的效果,直接可装在门上做装饰,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成功感。
注:
兽面门环和柱头也可通过先做泥稿、翻制石膏模具、再翻石膏模型的方法制作。
2、造型土兽面门环浮雕和柱头美术配套材料中的造型土是白色的,它的性能与紫砂泥、雕塑泥等差不多(但造型土好象有点弹性),可塑性强,用它来制作门环、柱头等方法与陶泥制作基本相同,干后也可用颜色做成各种材质效果。
3、木头兽面门环浮雕和柱头
取一些容易雕刻的木头,用木刻到进行雕刻,制成木头兽面门环浮雕或柱头。
除上面所讲的材料外,生活中肯定还有许多未被发现的材料都可以用来做创造美术作品的材料。
让我们一起去发现,去创造。
八、作业要求美术作业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亦是教学评价的依据。
作业要求规定的越具体,则教学评价越容易进行。
作业要求由三个层面的内容组成:
1、基础层面:
A、
用紫砂泥制作陶泥门。
掌握制作陶泥门的方法。
B、
用紫砂泥制作兽面门环浮雕。
c、
用紫砂泥制作古希腊柱头浮雕。
2、深化层面:
A、
通过堆、塑、捏、搓、压、刻、划、雕、粘、溜光等手段来塑造形体,要求
物体轮廓清晰,有虚实感和层次感,立体感强。
B、为作品配底装框,使作业成为一件完整的艺术品。
3、探究层面:
可根据各人的兴趣爱好,尝试使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制作门、门环和柱头,培养在平常的材料中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九、教学评价要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评价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而不是甄别和选拔。
评价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以适应不同学生的个性与能力。
本课的重点在激发兴趣,发展想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方面,应鼓励学生大胆积极地投入到制作陶泥门、兽面门环和希腊柱头的艺术实践活动中去。
依据作业要求的三个层面,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教学评议和欣赏活动。
评价的内容:
①掌握知识与技能要求(基础层面)A、作品是否具有浮雕的感觉?
立体感强吗?
B、陶艺效果如何?
制作方法掌握得如何?
c、兽面门环的造型是否生动?
有没有艺术感染力?
D、柱头的三部分(柱头、柱身、柱头底座)比例是否恰当、和谐?
②学习过程要求(深化层面)A、造型是否生动、有无艺术趣味?
作品是否完整?
B、学具准备是否充分?
c、参与实践操作过程中的态度是否积极认真?
③独创性要求(探究层面)
作品与众不同,材料和创作手法新颖,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创意。
评价的方法:
①学生自评——评价自己的作品、发表学习感受。
②学生互评——相互评价、发表不同见解、讨论。
③教师点评——对独创性作品进行个案分析评价。
十、信息与资料1、四合院大门 北京四合院是中国建筑的典型代表,驰名中外。
封建社会,住宅及其大门直接代表着主人的品第等级和社会地位,所谓“门第相当”“门当户对”,就是这个意思。
因此,人们对大门的型制和等级是非常重视的。
北京四合院住宅的大门,从建筑形式上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由一间或若干间房屋构成的屋宇式大门,另一类是在院墙合陇处建造的墙垣式门。
墙垣式大门的住宅,则多为社会下层普通百姓居住。
墙垣式门最普遍、最常见的形式是小门楼形式,它的样式尽管很多,但基本造型大同小异,主要由腿子、门楣、屋面、脊饰等部分组成,一般都比较简单朴素,也有为数不多的豪华小门楼,门指以上遍施砖雕,虽不气派但却十分华丽,显示房主人的富有和虚荣。
门钹:
门钹是古时用来叩门的响器,又有装饰作用,一般用响铜制成,用铆钉固定在两扇宅门上,左右各1个。
门礅:
大门的枕石俗称门礅,是摆放在四合院大门门楼两端的枕石。
影壁:
影壁是四合院的一部分,也是大门装饰的有机组合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
2、门神门神,中国神话中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茶和郁垒,将他们的画像贴在门上,能驱鬼辟邪。
到了唐朝,门神的画像都换成了秦叔宝和尉迟敬德。
3、门联门联是一种贴于门上的对联,是我国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
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门联是从桃符发展而来的。
4、君士坦丁凯旋门凯旋门是古罗马皇帝率领出征军队得胜归来所通过的“大门”。
君士坦丁凯旋门建于公元三一五年,是当时的市民和元老院为纪念君士坦丁大帝在罗马的米尔比奥桥(横跨台伯河)击败麦克仙乌斯而建的。
君士坦丁凯旋门由三个拱门形成,高21米,面阔25.7米,进深7.4米,横跨在道路中央,显得气势宏伟。
凯旋门的里里外外充满了罗马帝国各个重要时期的雕刻,是一部生动的罗马雕刻史。
君士坦丁凯旋门壮丽辉煌,它成功地应用了券拱结构,那高大而又威武雄壮的形体与这种纪念性建筑的主题十分协调。
凯旋门的创造,也使得后世的野心勃勃的武力征服者为之神往。
1000年以后,法国十九世纪威震一时的拿破仑让人依照帝国遗风,在巴黎协和广场前也建起一座雄狮凯旋门。
5、科隆大教堂大门科隆大教堂始建于13世纪,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外表充满了垂直向上的线条和数不清的小尖塔,教堂大门的门脸装饰更是充分显示了这种风格。
并列的左右两个大门,中央有石柱相隔,门的两侧有四层向外叠出的尖券充满了中央的开间而与左右的立柱相连。
四层尖券的上方又加了一层三角形的边框,使门脸与整个立面更加紧密地连在一起。
在几层尖券基部及门上方的券面上都布满了石雕,它们的内容多为新约故事和圣徒像,形象地向人们宣传着教义。
教材上向我们展示的是科隆大教堂大门那清奇冷峻的、充满宗教神秘色彩的门扇装饰。
科隆大教堂以轻盈、雅致著称于世,是中世纪欧洲哥特式建筑艺术的代表作。
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正是科隆大教堂的优美建筑和那湖光滟影的莱茵河让舒曼写出了举世的名曲《莱茵圆舞曲》。
6、伊什塔尔门巴比伦城遗址在距伊拉克首都巴格达90公里处,20世纪初,被德国考古学家领衔的多国联合考察队发现,并在遗址上挖掘出宁马赫神庙、伊什塔尔门、游行大街和汉谟拉比的王宫。
据记载,巴比伦城共拥有100多座城门,每座城门以巴比伦人崇奉的神命名,被人们称之为“百门之城”。
但其中最著名最宏伟的的是城市的北门——供奉伊什塔尔女神的伊什塔尔门。
伊什塔尔是巴比伦神话中掌管战争和胜利的女神。
整个城门是由两个形式和规模完全一样的门并联组成,高达12米。
每道门有4个望楼,望楼和望楼之间有拱形过道相连。
墙外壁都是用色彩艳丽的彩釉砖砌成。
门墙和塔楼上嵌满蓝青色的琉璃砖,上面饰有狮子、公牛和蛟龙等象征神灵的动物浮雕。
狮子代表阿达德神,蛟龙是巴比伦城主神马尔杜克神的象征。
每块浮雕高约90厘米,共有575座。
整座伊什塔尔门显得雄伟、端庄,色彩绚烂夺目,给人以大气磅礴、坚不可摧的印象。
1958年起,伊拉克政府开始对城址中的遗迹进行修复,现已修复的有宁马赫神庙、伊什塔尔门、游行大街等。
游人驻足门前,无不为巴比伦的精美艺术所折服。
7、巴黎圣母院大门
巴黎圣母院建于1163-1330年,法国哥特式艺术的代表作。
巴黎圣母院集宗教、文化、建筑艺术于一身,整座教堂从墙壁、屋顶到每一扇门扉,窗棂,以至全部雕刻与装饰,而且都是用石头雕琢并砌成的。
它那精美华丽的建筑雕饰,玲珑剔透的塔尖和钟楼,五光十色的彩色镶嵌玻璃窗,以及墙面各部位的千姿百态的雕像,使古往今来的世界游人都叹为观止,在世界建筑史上被誉为是一组由巨大的石头组成的交响乐。
巴黎圣母院正外立面风格独特,结构严谨,被壁柱纵向分隔为三大块;三条装饰带又将它横向划分为三部分,其中,最下面有三个内凹的门洞。
门洞上方是“国王廊”,长廊上面为中央部分,两侧为两个巨大的石质窗,中间为玫瑰花形的大圆窗,供奉着圣母圣婴,两边立着天使塑像。
上层是一排细长的雕花拱形石柱。
教材上向我们展示了巴黎圣母院大门细部的风采。
三个大门洞为哥特式风格,正中间的表现主题是“最后的审判”,右侧门洞人称“圣·安那门洞”,上面的浮雕刻于12、13世纪,第三个门洞叫做“贞女玛丽亚门洞”,是最精美的一个。
8、古希腊柱头
古希腊建筑经过长期的实践,先后创造了三种优美的柱式:
多利克式、爱奥尼式和科林斯式,它们体现了三种不同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理想。
多利克式柱式具有朴素、壮实等男性体态和性格,是仿男人体的。
而爱奥尼式的柱式则具有女性体态和性格的秀美轻巧等特点,是仿女人体的。
科林斯式的柱式是多利克式和爱奥尼式两种柱式的进一步演变的结果,因而它显得更加华丽,更富有装饰性。
古希腊的这三种建筑柱式后来被罗马人继承运用和发展,并随古罗马建筑而影响到全世界的建筑。
9、地狱之门奥古斯特·罗丹(法国)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雕塑艺术家,《地狱之门》是他应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的要求,从12世纪意大利诗人但丁的《神曲》中汲取创作题材,并且从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雕塑大师们那里吸取了造型艺术的灵感,创作的著名大型雕塑——一个纪念性的大门。
这一包含着186件雕塑的《地狱之门》的设计并与建筑紧密相连的巨大艺术工程,耗去了他后半生的整整37年,至逝世也未完成。
最后《地狱之门》只完成“吻”、“思想者”、“亚当”、“夏娃”等,但这些完成的作品获得普遍的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