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课件.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68237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8.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教育学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教育学课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教育学课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教育学课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课件.docx

《教育学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课件.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课件.docx

教育学课件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教学目的】

1、掌握教育、教育学的概念及教育学的研究对象;2、理解教育的基本要素;

3、了解教育与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第一节教育的科学认识

一、教育的概念

(一)词源中的“教育”

教育就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

(二)教育学中的“教育”

1、从社会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可以把“教育”定义区分为不同的层次:

广义的教育是指一切有意识地培养人、影响人的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2、从个体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往往把“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

所谓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

(2)学习者

(3)教育影响

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调控着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对象,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教育影响则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

这三个方面是相互独立的,又是相互规定的,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第二节教育的起源和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

1、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2、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3、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说

4、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5、教育的需要起源说

二、教育的发展

(一)古代社会的教育

1、古代学校的出现

2、教育目标狭窄

3、教育具有阶级性、等级性

4、教育内容丰富,但方法机械

5、教育同生产劳动严重脱离

(二)近代社会的教育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与控制

2、教育的公益性日益突出

3、教育的世俗化(现代学校)

4、教育立法的实施

(三)现当代社会的教育

1、教育的民主化

2、教育的终身化

3、教育的国际化

4、教育的信息化

第三节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教育学的概念与研究对象

1、教育现象

2、教育问题

3、教育规律

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分析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1.《学记》

2.《论语》

3.苏格拉底

4.柏拉图

5.亚理士多德

6.昆体良——《雄辩术原理》

(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1、培根——《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

2、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3、康德——《康德论教育》

4、卢梭——《爱弥儿》

5、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

6、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三)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1、斯宾塞——《教育论》

2、实验教育学——《实验教育学》

3、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4、凯洛夫——《教育学》

5、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

6、布鲁纳——《教学过程》

(四)现代教育学发展的新阶段

当代教育学发展的主要趋势:

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扩大

2.教育学研究基础的扩展和研究范式的多样化

3.教育学发生了进一步分化

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5.教育学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

三、教育学的体系与分支学科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框架由教育基本理论、课程理论、教学理论、德育理论、管理与评价理论等构成。

四、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1、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教育观

2、有助于正确地进行教育实践,提高教育质量

3、提高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增强对教育工作的兴趣与热爱

第二章教育功能

【教学目的】

1、掌握教育功能的含义;2、理解教育的社会性功能与个体性功能;3、了解教育的负向功能。

一、教育功能的概述

(一)教育功能的含义

教育功能就是指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于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二)教育功能的类型

1.从作用的对象看:

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

2.从作用的方向看:

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3.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

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二、教育的个体功能

(一)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

1、教育促进个体观念的社会化

2、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

3、教育促进个体智力与能力社会化

4、教育促进个体职业、身份的社会化

(二)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

1、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

2、教育促进人的个体特征的发展

3、教育促进人的个体价值的实现

(三)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

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是指教育可以造就和培养具有谋生本领的劳动者和建设者,成为推动社会生活发展进步的人力资源。

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是指教育可以成为个体生活的需要,受教育过程是需要满足的过程,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个体可以自由和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四)教育对个体的负向功能

二、教育的社会功能

(一)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

2、教育促进科技发展的功能

(1)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2)教育是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政治功能

1、教育为政治培养人才,维系和巩固原有的政治制度

2、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功能

3、教育通过传播社会思想,形成舆论,发挥政治功能

(三)文化功能

1、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承功能

2、教育对社会文化的创新功能

(四)教育优化人口的功能

1、教育能够控制人口的数量

2、教育能够提高人口的质量

3、教育能够改善人口结构,调整人才构成与流动

(五)教育的社会负向功能

1.教育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内容陈旧,培养的人才不合格

2.盲目地教育先行——教育的发展超过了社会能够提供的物质基础

3.教育培养的人才过多,学生就业困难

4.教育与社会生产发展不相适应,人才外流严重

三、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

1、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

2、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掌握共同特征并及时更新教育教学内容)

3、发展的不均衡性(了解成熟期,抓住关键期)

4、发展的差异性(因材施教)

第三章教育目的

【教学目的】

1、掌握教育目的的概念及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

2、理解教育目的的不同价值取向。

一、什么是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就是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教育目的的目标系列:

1.教育目的,2.教育目标,3.课程目标,4.教学目标

二、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做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1.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

主张教育目的的确定应从个人自身出发、根据人的发展需要来确定,认为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思想家卢梭、瑞士的裴斯泰洛齐、德国的康德、美国的马斯洛等。

2.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

主张教育目的应当从社会需要出发,把满足社会需要作为教育的根本价值。

认为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

代表人物主要有德国的那笃普、凯兴斯泰纳、法国的孔德、涂尔干等。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古代的教育目的

培养“士”和“君子”。

“学而优则仕”、“读书做官”

(二)我国近代的教育目的

清政府于1906年规定教育宗旨为:

“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1912年4月蔡元培提出了“五育”并重、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

1922年“新学制”没有提出明确的教育宗旨或教育方针。

1929年3月国民党颁布了的“三民主义”的教育宗旨:

即以充实人民生活,发展国民生计,延续民族生命为目的。

1934年1月,在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四个在于”的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

(三)建国以来的教育目的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府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的教育目的。

1957年,毛泽东提出: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5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提出了“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共产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的新人,就是既有政治觉悟又有文化的,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的人。

在1978年通过的《宪法》中明确指出:

“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1981年,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和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1982年通过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第46条规定:

“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1983年9月,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985年5月,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要为国家培养成千上万的各级各类人才,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和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198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提出: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3年2月13日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规定:

“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

1995年,八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目的是:

“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999年6月的全国教育工作大会,根据素质教育的精神提出: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

“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这和接班人。

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方针,即“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2006年6月29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进一步强调: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四、对我国教育目的的反思

(一)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鲜明的政治方向,强调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

(二)我国教育目的存在的问题

导致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个人的内在需求被忽视

不具有反思性,缺少自我更新的潜质,对受教育者易形成一种权威压迫

五、我国教育目的的落实

树立全面发展观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突出学生个性发展

实现学生全体发展

强调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教师与学生

【教学目的】

1、掌握教师职业的特点,树立现代教师观念;2、树立现代学生观念;3、了解教育教学过程的师生关系的表现。

第一节教师

教师是受社会委托在教育机构中对学生身心施加特定影响的专门人员。

其根本职责是教书育人。

一、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一)非职业化阶段;

(二)职业化阶段;(三)专门化阶段;(四)专业化阶段

二、教师的职业角色

知识的传授者的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父母与朋友的角色;研究者角色

三、教师的职业定位

传统教师定位(权威、主体、中心)————现代教师定位(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

四、教师的职业形象

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油灯(学生是灯油,教师是灯芯)

五、教师的职业素质

1、职业道德素质

热爱教育事业;尊重学生,热爱学生;严以律己,以身作则

2、文化素质

(1)教师的知识结构

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基础文化知识;宽厚的教育科学知识

(2)教师的能力结构

了解学生的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研究能力;终身学习能力

3、心理素质

教师的心理素质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特征的整体体现,包括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的性格、兴趣等。

第二节学生

一、现代学生发展的特点

(一)生理成熟期提前;

(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三)自我意识增强;(四)心理问题增多

二、现代学生观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权利主体的学生观;自主发展的学生观

第三节师生关系

一、师生关系的类型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

包括教育关系、伦理关系、心理关系。

二、良好师生关系的特点

(一)民主平等;

(二)彼此尊重;(三)教学相长

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理解学生

(二)树立正确的教师观,以身作则

(三)深入细致地工作,了解学生

(四)加强沟通,做好家长及社会有关部门的工作

(五)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

【教学目的】

1、掌握学制的概念。

2、理解我国学校教育制度演变的历程。

3、了解当今世界学校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

具体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管理体制以及各级各学校的关系等。

二、西方学制的形成和发展

(一)西方古代学制

学制的产生是在学校产生之后。

西方古代的学制不系统、也不完善,基本上是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二)西方现代学制的确立

西方现代学制是在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之后,随着现代学校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双轨制

单轨制

分支型学制

(三)西方学制改革的趋势

1.重视幼儿教育,并将其纳入学制系统

西方各国都很重视学前教育,提高学前儿童的入园率,一些国家已将学前教育改为“幼儿教育”并纳入学制系统。

2.小学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

由于儿童早期教育的研究和学前教育的发展,再加上儿童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发展,促使世界各国改革学制,将入学年龄提前1岁—2岁。

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逐步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则是各国普遍的趋势。

3.重视普通教育,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普通教育职业化

职业教育普通化

4.调整高等教育结构,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层次增多

短期大学迅速发展

开放性的招生政策和严格的选拔考试相结合

加强大学与新兴工业的联系,建立起多种形式的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

5.发展继续教育,倡导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是指人一生各个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

“回归教育”、“继续教育”

三、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一)我国古代的学制

我国古代的学制,萌芽于西周,逐步形成了官学教育系统、私学教育系统和书院教育系统等三种类型。

(二)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

1、壬寅·癸卯学制

1902年,清政府由管学大臣张百熙主持制定了现代学制《钦定学堂章程》,称“壬寅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比较系统的法定学制,但只是公布并未实施。

1903年,清政府加派荣庆为管学大臣,与张之洞、张百熙等人共同修订《钦定学堂章程》,并于1904年1月13日颁布,即《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

这是我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经正式颁布并在全国施行的学制。

2、壬子·癸丑学制

蔡元培在1912年7月主持召开了全国临时教育会议,讨论了学制改革的问题。

并于9月颁布了《学校系统令》,1913年又陆续颁布了各级各类学校令,综合起来就构成了完备的新学制系统,称为壬子·癸丑学制。

该学制首先废除了忠君尊孔的思想,提出以“军国民教育、实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育”作为教育宗旨。

在学校系统方面,横向包括普通教育、师范教育、实业教育三个系统,纵向包括“三段四级”。

3、壬戌学制

1922年,教育部召开全国学制会议,由全国教育联合会参照美国的“六·三·三”制,制定颁布了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

这个学制把学校系统分为“三段五级”。

(三)建国以后的学制改革

1、1951年学制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1年10月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重点改革工农干部教育、初等教育、技术教育。

2、1958年的学制改革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改革现行学制,并提出了“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具体办学原则和方法。

明确规定全国有三类学校:

全日制学校、半工半读学校、业余学校。

由于左倾思想的严重干扰和破坏,1958年开始的所谓学制改革基本上是失败的,是不讲科学的,违背了教育规律和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3、1978年开始的学制调整

具体做法有:

(1)延长中学学习年限,从4年恢复到5—6年;

(2)恢复和重建了中等专业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创办了职业高中;

(3)恢复了高等专科学校,由2年制逐渐发展为3年制;

(4)恢复高校招生制度,恢复和重建了许多系、科和专业;

(5)恢复和发展了各级各类的成人教育机构。

4、1985年学制改革

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1985年教育体制改革的内容:

1)有步骤地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

所谓义务教育,就是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义务教育具有强迫性和普遍性的特点。

2)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从中学阶段开始分流,初中毕业生一部分升入高中,一部分接受职业技术教育。

充分挖掘中等专业学校潜力,并有计划地把部分普通高中改为职业中学或增设职业班。

改革中等专业学校,发展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逐步形成从初级到高级的职业教育体系。

3)改革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的自主权

在招生和分配上实行三种办法:

一是国家计划招生,其分配实行在国家计划指导下,本人选报志愿、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用;二是用人单位委托培养;三是学校在计划外招收少数自费生

5、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调整教育结构

改革办学体制

改革高校的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

改革和完善投资体制

6、新时期的教育体制改革

大力发展学前教育

切实普及义务教育

继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适度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优化结构,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四)我国现行的学校系统

从横向上可以分为四大块:

1、基础教育:

包括幼儿教育、普通中小学教育、特殊教育

2、职业技术教育:

包括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职业技术学院

3、普通高等教育:

包括普通专科、本科、研究生(硕士、博士)、博士后教育

4、成人教育:

包括扫盲教育、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函授、自考)

从纵向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幼儿教育(幼儿园):

招收了3—6岁的幼儿,进行启蒙教育。

2、初等教育:

主要指全日制小学教育,招收6岁儿童入学,学制为6年。

3、中等教育:

指全日制普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等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及业余中学。

4、高等教育:

包括全日制普通高校,有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还有成人高等教育,包括函授教育、自学考试。

第六章课程

【教学目的】

1、理解课程的内涵与课程的类型;2、了解我国课程改革的历史;3、掌握我国新课程改革具体目标

一、什么是课程

(一)几种典型的课程观

1、课程即学科和教材;2、课程即课业的进程;3、课程即目标;4、课程即计划;5、课程是教学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

(二)课程的定义

课程是对学校教育活动的总体规划,是学校为实现教育目的而组织的各种教育活动的内容及进程的总和。

二、影响课程的因素

(一)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二)科学技术;(三)学校的性质、任务;(四)教师和管理者的素质;(五)学生的特点

三、课程的类型

(一)按课程教学形态分: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二)按教学要求来分:

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三)按课程管理权限来分: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四、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建国以来七次课程改革的回顾

第一次课程改革是在1950年;第二次课程改革是1953年;第三次课程改革是1959年;第四次课程改革是1963年;第五次课程改革是1978年;第六次课程改革是1981年;第七次课程改革是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

(二)新课程改革

1、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步骤

1)酝酿准备阶段;2)试点实验阶段;3)全面推广阶段

2、新课程改革的原因

第一,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第二,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

3、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4、新课程的特征

1)课程内容的生成性;2)课程实施的开放性;3)课程评价的发展性;4)课程资源的广泛性

5、新课程的课程结构

1)课程计划;2)课程标准;3)教材

第七章教育学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教学概述

一、教学的概念

(一)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指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互动互感的系统活动。

(二)教学的特征

1、教学是一种多边活动;2、教学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3、教学是一种情感活动;4、教学是一种系统活动

二、教学理论的历史

(一)古代社会的教学理论

(二)近现代社会的教学理论

1、夸美纽斯的教学理论

2、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

3、杜威的教学理论

第二节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本质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平等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种课程开发、创生的过程

二、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

(一)传授知识;

(二)形成技能;(三)培养智能;(四)发展个性

第三节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方式的组合。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

(一)教学的具体目的和任务;

(二)教学内容的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演讲主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