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化学教材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63717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12 大小:83.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化学教材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化学教材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化学教材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化学教材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化学教材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化学教材doc.docx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化学教材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化学教材doc.docx(1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化学教材doc.docx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化学教材doc

 

化学使世界得更加多彩

:

你或常常在思索:

怎才能是天空得更?

河水得更清澈?

物品得更丰富?

生活得更美好?

你或想了解人体的奥秘,

明新的物,来解除病人的痛苦,

使人生

活的更健康;你或想宝,那些起塑料成燃料,使汽奔,机翔;你或

想要一件件用特殊材制成的衣服,可以温度,穿上它,冬暖夏凉,甚至可以随光

的度改色⋯⋯你的些美好愿望正在通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逐。

那么你一定会:

什么是化学?

在我生活的物世界里,不存在行行色色的物,而且物在不断的化着。

学就是要研究物及其化,它不要研究自然界已存在的无知己化,

要根据需要研

究和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

例如研究新型的半体,

阻几乎零的超体,

能力的新材料,等等。

化学在保人的生存并不断提高人的生活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

用。

例如,利用化学生化肥和,以增加粮食的量;利用化学合成物,以抑制菌

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

利用化学开新能源和新材料,

以改善人的生存条件;

利用化学

合用自然源和保境,以是人生活得更加美好。

化学是如此的奇妙,在没有学化学前,你可能只知道食不是一种味品,可当

你学化学后,就会食的用途可多了!

食除可用作味品,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

料。

利用食可以制造氧化、气和气,并而制造酸、漂白粉、塑料、肥皂和

等,其他如造、印染、有机合成和金属冶等,

也都离不开有食制造的新品。

如此,学化学后,你不但能知道物的性和用途,会儿知道他的内部成、

构以及化律,知道如何利用他利用他来制造新的品,

以及人化学、利用

化学和展化学的史和方法。

由此可,化学是研究物的成、

构性以及化律

的科学。

人化学并使之成一独立的学科,了漫曲折的程、

古候,人

了生存,在与自然界的种种灾行抗争中,

和利用了火。

火的和利用,

改善了人

的生存条件,并使人得明而大。

而人又了一些物的化,

在翠色的孔雀石等石上面燃炭火,

会有色的的生成。

就象,人在逐步了解

和利用些物化的程中,

制得了人生存具有使用价的品,如陶瓷、

器、

器、、火、酒、染料等,人提供了更多的生活和生料,人越来越离不开化学

了。

但在很的里,人化学的只停留在表象段。

到了近代,道和

阿伏加德等科学家的研究,得出一个重要的:

物是有原子和分子构成的,

分子的破

裂和原子的重新合是化学化的基。

就是,在化学化中分子会破裂,而原子不会

破裂,但可重新合成新的分子。

些点是和分析化学象本的基。

原子和

分子学的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

就像26个英文字母可以拼写出数十万个英文那,

利用化学方法分析众多的物,

成他的基本成分——元素其只有一百多种。

1869年,捷列夫了元素周期

律和元素周期表,在元素周期律指下,

利用元素之的一些律性知,

来分学物

的性,就使化学学和研究得有律可循。

在,化学家已能利用各种先的器

和分析技化学世界行微的探索,

并正在探索利用米技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

品,使化学在材料、能源、境和生命科学等研究上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自从化学成一独立的学科之后,化学家造出了多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物。

到二十世末,人和合成的物以超三千万种,

使人得以享用更先的科技成果,

 

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

近年来,绿色化学的提出,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化学必将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我们知道,大到宇宙中的星体,小到肉眼看不到的粒子,构成了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

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地发生变化。

例如,水在一定顶条件下可以变成

水蒸气和冰,钢铁制品在潮湿的地方会慢慢生锈,煤、木材和材草可以在空气中燃烧而发光

放热,等等。

认识物质机器变化的特点,对于了解自然现象和规律是至关重要的,也与我们

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实验1—1】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载铁架台上(如图1-1),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

到水沸腾。

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或成有水的小烧杯)移近试管口,观察玻璃片上发生

的现象。

【实验1-2】取少量胆矾(或称蓝矾)放在研钵内(如图1-2),用楮把胆矾研碎。

察胆矾发生的变化。

【实验1-3】将少量研碎的胆矾放入试管,向其中加入少量水,振荡直到变成澄清的溶液,再向其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试管中发生的现象。

【实验1-4】把少量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放在干燥的试管里,用配有玻璃弯管的

橡皮塞塞住试管口,使弯管得另一端伸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里。

加热,注意观察铜

绿颜色的变化和石灰水发生的变化。

在实验1-1和实验1-2中,虽然水和胆矾发生了形态的变化,但并没有生成其他的物

质。

这种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我们日常看到的汽油挥发、铁水铸成

锅,拉住手热熔化等都属于物理变化。

实验1-3和实验1-4中,胆矾和碱式碳酸铜在变

化中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这种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

们日常看到的木材燃烧、铁的生锈等都属于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现象发生。

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我们将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例如:

在生活中,铁能在超市的空气中生锈,

a刚做过的实验中,胆矾的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碱

式碳酸铜分解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等。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都属于物质

的物理性质。

关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在今后的化学课中我们将要继续学习,这里现就现就唔知得物理性质的一些基本概念做一些简单介绍。

我们知道,当温度升高时,固态的冰会变成液态的水;在高温时,铁等金属也会变成

液态。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物质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

例如,冰的熔点是0℃,铁的熔点是1535℃,锡的熔点是232℃,等等。

把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水就会沸腾,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实验证明,液体的沸点是随着大气压强的变化而变化的,而压强是指物体在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

 

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大气压强是由于大气层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

的,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越稀薄,那里的大气压强越小。

由于大气压强不是固定不变

的,我们把101kp的压强规定为标准大气压强。

物质的沸点是指在标准大气压强下,测

得的数据。

例如,在101kpa时,水的沸点是100℃,水银的沸点是357℃,液态铁的沸

点是2750℃,等等。

对于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有经验的人只需用手分别“掂量”一下,就可以鉴别出

那块是铁,哪块是铝。

这是由于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他们的质量是不相等的。

3

理上是用密度来表示不同物质的这种性质差别的。

密度的单位可用克/厘米(符号

g/cm3)来表示。

例如,铁的密度是7.8g/cm3,铝的密度是2.7g/cm3,,水的密度是1.0g/cm3

等等。

为使用方便,化学上气体的密度也常用克/升(g/l)来表示。

例如,在0℃、

101kpa时,空气的密度是1.429g/l,等等。

物质的熔点、沸点、密度、以及大气压强等数据,在物理、化学等手册上一般都能查到。

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在物理可课中还将进一步学习。

【实验1-5】分别取一集气瓶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仔细观察它们的颜色、状态和气味等。

取一根小木条(或火柴)在空气中点燃,分别慢慢地放入成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木炭燃烧情况的变化。

水和二氧化碳可以用来灭火,乙醇(俗称酒精)可作燃料,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

这些事实都表明,物质的性质决定着它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

对物质的性质以及探究方法的学习,一定会是你对身边的世界有更新的认识。

课题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

说来你也会感到惊讶,现在的化学实验室的前身是炼丹术士和练金术士的作坊。

炼丹术是幻想通过炼丹发明长生不老的药;炼金术士幻想通过“点石成金”使“贱金属”变成贵金属黄金。

他们的想法和做法虽然都是脱离实际的,但通过炼丹和炼金,发明了许多化学实验器具,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化学知识,发明了一些用于合成和分离物质的有效方法,如过滤、蒸馏等,为化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做出了贡献。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地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

下面我们利用实验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活动与探究

观察和描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烛芯组成的,运用除味觉以外的所有感官,尽可能对一支蜡烛在点燃前、燃着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观察,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在下表中作详尽的、客观的描述和记录。

你可以按下面的提示进行实验观察,也可以增加或更改某些实验观察的内容。

(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等,并嗅气味;从蜡烛上切下一块石蜡,把它放入水中,观察它是否溶于水,是浮在水面还是沉入水底?

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还是大?

(2)点燃蜡烛仔细观察蜡烛燃烧时发生了哪些变化,火焰分为几层?

那层最

明亮?

那层最暗?

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如图1-10所示,约

1s后取出,观察并比较火柴梗在火焰的不同部位被烧的情况,说明火焰哪部分温度

最高,那部分温度最低?

你在小学学习时已经知道,二氧化碳可以使石灰水变浑浊。

分别取一个干燥的烧杯和一个用澄清的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先后罩在蜡烛火焰

 

上方,如图1-11所示,仔细观察烧杯壁上分别有什么现象发生。

推测蜡烛燃烧后可

能生成什么物质。

(3)熄灭蜡烛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如图1-12

所示,拉住能否重新燃烧?

将你填写的表格与同学进行交流,比较谁观察到的现象多,谁的描述更细致、更准确?

与同学交流进行观察和描述的体验。

这个探究活动体现了化学学习的以下特点:

(1)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以及如石蜡能否燃烧、其燃烧产物能否使燃烧的石灰水变浑浊,等等。

(2)关注物质的变化,如石蜡受热时是否熔化,燃烧时是否发光、放热并有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生成等等。

(3)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及其现象,即不是孤立地关注物质的某一性质或变化,

而是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描述,并

进行比较和分析,以得出可靠的结论。

探究活动(或实验)完成后,应认真写出报告。

你可以参考以下格式写报告,也

可以自己设计报告的格式。

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以下信息可供你进行探究时参考。

(1)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成白色浑浊,在下述实验中,白色浑浊越多,

说明气体中二氧化碳越多。

(2)氧气可以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越多。

(3)二氧化碳可以使然着的木条熄灭。

你还可以继续查询有关资料,并通过实验验证你的假设,作出结论。

步骤1将两个集气瓶分别装满水,并用玻璃片先盖住瓶口的一小部分,然后推动

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把盛满水的瓶子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水槽内,

如图1-13

所示。

将饮料管小心地插入集气瓶内,并向集气瓶馁缓缓吹气,如图

1-14

所示(注意:

换气时不要倒吸集气瓶内的水),直到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

在水下立即用玻

璃片将集气瓶的瓶口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放在实验桌上,如图

1-15所示。

你已

收集到一瓶呼出的气体。

利用同样的方法再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

步骤2取两个空集气瓶,其中为空气,如图

1-16

所示。

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

的气体各滴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如图

1-17

所示,观察澄清石灰水发生的

变化并记录现象。

步骤3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如图

1-18

所示,观察现

象并记录。

步骤4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呼气,如图

1-19所示,观察玻璃片

上水蒸气的情况,并与另一块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作对比。

通过上述实验探究,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所含二氧化碳、氧气、水蒸气的多少,你能得出那些初步结论?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

你已经知道,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学习化学就必然要走进化学实验室,因为这是你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场所,那里有很多仪器和药品正在等待着你,期望你利用它们来探究化学的奥秘。

 

当你走进化学实验室时,首先应仔细阅读实验室规则。

不要轻视这些规则,因为它们是你安全地进行实验并使实验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你还应该学习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如应知道如何取用化学药品和怎样给物质加热等,以使你能正确、快速、安全地进行实验并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

下面我们来学习几项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

为保证安全,实验前要仔细阅读附录I中的药品取用规则。

1.固体药品的取用

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去用固体药品通常用药匙。

有些块状的药品(如石灰石等)可用镊子夹取。

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即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

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实验1-6】按照上述操作方法,用镊子夹取一小粒锌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

在试管架上。

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先使试管倾斜,把

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如图

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

【实验1-7】按照上述操作方法,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

试管架上。

2.液体药品的取用

 

1-25),

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里。

图1-26是液体药品取用的操作示意图,

该图。

仔细观察

1.细口瓶的塞子为什么要到放在桌子上?

2.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

应该快速倒还是缓慢地倒?

3.拿细口瓶倒液时,为什么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处?

4.倒完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

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量筒量出体积。

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

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如图1-27),再读出液体的体积。

量液体时,如果视线没有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而是采用仰视或俯视的方法,将会对读数产生什么影响?

取用少量液体时还可用滴管。

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试管。

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滴瓶上的滴管不要用水冲洗),以备再用。

严禁用未经冲洗的滴管再吸取别的试剂。

【实验1-8】按上述方法用10ml量筒量取2ml盐酸,加入实验1-7中盛有碳酸钠粉末的试管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用滴管向盛有锌粒的试管中滴加少量盐酸,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二、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个酒精灯;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

 

可用嘴去吹。

(如图1-29所示,为什么?

)不要碰到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实验1-9】点燃酒精灯,仔细观察火焰的分层情况。

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

迅速平放入火焰中,如图1-30所示,约1~2s后取出,观察,处在火焰哪一层的火柴梗最先碳化?

哪一层的火焰温度最高?

用酒精灯加热时,应该用哪一层火焰

加热?

熄灭酒精灯。

2.给物质加热

活动与探究

取三只试管,各加入3ml水。

将其中一支试管的底部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方约

3cm

处加热;将另一支试管的底部放在靠近灯芯处加热,记录上述三种情况下将水加

热至沸腾时所需的时间。

由此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讨论:

1.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能否将试管口对着人?

为什么?

2.

如果试管外壁有水的话,能否不擦干直接加热?

为什么

?

3.

将液体加热至沸腾的试管,能否立即用冷水冲洗?

为什么

/

4.

如何给试管中的液体进行预热?

归纳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实验1-10】用10ml量筒量取2ml氢氧化钠溶液,倒入试管中,然后用滴管在

该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按图1-31

中所示的正确加热方

法,用试管夹住该试管(夹在距试管口约

1/3处),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观察

有什么现象发生。

三、洗涤仪器

做实验必须用干净的仪器,否则会影响实验效果。

现以洗涤试管为例,说明洗涤仪器的方法。

先倒净试管内的废液,再注入半试管水,振荡后倒掉(如图1-32),再注入水,振荡后再倒掉,这样连续洗几次。

如果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要用试管刷刷

洗。

刷洗时需转动或上下移动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损坏试管。

洗过的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仪器已洗干净。

洗净的玻璃仪器应放在试管架上或指定的地方。

【实验1-11】按照上述方法,将实验中所用的试管和量筒等都刷洗干净,并整理实验桌和实验室。

 

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空气氧气

没有空气人类就无法生存,

 

制取氧气

也就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

 

空气是

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课题

1

空气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他把少量汞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

发现有一部分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红色粉末,同时容器里空气的

体积差不多减少了1/5。

他研究了剩余4/5体积的气体,发现这部分气体既不能共给呼吸,

也不能支持燃烧,他误认为这些气体全部都是氮气(拉丁文原意是“不能维持生命”)。

 

拉瓦锡又把在汞表面上所生成的红色粉末收集起来,放在另一个较小的容器里在加热,

得到了汞和氧气(化学符号为O2),而且氧气的体积恰好等于密闭容器里所减少的体积。

把得到的氧气加到前一个容器里剩下的4/5体积的气体中,结果所得气体跟空气的性质完全

一样。

通过这些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化学符号为N2)组成,其中氧气约

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在十九世纪末以前,人们深信空气中仅含有氧气和氮气。

后来陆续发现了氦、氖、氩、

氪、氙等稀有气体,才认识到空气中除了氧气和氮气外,还有其他的成分。

目前,人们已经

能用实验方法精确地测定空气的成分。

仿照这个历史上注明实验的原理,我们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实验2-1】实验装置如图2-3所示。

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用弹簧夹

夹紧乳胶管。

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

待到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实验现象及水面得变化情况。

在这一反应中,红磷(化学符号为P)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种叫做五氧化二磷

(化学符号为P2O5)的新物质。

这一反应可以用文字表示如下:

红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集气瓶内水面上升,说明空气中的氧气被消耗了。

讨论:

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在我们的实验中,

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

红磷席篾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

实验表明,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

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其中的氮气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它是纯净物。

由氧气、氮气、等多种纯净物组成的空气是混合物。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

成的,这些物质之间没有发生反应,各自保持着各自的性质。

例如在空气中,氮气(N2)、氧

气(O2)、二氧化碳(CO2)等都保持着它们各自的性质。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空气中的各种成分作为原料广泛应用与生产化肥、化工产品、炼钢、石油加工、运输、点光源等领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1.氧气

过去,人们曾把氧气叫做“养气”,这充分说明了氧气的重要性。

在通常情况下,人吸

入空气就可以了,但如潜水、医疗急救等时,则需要用纯氧(或富氧空气);燃料燃烧离不开氧气,炼钢、气焊以及化工生产和宇宙航行等都要用到氧气。

2.氮气

氮气具有广泛用途,它是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常用作保护气,如焊接金属时常用氮作保护气,灯泡中充氮以延长使用寿命,食品包装时充

氮以防腐;医疗上可在液氮冷冻麻醉提条件下做手术;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环境下能显示超导性能。

讨论:

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

结合实验和日常生活经验讨论:

1.燃烧着的红磷熄灭了,这种现象说明氮气能不能支持燃烧?

2.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还继续上升吗?

这种现象能不能说明氮气不易溶于

水?

3.空气所表现出来的某些性质,能不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但其的性质?

通过日常生活对空气的观察及上面的讨论,你能否描述氮气的物理性质?

请填写下表中

 

的空白。

从红磷在氮气中不能继续燃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