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走向生本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58954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走向生本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育走向生本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育走向生本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教育走向生本心得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教育走向生本心得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走向生本心得体会.docx

《教育走向生本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走向生本心得体会.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走向生本心得体会.docx

教育走向生本心得体会

教育走向生本心得体会

 

  我对“生本教育”听来已久,但真正的体会和领悟“生本教育”的精华所在并得到受益的还是在近期悉心拜读了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郭思乐教授的教育专著《教育走向生本》之后。

郭教授及其课题组成员经过近十年的实验而总结出来的“一切为了儿童,高度重视儿童,全面依靠儿童”的教育理论,令我耳目一新,其观点新颖,实用价值,是新课改背景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源泉。

  “生本教育”从根本上鲜明地解剖了当前我们所从事的教学模式

  大胆提出了解放老师、解放学生、解放教育的思想,倡导旨在张扬学生天性,依靠学生内部自然发展学生的学习的新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让学生寓学于乐,寓学于自然天性的释放,以实现“人的完满发展”。

  生本教育的行为观是全面依靠学生。

他首先把学生作为教育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资源来看待的。

其次,他认为学生将在某种教育生态环境中蓬勃发展,这就是他的“生态论”。

也就是说老师提供的教育适合了学生学习的需要时,学生会表现为忘我地学习,他的潜能就能够发挥出来。

  师本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也就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为教师好教而设计的教育。

这种教育往往把人们引入一个误区,学生学得好就是老师教得好,学生学得差就是学生笨或是不认真学。

生本教育的认识却是学生学得好是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同时老师也提供了恰当的教育方式。

这种适合表现为学生忘我的学习,全身心

  地投入学习状态。

反之,学生学得差,往往就是老师的责任了,这说明你提供的教育方式不适合学生的学习。

学生的学习潜能的开发是一个无限广阔的空间,因为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几万年人类进化历史的学习遗传基因。

所谓的教得好与不好,是看你是否把学生的学习潜能开发利用起来。

  生本教育的伦理观是高度尊重学生。

对学生的尊重是生本教育的本质和基本原则。

生本教育中老师的教不能定位在知识的传授上,而应该起着学习引路、学习帮助、学习的激励的作用。

  师本教育的学生学习是靠老师的监督进行的,老师的监督对课内的学习是有作用的,但对课外的学习则收效甚微,根源是学生被动学习。

生本教育的学生学习的动力靠的是学习兴趣,靠的是学习热情。

课内课外的学习都是靠着这种内驱力驱动着,老师的作用是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

“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

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

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

  《教育走向生本》读书心得

  读了《教育走向生本》这本书,让我收获颇多。

书中郭思乐教授认为生本教育体系的理念就是:

“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它是一种能让师生产生快乐的“灵丹妙药”,从而让学生喜欢数学,以下是我的一点感受。

  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所说:

“快乐的感受是人更好学习的情感基础。

快乐的日子使人聪明,使人产生心理的兴奋和生理的活跃。

在兴奋中,他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

”当一种教育为孩子、家庭、学校、社会带来了快乐与幸福的时候,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来反对它呢?

  生本教育体系要求腾出时间和精力让学生大量进行活动。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根据所学内容设计合适的游戏让孩子玩得开心,学得容易。

把一枯燥乏味、难以理解的知识转化为学生乐于学习的知识,并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通过不断的、快乐的游戏,孩子的情绪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头脑变得十分灵活,学习成了十分开心的事,学习成了自己内在的需要。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一天几节课,一节课四十分课的长坐,成人也难以招架,更何况是小孩子。

因此,生本教育要求我们的教师巧妙地让孩子从板凳上解放出来,启动他们的思维,放飞他们的想像。

  我最喜欢生本教育的一个地方——“保底不封顶”。

在传统的教学中,出现这种超过教学目标的事情是很少见,很多教师这样来阻碍学生:

“这些还没学到,我们以後再学。

”大大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

  但是生本教育里面我们一直坚持“保底不封顶”的理念。

  生本教育理论为数学教学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指导,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的亮点,鼓励学生的自信心,高涨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思维。

在口算方面,例如:

算18+7,你是怎样算的?

生1:

我是用数数的方法来算的:

19、20、21、22、23、24、25答案是25。

生2:

18+7=10+15=25。

生3:

18+7=18+2+5=25。

生4:

18+7=18+4+3=22+3=25等等多种方法。

  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可能早就不让学生说了,因为这些方法有些太复杂了。

他们只想他们的思想统一,不想有太多的思想火花,这样严重地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

但是生本教育下的孩子就不同了,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来表达自己的见解,畅所欲言。

  生本教育体系充分相信学生的潜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

“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相信“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儿童人人可以创新”、“儿童潜能无限”、相信“儿童的独立性”。

这些最基本的理念在书中读来竟蕴含着深厚的内涵,这还需要自己在日常教学中深刻体会,期盼着自己的课堂中,自己的学生也能如此的成长、如此的学习,期盼着“在美丽的教育世界里,两个生命——儿童的生命体和知识的生命体在嬉戏游荡,构成整体领悟的教育乐章。

  《教育走向生本》的读书心得

  按照学校的安排,我认真拜读了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副院长郭思乐教授的新著《教育走向生本》,并做了很详细的读书笔记。

通读后该书后,我觉得它具有以下五点突破性的贡献:

  一、关于两种教育体系

  作者认为,师本教育体系和生本教育体系这两种教育体系的存在是事实。

“仅仅是零敲碎打的改革,已经不足以解决今天的问题了”。

因为过去基本上是一种师本的教育体系——“一切都是为老师好教而设计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我们需要设计一种以学生好学为中心的教育体系”。

生本教育体系“不仅在方向上强调学生为主体,------而是要彻底解决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整个体系问题”。

  作者能揭示出两种教育体系,是以深入的研究作为基础。

例如对成人的理智律和演绎为主与儿童的情感律和归纳为主的区别;接流式和源流式教学的区别;连动式机制和激发式机制的区别都做了有价值的探索。

  “师本体系”和“生本体系”的区别具体体现在理念、课程观、方法论和管理和评价等方面。

  二、关于两种不同的理念

  生本教育的价值观是“一切为了学生”。

  作者分析了许多偏离本体的现象,说明寻找到本体,真正坚

  持“一切为了学生”的价值观并不容易。

这点我深有体会,例如“走教案”现象的产生,就是“师本体系”评价造成的。

那种为了评选而精心设计的教案,课堂上教师关心的是如何展示自己的风采,让学生“出彩”也是为教师设计的教案服务。

表面看,这样的课,教学目标正确,一切按计划进行,学生也在参与,也有收获,高高兴兴,热热闹闹,天衣无缝,准时下课。

但是教师实际上事前不向学生进行调查,课上也不关心学生在想些什么,这样的课怎么能使每个学生得到主动发展?

  生本教育的伦理观是“高度尊重学生”。

  师本教育常常看到的是这样的现象:

“同学们,现在可以上课了吗?

”,有些教师连上课都要征求学生的意见,好象相当尊重学生了,其实这是一种肤浅的理解,好象在“做秀”。

本书鲜明地指出:

“高度尊重学生”就应该是相信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人人可以创新”,“潜能无限”。

我体会应该区别的是:

老师是在尊重学生的独立见解,是认真地发现、理解学生自己的思想火花;还是视而不见,急忙,甚至强硬地让学生去“痛饮”教师准备的那“一桶水”?

这其实是“师本体系”和“生本体系”两种不同对待学生的态度。

  生本教育的行为观是“全面依靠学生”

  “全面依靠学生”就是不仅认识到学生是教育对象,还要认识到学生更是教育资源。

教师是在充当泥瓦匠,辛苦地塑造、雕

  凿学生?

还是在艺术地调动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自我发展?

这些都是两种不同教育体系的理念在教学行为中的反映。

  三、关于两种不同的课程观

  “生本教育”主张“小立课程,大作功夫”。

“教给学生的基础知识要尽可能地精简,而腾出时间和精力让学生大量地进行活动”。

“使整个教学过程体现‘教少学多’”的原则。

  “生本教育”主张“学科内部整合和整个课程整合”。

例如语文,主张“教导学生认好字,写好字;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进行自主的写作实践。

其他环节则是要么是不必要的,要么是可以精简的,要么是不必现在就教的”。

“生本教育”要探索“在突出三大语言的前提下整合整个课程”。

  在探索、形成“生本教育”的课程观时,作者在多年实验中“感悟”出的一些创见是极有价值的。

如“整体领悟与知识生命”一节中论述的“儿童的思维是成胚胎式发展的”,作者用“输赢球”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例子,确实使我们深深感受到“在美丽的教育世界里,两个生命——儿童的生命体和知识的生命体在嬉戏激荡,构成了整体领悟的教育乐章”。

  四、关于两种不同的方法论

  “生本教育”主张“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以学定教”。

这一系列相关的方法是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的,“比如,小学低年级学生进入写作阶段时,我让他

  们进行顺应儿童心理的作文,整体输出,写自己喜欢写的、印象最深的语话,这就是作文的‘做’;而作文的‘学’,即总结作文的规律,等等,则完全可以待之来日”。

贯彻了这些方法才能保证“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的落实。

  “生本教育”的方法论有一个重要的观点:

“学习的核心部分应该是感悟”,感悟会“成为他们进行更广泛的高级学习的重要动力”。

他们的实验已经用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五、关于两种不同的评价与管理

  “生本体系”主张“无为而为”原则。

主张老师“不给儿童过多的干预,而是给他们学习尽可能多的自主”,而坚持“师本体系”就有可能给以他们“没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评价。

“生本体系”的课,“没有把知识和行为变成一个一个细密的目标,对学生提出十分细密的要求”,没有一步一步地牵着学生走,如果按照“师本体系”来评价,这样的课恐怕就不会是好课。

因为“师本体系”主张学生要跟着老师,一个一个知识点地学那些经过教师过度分析过的教材。

  我深信《教育走向生本》来自实践,积极为实践服务,有很强的生命力,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践行生本观,争取有所变化。

  最近读了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一书。

  让我体会最深的是这段表述生本教育的话——奥修把这样一句话称为伟大的祷文:

“当鞋子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

它给予了我深深的启迪:

脚被忘记,也可以说是脚处于“忘我”状态,忘我地工作,工作得非常好。

反之,如果鞋子不合脚,脚疼了,脚就被时时记起,就走得不好了。

今天,如同给脚提供合适的鞋,我们需要提供给儿童适合的教育,当教育适合儿童时,我们也就可以看到儿童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自己,这时人的内部自然起作用了,儿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空前提高了。

所谓适合儿童的教育,就是生本教育。

我们只要给了儿童生本教育,他们就会忘我地活动和游戏,也就是进行忘我的学习,这是一种忘我的境界。

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

  环顾田野,鸟在鸣转,花在开放;一头鹿,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灵活敏捷。

自然界的一切是如此完美,玫瑰不用去考虑自己该如何生长才是最美的,人为什么不能呢?

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花朵能盛开,是因为它处在合适的周围环境中,它根本不必关顾自己,它的能量没有被别的目标所挥霍和涣散。

其实,在课堂上我们的学生得到充溢的生命状态的自然、活力和喜乐,这就足够了。

他们就不必去思考自己:

我是否被人们认可,是否会被人说好话或坏话,我将得到多少分,我怎样才能得到这个分数,我处在何种位置等等。

他们不必把情感与能量消耗在此。

反之将会全心沉浸于所面对的学习之中,走向卓越和高级,走向纯洁和透辟。

在心理学上,这种“忘我”的状态就是“注意”,高度的注意就是忘我。

在忘我的时刻,儿童的能量就不会被其他的东西,包括大人们的说教、烦人的竞争所消耗,甚至出现投入的着迷的境界。

  韩愈说: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在生本课堂的讨论中,教师会遇到学生提出的许许多多的问题,可能会经常面临难以回答的情况。

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

学生能诘难老师,能提出别开生面的问题,乃是我们教学的成功。

  生本教育就是真正认识把握学生这个本体,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教育价值原则。

教育必须尊重学生,必须依靠学生,必须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

其目的是造就终生爱好学习的自主学习者,而非被动的高分低能者。

学生可以参与教学,而非一味服从或适应教材;教师由知识的灌输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朋友;由知识生产者变为知识生产过程的管理者。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有更强的换位意识,一切从学生出发。

例如通过角色对换,让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观点上,考虑如何让学生更易理解掌握与灵活运用;同时,又让学生站在教师的角度,希望教师怎样教,自己才能提高兴趣。

  时常在想,教师与一般职业的确是不同的,因为大多数职业一般是需要从业者个人努力从而求得成功,只要从业者个人业务熟练,技艺精湛,对待工作认真勤恳,必然会有所收获。

然而教师职业的成功与否指向者并不是教师自身,而是学生,是另外一个个独立于教师之外存在的个体,教师无法包揽代替这些个体的态度、想法、情感等,而教育并非万能。

正如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一书序言中所说:

“假如你是一个裁缝,你给儿童做衣裳;假如你是理发师,你给儿童理发;假如你是牙医,你给儿童打理牙齿,这些职业都是改变儿童的外部。

我们教师既不是裁缝,不是理发师,也不是牙医,是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改变的不是儿童的外部,不是装饰儿童,而是改变儿童自身。

我们用语言来影响他,用环境来培养他,用活动来培养他,但就是没有办法像裁缝、理发、做牙那样地对儿童剪裁、修剪、打磨,我们所做的,全都要通过儿童自己去最后完成,这似乎有点无奈。

  这无奈应该困扰过许多老师,尤其是当我们在面对传统意义上的“坏学生”“差生”时,这种无力之感尤为沉重,这时我们往往会抱怨教育的苍白,学生的品性,然而郭教授却认为这更证明了“生本教育”理念的重要性。

他认为正因为“我们所做的,全都要通过儿童自己去最后完成”,因此“一旦我们醒悟这一过程的必然性,就会明白教育过程的主人和主力,原来是儿童自己,我们只不过是儿童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和仆人。

我们必须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

否则,我们的教育工作就会做不对、做不好、做不了了。

  我觉得这也许就是教育家之所以成为教育家的缘由吧。

教育家是智慧的,他不会被无力与苍白压倒,他会努力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不断探索总结,就算是逆境,也要开拓出一片希望的曙光之路,而不是怨天尤人。

翻阅着这本书,感受着生本教育的神奇:

一二年级才六七岁或刚刚八岁的孩子能写出洋洋洒洒数百上千字,充满创意的作品;汲取着生本教育的种种理念:

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儿童人人可以创新?

?

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教育家,但教育家的智慧可以感染人,改变人的认识。

必须先有“形而上”的意识形态的改变,方才能够指导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粗浅地谈谈我的几点认识吧:

  一、为学生的设计

  真正把师本和生本分离出来,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了解为教师的设计和为学生的设计是不同的,两者有着巨大的差异。

  我认为,为教师的设计和为学生的设计并不完全矛盾。

所谓的为教师的设计即一切指向教师,以方便教师教为主旨,以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认识为主的设计;而为学生的设计则在这一基础上将学生的认识水平、思考方式等等考虑进去,从而对设计进行调整,使其更适合儿童学的设计。

郭教授赞同为学生的设计,因为学生是教育过程的终端,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资源,是一个个生命实体。

  作为教师,备课是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如果去询问一个教师“你会备课吗?

”,可以说是一种侮辱——备课是教师的基本技能。

然而看了上文郭教授的这段话,我们不妨再问问自己:

“我会备课吗?

”我们的备课多考虑的是自己怎样教还是学生怎样学?

我们在备课的过程中是否只关注了自己和文本,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认识的基础等等?

  说到这里,又想起了沈大安的一段话:

  有人说教师解读文本,要有普通读者、教师、学生三种身份,我觉得说得很好。

毕竟,教师读文本是为教学服务的。

所以,我们在阅读文本时必不可少的一步是换位思考:

如果让孩子们来读这个文本,他们会怎样解读?

他们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他们会提出什么问题?

他们会误读吗?

如果发生理解错误,我们怎么去引导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有篇课文《三个儿子》,课后的思考题是“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

”这个问题按我们成年人的估计并不难,因为第三个儿子帮妈妈提水,孝顺妈妈,才是真正的儿子。

可是我就听到课堂上有学生说:

“老爷爷年纪大了,眼睛看不清,只看见一个儿子。

”我们备课时应当考虑,如果儿童解读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去引导,而不是一味往深处走。

“文本”很重要,但“生本”更重要,语文教学要从“文本”走向“生本”。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这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如果在备课时遵循“为学生的设计”这一原则,课堂自然会以学生为主体,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说是真正学会了备课。

  二、自由与限制

  教育总是要对人进行限制的。

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教育就是限制。

  教育在给人以限制的时候,同时也要给人以自由,好让他们用自身的内存、自身的自然物,去获得外部的知识、外部的自在物。

  初看起来,这两段话是矛盾的,细究一下,其实并不,关键在于处理好自由与限制的度。

  教育是限制,郭教授举了一个学单词的例子:

看到一个单词,我们要学生按照人类的规范去读它和理解它。

我们要让学生去认识和掌握人类认识的一切有用的东西,要适应人类的社会生活,这就需要有某种制约。

  教育要给人以自由,郭教授举了一个更为形象的例子:

插秧与抛秧。

与插秧讲究整齐、细密相比,抛秧无疑是自由的,随心所欲的。

不再需要规范,那样随意地一抛一撒,任它落于何处,任它东倒西歪,然而带来的却是丰收。

这看起来不是很奇怪吗?

其实,这不正是因为插秧过多地限制、束缚了秧苗,而抛秧则给了秧苗自由生长的空间吗?

  那么到底如何处理这个度?

我认为还可以用插秧与抛秧的例子来谈。

抛秧固然是自由的,然而这个自由依然是相对的——你抛撒的范围应该是在你的这一片水田之内,而不是信马由缰,海阔天空。

这一片水田就是限制,在限制的范围内给予最大程度的自由。

延伸到课堂上,作为一个引导者,教师应该给予学生限制:

不偏离文本与某一阶段应解决的问题或应习得的本领。

而在此基础上,则应允许学生的讨论、争议以致与教师不同的见解,给其最大的思考、发言空间。

  掌握好自由与限制的度,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记得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课,在我抓住肖邦临终前的遗言引导学生体会他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时,一个学生举手发问了:

“肖邦死后他的姐姐真的把肖邦的心脏带回了波兰吗?

”问得我一愣,而好几个学生举手发表意见,但几方也是各执一词,有的说是肖邦的骨灰被带回了波兰,有的说肖邦就葬在巴黎,但姐姐把他坟前的一掊土带了回去?

?

且各方都说自己查阅过资料。

课前我并没有准备这方面的资料,因此也无从判断。

快速思索后,我没有简单地支持哪一方,而是问学生:

“无论这几种说法孰真孰假,我们都能从中体会到

  什么?

”这样将这一问题依然回到对肖邦爱国情的体会中来,并生发了一个新问题:

既然并非只将心脏带回去,文中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让学生在不断思考中进一步感悟肖邦对祖国全心全意的至爱真情。

现在回想起来,正因为课堂中给了学生自由,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更上一台阶,而体会爱国情这一不变的目标不就是学生自由思考、发言的限制吗?

  三、学做一个会“偷懒”的聪明人

  我们的校长、家长,还有教师自己,一直以为教师做得多,是一种光荣传统,是服务充分的表现,教育质量会由此提高。

然而,现实却使我们开始怀疑,今天我们是不是教得太多了。

  这段话可以说是一个颠覆性的认识了。

一直以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任劳任怨的老黄牛”都是人们歌颂的教师形象,郭教授为什么提出这样的质疑呢?

书中引用了两个故事。

一个是广东茂名市南区公馆中心小学莫云老师的,他曾因工作繁忙采用过让学生课后辅导学生的方法,结果学生成绩优异,因为想更上一个台阶,第二年他更加勤奋,凡事亲力亲为,学生成绩反而退步了;他按自己的方案认真教导学生仪仗队操表演时,效果很不好,而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并采用其中一条方案后,学生获得了比赛第二名。

另一个故事则是一位高中数学教师的,他在两个班上同样的课,第一课由于自己的失误只好请学生自学,第二节课由于吸取了教训,讲授十分顺利。

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教学效果反馈考察,胜出的是第一个班!

  这一正一反两个故事的确会让我们发出如上文郭教授一样的感慨。

由此,我不禁联想到老子“无为而治”的法则,老子强调治理天下要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教育何尝不是如此呢?

学做一个会“偷懒”的聪明人,并不是倡议我们做一个无责任心,凡事马虎的教师,并非将勤奋踏实与聪明对立起来。

聪明地“偷懒”是让我们信任学生的自然学习能力与创造力,给学生展示才华的空间与舞台,是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参与、投入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获得更深刻的情感体验,更牢固的知识技能。

教师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然而一群人的力量是巨大的。

“懒“能享福,但这懒,要偷得智慧,偷得巧妙,什么懒得,什么懒不得,这中间的的分寸就是智慧。

  教师的“懒”往往能锻炼学生,造就学生。

一个“懒”教师,会把班级工作分成若干份,寻找若干个负责的学生,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样即算教师不在,学生自己也能将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一个“懒”教师,会在课堂上抛出问题,等待学生的思考与解答,这样教师不用讲得那样辛苦,学生体会却会更深刻;一个“懒”教师,组织活动时会甘愿退居幕后,放手让学生“折腾”这样,教师间或充当“军师”或“裁判”的角色,学生的智慧、个性、创造力被激发?

?

“懒”教师并不整天忙得像陀螺,却依然可以收获多多。

反之,如果一个教师事事放不下,事事都要自己去操劳,结果不仅自己疲于奔命,学生也会在长期“保姆式”的教育方法中学会了被动地接受与等待。

正如民间俗语所言“勤娘养个懒孩子,懒娘养个勤孩子”,又比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何等神机妙算,何等惊世才华,何等忠肝赤胆,《出师表》流传后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更成为代代美谈。

的确,诸葛亮在世时事必躬亲,蜀国虽未必能称霸于三国,自保是无忧的,然而他最终却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英年早逝难道与他平日操劳过度无关吗?

更可悲的是,诸葛亮一死,他苦心孤诣保护的蜀国也如同散沙一盘,刘后主“乐不思蜀”的典故世人皆知。

试想,如果诸葛亮稍微“懒”一点,刘后主是否会出息一些?

或者至少,蜀国的天撑起的人会更多一些?

这样亦不至于擎天柱一倒,大厦便倾了。

  生本教育,一种美好而理想的境界,也许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有很多时候忽视了这一理念,那就让它成为我们今后不断追求与努力的目标。

  本年度,我学习了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著名的博士生导师郭思乐教授的教育专著《教育走向生本》。

通过学习郭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我了解到“生本教育”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老师仅仅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指导者和引领者。

“生本教育”要求教师放弃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

以往我们的课堂是教师在上面讲的声嘶力竭,学生在下面似听非听。

上课的时候,我们在上面讲,总是有学生不听,无论用什么样的方法,也是还难调动学生的兴趣。

有些问题让学生自己来讲解吧,还扭捏不大方,声音小的只有自己才听得到。

随着这样的恶性循环,学生在课堂上主动举手发言的热情越来越低。

这种状况是如何造成的呢?

分析一下原因其实简单,就是以前我们的教师在课堂将知识讲解的太多太细,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太少,久而久之使学生思维懒惰,懒得思考问题,认为学习是被迫的,是为家长学、为老师学,没有了学习的动力,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