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四年级语文下册11单元教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85797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下册11单元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下册11单元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下册11单元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下册11单元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下册11单元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下册11单元教案.doc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下册11单元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四年级语文下册11单元教案.doc(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下册11单元教案.doc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下册11单元教案

单元说明

本单元以“快与慢”为主题,编排了三篇主体课文,其中两篇当代散文,一篇古代寓言故事,还有一篇自读课文。

学习这些课文,学生可以感悟到快与慢取决于能否具有脚踏实地、向着目标一往直前的精神;珍惜时间,和时间赛跑;但是如果急于求成、方法不当,也会“欲速则不达”。

“语文天地”中,“日积月累”要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读一读古人关于时间的精彩名句,体会用对比的方法讲道理。

“开卷有益”“初显身手”和“笔下生花”可以看作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体现了学习语文的实践性。

学生通过阅读《效率专家爸爸》,懂得提高效率、节约时间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把课文提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实际中去,培养和时间赛跑的主动精神,然后交流节约时间的体会,最后把自己的事件经过和心得写下来。

“金钥匙”提示学生在复习时,要把摘录笔记和批注笔记结合起来看。

单元教学要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挑山工脚踏实地,勇往直前的精神;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明白“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2.写摘录笔记,独立识字学词。

认字16个,写字19个。

3.理解“腾云驾雾、拘束、包蕴、与其、滋味、危在旦夕、心急如焚”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积累精彩句子。

4.自读《效率专家爸爸》,增强珍惜时间的自觉性,学习一些提高效率的方法,并通过“初显身手”等活动,创造提高效率的方法,争做“效率专家”,然后完成一篇写事的文章。

5.继续练习写批注笔记。

挑山工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斜、诵、腾、驾、陡、朴、素、泰、衡、崖、货、哲、卸”13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平衡、曲折、饱览、节奏、诵读、包蕴、喧闹、陡直、登攀、意味深长、心悦诚服、腾云驾雾、哲理”等词语,并理解这些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读懂课文,明白干什么事都要一心向着目标,步步踩实,坚持不懈地往前走,就能达到目的的道理。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设疑、质疑、自读、自悟。

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和积极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干什么事都要一心向着目标,步步踩实,坚持不懈地往前走,就能达到目的的道理。

学习挑山工那一个劲儿往前走,不断攀登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懂得干什么事都要一心向着目标,步步踩实,坚持不懈地往前走,就能达到目的的道理。

2.难点:

用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法、学法:

引导学生自主读文,合作交流,质疑探究。

教具准备:

小黑板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斜、诵、腾、驾、陡、朴、素、泰、衡、崖、货、哲、卸”13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并理解“平衡、曲折、饱览、节奏、诵读、包蕴、喧闹、陡直、登攀、意味深长、心悦诚服、腾云驾雾、哲理”等词语。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挑山工登山有什么特点,这样登山有什么好处。

4.初步了解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顶的原因。

教学重点:

目标2、3、4

教学难点:

目标4

教具准备:

小黑板、图片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1.谈话导入:

我们浏览过许多名山,在这些地方常常看到一些肩桃重物,在陡峭的山道上一步步向上攀登的人,你知道他们是谁吗?

(挑山工)。

他们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还肩负重担,反而比游人先达极顶,这是真的吗?

到底是怎么回事?

请同学们认真读书。

2.板题、读题。

3.出示学习目标。

(同教学目标)

二、自主学习

过渡:

孩子们,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让我们拿起笔边读文,边做好批注。

(一)出示自学提纲:

1.会读会写本课“斜、诵、腾、驾、陡、朴、素”7个生字,会读“泰、衡、崖、货、哲、卸”6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平衡、曲折、饱览、节奏、诵读、包蕴、喧闹、陡直、登攀、意味深长、心悦诚服、腾云驾雾、哲理”等词语,并能说出它们在文中的意思。

3.初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再读课文,思考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

游人是怎样登山的?

结果怎样。

在文中用“”画出相关语句。

5.请你试着画一张挑山工登山的折尺形路线图。

结合有关语句,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6.登泰山时,什么事使“我”心中产生了“不解之谜”?

你是怎么知道的?

用“﹏﹏”画出相关语句。

(二)学生自学,师巡视指导。

三、合作探究

1.生生互探,交流自学过程中的收获和个别疑难问题。

2.师生互探:

(1)指名认读生字词语,说说“曲折、饱览、包蕴、喧闹、陡直、登攀、意味深长、心悦诚服、腾云驾雾、哲理”等词语的意思。

(2)再读第1自然段,讨论交流:

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

这样登山有什么好处?

a登山的时候,他们一只胳臂搭在扁担上,另一只胳臂垂着,伴随着步子有节奏地一甩一甩,保持身体平衡。

(从动作上写了挑山工登山与游人的不同。

b小组内展示自己画的挑山工登山的折尺形路线图,用自己的话说说挑山工是怎样挑货上山的。

(自由说——指名说——同桌说)

C走折尺形路线的好处是什么?

(使扁担前头的东西不碰到台阶上,还可以省些力气。

(3)登泰山时,什么事使“我”心中产生“不解之谜”?

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讨论,找出有关语句。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重点指导:

A“奇怪的是挑山工的速度并不比游人慢。

”(这句话既概括了第2自然段的内容,又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B“等你发现,你会大吃一惊,以为他们是像仙人那样腾云驾雾赶上来的。

(这句话不仅写出了“我”惊讶、不理解的心情,还引出下文:

去了解这是什么原因。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挑山工不断攀登的精神。

四、拓展训练

1.课文中的挑山工给你留下怎样深刻的印象?

2.有感情朗读挑山工说的话,并谈谈自己的初步体会。

五、堂清检测

1.听写词语

平衡曲折饱览节奏诵读包蕴喧闹

陡直登攀哲理意味深长心悦诚服腾云驾雾

2.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上打“√”。

挑山工(tiāo tiǎo) 尽头(jìn jǐn) 背心(bēi bèi)

扁担(dàn dɑn dān)随便(biàn pián)  压弯(yā yà)

3.为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1)饱:

(1)吃足了  

(2)饱满  (3)充分  (4)满足

饱览()

(2)服:

(1)衣服   

(2)担任  (3)适应  (4)服气

心悦诚服()

4.根据意思写词语:

(1)真心实意地服从或佩服。

(  )

(2)传说中利用法术乘着云雾飞行。

( )

(3)道理深刻,值得仔细体会、琢磨。

(  )

(4)不能解答的疑问。

( )

(5)话语耐人寻味,值得琢磨、体会。

( )

(6)里面包含着(道理)。

(  )

5.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1)挑山工登山的特点是:

(2)我登泰山时,看到了挑山工,心中的疑问是:

堂清反馈:

板书设计:

挑山工

        挑山工         游人

        走得慢         走得快

        一心向着目标      不想目标

       步步扎实        总停下来

       一个劲儿往前走     东看西看,玩玩闹闹

(先达极顶) (后到)

教学反思与建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用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挑山工认定目标、坚持不懈、脚踏实地的精神。

  

4.读写结合,写简短的读后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挑山工认定目标、坚持不懈、脚踏实地的精神。

教学难点:

能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课文中挑山工说的话。

教具准备:

小黑板、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挑山工辛苦登山的样子已经定格在我们心里,这节课,让我们再次来到他们身边,感受他们的可贵精神。

(板书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1.在登山途中,“我”和一位挑山工几次相遇?

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相遇的?

2.再读课文,思考:

作者的“不解之谜”是什么?

挑山工挑着重担,路程比游人远,可为什么能赶超游人?

在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3.朗读挑山工说的意味深长的话,用自己的话说说他的话里包含着怎样的道理?

4.作者画了一幅什么样的画?

用“”画出展示画面内容的语句。

作者说:

“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

”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二)学生结合提纲独立自学,并做好批注。

 

三、合作探究

1.生生互探:

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讨论疑难问题。

2.师生互探:

(1)作者的“不解之谜”是什么?

(2)你知道挑山工为什么能走到我前头?

结合具体语句说一说。

(3)你从挑山工的话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讨论交流:

“我跟你们不一样”,挑山工和游人有什么不一样呢?

(游人:

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得停下来,高兴怎么就怎么)

(挑山工:

一步踩不实不行,更不能耽误工夫,得一个劲儿往前走)

思考:

为什么游人“高兴怎么就怎么”,而挑山工“得一个劲儿往前走”呢?

(游人是来游览的,哪里好玩就在哪里停,目标散乱;挑山工有任务,要按时把货物送到山顶,目标专一,认定目标,坚持不懈。

(4)引导学生总结:

挑山工认定目标,决不三心二意,坚持不懈,决不信步游走,这就是挑山工话中“包蕴”着的“意味深长”的哲理。

(学生自己试着说说挑山工话中“包蕴”着的“意味深长”的哲理)     

(5)讨论:

作者画了一幅什么样的画?

作者说:

“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

”“我”需要的究竟是什么?

(作者需要的不仅仅是画,而是画中挑山工那种认准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不断登攀的精神。

作者一直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是因为作者需要这种精神来激励自己不断向前。

四、拓展训练

1.同学们,“快”和“慢”是对立统一的,“快”相对于“慢”而言,“慢”相对于“快”而言,主观感觉起很起作用。

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方面的例子,说出来,互相交流交流吧。

2.你最想对文中的挑山工说些什么?

请写在书上的插图旁边。

五、堂清检测(1----4题为必做题,5为选做题)

1.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扁担(   )的山色(   )的肌肉(  )的货物( )的溪流 (  )的山路 (  )地走过( )地赶来 

2.造句。

耽误——

朴素——

3.回答问题:

(1)“我心悦诚服地点着头,感到这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似乎包蕴着的意味深长的哲理。

”“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是指哪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