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县2009学年度小学语文学科质量分析的.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85687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前县2009学年度小学语文学科质量分析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前县2009学年度小学语文学科质量分析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前县2009学年度小学语文学科质量分析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前县2009学年度小学语文学科质量分析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前县2009学年度小学语文学科质量分析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前县2009学年度小学语文学科质量分析的.doc

《前县2009学年度小学语文学科质量分析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前县2009学年度小学语文学科质量分析的.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前县2009学年度小学语文学科质量分析的.doc

象山县2009学年度小学语文学科质量分析

象山县教育局教科研中心胡华杰

自实施新课程改革后,我县的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在渐渐地发生着变化。

我们在平时评估视导、教学研讨、教学调研的过程中,通过大量听课、与师生交流,及认真分析2009学年度毕业考试情况,基本掌握我县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并以此总结借以回顾和分析。

一、学科教学现状。

(一)课程设置。

我县所有小学均采用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

学校均按国家制定的课程标准设置课时,各种自习课、综合活动课均能做到合理搭配。

所采用的练习资料均执照教育局的规定能合理使用,并根据具体学情适当补充相应的学习资料。

(二)师资情况。

目前我县共有小学语文教师任科教师667人(不包括民工子弟学校)。

任教师队伍,呈现以下几点明显特征:

(1)年轻教师比例加大。

据不完全统计,35周岁以下教师,大约已占到三分之二;

(2)大专及以上学历基本覆盖这支队伍。

近几年的师源也逐渐辐射到全国各地院校的毕业生。

(3)男性教师严重匮乏。

全县小学语文男性教师占这支队伍5%不到。

如今年招聘的16位小学语文教师,只有1个是男的,又如城区小学在语文一线全职任教的,大概只有4、5个人。

学校对于小学语文教师的选择,是选择了比较出色的教师担任此学科的教学的,因此,这支队伍相对来说,整体比较优秀。

具体表现在:

素质较全面、工作扎实负责。

近年来的新教师中也表现出思维活跃、信息开放的长势。

但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这支队伍存在着一些问题:

(1)目标不明,动力不足。

绝大多数受社会客观因素的影响,再加上班主任工作、语文学科教学本身的复杂和辛苦,使得许多教师产生职业倦怠;

(2)农村与城镇的不均衡。

许多优秀教师均调至城区,造成许多农村学校学科没有领头人,骨干贫乏,使得一批具有上进空间的年轻人处于茫然状态,如晓塘小学就是这个样子。

而调到城区学校的一些优秀教师,又因为许多因素而多数变得十分普通、平庸,没有了以往的职业激情和专业进取。

(3)年轻教师专业基础薄弱。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专业素养都不是非常扎实到位,社会的多元思想也极大制约或影响着他们的发展。

(三)教学管理。

应该说,学校领导对语文学科的管理是重视的。

主要体现在:

1.有许多校长率先示范、亲临一线上课或指导,如方利民校长、杨国平校长、孙忠心校长、翁益敏校长等;2.语文教学有得力的分管领导及明确的领导体系,从副校长至教导、副教导、直至教研组长,组织功能完备;3.学校对语文学科都有自己的发展思路,也在努力打造自身品牌特色,如爵溪学校的导学稿、涂茨小学的成语教学、城南学校的当堂练、贤庠小学的童诗教学等。

学校对学科教研活动均有明确的计划,实施也有步骤有实效。

但同时,也应看到:

学科教研组建设、教学常规建设仍需要规范和加强;学科问题、研究、实践、评价还缺乏体系,有点零乱、随意。

(四)教学规范。

这里指的教学规范,是指学科教学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和方法。

我们为了

提高全县语文教学的规范性,在名师工作室唐老师的带领和组织下,编制了一套《小学语文常规课教学设计》,这套丛书对全县语文教师起着较好的规范和引领作用。

通过几年努力,现在我们对我县小学语文教学规范情况至少可以下这样结论:

绝大部分教师已经不会把语文课完全上成思品课或常识课了;绝大部分教师不再用问不完的问题,来串联课堂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课堂的朗读意识等也成了大家的共识。

但是,由于教材自身的缺陷、语文前沿领域的千变万化、加上语文教学活动本身的复杂,有许多语文教师的教学活动“形式强于本质”,缺乏对语文本质的认识和思考,只学“这样教”(看参考、看设计、用媒体),少思“为什么这样教?

”(教学背后的课程论、方法论、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应该教什么?

”(学科本质及学科内容体系),“我教好了吗?

”(效率与评价),致使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或多或少地处于低效、简单模仿、甚至迷糊和烦燥状态。

在学科内容上,阅读教学的研究力度明显强于作文教学、听说教学、写字教学及综合活动,特别是作文教学,亟需形成教学规范。

二、2009学年度毕业考试质量分析

(一)考试组织

根据教育局《关于开展2010年象山县小学学科监测工作的通知》,我们对全县所有六年级学生进行毕业考试。

毕业试题由本中心提供,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安排统一考试,组织统一阅卷。

在本次小语集中评阅过程中,努力做到公平合理,特别是作文题批阅,进行了改革,由3人阅卷,前两人各自打分,如果相差5分及以上的,则由第三人(组长)再进行综合打分。

因为毕业试卷牵涉的量极多以及各种标准非常复杂,所以在阅卷过程中也难免存在着评分标准误差、工作疏忽等而造成的差错。

但整体来讲,通过考试结果分析,对学生究竟学得如何,教师究竟教得如何,以及一所学校的语文整体教学质量是一种相对比较客观的参照标准。

(二)试题特点

1.试题体现基础性。

本次考题设计,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立足于教材、本

地学生实际水平,考点分布很广,基本覆盖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六年来所要达成的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基本态度。

2.试题突出语文性。

主要考查学生语文基础积累、语文积累与运用、语言

主观表达等。

引导教师把语言的积累与运用作为考查语文水平的主要指向。

另外,考察也适当地触及了课外阅读与综合实践,意在强调“生活即课堂”,“语文外延与生活外延相等”。

3.试题强化主体性。

首先,试题对优等生、中等生、差等生都有所兼顾,

使试题体现层次,并具有一定的区分度,较好地检验了各层次学生的毕业学业水平。

其次,试题具有较多的主观开放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语言和情感表达;最后,试题设计立足象山本地、立足本地学情,具有亲切的人文感。

(三)测试结果

1.学生答题情况。

首先,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

从答题情况看,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掌握语文基础知识。

如“选择正确读音”、“看拼音写词语”、查字典、“词句积累与运用”等。

其次,学习能力基本得以体现。

如在“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时,一改以往纯背默式填空,改为理解式、概括式、转换式填空,根据答题情况来看,绝大多学生也能正确答题。

另外一些形式开放的主观题,学生也基本上能完成主观思想的表达。

另外,充分展示学生个性与态度价值。

试题里有表现主观价值倾向的论述题、有根据自身特长的选择题,有与生活紧密结合的问题解决,包括最后的习作,学生基本上能表现出正确的态度价值观。

同时,在答题过程中,也暴露出学生的一些问题:

如对知识内容的转换存在着一定的水平差异,无法灵活运用,存在着一定死记硬背现象;审题习惯不是很好,根据以往习惯性思维,盲目答题;错别字时有出现,说明字词掌握不但是低段的重点,也是高段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重点;主观性表达,应重视学生在“说出来”的基础上,能“说得对,说得好”;作文主要倾向性问题为材料单一,有套题、套话的应试嫌疑,结构主次不清、语言贫乏、表达逻辑错误、错别字多等一些主要问题。

2.数据统计情况。

全县除文峰学校与丹城四小外,共有28所城镇小学和中心校(中心校包括其下属的完小)共计5149人参加考试。

考试结果数据分合格率、前30%率、后20%率、平均分、标准差、标准分六个指标进行统计。

具体得出这样几组数据及得出相应的结论:

(1)全县合格率为97.05%,各学校之间差异不大,都在90%以上。

由此可

以看出,各校对毕业班学生的基础都抓得比较扎实,对中下学生的辅导及提高均比较到位。

(2)全县语文总平均分为84.87,此难度系数符合相关检测标准。

平均分

前5位的学校是实验小学(89.81)、石浦小学(88.51)、丹城二小(88.27)、丹城三小(88.26)、外国语学校(87.13);平均分后7位的学校是爵溪学校(78.26)、晓塘小学(80.06)、鹤浦小学(80.11)、定塘小学(80.44)、泗洲头小学(80.53)、墙头学校(80.80)、新桥学校(81.04)。

语文标准分前5位与后7位的排序,与平均分排序一致。

分析以上数据,可以看到:

平均分与标准分较高的学校均集中在城区学校;

排名比较靠后有一个明显现象,就是农村及城郊九年一贯制学校比较集中,南片学校相对薄弱,占到了4所。

(3)后30%率,超过30%的学校有:

爵溪学校(45.15%)、晓塘小学(37.18%)、

定塘小学(34.13%)、泗洲头小学(34%)、新桥学校(32.92%)、鹤浦小学(31.49%)。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差生面广的学校直接影响了平均分与标准差,因此,

此排名与前

(2)排名一致。

三、提升学科教学质量的思考与建议。

1.切实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教师。

因此,把切实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作为重中之重工作来做。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扎实语文基础知识。

包括字、词、句、篇的掌握与积累。

(2)提高语文教学技能。

包括听(听辨)、说(表达、提问、评价、组织)、读(解读文本)、写(写作)基本技能。

(3)学习学科专业理论。

包括课程标准、教学心理学、课改前沿等。

(4)强化课堂实践指导。

课堂教学做到目标明确、过程有效而高效。

(5)注重经验积累反思。

重视反思及撰写反思,提倡积累教学原始资料。

同时,要注意:

(1)把教师培养与学科常规建设、教研组建设、教学研讨等结合起来。

(2)重点扶持骨干与整体培养结合起来。

给骨干创造机会,给骨干压力与荣誉。

然后再带领整体不断螺旋式前进。

2.着重加强教学常规建设。

(1)规范教学制度。

备课、上课、改作、辅导、考试各环节要根据学校和教师实际切实规范落实。

备课,特别要强调化时间和精力去作文本整体解读;上课,特别要强调追求目标与效率;改作与考试,特别要强调师生反思与教学校正,逐步形成科学评价制度;辅导,则要突出针对性。

(2)规范课堂教学行为。

小学语文课堂应特别注意以下几条:

第一、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明确语文教学的总目标,把握各年段阅读教学的阶段目标;第二、抓住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明确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语言学习;第三、以学定教,以学论教,顺学而导。

第四、重视文字阅读,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等其他资源。

(3)加强教研组等学术团体建设。

要做好教研组建设,必须一是要有人,要有核心的骨干,合理搭配的成员。

没有骨干,可以“扶”,扶持骨干、培养骨干才是真道理和真本事;可以“借”,借别的年级、兄弟学校的;可以“联”,组与组、校与校联合活动。

二是要时间,学校要给教研活动安排充分的时间;三是要主题,教研活动要讲究质量与实效,可以用主题式、问题式开展研讨。

3.重视学科教学研究。

教育首先作为科学,没有研究和思考,是没有生命力和发展力的。

充分重视学科教学研究,是教学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开展相关研究,要注意:

(1)从真问题、小策略入手。

真问题,是目前自身教学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小策略,是指解决问题的一个个小方法、小策略,也只有通过这些小方法小策略最后才能解决大问题,形成大策略。

一口吃不成胖子的,教师研究也只能是这样的。

(2)鼓励教师积累并研究教学原始资料。

如学生的课堂表现、回答、作业本等;教师的教学设计、听课笔记、教学研讨活动实录等,从这些最能发现问题却又最被忽视的第一手资料里,能挖掘、发现、总结许多问题,不管是个案研究、还是共性问题研究,均具有十分珍贵的价值。

4.关注外来就读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

这个群体相当复杂,相对来说,他们学习基础弱、家庭条件差,系统学习不稳定,严重制约着班级、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

如何做好这部分学生的补差工作,是急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外来学生比较集中的学校,更应把这些问题放在重要位置,这的确是一项棘手而艰难的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