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学学生就业培训模式研究与实习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08567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4.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蜂学学生就业培训模式研究与实习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蜂学学生就业培训模式研究与实习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蜂学学生就业培训模式研究与实习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蜂学学生就业培训模式研究与实习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蜂学学生就业培训模式研究与实习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蜂学学生就业培训模式研究与实习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docx

《蜂学学生就业培训模式研究与实习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蜂学学生就业培训模式研究与实习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蜂学学生就业培训模式研究与实习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docx

一、立项的背景和意义

当前及持续一段时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效益不佳,而大学生就业人员仍不断增加,特别是我们蜂学专业的学生,目前国内浙江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都开办了蜂学专业,根据统计,2009年本科毕业生就有一百多人,历年未就业人员还有一大半,而这些大学生未能就业的重要原因是自身实践能力弱,动手能力差,没有专业经验优势。

实习基地是满足专业培养目标和实习大纲要求的可供学生稳定实习的场所;是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教学计划,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必要场所;是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客观要求,也是学生接触社会,在理论学习之外获得实践知识、增强劳动观念、培养事业心和责任感的重要途径,是学生锻炼实践本领的重要课堂,更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必经之路。

依托企业主体,建设实习培训基地是企业与院校在战略层面的合作,是一种企业、院校、学生“三赢”的合作模式。

从院校的角度而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当今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但是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蜂学院或动科院以传授理论知识为目的,很少考虑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很少考虑社会的实际需求。

因此,依托企业主体,建设实习基地,让大学生在毕业前(后)就到企业实习培训,培养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既使培养的蜂学专业人才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又可以根据企业需要对现行的理论教学体系与当前企业实际需求提出建设性意见,使学生的培养体制紧紧地与市场结合。

从企业的角度而言,由于蜂产品企业大多数为小型企业,专业人才不多,工作为间歇性。

因此,实习学生的到来,既可为公司增添技术力量,提高公司部分工作的工作效率,又可以加强企业与院校或专业人才之间的联系。

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在校学习期间,就有充分的机会实现理论与实践、学校与社会的完善结合,学生可以在学中做、做中学,这样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使他们能更平稳地、更快地完成学生到职工的角色过渡。

因此,进行蜂学学生就业培训模式研究,依托企业主体,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建设蜂学学生培训实习基地,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举措。

通过给蜂学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基地,请相关行业专家及长期奋战在企业经营管理一线岗位的优秀管理者和技术人员,为学生举办专题讲座;安排学生在实习基地顶岗实习;学生、学校老师和企业员工相互进行研讨交流,将使学生的理论知识有效地转化为实践技能,从而提高现在蜂学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

另外,江山市是“中国蜜蜂之乡”,也是我国最大的养蜂大县,目前全市共有养蜂专业户2476个,养蜂员4813人,有蜂群25.09万多箱,占全国意蜂总数的6.5%,占全省意蜂总数的26.l%o有蜂业公司34个,加工厂23个,蜂产品经营部16个,养蜂互助合作社76个,养蜂联合体213个。

2008年全市实现蜂业总产值6085亿元,其中:

养蜂产值2.72亿元,经销加工产值4.13亿元。

蜂产业已成为江山市农村名副其实的主导支柱产业,江山市的蜂产业有着强大的产业基础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因此,实施本项目,研究蜂学学生就业培训模式,建设蜂学专业学生就业培训实习基地,对提升江山蜂产业的整体素质,推动江山蜂产业快速持续发展也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一些教育发达的西方国家,学校和企业都特别重视大学生的实习活动。

英国规定,大学的培养计划为三年制本科学位课程和一年的实习期;法国大学与政府机关、企业单位建有密切联系,安排实习力度大,大四学生的实习时间多为6个月,有的甚至达到9个月;在加拿大,“合作教育课程”是高校普遍实行的一种教育模式,该课程要求学生必须到企业实习,只有经企业和学校双方考核合格,才能取得学分。

有统计表明,广泛参与社会实习与实践的毕业生不仅更容易找到对口的工作,而且起薪也高于平均水平。

毕业生实习基地为毕业生与企业对接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近几年,随着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专业人才培养规模越来越大,我国高等教育部门和高等院校更加注重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如经济类、旅游管理类等这类专业的实习基地早已建成,且数量不少。

而蜂学专业学生实习基地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建设运作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效果不尽人意。

2、发展趋势

随着院校、企业、社会对毕业生实习基地认识的改观,及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营造一个企业环境的实习基地,让学生就业之前了解企业运作规律、熟悉企业运作流程、具备实际动手操作和决策能力,以走出校门后立即与市场接轨,必定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方面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今年召开的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上,许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呼吁建设大学生实习基地,对大学毕业生进行就业培训的建议,十分强烈地反映了全社会在这方面的要求和趋势。

三、研究开发内容和技术关键

1、研究内容

(1) 、探索新型的实习基地模式。

在“互惠互利、双向受益”的基础上建设实习基地,从而保证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学校和企业可以在生产、科研、教学、培训等方面开展多层次的合作。

(2) 、蜂学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方案的研究。

根据我市蜂产业的实际情况编制实习大纲,实习内容主要体现在蜂种培育、标准化养蜂、蜂产品加工、质量检测以及信息网络技术等方面。

(3)、多元化实习培训方式的研究。

组织安排相关专家、优秀

的企业管理者和技术人员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开展就业指导培训,提高

大学生的就业技能,增强大学生的就业信心。

2、技术关键

本项目的关键技术是搭建校企之间的合作平台,创建新型的实习模式,改变过去“会议式”的实习方式,探索出多元化的实习培训方式,让蜂学专业学生真正在蜂种培育、标准化养蜂、蜂产品加工、蜂产品检测、信息网络技术等方面学到实践知识。

四、预期目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应用或产业化前景)

本项目的总体要求是依托企业主体和校企之间新型的协作机制,坚持以培养创新型的应用人才作为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进行基地与学科一体化建设,采用多元化的实习培训方式,切实提高蜂学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实现“建设蜂专基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主要指标

1、 建成一个供蜂学专业学生实习培训基地。

2、 通过建设实习基地,使校企达到互惠的目的,形成“三赢”(企业、院校、学生),从而使基地成为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关

系的纽带。

3、 通过基地的实习培训,让蜂学专业的学生在蜂种培育、标准化养蜂、蜂产品加工、蜂产品检测、信息网络技术等方面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专业方面问题的能力。

(二) 社会效益

通过建设“蜂专学生多元化实习基地”可提高我国蜂专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我国蜂学专业教学搭建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提高教学质量。

中心通过实施本项目,建设“江山企业与蜂专学生的对接平台”,可提高江山企业的社会服务知名度和在蜂产品行业中的名誉度。

实施本项目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在目前金融危机的压力下,减少我国就业压力。

五、研究方案、技术路线、组织方式与课题分解

1、研究方案

(1) 、首先,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在中心和合作单位支持下,主动联系高校(福建农林大学蜂学学院、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院、云南农业大学动科院),签订学生实习协议,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2) 、落实蜂专实习基地。

根据合作单位的产业链条结构,分类落实专业实习场所,目前拟定四个实习场所①蜂种培育在健康种蜂场②标准化养蜂在健康蜂业专业合作社③蜂产品加工和检测在健康蜂业公司④信息网络技术在浙西蜂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3) 、探索一种新型的实习模式,开展相应的多元化实习培训。

根据学生和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专业特点,制定一种可行的实习模式,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宗旨,在蜂种培育、标准化养蜂、蜂产品加工、检测和信息化网络技术等方面,全方位、多元化地进行实习培训,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专业实践技能。

2、技术路线

3、组织方式和课题分解

本项目承担单位是浙西蜂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合作单位是浙江江山健康蜂业有限公司、江山健康种蜂场有限公司、江山市健康蜂业专业合作社等。

成立项目组,由浙西蜂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董事长王超敏先生担任组长,中心总经理温焕学先生任副组长,郑明诚(中心办公室主任)、徐伯华(健康蜂业公司副总经理)、朱亦夫(健康种蜂场总经理)、田少江(健康蜂业合作社技术员)为项目组成员。

浙西蜂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作为第一承担单位,主要负责项目的申报、组织协调、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安排学生实习和项目验收鉴定等工作,并提供本项目所需的自筹资金以及信息网络技术方面的实习培训;浙江江山健康蜂业有限公司、江山健康种蜂场有限公司、江山市健康蜂业专业合作社等提供实习基地,从蜂种培育、蜜蜂养殖、蜂产品加工、产品检测等专业领域提供相关条件来帮助完成该项目。

六、计划进度安排

1、第一阶段2009年4月一2009年7月

(1) 、搭建蜂学专业院校与合作单位的实习合作平台。

(2) 、落实实习基地,主要包括蜂种培育、养蜂生产、蜂产品加工、检测和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实习场所。

(3) 、实地调查,收集有关实习基地的资料,提出一套完整的蜂学专业学生实习模式、实习大纲、实习指导书和提高实践能力的研究报告。

(4) 、积极与蜂学院校、科研单位和企业合作,聘请行业专家和有关人员,为后续培训做准备。

2、第二阶段2009年7月一2010年3月

(1) 、根据预定情况,落实安排学生到达相关基地实习。

(2) 、进行多元化的实践培训。

(3)、实习结束,保障学生安全返回或提供相关就业信息和岗位。

七、现有工作基础和条件

浙西蜂业省级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是政府指导和支持,社会公益和市场化相结合,集研究开发、信息网络、教育培训、示范推广、经营服务为一体的区域性和专业性的科技创新服务组织。

经过七年的发展,中心不但有较强的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能力,还具有丰富的蜜蜂养殖、蜂病防治、蜂产品加工和检测方面的实践经验。

中心在完成该项目方面,有良好的工作基础和条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服务能力较强

从2002年开始,中心一直开展蜂产业方面的科技服务工作,在科技培训、技术指导、中介咨询、质量检测、信息网络、编写材料等方面,为广大蜂农和蜂产品加工企业提供科技服务,赢得了蜂业界同仁的赞誉,提高了中心在江山蜂业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在科技中介服务方面也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2、 人力资源丰富

浙西蜂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现有6名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结构合理,技术水平较高。

在江山市科技局的支持下,与江山市养蜂产业化协会和广州众慧信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网络开发、推广),紧密合作,在信息采集、编辑、网络宣传推广、会员服务等方面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业务运作流程和一支专业团队;并聘请了福建农林大学蜂学学院、江西农业大学动科院、浙江大学动科院等高校的专家,建立专家库,有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

3、 产业链条完整

与本中心合作的单位浙江江山健康蜂业有限公司、江山健康种蜂场有限公司和江山市健康蜂业专业合作社,是集蜂产品加工、检测、蜂种培育、养蜂生产等一体化的专业机构,可为该项目提供良好的实习环境和条件。

4、信息网络中心完善

中心已创建了“中国蜂业网”和“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蜂产业专业市场”,有完善的蜂业科技信息网络中心,有专业机房一间、服务器一台、网络打印机一台和专业电脑8台等。

八、经费预算与筹措

本项目所需经费20万元,其中申请市科技局拨款8万元,企业自筹12万元。

其中:

1.设备费

5万元

2.材料费

1万元

3.测试加工化验费

0万元

4.燃料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