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专业住宅设计统一规定.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45248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构专业住宅设计统一规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结构专业住宅设计统一规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结构专业住宅设计统一规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结构专业住宅设计统一规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结构专业住宅设计统一规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结构专业住宅设计统一规定.docx

《结构专业住宅设计统一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专业住宅设计统一规定.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结构专业住宅设计统一规定.docx

结构专业住宅设计统一规定

结构专业住宅设计统一规定

 

住宅设计结构统一规定

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为使住宅设计更加适应市场变化,满足居住舒适性、经济性、管理方便的要求,提高住宅设计质量及技术服务水平,特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华方公司住宅研究所指定的项目,其它住宅设计项目设计中应参考本规定,预防设计常见问题,提高住宅设计质量。

2.依据

本规定是在国家相应标准及规范的基础上,结合市场对住宅产品的要求及以往住宅设计经验对设计中的一般要求和常用做法进行必要的明确,补充和完善后编制而成。

3.本规定涉及术语:

柱网、荷载、框架等

4.执行规范导则

规范中强制性条文(包括“应”执行的条文)应严格执行,规范中建议性条文(如“宜”“可”执行的条文)应尽可能执行,地基规范中当国家规范与省规范不一致时按省规范执行。

4.1方案设计导则

4.1.1基础型式

根据结构状况(结构类型、柱网、荷载、有无地下室)、地质条件(地层分布、岩土物理力学指标、地下水、地震情况)、施工条件(场地周围环境、地方污染限制、当地施工机械、施工技术条件)三个方面从技术上初步确定两个以上比较合适的方案。

常用桩基础选型原则可参见下表:

常用桩型及其适用条件

桩型

施工工艺

截面尺寸

合适

桩长(m)

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

高强砼预应力管桩

打入式(自由落锤、柴油锤)、液压式

D300

D400

每节

6~10

适用于整合地层及基岩埋藏深、强风化层或风化残积土层厚的地质条件,有孤石和障碍物多的地区、石灰岩地区、从软塑层突变到特别坚硬层的非整合层均不适用。

合理选用桩锤,控制贯入度,注意接桩施焊质量。

D500

D550

D600

每节

7~11

钻(冲)孔(泥浆护壁,水下灌砼)

D600

D2400

≤50

钻孔桩适用于一般粘性土、碎石卵石含量少的土层、砂土及风化岩层;冲孔桩适用于各种土层,尤其适用于地层复杂、夹层多、风化不均、软硬变化大的岩层。

施工简单,造价较低,现场需有泥浆贮存和排放条件,要控制沉渣,防止缩颈、坍孔和泥浆沉淀等。

 

人工挖孔(混凝土护壁)

D1000

D1400

≤20

适用于现场不宜进行机械化施工、荷载较大的端承桩。

受力明确,质量可靠,造价较低,能扩孔。

适宜于粘性土、人工填土、无流动性淤泥质土以及中密以上的砂土。

地层中有流沙、涌水、涌泥的不宜采用。

地下水较丰富时采用隔水、降水措施,要注意降水措施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

D1500

D3000

≤25

4.1.1.1对初定的两个基础方案进行经济比较;

4.1.1.2选择一个技术可靠、经济性好、工期合理的方案由总工批准,进行基础施工图设计。

4.1.2上部结构

4.1.2.1结构选型:

1、配套公建:

以普通框架结构为主;

2、6层以下多层住宅及别墅采用框架结构,根据建筑需要采用异形柱或矩形柱;

3、6层以上12层以下小高层住宅楼需设置钢筋砼电梯井,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柱根据建筑需要采用异形柱或矩形柱;10层以上也可采用短肢剪力墙结构;

4、12层以上30层以下高层住宅采用剪力墙结构或框架--剪力墙结构;

5、高层办公建筑可选择采用框—剪或框—筒结构;

6、结构转换层产生的经济效益高于工程成本时可考虑采用,但转换层位置不宜高于四层;

7、大跨度的屋盖视实际需要可采用钢结构或其他新型结构。

4.1.2.2平面布置

1、结构平面布置应尽量简单、规则、对称,尽量使结构的刚度中心和质量中心重合,以减少扭转;

2、楼、电梯间不宜设在平面凹角部位和短部角区,如果确实非设不可,则应采用剪力墙或筒体予以加强;

3、剪力墙布置宜尽量对称,贯通全高。

在高度较大的建筑中,剪力墙宜布置成井筒式,以加大结构的抗侧力刚度和抗扭刚度;

4、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宜均匀布置在建筑物端部附近,楼、电梯间、平面形状变化较大及恒载较大处,剪力墙的间距不宜过大;

5、在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中,一般应把落地剪力墙布置在靠近两端和中部,采取加大墙厚,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等措施以增强落地剪力墙的刚度,减少整个结构上下刚度差别,上部则应采取开间较大的剪力墙布置方案;

6、如果设计中采用了复杂的平面,不能满足有关规范对于规则性结构的要求,则应进行更细致的抗震验算并采取加强措施;

7、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其平面布置宜符合下列要求:

①平面长度不宜过长,突出部分长度L、l不宜过大,L、l等值满足以下要求:

6、7度设防烈度,L/B≤6.0,l/Bmax≤0.35,l/b≤2.0;

8、9度设防烈度,L/B≤5.0,l/Bmax≤0.30,l/b≤1.5;

②不宜采用角部重叠的平面图形或细腰形平面图形;

③楼面凹入或开洞尺寸不宜大于楼面的一半;楼板开洞总面积不宜超过楼面面积的30%。

在扣除凹入或开洞后,楼板在任一方向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5m,且开洞后每一边的楼板净宽度不应小于2m。

4.1.2.3竖向布置:

1、整体刚度要求:

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的高宽比不宜超过下表的数值:

结构体系

非抗震设计

抗震设防烈度

6度、7度

8度

9度

框架、板柱—剪力墙

框架—剪力墙

剪力墙

筒中筒、框架—核心筒

5

5

6

6

4

5

6

6

3

4

5

5

2

3

4

4

2、侧向刚度要求:

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结构,其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70%或其上相邻三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

3、受剪承载力要求:

A级高度高层建筑的楼层层间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不宜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80%,不应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65%;

4、竖向收进和外挑要求:

抗震设计时,当结构上部楼层收进部位到室外地面的高度房屋高度之比大于0.2时,上部楼层收进后的水平尺寸不宜小于下部楼层水平尺寸的0.75倍,当上部结构楼层相对于下部楼层外挑时,下部楼层的水平尺寸不宜小于上部楼层水平尺寸的0.9倍,且水平外挑尺寸不宜大于4m;

5、高层建筑宜设地下室。

4.1.2.4梁布置

1、一般跨度楼盖可采用肋梁结构,较大空旷房间可采用井字梁结构,当采用普通钢筋砼梁不能满足建筑要求时,宜采用预应力结构;

2、对住宅建筑,不应设置穿越厅、房的梁,保证室内不露出梁角线的优先顺序:

客厅→主卧室→次卧室→其它房间;

3、住宅中下沉式卫生间周边次梁宜做成梁底平板底,该次梁在屋面应取消;

4、内天井在建筑允许情况下,宜设拉梁增强平面的整体刚度。

5、入户门处核心筒连梁高度控制应为门洞高度+100。

6、核心筒内,内外筒之间连梁宜取消。

7、相邻墙肢搭接宜通过砖砌体相互连通以利施工。

4.1.2.5柱布置

1、采用天然地基基础时,柱网不宜太大,当采用桩基础时,柱网不宜太小,同一结构单元中,柱网尺寸疏密宜均匀,做到前后左右对齐,以形成有规则的横向和纵向框架;

2、柱竖向布置要做到刚度均匀而连续,柱子尽量上下连贯,截面宜自下而上逐渐地减小;

3、当底层或底部若干层取消部分柱子时,应加大下层柱的截面尺寸,尽量减少刚度削弱的程度,避免产生刚度突变。

4.1.2.6墙布置

1、10层以上不应采用全部短肢剪力墙;

2、较长的剪力墙宜开设洞口,将其分成长度较为均匀的若干段,墙段之间宜采用弱连梁连接,每个独立墙段的总高度与其截面高度之比不应小于2,单片墙肢截面高度不宜大于8m;

3、应双向布置剪力墙,避免布置一字形剪力墙;

4、短肢剪力墙宜设置翼缘或端柱,翼缘长度宜大于等于3倍墙肢厚度,端柱边长不应小于2倍墙肢厚度。

4.2荷载设计导则

4.2.1建筑墙体荷载

建筑墙体荷载(KN/M2)

砌块名称

墙厚

灰砂砖(粘土砖)

加气混凝土

砼空心砌块

120

3.1

-

2.36

180

4.1

-

-

240

5.4

-

-

100

-

1.65

-

150

-

2.10

-

200

-

2.50

3.4

注:

1、所有墙体均考虑每面20厚砂浆双面粉刷。

贴普通面不用特别增加,若贴石材等较重材料时按实际情况增加。

2、本表材料参考容重:

灰砂砖、粘土砖:

19KN/M3,加气混凝土8.5KN/M3,砼空心砌块13KN/M3,砂浆20KN/M3。

3、有飘窗台部分外墙按实墙段计算,不折减;无飘窗台的开窗段按实墙段的0.8系数折减;

4、在单项工程设计之前结构专业必须向甲方落实墙体材料。

若有明确文字确认时,按实际材料计算。

若无法确定则按灰砂砖荷载计算。

4.2.2楼面恒载

 

楼面恒载(KN/M2)

结构板厚

楼面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普通楼面

4.0

4.3

4.5

4.8

5.0

5.3

上人屋面

(西式瓦屋面)

5.5

5.8

6.0

6.3

6.5

6.8

非上人屋面

4.8

5.1

5.3

5.6

5.8

6.1

注:

本表所列荷载中包括屋面找坡荷载,一般情况尽量做结构找坡。

若为建筑找坡按20厚(最薄处)1:

8水泥珍珠岩2%找坡容重8KN/M3。

4.2.3活荷载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执行

4.2.4风荷载

1、我市风压值可以参照附表D.4中我市邻近地区广州市和深圳市的风压值进行取值;同时为安全起见,各镇(区)10年、50年、100年重现期的风压值应分别不低于0.35kN/m2、0.55kN/m2、0.65kN/m2。

2、基本风压按50年重现期的风压值采用;对高层建筑结构、高耸结构、轻型钢结构以及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其他结构,基本风压应按相应规范规程的规定适当提高。

3、建筑高度小于60m时(上屋面檐口尺寸),基本风压值取0.55kN/m2,超过60m高度时按0.65kN/m2考虑。

4.3结构计算导则

4.3.1结构计算书深度要求:

4.3.1.1结构设计条件概述:

项目所在地点、地上地下层数、层高、总高度、结构类型;

4.3.1.2设计依据的规范一览:

一律采用现行国家和地方规范;

4.3.1.3计算参数的取用一览表;包括抗震设计有关参数、基本风压、地基岩土参数、抗浮设计的地下水位标高、各种调整参数;

4.3.1.4各部分结构作用荷载的取用、分析计算书(手工计算);

4.3.1.5标明整体计算采用的程序名称,模型、基本假定的描述,输入电脑的原始数据;

4.3.1.6整体结构计算的主要结果汇总,包括结构设计总信息、周期、振型、地震作用、层刚度、层间位移、剪重比、刚重比等;

4.3.1.7整体计算的几何简图、输入荷载简图、构件平面配筋简图、柱底基础设计内力组合(包括标准组合、准永久组合、基本组合)、底层及竖向构件截面或强度等级变化层的轴压比简图、振型曲线等;

4.3.1.8特殊结构的补充分析及结果(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框支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时程分析等);

4.3.1.9地基基础承载力、沉降变形、软弱下卧层、基础结构的抗弯、抗剪、抗冲切、局压等的计算,有商品软件计算的要求同上部结构深度提供原始条件数据和电算结果;

没有的提供手工计算书;

4.3.1.10地下室人防计算相关内容;

4.3.1.11如采用了特殊结构的,如预应力结构、网架结构、钢结构等的提供相关计算书;

4.3.1.12部分特殊构件如基坑支护、楼梯、地下室侧壁、顶板、水池壁板、挡土墙、车道板、雨蓬等抗扭构件,异型板、立面小构件等的补充计算;

4.3.2结构计算若干原则:

4.3.2.1层建筑及结构体型简单的小高层建筑可采用一种空间程序分析计算,常用SATWE;

4.3.2.2对复杂的结构、30层以上的结构需采用两种不同模型的程序分别计算并比较,其中一种为开口薄壁杆件模型,适用的程序有TAT;一种为墙元模型,适用的程序有SATWE;

4.3.2.3荷载取值应准确,可按国家荷载规范及抗震规范取用,部分恒载参照本导则规定采用,不得人为扩大;有地下室的顶板板面施工荷载统一按10kPa采用;

4.3.2.4整体计算参数及内力配筋调整参数应参照相应的整体分析程序技术条件采用;

4.3.2.5所有结构恒活载分开计算,考虑活载不利分布;

4.3.2.6全部或局部框支结构应对框支梁柱并考虑上部2~3层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

4.3.2.7桩基础的单桩承载力计算需要对每个勘探孔进行,或选取几个典型的勘探孔进行;

4.3.2.8地下室人防、基坑支护、楼梯、地下室侧壁、顶板、水池壁板、挡土墙、车道板、雨蓬等抗扭构件,异型板、立面小构件等的补充计算,尽可能采用理正工具箱或其他结构软件的计算工具计算,无相关工具的采用手算;

4.4限额设计导则

4.4.1基础:

灌注桩的配筋率:

0.3~0.65%。

地质条件差,桩径小取大值,地质条件好,桩径大取小值,预制管桩多桩基础时尽量选用D500桩径。

4.4.2地下室:

地下室每平方米的含钢量标准

正常情况

非正常情况

非人防

六级人防

五级人防

地下室顶盖覆土>lm

地下室顶盖由消防荷载控制

180~280

250~350

4.4.3上部结构:

 

上部结构每平方米的含钢量标准

建筑布置较标准时

非标准时

体型和平面超限、转换层等

32层住宅

65~80

75~95

18层住宅

45~65

65~85

11层住宅

40~55

55~70

6层及以下公建配套

35~55

50~65

别墅

55~65

60~80

4.4.4普通砼板受力钢筋最小配筋量:

4.4.5普通砼地下室侧壁,底板钢筋最小配筋量

 

4.5构件截面设计导则

4.5.1结构构件配筋原则:

4.5.1.1不得低于规范要求的最小配筋率,满足最低限度的构造要求配筋;

4.5.1.2不得采用超过规范最大配筋率要求的超筋构件;

4.5.1.380%左右的构件实际配筋率包含在经济配筋率之内。

4.5.2梁板柱标准

4.5.2.1梁:

框架梁:

宽≥200,高≥400

悬臂梁:

宽≥200,高≥400

次梁:

宽≥150,高≥300

4.5.2.2板:

普通楼板厚≥100,有暗梁板厚≥150

核心筒板厚150,天面板厚≥120

空调板、飘窗板厚≥80

裙楼屋面板厚≥150

转换层板厚≥180mm。

4.5.2.3柱柱宽≥300

4.5.2.4墙厚≥200,且符合下表要求:

抗震等级

剪力墙形式

底部加强区

非加强区

一、二级抗震

一般剪力墙

1/16层高或墙无支长度较小值

1/20层高或墙无支长度较小值

一字形剪力墙

1/12层高

1/15层高

三、四级抗震

1/20层高或墙无支长度较小值

1/25层高或墙无支长度较小值

4.5.2地下室:

底、侧、顶板标准

4.5.2.1地下室底板标准:

一般跨度(6~9米)底板厚度:

地下室埋深3~4米取350~450;地下室埋深4~8米取450~600;地下室埋深8~12米取500~800。

4.5.2.2地下室侧壁标准:

地下室侧壁的常用厚度:

地下一层侧壁厚度取300,350,400;

地下二层侧壁厚度取400,450,500;

地下三层侧壁厚度取500,550,600;

地下室底板、侧壁砼抗渗等级取值宜为:

地下一层为0.6MPa;

地下二层为0.8MPa;

4.5.2.3地下室顶板标准:

普通地下室顶板厚度不宜小于160mm;人防地下室顶板厚度不宜小于200mm。

4.5.2.4剪力墙收窄标准:

32层高层建筑(底层层高按5m,2~32层按3m)

层数

核心筒厚

电梯井筒厚

一字外墙厚

普通外墙厚

一字内墙厚

普通内墙厚

地下室、1

350

200

420

320

420

320

2~5

350

200

300

250

300

250

6~12

350

200

300

250

250

200

13~20

300

200

300

250

200

200

21~32

250

200

300

200

200

200

25~26层高层建筑(底层层高按5m,2~26层按3m)

层数

核心筒厚

电梯井筒厚

一字外墙厚

普通外墙厚

一字内墙厚

普通内墙厚

地下室、1

350

200

420

320

420

320

2~4

350

200

300

250

300

250

5~12

300

200

300

250

250

200

13~26

250

200

300

200

200

200

18层高建筑(底层层高≤3.6m,2~18层按3m)

层数

核心筒厚

电梯井筒厚

一字外墙厚

普通外墙厚

一字内墙厚

普通内墙厚

地下室、1

250

200

300

250

300

250

2~4

200

200

250

200

250

200

5~18

200

200

250

200

200

200

18层高建筑(底层层高按5m,2~18层按3m)

层数

核心筒厚

电梯井筒厚

一字外墙厚

普通外墙厚

一字内墙厚

普通内墙厚

地下室、1

250(320)

200

300(420)

250(320)

300(420)

250(320)

2

200(250)

200

250(300)

200(250)

250(300)

200(250)

3~4

200

200

250

200

250

200

5~18

200

200

250

200

200

200

注:

括号内适用于抗震等级为一、二级结构

11层高层建筑(底层层高≤3.6m,2~11层按3m)

层数

核心筒厚

电梯井筒厚

异形柱厚

1

250

200

200

2~11

200

200

200

 

11层高层建筑(底层层高按5m,2~11层按3m)

层数

核心筒厚

电梯井筒厚

异形柱厚

1

250

200

250

2~11

200

200

200

4.6细部构造导则

4.6.1结构竖向构件在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下,考虑到给排水水平管道布置和建筑功能的要求,优先采用剪力墙或者是矩形柱,短肢墙也可使用L型截面,但少采用T型截面短肢墙。

采用L型、T型截面短肢墙时,朝户内方向的墙肢尽量缩短,主要是考虑水专业穿管问题,但具体采用何种墙布置还应以结构的安全和经济性为主。

4.6.2板上水立管留洞必须准确,并留1.5~2倍管径,以保证立管上下对齐时有调节余地。

4.6.3阳台挑出高度≤1.5m时,可采用挑板式,当采用梁式阳台时,应注意梁与板的标高关系。

4.6.4转角窗处采用“图1”形式短肢墙并且全部落地。

4.6.5厨房建议不降板;

4.6.6阳台建议降板80;

4.6.7卫生间周边梁采取“图2”形式;

4.6.8屋面应采用结构双向找坡,建筑专业应配合画出屋脊线;

4.6.9结构图上应注明构造柱的具体位置,并反馈给建筑专业;

4.6.10房间尽量不露梁柱,若必须露则偏向次要房间;

4.6.11空调机板处大样处理,侧板采用砖砌;

4.6.12空调机冷凝管穿短肢墙时,应在结构图上注明具体位置;

4.6.13电梯门洞比建筑要求高出100。

4.7图纸表达深度导则

为了更加完善图纸内容,根据甲方及施工单位的反馈意见,在以下内容表达方面存在欠缺。

本次施工图设计补充以下内容:

4.7.1平面图中所有设备留洞必须详细表达。

地下室侧墙及剪力墙梁上留洞必须表达;

4.7.2所有构造柱必须表达;

4.7.3钢结构部分必须表达;

4.7.4配合相关专业的地沟断面、盖板、过梁、节点、地基土的处理必须表达;

设备专业选用标准图与结构有关时,应通知结构专业核查,特别是基础处理部分要重新考虑;

4.7.5弧形梁板,结构专业必须给出准确定位尺寸;

4.7.6平面图中有高差变化时,必须用剖面表示;

4.7.7梁剖面必须画出与相临板的关系;

 

4.7.8基础平面图中必须有控制定位坐标;

4.7.9柱子定位及收断面图必须要表达;

4.7.10楼板上砌墙时,板内加强筋位置必须表示;

4.7.11梁偏位时必须有定位尺寸;

4.7.12电梯机房及井壁留洞必须表达。

4.8对相关专业要求导则。

4.8.1对建筑专业的要求:

4.8.1.1正式设计前必须与甲方确定填充墙体材料,建筑特殊部位的使用荷载,明确结构专业确定荷载;

4.8.1.2为了控制含钢量,尽量避免采用短肢墙结构、转角窗结构、坡屋顶结构、大柱网(>8m)结构;对于复式楼层和甲方明确可能在售楼时改动的部分应仔细考虑布置方式,减少结构专业的困难。

4.8.2对设备专业的要求:

4.8.2.1及时向结构专业提供详细的墙板留洞图;

4.8.2.2若有特殊设备,需提供准确位置及设备重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