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论文正文无页眉.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45178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7.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论文正文无页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会计论文正文无页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会计论文正文无页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会计论文正文无页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会计论文正文无页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论文正文无页眉.docx

《会计论文正文无页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论文正文无页眉.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会计论文正文无页眉.docx

会计论文正文无页眉

比较优势战略与城市化滞后问题研究

1引言

1.1研究目的和意义

由于推行比较优势战略,我国劳动力密集型加工产业过度发展,劳工工资普遍较低,高昂的生活成本使进城的民工难以融入城市生活就地市民化。

而服务业疲软,不能为进城的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使更多的农民工被排斥在城市之外。

涌入城市的农民工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政府难以提供更多社会保障,为节省开支,进一步强化了户籍管理制度。

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

城市经济的综合效益很差,无力支持农村向城市化推进。

比较优势战略下,“血汗工资,微利企业,惨淡经营,聊以度日”是目前劳动力密集型加工产业的真实写照,比较优势战略已经不再适合我国经济发展,它的推行导致内需严重不足,而我国的外需已经扩展到了极限,不能为我国的广大中小城市提供支持,城镇发展缺乏活力。

因而,城市化发展后劲不足,渐渐趋于停滞。

面对城市化滞后的问题,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已经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意见,他们从智力产业出发,分析了中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针对产业链薄弱,服务业疲软,内需不足,外需依赖性,就业弹性低等等提出突破城市化滞后瓶颈的对策,在借鉴多位专家的相关观点后,我仅希望通过自己研究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

1.2文献综述

1.2.1国外文献综述

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成本贸易理论(后人称为“比较优势贸易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

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国家竞争优势,又称“钻石理论”,“钻石理论”。

其由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在其代表作《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既是基于国家的理论,也是基于公司的理论。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试图解释如何才能造就并保持可持续的相对优势。

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引入规模经济来分析比较优势。

他们发展了一个垄断竞争模型,该模型基于自由进入和平均成本定价,将产品多样性的数目视为由规模报酬和市场规模之间的相互作用内生决定。

在自给自足情况下,一个国家的产品多样性数目很小,而贸易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

同时如果贸易增加了消费者的需求弹性,那么单个厂商的规模效率也能改进。

这样,单个厂商通过规模经济作用确立了在国际市场中的优势。

实际上,克鲁格曼更早时候就提出国内市场规模会影响一国在国际上的比较优势。

他论述了在几种背景下具有大的本国市场的厂商更能有效利用规模经济从而在国际上更有竞争力。

许多实证研究也表明出口商通常比内销的厂商规模更大,厂商和产业的规模与出口量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

1.2.2国内文献综述

洪银兴在一文中论述《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适应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我国的出口贸易和利用外资也要由单纯追求数量增长转向追求质量和效益。

要实现这个转变,必须解决一个重大理论问题,这就是如何认识和发挥自己的优势。

通常是依据传统的比较利益理论强调自己的自然资源和劳动资源相对丰富的比较优势。

杨小凯和博兰从专业化和分工的角度拓展了对内生比较优势的分析。

他们认为,内生比较优势会随着分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他们在一个交易成本和分工演进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中分析内生比较优势,这就将专业化和分工置于分析的核心。

梁艳在《比较优势战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适应性分析》一文中对我国出口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劳动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在下降,劳动资源规模优势在弱化。

我国劳动资源成本上升和效率下降正是产业分工低端劳动资源过剩和产业分工高端劳动资源数量不足的具体体现。

贸易条件的恶化和长期坚持比较优势战略产生的产业刚性限制了我国产业的升级,比较优势战略不再适合指导我国经济的发展。

1.3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研究内容

本文在内容上作了如下安排:

第1章是“引言”。

首先介绍的是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然后是文献综述,最后是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是“比较优势战略的实质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它主要阐述比较优势及其比较优势理论的涵义,比较优势理论的实质,以及比较优势战略在中国的应用这几方面的问题。

第3章为“城市化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与我国城市化滞后的现状”。

它主要阐述城市化的涵义与动因,城市化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以及我国城市化滞后的现状。

第4章是“比较优势战略与我国城市化滞后的内在联系”。

分析了比较优势战略导致城市化滞后的原因,主要包括劳工工资普遍较低,服务业疲软,户籍管制制度,内向型经济衰败,内需严重不足,外需不可持续等等。

第5章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放飞我国城市化的建议”。

以自主创新为切入点。

具体对策包括坚持自主创新、大力发展内向型经济、推动服务业发展、解除户籍管制,扩大我国内需等等。

第6章是“结束语”。

对全文进行总结。

1.3.2研究方法

(1)历史回顾的方法。

对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在中国的应用及演进进行了回顾。

运用微观和宏观的分析方法来分析城市化滞后的形成机理,力求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化滞后的矛盾。

(2)抽象思维法。

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如著作、期刊及网络资源在内的文献的基础上,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加工,明确研究范围以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2比较优势战略的实质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2.1比较优势及比较优势理论

2.1.1比较优势的概念

长期以来,有关产业为何能在国际贸易中成功的解释很多,“比较优势”是最古典、也是经济学家深信的一种理论。

亚当·斯密在经济学上的地位就在于他提出比较优势的概念。

在国际间,一个国家的出口要有竞争力,它就必须有相对最低的生产成本。

到了李嘉图时,比较优势的概念被进一步强化。

他认为市场力量会引导国家资源应用在比较有生产率的产业,即使该国能以低成本生产某些产品,但它仍可能决定进口该项产品,而将产能用在生产更高优势的产品上面。

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处于劣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劣势的程度不同,处于优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优势的程度不同,则处于劣势的国家在劣势较轻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处于优势的国家则在优势较大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两个国家分工专业化生产和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进口其处于比较劣势的商品,则两国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利益,这就是比较优势原理。

2.1.2李嘉图的劳动生产率比较优势理论

李嘉图被公认为是比较优势理论的创始者,但是罗勃特托·伦斯对该理论的贡献也不容忽略,因为托伦斯在李嘉图发表他的政治经济及赋税原理,比较优势的思想可以概括为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

根据该思想,每个国家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这样可以增加整个世界以及彼此的福利。

斯密和李嘉图的理论在经济学界被称为古典贸易理论,他们是建立在单一生产要素劳动的假定之上的,其基础是劳动价值论,其核心是比较的比较,其比较的是劳动成本或者说是劳动生产率的差异,由于价格比率和劳动生产率相同,商品的价格可以根据劳动价值论确定。

在李嘉图模型中技术差异被认为是产生比较优势的惟一原因,其分析仅仅局限于技术不变条件下的劳动一种生产要素,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在生产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单一要素的分析显示了很大的局限性。

2.1.3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理论

在李嘉图模型的基础上,瑞典经济学家伊莱·赫克歇尔和伯尔蒂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把国际贸易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新的角度说明了比较优势产生的原因,标志着比较优势理论的最终形成,在国际贸易领域取代了李嘉图模型,占据了主流地位。

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理论(简称H-O理论)考察了在技术和偏好一定的条件下,驱动贸易产生的要素差异问题。

该理论主要思想是各国应该出口密集使用自己相对丰富、价格相对便宜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自己相对短缺、价格高的要素密集生产的产品。

H-O理论构成了要素禀赋理论的核心,但是作为完整的要素禀赋理论,它还应当包括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雷布钦斯基定理,这三个有机的部分,它们和H-O理论一起被归纳为新古典国际贸易纯理论的四个基本命题。

要素价格均等化在H-O模型基础上论证了,自由贸易不仅会使两国商品价格相等,而且会使两国生产要素价格趋于相等。

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从贸易和收入分配的关系说明,贸易会使相对丰富要素的价格上涨从而其所有者收入增加,而相对稀缺要素的价格下跌从而其所有者收入下降。

雷布钦斯基定理则从贸易与经济增长角度分析得出了,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某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密集使用该要素的商品生产扩大,使密集使用其它要素的商品生产萎缩。

这些理论为此后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最重要的理论基准。

这就使要素禀赋理论超出了仅仅对于产品或者要素价格的理解,提供了分析贸易利益分配以及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一个新思路,并且具有了动态的特征。

2.2比较优势战略的涵义与实质

2.2.1比较优势战略的涵义

比较优势战略,就是通过市场机制和经济的对外开放,由价格机制向国内生产者显示该国要素和商品的供求及相对稀缺性,并通过这些相对价格引导能够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经济部门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长期稳定增长。

比较优势战略来源于比较优势理论。

林毅夫认为一个经济的最优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是由其要素禀赋结构所内生决定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是唯一能够保证国家快速地积累资本的经济发展战略。

由于R&D往往是资本密集的活动,资本相对稀缺的国家难以承担其成本。

赶超战略的推行必然在经济中造成一大批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这就成为国家宏观经济不稳定的根源。

那些实行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国家则有可能有效地避免上述宏观经济不平衡的出现。

林毅、蔡昉、李周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上,除了立足于赶超型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或进口替代战略以外,还有一种更为成功的经济发展道路,即比较优势战略,这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实现经济成功的核心所在。

比较优势战略使得经济发展在每个阶段上都能发挥当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从而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并提升资源禀赋的结构。

对于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战略在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也有不少学者提出了质疑。

落后国家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参与国际分工,永远无法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因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无法成为带动产业升级的龙头,反而容易导致进口漏出和储蓄漏出,从而不能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有的专家则认为在比较优势可能和竞争优势相分离的条件下,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很难像亚洲“四小龙”那样仅仅依靠有限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来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一国单纯地依靠比较优势,不一定能成为竞争优势,单纯根据要素禀赋来确定自己的贸易结构,反而可能陷进“比较利益陷阱”。

2.2.2比较优势战略的实质

比较优势战略理论主张发展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基本属于体力产业,尽管也存在少量劳动密集型的智力产业,但在知识技术力落后的中国要求能自然发展起来、具有“自生能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就必然是体力产业性质的。

“自生能力”是比较优势战略选择产业的基本前提,所谓“自生能力”,通俗地讲,就是不需要保护、扶持,能够马上赚现钱的能力。

由于存在很长的无效益的学习期,在比较优势战略的指导下,落后国家的智力产业根本没有发展起来的机会。

国家层面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鼓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实质就是鼓吹发展缺乏知识技术含量的体力产业,反对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目的并不在于反对发展所有的资本密集型产业,而仅在于反对发展其中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智力产业。

因此,推行比较优势战略的结果必然是一个去技术化的过程,是一个将产业结构由复合型向纯粹体力型转变的过程,而产业的劳动密集度则无关紧要。

实践演变的结果很好地证明了我们的观点,中国当前产业结构的特点一方面是充斥着大量过剩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另一方面是日益严重的无技术或去技术的重工业化倾向,两者都属于低端的体力产业,且整个经济的资本有机构成在不断提高。

比较优势战略实质是一条片面依靠体力产业的生产进行资本积累的道路,在这种战略下,智力产业被逐渐扼杀和消解,产业结构中最后只剩下清一色的体力产业。

2.3比较优势战略在我国的应用

中国经济在最近30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是世人共睹的事实。

当中国步入人均GDP为2000-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时,旧的经济发展模式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急需从要素投入和出口需求驱动向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驱动转变。

中国是资源消耗大国,但单位资源的平均产出不到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中国是世界第三的贸易大国,但出口产品中拥有自主品牌或知识产权的只占10%;中国是制造大国,但重要的技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主要依赖进口;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不断增加,但不仅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在软件、技术标准方面都要向外国企业支付高额费用。

除垄断行业外,国内高技术含量的行业大都处于外资实际控制之下。

比如中国外贸依存度超过70%,其中工业品出口的60%来自外商投资企业。

这些问题从侧面反映了没有能力,劳动力便宜不会为中国带来任何优势,使中国劳动力便宜的优势能够发挥出来的关键变量是技术能力的成长,否则这种比较优势只能停留在经济学家的皮包里。

中国仿效东亚一些国家的做法,采取出口导向政策,用出口需求弥补内需不足。

这种政策在早期对经济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但是,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调整,不能在情况变化以后实现外汇形成机制和其他一些机制的市场化,就会和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一样,造成内外失衡、货币过量供应以及由资产泡沫破灭造成的金融风险。

因而,比较优势战略是我国在国际分工中主动放弃高端产业或产业的高端,自愿地全面滑向低端产业或产业的低端的过程。

中国的高知识技术含量产业与发达国家尚有一定差距,资源都流向低级产业使得其发展所需要的后续资金面临枯竭,既没有了后端的国家扶持,又在外国企业的冲击下难以获得前端的市场哺育,很快就会趋向于一败涂地。

3城市化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与我国城市化滞后的现状

3.1城市化的涵义与动因

3.1.1城市化的涵义

城市作为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的载体,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和先进思想及科学技术的主要发源地,是现代文明的摇篮。

它既是工业化、第三产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又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进步标志。

城市化内涵包括两方面:

一方面是指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农村地域转为城市地域过程,即城市化数量过程;另一方面是指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等城市文明在农村地域扩散过程,即城市化质量过程。

3.1.2城市化的动因

1)农村的外推力

一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城市与农村一个明显的区别是农村人口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粮食等农副产品,而城市人口主要是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生产和制造加工产品。

粮食始终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必要生活资料,因此,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农业所能生产的农副产品,直接制约着城市的数量和规模以及城市人口的多少。

随着社会总生产率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的征服能力不断加强,农业生产率迅速提高,一方面表现为农产品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的上升,不仅生产越来越多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而且能供应城市的比例也在扩大,即农村粮食和农副产品商品率随之提高,这样就可以支持更多城市的发展,养活更多的非农业人口;另一方面,表现为生产同等数量的农副产品已不再需要同样多的劳动力,劳动力从农业中游离出来,土地对农业人口的需要逐渐减少,因而使农业人口过剩。

这部分的农业人口就要到农村以外寻找出路,城市就是农村过剩人口的除了所在,所以势必陆续涌向城市,成为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化的外在动力。

二是比较利益的驱动。

正如配第——克拉克定理所描述的那样:

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将首先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并伴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逐步向第三产业转移。

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分布的趋势是,随着经济发展,一次产业逐步减少,二、三次产业相应增加。

在实践过程中,伴随着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间的转移,也必然导致劳动力在空间分布上的重新配置。

产业转移主要体现为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从农业产业向非农业产业的转移;空间转移主要体现为由分散到集中,由农村流向城市,产业结构的演进导致了经济的非农化和工业化,产业空间布局的转移导致了人口定居方式的聚集化、规模化,这实质上就是城市化的发展过程。

三是要素贡献。

城镇的发展和扩张,必然要求资源的不断增加和集聚。

农业资源向外转移,是这些非农部门增加资源的基本途径。

除国家依靠行政力量强制使农业资源转向非农部门外,城镇经济对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由此提供的要素的高价格也诱导着市场条件下的农业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向非农部门的转移,这些生产要素是城市化实现的基本条件。

2)城市的内拉力

从城市内部来说,由于工具的改进,分工的扩大,协作的加强,生产领域、生产部门的增加和发展,新产业和新行业的出现,第三产业的兴起等都引起对劳动力的需要不断增加,除城市自身增长的劳动力外,尚需要从农村吸收相当一部分劳动力,成为城市人口和劳动力的补充来源,农村剩余人口的不断转化就是城市化的内部力量,即拉力。

这种拉力是以城市资本为基础的。

资本要获取利润就必须生产使用价值,即创造物质产品或提供服务。

创造的物质产品和服务越多获取的利润就越多。

资本为了获取利润而成为发展大工业的急先锋。

资本的扩张带动了大工业的快速发展,而大工业的快速发展为城市大发展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构成了城市的基本框架。

因此,资本扩张时城市化的内拉力,整个城市化过程就是资本扩大再生产过程在城市地域的体现。

3.2城市化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

城市化水平又叫城市化率,是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

城市化水平的整体评价体系应包括下列要素:

城市人口比重(城市人口实际包括非农业人口、居住城区的农业人口和流动人口);适龄人口入中学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市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等等。

城市化作为一种世界性的社会经济现象和趋势。

而本文主要是以城市人口比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市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等等作为衡量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标准。

3.3我国城市化滞后的现状

3.3.1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基本历史

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大陆的城市化相当缓慢,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上升到30.5%,但是中国大陆仅由11.2%上升到19.4%。

这种城市化的缓慢并不是建立在工业发展停滞或缓慢的基础上。

正相反,改革开放前的2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并不算慢,工业总产值1978年比1949年增长了38.18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1978年的72.2%;社会总产值增长12.44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则由1949年的41.4%上升到1978年的77.1%;国民收入总额则从1949年的358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3010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提高7.41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国民收入构成中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31.6%上升到1978年的64.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978-1984年,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动力推动城市化阶段。

这个阶段的城市化带有恢复性性质,“先进城后建城”的特征比较明显。

城乡集市贸易的开放和迅速发展,使得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和小城镇,出现大量城镇暂住人口,这个时期开始崛起的乡镇企业也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

这个阶段,就人口来看,城市化率由1978年的17.92%提高到1984年的23.01%,年均提高0.85个百分点。

1985-1991年,乡镇企业和城市改革双重推动城市化阶段。

这个阶段以发展新城镇为主,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新兴的小城镇。

1992-2000年,城市化全面推进阶段,以城市建设、小城镇发展和普遍建立经济开发区为主要动力。

1992年到1998年,城市化率由27.63%提高到30.42%,年均提高0.42个百分点。

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城市化已从沿海向内地全面展开。

3.3.2我国城市化滞后的主要表现

工业化导致工业劳动生产率大大高于农业劳动生产率,工人收人明显高于农民收人,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具有必然性:

它不仅满足了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促进工业规模经济,而且为不断增加的工业产品提供市场。

因此,工业化导致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促进工业化。

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成为工业化时期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据统计,发达国家在1820—1950年间.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相关系数高达0.977。

战后这一趋势仍然十分明显在1950—1980年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由28.4%提高到41.3%,其中发达国家由51.8%提高到70.7%,发展中国家由16.2%提高到30.5%。

可是同期我国城市化水平却一直徘徊在19%。

十六大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国家统计局公布《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实际户籍人口只有30%左右),城镇人口为69079万人,截止2012年末我国人均GDP达到6100美元。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45.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4.6%。

由此可见,我国城市化水平明显滞后于世界水平。

表1中国与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对比

时间

2005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世界

48.7%

50.0%

50.4%

50.9%

中国

40.4%

43.1%

44.0%

44.9%

4比较优势战略与我国城市化滞后的内在联系

4.1比较优势战略导致工资过低,生活成本高昂阻碍进城民工的就地市民化

4.1.1比较优势战略下,智力产业衰败,我国经济苦力化

比较优势战略理论主张发展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

在比较优势战略的指导下,落后国家的智力产业根本没有发展起来的机会,中国当前产业结构的特点一方面是充斥着大量过剩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另一方面是日益严重的无技术或去技术的重工业化倾向,两者都属于低端的体力产业,且整个经济的资本有机构成在不断提高。

长期推行的比较优势战略瓦解了中国的智力产业和知识技术力,使得中国的产业结构几乎成了清一色的体力产业,成为依附于发达国家智力产业上的苦力产业。

在国际分工中缺少话语权,形成“买啥啥贵、卖啥啥便宜”的被动局面,在国际生产总价值链中所分享的比例较低。

另一方面,智力产业一旦消解,想再重新发展就极为艰难,如果不放弃比较优势战略,成功的可能性更是为零。

这样,一旦走上了片面发展体力产业的道路,就是走上了不归路,中国只能锁定在国际分工价值链的低端。

在被低端锁定的条件下,中国要想实现经济增长,就只能不计代价、大量投入、拼命生产、以量取胜。

而越是大量生产,中国就越失去讨价能力,贸易条件就越恶化,产业附加值就越受挤压,收入比例就越低,从而形成生产与收入的逆向变化,国内消费能力下降,内需萎缩。

4.1.2劳动力密集型加工产业利润空间狭小,农民工普遍工资过低

在内需严重不足和外需迅速遭遇极限的背景下,中国所有竞争性行业的经营环境急剧恶化,市场价格战频频发生。

而大规模的粗放式增长又使得各项资源成本上升,企业在上下挤压之下盈利非常困难,体力产业沦为苦力产业。

如果说,中国的资本是弱势的,那么中国的劳动就更加弱势。

中国海量的劳动力供给远远超出中国发育不良产业链所要求的劳动力需求,使得劳工方在市场中彻底失去博弈能力。

农民工要想在打工城市定居,除了自己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外,还要求其家属也能找得到工作,并且其收入之和能够支付得起他们新的市民生活方式下的生活成本。

实际上,由于智力产业的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