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中学《体育与健身》学科教学设计实践探.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43243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7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平中学《体育与健身》学科教学设计实践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建平中学《体育与健身》学科教学设计实践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建平中学《体育与健身》学科教学设计实践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建平中学《体育与健身》学科教学设计实践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建平中学《体育与健身》学科教学设计实践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平中学《体育与健身》学科教学设计实践探.docx

《建平中学《体育与健身》学科教学设计实践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平中学《体育与健身》学科教学设计实践探.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平中学《体育与健身》学科教学设计实践探.docx

建平中学《体育与健身》学科教学设计实践探

建平中学《体育与健身》学科教学设计实践探索

建平中学体育组

前言:

《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对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的定义是:

“体育与健身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为特征,以提高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的的基础课程,是中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健身性和综合性,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同时,《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指出:

“体育与健身课程,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贯彻‘健身育人’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体育健身中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构建基础扎实、内容宽泛、灵活有效,具有时代特征的学习平台,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体育与健身课程的总目标包括四个方面:

1、掌握体育与健身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发展体能,提高健康水平;2、运用健身知识、技能和方法,评价健身实践,培养创新精神;3、形成体育运动爱好和特长,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获得健身情感体验,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4、提高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即身体发展目标、知识技能目标、心理发展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

体育与健身课程的主要功能有:

教育功能、健身功能、娱乐功能、个体社会功能和社会情感功能等,虽然教育功能和健身功能是课程的本质功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对体育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往学生较多关注体育对生理健康方面的调节,而如今体育娱乐身心、促进身心发展的价值已被广大青少年所接受,传统的体育课程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当前学生对体育功能的期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要求体育功能更丰富,更广泛。

体育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教学设计的实践

目前,体育学科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方式公式化,深受学生喜爱的体育教学模式不多。

教师以完成教学课时为己任,忽视学生“学”的兴趣和脱离学生实际情况,不善于调动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仍然在一些学校存在。

受学生喜爱的体育教学模式还有待探索与构建。

在学习形式上,学生要求学校体育采用更生动活泼的组织形式,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加以改革,切实改变学生被动学习体育的局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体育学科还存在课程教学资源匮乏,教材内容枯燥,让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由传统的“身体运动”向“体脑运动”紧密结合的教材不多。

在学习内容上,学生希望能够有机会参加更多的体育项目,如定向越野、体育舞蹈(国际标准舞)、软式排球、瑜珈等,通过对新兴运动项目的学习,及时把握社会脉搏,紧跟时代步伐,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学科组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并以“校园定向越野”模块教学为例,进行教学设计的实践探索。

案例一: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设计研究

1前言

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重要的着眼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

方式,在要求学生改变学习方式的同时,必然要求教师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

随着二期课改的全面实施,原来的以应试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需要。

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

根据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的调查显示,我国有80%以上的青少年缺乏创造力,而青少年面临的另一个困境是青少年已经逐渐成为社交能力的低能儿,这并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

为尽快与二期课改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接轨,结合本校“合格+特长”、“规范+选择”的办学理念,尽可能满足受教育者生动活泼和谐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协调统一,努力实现人的社会化和人的个性化完美统一,联系体育教学实际,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认知发展水平,开发选用了适合合作学习的新教材(如定向运动、软式排球、健身操等),并对“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进行设计探索与实践,主旨是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

2“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含义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以小组活动为主,学生之间利用多种因素互帮互学,所有成员为达到一定的教育教学目标展开学习上的合作。

它是师生(生生)交往的一种形式,又是教师组织和控制教学过程的一种艺术。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集体教学的一种有效策略,对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增进学生的社会意识以及创造能力的发展具有显著的优势。

3“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理论依据

3.1“小组合作学习”是以教育心理学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著名教授燕国材先生提出了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结合的理论,A=f(I·N),A代表学习的成功,I代表非智力因素,N代表智力因素,f代表函数。

即学习的成功不单取决于N,而是有IN共同决定。

文中的I性能主要指兴趣、需要、动机、情感,N性能主要指创造想象和创造思维。

而根据教育心理学家对“共同行为者效果”的研究,把学生在单独活动情况下的教学效果与在群体模式活动条件下的教学效果相比较,发现群体活动对其成员学习效果的影响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群体活动对学习起促进作用。

如许多学生一起从事体育活动和音乐活动,他们完成学习情况,取得的成绩均比个人单独活动时更好。

另一种情况与此相反,群体活动对个人学习起干扰作用。

如学习复杂的知识,进行复杂的逻辑推理练习时,单独学习往往比共同活动效果好。

但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主要是传授基本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身体锻炼,如果采用合作群体的形式,加之教师的引导、辅助,是能够达到“共同行为者效果”的。

3.2“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校体育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流基础上的学习过程,每个小组都是一个小社会。

合作学习模式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群体之间的竞争,将个人的目标转化为群体的目标,为了有效实现共同目标,小组成员间必然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个体间的体能与智能在相互撞击中产生超出个体总和的集体能量,从而使人的个性和创新意识在集体活动中得到健康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集体教学的一种补充,不仅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增强和竞争精神的培养,而且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同时有助于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对增进学生的社会技能、社会情感以及创造能力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为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强化合作学习,有其重大意义。

4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及操作说明

4.1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

提出问题

合作设计

集中教学

展示学案

小组合作活动

实施学案

检测

证实学案

息信反馈及补救

交流评价

4.2操作说明

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小组合作形式按兴趣、友伴自主分组,每组5-6人,自己推选组长,充分利用友伴间良好的亲和力,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次,教师根据小组合作学习特点,确定学习任务,提供学习步骤,引导学生以制定学案(学习方案)为载体,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主动性、创造性设计学案,实施学案,并在交流评价中改进学案为手段,最终改变学生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

4.2.1提出问题合作设计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以情景的创设和教师的引导为开始,教师通过形象、生动、切合学生实际的情景创设,提出问题以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索。

如:

发展力量素质教材,学习克服自身阻力的力量练习。

首先,让学生到健身器材区域(单双杠、云梯、滑车、海绵垫、绳等)做克服自身阻力的常规性力量练习,然后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个在森林的情景,即当你们必须穿越峡谷、攀登悬崖、跨过小溪才能到达目的地时,你们将怎么办?

引导各学习小组根据课的内容和要求合作设计一个学案(即“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样”)。

于是出现了用绳栓大树(单杠)荡越小溪(海绵垫),支撑摆动(双杠)穿越峡谷,还有攀登悬崖(云梯)、钻爬山洞(底杠)等生动活泼、富有野趣的学案。

本课不仅发展了上、下肢的力量素质,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而且通过小组的合作创新,充分发挥了学生潜能,培养了小组的团队精神。

4.2.2集中教学展示学案

集中进行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技术及技能的重要环节,力求目标明确,讲解精练。

另外,它也是小组展示合作设计学案的有效时机,通过自评、互评师评等形式的交流,及时确定学案的可行性、科学性,以保证下一阶段学习的顺利进行。

如:

在定向运动(越野)教材的学习中,集中教学除向学生传授有关定向运动的识图知识、奔跑技术及路线选择技能外,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让学生展示合作设计的学案(线路图及点标说明图),通过教师及时引导,学生互评交流,使学生设计的富有主动性、创造性的学案得以在课堂顺利实施。

4.2.3小组合作活动实施学案

此阶段是合作学习的主要阶段,在集中授课后,各学习小组在组长带领下,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及小组合作设计的学案进行探究学习。

学习的手段及方法既可以按教师教的,也可在教师启发下学生自编自创自行设计学案进行练习。

如在健身操的教学中,教师将基本的手位、脚位及编操的原则教给学生后,小组成员在组长带领下,根据音乐设计学案,通过小组的积极探索、相互交流及互帮互学的实践和体验,将学过的动作与自创动作相结合,形成本组特有的风格。

此时的教学活动是在开放的情景、良好的人间环境中进行的有效教学,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不失时机地进行指导和思路点拨,及时发现和发扬学生的创意和其它闪光点。

4.2.4检测证实学案

此阶段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

通过小组的合作实践,对学案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科学性及有效性已有了切身体验,如何改进学案,可通过检测让学生进行探讨。

此时,教师可让部分学生进行展示,其目的并不是将学生引向一个已有的结论,而是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通过同学的展示交流,教师的及时指导点拨,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4.2.5信息反馈及补救交流评价

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同学之间共同探讨、互相指出技术上的不足,主动提出纠错的方法,并能将实践和体验所取得的收获及时反馈给教师和同学。

教师在参与、巡视过程中,不断获取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救,如是个别问题,分别引导纠正,如是共性问题,可进行集体讲评解决,即全班集中在教师统一指导下进行讲解,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以促进学生更积极、更主动地学习。

交流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自评、互评、师评交流,与同学分享学习成果。

学生要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辨证地思考,要敢于和善于申辩,以促进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他人的过程,同时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

5教学评价

评价是体育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评价目的就是要促进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健康地发展。

评价不仅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对教学中其它方法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评价的组织形式由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相互评价三种方式组成。

主要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等评价方法。

主要评价内容有:

5.1对体育教师的评价内容

5.1.1对体育课程目标的理解

5.1.2学生喜欢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程度

5.1.3创造性工作能力

5.2对学生评价的内容

5.2.1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

5.2.2学生的合作交流情况

5.2.3学生活动能力、技能水平提高的程度

5.2.4学生个性发展、解决问题能力情况

根据上述评价内容,本人设计了一份教学评价表,参见附表《关于“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评价调查表》。

开设课前,教师制定教学目标计划,并设计好教学评价表,经阶段学习,全体学生填写评价表,及时将调查结果汇总分析,根据评价反馈的信息与教学流程相结合,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及组织,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学效果,从而使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通过定向运动、软式排球、健身操及篮球等教材的阶段学习,并在现任教的高三年级女生中进行全样本调查,共发放问卷265份,回收263份,有效问卷262份,有效率为99%。

通过统计,调查结果见表1:

表1关于“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评价的有效问卷调查结果

教材教学组织参与合作竞争交流个性创造力思考力运动能力

内容目标形式程度情况情况评价发展培养判断力提高

较好以上(%)67.17073.967.567.668.78970.775.769.866

一般(%)2926.822.228.729.226.87.226.121.127.532.7

不太好以下(%)3.93.23.93.83.24.53.83.23.21.91.3

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是满意的,尤其是对交流评价情况的认可度达89%,这说明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交流评价途径,能使学练信息及时反馈,有助于师生进行有效教学。

由于学生自评的自我感受程度有个体差异(主观性较强),调查结果可能不一定非常有说服力,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学生在课程中的体验和表现。

6结论与建议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是适合高中体育教学的一种富有创意的、积极有效的教学模式。

它不仅符合高中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和现代素质教育特征,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在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拓展了体育教学目标,开发了课堂教学中的人力资源,优化了教学信息反馈渠道,是一种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不仅适合体育的课堂教学,而且也适合校级运动队的训练工作。

如,本人执教的定向越野训练队,是一个起点底,起步晚的运动队,经该模式的教学训练,通过师生一年的共同努力,已取得了2003年上海市中学生定向越野比赛女子团体第一名、上海市大、中学生定向越野比赛的团体第二名及上海市第十二届运动会定向越野比赛成人组团体第三名等成绩。

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针对以上实践,笔者认为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应注意:

6.1必须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尤其是在设计问题、交流评价等环节上,教师应及时引导、点拨、指导,否则,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探索,就可能将教学引向邪路。

6.2重视教材内容与生活、学生兴趣紧密联系,如开设健身操、定向运动、软式排球等新教材,形成学生强烈想学的氛围,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最大的张扬。

6.3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给学生自主发展留有时间和空间,但应避免一部分人忙,一部分人闲的现象。

6.4淡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作用,评价既要关注结果更要重视过程,突出评价对改进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要允许学生出错、容忍异议,倡导标新立异。

6.5不同的教学模式有不同的特点,它只能适合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并与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发展水平相关。

本模式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探讨还需更加深入、详细,使适用范围更加明确。

案例二:

对“校园定向越野”模块教学设计的实践

摘要:

定向越野是一项利用地图和指北针,集体力与智力、竞技与娱乐为一体的时尚运动项目,它不仅能强健体魄,而且能培养快速思考、果断决定和独立解决所遇问题的能力。

因该项目是一项健身性、知识性、趣味性和社会性很强的活动,非常适合中学生的心理需求,为此我校开展了“校园定向越野”模块教学。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该模块教学不仅可以建立以学生需求为核心的跨学科的横向联合,为学生提供综合能力训练的实际平台和空间,而且有助于学生终身体育观的促进和形成,更重要的是,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得以体验最直接的人际交往,学生得以体验并实践和谐之美。

关键词:

校园定向越野、模块教学设计

自2006年9月上海市高中起始年级全面实施《体育与健身》课改,《定向越野》作为新教材已纳入《体育与健身》高中课本基础部分分册。

随着学生对新体育项目的渴望需求,在定向越野已成为社会流行的体育锻炼项目的当今,作为上海市重点中学的体育教师,有责任为学生提供前沿学科项目的教学实践,因此,我校开展了“校园定向越野”模块教学设计的实践。

1背景

1.1学校概况

建平中学是上海市重点中学,首批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校占地面积60亩。

定向越野运动队是我校的特色项目,自2002年以来,每年参加上海市各类定向越野比赛,已分别在上海市第十二、十三届运动会、第九届中学生运动会等比赛中取得团体、个人的第一、二、三名等,并有十九人获得高考加20分的荣誉资格,可谓上海市的一支强队。

虽然学校具备良好的基础和氛围,但要在近1500人的范围统一开设定向越野课程,对体育教师而言,的确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1.2领导期望

建平中学领导始终把体育工作视为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希望通过形式多样的体育教材和活动培养学生体育文化素养。

由于我校语、数、外等学科的模块建设已走在上海市乃至全国的前列,模块的教学研究已成为我校广大教师的共识,为此,学校领导希望体育能选择合适的项目进行模块教学探索,并提供充足的物资保障。

1.3师资情况

建平中学现有体育教师9名,其中高级教师2名,中级教师4名,二级教师3名,二名教师分别参加过全国、上海市的定向越野教练员的培训。

全体教师团结协作,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并善于挑战困难,如对近700人的“国际标准舞”模块教学取得轰动的效果,受到校领导的高度好评。

这些因素为“校园定向越野”模块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保障。

2实践“校园定向越野”模块教学的基本理念

2.1终身体育观的促进与形成

终身体育观,是指一个人对一生必须从事体育运动的认识。

学生阶段,增强体质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终身体育观和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

莘莘学子,朗朗校园!

对学生而言,像“家”一样熟悉的校园,却能成为学生天然的体育锻炼的乐园,竟然有如此生动的学问,如此新奇的挑战。

原来体育学习并不是非要器材不可。

美丽的校园不仅适宜“校园定向越野”的根植与发展,而且是学生终身体育观形成与促进的绝妙场所。

2.2突现体育的综合实践功能

首先,从体育的学科性质看,定向越野涵盖了跑、跳、撑、跨等基本技能、知识,这无疑可视作体育知识技能的综合实践。

其次,从课程结构性质看,定向越野并不是单纯的体育竞技项目。

地图的制作、指北针的使用、路线的选择、标识物寻找的秩序排列等,都与数学、物理、地理等学科知识的整合密不可分。

而就德育功能看,课中体验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这不仅仅是一、两堂课的教学积累,这就是生活,是具体化、细节化的“社会适应”。

2.3合作与竞争,既可共存又可个性

定向越野因其组织形式的可变性,活动过程和结果的交流,需要相互“合作、竞争”的概念。

如以小组为单位的定向运动,既存在了组内的自然需求的合作,又存在着组际间的竞争;以个人为单位的定向运动,既存在着目标达成而必需的对抗较量,同时,为更好地达成目标,又存在着互助交流,共同提高的合作状态。

学生通过实践、感悟、再实践,使“合作竞争”意识不再是空洞的说教、苍白的文字。

2.4和谐校园应是学生成长最适宜的“生态系统”

和谐即美,在学校教育中,通过和谐去寻求一种秩序,使学校与教师、学生、社会达成默契,形成合力,真正发挥出育人的整体效应。

定向越野不仅是一项群众性的体育文化运动,它还是一个学生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亮丽舞台,更是学校与学生、学校与学校、学校与社会互动交流的平台和窗口。

定向运动不仅仅局限于体育范畴,它富有显著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它体现的是因运动而和谐,因和谐而创新的生活本质。

3目标预设

以“健康第一”为基本理念,以“校园定向越野”所体现的综合功能为基本特征,以高中生的年龄特点所具备的学科知识为依据,我们预设以下四个基本目标:

3.1“校园定向越野”模块教学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改善学生心肺功能和提高耐力素质,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身体健康的目的。

如在运动过程中关注身体健康,掌握正确、合理的身体姿势;对体能分配能及时调整;合理处理身体在运动中的不良反应。

3.2通过模块教学,使学生掌握定向越野的理论知识、基本技能技巧,了解野外自我救护的方法手段,提高生存能力。

如能根据地图、指北针及自然景观辨别方向,确定位置;能运用所学知识确定行进路线、检测行进位置和距离;能根据地形地貌合理采用各项运动技能(跨、跳、攀爬等);对擦伤、扭伤等情况能掌握一些基本的防治方法。

3.3培养学生定向运动兴趣,鼓励学生参与该项运动,体验成功,形成运动爱好,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培养坚毅进取、勇于战胜困难的良好品质。

如积极参与互动评价,能正确应对成功与失败;积极表述成功体验,反思失败感受;体验什么是真诚的合作与公平竞争;学会不言放弃与顽强拼搏的意识。

3.4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行为,善于合作,培养集体责任感、荣誉感和团队意识,在竞争进取的氛围中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交际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如遵守竞赛规则,尊重竞赛对手;在团队中相互帮助提醒,面对失败挫折不埋怨;能主动帮助记录、整理器材,主动祝贺、鼓励同伴和对手。

4学时计划与教学内容

“校园定向越野”模块教学采用7课时集中教学的方法。

分三个阶段进行教学,即理论学习第一阶段、实践探索第二阶段、巩固提高第三阶段。

(见附表1)

课次“校园定向越野”模块教学进度(附表1)

第一阶段1理论:

了解定向越野运动的概念、分类、历史演变及发展状况、世界重大赛事及我校定向越野运动队参加全国、上海市比赛情况;介绍定向越野必备的器材使用,地图基本知识、地图颜色、符号等理论知识

第二阶段2理论:

读懂地图,理解地图的颜色及常用符号

实践:

教师带领学生到学校各处图、地对照学习

3领会地图中的检查点标说明表,以六人一组为单位,分8条路线,8个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按地图依次寻找点标物,初步掌握依图寻点的技能

4小组短距离定向越野练习:

分8条路线同时进行,每组路线9个检查点标,提高识图能力

第三阶段5校园定向接力比赛:

学习接力定向的方法与规则,提高学生在紧张、快速奔跑状态下判定方向和识图能力

6校园定向团队比赛:

介绍自由点与必打点,了解比赛规则,学会快速、准确定位技术

7校园定向对抗比赛:

每组设计一条路线(共8组),直线距离为1000米,9个检查点标,二个班级交换地图进行对抗比赛

5“校园定向越野”评价机制

因“校园定向越野”教材具有综合性、开放性、选择性和真实性的特点,我校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本着“重在参与,淡化考试”的原则,重点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及识图能力。

评价方法为:

1.学习态度:

根据同伴之间、组际之间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交往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进行非量化的形式加以呈现;

2.识图能力(理论):

每人制作一份直线距离为1000米的校园定向越野线路图,设9个检查点标,并将点标说明表用文字的形式进行描述。

6操作流程

在“校园定向越野”模块教学中,我们对学生采用了一种具体的、可重复的、多向

拓展的程序:

(见附表2)

技能、体能的储备与合理应用(附表2)

勘察地形—-明确要求—-制定策略、采集点标—–实践应用—-小结交流、互评体验

实践验证与再发展

7具体教学策略

7.1加强理论培训,培养学生学会识图和辨别方向能力,使学生深刻领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