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质量与密度 专题复习同步练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40242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712.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质量与密度 专题复习同步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中考物理质量与密度 专题复习同步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中考物理质量与密度 专题复习同步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中考物理质量与密度 专题复习同步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中考物理质量与密度 专题复习同步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质量与密度 专题复习同步练习.docx

《中考物理质量与密度 专题复习同步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质量与密度 专题复习同步练习.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物理质量与密度 专题复习同步练习.docx

中考物理质量与密度专题复习同步练习

质量与密度

一、选择题

1.质量最接近50g的物体可能是( )

A. 一粒砂子                           

B. 一只鸡蛋                           

C. 一支钢笔                           

D. 一只母鸡

【答案】B

2.冬天与夏天温度不同,不是引起密度变化的是(  )

A. 夏天室外的输电线明显松弛,导线长度、体积增大,密度减小

B. 室外水泥地面制成多块的组合,块与块之间有缝隙,为防止夏天水泥热胀、密度减小而胀坏地面

C. 自行车轮胎在夏天阳光下曝晒会变“硬”,是受热体积增大,内部气体密度减小

D. 无论冬夏天,水池底温度都是4℃,说明水的体积、密度与温度无关

【答案】D

3.下列现象中,物质的密度发生变化的是 (     )

A. 一杯水倒掉一半            

B. 一块铁热胀冷缩            

C. 一块玻璃打碎了            

D. 粗铜丝变成细铜丝

【答案】B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铜的密度是8.9×103kg/m3,表示1m3铜的质量为8.9×103kg

B. 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

C. 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D. 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

【答案】A

5.有四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依次各盛有质量相等的ρ煤油=0.8×103kg•m﹣3、ρ汽油=0.71×103kg•m﹣3、ρ植物油=0.9×103kg•m﹣3,ρ硫酸=1.8×103kg•m﹣3,其中盛硫酸的烧杯是(  )

A. 

                   

B. 

                   

C. 

                   

D. 

【答案】D

6.在影视剧拍摄中,常用“巨石”道具从高处落下将演员砸成“重伤”,呈现出惊险的情景,这些“巨石”道具的材料密度(  )

A. 比石头密度小很多          

B. 比石头密度大很多          

C. 和石头密度一样大          

D. 和石头密度相近

【答案】A

7.根据密度公式ρ=

可知( )

A. 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 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C. 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D.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答案】D

8.下列现象中质量会发生改变的是(  )

A. 冰熔化成水                                                         

B. 宇航员把衣服由地球带到月球

C. 把橡皮泥由圆形捏成方形                                    

D. 用砂轮打磨过的刀

【答案】D

9.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数据绘出的图象如图所示.则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是(  )

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g

40

60

80

100

液体的体积V/cm3

20

40

60

80

A. 20g,1.0×103kg/m3                                        

B. 60g,0.8×103kg/m3

C. 60g,1.0×103kg/m3                                    

D. 20g,0.8×103kg/m3

【答案】A

10.质量是1.5×103mg的物体可能是(  )

A. 一名小学生                         

B. 一只苹果                         

C. 一只苍蝇                         

D. 一辆摩托车

【答案】C

11.下面几个物理量中可以用来鉴别物质的种类的是(  )

A. 质量                                     B. 密度                                     C. 体积                                     D. 温度

【答案】B

12.现代宇宙学告诉我们,恒星在演变过程中,会形成密度很大的天体,如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据推测,1cm3中子星物质的质量是1.5×109t,则中子星的密度约(  )

A. 1.5×1012kg/m3                                                 

B. 1.5×1015kg/m3

C. 1.5×1018kg/m3                                                D. 1.5×1021kg/m3

【答案】C

二、填空题

13.冰的密度为0.9×103kg/m3,其物理意思是:

________.10cm3的冰熔化成水后,质量是________g,体积是________cm3.

【答案】每立方米冰的质量为0.9×103kg;9;9

14.把质量为5kg的铝块加热到50℃,其质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下同)把它熔化成液态铝,其质量________;把它铸成零件送到太空,其质量________;把它割去一半,其质量________.

【答案】不变;不变;不变;变小

15.在测定液体密度时,某同学测出了液体体积,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实验做了两次,记录如下,则此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3,若容器中液体体积为10cm3,则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为________g。

液体体积/cm3

5.8

7.9

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g

10.7

12.8

【答案】1×103;14.9

16.我国自主设计生产的歼﹣15战斗机有一部件如用钢制作比用铝合金质量多49kg,该部件用铝合金制作质量为________kg,(ρ钢=7.9×103kg/m3,ρ合金=3.0×103kg/m3)

【答案】30

17.小明暑假期间随父母去西藏旅行前,将一瓶装矿泉水质量是450g,把这瓶水放入冰箱冷冻,变成冰后,质量________,体积________.回到益阳时发现他在西藏喝剩的矿泉水瓶变瘪了,瓶内气体体积________,密度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答案】不变;变大;变小;变大

18.我们常说“铁比木头重”是指铁的________比木头大;冬天里,北方户外装有水的水缸常会出现破裂是因为水缸里的水结成冰后,其体积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密度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密度;变大;变小

19.某同学想用天平测1枚大头针的质量,请你把这名同学设计的称量步骤程序整理出正确顺序________。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上

②调节游码直到横梁平衡

③把50枚相同大头针放在天平左盘,用镊子加减砝码

④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直到横梁平衡

⑤读出总质量,求出每枚大头针的质量

⑥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

【答案】①⑥④③②⑤

20.超市货架上有一种桶装食用调和油,标有“2kg/2500mL”字样,该油的密度是________g/cm3.将这瓶油用去一半后,油的质量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密度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0.8;减小;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

21.小光和小红同学在实验室里测某种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矿石样品、细线、烧杯和水进行实验.

(1)天平调节好后,小光将矿石样品放在天平左盘,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此时右盘中所放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他利用量筒和水测量矿石样品的体积,量筒中放入矿石样品前后,水面静止时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通过以上测量可知,矿石样品的质量为________ g,体积为________ cm3,密度为________ kg/m3.

(2)小红想:

如果不用量筒,能否测出矿石样品的体积?

她找来一个盛满水的溢水杯(图丙),测出了矿石样品的体积.请将小红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写出矿石样品体积的表达式(用所测物理量表示).

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m1;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

矿石样品体积的表达式________.

【答案】

(1)63;20;3.15×103

(2)将矿石浸入溢水杯中,用空烧杯接住溢出的水;测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求出排开水的质量m;V矿石=

22.一次实验课上,老师提供给同学们下列器材:

一架已调节好的天平(无砝码)、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一只量筒、水、滴管等.要求用上述器材来测定一个合金块的密度.小明同学设计好实验方案后,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将两只空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盘内,把合金块放入左盘烧杯中;

②向右盘烧杯中缓缓倒水,再用滴管调节,直至天平平衡;

③将烧杯内水倒入空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如图a所示);

④用细线拴好合金块,将其放入图a的量筒内,测出水和合金块的总体积(如图b所示).则

(1)合金块的质量=________g;合金块的体积=________cm3;合金块的密度=________kg/m3.

(2)在读数无误的情况下,小明测出的合金块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 (填“偏大”或“偏小”),产生这一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答案】

(1)60;20;3×103

(2)偏小;烧杯中的水不能完全倒入量筒中,合金块的质量偏小

四、解答题

23.(2014•钦州)某中学体育室有一个质量为4Kg实心铅球,经测量知道它体积为5.0×10﹣4m3.已知铅球的密度为=11.3×103Kg/m3.通过计算判断该球是否用纯铅制造.

【答案】该球的实际密度为:

ρ=

=

=8×103kg/m3,因为ρ<ρ铅=11.3×103Kg/m3,所以该球不是用纯铅制造的.

答:

这个铅球不是用纯铅做的

24.飞机主要选用铝和铝合金做的.纯铝很软,人们在纯铝中加入4%的铜与少量的镁、锰、硅、铁等,制出了硬铝.在金属中,铝已经够轻了,后来科研人员受泡沫塑料作用的启发,又研制出了更轻的铝﹣﹣﹣﹣﹣﹣﹣﹣泡沫铝.在纯铝或铝合金中加入添加剂后,经过发泡工艺处理,使其密度仅为金属铝的0.1﹣﹣0.4倍,它会像木头一样漂浮在水中;并使得泡沫铝兼有金属和气泡的特征,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目前用泡沫铝来做飞机与火箭是最理想的材料,还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纯铝中加入4%的铜与少量的镁、锰、硅、铁等制成了硬铝,“硬铝”的优点是________ 

(2)“泡沫铝”与铝相比又有了________ 的优点(从力、声、热等角度分析,至少谈两点),“泡沫铝”的这些特点,你认为还可以应用在________ (至少举一例).

【答案】

(1)密度小,硬度大

(2)能保温、隔音、不易锈蚀;用来制作保温材料

25.一辆油罐车装了50m3的石油,易非同学从车上取出60ml的样品,测其质量是49.2g,试求:

(1)石油的密度;

(2)这辆油罐车所装石油的质量.

【答案】

(1)解:

石油的密度:

(2)解:

这节车所装石油的质量:

物态变化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在与打火机出气孔相连的导气管外部中央滴了一滴水,然后打开打火机气阀,点燃末端排出的气体,导气管外的水滴迅速变成了冰粒.关于该装置发生的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

A. 导气管外的水滴变成冰粒,是熔化现象

B. 气阀打开后,液态的丁烷汽化并吸热

C. 导气管末端的丁烷气体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D. 打火机中的丁烷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它液化的

【答案】A

2.以下是某中学生的信息档案,其中错误的信息是()

A. 身高1.68m                     

B. 质量50kg                     

C. 体温36.8℃                     

D. 步行速度10m/s

【答案】D

3.下列有关估测值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

A. 一个苹果质量约有1.5kg                                     

B. 冬天,洗澡水的温度约为78℃

C. 某中学生重约为500N                                         

D. 蜗牛爬行的速度约为0.5m/s

【答案】C

4.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

A. 把新鲜的苹果装入塑料袋         B. 给墨水瓶加盖         C. 用地膜覆盖农田         D. 用电吹风机吹头发

【答案】D

5.如下图所示,表示非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A. 

                                  

B. 

C. 

                                    

D. 

【答案】B

6.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沸腾时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B. 从冰箱里拿出的冰块周围出现“白气”是升华现象

C. 水蒸气液化成水,分子间距离增大                  D. 冰雹在下落过程中表面熔化成水需要吸收热量

【答案】D

7.以下温度最接近25℃的是                              (     )

A.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 溧阳盛夏中午的室外温度

C. 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                                       

D. 人的正常体温

【答案】C

8.在生活中热现象的例子常常可见,下列有关热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小明同学戴眼镜到厨房帮妈妈炒菜,眼镜片立即模糊,这是液化现象

B. 打开冰箱门时,常会看见门前冒“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C. 夏天喝饮料,常在杯中加入冰块,一会儿冰块变小,这是熔化现象

D. 电冰箱内侧壁会看见附有一层白色的冰晶,这些冰晶是凝华形成的

【答案】B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时的温度计显示温度为11℃

B. 

海波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

C. 

从冰箱里拿出的雪糕会冒“白汽”,这是升华现象

D. 

小明从游泳池里出来会感觉冷,这是蒸发吸热

【答案】D

10.有一天,雾、露、霜、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谁也不认同谁,下列关于她们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雾说:

我是水汽化而来                                       

B. 露说:

我是水蒸气液化而来

C. 霜说:

我是水凝固而来                                       

D. 雪说:

我是水升华而来

【答案】B

11.夏天吹电风扇人感到凉爽,达是因为(      )

A. 吹过来的风的温度比室温低                                

B. 室内的温度降低了

C. 加快汗液蒸发使人体表面的温度下降                  

D. 风把人体的温度传到了空气中

【答案】C

12.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主动利用科技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意识逐渐增强。

图所示的四幅图片场景,是人们应用物理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几种做法,其中主要是用来降温的是(  )

A. 

景区喷雾                                 

B. 

人造雪景

C. 

 撒盐融雪                              

D. 

人工降雨

【答案】A

二、填空题

13.图甲中电阻箱的示数是________Ω;图乙中体温计的读数是________℃.

【答案】4208;38.5

14.如图,冰棍“冒”出的“白气”向________(选填“上”或“下”)飘的,这是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下;液化

15.大雪纷飞时,用雪堆成大雪人,即使气温在0℃以下,时间长了雪人也会逐渐变矮,原因是________.

【答案】在0℃以下,冰直接吸热升华为水蒸气

16.问题:

自然界中水是怎样形成循环的?

答:

空中水蒸气随气流运动到各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有的 ________  成小水滴,有的 ________  小冰晶,形成千姿百态的云.云中的小水滴长大到一定程度后,降落到地面,这就是________ ;云中的小水滴也会 ________  成小冰晶,云中的冰晶长大到一定程度后,降落到高山、地面,这就是 ________  。

冰山上的积雪有的直接 ________  变成水蒸气,又升入天空,有的 ________  后变成水,汇入江河.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通过 ________  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空中水蒸气遇冷 ________  变成的小水滴,附着在空中尘埃上就是 ________  ,附着在地面和花草树木上就形成 ________  。

水蒸气直接 ________  形成地上霜.河面上冰 ________  。

水在江河湖海、天空、陆地之间循环运动着.

【答案】液化;凝华;雨;凝固;雪;升华;熔化;汽化;液化;雾;露;凝华;熔化

17.如图所示,是萘的熔化图象,图中BC段表示________过程,在这个过程中,________热量,温度保持不变,由图象还可以知道萘的熔点是________℃,熔化过程经历的时间是________ min.

【答案】熔化;吸收;80;8

18.地球拥有的总水量约为1.4×1018吨.其中,含盐的海水约为1.32×1018吨.由于盐份的问题,海水________(填“能”、“不能”)被陆地上的生命作为水源来利用.陆地上的淡水来自天上.海水在阳光下________变成水蒸气,把盐留在了海里,而淡水蒸发到天上,水蒸气遇冷________成小水滴或________成小冰晶,也有的小水滴凝固成了小冰晶,它们共同形成了云.云被风吹到陆地的上空,在一定条件下,这些水滴和冰晶降落到大地上.如此,陆地上的江河、湖泊、湿地才得以形成,它们是陆地生命的淡水源.由于陆地上的淡水也会因日晒而减少,或通过滔滔江流回归大海,地球可供陆地生命使用的淡水量不到地球总水量的千分之三,因此陆地上的淡水资源量是很紧缺的.图1是我国节水标志,图2是每年“世界水日”宣传主题,请你就节水和减少水污染各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能;蒸发;液化;凝华;生活污水净化后循环利用;工业污水净化后达标排放

19.汽车防冻液

冬季气温低,为使汽车在冬季低温下仍能继续使用,发动机冷却液使用的不是纯水,而是加入了一些能够降低水凝固点的物质作为防冻剂,保持在低温天气时冷却系统不冻结.因此人们有时把冷却液称作“防冻液”或“不冻液”.

现在经常使用乙二醇为主要成分的防冻液.乙二醇是一种无色微粘的液体,沸点是197.4℃,凝固点是﹣11.5℃,能与水任意比例混合.混合后由于改变了冷却水的蒸气压,凝固点显著降低.其降低的程度在一定范围内随乙二醇的含量增加而下降.当乙二醇的含量为68%、水为32%时,防冻液凝固点可降低至﹣68℃,超过这个极限时,凝固点反而要上升.40%的乙二醇和60%的软水混合成的防冻液,防冻温度为﹣25℃;

当防冻液中乙二醇和水各占50%时,防冻温度为﹣35℃.防冻液的沸点通常在零上110℃.

(1)防冻液中乙二醇和水的配置比例,既要考虑当地的气温条件,一般选用防冻液的冰点应低于当地最低气温10℃~15℃;又要兼顾经济利益.你认为在中国江南使用下面哪种比例的防冻液最好________ 

A.40%             B.50%             C.60%

(2)请根据材料信息分析一下,与单独使用纯水相比,乙二醇防冻液对汽车除了有防冻作用,还有什么作用________ .

【答案】A;混合液体不容易沸腾

20.小华用相同质量的色拉油和水加工同样的菜,用同样的锅在相同火力下同时加热,发现色拉油升温比水快,这说明色拉油的________比水小;一段时间后,色拉油把菜炸黄了,而水没有,这说明色拉油的________比水高.(选填:

“熔点”、“沸点”、“比热容”或“凝固点”)

【答案】比热容;沸点

三、实验探究题

21.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李明小组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1)从数据上看,本次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_______℃,说明当地大气压________(选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2)实验中所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原理制成的;根据实验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且温度________(选填:

“升高”、“降低”、或“不变”)。

(3)小明发现,本小组的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比其他组要长,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

(至少说出两条)

(4)小丽同学在家中观察水壶中的水沸腾时,发现从壶嘴喷出一股“白气”,但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看不见“白气”,这是为什么?

 答:

________ 

(5)请你根据记录数据,在图甲中画出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________。

(6)请你在图乙中大致画出沸腾过程中,某一气泡经过A、B处时的大小。

【答案】

(1)99;小于

(2)热胀冷缩;不变

(3)水太多;水温更低

(4)靠近壶嘴的地方温度高,水蒸气没有液化成小水珠

(5)

(6)解:

如图所示:

22.【探究名称】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通过观察下图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

猜想一:

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________的高低、液体________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猜想二:

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________有关.

【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下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________是否有关.

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________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

【交流与评估】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

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