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东升二中八年级政治上册《第十课他们为什么会犯罪》同步测试题人民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40054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洛阳市东升二中八年级政治上册《第十课他们为什么会犯罪》同步测试题人民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南省洛阳市东升二中八年级政治上册《第十课他们为什么会犯罪》同步测试题人民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南省洛阳市东升二中八年级政治上册《第十课他们为什么会犯罪》同步测试题人民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河南省洛阳市东升二中八年级政治上册《第十课他们为什么会犯罪》同步测试题人民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河南省洛阳市东升二中八年级政治上册《第十课他们为什么会犯罪》同步测试题人民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洛阳市东升二中八年级政治上册《第十课他们为什么会犯罪》同步测试题人民版.docx

《河南省洛阳市东升二中八年级政治上册《第十课他们为什么会犯罪》同步测试题人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洛阳市东升二中八年级政治上册《第十课他们为什么会犯罪》同步测试题人民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洛阳市东升二中八年级政治上册《第十课他们为什么会犯罪》同步测试题人民版.docx

河南省洛阳市东升二中八年级政治上册《第十课他们为什么会犯罪》同步测试题人民版

《第十课他们为什么会犯罪》

课标要求:

1.了解同龄人犯罪的原因,知道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区别.

2.学会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的情感与价值观。

3.增强法制观念,加强自身修养,做到防微杜渐.

4.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行为,通过解决纠纷与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整体感知

怎么就错了因为无知导致犯罪

了解窝赃罪,知道正确的做法

违法与犯罪的区别

模仿的后果不辨是非盲目模仿导致犯罪

正确看待影视作品和小说

一起干就没事了吗

青少年团伙作案多是由于受人唆使.鼓动.胁迫盲目从众发生的

不管出于什么动机,只要触犯法律,必然受到法律制裁

别人犯错,我犯罪

报复心里可能导致

犯罪

我们要依法维权,不能以暴制暴

青少年应负刑事责任的范围

黑客的下场网络是个虚拟世界

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后果严重的会导致犯罪

自主测评

(一)单项选择

1.(2008·广东)据有关部门统计,100名违法犯罪的青少年中,在学校纪律差.无心向学的90人,由于好奇而吸毒走上犯罪道路的32人,由于沉湎于网吧.浏览色情网页而犯罪的32人。

这说明()

①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有可能发展成为违法犯罪②青少年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③青少年要防微杜渐,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④青少年要明辨是非,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作出正确的选择

A.②③④ 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身为班长的旺旺(时年十五周岁)为维护自习纪律与同学小刚发生口角。

小刚出手打人,旺旺在还击时踢伤其下腹部,小刚因抢救无效而死亡。

对于这一校园

悲剧,正确的认识是()

①中学生要用理智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②中学生要珍惜.善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③中学生要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④旺旺的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

应以命相抵⑤旺旺虽致人死亡,但应从轻处罚⑥旺旺的父母应当给予被害人亲属一定经济补偿()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⑥C②④⑤⑥D①②⑤⑥

(2)以上事实说明犯罪的最基本特征是( )

A.严重危害性B.刑事违法性C.刑罚当罚性D.国家强制性

4.下列能正确说明一般违法和犯罪联系的是(    )

A违法行为必然走向犯罪      B二者都是违反法律的行为

C二者所触犯的法律相同      D二者都应受到刑罚的处罚

5.“千里长堤.溃于蚁穴”。

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不良行为都会发展为违法犯罪B.只要自己不犯错,就不会违反法律

C.有小偷小摸行为的人必然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D.要防微杜渐,防范于未然

6.我们文化中有很多重情重义的成分,比较看中朋友间的相互帮助尤其是在危难中,为了朋友两肋插刀,为朋友上刀山下火海,假如你的朋友以下

情况下要求你帮忙的你觉得应该帮的有()

A.小明偷了辆自行车,希望你帮他藏在你家。

B.小张被同学欺负,希望你能帮他叫几个人打架。

C.小丽被同学勒索,希望你和她一起撒谎问父母要钱。

D.小英发现有人破坏公物,她希望你和她一起指认对方。

二.多选题:

(至少有两项是正确并符合题意)

7.下列行为属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制裁的有()

A.随意拨打110

,119;B.知情不报或作伪证,隐藏犯人;

C.谎称某大楼要爆炸;D.购买来路不正的物品;

8.下列几种行为中,属于一般违法行为的是( )

A.闯红灯被交警大队罚款。

B.外出旅游,在文化古迹上乱刻乱划

C.王某参与打架斗殴,致人重伤,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D.几位年轻人在广场草地上胡打乱闹,对“勿踏草坪”的牌

子视而不见

9.不少同学嗜好上网打游戏,个别同学为筹钱去盗窃.抢劫,做出了违法犯罪的事情,受到处罚。

这启示我们要预防违法犯罪就应该( )

A.培养正当的兴趣爱好,抵制不良诱惑。

B.把自己的行为限制在违纪的范围内

C.增强法制意识,自觉遵纪守法。

D.钻法律的空子,避免自己受罚。

10.无数事实充分说明,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下列说法能反应这一现象的是()

A.从小偷钉,到大偷金。

B.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C.小洞不补,大洞难堵。

D.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11.我国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采取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对青少年应负有的刑事责任的范围做了严格的限制。

这些规定()

A.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B.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C.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D.能使未成年人免受法律处罚

12.以下关于犯罪的说法正确的有()

A.犯罪就是狭义的违法行为。

B.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C.犯罪是违法的必然后果。

D.侵犯民事权利的不可能犯罪。

三.辨析题

13.辨析:

甲:

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

乙:

未成年人即使犯罪也不受处罚

四.观察与思考

14.案例分析

初中生小健.小青.小强课后经常聚在一起下棋.打扑克,开始是谁输谁请客,后来感到不够刺激,就约定谁输谁给钱。

他们还一起上网吧,到营业性舞厅跳舞,夜不归宿,对老师和家长的教育置若罔闻。

为了满足赌博和高消费的需求,他们先后多次到同学家里及商场行窃,共窃得现金六千多元和价值三千多元的财物。

后来他们在一个商场行窃时,被保安人员当场抓获,扭送到派出所。

(1)上述案例的三位初中生哪些行为是一般违法?

哪些行为是犯罪?

(2)上述案例说明了什么?

15、材料一 :

广东省某市公安局的统计报告显示,当前该市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中,没有预谋的,只是一时冲动而违法犯罪的占82.7%。

成年人步入歧途与不当交友,容易被人利用而意气用事有关,也与旷课.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有关。

材料二 :

2008年初,中央综治办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进行了闲散未成年人犯罪的情况调查,通过对其中2000余名闲散未成年人抽样调查,结果如下:

闲散未成年人犯罪与不良行为的关系

不良行为的

开始平均年龄

不足12岁的

12岁以上

不足13岁的

13岁以上

不足14岁的

超过14岁的

不良行为的数量

1种

3种

5种

1种

所占总人数比例

10%

30%

50%

10%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阐明了什么问题?

(2)请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

(3)要解决上述问题,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五.活动与探索

16.2014年3月,为提高初中生法律意识,某校八年级开展了模拟法庭审判,现场法律知识问答等形式的普法活动,如果你是该年级的一名学生,请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此次活动再设计集中切实可行的活动形式。

(2)请你谈谈开展此次活动的重要意义。

(3)请你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17.初中生小明,在校读书期间,经常旷课,不完成作业。

父母工作忙,疏于对其管理。

老师在多次教育无效的情况下,劝其退学。

小明退学后,经常和社会上游手好闲.不三不四的“好朋友”混在一起,沉溺于网吧,常常夜不归宿,后又参与抢劫,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1)请对小明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进行分析。

(2)假如你是小明的朋友,请为小明写出两句赠言。

(3)小明的逐渐堕落会有什么危害?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选择题

单项选择(6小题,每题2分,共12分。

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字母填入题后括号)

1.正如一位建筑大师描述的一样:

“家和房子有什么区别?

家是一个地方,当你受伤受累的时候就想着回去,和你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房子仅是住的地方。

”对此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家就是房子,房子就是家B.家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

C.家是我们温馨的港湾D.家会让我们感受到家人的浓浓爱意和安慰2.2010年5月14日《北方新报》载文:

儿子因车祸成了植物人后,母亲坚信儿子能好起来,在配合医院治疗的同时,多次“叫板”医护人员,帮助儿子恢复健康„„她用伟大的母爱,帮助儿子重新站立起来。

现在儿子能说话、行走,还能发手机短信。

这位母亲叫刘桂芳。

刘妈妈的事迹启示我们()

①子女只会给父母增添负担,做父母只有辛苦没有幸福②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爱③子女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父母的呵护、教诲和影响④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

最真挚的爱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2010年5月12日西藏新闻网载文:

八旬的柴老太住在北京通州区张家湾镇张辛庄村。

2009年4月9日,被前来探望的孙子发现已在家中饿死,对此,柴老太的4个儿子各执一词,而几乎所有村民都认为,“他们都是不孝子怎么能把老人活活饿死!

”如今,4个儿子中,除了老四,都已经被通州法院以遗弃罪判处三年到两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这说明

()

①不孝敬父母的行为不会受到道德的谴责②不孝敬父母违背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③孝敬父母是法律规定子女应尽的义务④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惟有以爱和孝敬来报答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小李的母亲未经小李允许私拆了小李的信件,小李发现后,跟母亲大吵

了一架,对此,你认为看法正确的有()

①处于青春期产生了逆反心理②父母的做法

肯定是不正确的③独立意识增强,希望摆脱父母的监护④需要学会理解和尊重自己的父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5

.中午,小张在教室里做作业没有回家吃饭,她也没有打电话告诉父母。

晚上,小张放学回家,开始做作业,可是她的母亲一直在为中午小张未回家的事说个不停,这时小张应该()

A.不理睬父母B.和父母争吵

C.到学校去做作业D.和父母进行沟通

6.“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下去,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这位在汶川地震中为了保护孩子而不顾个人安危牺牲了的母亲,在离世前留下的最后一条短信启示我们()

①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无私、最真挚的②应该珍爱生命,热爱生活③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把保护生命放在第一位④应自觉履行孝敬父母的义务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多项选择(5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字母填入题后括号。

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少选者,若有两个正确选项,只选一项者的1.5分;若有三个正确选项,每选一项的1分,若有四个正确选项,选三项者的2分,选一、二项者得1分)

7.为弘扬孝敬父母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某班开展了“学会感恩,孝敬父母”的主题班会,同学们各抒己见,其中观点正确的是()

A.孝敬父母,就是对父母百依百顺

B.我们现在还小,没能力孝敬父母

C.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

D.子女要用心领教父母的教诲

8.学生当中仍然存在许多不文明行为,下列行为中,不仅应受到道德谴责而且还受到法律制裁的是()

A.下流话出口成脏B.偷看她人日记

C.在公交车上与老人争抢座位D.崇拜明星如痴如醉

9.从传统的“四

世同堂”,到现在的“三口之家”,家庭的结构是不断演化的,现在占据重要地位的家庭结构类型是()

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联合家庭D.单亲家庭

10.我妈妈一件事能说上八遍,甚至做梦也要唠叨几句,对父母的唠叨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父母的唠叨是出于对我们的关爱,避免我们走弯路

B.我们已经长大了,不需要父母的叮嘱和关照

C.父母爱唠叨,是对我们的不信任

D.我们应该尊重父母,理解父母的苦心

11.在一个课间,小洁和小静聊着天。

小洁抱怨道:

“爸爸根本不明白我,还要常常管着我。

”小静也说:

“我和妈很难好好沟通,说不到两句话就会吵架。

”小洁也赞同道:

“我也是。

妈妈不说话还好,若

她说话我便会觉得烦!

”你听到了她们的对话,你会怎么看待这些问题的产生()

A.这是她们的父母要求严,期望高导致的结果

B.这是当代家庭生活中的必然现象,难以避免

C.小洁和小静不能理解体谅父

母的一片苦心

D.当代青少年都不懂事

12.丽丽养成了写日记的好习惯,自上初中以后,日记中多了许多小秘密,丽丽便把它放在自己的小抽屉里锁起来,这引起了妈妈的怀疑,有一天,妈妈趁丽丽不在家,撬开了抽屉,偷看了日记,这时丽丽正确做法是()

A.指责妈妈为什么看她的日记

B.从此对妈妈不理不睬,冷淡相对

C.很生气,但对妈妈表示理解,走近妈妈,沟通情感

D.向妈妈说明情况,打消妈妈对她的疑虑和担心

二、辨析题(共10分,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者不得分)

13.

甲:

亲子之间有代沟,代沟责任在父母

乙:

代沟责任在子女,拉近距离靠你我

观察与思考(共30分,14小题18分,15小题12分)

14.玲玲是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喜欢与同学聚会。

一次她去参加同学的生日聚会,事先

没告诉家长,回家晚了三个小时。

家长非常着急,又打电话问老师,又到学校去找。

玲玲回家后受到父母的严厉批评。

玲玲很难过,她想不通为什么家长对她有那么多的约束。

(1)假如你是玲玲,你会和她有一样的想法吗?

为什么?

(4分)

(2)你同意玲玲父母的做法吗?

为什么?

(6分)

(3)如果你遇到类似的情况,你会怎样与父母沟通?

(8分)

15.一名重点中学的女学生,在一段时间里常常收到寄自某大学的信。

班主任老师猜测这个女学生一定是在谈恋爱,于是找来这一女学生的家长,共同拆阅了这名同学的信件。

因未查出问题,又不好把拆开的信交给收

信人,老师便把信扣了下来。

女同学知道此事以后非常生气,要到教育局去告老师。

(1)这名老师侵犯了女同学的哪些合法权益?

(2分

(2)如果在这名女同学身上所发生的一切与老师的想法完全相同的话,老师和家长这样做对吗?

为什么?

(5分)

(3)如果在你身边也发生了类似事件,你将怎样处理?

(5分)

活动与探索(共30分,16小题16分,17小题14分)

16.很多人看过那篇《妈妈爱吃鱼头》的文章,文章中的妈妈以“我爱吃鱼头”为由把鱼身上的好肉都给孩子吃。

我们也都有这样的体会:

一道美味的食品,有人只尝一小口,就给另一个人吃;有人只吃到剩下一小口。

才给另一个人吃——前者是母亲与孩子,后者是孩子与母亲。

母亲只尝一小口,是为了知道食物是否烫嘴,是否变味,才放心让孩子吃。

而孩子想到与母亲分享的时候,常常是因为自己不愿吃或吃不下了。

无论是自己吃到的或是孩子给予的,母亲总是得到“一小口”。

我们都会唱《烛光里的妈妈》、《鲁冰花》这类歌,我们也都记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这样的诗句。

父母是伟大的!

亲情将我们和父母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彼此间的冷暖都牵动着我们的心,影响着我们的心情和生活。

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为母亲节,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为父亲节。

(1)谈谈你对“一小口”的认识。

(4分)

2)作为孩子,你现在和将来应该如何做?

(6分)

(3)你有被父母的特殊情况所牵挂的经历吗?

写出来与大家交流。

(6分)

17.某市中学生

在社会活动中,就初中生与父母沟通情况对388名初中生进行了调查,调查情况如下:

不太喜欢与父母沟通

64%,与父母沟通有障碍48.7%,主动与父母沟通45.2%,不会把自己的秘密告诉父母81.8%。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

调查反映了什么现实情况?

(2分)

(2)根据你的分析,说说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哪些?

(6分)

(3)说一说你该怎么做?

(6分)

第十课

一、单选题DD3

(1)C

(2)ABDD

二、多选题ABCD/ABD/AD/ABCD/ABC/BD

三、辨析题

一、未成年人应该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

(为何

对)

①作为未成年人,我们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社会生活经验相对缺乏,辨别是非能力不强,自我保护能力、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较弱,自身合法权利受到不法侵害时往往还意识不到,需要国家的特殊保护。

②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希望和未来,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社会上还存在着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不良诱惑。

二、未成年人的严重违法行为会受到刑法处罚。

(为何错)

我国刑法规定:

已满14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人实施以下几种犯罪会受到刑事制裁——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

三、(总结)我们要学法懂法,用法律规范自己的的行为,预防违法犯罪。

4、阅读与思考

14、

(1)略

(2)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一般违法,一般违法又演变为犯罪。

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有一个演变的过程。

只有防微杜渐,才能防患于未然。

预防违法犯罪,要从杜绝不良行为开始。

恶不积不足于灭身,说的就是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15、

(1)材料一说明该市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与其情绪冲动和不良行为有关。

材料二说明闲散未成年人走上犯罪违法的道路,是从不良行为开始的,而12~14岁时不良行为的高发阶段。

(2)①正处于青春期,控制不良情绪的能力较差,容易冲动。

②难以拒绝不良诱惑。

③自身具有不良行为习惯。

④没有及时矫正不良行为。

⑤明辨是非和真确选择的能力较差。

(3)建议:

①懂得自己在青少年阶段的基本责任,自觉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任务。

②知道法律规定禁止的行为,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铸造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尺。

③积极遵守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自觉纠正不良行为,自觉抵制不良诱惑,防微杜渐,提高明辨是非和正确选择的能力。

④慎交友,交好友。

热情帮助有不良行为的同学。

⑤学会调控情绪,做情绪的主人,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⑥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五、活动与探究

16、答案:

(1)举案说法情景剧表演;法律知识板报宣传;召开法律在我心中班会;邀请警察叔叔到校园做普法讲座等。

(2)有利于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增强法律意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维护社会安定等。

(3)国家社会加强对青少年的保护,加强治安治理,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学校加强法制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活动。

家庭尽到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以正确地思想和言行引导和教育未成年子女。

青少年提高辨别是非能力,防微杜渐,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自觉遵纪守法。

17、答案:

(1)①小明自我保护能力差,法律意识淡薄;②老师没有履行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学校保护的职责;③父母没有履行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家庭保护的职责;④小明交友不慎。

(若答小明没有拒绝不良诱惑或网吧老板

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社会保护的要求,亦可)

  

(2)此问开放性较强,赠言只要具有针对性、教育性即可。

举例:

学会自我保护;学法懂法,依法自律;慎交朋友;拒绝不良诱惑;悔过自新,积极进取等。

(3)小明逐渐堕落不仅迷失了自己的人生方向,耽误了自己的大好前程,而且让父母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给自己的家庭带来痛苦,更多的是扰乱社会治安,危害社会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