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一新生的消费情况的调查.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08398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5.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大一新生的消费情况的调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对大一新生的消费情况的调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对大一新生的消费情况的调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对大一新生的消费情况的调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对大一新生的消费情况的调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大一新生的消费情况的调查.docx

《对大一新生的消费情况的调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大一新生的消费情况的调查.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大一新生的消费情况的调查.docx

关于对大一新生的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

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交通111班 指导老师:

李振华

成员:

何金明03 邓智杰02 林颂霖12 李迪文15

张庆勤18 何威21 颜尹胜27

内容摘要:

本次调查主要是为了了解广州大学城的大一新生在大学生活的消费情况,包括大一新生的经济背景、消费方向及其各自比例、消费影响因素、消费习惯等五大方面。

针对他们这五大方面的消费现状,分析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再有针对性地总结出建议供新生们参考,及时引导他们在以后的大学生活中合理、理性地消费。

关键词:

大一新生;消费;方向;影响;

调查背景:

在当今商品经济时代,年轻一代成为商家的主要竞争群体。

尤其是消费能力强劲的大学生,其中大一新生又是自我抵抗力相对弱的群体,极容易成为商家的摇钱树。

在广州大学城里,每一个角落都有各类广告的踪影。

大学生的巨大消费量令商家们争先恐后,各类推销纷至踏来,有的更是直指大一新生。

毋庸置疑,大一新生刚进入大学生活,来到新的生活环境,确实要准备很多东西,学习上,生活上需要很多必需品。

但同学们在主动买必需品的同时也被动地受到各类广告的吸引,受到各种推销的影响。

许多大一新生都反映消费量大大地超过了他们的预想。

那同学们的钱都花在什么地方呢?

又怎样才能做到精打细算、合理消费呢?

我们针对大一新生做了个调查,弄清大一新生要花多少钱,钱花在什么地方,钱花的是否合理,以便更好地引导同学们合理消费。

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大一新生们的消费情况,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消费状况,分析并总结给出建议,引导同学们合理消费。

调查对象:

广州大学城的大一新生。

调查时间:

2013年3月29日一2011年5月27日。

调查地点:

广州大学城,以广州大学为主。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网络问卷调查、采访调查相结合,以前两种问卷调查为主。

基本调查情况:

此次调查主要在大学城范围内,采访调查和问卷调查以广州大学的新生为主。

网络问卷调查范围则是整个大学城。

这次调查,采访调查34次,有效问卷34份,网络问卷调查196人次,发放纸质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7份。

(全部为大一学生)

此次调查的主打方向有:

1、大一新生的经济背景(消费能力)

2、消费方向3、各方面的支出比例 4、各类支出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5、消费理财习惯(消费素养)

工作内容

时间

主题讨论

3月29日

问卷制作(包括网络问卷)

3月1日~4月3日

问卷发放与回收(包括网上问卷传播)

4月3日~5月20日

报告撰写

5月20日~5月26日

报告审核与完善

5月26日~5月27日

任务进展:

正文报告分析:

一. 大一新生的消费现状

1.理性消费是主流

踏进大学的新生们,毕竟从高中走过来的,三年的寒窗及高考的洗礼让他们懂得珍惜、热爱大学生活。

据调查数据显示

部分调查数据表1

每月消费额

600元或以下

600^1000元

1000^1500

1500或以上

比重%

16

41.5

28.5

24

学习支出比例

10%或以下

10%~20%

20%~30%

30%或以上

比重

9

37

31

23

饮食支出(元)

400以下

400^600

600~800

800以上

比重

11.5

25.5

42.5

20.5

娱乐比例

20%以下

20^40%

40~60%

60%以上

比重

19.5

32.5

34

14

考虑因素

质量与功能

价格

美观别致

品牌

比重

37

31.5

13

19..5

在过去将近一年的大学生里,受调查新生中,每月支出在600~1000元间,占绝大部分,购买东西时,也多考虑质量功能和价格,说明他们中大部分人仍有着正确的现实的消费观念和习惯。

懂得珍惜,注重实用。

他们的消费往往倾向于价格质量和潮流,他们一般会搜索那些物美价廉的商品,理性消费仍然是当前大一新生消费的主流。

2.生活资金多源于家庭

当今社会经济发达,中产阶级家庭数量不断增多,中国的父母也倾向于让自己的孩子过得丰富,常会给他们孩子足够的甚至有剩余的生活费。

部分调查数据表2

是否独生

比重%

63

37

家庭住址

城市

城镇

农村

比重%

47

31

22

资金来源

勤工兼职

父母家人

奖学金

其他

比重

4

92

3

1

承受能力

难以承受

勉强能承受

能承受

完全没压力

比重

13

31

37.5

18.5

在“承受能力”图中可看出,在受调查的新生中,能承受大学生活费用支出的占了大约90%,这个与当今中上层家庭比例相当,而92%的新生每个月花费的钱都是从家里面要来的,这两个数据相符合,显示出本次调查数据的可靠度。

这个结果反映了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一种普遍现象,也反映出当今大一新生的经济独立意识之差可见一斑。

3.消费多元化

当代大一新生生活可谓多姿多彩,消费多元化体现在生活,学校,日用品,高端衣物,高端电子,旅游,聚会等等之类的方面,这也与社会现象密切关系。

这首先体现在当今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物质文化的极大丰富。

其次中国的经济鹏飞,造就了很多社会财富,如今大部分作为当今独生子女的大学生集各种宠爱与一身,自然会得到家人的大力的经济支持。

在电子产品、悠闲娱乐,衣物穿着化妆等精神文化享受方面占了很大比例。

现在大学城,几乎99%的大学生有电脑,91%有网购过。

总之大一新生的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物质精神文明享受极高极丰富。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 消费方向集中表现在个人享受上

当今中国社会迈向小康,越来越多的家庭变得更富有,在宝贝子女身上花钱毫不吝啬。

许多大一新生手上的钱多了,自然地会把钱用在娱乐享受方面。

但就因为父母的放任和缺少正确地引导,没有形成正确的消费观,他们的消费也变得无节制了。

纵然学生应该拥有更多的精神享受,太多的放任只会造成腐朽的个人享受主义。

当今父母们的过度溺爱使精神享受泛滥,使其失去真实的意义,取而代之是愚昧无知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受主义。

据调查数据显示,大约79%的受调查者中,个人享受(包括娱乐、爱情友情消费)的消费量占80%以上而只有16%新生花在学习上的钱比娱乐享受的多。

这个数据也正符合当今90后更缺少磨难,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的现实。

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在家庭、学校中缺少必要的正确的引导与教育。

2、 品牌成为他们的新宠

许多大一新生有着丰厚的物质基础,对奢侈品的追求毫不吝啬,电脑、Ipad等是他们志在必得的。

此外,还有沉迷于游戏的,买游戏机也只追求高端品牌。

因为他们手上的钱多了,他们没有后顾之忧,无需顾虑也不在乎金钱来之不易。

父母的“大爱”让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事实上,高端电子产品在他们手中的寿命并不长,完全是为了满足他们心理上的需求。

“山寨品太OUT了,会让人瞧不起!

”一位新生受访者如是说。

品牌已成为大多数有钱人的标签。

大学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接班人,他们代表着全社会的高素质形象,这样的标签贴在大学生上!

值得全社会的人去反思去审视!

3、 人际关系的需要

进入大学生活,人际网扩大,应酬是少不了的,且有北亭,南亭两个商业区临近校园,更是刺激他们的消费。

据了解,受调查的大一新生中,大约37%每周去两次应酬,宵夜,KTV等。

大约45%的同学每周有一次应酬,消费之大令人惊讶。

“进入大学,当然要多认识些朋友、扩大人际啦。

”有这样的想法当然是好,只是缺少些理性。

在他们眼里,朋友是这样的,用钱就能换的来。

当今大学生的交友观念值得全社会的重视!

4、恋爱支出盲目过度

有67%的受调查人有谈恋爱,在这方面的消费也不少,除娱乐饮食,有时还会买礼物。

据他们口述,谈恋爱大概每周要比其他人多花200~300元,“送礼物才能表达表达我对她的爱!

”这样话出现在大一新生口中好几遍了。

金钱能俘虏爱情?

也许他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另外,假期周末时还会去游耍,期间又要消费很多。

在他们眼里,金钱已成为衡量爱情轻重的标准。

5、 易受商家推销和广告的吸引

开学之初,上千家商家进驻大学城,使劲浑身解数来吸引学生。

缺乏自制力的90后总是被商家的花言巧语、各种装饰的门面所吸引,没有认真去衡量商品的实用性。

因为这些人不必在乎钱的来源,不知道钱的重要性,也就不用去规划未来,也就无需衡量。

结果商家们大赚一笔,最终也是加重父母的经济负担。

据统计,约84%的新生都买过推销品,且十人之中就有八人是后悔的,恰好反映出年轻一代的自制力之低。

在当今的全球化的潮流中,外来文化渗透在现实生活的每一角落,大学生的自我抵制力如此之低,令人堪忧。

他们如何能担当未来继承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

6、 新生刚脱离高考的笼罩,追求玩乐

基本上80%以上的同学每个月在游玩上的费用都在200~400元之间,甚至他们反映我们的上限有点太少了。

他们是这样说的“高考就是为了享受大学,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这么辛苦上高三的原因,如果大学还像高中那样辛苦,那我们还上大学干嘛。

”也许他们真的不知道上大学的目的是什么。

所以80%他们花在学习上的钱占月消费的10%以下。

一味的去追求玩乐,学习观念淡薄,这在我们珠三角大学生里是很普遍的现象。

7、 具有啃老倾向,缺乏独立意识

92%的新生每个月花费的钱都是从家里面要来的,要知道大学就已经半只脚步入社会了,这时候我们应该主动地去赚取我们的生活费,向欧美那边的大学生一样。

而不应该一味的啃老,一味的像家里要钱。

说明现在的大学生真的一点社会的观念都没有,他们认为他们还是小孩是学生,就应该是家里给钱养着。

这也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缺乏独立意识及相关教育引导,具有很强的依赖性。

8、存在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他都有iphone,我也想要。

”为了拥有一款流行手机,有些大一新生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些必要的开支。

虚荣心的驱使下极易形成攀比心理、从众心理及趋同心理。

调查显示76%的大一新生之所以购买高档品的原因就是攀比心理在做怪。

而69%大一新生会趋向于购买高端品牌的高档商品。

以上这些行为都是很不明智的,也揭露当今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存在较大的偏差。

三. 给大一新生消费的建议

在这个汹涌的商品经济潮流中,刚进大学门、没有足够经验的大一新生应如何改善自己,合理消费呢?

以下几条是我们针对调查结果总结出来的建议。

1.自我改善是关键

1) 改善自我的消费观。

要正确认识到父母的钱来之不易,用心体悟反思,避免盲目追求品牌,做到理性消费。

作为未来建设小康社会的接班人,就要掌握独立的生存能力,形成正确的消费观,懂得珍惜,放远目光,着眼未来。

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能否形成正确的消费观,直接关系到他们未来的生存,甚至国家的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未来的历史重任,完善自我。

2) 提高自我控制力。

不要偏信商家的只言片语,不要被表面东西所蒙蔽,要衡量物品的实用价值。

同学们应该从现实出发,理性分析,客观看待自己所需,抛弃盲目追求的心理作用,坚强意志。

面对诱惑,学会转移视线,坚决抵制!

对于超过自己的消费能力的更要三思而行,想想手上的钱是父母家人用多少汗泪换来的。

对于那些诱惑,只要清楚地认识到它的虚无价值,就会不为所动,坚持自己的立场。

3) 朋友不在多,在于真。

真诚的朋友是不会眼看着自己这样放任而置之不理,是不会以金钱为交流的桥梁的。

对于那些酒肉朋友不必有太多的应酬,只需有几个真心的,能倾诉心声,能同甘共苦的朋友。

只要你真心对待你的好友,让他们知道,你们的友情凌驾于金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