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追求 教师专业成长.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34302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动追求 教师专业成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主动追求 教师专业成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主动追求 教师专业成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主动追求 教师专业成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主动追求 教师专业成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动追求 教师专业成长.docx

《主动追求 教师专业成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动追求 教师专业成长.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主动追求 教师专业成长.docx

主动追求教师专业成长

“主动追求:

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校语文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活动后感

草长莺飞、芳菲初绽的三月,我们开展了为期三天的语文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活动。

虽然活动前也产生了一些波折,所幸还是顺利地开展了此项活动。

  

参与整个活动的过程,看着每个青年教师的不俗表现,想起了开学初贡和法校长讲座《让教学成为研究》中的第一个要点:

“主动追求:

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

  

诚然,团队氛围、名师引领、同伴互助等这些外因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不容忽视,然而教师内在的需求、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是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源动力。

心有追求的人,无论身处怎样的发展境遇,都会向着目标,发奋努力。

  

一群有追求的青年教师  

本次比赛共进行了四个项目的比赛:

粉笔字、课文朗读、即兴演讲、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前面三项各占10%,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占70%。

  

粉笔字比赛,表现出色的是袁晓岚和顾春燕老师。

低年级教学繁琐辛苦,一笔一划的字词教学,她们自己也收获了一手漂亮的粉笔字。

她们的粉笔字大小合适,粗细适度,用力均匀,间架结构合理,笔画流畅,整洁美观,使人赏心悦目。

  

课文朗读中,叶英娟、顾春燕的朗读语调标准、口齿清楚、语句流畅,抑扬顿挫,音质俱佳,显现出较强的语言功底,给人以听觉享受。

  

即兴演讲中,最精彩的是叶英娟老师,她能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例,有理有据地阐述在她的课堂教学中最关注的地方。

演讲内容能紧紧围绕主题,观点正确、鲜明,见解独到,内容充实具体,语言流畅富有感染力。

最感人的是张秀琴老师,她深情地讲述了作为一个转岗教师如何进行个人规划的心路历程,从她潸然泪下的演讲中,我们看到一个朴素无华的老师内心的热情与追求。

  

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是本次比赛的重头戏,占的比重最多。

为了更客观地展现青年教师独立解读文本与教学思考的能力,我们特意选择了人教版、浙教版等其他版本的教材内容作为朗读与上课的材料,而且不提供任何参考资料。

王荣生教授提出,当前语文课最缺失对“教什么”的思考。

“教什么”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也体现了一个老师的课程观。

  

上午独立备课,下午上课,不用多媒体,不接触学生,只靠一支粉笔、一篇课文,一块黑板上完三十分钟的课,没有课件提供画面,没有音乐渲染气氛,邵老师称之为“素课”,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让人佩服的是,这些老师在半天的时间里对课堂进行了精心的设计,课堂上极显语文教学的功底。

一堂堂“素课”虽然没有现代化媒体的烘托,却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最让我们惊喜和感叹的是陈雷老师。

作为一个从轻工职高转岗到小学不足两年的老师,我们目睹他在这次课堂教学中的完美演绎。

  

课堂上的他,看似闲庭散步,从从容容,娓娓道来,实则营造了一个学生积极思维与参与的学习场。

我们看到了一个曾经任教职高的语文老师对教材的解读高屋建瓴。

他的课堂提问不多,但每一个问题都极具思维的张力,吸引着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

最难得的是他课堂上的姿态——一切为学生服务。

课堂上,他倾听和留意着学生的变化,不断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做出准确的评价,让评价推动着教学的深入。

  

更可贵的是,课后,我们在他的教学设计中,发现了每个环节下面,都标注着“预设一”“预设二”“预设三”等预案。

这说明,陈老师对教学预期有明确的指向,对教材的把握能成竹在胸,这说明了教师所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状态,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巧妙的导引,这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以人为本,让学于生”。

  

语文课堂是学生习得言语的主要场所,正因为陈老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真正主人。

情动辞发,所以我们在课堂尾声,从几个学生的课堂练笔中,听到他们想象描写的老舍家那只猫的外形,真实而鲜活。

  

双休日,无意中,看到了一段无锡市名师实验小学潘雅频老师在江阴市农村教坛骨干评委感言中的文字: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这样的课堂教学,在真切地提醒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强势出境,闪亮登场的不是上策,心中装着学生,教学才会有效。

”用来形容课堂上的陈老师,很贴切。

  

陈老师初步实现了从职高老师到小学老师的美丽转身,这绝非偶然,这一年多跟他一起教平行班,我一直看到《小学语文教师》《教师论坛》等教学杂志放在他的办公桌上,空课时他总是静静地阅读。

  

一个内心有追求的人,一定能在工作中慢慢展露才华。

  

一个有追求的评委团队  

学校行政和教研组长组成的评委们能够克服自身工作困难,不畏疲劳,积极认真地听课,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评分工作严谨负责,并按照评价指标体系,做到评判有理、给分有据,一丝不苟坚持按时按质完成本次比赛的评分工作。

评委们还在大赛后集中起来分别对参赛老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等进行针对性点评,从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有理有据的评价,不仅充分肯定了参赛教师的优点,而且中肯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建议。

  

一些有追求的听课老师  

课堂教学比赛时,我们看到除了语文老师,还来了许多其他学科的老师,综艺组的全体老师、数学组的郁静华、费锡英、杨丽洁等老师,英语组的刘条老师等。

教学活动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而教学规律是不分学科的。

我们通常说教学活动要抓好“四个对话”,即教师与文本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教师与学生对话,就是对各个学科的共同要求。

新课程的一个特点,就是打破学科界限,注重本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如果有时间、有机会走进不同学科老师的课堂,你会看到不同的风景。

  

期待完善的几个追求  

在品味诸多惊喜的同时,我们也略感美中不足:

  

1.我们的老师在公开课场合显得紧张和胆怯,教学中不够洒脱,离不开教案,教学过程显得生硬不够圆润,因而影响水平的正常发挥。

以后还需要多多锻炼。

  

2.我们平时备课时,过于依赖于网络,习惯了“拿来主义”,就慢慢退化了独立解读教材的能力。

在对陌生教材进行教学设计时,对教材的内容、地位、作用及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的把握要准确,否则会影响实际授课的效果。

  

3.“字如其人”,对于装扮门面的粉笔字的书写,个别老师还不能达到美观流畅的地步。

  

4.对于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还有需要提升的空间。

有的教师即兴演讲观点不明,表达不流畅,才说了一半时间。

  

 

聚焦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策略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命脉。

研究打造教师团队的有效策略及最佳路径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经之路。

聚焦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学校管理者应该最大限度调动、发挥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一支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思想正、理念新、工作勤、业务精、学术深、一专多能的教师队伍。

  

1、个人计划书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如何激发全体教师工作的激情和潜力?

用目标唤醒工作的原动力,既关注到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又关注减轻教师的第三种负担——心理负担,关注 全体 老师的工作状态。

从指导教师制定新学期个人计划书入手,指导教师有的放矢地搞好教育教学工作,从而营造一个想作为、敢作为、有作为的教师群体。

新学期,我们制定学期教师工作计划书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比如“有效教学”专题研讨活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有效阅读:

②有效科研:

③有效作业:

④有效辅导:

⑤有效沟通:

⑥有效集体备课活动。

倾心于舆论引导,精神引领,营造教师专业成长的生态环境,用教师个人计划书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导航,努力提升校园文化育人的品质。

  

2、成长档案让课堂观察走向新天地  

尝试实施运用成长档案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处于发展期、成长期,这些老师成长步伐的快慢成长的节奏关系到学校的希望所在。

五年内的新教师,正走在成长道路上,我们尝试启动青年教师成长档案袋。

我们要求教师一学期上三堂研究课、比赛课,每一次记录成长的足迹,在他们的成长档案里,由师傅或分管领导记录,评课记录装进档案袋,进行有效的对话。

把这部分教师排一排队,落实研究,落实指导,引领在平时。

对随堂课、研究课的评价,积累教师在课改中的成长与进步,以评价的方式促进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鼓舞教师的工作热情。

  

课堂结束,管理者听课者可以 从青年 老师处要来课堂预设,仔细揣摩青年教师的课堂与成熟期教师质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每一次辅导抓住一个重点,不再眉毛胡子一把抓。

要求青年教师教后反思能与A:

与自我经验相对照;B、善于发现课堂值得推敲的焦点;C、一次重点解决一个问题。

让教师留足时间和空间,做自己的主宰,有的放矢地开展各项工作,由此来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提高教师队伍的向心力。

  

3、教师梯队建设迈开步子  

教师的知识结构中有三个层次:

本体性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条件性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教育实践经验)的获得。

而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实践性知识的获得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标志。

  

每学期期初,学校管理部门指导教师制定新学期工作计划书,对于处于不同梯队的教师制定不同的干预策略。

做到分层要求、分层培训、分层激励。

我们要求普通教师有准备与精神地上好每一节常规课;青年教师、骨 干 老师则侧重于课堂示范、成长课、研修课、师徒结对课,注重教学反思力的提升。

  

入格期新教师关注教学技能的引领,通过成长课、师徒结对、平行班协同教研等策略,确保一年站稳讲台,三年能挑大梁,五年能成中坚,步入骨干;合格期的教师通过公开课、汇报课、专题调研等打磨;升格期的教师处于教学高原状态就进行反思性学习,通过、揣摩名家风范、名师指点予以提升;风格期教师已小有成就则通过理论提升、外出深造等途径打造名师。

对各个梯度的教师在不同的发展平台上寻找到自我位置的,以工会的名义,教师活动经费中拨出一部分给予奖励。

  

4、扁平化管理搭建平台  

搭建扁平式团队管理平台,以年级组为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实行团队负责制,语文、数学、综合学科分别负责团队教研,年级团队开展专题性、及时性、针对性的小型活动,发挥年级团队主题教研之作用,又适合于学科纵向的集体研讨,发挥共性引领的作用。

现今,教导处、德育处、现代办、教科室、后勤处、安监办各个管理部门人员深入基层,组成年段管理小组,管理部门变成了服务部门,保障工作的有效实施。

比如一年级新生的入学教育,我们就该以项目主管的形式出现,对此有研究的老师都融入到这个团队,贡献自己的研究,把强烈的责任传递给教师和学生,积极主动地把握形式。

  

管理架构的扁平化,是以学术为中心,不以职位为中心,基于唤醒教师的责任意识,不以单个人做好一项工作为目的,而是激励教师在更广阔的舞台贡献才华、智慧。

扁平化管理重在落实,我们期盼真诚服务能够有效唤醒、有效引领和激发教师工作的热情和原动力,成就精细化管理文化,从而提升学校品牌。

  

5、构建教师成长学习共同体  

提供有力的经费保障,激励更多的青年教师培训、锤炼、提升,用心打造学习型共同体,用团队共进机制引领教师不断向新目标攀登,建设教师专业成长的快车道。

  

“五有”教师:

学校自觉引领教师树立养根教师的“五有”专业形象:

诚实求真有底蕴,师德高尚有爱心,勇于改革有思想,执教严谨有风格,合作进取有作为专业形象。

着力进行专业成长的制度建设,规划全校的课堂教学实践。

从教师个人实际出发,为专业成长量身定制。

活动中,我们首当其冲让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学科负责人的专业角色定位好,使其成为改革的引领者和指导者,为其他教师提供专业支持和帮助,负责引导整个小组逐步向目标迈进。

  

打造“三、三”课堂:

关于如何营造宽松和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打造“三有”“三实”幸福课堂,课堂做到三个“三”,也就是“三话、三声、三交”。

  

三话:

说真实的话、说自己的话、说有创见的话。

所谓说真实的话:

意味着不说假话、空话、大话;说有板有眼的话,说有根有据的话,不迎合他人。

说自己的话:

大胆自信表达自己的观点,别人怎么说也怎么说不好,这叫没有自己的想,你可以模仿,但至少在别人的见解里加进自己的看法。

说有创见的话:

不人云亦云,有独立的见解,敢于挑战权威。

有板有眼说,大胆自信说,富有条理说。

三声:

课堂上我们期望掌声、笑声、辩论声声声入耳。

  

6、营造校本研修的新磁场  

避免教师“被培训”,学校营造民主、有效、幸福的教研文化。

在实践中,学校狠抓学习平台、实践平台、反思平台,聚焦课堂教学的临床、诊断、指导、评析、研究,要求组内教师具有协作精神,共同进步。

  

1、主题教研凸重点  

紧握有效课堂之准绳,学校以语文课堂为突破口进行专题研究,关注教学重点及难点的有效预设的研究、有效提问的研究、有效朗读的研究、师生关系的和谐营造。

由此尝试在课堂里做到三关注:

关注学生主体的发展;关注教师主导的引领;关注学生在课堂的真正收获。

勤快婆婆会造就懒媳妇,舍弃教师教得精彩,尽可能成全学生学得精彩。

在实践层面积累了主要策略:

比如激励老师提前储备、骨干引路、分块研究、分段研讨、合作组交流等策略的联手实施,立足产生新成效。

  

2、专题研究寻突破  

校本研修重实效。

做到常规学习与经典学习相结合;个体研修与集体研究相结合;组际打磨和团队研磨相结合。

梳理专业研修的主渠道,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在传承与创新并重前提下,开展丰富的研讨方式:

主题沙龙、专题辩论、理念解读、观看典型案列等都是研修好平台。

校本磨课活动坚持不放松;对青年教师进行专业素养大检验;课堂比赛勤磨砺;个性化指导策略在课堂中的有效运用辨课活动;思品课堂专题研究;滚雪球式集体备课活动;课堂实情调研,每位教师对自我的作业设计与布置批改撰写了作业布置与批改自查报告……一系列根据校园实情开展的个性研修活动,活跃了校园研修文化。

  

3、专项课题巧引领  

研究作为教师教育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养根陆小人有一个约定俗成:

教科合一,教师即研究者、教室即研究室、问题即课题、教学即教研、成长即成果的理念。

学校目前有江阴市级以上的骨干教师28人,现今学校有18位教师通过了江阴市个人专项课题的结题,有1人次正进行无锡市个人专项课题研究,目前市级个人专项课题申报、研究、结题的辅导培训正在进行中。

  

舞台有多大,思考有多深,展望有多广。

规范校本研修制度,丰富研修内容,拓展研修形式,活跃研修文化,学校管理者最大限度调动、发挥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敦促、指导,感染、感化教师群体,打造勤奋有为的养根教师团队。

  

扎实基层管理小组建设牢固绿色质量的根基

学校要发展,就要扎实根基。

课程建设、质量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管理的三大支撑点。

而这三个工作重点保质保量地达成目标离不开我们学校的一支管理队伍。

如果把养根陆小比作一棵参天大树,大树她根深叶茂之时,也将是我们陆小每一位学生、每一位教师共同成长的最佳时期。

每一个基层管理者应该是大树的主干。

学校有一支怎样的管理队伍,就决定着成就怎样的教师队伍,也就决定着我们将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

学校中层、条线管理、基层管理文化(年级管理、教研管理、学科组管理)合成了我们陆小的基础管理文化,因此,养德、养心、养慧、养智、养雅,弘扬正向教师文化,建设一支教学聪慧、风范儒雅、团结和谐、身心健康的教师团队,我们想先从造就一支怀大气、拥底气、扬正气的基层管理队伍入手。

  

备课组、教研组、年级组都是我们学校的基层管理团队。

学校对整个管理团队提出两项目标:

一为共同学习,团队协作,达成双赢;二为注重过程,行为推进,优质服务,低调为人,高调做事。

从而提高我们管理者服务水准,提升服务质量。

  

基层管理者,达成管理的有效,必须要及时了解各学科组、备课组、教研组、年级组的管理动态,及时进行思想交流,随时掌握教学和研究动态。

拟定工作措施如下:

  

一、实行基层管理工作例会制  

从本学期开始,我们将加强各学科备课组、各教研组、各年级组建设,一月一次召开学科备课组、教研组、年级组长会议,采取一月一次回头看的策略,勤反思,细梳理,抓规范。

努力让各组成员规范活动,规范工作纪律、规范检查,及时、有效做好各阶段工作,提高工作实效。

从而营造团结、和谐、进取的团队文化,为学校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提出工作的具体要求  

㈠正确定位自我的角色:

  

思想者和创新者:

以质疑批判的目光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生活,勇敢地解剖自己,批判自己、挑战自己。

拥有反思的勇气,更有反思的策略,能以求异为主,尝试走不同的路和说不同的话,尝试做不一样的事,力求形成自己的思想和理念,力求成为独特的自己,在阶段性工作中发挥专场,榜样示范,常年坚持,带出一个“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先锋小组。

  

行动者和引领者:

不做传声筒,不能知识上传下达、按部就班,工作着就需要热情和智慧,才会催生工作实效。

带着珍惜、心态淡定、步履坚定行走,让自己不仅成为学校各项新规范、新要求的率先实施者,更应有计划地对全组成员进行引导,引导大家朝着理想的目标迈进。

模范地执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备课规范、课堂规范、集体备课规范、作业批改规范、听课评课规范、值日规范、班级管理规范等。

  

㈢成长者和自觉者:

教育的核心是追求自我成长。

朝着大的目标和方向长。

就和学校本学期的一些改革的举措,就要思考:

自我修炼、教育科研、“三三”课堂、学困儿童的研究我怎样搞。

成长的过程便是一种幸福,自觉追求精神的充实和心情的愉悦、工作积极、人生态度乐观、自我效能感强、追求心灵的宁静。

人生即修炼,我们不断在学习中完善自我,收获生命的喜悦,获得生命成长的自我满足。

了解自己,活在当下,做有生命自觉的人。

  

㈡“树立三种意识”  

1、升华责任意识:

作为一个组长,要把好整体观。

新学期集体备课的落实、常规课堂、质量调研、教学研究活动的开展都要依托大家,让我们牢固树立这样一种意识:

我不仅是组里的一分子,还是组内的责任人,组里哪一项工作开展不够到位,我们都有责任去分解任务、认真落实、认真协调、认真检查,调动全组教师一起努力。

比如集体备课,是不是时间保证了,形式上符合了就算,要看一看我组的教师有没有实质意义上的提升。

提前准备、深入钻研,交流出新意。

埋怨少一些,积极心态多一些,站在全局思考问题。

  

2、稳固服务意识:

教育教学的融合,备课组、教研组的融合,在研究的大熔炉里锤炼,我们才可以提升得更快。

在这里,我们不少的教研组长、年级组长都承担着双重的责任,大家都挺辛苦。

双份的责任,学校并没有给予双份的补贴,但我们各位老师稳固树立服务意识。

我是一个基层管理者,要有一颗为大家服务的心灵,尽心尽力多干实在事,少为小事斤斤计较,营造好的工作氛围。

我要成为整组教师的领头雁,关注好组内教师的思想动向,工作动态,关注好平行班的学习进程。

横向比较,关注薄弱班级,培养火车头。

  

3、发展创新创优意识: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讲的是我们要像每天先练刷夜一样清洗自己的思想,真诚地使自己的思想一天有一个新面貌,再一天还要有一个新面貌。

坚持有意识锻炼发散性思维,追求旧事新思、旧题新解、逐渐凸显自己的话语和思想。

如今的形势:

不少老师进入了专业成长的高原期,我们需要振作精神、下苦工。

凡事求甚解,较真求实,在实践前深入钻研、吃透情况和找准问题,在实践中反复推敲,寻求最佳方法。

不完全按部就班,循规蹈矩,要有自己创新的一些举措。

比如:

如何丰富“三三”课堂的内涵?

如何落实让课堂里掌声、笑声、辩论声声声入耳,自己的话、真实的话有创意的话此起彼伏,交流、交锋、交融字字入心。

你组到底从哪里找突破?

比如王校长提出的高年段课堂里思辨的模式操作点的寻找,如何找到理想的境界。

  

㈢做到“三个好”“五关注”  

自我学习好:

重视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多学习、多积累,追求融会贯通。

有意识从生活和工作中汲取教育经验和教育智慧,做好积极储备。

  

工作心态好:

好心态决定好身体,学会自我调适工作的心情。

先成人、再成事。

成为人,成为一个完善的人,再成为某种人,某种职业人。

我们要牢记:

做好人是做好事的基础和前提,真正爱学生、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凡事换种思路走,换位思考,勤交流,巧沟通。

  

工作成效好:

职责范围内的事尽心做。

关注工作的氛围营造;关心教师的工作心态,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关心教师的工作实效,关注教师的工作热情,最终的目标要达成关注学生的发展状态,在我们 全体 老师的努力下,坚持下,养根学子滋养德性之根、知性之根、体性之根、个性之根四大根系,找到成长的切入点,围绕“滋养学生德性之根、健康之根、知性之根、个性之根,让每个学生显山露水。

实施“三、三”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计划,致力于养根学子六种美德的培养:

  

⑴做人习惯的养成:

  

三心:

自信心、责任心、博爱心。

  

自信心:

引导学生爱自己、相信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责任心:

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强、自重、自立品格;  

博爱心:

关爱他人、乐于助人、懂得感恩。

  

三会:

会走路(养成文明礼让,靠右行习惯)会问候(养成见到科任主动问候的习惯)会做事(按要求、规则做事;懂得感恩,养成乐于助人的习惯)  

三好:

  

重点提出课堂学习习惯三个好:

读好书、写好字、说好话。

  

读好书——爱读书、多读书、会读书;写好字——把字写规范写工整、写美观;说好话——把话说完整、说清楚、有条理。

  

阶段主要工作:

  

集体备课活动扎实。

落实时间、落实内容、落实人员、保证效果。

有效部署、实施、检查。

二有、三定、四落实。

  

1、把好教学质量观。

单元检测及时。

教学质量是一个重头戏。

平时的巡视、检查、对照是关键,单元学习内容级级清,段段清,单元测试关注出卷的信度、效度。

及时进行质量分析。

本学期将加大调研的力度,单项与综合相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检测与分析相结合。

重视年段内的薄弱班级和薄弱学科,做好榜样示范,紧抓重点。

  

2、养根课堂内涵如何丰富。

在学生的参与状态、课堂教学评价、课堂提问、课堂理答、处理师生关系等方面如何求突破,要进行深入思考,教学研究专题活动要依托全体组长的努力,提前思索,提前准备,关注实效。

  

3、探究活动有专题、有重点。

每一周落实好课堂观察的任务,以骨干教师及青年教师的课堂为凭借,引导教师开展课堂评议活动。

主题研究:

语文学科进行有效言语实践模式探讨;数学:

高效率、高品质、高品位的课堂的探究;英语:

清新、简约、多学精教,突出学生的主动言语实践。

本学期各学科将要开展的活动有:

三月中下旬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等学科各学科开展教学基本功竞赛,开展教学大比武,我们要把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组织起来,进行教学技能大检阅。

分学科进行教学素养的测试、课堂教学设计、板书及即兴演讲、制作课件等能力的比试。

筛一筛,理一理,通过活动来发现资源选拔苗子,促进青年教师专业素养的稳步提升。

  

4、教学研究不放松。

分阶段部署好组里的教学研究课,组内的每一位教师针对自我的角色上好骨干示范课、专题研究课、师徒结对课、教学比武课等。

对组内的教师也进行分层要求。

50周岁以上的教师只需上好组内教研课即可。

  

5、作业规范要落实。

教研组长对教师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期初、期中、和期末组织三次检查,并及时反馈。

  

我们的举措:

改变行为方式  

管理进程中做到管理重心下移,深入第一线,努力把理念转化为行为,把实践内化为智慧,把智慧转化为力量。

  

改善工作作风做到三个转变:

  

1、变检查督促为主动服务。

如搭建课堂优质结构一样,变一味要求为主动提供参考意见,在教师最需要、最薄弱处提供指导。

  

2、变单项灌输为互动研讨。

每一次研究活动将教师作为研究主体,作为基层管理者,主动激活教师实践性智慧的导火索,让每个教师对课程、课堂、学生的解读和困惑讲出来,在相互追问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3、变孤军奋战为共同攻关。

教导处、教科室、备课组、教研组、年级组各部门协调,成为推心置腹共同追求的教师共同体。

  

扎实基层管理小组建设,就可以进一步牢固绿色质量的根基,为推进学校发展的进程作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